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西贺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18802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7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广西贺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2年广西贺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2年广西贺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2年广西贺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2022 年广西贺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年广西贺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40 分)分)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石蜡熔化 B. 丹桂飘香 C. 玻璃破碎 D. 火上浇油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 滴加液体 C. 量取液体 D. 验满 3. 下列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 棉花 B. 羊毛 C. 蚕丝 D. 塑料 4. 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 A. 禁止吸烟 B. 禁止燃放鞭炮 C. 当心火灾 D. 当心爆炸 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氧 B. 硅

2、 C. 铝 D. 铁 6. 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的是( ) A. 在表面刷漆 B. 在表面涂油 C. 在表面镀铬 D. 用湿布擦拭 7. 2022年 6月 5 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一般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 燃放烟花 B. 人工降雨 C. 焚烧垃圾 D. 汽车尾气 8.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是 A. 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B.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 生活中节约用水 D. 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9. 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A. C60 B. 活性炭 C. 石墨 D. 金刚石 10. 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霉变大米淘洗后就

3、可以食用 B. 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C. 不抽烟、不吸食毒品 D. 甜味剂能增加食品的甜度,可在食品中适量使用 11.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最理想的是 A. 汽油 B. 柴油 C. 氢气 D. 煤油 12.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对应用途正确的是 A.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燃料 B.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氯化钠溶液有咸味,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D.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13. 从中药中提取的 calebinA(化学式为 C21H20O7)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也称“老年痴呆症”) 。下列关于 calebinA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alebinA的

4、相对分子质量为 384g B. 1个 calebinA分子是由 48 个原子构成的 C. calebinA由 21 个碳原子、20 个氢原子和 7个氧原子构成 D. calebinA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4. 钼是组成眼睛虹膜的元素之一,虹膜可调节瞳孔大小,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Na2MoO4是 Mo元素的重要化合物,其中 Mo 元素的化合价是 A. +4 B. +5 C. +6 D. +7 15. 某元素 X的原子序数为 a,能够形成 Xn-,另一元素 Y 能够形成与 Xn-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 Ym+,则 Y元素的质子数是 A. a+m-n B. a+m+n C. a-m-n D. a

5、-m+n 16.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C. 点燃一氧化碳或甲烷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D.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7.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 Na+ K+ 3NO Cl- B. Na+ H+ 24SO 23CO C. Na+ Fe2+ Cl- OH- D. H+ Ba2+ OH- 3NO 18.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

6、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鉴别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固体 加水溶解 C 鉴别酒精和醋酸 闻气味 D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 点燃 A. A B. B C. C D. D 19.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图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 MnO2条件下制氧气 B. 图将一定量的浓硫酸加入适量水中 C. 图用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 D. 图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20. 将 138g 酒精(C2H5OH)点燃,酒精燃烧全部变为 CO、CO2和 H2O,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

7、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64%,则燃烧所耗氧气的质量为 A 96g B. 128g C. 136g D. 224g 第第卷卷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二、填空题(本大题 5 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分,其余每空 1 分,共分,共 26 分)分)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注意按示例要求书写大小写。 (1)3 个磷原子_。 (2)2 个二氧化氮分子_。 (3)5 个铁离子_。 (4)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_。 22. 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许多地方的习俗。箬叶是粽

8、叶中的一种,含有多种氨基酸。氨基酸是人体合成_(填营养素名称)的重要原料。 (2)汽车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汽车部分构件材料中含有铁的合金,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含碳量_(填“高”或“低”) 。 (3)2022 年 3月 22 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实验室中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_。 (4)化石燃料包括煤、_和天然气。煤燃烧排放气体中含有形成酸雨的气体,其化学式为_。(写一种) (5)为了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禁止超市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该举措的意义是_(填字母) 。 A. 节约资源 B. 保护生态环境 C. 增加超市利润 D. 倡导重复使用塑料袋 23

9、.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 (2)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_。 (3)曲线中 P 点表示_。 (4)t2时,向 50g水中加入 30g甲,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5)若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丙,提纯甲的方法是_。 24.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根据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 C 微粒属于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C微粒的化学符号是_。 (2)原

10、子序数为 12 的元素与图甲中 D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 (3)2021 年 2月 27 日,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展出。月壤中存在着大量的氦-3(氦-3 是含有 2 个质子和 1 个中子的氦原子)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甲中的_(填字母) 。 (4)硒是人体必需的_(填“微量”或“常量”)元素,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图甲中 E 为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与图乙中_(填元素名称)的化学性质相似。 25. 某燃煤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铝。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1)“酸浸”中使用的酸是_(填字母序号) 。 A. HCl B. H2SO

11、4 C. HNO3 (2)“煅烧”后产物 X的化学式为_,写出“煅烧”过程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 (3)该工艺的价值在于_。 三、简答题(本大题三、简答题(本大题 2 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分,其余每空 1 分,共分,共 12 分)分) 26. “灭火弹”是一种常见的灭火器材,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干粉灭火弹。目前市场上的灭火弹主要以干粉为主、超细干粉灭火剂是目前国内外已查明的灭火剂中,灭火浓度最低,灭火效能最高,灭火速度最快的一种,且灭火时不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在扑灭森林大火时,可以选用引燃式超细干粉灭火弹。 根据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灭

12、火弹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_。 (2)超细干粉灭火剂的特点有_。 A. 灭火浓度最低 B. 灭火效能最高 C. 灭火速度最快 D. 会造成人员伤亡 (3)某种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 NaHCO3,遇热时 NaHCO3会分解生成 Na2CO3并放出 C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4)“森林防火,人人有责”。请你对预防森林火灾提一条建设性意见_。 27. 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 Zn、HCl、KOH、CuSO4和 CaCO3五名“队员”组成,比赛中,由 Zn“队员”发球, “队员”间传接球, 最后由丁位置“队员”投篮进球完成一次有效进攻。 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所示

13、,图中连线物质间能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丙与丁两“队员”反应生成的气体会导致温室效应,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 (2)丁位置的“队员”所代表的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 (3)请写出甲、乙两“队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属于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 (4)若把纯净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分类,某纯净物 X的类别不同于上述五种物质,如果用X 替换丁,它也能与丙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溶剂,X是_(写一种即可) 。 四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 2 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分,其余每空 1 分,共分,共 16 分)分)

14、 28.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 a 的名称_。 (2) 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 (填字母)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能用 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_且不与水反应的性质。停止加热时先要把_,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3)下列气体中,能用装置 E 收集的是_(填数字序号) 。 CO2 O2 H2 29. 小明同学家里承包了一块土地,准备种植特色农产品小红薯。由于担心该地土壤酸碱性不适合种植小红薯,特邀请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对土壤的酸碱性进行项目式探究。 活动一:测定土壤的酸碱性 【实验方案】 (1)取少量土壤样品,加蒸馏水

15、充分搅拌,静置澄清后过滤; (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滤液滴在 pH试纸上,等试纸显色后与_对比,读出 pH,进一步确定土壤酸碱性。 【实验记录】同学们分别进行了四次实验测定土壤滤液的酸碱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滤液 1 滤液 2 滤液 3 滤液 4 测得的 pH 5 6 6 5 【实验结论】该土地的土壤呈_性。 活动二: 【调查分析】 经调查, 该土地之前的承包者为使自己种植的农作物生长茂盛, 施用了大量化肥硫酸铵,于是推测土壤的酸碱性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铵。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取“活动一”中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_溶液 有_生成 土壤中含有硫酸根离

16、子 步骤:另取适量土壤样品,加熟石灰混合研磨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土壤中含有_离子 【实验结论】土壤中含有硫酸铵,猜想成立,写出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查阅资料】小红薯最适宜种植的土壤酸碱度为 6.57.5,人们改良土壤酸碱性的方法如下表所示: 所用物质 改良原理 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Ca(OH)2 氢氧化钙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 草木灰(主要成分为 K2CO3) _ 改良碱性土壤 硫酸亚铁(FeSO4) 硫酸亚铁能与土壤中的碱性物质反应 【得出结论】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分析确定用草木灰改良该土壤。 【反思拓展】经过本次项目式探究,同学们也有了自己的收获,但对土壤施用化肥的利与弊

17、产生了争执,请你选择你支持的一方并阐述自己的理由:_。 五、计算题五、计算题 30. 实验室有一包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现取该混合物 10g于烧杯中,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图中实验过程及数据进行计算。 (1)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为_。 (2)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20222022 年广西贺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年广西贺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40 分)分)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石蜡熔化 B. 丹桂飘香 C. 玻璃破碎 D. 火上浇油 【答案】D 【解析】 【详解】A、石蜡熔化是

18、石蜡状态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丹桂飘香,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玻璃破碎是形状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火上浇油,油会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答案为:D。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 滴加液体 C. 量取液体 D. 验满 【答案】A 【解析】 【详解】A、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需要在集气瓶的底部留少量的水或细沙,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符合题意; B、向试管内滴加少量的液体,应将胶头滴管垂悬于试管的正上方,不符合题意; C、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不

19、符合题意; D、气体验满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处,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3. 下列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 棉花 B. 羊毛 C. 蚕丝 D. 塑料 【答案】D 【解析】 【详解】A、棉花为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B、羊毛为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C、蚕丝为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D、 塑料为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符合题意; 故选 D。 4. 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 A. 禁止吸烟 B. 禁止燃放鞭炮 C. 当心火灾 D. 当心爆炸 【答案】B 【解析】 【详解】A、禁止吸烟的标志是 ,不符合题意; B、禁止燃放鞭炮的标志是 ,符合题意; C、当心火灾的标志是 ,不符合题意; D、当心爆炸

20、的标志是 ,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B。 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氧 B. 硅 C. 铝 D. 铁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是:O、Si、Al、Fe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故选C。 考点:元素的含量 6. 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的是( ) A. 在表面刷漆 B. 在表面涂油 C. 在表面镀铬 D. 用湿布擦拭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表面刷漆,能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故 A 错误; B、在表面涂油,能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故 B 错误; C、在表面镀铬,能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金属制品锈

21、蚀,故 C 错误; D、用湿布擦拭,金属制品能与氧气、水分充分接触,不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故 D 正确。故选 D。 7. 2022年 6月 5 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下列一般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 燃放烟花 B. 人工降雨 C. 焚烧垃圾 D. 汽车尾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燃放烟花会产生硫和氮的氧化物气体,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B、 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即固体二氧化碳变为气体是吸热, 形成降雨, 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 符合题意; C、焚烧垃圾会生成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D、汽车尾气会产生硫和氮的氧化物气体,污染空气,不符

22、合题意; 答案为:B。 8.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 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B.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 生活中节约用水 D. 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生活中节约用水,可节约水资源,利于保护水资源,此选项符合题意; D. 工业废水任意排放,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9. 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A. C60 B. 活性炭 C. 石墨 D. 金刚石 【答案】D 【解析】 【详解】A、C60是

23、人造物质,有弹性,硬度不大,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硬度也不大,不符合题意; C、石墨很软,是最软的矿物之一,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符合题意; 故选 D。 10. 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霉变大米淘洗后就可以食用 B. 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C. 不抽烟、不吸食毒品 D. 甜味剂能增加食品的甜度,可在食品中适量使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A、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素,黄曲霉素容易诱发癌变,不能食用霉变大米,符合题意; B、超过保质期的食物可能发生变质,不能食用,不符合题意; C、烟中含有尼古丁等致癌物,吸食毒品易成瘾

24、,危害健康,不符合题意; D、甜味剂属于食品添加剂,在食物中适量使用可以增加甜度,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1.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最理想的是 A. 汽油 B. 柴油 C. 氢气 D. 煤油 【答案】C 【解析】 【详解】A、汽油属于化石燃料,燃烧后会产生硫和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不符合题意; B、柴油属于化石燃料,燃烧后会产生硫和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不符合题意; C、氢气燃烧后生成物是水,是最理想的燃料,符合题意; D、煤油属于化石燃料,燃烧后会产生硫和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C。 12.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对应用途正确的是 A.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燃料

25、B.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氯化钠溶液有咸味,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D.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作助燃剂,不符合题意; B、碳酸氢钠呈弱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中含有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可以维持人体的体液平衡,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不符合题意; D、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符合题意; 故选 D。 13. 从中药中提取的 calebinA(化学式为 C21H20O7)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也称“老年痴呆症” ) 。下列关于 calebinA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ale

26、bi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84g B. 1个 calebinA分子是由 48 个原子构成的 C. calebinA由 21 个碳原子、20 个氢原子和 7个氧原子构成 D. calebinA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相对分子质量为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calebin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 21+1 20+16 7=384,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 B、 1 个 calebinA 分子中有 21 个碳原子、20 个氢原子、7 个氧原子,共 48 个原子,符合题意; C、21 个碳原子、20 个氢原子和 7 个氧原子构成的是 1

27、 个 calebinA 分子,不符合题意; D、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calebinA 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21):(1 20):(16 7)=63:5:28,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4. 钼是组成眼睛虹膜的元素之一,虹膜可调节瞳孔大小,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Na2MoO4是 Mo元素的重要化合物,其中 Mo 元素的化合价是 A. +4 B. +5 C. +6 D. +7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 0,钠元素显+1 价,氧元素显-2 价,设 Mo 元素的化合价是x,122406xx ,故选:C

28、。 15. 某元素 X的原子序数为 a,能够形成 Xn-,另一元素 Y 能够形成与 Xn-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 Ym+,则 Y元素的质子数是 A. a+m-n B. a+m+n C. a-m-n D. a-m+n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 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a,故质子数为 a,X得到 n 个电子后变为 Xn-,Xn-的核外电子数是an;Y 失去 m 个电子后变为 Ym+,设元素 Y 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是x, Ym+的核外电子数是mx; Y 能够形成与 Xn-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 Ym+, 即核外电子数相同,故anmx,则amnx;故选:B。

29、【点睛】该题主要考查了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解答本题要掌握原子不显电性,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 16.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C. 点燃一氧化碳或甲烷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D.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有可能是物理变化,例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30、发生物理变化,故推理不合理; B、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和氖原子的质子数为 10,但不是同种元素,故推理不合理; C、点燃一氧化碳或甲烷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纯度,故推理合理; D、 溶液具有均一性、 稳定性, 具有均一性、 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例如蒸馏水具有均一性、 稳定性,但不是溶液,故推理不合理; 故选 C。 17.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 Na+ K+ 3NO Cl- B. Na+ H+ 24SO 23CO C. Na+ Fe2+ Cl- OH- D. H+ Ba2+ OH- 3NO 【答案】

31、A 【解析】 【详解】A、Na+、K+、3NO、Cl-这四种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和水,能大量共存,符合题意; B、H+和23CO能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C、Fe2+和 OH-能结合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D、H+和 OH-能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8.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鉴别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固体 加水溶解 C 鉴别酒精和醋酸 闻气味 D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 点燃 A. A B. B C. C D. D

32、 【答案】D 【解析】 【详解】A、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氧气和铜会反应生成氧化铜,从而除去氧气,能达到目的,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钠溶于水会使水温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时水温无明显变化,现象不同,能够鉴别,选项正确; C、酒精由特殊气味,而醋酸有刺激性气味,气味不同,可以通过闻气味鉴别,选项正确; D、一氧化碳较多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较少不能燃烧,点燃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 答案为:D。 19.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图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 MnO2条件下制氧气 B. 图将一定量的浓硫酸加入适量水中 C.

33、图用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 D. 图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时反应速率比不加二氧化锰的快,如图即曲线更陡,但由于过氧化氢的质量相等所以最终生成的氧气质量相等,曲线合成一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如图选项正确; B、浓硫酸被稀释时会放出热量,故温度升高,一段时间后恢复至室温,故如图选项正确; C、 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 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故固体质量会减小, 氧化铁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是铁,曲线不会变为 0,如图选项错误; D、 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

34、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会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完全反应后再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随着加入氢氧化钠质量的增多开始时不产生沉淀,曲线起点在横坐标上,最终完全反应沉淀不再增加,如图选项正确; 答案为:C。 20. 将 138g 酒精(C2H5OH)点燃,酒精燃烧全部变为 CO、CO2和 H2O,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64%,则燃烧所耗氧气的质量为 A. 96g B. 128g C. 136g D. 224g 【答案】D 【解析】 【详解】 138g 酒精中碳元素质量为:12 2138g100%=72g46, 氢元素的质量为:1 6138g10

35、0%=18g46,则氧元素质量为:138g-72g-18g=48g。室温下 CO、CO2呈气态,水呈液态。根据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所得气体(即 CO、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64%,则该气体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 36%,由于酒精中碳元素质量为 72g,气体 CO、CO2中氧元素质量为:64%72g100%=128g36%,根据氢元素质量,水中氧元素质量为:18g 8=144g。设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x,根据反应前后氧元素质量不变可得:48g+x=128g+144g,x=224g。故选 D。 【点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 第卷第卷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

36、大题二、填空题(本大题 5 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分,其余每空 1 分,共分,共 26 分)分)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注意按示例要求书写大小写。 (1)3 个磷原子_。 (2)2 个二氧化氮分子_。 (3)5 个铁离子_。 (4)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_。 【答案】 (1)3P (2)2NO2 (3)5Fe3+ (4)+63SO 【解析】 【小问 1 详解】 元素符号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 3个磷原子为:3P。 【小问 2 详解】 化学式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 2 个二氧化氮分子为:

37、2NO2。 【小问 3 详解】 一个铁离子带 3 个单位正电荷, 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 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 故 5个铁离子为:5Fe3+。 【小问 4 详解】 表示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就在化学式中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出其化合价,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 价为:+63SO。 22. 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许多地方的习俗。箬叶是粽叶中的一种,含有多种氨基酸。氨基酸是人体合成_(填营养素名称)的重要原料。 (2)汽车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汽车部分构件材料中含有铁

38、的合金,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含碳量_(填“高”或“低” ) 。 (3)2022年 3 月 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 。实验室中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_。 (4)化石燃料包括煤、_和天然气。煤燃烧排放的气体中含有形成酸雨的气体,其化学式为_。(写一种) (5)为了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禁止超市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该举措的意义是_(填字母) 。 A. 节约资源 B. 保护生态环境 C. 增加超市利润 D. 倡导重复使用塑料袋 【答案】 (1)蛋白质 (2)高 (3)1:2 (4) . 石油 . SO2#NO2 (5)ABD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氨基酸是人体合

39、成蛋白质的重要原料; 【小问 2 详解】 生铁的含碳量为 2%4.3%,钢的含碳量为 0.03%2%,所以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含碳量高; 【小问 3 详解】 实验室中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与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大约为 1:2; 【小问 4 详解】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酸雨的形成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气体有关,化学式为 SO2或 NO2; 【小问 5 详解】 为了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禁止超市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该举措的意义是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倡导重复使用塑料袋,均可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而不是为了增加超市利润,故选 ABD。 23. 甲、乙、丙三种

40、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 (2)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_。 (3)曲线中 P 点表示_。 (4)t2时,向 50g水中加入 30g甲,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5)若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丙,提纯甲的方法是_。 【答案】 (1)甲乙丙 (2)丙 (3)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4)33.3% (5)降温结晶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最大,丙的溶解度最小,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小问

41、2 详解】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甲和物质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物质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丙; 【小问 3 详解】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小问 4 详解】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物质甲的溶解度为 50g,即 100g 的水中最多溶解 50g 甲物质形成饱和溶液,向 50g 水中加入 30g甲,充分溶解后,剩余 5g甲物质未溶解,形成饱和溶液,溶质为 25g,溶剂为 50g,则溶质质量分数为25g100%33.3%25g50g ; 【小问 5 详解】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42、增大,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若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丙,提纯甲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24.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根据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 C 微粒属于_(填“原子” 、 “阳离子”或“阴离子” ) ,C微粒的化学符号是_。 (2)原子序数为 12 的元素与图甲中 D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 (3)2021 年 2月 27 日,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展出。月壤中存在着大量的氦-3(氦-3 是含有 2 个质子和 1 个中子的氦原子)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甲中的_

43、(填字母) 。 (4)硒是人体必需的_(填“微量”或“常量” )元素,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图甲中 E为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与图乙中_(填元素名称)的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 (1) . 原子 . Ne (2)MgCl2 (3)A (4) . 微量 . 氧 【解析】 【小问 1 详解】 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图甲中 C 微粒,质子数为 10,核外电子数也为 10,故 C微粒属于原子,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故 C微粒的化学符号是:Ne。 【小问 2 详解】 原子序数为 12 的元素是镁,其原子的最外层是 2个电子,容易失去,形成 Mg2+,图甲中 D粒子是 Cl-,镁元素和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

44、,镁显+2价,氯显-1 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为 0,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MgCl2。 【小问 3 详解】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中不能表示中子的数目。因为氦-3 是含有 2 个质子和 1 个中子的氦原子,核外有 2个电子,故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甲中的 A。 【小问 4 详解】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图甲中 E 为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6,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图乙中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是 6,故硒与图乙中氧的化学性质相似。 25. 某燃煤电厂产生的固体

45、废弃物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铝。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1) “酸浸”中使用的酸是_(填字母序号) 。 A. HCl B. H2SO4 C. HNO3 (2) “煅烧”后产物 X 的化学式为_,写出“煅烧”过程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 (3)该工艺的价值在于_。 【答案】 (1)B (2) . H2O . 32322AlOHAl O3H O高温() (3)废物再利用#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等 【解析】 【小问 1 详解】 由于“酸浸”后生成了硫酸铝,所以“酸浸”中使用的是硫酸,故选 B; 【小问 2 详解】 氢氧化铝煅烧生成氧化铝和水, 水的化学式为: H2O;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32

46、322AlOHAl O3H O高温(); 【小问 3 详解】 该工艺的价值在于废物再利用或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等 三、简答题(本大题三、简答题(本大题 2 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分,其余每空 1 分,共分,共 12 分)分) 26. “灭火弹”是一种常见的灭火器材,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干粉灭火弹。目前市场上的灭火弹主要以干粉为主、超细干粉灭火剂是目前国内外已查明的灭火剂中,灭火浓度最低,灭火效能最高,灭火速度最快的一种,且灭火时不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在扑灭森林大火时,可以选用引燃式超细干粉灭火弹。 根据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灭火弹主要分为沙

47、石灭火弹和_。 (2)超细干粉灭火剂的特点有_。 A. 灭火浓度最低 B. 灭火效能最高 C. 灭火速度最快 D. 会造成人员伤亡 (3)某种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 NaHCO3,遇热时 NaHCO3会分解生成 Na2CO3并放出 C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4)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 。请你对预防森林火灾提一条建设性意见_。 【答案】 (1)干粉灭火弹 (2)ABC (3)323222NaHCONa CO +H O+CO (4)严禁携带火种进山等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灭火弹”是一种常见的灭火器材,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干粉灭火弹,故填:干粉灭火弹; 【

48、小问 2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超细干粉灭火剂的特点有灭火浓度最低,灭火效能最高,灭火速度最快,且灭火时不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故 A、灭火浓度最低,正确;B、灭火效能最高,正确;C、灭火速度最快,正确;D、会造成人员伤亡,错误; 故选:ABC; 【小问 3 详解】 根据题意, 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出碳酸钠、 水和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为:323222NaHCONa CO +H O+CO ; 小问 4 详解】 预防森林火灾的方法有:严禁携带火种进山等。 27. 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 Zn、HCl、KOH、CuSO4和 CaCO3五名“队员”组成,比赛中,由 Zn“队员”发球

49、, “队员”间传接球,最后由丁位置“队员”投篮进球完成一次有效进攻。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所示,图中连线物质间能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丙与丁两“队员”反应生成的气体会导致温室效应,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 (2)丁位置的“队员”所代表的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 (3)请写出甲、乙两“队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属于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 (4)若把纯净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分类,某纯净物 X的类别不同于上述五种物质,如果用X 替换丁,它也能与丙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溶剂,X是_(写一种即可) 。 【答案】 (1)3222CaCO2HClCaCl +H

50、O+CO + (2)补钙剂(合理即可) (3) . 42242KOH+CuSOCu OH+KO()S . 复分解 (4)氧化铜(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 1 详解】 丙与丁两“队员”反应生成的气体会导致温室效应,也就是生成二氧化碳,对应能够生成二氧化碳的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同时能够得到氯化钙和水,对应化学方程式为3222CaCO2HClCaCl +H O+CO +。 【小问 2 详解】 丁位置的“队员”是碳酸钙和稀盐酸中的一种,因为丙除了会和碳酸钙反应还能与其他物质反应,说明丙为稀盐酸,丁为碳酸钙,所以碳酸钙的一种用途是补钙剂或者建筑材料等等。 【小问 3 详解】 丙为稀盐酸,丁为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中考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