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1-2022学年高二3月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有*** 文档编号:211184 上传时间:2022-04-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1-2022学年高二3月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1-2022学年高二3月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1-2022学年高二3月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1-2022学年高二3月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苏州市高新区苏州市高新区 2021-2022 学年高二学年高二 3 月调研语文试题月调研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距离一词的本义是对时间和空间而言的。心理距离中的距离,不是指时空相隔的长度,而是指心理的距离。最早把心理距离作为一种美学原理理解的是英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他所说的心理距离,是指我们在观看事物时,在事物与我们自己实际利害关系之间插入一段距离,使我们能够换一种眼光去看世界。这种距离的插入,是靠自己的心理调整实现的,所以叫做心理距离。 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诗人、艺术家之所以能从寻常痛苦甚至丑恶的事物里发现美和诗

2、意,就是因为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心理调整,将事物摆到一定的距离加以观照和品味。例如竹子,在一般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可以架屋、造纸和当柴烧的寻常之物,但中国古代诗人面对竹子,却以另一种眼光发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动人、美丽、清新的世界。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岑参),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杜甫),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钱起)。这些诗人已彻底改变了看待事物的普通方式,所以在他们眼中,普通的竹子已具有生命的颤动和美好的性格。竹子在诗人的心理距离的作用下,已进入了艺术世界,获得了美的意味。 审美体验中的心理距离是存在内在矛盾的。一方面,艺术作品能否感动我们

3、,引起我们的共鸣,这与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跟我们自身独特的生活经验、体会相吻合的程度成正比。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个人经历愈是吻合,我们对艺术作品的领会就愈是深切入微,艺术作品就愈是能打动我们。另一方面,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生活经历愈是贴近,我们就愈容易把作品的艺术世界与自身的生活经历混为一谈,也就愈容易从艺术世界退回到自身经历的现实世界。如此一来,愉快的审美鉴赏就可能变成痛苦的自伤身世了。 上述两条规律似乎是不相容的, 第一条规律强调欣赏时距离要小,第二条规律则强调欣赏时距离要大,所以称为距离的内在矛盾。 那么如何来解决审美体验中的距离的内在矛盾呢?英国美学家、心

4、理学家爱德华布洛提出, 无论是在艺术欣赏的领域,还是在艺术生产中,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限度地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的境界。这种不即不离的境界之所以是理想的艺术境界,在于它对距离的内在矛盾作了妥当的安排既不因距离过远而无法理解,也不因距离消失而让实用动机压倒审美享受。这样,就使审美主体在面对审美客体之时,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就艺术创作而言,正如王国维所言,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当然,在审美体验中,能不能获得不即不离的距离,不但与审美客体相关,也与审美主体的思想文化修养相关。对于思想文化极其低下的审美主体而言,无论面对多么优秀的艺术品,也会因距离丧失而想入非非

5、。艺术创作中经常运用的诗化原则、陌生化原则、变形原则、程式化原则,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都是艺术家为了使其艺术品获得理想的审美心理距离所采取的艺术处理。 (摘编自童庆炳换一种眼光看世界谈审美心理距离,有删改) 材料二: 种田人常羡慕读书人,读书人也常羡慕种田人。竹篱瓜架旁的黄粱浊酒和朱门大厦中的山珍海鲜,在旁观者所看出来的滋味都比当局者亲口尝出来的好。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东方人初到西方,或是西方人初到东方,都往往觉得面前景物件件值得玩味。本地人自以为不合时尚的服装和举动,在外地人看,却往往有一种美的意味。 这全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

6、引起欲念或嫌恶。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我说距离时总不忘冠上适当的三个字,这是要注意的。距离可能太过,可能不及。艺术一方面要能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 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都要有情感,但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艺术。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何以不能产生艺术呢?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蔡琰在丢开亲

7、生子回国时绝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时绝写不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两首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审美体验中的“心理距离”有别于时空相隔的“距离”,是艺术家通过一定的艺术处理而获得的。 B诗人要获得审美意味,就必须改变看待事物的普通方式,在一定的距离外对事物进行观照和品味。 C审美主

8、体如果能做到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就可以进入到“不即不离”的理想审美境界。 D一般人即使拥有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经验,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客观化的艺术处理,也不能创造艺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品味古代诗人笔下的绿竹形象时,要彻底改变对竹子的观念认知,才能发现其被诗人赋予的生命力和美好品质。 B在生活中尽量拉开审美体验的“心理距离”,能够使本来寻常、熟悉的事物变得光耀夺目,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C悲愤诗是诗人蔡琰痛定思痛之后的创作成果,可见艺术创作是需要站在客位进行观赏,情感并不能产生艺术。 D陶渊明的笔下多写闲逸的田园图景,少见农人耕种的艰辛,是因为他能够从实用的世

9、界跳开观赏田园生活本身。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各项最能从正面体现“不即不离”这一审美理论的一项是( ) A陈其元在庸闲斋笔记中曾述,某商人女儿“明艳工诗,以酷嗜红楼梦致成重疾”。 B在唐吉诃德中,看多了游侠小说的唐吉诃德以为自己就是游侠,于是行侠仗义走天下。 C登上泰山之时,我们不禁感叹“岱宗天下秀”;面对长江之时,我们不禁“羡长江之无穷”。 D雾海航行,水手和乘客暂忘海雾的危险,欣赏到水天一色的美景,获得了自由、恬适之感。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2020 年 12 月 17 日, 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 宇航员带回了月球表面的照片, 网友纷纷表示大失所望,这不是那个从小在古典

10、诗词中熟悉的月亮形象, 甚至开玩笑地说: “好失望, 瞬间对月球失去了好奇心”, “真是个不争气的球”。网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二、文学类阅读二、文学类阅读- -单文本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骏马黑骏马 张承志 那天气晴朗,是春季里的一个好天。我束紧腰带,走到草地上,解下钢嘎哈拉的马绊。昨天晚上我们商量过:如果天气好,就正式给马备上鞍,把它调教出来。 索米娅朝我跑来。可能因为天热的缘故吧,也可能是为了帮我调马,她脱去了臃肿的皮袍子,穿着一件奶奶穿旧的、显得很小很窄的早獭皮薄袍。她气喘呼吁地跑来,阳光直射着她的脸。她抬起手臂擦着汗珠,紧束着的

11、腰带立即勒出了地躯体的曲线。刹那间,我的心动了一下,呵我说不出心里的滋味儿,只觉得跑来的好像不是那个和我耳鬓厮磨一块儿生活了六七年的索米娅了,却分明是一个颀长、健壮、曲线分明、在阳光下向我射出异彩的姑娘。 巴帕,真的今天就骑么? 嘿,真高兴!她的大眼睛闪着喜悦的光,以前她也常为些小事兴高采烈的,但那时从来没有这样一种奇怪的味道。我的心快乱了。不知为什么生起气来。我暴躁地把皮马绊摔到地上,粗声吆喝地:喂,收好马绊子。换我揪紧马鬃,跃上了马背。 钢嘎哈拉挣咬着旋转起来。索米赶高喊着:骑稳,巴帕!她的声音也完全不像从前那样甜甜的;而是那么圆润,扰得人心神不安。我朝她吼道:别乱嚷!随即松松马缰,黑马立

12、即发疯般又踢又跳起来。 晚春的三岁马没有多大劲儿。傍晚时,锅嘎哈拉已经学会在马鞭子的拨弄下,忽左忽右地顺路小跑了。我下了马,把它绊好放开,让它去啃刚冒芽的绿草尖。 已经融得一片斑驳的残雪,在渐渐黯淡的天色里显得白亮亮的。露出去年枯草的土地,在薄幕中颜色很黑。凉风阵阵拂过,使山坳里的积雪、袅袅的炊烟和整个春牧场都涂上了一分纯净的青色。 巴帕,你骑得真不借!我原来以为,钢嘎哈拉会把你摔下来。喂,喂!你听着吗?她像以前一样,扳者我的肩头,摇着我。 嗯。喂我觉得自己在费劲地寻找话题。这是多么奇怪的、异样的感觉呐。我说,今天晚上,吃什么好呢? 吃肉饼!索米娅欢叫起来,哈哈,我们吃肉饼!我去取肉!地一阵风

13、似地向前跑了。我注视着她的背影,惊奇她怎么会用这样婀娜的姿态在草地上奔跑 哦,成年的日子!当油然而生、连自己也无法理解的那异样的兴奋和萌动,突然间从心田里破土而出的时候,惶惑中的我们究竟能理解它的几分含义呢?我们根本没有理解,甚至不知道这就是青春的来临。 我真切地感到,自己正在体验着一个纯净透明的世界和一个可怕的、令人羞耻的心跳的世界的啮咬和更替。索米娅在明媚的阳光里朝我跑来的时候,以完全陌生的东西敲击了一下我的心扉,并在一瞬间完成了一次惊人的启蒙:男子汉原来完全不仅仅是拥有一匹骏马。 在我独自咀嚼着这模糊的感受的时候,索米娅似乎也同时悟到什么。第二天,我看见地一个人套上牛车去拉水。她没有骑牛

14、,而是像女人们那样,斜斜地坐在车辕一侧。她没有喊我。 这样,到了我们十七岁的那个秋天。 一天,我们把一秋天拾来晒干的白蘑菇运到公社供销社去卖。索米娅和奶奶赶着装满蘑菇的棚车,我骑着钢嘎哈拉相随。等我们返回伯勒根河湾的时候,天色已晚。我们打算架起篝火,用河水煮一锅茶,吃些东西再赶路。 就是这儿,孩子们,奶奶喝着茶,用浑浊的眼光注视着河湾,这儿就是出嫁姑娘告别亲人的地方。唉,这一辈子,我看见多少姑娘,唉,就像你一样的年轻姑娘,索米娅跨过这条小河,就再也没有见过面呀。我也一样,自从跨过这条河,来到这儿,已经五十多年了老人们唱过这样的歌:伯勒根,伯勒根,姑娘涉过河水,不见故乡亲人 我们收拾了锅碗,熄灭

15、了篝火,准备继续赶路时,奶奶突然扯住我们俩。她急急地、紧张地说:索米娅!唉,如果你也跨过这条河,给了那遥远的地方,我,我会愁死的!我看,我看,你们俩就在咱们自己的家里成亲吧!你们结成夫妻!这样,我一个宝贝也不会丢掉我们俩同时从奶奶怀里挣脱出来。我跳上马,连抽几鞭。在呼啸的风声中,黑马一蹦子冲上了山冈。等我勒住马时,身后响起了歌声。我扯转马头,远远看见那银发的老奶奶正精神抖擞地边走边唱,她一手牵着牛车,一手牵着姑娘。她步履坚定,银发在夜风中一飘一飘。 (节选自中篇小说黑骏马) 【注】因父亲工作原因,几年前巴帕被寄养在“奶奶”家里。此前,孤儿索米娅已教“奶奶”收养。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

16、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描写的皮袍、篝火,牧场、白蘑菇等,展示出富有鲜明地域特征的草原环境。 B“哦,成年的日子”一段文字,在全篇舒缓的叙事中插入真挚的抒情,抒写了成长感悟。 C索米娅独自套车“拉水”的细节,折射出微妙的心理变化,刻画了不同往日的少女形象。 D小说从春天写到秋天,既是时间顺序,也象征着“我”与索米娅的爱情从萌芽到收获。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采用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展示了“我”的内心世界,并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勾勒了索米姬的形象。 B小说中冬去春来时节草原暮色的描绘,既交代了时令的更替,又呼应了主人公巴帕青春来临时波动的心绪。 C奶

17、奶唱歌的情节,表现出辞家远别的忧伤之情,刻画了奶奶坚毅刚强的形象,也为她提出成亲的主张作了铺垫。 D这篇小说把优美的草原文化与朦胧的青春话题有机结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纯粹自然而又耐人寻味的抒情氛围。 8小说中马的形象有哪些作用? 9小说细腻刻画了“我”青春期的矛盾心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三、文言文阅读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

18、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

19、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20、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子百家,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

21、一项是( )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D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22、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14贾谊才华出众,可是屡遭疏远,其原因是什么? 四、古代诗歌阅读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 黄庭坚 清洛思君昼夜流,北归何日片帆收? 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佐州! 飞雪堆盘脍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 平生行乐亦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 清洛:清清的洛水,洛水可通扬州。鸡头:芡实,俗称鸡头米。竹西:亭名。在扬州城北西门外。歌吹:音乐演奏。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诗:“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

23、确的一项是( ) A从诗歌的标题推断,先是王定国从扬州寄诗给黄庭坚,黄步其韵而成此诗,原诗也是以“愁”韵作结的。 B古人常以流水作比,表达悠悠不尽的情思,这首诗的首句就是如此,用想象之景喻对朋友的相思之情。 C在三四句中,诗人对朋友现在的处境表示了关切。“犹”“却”二字,转接有力,意思陡下,含有无限感慨。 D五六句具体写王定国在扬州的生活,既是倒装句,又是比喻句,以引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充分联想。 16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情景默写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比喻高度评价屈原之志的句子是“_,_。” (2)如果要告诫人们

24、注重细节,防微杜渐,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之患,可以借用欧阳修五代史 伶官传序中“_,_”这两句话。 (3)过秦论中,写陈涉带头造反以后,天下的百姓一呼百应,纷纷加入起义队伍的句子是:_,_。 六、选择六、选择 简答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心本是流淌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天然文化基因,_。可惜的是,有多少人在嘈杂喧闹中流于自怨自怜或自夸自恋的浮夸,对平庸和碎片化信息_,渐渐忘却了血脉里的传统文化因子。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苏轼的自我质问,也许是夜闹风静之时,你我都会兴发的自我质问。身体是自己的,又仿佛不是自己的,为_而活,为房子、存款而活,为许许多多丢不掉的牵挂而活着。

25、 能不能暂时丢下这些营营的忙碌,让灵魂诗意地栖居,让此身真正属于自己?外卖小哥雷海为做到了,民警陈曦骏也做到了。诗词给他们最大的回报,不是有着炫目光环的诗词大会总冠军,而是一名借由诗词超越庸常的平凡的劳动者。中国人的诗心一直都在,融在血脉中的种子只要_,泥融沙暖,它就能发芽。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源远流长 随波逐流 养家糊口 春风化雨 B薪火相传 随声附和 安身立命 惠风和畅 C源远流长 随声附和 养家糊口 惠风和畅 D薪火相传 随波逐流 安身立命 春风化雨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诗词给他们最大的回报,不是有着炫目光环

26、的诗词大会总冠军,而是作为一名借由诗词超越庸常的平凡的劳动者。 B诗词给他们最大的回报,不仅是诗词大会总冠军的炫目光环,而且是作为一名平凡的劳动者借由诗词超越庸常。 C诗词给他们最大的回报,不仅是有着炫目光环的诗词大会总冠军,而且是一名借由诗词超越庸常的平凡的劳动者。 D诗词给他们最大的回报,不是诗词大会总冠军的炫目光环,而是作为一名平凡的劳动者借由诗词对庸常的超越。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七、简答题组七、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在火种欢迎仪式上,现场工作人员 ,然后用取得的火点燃北京冬奥会火炬。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的创意

27、,源于被视作“中华第一灯”的西汉长信宫灯。火种灯造型轻巧华丽,设计巧妙环保。飞舞的红色丝带环绕火种灯的顶部,象征着拼搏的奥运激情;方圆嵌套象征天圆地方,金属光泽和晶莹剔透的玻璃形成对比,表达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契合。灯体使用环保材料再生铝合金,采用双层玻璃结构。整体打造出既有传统中国韵味, 。 长信宫灯出土于本届冬奥会赛区之一的河北,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河北博物院。历经 2000 多年, ,wwpqte 但仍能体现出汉代鎏金工艺的高超水平。“长信”有永恒信念之意,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以此为创意,意在表达人们对光明和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

28、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22根据文段内容和图片,以“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为开头写一个单句,简述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的组成结构,不超过 30 个字。 八、材料作文八、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新冠大流行造成恐慌,气候变化带来破坏,人工智能带来挑战这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更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 在变化和不确定性面前,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表现。“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人民网也说:最高级的稳定,是拥有应变能力。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

29、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C 2D 3D 4首先,通过与时空距离概念比较,提出审美体验中“心理距离”这一概念; 接着,通过举例和引用,具体阐释审美体验中“心理距离”的意义; 然后分析“心理距离”中存在的“内在矛盾”;最后提出解决“距离的内在矛盾”的方法,以达到“不即不离”的理想境界。 5诗词中的月亮与人们的实际利害关系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使人们能够换一种眼光去观照和品味月亮,从而发现月亮中的美和诗意; 月球表面的照片则会使人们和月亮之间的距离消失,容易使人回到现实世界,从而让实用动机压倒审美享受; 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有关月亮的艺术作

30、品中所描绘的艺术情景与人们的生活经验、体会相吻合,因而能引发人们的感动与其鸣; 月球表面的照片则与人们的生活经验和体会无关, 导致人们与月亮之间的“心理距离”过远而无法理解欣赏。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如果能做到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就可以进入”错误。结合“这种不即不离的境界之所以是理想的艺术境界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就艺术创作而言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分析,原文的意思是达到了“不即不离”的理想境界,审美主体就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前后句条件关系颠倒。 故选 C。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31、。 A“彻底改变对竹子的观念认知”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可知应是不将竹子视为实用的寻常之物,从诗人的眼光来欣赏他们笔下的竹子。 B“尽量拉开审美体验的心理距离”错误,根据材料一第四段和材料二第三段可知,应是保持适当的审美体验的“心理距离”。 C“情感并不能产生艺术”错误,根据材料二第四段可知,艺术所传情感是经过反省的,客观化的情感能够产生艺术。 故选 D。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B、C 三项都是距离消失或过近,无法支撑“不即不离”这一审美理论。“不即不离”理论是说既不因距离过远而无法理解,也不因距离消失而让实用动机压倒审美享受;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

32、。能支撑此理论的为 D 项。 6D 7C 8串联小说的情节,联结两人的情感;映衬巴帕的形象,暗示成长的主题。 9明明为索米娅青春美丽所吸引,却以冷漠粗暴的言行掩饰自我;明明因青春的来临而兴奋,却又深感羞耻;明明两人互相爱慕,老奶奶挑明之后却挣脱离开。 【解析】 【分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D“也象征着我与索米娅的爱情从萌芽到收获”错误。结合“我们根本没有理解,甚至不知道这就是青春的来临”“我们俩同时从奶奶怀里挣脱出来。我跳上马,连抽几鞭。在呼啸的风声中,黑马一蹦子冲上了山冈”等分析,随着青春的涌动,两个人之间有好感,或者说产生了爱慕,但是文本中没有说爱情的收获。 故

33、选 D。 7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奶奶唱歌的情节”错误,应该是奶奶对“老人们唱过这样的歌:伯勒根,伯勒根,姑娘涉过河水,不见故乡亲人”的转述。通过写奶奶对河湾的解说,抓住歌词内容“姑娘涉过河水,不见故乡亲人”分析,后文说“你们结成夫妻!这样,我一个宝贝也不会丢掉”,为下文奶奶提出成亲作铺垫。 10C 11A 12C 13(1)于是(周勃、灌婴、张相如、冯敬等人)便在皇帝面前诋毁(说坏话)贾谊说:“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许多事情变得复杂混乱。” (2)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

34、 14(1)才华横溢,帝王赏识,破格提拔,遭人嫉妒。 (2)变更制度创新礼仪法度,让诸侯回归封地等举措触犯了一些人的利益。 (3)权贵们在帝王面前挑拨离间造谣诋毁,使得帝王疑虑。 参考译文: 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十八岁时就因能够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闻名于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把他召到手下任职,非常器重他。汉孝文帝刚即位,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卓著,为全国第一,以前和李斯同乡,又曾经向李斯学习,就征召他担任廷尉。廷尉就提到贾谊年轻有才,精通诸子百家的学问。汉文帝就征召他,让他担任博士之职。当时贾谊二十多岁,在博士中最为年轻。每次皇帝下令让博士们讨论一些问题,那些年长的

35、老先生们都无话可说,但贾谊却能一一应对,人人都觉得他说出了自己的意思。博士们从此就认为自己比不上他。汉文帝很高兴,对他破格提拔,他一年之内就升到太中大夫。贾谊认为从汉朝兴起直到汉文帝,已有二十多年,天下太平,正是应该改正历法、变易服色、订立制度、决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草拟各种仪法,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汉文帝刚刚即位,谦虚退让而来不及实行。但此后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事,这都是贾谊的主张。于是汉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但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

36、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因此,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不再采纳他的意见,就任命贾谊为长沙王太傅。贾谊向文帝告辞之后,前往长沙赴任,等到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一篇赋来凭吊屈原。贾谊担任长沙王太傅三年。一年多后,贾谊被召回京城拜见皇帝。当时汉文帝正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坐在宣室里。皇帝因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就乘机详细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到了半夜,文帝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往前移动。听完之后,文帝说: 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文帝的小儿子,受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让贾谊当他老师。文帝又封淮南厉

37、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侯。贾谊劝谏,认为国家祸患的兴起就要从这里开始了。贾生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文帝不肯听从。几年之后,梁怀王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没有留下后代。贾谊非常伤心,认为自己作为太傅没有尽到责任,哭泣了一年多,也死了。 15B“想象之景”理解有误,昼夜流淌的清清洛水应为眼前实景。 16表达拔巧:直抒胸臆、反问、用典。表达的情感:尾联是作者对友人的宽慰之语。平生行乐本来不坏,哪有竹西的歌吹反倒惹起愁怀。 17 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

38、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祸”“溺”“赢”“景”。 18C 19D 20栖居指的是栖息、寄居,把灵魂生存的状态比作动物的栖息、寄居,将其物化;比拟新奇,表达生动形象。强调通过诗歌摆脱现实的束缚,让人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富有感染力。 【解析】 【分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流程很长;形容历史悠久。薪火相传:比喻师生传授,学问和技艺一代代地继承下去。也比喻种族、文化等代代相传。语境形容一种文化基因,应选“源远流长”。 第二空,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飘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

39、流走。语境强调没有主见,应选“随声附和”。 第三空,养家糊口:供给家庭成员生活所需。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语境强调生活所需,应选“养家糊口”。 第四空,惠风和畅: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春风化雨: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语境与教育无关,应选“惠风和畅”。 故选 C。 19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搭配不当,“诗词给他们最大的回报,不是总冠军,而是劳动者”主宾不搭配,改为“诗词给他们最大的回报,不是光环,而是超越”;同时“有着炫目光环的诗词大会总冠军”应改为“诗词大会总冠军的炫目光环”, “一名借由诗词超越庸常的平凡的劳动者”应改为“一名平凡

40、的劳动者借由诗词对庸常的超越” 故选 D。 20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解答此题, 首先要理解比拟的概念, 比拟作为一种修辞, 包括以人拟物 (拟人) 和以物拟物或拟人 (拟物) ,再据此分析划线句的构成;分析表达效果则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思考。 “让灵魂诗意地栖居”“栖居”运用了拟物(以物拟人),将人物化。从形式效果看,这种比拟新颖别致,借助动物的生存状态描摹人的状态,容易让人产生联想;从内容看,“栖居”前用“诗意”修饰,突出了诗歌能够让人摆脱羁绊与束缚,自由舒适的状态。 21先从火种灯引火;又有现代感的火种灯;长信宫灯虽受时间侵蚀(长信宫灯外表虽已有锈迹)。 22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由提手、丝带环绕的顶部、和方圆嵌套的主体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高二下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