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西片十三校联盟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5868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9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西片十三校联盟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西片十三校联盟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西片十三校联盟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西片十三校联盟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南通市海安西片十三校联盟南通市海安西片十三校联盟八年级八年级上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424 分)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喜爱阅读经典的人是世间最幸福的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 h h n 的世界。人们通过阅读经典,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A 更为重要的是,阅读经典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精神的感化,而且还在于知识的增加。阅读史记 ,人们敬佩司马迁秉笔直书的治学勇气 B阅读呐喊 ,人们 z n s ng 鲁迅直面黑暗的斗争精神; C 。一个 zhng qng 并醉心于经典的读书人,

2、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2. 文中 A 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3. B 处的标点符号是_。 4. 仿照上文的句式,为文 C 处写一句话。 5. 综合性学习。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精彩美丽。来吧,同学们,来参与“感受自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去欣赏如画的风景! (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主题标语。 (2)请你仿照给出的环节示例,为此次活动再设计一个环节。 第一环节:绘四季美景 第二环节:_

3、第三环节:唱四季歌曲 (3)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大自然遭到了人类的破坏。为了使我们周围的环境更美好,请同学们在留言板上留言。 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几处早莺争暖树,_ 。 (2)晴川历历汉阳树,_ 。 (3)_,归雁入胡天。 (4)_?烟波江上使人愁。 (5)王绩的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_,_。 (6)王维的使至塞上描绘雄奇壮阔的塞外风光的两句:_ ,_。 (7)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通过奇特大胆的想像描写景色的句子的语句是:_,_。 二、阅读理解(二、阅读理解(6161 分)分) (一) (一) (6 6 分)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

4、小题。 梅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尊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注陈亮,南宋词人,一生极力主张抗金,反对投降,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东君:司春之神。 7. 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 8. 这首诗寄离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 (二) (202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

5、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 【乙】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本文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 ) 【注释】巨阸( ) :巨险。阸:险阻重地。禹:大禹,传说

6、中夏朝第一代君主。赑(b )怒:形容气势壮大。鼓:鼓荡。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 ,说:“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9. 请用“”标示下面语句的语意停顿(停两处) 。 往 来 遥 观 者 常 若 雾 露 沾 人 窥 深 悸 魄 10. 解释下面加点词字的意思。 (1)沿溯阻绝 (2)哀转久绝 (3)河中漱广 (4)窥深悸魄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水流交冲,素气云浮。 12. 甲乙两文都写了水,试比较两文中水的特点的异同。 13. 侧面描写是两文共有的写作手法,请从两文中各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三) (三) (1313

7、分)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据来自“淘票票”) 【材料二】 人民网北京 4 月 16 日电 4 月 16 日,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领衔出品、人民网联合出品的电影悬崖之上发布“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特辑。 根据全勇先原创故事改编的电影悬崖之上 ,将目光聚焦于人的情感,刻画了被逼入绝境依然坚守信仰的无名英雄群像。他们是无所畏惧的志士,也是心怀爱与牵挂的普通人。“他们的名字我们无从知晓,但正是他们的隐忍、牺牲和奉献,为我们换来了山河无恙。”于和伟、张译等演员在特辑中分享了自己对电影的解读,对曾在隐蔽战线做出牺牲的无名英烈表达了崇高敬意和追思之情。 (选自 2021 年

8、4 月 16 日人民网,有删改) 【材料三】 悬崖之上 :勿忘那群“与魔鬼打交道的人” 田卜拉 今年“五一”假期的电影院分外热闹,除了影片扎堆上映,“五一档”的票房、观影人数也打破往年纪录。其中,谍战片悬崖之上除了票房表现不俗外,更让无数观众为之落泪。 聚焦于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事迹,悬崖之上 讲述了 20 世纪 30 年代, 为保护“日本开展反人类实验”人证,四位在苏联接受特训的中共谍报人员回国完成“乌特拉”行动的故事。不同于一般谍战片靠悬念推动故事的做法, 悬崖之上在上半场就向观众亮明了角色的身份。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电影的叙事是反套路的。这一点首先激起了广大观众,尤其是观影群体主力青年观众的

9、好奇心。 编剧全勇先说,我写谍战戏最关注的是人物,人物是最有魅力的。导演张艺谋表示,网络时代没有不被“剧透”的剧,用情感、用情节、用过程、用细节的铺排吸引观众是最大的难题。二人的回答殊途同归。影片摘下了英雄不死、十项全能的“主角光环”,塑造了有柔有弱、有疼有怕的英雄形象。面对更加理性也更加挑剔的观众,制作方清楚地知道,只有塑造真实的、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人物才能激发共鸣,才能拨动更多年轻人的心弦。 影片毫不吝啬地描摹了“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的家国大义,但也精心还原了英雄的情感世界。在执行任务之外,一场革命夫妇寻找失散孩子的戏,成功地唤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赚足了他们的眼泪。“活着的,去找孩子”

10、的生死离别,“还有件小事,马迭尔酒店门口那群小叫花子里有我和王郁的孩子”的轻描淡写,父子相见不相识的辛酸无奈,隐忍地表达着革命者的内心牵挂。任务在先,家事在后,思念留心间。然而,影片中的儿女情长没有“鹊巢鸠占”,却成为革命理想的生动注脚、英雄形象的立体呈现主流价值的深刻剖析。正如一位影评人所说:付情感以信仰之崇高,付信仰以情感之美好,这种结合是对主旋律的深度诠释。 “你们的姓名无人知晓,你们的功勋永世长存!”悬崖之上用群像戏的形式告诉人们,历史正是在千千万万个无名英雄的前仆后继中不断前行。对于后人而言,唯有铭记于心,方不辜负英雄热血;唯有接力前行,才能告慰英雄的在天之灵。 “乌特拉”在俄语里的

11、意思是黎明。影片结尾,幸存的年轻战士小兰问地下工作者周乙:“我们能看到黎明吗?”周乙回答:“能。你要活着,看到黎明!”身处和平年代的年轻人应该感念鲜血换来的幸福,更应护佑来之不易的光明。设身处地感受英雄的平凡与伟大、信仰与其情,历史就能在直击人心中激发思考、在感同身受中厚培信仰。 (选自 2021 年 5 月 11 日人民日报 ,有删改) 14. 你从材料一中获取的最主要信息是什么? 15. 阅读材料二,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不超过 20 字) 16. 阅读材料三,说说材料一所反映的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17. 材料二画线句与材料三第段文字表达内容基本相同。 能否用材料三第段文字替换材料二画线

12、句?为什么? (四) (四) (222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记忆中那一扇柴门 风凝 记忆中,总有一扇虚掩的柴门。 柴门简陋,由零碎的木条钉成,推拉时“吱吱呀呀”,那是木头与木头摩擦发出的声音,像一首绵软的歌,将日子拉得悠远、漫长。 清早,柴门内有淡淡的晨雾,有袅袅的炊烟,薄雾轻烟笼罩下的小院儿,诗意盎然,成了村庄最美。的风景。是的,我喜欢这有人情味的烟与雾,它们让这闲居的日子充满了情趣。小院里的草木、菜蔬懒洋洋地向你招手:大葱、茄子、豆角,还有我最爱的小辣椒。当然,还有缠绵的牵牛花藤,和那上面一个个张开的摇曳生姿的小喇叭,都湮没在烟雾之中。 牵牛花是最守时的。晨光微露,

13、晓风乍起,初绽的花朵便吹起玲珑的小喇叭:淡紫的,高贵典雅:浅蓝的,宁静纯粹;桃红的,娇羞妩媚;绯红的,热情似火。它吹薄了烟雾,吹醒了露珠,在叶间对着你巧笑嫣然。它的叶子,密密匝匝地挤在一起,仿佛一湾秋水,在晨风中荡起涟漪。那蜿蜒盘曲的藤蔓,又宛若一条弯弯曲曲的乡间小径,通向幽谧的远方。藤条连着碧绿的叶,绿叶衬着斑斓的花,一片接着一片,一朵挨着一朵,和农村过大年时敲锣打鼓一样的热闹非凡。蝴蝶飞来,告诉你扬起的喇叭有多美;蜻蜓飞来,告诉你滚动的露水有多甜! 最爱的,还是柴门内老梨树上的那一株牵牛花。 远远望去,一支支小喇叭像一颗颗钻石镶嵌在上面,煞是好看!儿时顽皮,会央求奶奶为我编一个牵牛花环戴在

14、头上,在院子里学那斑斓的蝶儿,翩翩起舞。长大之后,少有童心,也不忍摘取,只是静静地观赏。风起时,它无所畏惧,用藤蔓紧紧地缠绕在树干上;雨坠时,它将根深深地扎进泥土里。这样,它迎风斗雨,誓死不休。谁言草木无心?不过是草木心清,没有人心芜杂。我想,万物皆有灵,植物和植物的缠绕、和大地的拥抱,或许也有着前世今生无可言说的因缘。沉思间,自己仿佛也成了一支小喇叭,奏响属于自己的生命之歌。我想,这牵牛花的美,我也是懂的。 柴门内的“荆山”,是触及灵魂的温暖。每至初秋,爷爷总会把镰刀磨得锃亮,催促我们赶在晨露将干未干就出门,找一处离家近又长势旺的地儿。我总是将镰刀扛在肩头,大踏步地朝前走,那耀武扬威的劲儿,

15、逗得奶奶那一脸的皱纹更深了。开镰了,左手拽一把荆条往身后一带,握着镰刀的右手贴着地皮,“唰”的一声,荆条就倒下了。我们尽情地挥舞着手中的镰刀,一下,又一下,荆条也是一片,又一片地倒下。累了就席地而坐,奶奶一边给我讲故事,一边随手指一两种药草让我认识,还会用荆条编一顶花环给我戴。那花环香香的,常常能引来美丽的花蝴蝶呢。我总觉得荆条的香,不在于它的花,它的香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 雨后就是另外一种美了,这种美是很接地气的,这样的日子,奶奶会和我一起采蘑菇、捡地瓜皮。松蘑、草蘑,常常簇拥在一起,一大片一大片的,没带篮子也不要紧,可以用草秆穿起来。地瓜皮嘛,是我们老家的叫法,学名是什么我也不清楚,是类

16、似于木耳的一种菌类。捡回去,一遍又一遍地用清水冲洗,在大铁锅内,加入油、盐、酱、醋,配上小葱、大酱,就是一盘不错的下饭菜了。 几天下来,手磨出了薄茧,小腿也满是纵横交错的划痕。冲凉的时候可遭罪了,划过的每一道痕迹,都是又疼又痒的。不过令人欣喜的是,秋天将尽时,柴门之内便堆出一座荆山,我知道,这个冬天又可以趴热炕头上写寒假作业了。 有道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排榜首,家家户户,一日三餐,一年四季,生火做饭,周而复始,柴草就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柴草垛也就成为日子红火的一个标志。而荆条经灶膛燃烧,在屋顶腾起的袅袅炊烟,又为乡村生活增添了无穷的诗情画意。如今想来,当年割荆条纯属为了

17、生活的无奈之举,却因有了爷爷、奶奶的陪伴而充满了无限的快乐。 柴门乾坤大,柴门日月长。光阴在柴门小院里慢慢地溜走,那一道柴门也永远封存在记忆之中。但我深信:柴门内的旧时光,定将成为一辈子的温暖。 (选自人民周刊2021 年第 3 期,有删减) 18. 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作者难忘记忆中那一扇柴门的原因。 19. 根据要求赏析文中划浪线的句子。 (1)淡紫的,高贵典雅;浅蓝的,宁静纯粹;桃红的,娇羞妩媚:绯红的,热情似火。 (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2)开镰了,左手拽一把荆条往身后一带,握着镰刀的右手贴着地皮,“唰”的一声,荆条就倒下了。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对加点的词进行赏析) 20. “我想

18、,这牵牛花的美,我也是懂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21. 联系全文,分析短文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三、写作(三、写作(6565 分,其中书写分,其中书写 5 5 分)分)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生活中,“美”无处不在。 “飞天”凌空中,跳水姑娘吕伟瞬间一跳展现了身姿的轻盈、曼妙之美;藤野先生 中,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热情和关心展现的是跨越民族界限的品格高尚之美; 答谢中书书 中,陶弘景笔下的展现的是山水奇异之美只要拥有发现美的眼光和感受美的心情,你就能体会到多种多样的美:有大自然旖旎的风光美,有社会发展的和谐美,有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心灵美 请以“这,也是一种美”

19、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文章。 要求:围绕中心选择鲜活素材;内容合理,有具体的细节描写;适当地抒写自己的真切感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名和人名;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南通市海安西片十三校联盟八年级南通市海安西片十三校联盟八年级上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424 分)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喜爱阅读经典的人是世间最幸福的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 h h n 的世界。人们通过阅读经典,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A 更为重要的是,阅读经典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精神的感化,而且还在于

20、知识的增加。阅读史记 ,人们敬佩司马迁秉笔直书的治学勇气 B阅读呐喊 ,人们 z n s ng 鲁迅直面黑暗的斗争精神; C 。一个 zhng qng 并醉心于经典的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2. 文中 A 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3. B 处的标点符号是_。 4. 仿照上文的句式,为文 C 处写一句话。 【答案】1. 浩瀚、赞颂、钟情 2. 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 3. 分号或; 4. 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人们学习保尔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解析】 【1 题详解】 考查字形。 h o h n浩瀚,水势深广,比喻广大、繁多。

21、 z n s ng赞颂,赞美歌颂。 zhng qng钟情,感情专一。 【2 题详解】 考查病句修改。 病因:语序不当,应先有“知识的增加”再有“精神的感化”;应把“知识的增加”与“精神的感化”交换位置。 【3 题详解】 考查标点运用。 “读史记 ,人们敬佩司马迁秉笔直书治学勇气”与“阅读呐喊 ,人们赞颂鲁迅直面黑暗的斗争精神”在语义上是并列的关系,且已经有了逗号,故中间应用分号。 【4 题详解】 考查仿写。联系“阅读史记 ,人们敬佩司马迁秉笔直书的治学勇气;阅读呐喊 ,人们赞颂鲁迅直面黑暗的斗争精神”可知,要符合“阅读(书籍名) ,人们(动宾短语)”的形式,语义相关即可。如:阅读西游记 ,人们

22、欣赏悟空勇于抗争的性格品质。 5. 综合性学习。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精彩美丽。来吧,同学们,来参与“感受自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去欣赏如画的风景! (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主题标语。 (2)请你仿照给出的环节示例,为此次活动再设计一个环节。 第一环节:绘四季美景 第二环节:_ 第三环节:唱四季歌曲 (3)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大自然遭到了人类的破坏。为了使我们周围的环境更美好,请同学们在留言板上留言。

23、 【答案】 (1)走进自然,领略美景。 (意思对即可) (2)诵四季诗文(意思对即可) (3)示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行动,保护大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爱大自然,就是关爱我们生命。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标语的撰写。标语最基本的特征是语言简洁、具有宣传和鼓动性,句式整齐,内容积极向上。拟写标语,要在把握活动内容的基础上,提炼要点,点明活动及其意义,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从材料中的“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可知活动内容是走进大自然,品味四季风光;从“去欣赏如画的风景”可知活动目的是欣赏风景,陶冶情操。示例:感受美丽自然,品味精彩人生。 【小问 2 详解】

24、 本题考查活动环节设计。围绕“感受自然”这一主题设计环节,结合给出的示例,用“动词+四季+名词”的句式,多角度展示和感悟大自然的魅力,合理即可。如:品四季味道。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开放性题目,根据活动和题目要求谈感想,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我们要像爱护母亲一样,爱护大自然。 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几处早莺争暖树,_ 。 (2)晴川历历汉阳树,_ 。 (3)_,归雁入胡天。 (4)_?烟波江上使人愁。 (5)王绩的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_,_。 (6)王维的使至塞上描绘雄奇壮阔的塞外风光的两句:_ ,_。 (7)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通过奇特大胆的想像描写

25、景色的句子的语句是:_,_。 【答案】 . 谁家新燕啄春泥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征蓬出汉塞 . 日暮乡关何处是 . 树树皆秋色 . 山山唯落晖 .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 月下飞天镜 . 云生结海楼 【解析】 【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萋萋、蓬、暮、唯、圆。 二、阅读理解(二、阅读理解(6161 分)分) (一) (一) (6 6 分)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梅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尊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注陈亮,南宋词人,一生极力主张抗金,反对投降,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东君

26、:司春之神。 7. 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 8. 这首诗寄离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7. 清瘦明丽,敢为花先,传报春信,傲雪凌霜。 8. 寄寓了对梅花高洁、坚韧品格的由衷赞美之情和让梅花及其品格永留世间的愿望。 【解析】 【分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特点。从诗中“玉瘦”“珠光”可知梅花清瘦明丽;根据“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可知梅花敢为花先;根据“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可知梅花传春信息,傲雪凌霜。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诗歌情感。根据“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的意思:有一朵梅花竟然先开了,竞吐芳香的百花就都落在梅花的后面了,可知梅花清瘦明丽,敢为花先。根据“

27、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意思:梅花呀, 要把春天到来的信息传递, 又哪怕那雪压冰欺!可知梅花传报春信, 傲雪凌霜。 根据“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的意思:请东君为梅作主,让玉笛不吹“三弄”,留住春天,不要让梅花凋谢。由此看出作者表达的感情:赞美梅花高洁的品格。作者的愿望是:让梅花及其品格永留世间。 (二) (二) (202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28、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 【乙】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本文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 ) 【注释】巨阸( ) :巨险。阸:险阻重地。禹:大禹,传说中夏

29、朝的第一代君主。赑(b )怒:形容气势壮大。鼓:鼓荡。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 ,说:“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9. 请用“”标示下面语句的语意停顿(停两处) 。 往 来 遥 观 者 常 若 雾 露 沾 人 窥 深 悸 魄 10. 解释下面加点词字的意思。 (1)沿溯阻绝 (2)哀转久绝 (3)河中漱广 (4)窥深悸魄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水流交冲,素气云浮。 12. 甲乙两文都写了水,试比较两文中水的特点的异同。 13. 侧面描写是两文共有的写作手法,请从两文中各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答案】9. 往 来 遥 观

30、者 /常 若 雾 露 沾 人/ 窥 深 悸 魄 10. (1)逆流而上(2)消失(3)冲击,冲荡(4)看,望 11. (1)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 12. 甲文:“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作用:突出山的高峻、连绵。“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作用:突出水的湍急。”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目沾裳”作用:突出三峡秋景的萧瑟、凄凉的特点。 乙文:“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作用:突出水流急,水雾大。 “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作用:突出水的湍急。

31、 13. 答案示例:相同点:两文中的水都有急、大的特点。不同点:甲文中除了写出夏水急、大的特点外,还写出了春冬之水清静(清澈)的特点。 【解析】 【9 题详解】 考查断句。句意:在远处行走远远观看的人,好像是被雾气缠绕,往云雾的深处望去真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分析句意可知,“往来遥观者”是句子的主语,“常若雾露沾人”是“窥深悸魄”的原因。故断句为: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溯,逆流而上。 (2)句意:悲哀

32、婉转,很久才消失。绝,消失。 (3)句意:河道因被水冲击而非常宽阔。漱,冲击,冲荡。 (4)句意:往云雾的深处望去真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河水激起万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河水好像愤怒的赑,波浪像崇山峻岭,激流交叠,直奔。窥,看,望。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虽,即使。奔,飞奔的马。不以疾,也不认为快。(2)交冲,交汇冲击。素气,白色的云气。 【12 题详解】 考查比较阅读。 相同点。根据甲文中的“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和乙文中的“河中漱广”“崩浪万寻,悬流千丈”可知,两文中的水都水势盛大。根据甲文中的“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和乙文中的“浑洪赑怒,鼓若

33、山腾,浚波颓叠,迄于下口”可知,两文中的水都水流湍急。 不同点:根据甲文中的“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可知,本文还表现了春冬之时水的清澈,乙文中并无表现这一点。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手法 甲文中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对山的侧面描写。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从侧面表现了山的高峻。“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不说水流湍急,而说船快,从侧面表现了水流的湍急。 乙文中的“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是一处侧面描写。“窥深悸魄”描写的是人的反应,从中可以看出水流湍急,水势盛大。“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

34、马之追也”中“非驷马之追也”也是一处侧面描写。四匹马拉的车也绝对追不上,从侧面表现了水流湍急。 【点睛】参考译文: 甲: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

35、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孟门,就是龙门的入口。实在是河中的巨大隘口,又被称作“孟门津”。传说中龙门是大禹所凿出,河道因被水冲击而非常宽阔,水被山所夹很长的一段,两边都是悬崖,高处的巨石好像靠在悬崖上就要掉下来似的。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进入石头中。”果然不错!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在远

36、处行走远远观看的人,好像是被雾气缠绕,往云雾的深处望去真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河水激起万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河水好像愤怒的赑,波浪像崇山峻岭,激流交叠,直奔下游而去。我这才知道慎子中提到的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四匹马拉的车也绝对追不上。 (三) (三) (1313 分)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据来自“淘票票”) 【材料二】 人民网北京 4 月 16 日电 4 月 16 日,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领衔出品、人民网联合出品的电影悬崖之上发布“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特辑。 根据全勇先原创故事改编的电影悬崖之上 ,将目光聚焦于人的情感,刻画了被逼入绝境依然坚守信仰的无名英雄

37、群像。他们是无所畏惧的志士,也是心怀爱与牵挂的普通人。“他们的名字我们无从知晓,但正是他们的隐忍、牺牲和奉献,为我们换来了山河无恙。”于和伟、张译等演员在特辑中分享了自己对电影的解读,对曾在隐蔽战线做出牺牲的无名英烈表达了崇高敬意和追思之情。 (选自 2021 年 4 月 16 日人民网,有删改) 【材料三】 悬崖之上 :勿忘那群“与魔鬼打交道的人” 田卜拉 今年“五一”假期的电影院分外热闹,除了影片扎堆上映,“五一档”的票房、观影人数也打破往年纪录。其中,谍战片悬崖之上除了票房表现不俗外,更让无数观众为之落泪。 聚焦于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事迹,悬崖之上 讲述了 20 世纪 30 年代, 为保护“

38、日本开展反人类实验”人证,四位在苏联接受特训的中共谍报人员回国完成“乌特拉”行动的故事。不同于一般谍战片靠悬念推动故事的做法, 悬崖之上在上半场就向观众亮明了角色的身份。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电影的叙事是反套路的。这一点首先激起了广大观众,尤其是观影群体主力青年观众的好奇心。 编剧全勇先说,我写谍战戏最关注的是人物,人物是最有魅力的。导演张艺谋表示,网络时代没有不被“剧透”的剧,用情感、用情节、用过程、用细节的铺排吸引观众是最大的难题。二人的回答殊途同归。影片摘下了英雄不死、十项全能的“主角光环”,塑造了有柔有弱、有疼有怕的英雄形象。面对更加理性也更加挑剔的观众,制作方清楚地知道,只有塑造真实的

39、、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人物才能激发共鸣,才能拨动更多年轻人的心弦。 影片毫不吝啬地描摹了“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的家国大义,但也精心还原了英雄的情感世界。在执行任务之外,一场革命夫妇寻找失散孩子的戏,成功地唤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赚足了他们的眼泪。“活着的,去找孩子”的生死离别,“还有件小事,马迭尔酒店门口那群小叫花子里有我和王郁的孩子”的轻描淡写,父子相见不相识的辛酸无奈,隐忍地表达着革命者的内心牵挂。任务在先,家事在后,思念留心间。然而,影片中的儿女情长没有“鹊巢鸠占”,却成为革命理想的生动注脚、英雄形象的立体呈现主流价值的深刻剖析。正如一位影评人所说:付情感以信仰之崇高,付信仰以情感之美好

40、,这种结合是对主旋律的深度诠释。 “你们的姓名无人知晓,你们的功勋永世长存!”悬崖之上用群像戏的形式告诉人们,历史正是在千千万万个无名英雄的前仆后继中不断前行。对于后人而言,唯有铭记于心,方不辜负英雄热血;唯有接力前行,才能告慰英雄的在天之灵。 “乌特拉”在俄语里的意思是黎明。影片结尾,幸存的年轻战士小兰问地下工作者周乙:“我们能看到黎明吗?”周乙回答:“能。你要活着,看到黎明!”身处和平年代的年轻人应该感念鲜血换来的幸福,更应护佑来之不易的光明。设身处地感受英雄的平凡与伟大、信仰与其情,历史就能在直击人心中激发思考、在感同身受中厚培信仰。 (选自 2021 年 5 月 11 日人民日报 ,有

41、删改) 14. 你从材料一中获取的最主要信息是什么? 15. 阅读材料二,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不超过 20 字) 。 16. 阅读材料三,说说材料一所反映的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17. 材料二画线句与材料三第段文字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 能否用材料三第段文字替换材料二画线句?为什么? 【答案】14. 电影悬崖之上的观影群体以青年观众为主体,占比一半以上。 15. 悬崖之上发布“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特辑。 16. 悬崖之上的叙事是反套路的,不靠悬念推动故事,能激起青年观众的好奇心。影片摘下了英雄不死、十项全能的“主角光环”,塑造了有柔有弱、有疼有怕的英雄形象,激发观众共鸣,拨动更多年轻人的心弦

42、。影片精心还原了英雄的情感世界。 17. 不可以。因为材料二是新闻消息,语言要求简洁明了;而材料三是影评,它详细地阐述了影片“精心还原了英雄的情感世界”;这也是该影片票房不俗,更让无数观众为之落泪的原因。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作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观察表格中的文字和数据,结合表格的标题,即可得出结论。 观察“电影 悬崖之上 观众年龄群体统计”柱状图可知, 年龄在 2029岁的观众人数最多,占比“50.70%”,达一半以上。据此可以概括为:电影悬崖之上的青年观众居多,占比一半以上。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新闻内容的概括能力,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一定要找出文

43、段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还要把发生的事情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具体方法是:抓关键词语;关注重要句子;如果有导语就要抓住导语进行归纳,因为导语是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阅读材料二,从“4 月 16 日,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领衔出品、人民网联合出品的电影 悬崖之上 发布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特辑”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即: 悬崖之上发布“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特辑。 【16 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作答时,可在阅读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关键语句。根据第段最后一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电影的叙事是反套路的。这一点首先激起了广大观众,尤其是观影群体主力青年观众的好奇心”可知“这一点”是指悬

44、崖之上的叙事是反套路的,不靠悬念推动故事;根据第段“影片摘下了英雄不死、十项全能的主角光环,塑造了有柔有弱、有疼有怕的英雄形象。面对更加理性也更加挑剔的观众,制作方清楚地知道,只有塑造真实的、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人物才能激发共鸣,才能拨动更多年轻人的心弦”可概括为:影片摘下了英雄不死、十项全能的“主角光环”,塑造了有柔有弱、有疼有怕的英雄形象,激发观众共鸣,拨动更多年轻人的心弦;根据第段首句“影片毫不吝啬地描摹了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的家国大义,但也精心还原了英雄的情感世界”可提炼出:影片精心还原了英雄的情感世界。 【17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新闻消息和影评语言的区别。材料二属于一则消息。消息是新

45、闻体裁的一种,它以简要的形式,及时地反映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要事情,根据定义可知新闻消息要求语言简洁。材料三属于一篇影评。影评是对一部电影的导演、演员、镜头、摄影、剧情、线索、环境、色彩、视听语言、道具作用、转场、剪辑等进行分析和评论。根据定义可知影评则要求阐述清楚自己对该影片的评价观点,理应详尽,“精心还原了英雄的情感世界”就是该影片感动观众的重要原因。由此可知,不能用材料三第段文字替换材料二画线句。 (四) (四) (222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记忆中那一扇柴门 风凝 记忆中,总有一扇虚掩的柴门。 柴门简陋,由零碎的木条钉成,推拉时“吱吱呀呀”,那是木头与木头摩擦发出

46、的声音,像一首绵软的歌,将日子拉得悠远、漫长。 清早,柴门内有淡淡的晨雾,有袅袅的炊烟,薄雾轻烟笼罩下的小院儿,诗意盎然,成了村庄最美的风景。是的,我喜欢这有人情味的烟与雾,它们让这闲居的日子充满了情趣。小院里的草木、菜蔬懒洋洋地向你招手:大葱、茄子、豆角,还有我最爱的小辣椒。当然,还有缠绵的牵牛花藤,和那上面一个个张开的摇曳生姿的小喇叭,都湮没在烟雾之中。 牵牛花是最守时的。晨光微露,晓风乍起,初绽的花朵便吹起玲珑的小喇叭:淡紫的,高贵典雅:浅蓝的,宁静纯粹;桃红的,娇羞妩媚;绯红的,热情似火。它吹薄了烟雾,吹醒了露珠,在叶间对着你巧笑嫣然。它的叶子,密密匝匝地挤在一起,仿佛一湾秋水,在晨风

47、中荡起涟漪。那蜿蜒盘曲的藤蔓,又宛若一条弯弯曲曲的乡间小径,通向幽谧的远方。藤条连着碧绿的叶,绿叶衬着斑斓的花,一片接着一片,一朵挨着一朵,和农村过大年时敲锣打鼓一样的热闹非凡。蝴蝶飞来,告诉你扬起的喇叭有多美;蜻蜓飞来,告诉你滚动的露水有多甜! 最爱的,还是柴门内老梨树上的那一株牵牛花。 远远望去,一支支小喇叭像一颗颗钻石镶嵌在上面,煞是好看!儿时顽皮,会央求奶奶为我编一个牵牛花环戴在头上,在院子里学那斑斓的蝶儿,翩翩起舞。长大之后,少有童心,也不忍摘取,只是静静地观赏。风起时,它无所畏惧,用藤蔓紧紧地缠绕在树干上;雨坠时,它将根深深地扎进泥土里。这样,它迎风斗雨,誓死不休。谁言草木无心?不

48、过是草木心清,没有人心芜杂。我想,万物皆有灵,植物和植物的缠绕、和大地的拥抱,或许也有着前世今生无可言说的因缘。沉思间,自己仿佛也成了一支小喇叭,奏响属于自己的生命之歌。我想,这牵牛花的美,我也是懂的。 柴门内的“荆山”,是触及灵魂的温暖。每至初秋,爷爷总会把镰刀磨得锃亮,催促我们赶在晨露将干未干就出门,找一处离家近又长势旺的地儿。我总是将镰刀扛在肩头,大踏步地朝前走,那耀武扬威的劲儿,逗得奶奶那一脸的皱纹更深了。开镰了,左手拽一把荆条往身后一带,握着镰刀的右手贴着地皮,“唰”的一声,荆条就倒下了。我们尽情地挥舞着手中的镰刀,一下,又一下,荆条也是一片,又一片地倒下。累了就席地而坐,奶奶一边给

49、我讲故事,一边随手指一两种药草让我认识,还会用荆条编一顶花环给我戴。那花环香香的,常常能引来美丽的花蝴蝶呢。我总觉得荆条的香,不在于它的花,它的香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 雨后就是另外一种美了,这种美是很接地气的,这样的日子,奶奶会和我一起采蘑菇、捡地瓜皮。松蘑、草蘑,常常簇拥在一起,一大片一大片的,没带篮子也不要紧,可以用草秆穿起来。地瓜皮嘛,是我们老家的叫法,学名是什么我也不清楚,是类似于木耳的一种菌类。捡回去,一遍又一遍地用清水冲洗,在大铁锅内,加入油、盐、酱、醋,配上小葱、大酱,就是一盘不错的下饭菜了。 几天下来,手磨出了薄茧,小腿也满是纵横交错的划痕。冲凉的时候可遭罪了,划过的每一道痕

50、迹,都是又疼又痒的。不过令人欣喜的是,秋天将尽时,柴门之内便堆出一座荆山,我知道,这个冬天又可以趴热炕头上写寒假作业了。 有道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排榜首,家家户户,一日三餐,一年四季,生火做饭,周而复始,柴草就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柴草垛也就成为日子红火的一个标志。而荆条经灶膛燃烧,在屋顶腾起的袅袅炊烟,又为乡村生活增添了无穷的诗情画意。如今想来,当年割荆条纯属为了生活的无奈之举,却因有了爷爷、奶奶的陪伴而充满了无限的快乐。 柴门乾坤大,柴门日月长。光阴在柴门小院里慢慢地溜走,那一道柴门也永远封存在记忆之中。但我深信:柴门内的旧时光,定将成为一辈子的温暖。 (选自人民周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