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拓展阅读 检测试卷(二)含答案(2022年秋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4597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拓展阅读 检测试卷(二)含答案(2022年秋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现代文拓展阅读 检测试卷(二)含答案(2022年秋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现代文拓展阅读 检测试卷(二)含答案(2022年秋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现代文拓展阅读 检测试卷(二)含答案(2022年秋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现代文拓展现代文拓展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工作到最后一刻 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012 年 5 月 4 日, 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 为了不影响工作, 他拒绝手术和化疗。 5 月 26 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 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 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

2、5 月 31 日上午,已经极度 x ru 的林俊德,先后 9 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扶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5 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林俊德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 zh n f ng 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1读选段中的拼音,把词语规范地写下来。 2读短文第二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你的体会是:_ 3再读短文第三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填空。 句子

3、中的“冲锋”是指:_ 这一幕之所以震撼人心,是因为_ 4林俊德为什么要求把自己埋在马兰? _ 5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 课外阅读。 把自己捐出去 露露 3 岁那年,爸爸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了,生活的重担落在妈妈一个人肩上。和妈妈相依为命的日子很清苦,生活也很拮据。 老师常常会在班上组织一些向贫困山区的小朋友捐款捐物的活动。每次,望着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拿着零花钱和玩具娃娃跑上讲台,露露的眼神就黯淡了下来。她也很想奉献一点爱心,可是她什么也没有啊,连个像样的玩具也没有啊。 露露很想向妈妈要点钱,哪怕只是一个硬币。可是她不能这么做,露露是个懂事的孩子,她知道妈妈要负担起自己和弟弟的生活已经太不

4、容易了。 那天,班上再次举行向孤儿捐款的活动。放学时,露露敲响了老师办公室的门。 夕阳金色的余晖里,露露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她兴奋地告诉妈妈,要把自己捐出去,捐到孤儿院去。见妈妈疑惑地望着自己,露露忙解释说:“我是说我想周末去和孤儿院的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我想他们没有亲人,一定太孤独了。”妈妈紧紧把露露搂在怀里,眼里溢满了泪花。 第二天,妈妈带着露露到了孤儿院。接下来每个周末都是如此。 谁都能看出来,孤儿院的小朋友们和露露在一起玩得很开心。露露为孤儿院的孩子们捐赠了一片快乐的天堂。那些快乐美好的日子伴随了她和孤儿院的小朋友们的整个童年。 多年后,露露长大了,成了著名的裁缝。当年孤儿院的小朋友米莉,

5、也有了不小的成就,她们一起被请到了电视台。面对镜头,米莉说:“其实孤儿院的小朋友最需要的是大家的关怀和温暖。当年露露做了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她告诉我她把我当朋友,她让我们孤儿院的小朋友知道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孤独。” 最能表达善意的不一定是钱,而是心。就算我们什么也没有,但我们一定要懂得爱。 6“把自己捐出去”的意思是_。 7文中说“当年露露做了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这件事”指的是_。 8孤儿院的孩子们更看重钱与物品,还是关怀和温暖?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 _ 9用“”在文中画出能揭示文章中心的语句。 10读完文章,你觉得露露的童年快乐吗?为什么? _ 阅读理解。 武汉的夏天 武汉夏天的热,好

6、像尽人皆知。到底有多热?热到什么程度?热得有多么难受?武汉人倒没有外地人表达得传神。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问我:现在武汉的夏天热吧?我答:热。于光远先生说:热得怎样?我答:42 摄氏度的高温连续几个星期。 于光远先生笑着摇头,讲述了这么一段往事:1956 年的夏天,于光远先生应遨去武汉做报告。武汉三镇,数武昌凉快一些,有偌大的东湖,有几十所大专院校,校园都搞绿化,因此式昌比汉口、汉阳都要凉快。报告就安排在武昌讲。那个时侯,大礼堂一般都没有空调设备,电扇也不多,吹出来的还是热风,所以报告就安排在室外进行。到了做报告的时侯,于光远先生一看,是在东湖的游泳池里。于光远先生坐在游泳池边沿讲活,听报告的

7、人黑压压一片,都站在游泳池里。听的人倒不错,独热坏了于光远先生一个人。于光远先生走遍天南海北,如今已八十多岁,所经历的最热也就是武汉的这一次了。 另一个朋友,北方人,大夏天不幸被派到武汉出公差。临行前害怕武汉的热,找到武汉人打听,去了武汉住哪里比较凉快?别人告诉他如果是出公差住不起大饭店,最好就住长江边的招待所,江边总是比较凉快的。朋友来到武汉,然就寻到长江边上的一家招待所住宿。到了晚上,又热又闷,人躺下不一刻,草席上就是一个人的印迹,汗水洇的。电扇打开,热风烫面,只好关掉,一夜辗转,痛苦难当。第二天的晚上,朋友困极累极,来到长江边上,只见江边坐满了乘凉的人,他也试着坐坐,不行,依然是热得要命

8、,且还有蚊虫叮咬。万般无奈,朋友急中生智:到长江里头去睡。朋友寻来一段绳索,再连接上自己的皮带,一头系在江岸的铁锚上,一头套住自己的脖子,人就坐进江水里,在水面露出鼻孔呼吸,这样才迷迷糊糊地得以打几个盹儿。天亮之后,朋友不顾一切,仓促北逃。 从此,一提起武汉的夏天,朋友有如谈虎,必然色变。他这一辈子,无论如何,是绝对不会在夏天来武汉的了。 11解释下列词语。 尽人皆知:_ 急中生智: _ 1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句中连用三个“?”有什么作用? _ 1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武汉没有连续几个星期都是 42 摄氏度的高温天气 B1956 年的夏天,于光远先生应邀去武汉做报告,是在江边做

9、的 C作者的朋友大夏天去武汉出差,晚上住在江边很凉快 D作者的朋友到武汉出差,只待了两天就热得受不了,仓促北逃 14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这处细节描写主要写了_的情景,其作用是_。 15本文围绕”武汉夏天的热”讲了哪几件事?请简单地概活出来。 _ 16文章讲述了武汉这个城市的一个特点:夏天特别热。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哪些特点呢?试举一例,与大家分享吧! _ 比较网读下列两篇文章,完成题目。 夏天里的成长(A 文)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里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豆棚瓜架上看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

10、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跟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 儿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柏 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 北

11、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侯,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量地长。 夏感(B 文) (1)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2)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

12、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3)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一一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

13、的冲刺。 (4)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 弯着腰, 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5)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7 (1) A 文的划线句体现了夏天万

14、物生长迅速的特点, 请发挥你的想象, 另选取合适的事物, 用“昨天今天明天”的句型体现同样的特点。 _。 (2)B 文的中心句是_。 18A 文从植物、_、山水、铁轨、马路、_这几个方面来表现夏天里万物的生长。 B 文的第 4 小节,从两方面表现了“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这两个方面是: (1) _。 (2)_。 (用自己的话概括) 19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意思是:在文章结束时,作者将要表露的胸怀、志向很自然地说出来,给人一种鼓舞和向上的力量。这两篇文章,也都运用了“卒章显志”的手法。 你能运用这种阅读文章的方法,体会出作者写文章的用意吗? A文描绘夏天万物的迅

15、速生长,是要告诉我们_。 B文刻画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是要赞美 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暴风雨 意大利拉法埃莱 闷热的夜,令人窒息,我辗转不眠。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 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悸恐。 一道闪光,一声清脆的霹雳,接着便下起瓢泼大雨。 甲 ,撕开天幕,把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 狂风咆哮着,猛地把门打开,摔在墙上。烟囱发出低声的呜呜, 乙。 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 【A】一小股雨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 【B】不一会儿,铿锵的乐曲转为节奏单一的旋律,那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人儿的疲惫

16、躯体。 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着人间的黎明。碧空中飘浮着朵朵的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把蔚蓝色的天空擦拭得更加明亮。 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被暴风雨压弯了腰的花草伸着懒腰, 丙 ;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闪烁着光华。 常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迎着朝霞,披上玫瑰色的丽装;远处的村舍闪闪发亮, 丁 ,使人心潮激荡。 江山似锦,风景如画, 【C】艳丽的玫瑰花散发出阵阵芳香。 绮丽华美的春色啊,你是多么美好! 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20根

17、据文意,将下列四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处,只写序号。 A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B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 C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 D宛如天神听到信号 甲处应填_,乙处应填_,丙处应填_,丁处应填_。 21文中画横线的三个句子分别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景物的?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写气味:_写声音: _ 写动态:_ 22请按照提示将短文分成三个部分,在下面的自然段序号间标“”。 第一部分:写暴风雨的过程。第二部分:写雨后的美。第三部分:写作者感悟自然的和谐。 23 第段中“铿锵的乐曲”实指_, “节奏单一的旋律”实指_; 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除此之外,全文还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 24批注是一种很好的学

18、习方法,请你选择喜欢的句子在旁边做批注。 25 用波浪线画出作者从大自然得到的启示。 你从大自然中又得到了什么启示?试着用简洁的语言写一写。 _ 26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牵牛花 不管我的住室多么狭小,我还是喜欢在室内硬挤上几盆花木。只要我的眼睛接触到一点儿青葱碧绿的草木,精神就会为之一爽。不过,我养了多年山茶、白兰之类也算有名的花木,大多不成功,因为在我偶尔离家十天半月之后,回来时便多已枯萎不堪了。 无意中我种上了牵牛花,当然不把它当作一回事。可是它却一蔓繁花,满窗浓绿。一株牵牛一天可开花十几二十几朵,一开就是几个月,天天如此,从不爽约。倚墙缘壁的牵牛花蔓就像是一道绿色的瀑布,阳光下那

19、点点盛开的花儿泛着微光,宛然是满天的繁星,令我满目生辉,心旷神怡。而它要求我的只是早晚为它浇足两次清水而已。我不禁对它产生了尊敬之情。 牵牛花平凡而不矫饰。它的确没有特别娇艳的姿色,但它的花形花色,都开朗明净,朴素大方,竟是别有一番风致。尤其是那白色的牵牛花,它的色彩与心地都同样是那样的纯洁无瑕。 牵牛花总是迎着黎明开放,而在黄昏前萎谢。生命诚然短矣,但它却与光明同在。它为迎接光明而生,为送走黑暗而死。 但是,我发现牵牛花的枝蔓和主蔓,一经下垂,几天之后就一定枯萎而死,决无例外。原来它们都只能向阳、向上飞快地生长,万一因为没有附着之处而下垂时,几天后就一定自行枯萎。 我真的敬重起牵牛花来了,因

20、为,它使我凛然地感到恐惧:啊,原来下垂就是倒退,倒退就是死亡呀! 作者在揭示牵牛花特点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指出两处并举例分析。 _ 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热爱祖国 祖国的山川大地,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都让我感到亲切,值得我留恋和爱抚。 我们有头顶 的珠穆朗玛峰, 有 的黄土高原,有 的西双版纳, 有 的华北平原,有 的黄河,有 的扬子江祖国的大地山河哟!哪一个地方没有流过劳动者的汗,淌过战士们的血! 我爱我们的祖国的土地!狂风曾经扫荡过它,大雨曾经冲刷过它,帝国主义的炮火曾经轰击过它。尽管受了这些磨难,一到春天,它又苏醒过来,万卉争荣,满怀信心地表现出盎然的生意。 我爱祖国

21、的劳动人民,是他们种植庄稼,挑来河水,把我哺育大。我怀念我的乳母,她用她的乳汁哺养我,她用宽厚的手掌抚摸我的头。直到今天,我的身上还能感受到她怀里的体温。 我爱祖国的语言。它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同我的生活血肉相连,同我的心一起跳跃。 从最简单的一句话中,我可以联想到一长串的人物和画廊,联想到一系列的山川、树林、村舍、田野、池塘、湖泊。 我曾远离祖国几年。那些日子。我对祖国真的说不出有多么怀念。这怀念既痛苦又幸福。痛苦 是因为远离了祖国的同志 祖国的山川风物 幸福 是因为有这样伟大的祖国值得我怀念 27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入文中第 2 段的横线上,每个词语只能用一次。 A一泻千里 B浩浩荡

22、荡 C千年积雪 D莽苍 E一望无际 F草树蒙密 28给短文的最后一句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9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万卉争荣:_ 30第 3 段画线的句子是该段的_,作用是_。 31短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 _ 32文中划线词语“人物”的意思是 _。你能写出这“画廊”中三个不同领域的名人吗? _ 33最后一段画横线的句子中“痛苦”和“幸福”矛盾吗?为什么? _ 34关于热爱祖国的名言有很多,请你将下列名言补充完整。 热爱祖国是一种本能。诸葛亮说:“_,_。”曹植说:“_,_。” _说:“_。”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捅马蜂窝 冯骥才 爷爷的后院很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

23、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一只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蠓虫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

24、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 反抗)道。 “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我站在一旁,好奇心像出笼的鸟一样抵挡不住,驱使我生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愿望,那多有趣!我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 (偷偷 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上衣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了。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地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

25、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孤注一掷的战斗机。这复仇者拼死破釜沉舟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强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到屋里。 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令人心惊胆寒。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痊愈。 过了些天,我惊恐稍定,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

26、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这就是蜇你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面对这死去的小飞虫,一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 那一窝群无家可归的马蜂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那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35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词语。 36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破釜沉舟:_ 惊魂稍定:_ 37在“我”捅马蜂窝的过程,作者的心理不断发生着变化,请依次写出变化过程。 _心惊胆寒吃惊_ 3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 39读读下面的句子,按

27、要求完成练习。 (1)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从“嗵”“沉甸甸”“一团”“腾空而起”能品味到什么?) _ (2)我站在一旁,好奇心像出笼的鸟一样抵挡不住,驱使我生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愿望,那多有趣。 (“那”指的是什么?从语言特色、结构方面的作用谈谈你对句子的理解。 ) _ (3)“面对这死去的小飞虫,一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为什么会有“罪孽感”压在线上? _ 40文章至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 41阅读本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虚弱 绽放 2为了国家的事业仍呕心沥血,让人钦佩。

28、 3 一线上工作。 林俊德在被确定为癌症晚期的时候,还要求转回普通病房,在自己生命垂危的时刻,还为了国家的事业呕心沥血。 4林俊德对国防科技的挚爱,即使死后,也要像罗布泊大漠中绽放的马兰花一样,时刻关心着自己心爱的事业。 5林俊德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在身患癌症期间,仍然以超强的意志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 【解析】1本道题考查了学生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x ru”应写为“虚弱”,意思是:身体非常的无力,没有精神。“zhn fng”应写为“绽放”意思是开放。 2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结合句子: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扶下,向数步之外

29、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从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林俊德在被确定为癌症晚期的时候,还要求转回普通病房,在自己生命垂危的时刻,还为了国家的事业呕心沥血,这种精神让人钦佩。 3 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句子中词语的理解。 结合上下文理解, “冲锋”的意思是突入敌阵, 以短兵冲杀。在这里是指林俊德在自己身患重病的时候仍坚持在一线上工作。之所以震撼是因为林俊德在被确定为癌症晚期的时候,还要求转回普通病房,在自己生命垂危的时刻,还为了国家的事业呕心沥血。 4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理解,从“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 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 就是以

30、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可以看出林俊德对国防科技的挚爱,即使死后,也要像罗布泊大漠中绽放的马兰花一样,时刻关心着自己心爱的事业。所以林俊德要求把自己埋在马兰。 5考查了学生概括文章内容。通读全文,结合自己的理解,用简洁通顺的语言概括即可,如可概括为:林俊德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在身患癌症期间,仍然以超强的意志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 6周末去和孤儿院的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给孤儿院的小朋友关怀和温暖。 7每个周末露露都会去和孤儿院的小朋友们一起玩耍,陪伴孤独的小朋友。 8孤儿院的孩子更看重的是关怀和温暖。 从短文中这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孤儿院的小朋友们和露露在一起玩得很开心。露露为孤儿院的孩子们捐赠

31、了一片快乐的天堂。 ”以及当年孤儿院的小朋友米莉成年后的话“其实孤儿院的小朋友最需要的是大家的关怀和温暖。当年露露做了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她告诉我她把我当朋友,她让我们孤儿院的小朋友知道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孤独。” 9最能表达我们善意的不一定是钱,而是心。就算我们什么也没有,但我们一定懂得爱。 ( 10我觉得露露的童年很快乐,因为露露每个周末都去和孤儿院的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她为孤儿院的孩子们捐赠了一片快乐的天堂。那些快乐美好的日子伴随了她和孤儿院的小朋友们的整个童年。她让孤儿院的小朋友们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孤独。 【解析】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题目的理解,在解答这一类型的题时,不能仅从字面

32、的意思来回答,还需要联系短文的具体内容来作答。本题中,“把自己捐出去”是以文中主人公露露的语言作为目的,因此理解文题含义时,首先要找到这句话所在的句子,然后进行研读,就很容易得出答案。很显然,由文中的第五自然段我们可得出答案,其意思就是周末去和孤儿院的小朋友一起玩耍,要给孤儿院的小朋友关怀和温暖。 7此题考查的是对代词的理解,解答题目时,首先要在文中找到代词所在的句子,然后认真读文章,边读边思考边寻找代词指代的具体内容,并把他标出来,最后按照要求作答即可。在本题中,联系短文第五到七自然段可以知道“当年露露做了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就是每个周末去孤儿院和孤儿院的小朋友玩耍, 陪伴孤独的小朋友。 8本

33、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整体把控能力。解答这类题时,要仔细阅读全文,找到文章的关键句、段落进行品读,然后从文中提炼出观点,再结合关键词作答,必要时还可以联系自己生活中所碰到的情景来作答,本题中,我们先重点研读第七至九自然段,从孤儿院的小朋友和露露一起玩的很开心,米莉面对镜头的讲话以及短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看出孤儿院的孩子更看重的是关怀和温暖,然后再结合这些关键句子说出理由即可。 9本题考查的是从文章中提炼能揭示短文主题的语句即中心句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时,要认真阅读全文,再联系文章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感情进行思考,寻找相关的重点语段。特别要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很多中心句就在此处,本题中,文章最后一段点

34、明了主旨,是能揭示短文主题的语句,用横线画出即可。 10本题对课文主要内容和主旨的考查。作答时要仔细研读全文,了解短文内容,然后从中提炼,概括出关键性的词句,最后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进行阐述。本题中,首先要肯定的一点是露露的童年是快乐的,然后重点品读文章的第五至八自然段,从文中提炼出关键词句,并加上自己对露露行为的理解,用通顺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 11 人人都知道。 在紧急中想出好的应付办法。 12加强语气,同时引发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为下文写武汉夏天的热作铺垫。 13D 14 晚上,江边热得让人难以入睡,痛苦难当; 可以让读者切身体会到当时“朋友”热的程度 15讲了两件事,一件事是于光远

35、先生做报告,听报告的人在游泳池中站着听(泳池中听报告) ;另一件事是作者的一个朋友夏天到武汉出差,夜晚在长江里入睡(长江中睡觉) 。 16昆明被称为春城,一年四季气候如春,适宜人们居住。 【解析】1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12 连用三个结构相同内容相关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同时引发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为下文写武汉夏天的热作铺垫。 1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14此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解答。 1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16考查文化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17

36、 示例:昨天是嫩芽,今天是枝干,明天是大树。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18 动物 人 一刻不停忙夏收(从白天到夜里都在忙夏收,神经不能松弛) 忙着管理秋收作物(从夏收忙到秋收,没有时间休息) 19 人要把握时间,尽量地成长,用力地成长,长大后才有好的收获。 赞美劳动,俺妹勤劳劳动的农民。 【解析】略 20 D A C B 21 C B A 22 23 雨的声音 小雨的声音 比喻 拟人 24第段,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暴风雨过后一切都生机勃勃的景象。 25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示例:在大自然的舞台

37、上,每一种生命部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值得敬畏的。 【解析】20句子衔接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衔接,要注意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 21解答此题要抓住句中关键词语来分析。 2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结合段意给短文划分段落。 23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4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2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

38、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6 比喻,如“宛然是满天的繁星”,把牵牛花比喻成繁星,生动形象地写出牵牛花赏心悦目; 对比,如“它的确没有特别 的矫艳的姿色”,写出牵牛花朴实不矫饰的特点; 【解析】略 27C;D;F;E;A;B 28 , , 、 : 。 。 29春季很多种鲜花争相开放。常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景象繁荣兴盛。 30 中心句; 总领、概括本段 31短文从祖国大自然的风景、祖国的土地、祖国的劳动人民、祖国的语言四个方面写出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 32 在某方面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特点的人; 诗仙李白 书法家王羲之 画家齐白石 33不矛盾。痛苦”是因为远离了祖国的同志、祖国的山川风物;“

39、幸福”是因为有这样伟大的祖国值得“我”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怀念之情。 3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解析】27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8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9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30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3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2考查文化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3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40、,再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 34考查对名句背诵积累及运用,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名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35划去: 反抗 偷偷 36 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文中指马蜂不顾一切,拼命地来蛰我。 受惊吓的心情才稍稍平定。 文中指: “我”被马蜂吓着了, 刚安定一点点。 37 好奇 兴奋 后悔 38 “我”因好奇而和妹妹去捅马蜂窝,“我”被蛰了,蛰“我”的马蜂死了,“我”心生愧疚。 39 从“通”“沉甸甸”等词语我品味到了马蜂的重,和马蜂的多,马蜂飞行得快。 “那”指的是捅马蜂窝。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我十分好奇很想捅马蜂窝的心理。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因为是“我”去捅马蜂窝的,然后马蜂才来蛰“我”的,是因为马蜂蛰了“我”它才会死的。 40奶奶和爷爷捅马蜂窝的态度。两个人相反的意见,激起了我的好奇,引起下文。 41人应该与一切有生命的事物和睦相处,不要做伤害它们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六年级上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