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585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28 分) 学校学校“无想诗社无想诗社”组织诗歌“诵、品、写”系列活动组织诗歌“诵、品、写”系列活动,小语同学携带艾青诗选 ,邀小语同学携带艾青诗选 ,邀你一同参加诗社活动。你一同参加诗社活动。 【活动一】诵诗品意蕴(13 分) 【活动二】赏诗悟写法(4 分) 【活动三】写诗抒情志(5 分) 刈草的孩子(刈草的孩子(艾 青)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 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 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 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 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 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 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 和在

2、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 4.读完刈草的孩子 ,小语同学深深敬佩艾青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与你进行了交流。交流中,你联想到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并对这两句诗优美的意境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4 分) 我爱这土地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 hu 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1938 年 11 月 17 日 1.请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 分) hu ( )咙 腐( )

3、烂 2.小语同学被诗歌深沉的爱国情感所打动,不由自主写出下面两个词语,请你临写。 (3 分) 3.请你用课文原句填空。 (8 分)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1) ” , 读到此句,你不禁想到了 (2) (填作者) 岳阳楼记中“ (3) , (4) ”表现出的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想到了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 (5) , (6) ”表现出的忠君之志。 艾青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 ,表达自己对土地、祖国最真挚的爱;你联想到了王冕以“墨梅”为题,意在述志,借“ (7) , (8) ”抒发自己的立身之德。 6.水浒传最出色的艺术成就是塑造人物形象。请结合作品内容,以具体的人物为例,说说水浒传

4、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上的艺术手法。 (6 分) 二(42 分) (一)文言文阅读:探研古文,传承经典。 (14 分)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 乙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 “湖

5、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选自明张岱湖心亭看雪 ) 丙 礁石(节选)礁石(节选) 艾青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5.你读完礁石一诗,对艾青选择“礁石”这一意象来表现革命者的坚韧顽强与乐观主义精神,感到获益匪浅。便选择了另一种意象来表现坚韧顽强的精神品质,仿照礁石创作了一首小诗。 (5 分) (要求:诗歌内容不超过 4 行) 丁未之岁,冬暖无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五日始霁。风寒冱而不消,至十日犹故在也,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

6、常。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 又四囿于雪, 若涂银, 若泼汞, 腾光照人, 骨肉相莹。 月映清波间, 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寒浃肌肤,清入肺腑,因凭栏楯上。仰而茫然,俯而恍然。呀而莫禁,眄而莫收;神与物融,人观两奇,盖天将致我于太素 之乡,殆不可以笔画追状,文字敷 说,以传信于不能从者。 (节选自明沈周记雪月之观 ) 【注】霁:这里谓雪停放晴。冱(h) :寒冷凝结。虚澄:空虚清澈。滉弄:模糊不清。离离然:历历分明的样子。 浃(ji) :透。 栏楯(shn) :栏杆。纵为栏,横为楯。 恍然:模糊不清。呀:张大了口。 眄(min) :看。 太素:素净。 敷:铺陈。

7、7.老师让小语模拟金陵客朗读“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请你给出朗读建议。(2 分) 8.认真阅读甲、乙、丙三篇文言文后,完成下面积累任务单。(7 分) 类 别 例 句 释 义 实词 一词多义 例:野芳发而幽香又若镜中见疏发 (1) 例:开放 头发 (2) 虚词 表判断语气 (3)例句: 文言句意 盖天将致我于太素之乡,殆不可以笔画追状。 (4)翻译: 9.对比研读甲、乙、丙三篇文言文,完成下面探究任务单。(5 分) 篇 目 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景 景和情关系 醉翁亭记 (1) 山林四季之景 (3) 湖心亭看雪 独往湖心亭看雪 (2) 作者看到雪中西湖风光的不凡,来排解自己的孤寂。 记雪月之观 离离

8、然可爱 白雪明月之景 (4) 三篇文言文写法上的共同特点:(5) (二)议论文阅读:提高思辨,深化认识。 (12 分) 愿你一生勇敢,不负聪明 11 12 郝景芳 我在大学有一段时间陷入“自我怀疑”的困境。那时,我的成绩和业余爱好都算不得出色, 自己想要为之努力的写作也毫无进展。 这种时候, 我就不停地给自己制订 “成就” 目标,幻想自己在某些方面大放异彩。 可是常常事与愿违, 某一年并没能做出我给自己定下的杰出目标,下一年也没完成目标,这让我十分焦虑。常常临近年末就用尽办法想赶上进度,如被退稿的作品发疯似地修改,期望在年内发表出来,完成我对自己设定的目标。而越这样就越不成功,我就更怀疑自己。

9、 直到过了好几年,我才慢慢发现症结所在:我混淆了对“成功”的感觉和对事物本身的感觉。举个例子,如果喜欢的是站在第一名的领奖台上,那么游泳时想得更多的是成功的步骤。但如果喜欢的是游泳本身,那么游泳时感受的可能是身体和水接触的感觉、人在水下奇妙的变化、调动身体肌肉拨开水面的触感,头脑中想的是更纯粹的身体姿态的细节。 吊诡的是,在人生的很多领域,前者心态都不如后者心态能带来真正的成功。 我第一次意识到这一点,是在一堂大提琴私教课上。当时我已经学了两三年,给自己的目标是能在年底的聚会上拉曲子。但是有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打断了我的演奏,直言不讳地问我: 你是不是没有在听你拉的声音?你真的听不出来声音本身

10、的音色好坏吗?那个时候我发现,我确实没有全身心感受声音,我当时只关心尽快推进练习曲的进度。这件事给我很大的刺激。 我羡慕那种发自内心的专注, 能够每天沉浸其中, 而不让随时随地的进度审查干扰心流。不能沉心感受事物,是在任何领域做到精进的最大障碍。 正是在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聪明”给自己设下的障碍。我曾经太容易达到各种事的成功,因此习惯于站在山头的感觉,恨不得一脚就迈上山头。我熟悉的就是怎样每年在各种山头打卡,无论是各式各样的考试,还是在学校里的各种活动中打卡。 可是校园里的小山头,对于人生的高山而言是无关紧要的。人生中的各个领域,都是一生攀登而到不了顶峰。如果熟悉的只是山头打卡,往往没有耐心一

11、步一步踏实走山路,更无法接受那种“看不见顶端,只是一直在路上”的长期登山过程,那就做不到真的卓越。接受不了寂寞长路,就完全不能攀登任何真正的高山。 对我来说, 从小到大各方面的成绩, 让我误以为成就感就等于兴趣。 我想尝试各种事情,其中有很多并不是因为我有沉醉的爱, 而是因为我喜欢给自己打钩: 你看我又会一项新技能了,你看我这也好、那也好,什么都好。 其中绝大多数都像考试, 每年都能向人展示。 可真正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呢?真正的人生成就,属于极致的沉醉者。在更广阔的世界中、更长久的人生里,对一件事极致的敏感和热情,才能让一个人摸索出攀登的道路。 然而很多习惯于在小山头上用成绩证明自己的人, 不愿

12、走下山谷, 被卡死在自己的小山头上,也就很难攀登真正永无止境的高山。换句话说,有的时候, “聪明”阻碍了真正的“勇敢” 。只有抛却聪明给自己的所有包袱,走到谷底,找到真正能让自己泪流满面的事物,才是支持生命的长久力量。 (选自视野2019 年第 24 期) 10.本文是作者给一个青少年营所做的演讲稿。 读完全文, 请你说说对标题 “愿你一生勇敢,不负聪明”的理解。 (2 分) 11.小语觉得第 9 段论述很单薄,于是拟写了两段文字 A 和 B,准备放在第九段末尾。可是他不知用哪段更好,请你帮他选择并说明理由。 (4 分) A 听一个音符, 就像音符里包含宇宙; 推演一个公式, 愿意数十年如一日

13、; 写一行代码,就像全世界都安静下来 B 跳舞的时候, 专注于肌肉和身体的感觉; 写作的时候, 专注于记忆所引发的细微情绪;研究数学的时候,专注于方程式两边的意义。 我选择( ) ,理由是: 12.小文想为“真正的人生成就,属于极致的沉醉者”提供一个事例,请你帮帮她。 (3 分) 13.听完演讲,小语说: “我就是像郝老师描述的那样,从小一直非常优秀,但很多时候内心会很脆弱。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对小语进行开导。 (3 分) (三)小说世界:体味百态,理解人生。 (16 分) 马背上的少年 王若冰 少年听到一声野马的嘶鸣,而后是逐渐清晰的马蹄踏在沙土上的声音。 少年从小就爱马,每天都会从自己的

14、家走到野马活动的区域。他第一次看到野马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他根本不知道,在离自己这么近的地方,竟然有如此多的野马。那些野马有黑色的、有棕色的,也有白色的,毛色光亮,身体高大而健硕。它们奔跑在草地上,它们驰骋在树林之间,或三五成群,或成双成对。 (A)少年抬头看看天,那时的太阳正在头顶上,明晃晃地照着。光线在树叶之间,在马与马之间, 在树与草之间来回跳跃, 形成了一道道斑驳、 灿烂而又奇特的光景。 那一瞬间,少年的心立刻就灿烂起来。少年又回头看看自己的家,脸上转而浮现出忧郁的神色。 这时, 一辆越野车停在了离他十几米的土石路边。 很快, 车上走下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人。他冲少年招招手,用典型的

15、澳大利亚口音的英语说: “小伙子,你好。这里离加油站多远?” 中年人一边说, 一边朝少年走过来。 少年用手指了指西边, 说: “在那个路口的拐角处。我不知道究竟有多远,要是我走,我想我会走几个小时才能到那里呢。也许要走一天也说不好,总之,我不知道。 ” 中年人的脸上浮现出一缕忧虑,说: “哦,真糟糕,我的车要没有油了。 ” 少年问: “你要去哪里?” 中年人说: “我要穿过中部沙漠,到达尔文去,我边走边看,游玩而已。你,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少年说: “我的家在这里。 ” 中年人说:“那么你的家人呢?你爸爸妈妈呢?他们有车吧?他们有没有多余的汽油?” 少年说: “我们家没有汽车。 ” 中年人

16、惊讶地说: “没有汽车?那你们不出去吗?你们不去购物买食品吗?” 少年说: “我们住在山洞里,我们在森林里会找到需要的食物,我们不需要出去。 ” 中年人仔细地看看少年的脸,说: “对对,我忘记了,你是土著,这是你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可是,外边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你还这么小,难道你还要继续像你的祖父辈一样,在山洞里过完一辈子吗?你真的不想出去吗?”中年人看着少年,一脸不解。 中年人说了再见,坐上车,又摇下车窗探出头对他说: “我要去看更美的世界了,年轻人。 ”然后,车“呼”一下开出很远。少年望着车渐渐消失,他觉得似乎失去了什么。 (B)他跑到树林中的野马中间,那匹枣红色的野马看到他,嗒嗒地走过来,用

17、头蹭了蹭他的脸。少年将脸贴在枣红马的脸上,无声地流泪。 枣红马安静地任凭少年的泪水在它的脸上泛滥成灾。 几声清脆的鸟鸣划过天际,少年拍拍马,一跃而起,跳到了马背上。 枣红马一声长鸣,带着少年朝红土地奔驰。 少年的眼前浮现出很多画面:有几次,有人来让他们去生活更方便一些的村庄住,他们说那里有学校,孩子们可以上学,有超市、加油站、医院等。少年听得津津有味,但是父母却一口拒绝了。 少年爱山林树木、野马与草原。 但是,少年对外边世界的向往,如野草一般在心头滋生、疯长。 枣红马奔驰在草原,又来到红土地上,一直向南而去。少年骑在马背上,思绪随马蹄声飞得越来越远。 那天,少年很晚才回到山林,回到山洞里,他看

18、到一家人已经横躺竖卧地在山洞里睡着了。少年却睡不着,他不知道中年人是否找到了加油站,他在想外边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那一夜,少年睁着双眼,一直到洞外射进丝丝缕缕的光。 天亮后,少年离开了山洞,离开了山林。 20 年后,那个马背上的少年在墨尔本活出了一片新天地,娶妻生子,住起了别墅。偶尔,与妻子、儿女讲起山林里的时光,他总是能听到一阵嗒嗒的马蹄声在耳边响起。 儿子说: “爸爸,你小时候的生活可真幸福啊! ” 已经是中年的他一愣,问: “为什么?” 儿子说: “山林里多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树有鸟有草原,有各种动物,还有那么多野马,你为什么要跑出来呢?”儿子满脸的羡慕。 (C)他一愣,耳边再次响

19、起嗒嗒的马蹄声,仿佛那匹枣红马正在向自己跑来。 (选自小小说选刊 ,2021 年 9 月 24 日,有删节) 14.小语多角度梳理本文的情节,邀请你一道来完成下列表格。 (4 分) 角度 梳理小说情节 情节 初看野马 偶遇路人 离开山洞 (1) 逻辑 (2) ,在中年人的触动下,终于鼓足勇气离开。 心理 热爱家乡,向往外界 (3) 下定决心,毅然离开 (4) 15.小文组织了小组研讨,围绕“马背上的少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展开多角度讨论,你参与其中。 (2 分) 小文:马背上的少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从标题以及少年与马的关系看,他是一个爱马,勇敢,聪明,渴望自由的孩子。 你:从身份上看,马背上的

20、少年是澳大利亚的一位土著少年,他闭塞,远离现代文明。 小语:从父母的角度看,马背上的少年是一个 (1) 的人。 小文:马背上的少年还是一位值得同情的土著人的孩子。 你:小文,你是从 (2) 角度看的。 16.小说紧扣“少年”的心理变化展开叙述和描写,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情感波澜。小语画出了“少年”心理变化的一些关键语句,并提出了问题,请你帮助完成。 (7 分) (1)文章 A 处画线句是从侧面表现人物心理的,请具体分析。 (2 分) (2)结合上下文,在文章 B 处补写一段少年的内心独白。 (2 分) (3)文章 C 处画线句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在小说结构上有怎样的作用?(3 分) 17.

21、小语和小文就小说主题多元理解进行了探论,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从情节看, “中年人的到来”直接鼓动了少年的出走,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长中,总会被经历的人和事触动与教育,这样的契机,看似偶然,却是人生成长中的必然。 B.从人物心理看,文章详写“少年”出走的心理挣扎,又写他成功后耳畔却总回响着故乡的马嘶声。肯定他从愚昧落后走向文明的成长,又隐喻了故乡永远是人们的心灵家园。 C.从两组人物的关系看,前者父母不理解、不支持少年,后者儿子不理解父辈的奋斗过程,这就提出了一个代际沟通中继承与创新的命题。 D.从环境看,蒙昧闭塞的草原有美丽的风光,但简陋原始的生活又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

22、进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就是要彻底放弃那些偏远闭塞之地。 三(50 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作文。 孔子说: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自强不息,自古以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小到个人,大到一个国家和民族,唯有自身强大,才能赢得尊重。比如中美贸易战,某些领域的核心技术被美国“卡脖子” ,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强不息的重要性。 请以“谈自强谈自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 600 字。 提示:提示: (1)关于“自强” ,可说的角度很多,要深入思考,多方开掘,选定一个角度,形成一个明确的观点。 (2)关于“自强”的材料很多,注意围绕自己确定的观点,选取恰

23、当的材料。 参考答案 一(28 分) 1.(2 分) (1)喉(2)f 2.(3 分)行楷的牵丝连带、笔顺合理,1 分;布局工整,1 分;临写相似度高,舒畅美观,1 分。 3.(8 分) (1)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范仲淹 (3)先天下之忧而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4)后天下之乐而乐(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欲为圣明除弊事 (6)肯将衰朽惜残年 (7)不要人夸颜色好 (8)只流(留)清气满乾坤 (每空 1 分,错、漏、添、倒一处,该空不得分) 4.(4 分)两句诗通过“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六个意象(1 分) ,组合成“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晖;板桥弥漫清霜

24、,先行客人足迹行行”的初春山村黎明图。 (1 分)画面多重组合,早行的情景历历在目,点题。 (1 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暗含了游子几多辛苦与愁思,几多失意和无奈! (1 分) 5.(5 分)本题采用分角度、分层评价的方式。 诗歌标题:0-1 分;有标题,且标题选取自然界中除人以外的具体物象,得 1 分。 诗歌主体:0-4 分,其中 第一层:无诗歌形式,无法表现题意,得 0 分。 第二层:没有结合题目要点“顽强精神”选择诗歌意象展开创作,只是简单表达对“顽强 精神”的理解,得 1 分。 示例:我们需要发扬顽强精神,克服困难,勇敢面对,一定能胜利。 第三层:能结合题目要点“顽强精神”与诗歌

25、意象展开创作,诗歌内容与意象贴合度不高,没用比喻、拟人,得2 分。 示例: 小草 无论土壤多么贫瘠/无论条件多么恶劣/给点阳光雨露/就能绿满人间 第四层:结合要点“顽强精神”与诗歌意象展开创作,并且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语句顺畅,情感自然,得 4 分。 示例: 小草 你从不与树木比高低 你也不与鲜花争艳丽 高山顶,悬崖边,石缝里 你始终忍辱负重,昂首挺立 6.(6 分)能指出一种艺术手法,并举例阐述,得 4 分;能指出两种种艺术手法,并分别举例阐述,得 6 分。 示例一: 水浒传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首先是善于紧紧扣住人物的阶级出身、社会地位、个人经历来刻画他们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2

26、分)林冲处于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较高地位,既有优厚的俸禄,生活舒适,使他形成了一种安于现状,怯于反抗的性格;不过,由于他重才好艺,喜欢结交江湖好汉,又使他富有正义感,为人正直。因此,他对统治阶级的迫害是怒而不争,尽量隐忍。他听说妻子被人调戏,极其愤怒,但当知道调戏者是高的儿子时,便把怒气隐忍下来,不敢发作。 (2 分) 示例二: 水浒传塑造人物形象的另一艺术手法,是善于通过人物本身的行动刻画人物性格。 水浒传对人物的性格,往往不是由作者作任何说明式的介绍,主要是通过人物本身的行动直接表现出来。 (2 分)例如杨志的性格,是比较鲜明的,而他从出场,到病死丹徒,作者对他都没有作任何说明式的介绍。他的性

27、格、神情,都是通过他本身的行动表现出来的。 (2 分) 二(42 分) (一)(一) (1 14 4 分)分) 7.(2 分)从重音、节奏、停连、语速或语调谈,得 1 分;读出金陵客感叹、惊喜之情,得1 分。 示例:小语,我觉得朗读这句的时候,要重读“更” “此人” ,语调上扬(1 分) ,以表现出金陵客意外见到作者时的感叹、惊喜之情(1 分) 。 8.(7 分) (1)例:上下一白白(1 分)余强饮三大白白而别(1 分) (日日出而林霏开/大雪三日;日;是是金陵人/是是夜月出 三篇文中出现的都可以。 ) (2)白色(1 分)杯(1 分) (3)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 分)写“水落而

28、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亦可。 (4) 大概是上苍将我放置于这素净的世界, 这份景致竟然没有办法用笔画来描绘。 (2 分) 9.(5 分) (1)而乐亦无穷也(2)西湖雪夜之景 (3)作者游赏朝暮与四时不同的山间美景,以表达酣畅喜悦之情 (4)月光中水波和树影显的摇曳多姿,让作者产生了怜爱之情 (5)融情与景 (借景抒情/寄情山水) 译文:丁未这一年冬天,天气暖和,没有降雪。戊申年正月初三开始下雪,正月初五天气放晴。但依然寒风肆虐,冰封雪冻,直到正月初十,大地依然银装素裹,当晚月亮出来了,雪月相映生辉,(我)坐在纸窗之下,觉得明亮无比。于是添加衣服出门,登上溪水西侧的小楼。小楼靠近溪水,(溪水)

29、清澈见底,四周覆盖着皑皑白雪,如同涂上了一层白银,又如同水银泼了一地,晶莹闪耀,人的肌肤也被映照得晶莹洁白。明月映照着寒冷的水波,树影模糊不清地在水中摇曳,又如同镜子中稀疏的头发,历历分明,惹人怜爱。冰冷的寒气透入肌骨,沁入肺腑, (我)于是靠在栏杆上,仰视茫然无际,俯视混沌一片。 (我)不觉张囗惊叹不止,久久地凝视着,不愿收回自己的目光。人的精神与外物融为一体,自己同周围的环境都变成了一种神奇的景观, 大概是上苍将我放置于这素净的世界, 这份景致竟然没有办法用笔画来雕琢描绘,也不能用文字来铺陈诉说,用来传达给没有亲眼看这种情景的人。 (二)(二) (1212 分)分) 10.(2 分)勇于在

30、更广阔的世界中、更长久的人生里,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永无止境地努力,走向卓越,取得真正的人生成就。 (或“只有抛却聪明给自己的所有包袱,走到谷底,找到真正能让自己泪流满面的事物,才是支持生命的长久力量。 ” ) 11.(4 分)A(1 分) ,理由是第 9 段的观点是: “真正的人生成就,属于极致的沉醉者”或“对一件事极致的敏感和热情,才能让一个人摸索出攀登的道路” ,观点的核心词是“极致” (1 分) 。A 段的论述“包含宇宙” “ 愿意数十年如一日” “ 全世界都安静下来”凸显了“极致”的沉醉、敏感、热情(1 分) 。B 段只是突出了“专注” ,没有凸显“极致” (1分) 。 12.(

31、3 分)示例:袁隆平一生执着追求禾下乘凉,全球覆盖杂交水稻。他几十年如一日,废寝忘食,攻坚克难,坚持实验,让中国有了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创造了热带沙漠实现亩产超过 500 公斤水稻的奇迹。 13.(3 分)示例:小语,你好!我能理解你的感受。 (共情 1 分)只有勇敢地抛弃“优秀”给自己带来的包袱,找到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才能让自己拥有学习的长久力量。 (立论1 分)想想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上不被金牌束缚,专注于超越自己,享受奔跑的乐趣,跑出了自己的风采。 (举列 1 分) (三)(三) (1 16 6 分)分) 14.(4 分) (1)重获新生(意对即可) (2)少年向往外面的世界 (

32、3)受到鼓动,愿望增强 (4)回望故乡,心生感慨 15.(2 分) (1)不守规矩,心有点野的孩子(意对即可) (2)中年人(路人) 16.(7 分) (1) (2 分)通过对灿烂奇特光线的描写,侧面烘托了少年内心的愉悦;又通过神态描写来表现少年的伤心之情。 (2) 提示: 能扣住少年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或对现状的苦闷或对未来的担忧, 语言通顺即可,答到一点即 2 分。 (3) (3 分) 心理: 对故乡的怀念或对自己年轻时的生活和奋斗史的怀念 (1 分) 。 结构作用:呼应开头“少年听到一声野马的嘶鸣,而后是逐渐清晰的马蹄踏在沙土上的声音。 ”使小说结构严谨(1 分) ;收束全文,再次点题“马背

33、上的少年” ,突出了主人公性格的发展,引发读者思考与回味(1 分) 。 17.(3 分)D 三( 50 分) 18.(50 分)评分标准: 议论文主要依据以下三条综合给分:观点明确,扣住“自强” ,言之成理;言之有据,所选材料恰当,能与观点一致;600 字左右的议论文。 依据“三切四看”评分:先看扣题,再看功底。即: 先判断作文内容是否在题意上,即是否“切题” 。完全切题,33 分切入;基本切题(能围绕题目去写,但有游离) ,30 分切入;不切题(不管题目要求,自说自话) ,20 分切入。 抄袭:作文的内容、结构、语言文字绝大部分与他人之作雷同。且阅卷教师拿原文来比对证实后,判为“抄袭” 。一

34、般 5 分,最高 10 分。抄录本次期末试卷上阅读文章的,判为“抄袭” ,最高 5 分。学生作文借鉴他人文章的部分材料、结构形式、写法等,但文章大部分内容是自己写的,则不认定为“抄袭” 。模仿痕迹过重,则降档给分。 再看作文中所反映出来的实际水平,即是否有亮点。一看立意、感悟:立意的高低,见识的深浅,感悟是否独特。二看材料、内容:材料是否真实新颖,内容是否丰富充实。三看思路、结构:思路是否清晰,构思是否巧妙,结构是否合理。四看修辞、写法:遣词造句是否文通字顺、表情达意是否准确自然形象、写作手法是否灵活多样。分档加分: (1)如果某一项较好,分数提高半档;两项以上,分数可提高一档,甚至更高; (

35、2)如果某一项特色鲜明,令人印象深刻,分数也可提高一档,甚至更高; (3)如果有几项较好,又有某一项特色鲜明,那就可以打满分。 (4)如果某一项或两项较差,分数降半档甚至一档; (5)就基本的表达看,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很多,内容空洞、无话找话,逻辑思路混乱、前言不搭后语、东一句西一句不知所云者,直接判为五类卷。 说明:说明: (1)这里所说的“档” ,即为两类文之间的差值,一档为 7 分。 (2)作文的文体要规范。 (3)作文评分常规要求:错别字每三个扣 1 分,重现的不计,最多扣 2 分。标点符号错误较严重者扣 1 分。字数每少 50 字扣 1 分,最多扣 2 分。总分不得超过 50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