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上传人:狼**** 文档编号:221198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PPTX 页数:19 大小:2.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导入 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离别,除了浓浓的感伤之外,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离别,除了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

2、往洋溢着积极向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今天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的送别诗们就来学习一首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的送别诗。 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 李白 学习目标 Contents 1 2 3 1 1、了解李白生平及创作背景。、了解李白生平及创作背景。 2 2、把握本诗不同于一般送别诗的、把握本诗不同于一般送别诗的情感基调和主题思想。情感基调和主题思想。 3 3、感受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特点:豪、感受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特点:豪放飘逸。放飘逸。 李白(

3、李白(701701762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为“诗仙诗仙”。有李太白文集传世,里面收录。有李太白文集传世,里面收录了我们曾经学过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了我们曾经学过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峨眉山月歌等诗作。峨眉山月歌等诗作。 李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好剑术。其诗多李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好剑术。其诗多惊世之语,想象丰富,风格豪放飘逸。杜甫曾评惊世之语,想象丰富,风格豪放飘逸。杜甫曾评价李白的诗篇:价李白的诗篇:“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二人在唐代并称二人在唐代

4、并称“大李杜大李杜”。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李白幼时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李白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从“五岁诵六甲”起,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李白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直至远渡荆门,李白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 二十五岁的青年李白辞亲远游,仗剑出蜀。李白这次出蜀,由二十五岁的青年李白辞亲远游,仗剑出蜀。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

5、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 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抱负。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 李李 白白 渡远渡远/ /荆门外,来从荆门外,来从/ /楚国游。楚国游。 山随山随/ /平野尽,江入平野尽,江入/ /大荒流。大荒流。 月下月下/ /飞天镜,云生飞天镜,云生/ /结海楼。结海楼。 仍怜仍怜/ /故乡水,万里故乡水,万里/ /送行舟。送行舟。 朗读诗歌朗读诗歌

6、 渡远渡远荆门外,来荆门外,来从从楚国楚国游。游。 山随平野山随平野尽尽,江江入入大荒大荒流。流。 月下飞月下飞天镜天镜,云生云生结结海楼海楼。 仍仍怜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乘船远行乘船远行 往往 楚地。现在楚地。现在湖南、湖北、湖南、湖北、安徽一带安徽一带 消失消失 长江长江 广阔无际的原野广阔无际的原野 指水中所见一指水中所见一轮明月之影轮明月之影 云彩兴起云彩兴起 海市蜃楼。这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霞的美丽景象 仍然,仍然,依旧依旧 喜爱喜爱 叙事叙事 写景写景 抒情抒情 理解诗意理解诗意 两岸的山峦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广阔的原野。

7、两岸的山峦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广阔的原野。江水冲着广阔原野奔腾而去。江水冲着广阔原野奔腾而去。夜晚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黄昏时,云霞飘夜晚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黄昏时,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 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水水山山,不远万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水水山山,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我乘船向荆门山之外驶去,来到楚地游览。我乘船向荆门山之外驶去,来到楚地游览。 理解诗意理解诗意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交代了地点和此行的目的:远渡荆门,到楚地游历。交代了地点和此行的目的:远

8、渡荆门,到楚地游历。 赏析诗句赏析诗句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写诗人乘舟顺流而下,刚出三峡,两岸山渐次消写诗人乘舟顺流而下,刚出三峡,两岸山渐次消失,长江进入广阔平野时的开阔境界。失,长江进入广阔平野时的开阔境界。用流动的视角用流动的视角写景物的变化,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写景物的变化,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的是远景。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们以空间感和流动感。真切地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们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赏析诗句赏析诗句 “月下飞天镜月下飞天

9、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是月夜俯视所见,描绘近景,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描绘近景,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犹如天上飞下的一面明镜水中的倒影,犹如天上飞下的一面明镜。 “云生结海楼云生结海楼”是日间仰视所见是日间仰视所见,描绘远景,仰望天空,变幻无穷的云,描绘远景,仰望天空,变幻无穷的云彩在夕阳下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彩在夕阳下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颈联采用衬托的手法,以水中月颈联采用衬托的手法,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与清澈,以天上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与清澈,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空的高远,艺术效果

10、十分强烈。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赏析诗句赏析诗句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念故乡的感情。 赏析诗句赏析诗句 颔联描写了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象。是从动态颔联描写了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

11、象。是从动态的角度来描写的(诗人乘船,山和江水随着船的移动的角度来描写的(诗人乘船,山和江水随着船的移动而逐渐远去)。而逐渐远去)。 连绵的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消失了;江水奔流着连绵的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消失了;江水奔流着涌入了无际的旷野。涌入了无际的旷野。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比喻。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比喻。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以静态的角度,前一句是月夜俯艺术效果十分强烈。以静态的角度,前一句是月夜俯视所见,后一句是白昼眺望所见。视所见,后一句是

12、白昼眺望所见。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拟人手法。明明是自己依恋故乡,拟人手法。明明是自己依恋故乡,却借故乡的山水说故乡眷恋他。此联写却借故乡的山水说故乡眷恋他。此联写出了长江水送“我”的离别之意,对故出了长江水送“我”的离别之意,对故乡依恋不舍的情感溢于言表。抒发了作乡依恋不舍的情感溢于言表。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还有离乡惜别之情。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还有离乡惜别之情。诗人之所以称长江水为故乡水,是因为诗人之所以称长江水为故乡水,是因为诗人在蜀地(四川)长大,长江流经四诗人在蜀地(四川)长大,长江流经四川,为表达对家乡的浓厚爱恋之情。川,为表达对家乡的浓厚爱恋之情。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山随平野尽

13、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江入大荒流。 (1 1)画面美:苍茫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画面美:苍茫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 (2 2)炼字:)炼字: 一个一个“随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的逐渐变换、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推移,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入”字写出远处水天相接,江水涌字写出远处水天相接,江水涌入原野的磅礴景象。诗人用远景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入原野的磅礴景象。诗人用远

14、景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充分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万丈豪情、喜悦心情和蓬勃朝气。江图。充分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万丈豪情、喜悦心情和蓬勃朝气。 (3 3)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名句赏析名句赏析 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通过对出蜀至荆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主旨主旨 (1 1)诗中诗中“_,_”“_,_”两句用游动的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2 2)诗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诗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_,_,_。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默写默写 再见 Thanks for your watch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