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预习指南: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结合现实情境,进一步体会“位值”的含义,感受大数的意义。1.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有(),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2.8908是由()个千、()个百、()个十和8个()组成的;8、9、0、8分别在千位、()位、()位、()位上。3.教材第2-3页例1。(1)主题图呈现了()个大数和我国的总人口数,这些数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的数来表示,只能用比万大的数:()以内的数来表示。(2)我们学过: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顺次是十位、百位、千位
2、;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所以,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就是()万;10个十万就是()万;10个百万就是()万;10个千万就是()。新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亿”。(3)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的意义也()。如6666:千位上的6表示(),百位上的6表示(),十位上的6表示的(),个位上的6表示()。所以,要想更好地用数字表示数,就需要知道数字在什么位置,数字所在的位置就叫()。(4)从右边起,将数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分别为()级、()级、()级,统称为()级。(5)通过数位顺序表,以北京人口:19612368为例,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
3、多少,理解“位值”的意义。建立数位顺序表如下:亿级万级个级亿19612368数级数位计数单位19612368可分为()级和()级,其中两个1分别表示(),两个6分别表示(),9表示(),2表示(),3表示(),8表示()。4.(1)从右边起每()个数位为一级。(2)从右边数第六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每日口算3104=2045=2602=2047=1133=2124=1056=7502=4019=7890=2 亿以内数的读法预习指南:会读整万数或含两级的数,掌握读数方法。1.完成下面各题。(1)2496读作:()。(2)万以内数的读法:从()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
4、两个0,只读(),末尾的0()。2.教材第5页例2、3。(1)例2是整万数的读法。 分级:每()为一级,用“,”或虚线隔开。先读()级,再读()级;万级的读法和()的读法相同,只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即可。24960000读作:()万 3080000 读作:()万 40500000 读作:()整万数的读法: 第一,读较大的数时,先对这个数进行(),再从()位起一级一级地读;第二,读万级数时,先按()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字。(2)例3是含两级数的读法。 分级:54621 640700010030040 读数:54621含有万级和个级,万级上的5读作(),个级上的4621读作(),因
5、此这个数读作:()。6407000含有万级和个级,万级上的640读作(),个级上的7000读作(),因此这个数读作:()。10030040 含有万级和个级,末尾的0不读,各级中间或开头有1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因此这个数读作:()。含两级数的读法:第一,先读( ),再读( );第二,万级的数要按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字;第三,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哪个数位上有几个单位就在那个数位上写(),一个单位也没有要写()占位。3.读出下面各数。300000读作:()275630读作:()80700020读作:()1018100
6、8读作:()4.走进实际生活。(读出横线上的数)(1)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主场馆可容纳观众约91000名,建筑面积约258000平方米。每日口算8410=256=6052=485=1333=1089=3056= 1507= 9090= 2540=3 亿以内数的写法预习指南:会写含两级的数,掌握写数的方法。1.完成下面各题。(1)九千六百二十八 写作:()(2)万以内数的写法: 从()位写起,千位上是几,就写几();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占位。2.教材第7页例4。(1)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的最高位是(),是一个六位数,可以借助数位顺序表来写。因为有“万”字,说明这个数含有两级,所以要
7、先写()级,再写()级。万级上是二十三,表示23个万,万级上写();个级上是一百八十四,表示1个百、8个十和4个一,千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个级上写()。因此,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写作:()。(2)利用数位顺序表写其他的数。(3)归纳总结:先写()级,再写()级;哪个数位上有几个单位就在那个数位上写(),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占位;写数时,万级的数按()的数的方法来写。3.写出下面各数。二十五万写作:()六百万零六百零六写作:()八千零九万写作:()九百二十九万一千三百三十三写作:()4.走进实际生活。(写出横线上的数)某图书馆馆舍面积是十七万平方米,藏书一千四百万册。每日口算845
8、=254=602=805=1063=189= 3006= 5107= 890= 2056=4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预习指南: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会正确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能按照要求能将几个数按顺序排列起来。1.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 981100051241412698689624962462.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1)位数不同的两个数,()的数大;(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3.教材第11页例5。(1)主题图呈现了()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要比较每两个国家的旅游人数,你打算先比较()和(),结果()(),理由
9、是()。 (2)在2116100,3658200,2536300,4185400,608000,606500这6个数中,()是六位数;()是七位数;七位数都比六位数()。比较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时,()的数大,()的数小。(3)608000和606500是两个六位数,十万位和万位上的数都相同,就要比较()位上的数,因为86,所以()()。比较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时,从()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位上的数,如果第二位上的数也相同,就比较()位上的数直至比较出大小为止。(4)2116100,3658200,2536300,4185400这4个数都是()位数,比较
10、方法如下:这四个数的大小顺序:()()()()。(5)4个七位数和2个六位数的排序(从大到小):七位数六位数,所以()数在前,()数在后;七位数、六位数中的数也要从大到小排列。所以2116100,3658200,2536300,4185400,608000,606500这6个数的大小排列顺序为()()()()()()。4.581406241404102004093005.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505005005005500040005()()()()每日口算1004=2005=6002=2405=1803=11009= 3007= 7007= 9109= 10001=5 改写整万数的
11、和非整万数的近似数预习指南:会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该数的近似数,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写出下面各数。二百万 二百五十万 六万零八百三十二万零五十2.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1)写成整十数:1279(2)写成整千数:211866853.教材第12页例6。(1)主题图呈现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分别是()个和()个。(2)比较5000000和10000这2个数的异同,完成下表。500000010000不同点()位数()位数万级上是()万级上是()相同点都是()所以5000000和10000都可以写成整万的数,这样便于读数和比较
12、。(3)改写整万数的数。分级:500000010000将个级的()省略,换成一个()字。(4)整万改写并不难,右起四位一级是关键,省略个级上的四个零,添上“万”字,用“=”连接。4. 教材第13页例7。(1)读题可知,题中两个字:()表明本题需要求近似数;三个字:()表明本题还需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2)将非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先找到这个数的()位,如果()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就要向万位进1;如果小于5,就要舍去万位后面的尾数,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12756()=()万 1389000()=()万(3)非整万数改写:求近似数改变了原数的大小,要用()连接;用“万”作
13、单位只改变了数的表现形式,没有改变数的大小,要用()连接。5.先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再求近似数,最后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1)某寺的一口古钟上有二十万零一百八十四个汉字。(2)某县有一万九千零五十六辆私家车。每日口算12007=2205=6605= 1404=2083=3103= 3008= 7405= 1906= 1206=6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预习指南:了解数字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认识自然数的性质和特点,学习新的计数单位“十亿”“百亿”“千亿”,“扩建”数位顺序表,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为亿以上的数的认识和读写做好准备。1.想一想,说一说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2.100001000
14、00100000010000000()一万() ()()()3.教材第16-17页。(1)最初古人用一一对应的计数方法,如 ()记数、()记数、()记数等。(2)后来发明了一些计数符号,把这些计数符号叫做();数字的表示方法有()数字、()数字、()数字。(3)经过很长时间,才逐渐统一成现在这种通用的()数字,一直沿用今日。(4)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做(),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5)一个物体也没有,用()表示,最小的自然数是(),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数。4. 教材第18页。(1)根据学过的数位顺序表我们可以推出:10个一亿是();10个十亿是();10个百亿是()。(2)根
15、据学过的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关系,我们可以知道: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的计数单位分别是()、()、()、()。(3)补充完整,扩建数位顺序表。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5.判断。(对的画“”,错的画“”)(1)最小的自然数是1。() (2)最大的自然数是100000000。()6.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万位,它是()位数。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位是万位,第十位是()。百万亿和千万亿的进率是()。每日口算2028=3045= 6005= 4810=7820=360+470= 1320-820=825+275= 796+104= 248+752=7 亿以上数
16、的认识预习指南:能正确地读、写亿以上的数;把一个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把非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1.读大数时,万级以上的数都按()的读法读,读完后要加()字;中间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零;每级()不管有几个0,都()。2.写大数时,先写()级,再写()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来占位。3.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去掉个级上的()0,添上一个()字。4.非整万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时,要看()上的数,用()法求近似数,再在后面加上“万”字。5.教材第19-21页例1、2、3、4。(1)亿以上数的读法。分级,从()读
17、起。7000000000万级和个级都是0,这些0();读作:七十亿。10040002000每级末尾都有0,这些0();读作:一百亿四千万二千。400305000000亿级的中间有2个0,只读(),万级的开头有一个0,也读();读作:四千零三亿零五百万。(2)亿以上数的写法。先写()级,再写()级,最后写()级。三亿:亿级上是三,写3,万级和个级的各位上都是0;写作:300000000。三十亿九千万:亿级上是三十,写(),万级上是九千,写(),个级上都是(),写作:3090000000。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亿级上写(),万级上写(),个级上都是(),写作:700300200000。(3)将整亿数
18、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先分级,去掉亿位后面的()0,添上一个()字,用()连接。如200000000=()亿1000000000=()亿530500000000=()亿(4)将非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非整亿数整亿数用“亿”作单位的数10345000001000000000=10亿(千万位上35,向亿位进一,亿位后舍去变0)6.完成下面各题。(1)截至2011年,生活在地球上面的人口约7000000000人,土地荒漠化每年给地面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420亿美元。7000000000读作:()420亿写作()(2)2300000000=()亿 4281036000()亿(3)里可以填哪
19、些数?写在括号里。 978000009亿() 9120000010亿()每日口算5009=3005=4505=4888=783=3604= 3208= 844= 7910= 2404=8 计算工具的认识和用计算器计算预习指南: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认识算盘、计算器等计算工具,知道计算器各功能键的作用,会用计算器计算。1.你用过计算器吗?用之前先干什么?用计算器有什么好处?2.你还知道哪些计算工具? 3.教材第23-27页。(1)计算工具发展历程。算筹算盘计算尺机械计算器第一台计算机电子计算器电脑。目前,速度最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百万亿次。(2)算盘的知识点。在算盘上拨出:534067。(
20、3)计算器的知识点。(4)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用电子计算器计算时,先用()键按出第一个数,再按()键,接着按出第二个数,最后按()键得出结果。运用计算器探究规律时,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几个算式的结果,从中发现(),再根据规律()写出其他算式的结果。4.先用计算器算出前三题的积,找出规律后,直接写出后面两道题的得数。34=3334=333334=33333334=3333333334=333333333334=每日口算5000=5005=1506=888= 999=3604= 1800= 992= 6013= 2222=9 1亿 有 多 大预习指南: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体验由
21、“局部推算出整体”的研究方法,感受成功的喜悦。1.细读教材,明确活动内容和活动要求,思考活动中的步骤与探究方法。(1)教材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的主题活动。(2)活动的组织形式与过程:以()为单位,各组自选研究(),设计活动(),自主合作进行实验测量。2.教材第33页。(1)呈现活动内容(各小组确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对象;实验:测量100张纸、1000张纸的厚度;验证、猜想、推算出1万张纸、1亿张纸的高度,进而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对照,感受1万米有多高,想象1亿有多大。(2)由“部分推算出整体”方法引导:先量出一部分纸的(),算出1亿是这部分纸厚度的(),就用几乘(),求出的结果就是()
22、的高度。(3)各小组进行实验、测量、计算。A组:测量出100张纸的高度,然后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B组:测量出500张纸的高度,然后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C组:测量出1000张纸的高度,然后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4)交流1亿张纸有多高的收获,展示各组的研究成果。A组:100张纸大约厚1厘米。100000000100=100000011000000=1000000(厘米)=10000(米)B组:500张纸大约厚5厘米。100000000500=2000005200000=1000000(厘米)=10000(米)C组:1000张纸大约厚9厘米。1000000001000=1000009100000=9
23、00000(厘米)=9000(米)(5)数据整理,并总结。测量白纸张数/张1005001000测量白纸厚度(取整数值)1亿张白纸厚度/米结论:测量的张数越(),误差就越()。3.从“1亿粒米有多重?”“1亿秒的时间有多长?”两个主题中选取一个运用由“部分推算出整体”的方法进行探究,每个小组先确定一个研究课题,设计好研究方案,再开展实验研究,得出结论,并计算出结果。每日口算5+5100=800-150= 1006+4= 1648= 8-88=64+364= (100+80)2=10000+100=2+22-2=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 公顷和平方千米预习指南: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感受
24、它们的实际大小;知道并理解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1.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2. 8平方米=()平方分米7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的面积是1平方米。4.在哪些地方用到的面积单位比平方米大?5.教材第34-35页例1、2。(1)主题图呈现了国家体育场()的占地面积,土地面积等较大的面积,不能再用面积单位()来表示,应该用比平方米大的面积单位()来表示。(2)1公顷的大小。1公顷的定义:边长是()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求正方形的面积:()。公顷与平方米的关系:()。(3)1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平方
25、米,大约()个教室的面积是1公顷。1个鸟巢的占地面积约20()。(4)我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千米;郑州市中原区的面积约24平方千米,郑州市的面积约7446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有多大?1平方千米的面积是多大的正方形的面积?边长是()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平方米(5)1平方千米=()公顷,一个鸟巢是20公顷,()个鸟巢是1平方千米。6.单位换算。500000平方米=()公顷100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600公顷=()平方千米 10平方千米=()公顷7.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26、1)课桌的面积大约是24()。(2)1寸照片的面积大约是6()。(3)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4)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0()。(5)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是1104()。每日口算1204=2004=2062=1203=963=808= 456= 7057= 9909= 323=第三单元角的度量1线段、直线、射线和角预习指南:在对线段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认识直线和射线,加深认识线段,掌握它们各自的特征,能正确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组成和特征,会用符号表示角。1.画出几条线段,量一量它们的长度,说一说它们的特点。2.画一条长6厘
27、米的线段。3.角按大小可以分成()角、()角和()角。4.教材第38-39页。(1)线段是()的,有()个端点,有固定的长度;将线段向一端无限延长,就形成了一条();将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就形成了一条()。从而得知:射线有()个端点,直线有()个端点。(2)生活中的手电筒、汽车灯、太阳等射出的光线,都可以近似地看成()线。(3)线段、射线和直线之间的联系:()是射线的一部分,线段和射线都是()的一部分。(4)线段、射线和直线都是()的,完成下表。(5)经过指定点画射线和直线。(6)角是从()引出的两条射线形成的,这个点叫做角的(),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不同的角可以用
28、1、2等表示。5.(1)直线有()个端点,可以向()端无限延伸,射线有()个端点,可以向()端无限延伸,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它有()个端点。(2)经过一点能画()条直线,也可以画()条射线,经过两点能画()条直线。(3)下图中的角分别记作:()、()和()。写出下面各角的名称。每日口算844=644= 2662=524=633=523= 3066= 777= 2466= 4977=2角 的 度 量预习指南: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学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方法,能正确测量角的度数。1.要知道68比60多多少,可以用()知道答案。2.要想知道一棵树比另一棵树矮多少米,可以用()、减一减的方法知
29、道。3.要想知道比大多少,应该用什么测量工具呢?()4.教材第40-41页。(1)测量角的单位。度量长度需要()单位,度量面积需要()单位,那么度量角的大小也需要单位,国际上统一规定了角的单位:把圆平均分成()份,将其中()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记作()。(2)测量角的工具()。(3)测量角的方法。对准:将量角器的中心对准角的项点。重合:压住中心不动,转动量角器,让角的一条边与量角器的0刻度线重合。读数:读出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如图)。归纳:中心对(),0刻度线对();0刻度在右读(),0刻度在左读()。5.填一填。(1)测量角的大小用(
30、),角的单位是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记作()。(2)量角时,左边重合读( )圈刻度,右边重合读( )圈刻度。6.下面读出的角的度数对吗?对的画“”,错的画“”。70() 110()每日口算442=462= 444= 663=524=2123= 3205= 3520= 256= 4051=3角 的 分 类预习指南:在认识直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周角、平角,加深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各角之间的大小关系。1.分别画出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和一个直角,并用量角器量出它们的度数。2.1直角=()3.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
31、端点,从一个()旋转到()位置所成的图形。所以最大角可能是()。4.教材第42页例2。(1)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上的直角,发现直角等于()。找一些生活中的直角量一量,发现:所以的直角都是()。(2)动态展现角的形成:以一把扇子为例,像图中把折扇旋转半轴就是()角,旋转一周就是()角。(3)抽象出平角和周角的度数 :1平角=()1周角=()平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 周角的两条边重合了1周角=2平角=4直角(4)将所学过的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学过的角:()角、()角、()角、()角、()角。根据角的形成过程,比较大小,也可以根据它们的定义来比较。()()()()()5.判断题。(对的画“”
32、,错的画“”)(1)周角是一条射线。()(2)钝角都大于90。()每日口算44+84=56+72= 444+154=67+533=512+94=256+344= 320+489=351+142= 825+126= 545+414=4 画角预习指南: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特殊角,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角。1.说说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种角。2.请你画出学过的五种角,同桌之间选择其中的两个,量一量分别是多少度,再和同桌交流量角的方法。3.教材第43页例3。(1)画一个60的角。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在量角器60刻度
33、线的地方点一个点(2)画角的过程:一射线,二重合,三找点,四连线,五标符号和度数。(3)用三角尺分别画出75、105的角。4.画角。(1)用量角器画角。 (2)用三角尺画角。10 80 120 15 135 150每日口算424= 56+12 415+4=623= 512+94=223+44= 3+1710= 35+142= 825+126= 545=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预习指南:结合已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经验,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口算。2330=4720=421958412.笔算。
34、2412=4459=6352=4512=3.教材第47页例1。(1)已知火车所用的时间为12小时,每小时行驶145千米,求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就是求12个145千米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4512和14512的不同点:()。(3)14512的计算方法。估算:14512() () () 估计有()千米。笔算:(4)检验。用()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也可以交换()的位置重新算一遍。(5)规范解答。14512=1740(千米)答:该城市到北京有1740千米。(6)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与()相乘,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再把两次乘得的积
35、()。4.列竖式计算。 32224= 14527= 67913= 28635=5.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为什么有时是四位数,有时是五位数?每日口算3012=5110=4502=612= 1540=2062= 1233= 3520= 4025= 1240=2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预习指南: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学会因数末尾有0的竖式简便计算方法、积末尾0的个数的确定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1.口算1210=650=2450=1258=2.笔算。2403=1053=2082=2094=3.教材第48页例2。(1)计算16030。口算方法:两个因数末尾都有
36、0,我们可以采用简便算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即163=48,再在结果的末尾添上(),所以16030=4800。笔算方法:(2)计算10630。口算方法:因为1063=318,所以10630=3180。笔算方法:(3)有关0的计算:0乘任何数都等于0。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当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时,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数,包括0都要乘。4.竖式计算。2 2 0 1 0 6 3 6 0 5 0 8 4 0 6 02 5 2 05.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5吨食物,够这头大象
37、吃20天吗?每日口算30120=15030=45020=30220=15040=20620= 10330= 30520 = 10250= 12040=3 积的变化规律 预习指南:探索发现积的变化规律,能将这一规律灵活运用于计算和解决问题中。1.口算并完成下面的问题。(1)第一组第一个因数是怎样变化的?积又有什么变化?(2)第二组第一个因数是怎样变化的?积又有什么变化?2.带着以上的发现,你能根据第一题,直接写出后面题目的结果吗? 62=12620=6200=62000=3.教材第51页例3。(1)积随因数扩大而扩大的规律。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以上第1题你的发现。比较发现: 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
38、,另一个因数乘10、100时,积也要乘10、100。(2)积随因数缩小而缩小的规律。204=()104=()54= ()观察上面的三个算式,通过比较我发现:第二个因数不变,都是(),第一个因数分别除以2、4,积也跟着除以()。(3)两个因数同时变化,积的变化规律。204=8023=6204=()102=()46=()402=()51= ()812=()801=()第一组:第一个因数除以2、4,第二个因数同时除以2、4,积就除以();第二组:第一个因数乘2、4,第二个因数同时乘2、4,积就乘();第三组:第一个因数乘2、4,第二个因数同时除以2、4,积()。(4)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跟着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也跟着除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