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621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共一、积累运用(共 3030 分)分) 1.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旁鹜 隐晦 如雷贯耳 红妆素裹 B. 缈茫 伛偻 郑重其是 形销骨立 C. 聒躁 秘决 相得益彰 轻而易举 D. 妖娆 端详 根深蒂固 与日俱增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栈桥(zh n) 中伤 (zh ng) 豢养(hu n) 矫揉造作(jio) B. 牡(m)蛎 报帖(ti) 桑梓(z) 自吹自擂(l i) C. 冠(gu n)冕 娉婷(pn) 搽(ch )粉 间不容发(f) D. 恪(

2、k )守 瞥见(pi) 筵席(y n) 前仆(p )后继 3. 有关下面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全长 5464 公里的母亲河,就要从这里与渤海相汇聚。2021 年 10 月 20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在黄河三角洲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察看河道水情,牵挂黄河安澜;考察生态环境,关心绿色发展;调研农业种植,着眼中国饭碗;走进迁建社区,情系富民安居 22 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了第二次黄河全流域的专题座谈会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着眼于“深入推进”,强调要科学分析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

3、大问题,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A. 加点词“安澜”在这里的意思是水波平静;太平。 B. 划线句“调研农业种植,着眼中国饭碗;走进迁建社区,情系富民安居”是并列复句。 C. 选段中“”使用错误,应改为“:”。 D. 古今很多作家都有浓得化不开的“黄河情结”,李白的诗歌中经常出现“黄河”意象,如行路难 。伟人毛泽东沁园春雪“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中的“大河”即指黄河,这两句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 4. 下面文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71 年前,A 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

4、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志愿军们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B 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C 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这份胜利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D 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 A. A B. B C. C D. D 5. 认真阅读语段,选出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21 年 8 月 2 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在对华为科学家们的讲话中这样说:因为科学无尽的前沿,我们还要拼命地研究 6G。 。 6G

5、可能有探测感知能力,未来它的增长空间可能远大于宽带通信。 过去我们只用了通信能力,没有用探测感知能力,这很可能是未来一个新的方向。 所以,我们研究 6G 是未雨绸缪,抢占专利阵地,不要等到有一天 6G 真正有用的时候,我们因没有专利而受制于人。 无线电波有两个作用:一是通信,二是探测。 A. B. C. D. 6.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如清代吴敬梓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清代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刘姥姥、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都是刻画得很成功的经典形象。 B.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 ,后来泛指杰出的文人

6、。 C. 更定是打鼓报告初更开始,晚上八时左右,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 D. 莫泊桑,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项链 羊脂球等。 7. 默写。 (1)_,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 ) (2)_,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 (3)金樽清酒斗十千,_。 (李白行路难(其一) ) (4)_,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 )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自强不息,我们便可以像李白一样吟:长风破浪会有时,_;自强不息,我们便可以像刘禹锡一样歌: _, 病

7、树前头万木春; 自强不息, 我们便可以像毛泽东一样说: _,_( 沁园春雪 ) 。 8. 名著阅读。 她对武松说:“(叔叔)今既要逃难,只除非把头发剪了,做个行者,须遮得额上金印。又且得这本度牒做护身符,年甲貌相,又和叔叔相等,却不是前缘前世?阿叔便应了他的名字前路去,谁敢来盘问?这件事好吗?” 水浒传第三十一回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1)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_的长篇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_。 (2) 这是一部主要描写男性英雄形象书,但却给女性留下了三个位置。选段中的“她”是指_。她虽心狠手辣,但这件事却体现了她_性格特点。 学校拟举行以“勤思乐学”为主题的升旗仪式,

8、你将作为本次活动的学生代表,进行国旗下演讲。请完成下面小题。 9. 根据“勤思乐学”主题, 先拟写一个演讲题目, 再写一段亲身经历作为演讲稿的材料, 使内容具体丰富,更具说服力。 (字数 60 字左右) 10. 演讲时,如果出现情绪紧张和表达生硬两种情况,你会采纳哪些同学的建议? 请将恰当的选项填写在对应的横线处。 (1)情绪紧张:_ _(选两项) (2)表达生硬:_ _(选两项) A做深呼吸,放松心情,环视全场,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B根据演讲内容,协调处理语调和节奏,并辅以合适的肢体语言。 C用恰当的修辞。比如:比喻可使语言生动,排比、对偶可以增强节奏感。 D如果忘词了,可以放慢语速努力回忆

9、,也可用自圆其说等方式,使演讲顺利进行下去。 二、阅读(共二、阅读(共 4040 分)分) ( (一一) (4) (4 分分)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岑参(唐)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注】诗题一作“武城春寒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武威,即凉州。晋昌,即瓜州。两城均在甘肃境内。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敝裘:破旧的皮衣。敝,破损;裘,用皮毛制成的御寒衣物。 11. 颔联中的_、_两个词,历来因生动形象而为读者称道。 12. 这首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 ( (二

10、二) (12) (12 分分)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

11、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 【乙】 绍兴初,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爵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虽丑裔方张,视之蔑如也,卒能使虏消沮退缩,自遣行人请盟。会秦丞相桧用事,掠以为功,变恢复为和戎,非复诸公初意矣。志士仁人抱愤入地者可胜数哉!今观傅给事与吕尚书遗帖,死者可作,吾谁与归?嘉定二年七月癸丑陆某谨识。

12、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作者 南宋 陆游) 【注释】某甫成童:我刚刚长成儿童。翊(y )戴:辅佐拥护。丑裔:对金人的蔑称。蔑如:浅薄不足道。消沮(j) :失败。和戎:这里是对敌屈服的意思。傅给(j)事:指傅崧卿,南宋主战派代表人物。 1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南极潇湘 初极狭 B. 去国怀乡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C. 微斯人,吾谁与归 傅给事与吕尚书遗帖 D. 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 独酌无相亲 1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 不以物喜 蒙辞以军中多务 C 虽丑裔方张,视之蔑如也 虽乘奔

13、御风,不以疾也 D. 掠以为功 为人谋而不忠乎 15.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志士仁人抱愤入地者可胜数哉! 16. 乙文中(1)“_”(用原文语句) ,和甲文中“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个句子类似,两者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乙文中这个句子的意思是:那些志士仁人已经过世了,那么还有谁再可以作为自己精神的榜样与理想的寄托呢?作者陆游在文中暗寓“朝中无人”之悲,只能在傅崧卿这位爱国前辈的遗文中,寻觅爱国情感的共鸣,寄托了(2)_的情感。甲文中“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意思是说, (如果)没有这些古仁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作者范仲淹表达了要像古仁人那样

14、,具有(3)_的精神。 (三) (三) (1010 分)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 “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在 2021 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牛所代表的精神品质,并赋予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以新的时代内涵。 牛是_、 _的象征。 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爱牛、 敬牛、 颂牛的一个原因。 “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曾以这样饱含真情的诗句歌颂牛。画家李可染也曾将自己的画室堂号定为“师牛堂”,他这样解释自己为何喜欢画牛:“

15、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不计得失、默默奉献,这是牛身上的品格,也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精神。 牛是开拓创新、勇于拼搏的象征。人们之所以赞颂牛,也在于牛所拥有的这种劲头。而这种劲头,恰恰是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奋进、在披荆斩棘中前行的力量所在。“天开于子,地辟于丑”,古人历来将牛视为开天辟地的力量之一。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在年逾花甲时,仍干劲十足,经常工作到深夜。有人问他多大岁数了,他回答:“属牛的。”以牛自喻,不仅仅在于他生肖属牛,更在于他性格属牛像其父亲钱玄同所寄望的,始终发扬属牛的那股子“牛劲”。也正是这么一股子“牛劲”,让他成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为我国研制原子弹和氢弹作出了突出

16、贡献。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怎样发展,这股子“牛劲”永不过时。 牛是勤奋耕耘、吃苦耐劳的象征。古语有言:“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给自己起过一个“耕砚牛”的绰号, 勉励自己要像牛一样勤奋耕耘。 他还经常对人说, “不教一日闲过”,甚至还给自己立下每天必须画五幅画的规矩。正是因为像牛一样勤奋,他才最终收获“画虾数十年始得其神”的真功夫。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勤来的精彩。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是在“不教一日闲过”中耕耘出来的;每个梦想的实现,都是在“一个汗珠子摔八瓣”中耕耘出来的。 “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

17、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拼搏奋斗正当其时,牛年就要有一股子“牛劲”,就要使出“牛力”。 学习牛的品格、 发扬牛的精神像牛一样耕耘、 像牛一样奋发, 每个人都“牛劲十足”“牛气冲天”。 ( 人民日报陈凌 2021 年 2 月 11 日第 4 版,有改动) 17. 阅读全文,在第自然段横线处补充两个合适的四字词语。 18. 梳理第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首先,_,接着_,最后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怎样发展,都需要开拓创新、勇于拼搏 19. 第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20. 下面四则论据,

18、不能论证本文论点的一则是( ) A. 屠呦呦另辟蹊径,萃取中医文化精华,攻坚克难,帮助人类逃离疟疾魔掌。 B. 黄旭华三十年如一日隐姓埋名,苦心钻研,打破苏联技术壁垒,最终成功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核潜艇。 C. 古人云此水,一歃(饮,微吸)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吴隐之酌贪泉 ) D.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 (王安石耕牛 ) 21. 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本文对你的启示。 (四) (四) (1414 分)分) 阅读小说,完成各题。 谁敢动我的杨树 蔡楠 白杨树替自己准备好了一口棺材。他宁肯死掉也不愿意把双腿锯掉。 白杨树的腿有毛病。医生说他得了血栓闭塞性脉管

19、炎。而且双腿开始发生溃疡,需要截肢。不,我还要靠双腿走路,还要靠双腿干活养活妻儿呢!白杨树拐着双腿走出了医院,他在大街上喊道,我宁肯死掉也不把双腿锯掉!于是他在棺材铺订购了一口棺材。 其实,白杨树不想死,他期待奇迹出现。他四处求医找药,希望民间土法能够治好他的腿。但是奇迹并没有垂青白杨树,老婆和儿女们强行把他送进了医院,截了肢。 白杨树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为治病,家里欠了十多万的债。孩子们都已辍学打工去了。老婆也去了村办工厂给工人做饭。他趁老婆不在家,喝了老鼠药爬进了棺材里。昏昏沉沉的睡了一天,却没死。老婆回家把他拖出了棺材,狠狠地骂着,白杨树你这个没良心的,死都不会死,你干嘛给自己喝假药?

20、 死不了怎么办?那就得活下去。要想活下去,就得给自己找点活。只有干活挣钱还账才是活下去的理由。 白杨树请人在轮椅的后面做了个后备箱。他就滚动着这个特殊的轮椅出现在了大街小巷,出现在了高速公路两侧。他开始捡垃圾。废旧纸、破塑料,矿泉水瓶子每天都能捡一后备厢。有了一点积蓄,他找到了村委会。他说,古洋河大桥以北的堤坡不能再随便取土了,大堤都挖没了,要是来了洪水怎么办?我给咱看着吧!我也不要工钱,你们就和水利局的说说,我承包两公里的堤坡,种树,种速生杨,承包费照交! 村里和他签了合同。白杨树就在苗圃场订购了树苗,带上了特制的镐头铁锹,爬到了堤坡上。他扔掉了轮椅,摘掉了假肢,露出了粉红的嫩肉。他摸着那肉

21、,愣了一下神,然后就用绳子将空空的裤腿缠上。他就坐在了地上,开始挖坑。白杨树的手就成了脚。他坐在地上,一锹一锹地挖着。堤坡上都是胶泥土,坚硬得很。手又不能像脚似的那样去踩锹,他就把短短的锹把拄在肚子上,用身体的力量推动铁锹。肚子累了,受不了了,他就换个方式,拿过镐头一下一下地刨。阳光照过来,还有风沙吹过来。白杨树的脸上有了汗有了土有了泥,汗水流下来,流到了嘴里,牙碜的不行;流到了地上,砸在新挖出来的土上,一砸一个窝儿。 坑挖好了,白杨树种上了第一棵树。他拎着塑料水桶,爬着去古洋河里取水。他的腿没了假肢的保护,嫩肉被胶土硌得生疼。那疼是坚持不住的疼。他手去摸腿,前面失去了依托,人一下子就滚到了河

22、沟里。灌满水,他拉着拧上盖子的塑料桶,一下一下地往堤坡上挪。他的身后是一溜湿淋淋的红水印。爬上来了,他把水灌进了树坑。小树吸了水,冒出了嫩芽。白杨树也觉得自己真正的从棺材里爬出来,像小树一样,活过来了。 白杨树开始了长达八年的种树生涯。八番寒暑,他用坏了的铁锹有几十把,磨烂了的手套堆成了小山,两条曾经细皮嫩肉的残肢也长满了厚厚的老茧。堤坡成了他的家,也成了他的乐园。 那里变成了一片白杨树林。绿荫覆盖,鸟雀鸣唱。林下连着白洋淀的古洋河水,水平如镜,清澄透明,偶尔有鱼跃出水面,惊得蛙声一片。白杨树在堤坡的树林里爬着,走着,转悠着,他搂着粗大的树干,像搂着自己的儿女。 不,比自己的儿女还亲。树不让他

23、生气,儿女却让他生气。这不,长大了的儿女带着一支砍伐队来树林里找他了。儿女说爹,你看这树大了,该用他换钱了!白杨树把轮椅转过去,背对着儿女说,咱们的债务不是你娘和你们都还上了吗?还急着要钱干什么?儿女说,我俩在城里每人按揭了一套楼房,想用这钱交首付呢?爹,你看,这 3000 多棵树,最小的也值 100 块呢! 白杨树就又把轮椅转过来,看着已经成年的孩子们。他说,种树的时候我是想有一天能用树换钱。可孩子们,现在我不了。我一棵树也舍不得砍了,你们没看出来这古洋河、这鱼儿,还有这鸟儿,需要这样一片树林吗?还是留下吧,留下比砍了重要! 儿女们早就和商家谈好了价钱,他们不砍就没有了面子,当然也没有了房子

24、。他们就带着砍伐队绕过白杨树,向树林深处走去。白杨树就扔了轮椅,立了起来,他觉得自己的双腿又健康如初了。他跑到人们的前面,大声喊道,你们谁敢动我的杨树,我就动谁的脑袋,然后自己削下自己的脑袋,反正我的棺材早就准备了多年了 众人惊在了那里。他们看见一把磨秃了的铁锹攥在白杨树的老手上,寒光一闪一闪的。 (选自芒种2021 年第 2 期,有删改) 22. 通读全文,用精炼的语言在(1) (2)处补全小说的主要情节。 腿病截肢绝望自杀捡废品包堤(1)_ 种白杨树(2)_ 23. 作者给主人公取名“白杨树”,有什么用意? 24. 第段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5. 小说中人物动作是人物心理的外显

25、与心灵的投射,请结合上下文,简要谈谈第段中两个加点“转”字分别表现了白杨树怎样的心理。 (1)白杨树把轮椅转过去。 (2)白杨树就又把轮椅转过来。 26. 小说的结尾有何妙处? 三、作文(共三、作文(共 5050 分)分) 任选一题作文。 (任选一题作文。 (5050 分)分) 27. 题目一:阅读以下材料,从中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把你的故事或感悟写出来。 一块石头躺在地里,他针对时雨发出了非议:“嘿!它算出足了风头,它有什么了不起!你瞧,人们像恭候贵宾似的,对它欢迎备至。它到底作出了什么功绩?只不过飘洒了两三小时!人们何不打问打问我的身世:我长期住在这里,文静、谦虚,随遇而安,彬彬有礼。但

26、我从未听到过感谢之词。怨不得人们咒骂这个世界,的确一点也不公平合理。” “住嘴吧!”发话的是只虫子,“雨下得虽短,但滋润了干旱的土地,它将农夫的期望变为现实。你在地里完全无用,而且多余。” 要求: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立意自定;不得套做,不得抄袭;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 600 字,最多写满格。 28. 请以“原来,这就是答案”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

27、题 一、积累运用(共一、积累运用(共 3030 分)分) 1.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旁鹜 隐晦 如雷贯耳 红妆素裹 B. 缈茫 伛偻 郑重其是 形销骨立 C. 聒躁 秘决 相得益彰 轻而易举 D. 妖娆 端详 根深蒂固 与日俱增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的书写。 A.旁鹜旁骛; B.缈茫渺茫;郑重其郑重其事; C.聒躁聒噪;秘决秘诀; 故选 D。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栈桥(zh n) 中伤 (zh ng) 豢养(hu n) 矫揉造作(jio) B. 牡(m)蛎 报帖(ti) 桑梓(z) 自吹自擂(l i) C. 冠(gu

28、n)冕 娉婷(pn) 搽(ch )粉 间不容发(f) D. 恪(k )守 瞥见(pi) 筵席(y n) 前仆(p )后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矫揉造作(jio)jio; C冠(gu n)冕gun,娉婷(pn)png,间不容发(f)f ; D筵席(y n)y n,前仆(p )后继p; 故选 B。 3. 有关下面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全长 5464 公里的母亲河,就要从这里与渤海相汇聚。2021 年 10 月 20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在黄河三角洲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察看河道水情,牵挂黄河安澜;考察生态环境,关心绿色发展;调

29、研农业种植,着眼中国饭碗;走进迁建社区,情系富民安居 22 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了第二次黄河全流域的专题座谈会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着眼于“深入推进”,强调要科学分析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A. 加点词“安澜”在这里的意思是水波平静;太平。 B. 划线句“调研农业种植,着眼中国饭碗;走进迁建社区,情系富民安居”是并列复句。 C. 选段中“”使用错误,应改为“:”。 D. 古今很

30、多作家都有浓得化不开的“黄河情结”,李白的诗歌中经常出现“黄河”意象,如行路难 。伟人毛泽东沁园春雪“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中的“大河”即指黄河,这两句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语法、标点和文化常识。 C.“总书记主持召开了第二次黄河全流域的专题座谈会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句中的破折号是对专题座谈会内容主题的解释,运用正确,不能改动; 故选 C。 4. 下面文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71 年前,A 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志愿军们身处恶劣而

31、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B 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C 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这份胜利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D 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识。 C.搭配不当,“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错误,应改为“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 故选 C。 5. 认真阅读语段,选出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21 年 8 月 2 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在对华为科学家们的讲话中这

32、样说:因为科学无尽的前沿,我们还要拼命地研究 6G。 。 6G 可能有探测感知能力,未来它的增长空间可能远大于宽带通信。 过去我们只用了通信能力,没有用探测感知能力,这很可能是未来一个新的方向。 所以,我们研究 6G 是未雨绸缪,抢占专利阵地,不要等到有一天 6G 真正有用的时候,我们因没有专利而受制于人。 无线电波有两个作用:一是通信,二是探测。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这四个句子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排列的。“无线电波有两个作用:一是通信,二是探测”,是总说,因此排在首句;“过去我们只用了通信能力,没有用探测感知能力,这很可能是未来一个

33、新的方向”紧承首句,说明了我们的研究方向,为次句;“6G 可能有探测感知能力,未来它的增长空间可能远大于宽带通信”承接句末的“新的方向”,为第三句;“所以,我们研究 6G 是未雨绸缪,抢占专利阵地,不要等到有一天 6G 真正有用的时候,我们因没有专利而受制于人”是结论,为最后一句。故排序为; 故选 A 6.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如清代吴敬梓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清代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刘姥姥、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都是刻画得很成功的经典形象。 B.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 ,后来泛指杰出的文人。 C.

34、 更定是打鼓报告初更开始,晚上八时左右,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 D. 莫泊桑,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项链 羊脂球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B.“风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并非指杰出的文人; 故选 B。 7. 默写。 (1)_,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 ) (2)_,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 (3)金樽清酒斗十千,_。 (李白行路难(其一) ) (4)_,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 )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

35、神源泉之一。自强不息,我们便可以像李白一样吟:长风破浪会有时,_;自强不息,我们便可以像刘禹锡一样歌: _, 病树前头万木春; 自强不息, 我们便可以像毛泽东一样说: _,_( 沁园春雪 ) 。 【答案】 . 槲叶落山路 . 溪云初起日沉阁 . 玉盘珍羞直万钱 . 宿营地上篝火红啊 . 直挂云帆济沧海 . 沉舟侧畔千帆过 . 数风流人物 . 还看今朝 【解析】 【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槲、溪、羞、篝、沧、畔”等字容易写错。 8. 名著阅读。 她对武松说:“(叔叔)今既要逃

36、难,只除非把头发剪了,做个行者,须遮得额上金印。又且得这本度牒做护身符,年甲貌相,又和叔叔相等,却不是前缘前世?阿叔便应了他的名字前路去,谁敢来盘问?这件事好吗?” 水浒传第三十一回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1)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_的长篇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_。 (2) 这是一部主要描写男性英雄形象的书, 但却给女性留下了三个位置。 选段中的“她”是指_。她虽心狠手辣,但这件事却体现了她_性格特点。 【答案】 (1) . 农民起义 . 施耐庵 (2) . 孙二娘 . 心细聪明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

37、,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汉有一百零八将,都具有鲜明的个性。 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识记和分析。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中有三位女性,分别是母夜叉孙二娘、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这个选段中,是武松在十字坡遇到孙二娘后,孙二娘为武松出的主意:变妆易服做个行者,以逃避官府追捕。文段中的“她”即孙二娘。孙二娘卖人肉包子,心狠手辣,但他为武松出的这个主意却体现她聪明、心细的性格特点。 学校拟

38、举行以“勤思乐学”为主题的升旗仪式,你将作为本次活动的学生代表,进行国旗下演讲。请完成下面小题。 9. 根据“勤思乐学”主题, 先拟写一个演讲题目, 再写一段亲身经历作为演讲稿的材料, 使内容具体丰富,更具说服力。 (字数 60 字左右) 10. 演讲时,如果出现情绪紧张和表达生硬两种情况,你会采纳哪些同学的建议? 请将恰当的选项填写在对应的横线处。 (1)情绪紧张:_ _(选两项) (2)表达生硬:_ _(选两项) A做深呼吸,放松心情,环视全场,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B根据演讲内容,协调处理语调和节奏,并辅以合适的肢体语言。 C用恰当的修辞。比如:比喻可使语言生动,排比、对偶可以增强节奏感。

39、 D如果忘词了,可以放慢语速努力回忆,也可用自圆其说等方式,使演讲顺利进行下去。 【答案】9. 示例一:题目:聪明来自勤思 内容:我平时爱动脑筋,所以我的成绩不错,老师赞我聪明。我的聪明完全来自勤思考。班上有的同学,不爱思考,总等待别人发言,给出答案,结果测验考试常常不及格。 示例二:勤思好问 内容:以前遇到难题,我会回避它,直到有天父母鼓励我去问老师,老师耐心地为我讲解,我一颗如释重负的心放下了,打那以后,“好问”的种子在我心里发了芽。 10. . A . D . B . C 【解析】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拟写演讲题目和演讲稿。 拟写演讲题目要紧扣“勤思乐学”主题。可以结合“思”和“学”

40、的关系来拟写即可,也可以从“乐学”角度拟写。比如“学思结合”“乐学助力成长”“勤思点亮青春”等。 拟写演讲稿要紧扣演讲题目,内容具体丰富,注意字数 60 字左右的字数限制。比如以“学思结合”为题进行演讲,写一段亲身经历作为演讲稿的材料,可以讲一讲学习时是怎样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的,语言流畅通顺即可。 示例:题目:学思结合 内容: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我比较注重学思结合,当我读到三国演义中华容道一段时,我就在想诸葛亮当时为什么要派关羽去驻守华容道,要是派别人去,哪还有后面的故事吗?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演讲的技巧。 情绪紧张,属于心情的问题,怎样让自己放松,可以选择 A、D; 表达生硬,是属

41、于语言表达上的或者是身体的僵硬,可以选择 B、C。 二、阅读(共二、阅读(共 4040 分)分) ( (一一) (4) (4 分分)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岑参(唐)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注】诗题一作“武城春寒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武威,即凉州。晋昌,即瓜州。两城均在甘肃境内。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敝裘:破旧的皮衣。敝,破损;裘,用皮毛制成的御寒衣物。 11. 颔联中的_、_两个词,历来因生动形象而为读者称道。 12. 这首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 【

42、答案】11. . 飘 . 挂 1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宇文判官出使西域顺利返回晋昌的关切、欢喜;还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愁绪,为自己仍然滞留在边塞(武威)而归期无着落而感到伤感与无奈,抒发了功业未成、壮志未酬但韶华易逝、青春不再的惆怅。 【解析】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炼字的理解与掌握。 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颔联“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尤其巧妙,融情于景,景中有情。一个“飘”字把游子思乡之泪随塞外飞花漫天飘舞的情景描述出来,形象地突出了客泪之多,乡愁之浓。而“挂”则化无形的情

43、感为有形的形象,把乡愁与杨柳联系在一起,诗人很巧妙地运用了杨柳意象中留别的内涵。“柳”和“留”同音,因而在古诗词中柳就有留恋之意。“边柳挂乡愁”把游子的那种浓浓的乡愁具体化、形象化了,好像这乡愁变成了实体物质,挂满了边塞的杨柳树。这沉甸甸的乡愁,这思乡的痛苦,就很生动地表达出来了。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感情的理解与掌握。 理解诗歌内容,一定要认真阅读原诗,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理解诗歌中的感情,要结合诗中的景物描写和创作的背景来分析。 首联“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写边塞登楼所见之景。颔联“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尤其巧妙,融情于景,景中有情。一个

44、“飘”字把游子思乡之泪随塞外飞花漫天飘舞的情景描述出来,形象地突出了客泪之多,乡愁之浓。“边柳挂乡愁”把游子的那种浓浓的乡愁具体化、形象化。颈联“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直抒胸臆,抒发的是年华已去而功业未成的感慨。尾联“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抒发了两种情感,一是为好友宇文判官出使顺利返回瓜州而感到由衷的高兴;但同时又为自己仍然滞留在边塞 (武威)而归期无着落而感到伤感与无奈。高兴又伤感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从字里行间若隐若现的透露出来。整首诗写作者对好友宇文判官出使西域顺利返回晋昌而感到高兴,同时抒发了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却仍滞留边疆难以还家的伤感与无奈,充分展示了边塞

45、诗人的柔情。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 (二二) () (1212 分分)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46、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 【乙】 绍兴初,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爵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虽丑裔方张,视之蔑如也,卒能使虏消沮退缩,自遣行人请盟。会秦丞相桧用事,掠以为功,变恢复为和戎,非复诸公初意矣。志士仁人抱愤入地者可胜数哉!今观傅给事与吕尚书遗帖,死者可

47、作,吾谁与归?嘉定二年七月癸丑陆某谨识。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作者 南宋 陆游) 【注释】某甫成童:我刚刚长成儿童。翊(y )戴:辅佐拥护。丑裔:对金人的蔑称。蔑如:浅薄不足道。消沮(j) :失败。和戎:这里是对敌屈服的意思。傅给(j)事:指傅崧卿,南宋主战派代表人物。 1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南极潇湘 初极狭 B. 去国怀乡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C 微斯人,吾谁与归 傅给事与吕尚书遗帖 D. 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 独酌无相亲 1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 不以物喜 蒙辞以军中多

48、务 C. 虽丑裔方张,视之蔑如也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 掠以为功 为人谋而不忠乎 15.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志士仁人抱愤入地者可胜数哉! 16. 乙文中(1)“_”(用原文语句) ,和甲文中“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个句子类似,两者表达情感却不一样。乙文中这个句子的意思是:那些志士仁人已经过世了,那么还有谁再可以作为自己精神的榜样与理想的寄托呢?作者陆游在文中暗寓“朝中无人”之悲,只能在傅崧卿这位爱国前辈的遗文中,寻觅爱国情感的共鸣,寄托了(2)_的情感。甲文中“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意思是说, (如果)没有这些古仁人,我和谁志同

49、道合呢?作者范仲淹表达了要像古仁人那样,具有(3)_的精神。 【答案】13. B 14. C 15. (1)在朝廷做官,则为平民百姓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则替君主担忧。 (2)志士仁人怀抱怨愤而死的可以计数吗? 16. . 死者可作,吾谁与归 . 报国无门的愤慨 . 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先忧后乐”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苦己为人”的奉献精神。 【解析】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意义。 A. 通到/很; B. 都译作“离开”; C. 和/给; D. 亲眼/亲朋好友; 故选 B。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 A. 助词,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

50、立性; B. 介词,因为/介词,用; C. 都是连词,即使; D. 动词,作为/介词,替;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 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本句的重点词有: (1)居:位居;庙堂:朝廷;江湖:被贬到边远地区;忧:为忧虑; (2)抱:怀抱;愤:怨愤;入地:这里指死去;胜:动词,禁得起,受得住;数:计数。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本题考查乙文中“死者可作,吾谁与归”和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个句子表达情感的异同的鉴赏。 两者不一样。乙文中句子的意思是: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