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校联考2021年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18441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校联考2021年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江苏省无锡市校联考2021年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江苏省无锡市校联考2021年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江苏省无锡市校联考2021年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无锡市校联考江苏省无锡市校联考 20212021- -20222022 学年高一上期中地理学年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404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8080 分。 )分。 )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诗句借用了我国牛郎、织女七夕鹤桥相会的神话故事。夏秋季节的夜晚,牵牛织女星闪闪发光,其所在的乳白色光带气势磅礴、如梦如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推测牵牛星所属的天体类型是( ) A. 行星 B. 星云 C. 恒星 D. 慧星 2. 牵牛星和织女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2、D. 河外星系 2019 年上半年热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了面对未来太阳将要毁灭的可怕现实,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并寻找新的家园。该计划分为三步走: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 2500 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如果地球搬家第一步取得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受到严重影响的是( ) A. 安全的宇宙环境 B. 稳定的太阳光照 C. 适中的日地距离 D. 适宜的温度范围 4. 在“流浪地球”计划地球流浪的过程中历经了几级天体系统( ) A. 1 级 B.

3、2 级 C. 3 级 D. 4 级 读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只考虑自然因素,下列最不适合推销太阳能热水器的城市是( ) A. 济南 B. 拉萨 C. 上海 D. 重庆 6. 贵阳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低,主要原因是( ) A. 海拔高,空气稀薄 B. 云层薄,大气透明度高 C. 阴雨天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 D. 纬度低,晴朗天气多 7. 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主要原因是( ) A. 海拔高,距太阳近 B. 深居内陆,晴朗天气多 C.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D. 海拔高,空气稀薄,透明度高 我国古代智者用观日玉(半透明的玉石片或墨色水晶)观察太阳,

4、留下了“日色赤黄,中有黑气知飞鹊”等记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太阳的大气层 G、F、E 分别代表( ) A. 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 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 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9. 古人通过观日玉观察太阳发现了( ) A. 耀斑 B. 日珥 C. 黑子 D. 太阳 10. 太阳活动剧烈时,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A. 地面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影响 B. 两极地区产生极昼极夜现象 C. 干扰地球磁场引发“磁暴”现象 D. 全球各地降水量都明显增多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据此完成

5、下面小题。 11. 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晚的是( ) A. 两栖类 B. 爬行类 C. 鱼类 D. 鸟类 12. 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 A. 元古宙 B. 古生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辽宁省凌源市大王枝子村的山坡上寻找到了狼鳍鱼化石(如下图)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保存狼鳍鱼化石的岩层还可能存在恐龙化石,后来狼绪鱼发生了大灭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狼鳍鱼化石所在的岩层( ) 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形成时期海洋蓝藻大爆发是在地球陆地表面形成的形成过程中发生沉积作用 A. B. C. D. 14. 狼鳍鱼灭绝最可能发生在( ) A. 古生代早期 B. 中

6、生代末期 C. 古生代末期 D. 新生代末期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是( ) A. 为地壳 B. 为岩石圈 C. 为软流层 D. 为下地幔 16.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圈层的厚度陆地比海洋大 B. 圈层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C. 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 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大体为( ) A. 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B. 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C. 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D. 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1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7、A. 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 B. 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呈正比 C. 山地、丘陵的地壳比高原的地壳厚 D. 海拔高度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下图是“地球自然环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 A. 由坚硬岩石组成 B. 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C 连续但不规则 D.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0.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 A. B. C. D. 21. 雾凇,俗称树挂, 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地球自然环境的圈层数量有

8、( )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无动力翼装飞行是指运动员穿戴着拥有双翼的飞行服装和降落伞设备,运动员从飞机、热气球、悬崖绝壁、高楼大厦等高处一跃而下,用肢体动作来掌控滑翔方向,用身体进行无动力空中飞行的运动,在到达安全极限的高度,运动员将打开降落伞平稳着落。无动力翼装飞行进入理想飞行状态后,飞行时速通常可达到 200 公里/小时左右,翼装飞行的滑降比约 3:1,即在每下降一米的同时前进约三米。阅读材料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题。 22. 当运动员在中纬度 30 千米高空下降时,下降到对流层,滑行的水平距离约( ) A. 18 千米 B. 33 千米 C. 48 千米 D

9、. 57 千米 23. 运动员在下滑过程中,感觉到水平滑行距离比理论值偏大,可能进入了( ) A. 高层大气 B. 平流层 C. 电离层 D. 对流层 24. 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在和 A、B 层比 C 层最需要准备的是( ) A. 防辐射衣 B. 御寒服 C. 氧气瓶 D. 雨衣 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注:煴是指无焰的小火) 。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保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下面左图为北方某地农业景观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

10、下列问题。 25. “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主要原因是 A. 增强 B. 增强 C. 增强 D. 增强 26. 我国北方农民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 A. 增强过程 B. 增强过程 C. 减弱过程 D. 增强过程 27. 一些果农为让苹果上色更加均匀,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浅色地膜的主要作用是 A. 减弱,降低气温 B. 反射,增加光效 C. 减弱,保持水分 D. 吸收,保持地温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 ,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

11、土的甲箱比没放土的乙箱足足高了 3。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甲箱气温比乙箱气温高的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 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 大气削弱作用差异 D. 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29. 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近地面( ) A. 大气的温室效应 B. 大气的组成 C. 大气的削弱作用 D. 大气的直接热源 下图所示为 2019 年 1 月 19 日某时刻我国东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0. 地风向为( )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31. 下列地点中,风力最大的是( ) A 地 B. 地 C. 地 D. 地 小明在学习

12、大气水平运动相关知识后,绘制了一幅等压线(hPA)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 若甲地在高空,则对其风速影响最大的是( ) A. 重力 B. 地转偏向力 C. 摩擦力 D. 水平气压梯度力 33. 若图中甲地风向为正北风,甲地最可能位于( ) A. 北半球高空 B. 南半球高空 C. 北半球近地面 D. 南半球近地面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4. 甲图中、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A. 处 B. 处 C.

13、处 D. 处 35. 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 A 16 时至次日 8 时 B. 8 时至 16 时 C. 18 时至次日 6 时 D. 6 时至 18 时 初冬时节,北方的很多城市道路两侧的树木都被刷上白漆,就像穿了“白裙”,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等)将树干涂成白色,一般涂刷至距地面 1.11.5 米的高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6. 城市绿化部门给城区行道树穿“白裙”的主要目的是( ) A. 防治牲畜啃食,保护树木 B. 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 C. 杀菌、杀虫,防冻害 D. 防止火灾发生 37. 树木涂白后( )

14、 A. 夜晚树干散热量增加 B. 白天树干吸热量减少 C. 夜晚树干吸热量增加 D. 树干的昼夜温差增大 植被浅沟常布局在城市道路两侧和不透水地面周边等地,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下图为植被浅沟示意图,箭头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8. 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 ) A. a 减少 B. b 增加 C. c 增加 D. d 减少 39. 建设植被浅沟对城市的影响有( ) A. 减少城市水资源 B. 缓解城市内涝 C. 造成地面沉降 D. 增强热岛效应 40. 下列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 A. 亚马孙河流域 B. 南极冰川 C. 沙漠地下水 D. 长江流域 二、综合题

15、(共二、综合题(共 3 3 小题,共小题,共 2020 分)分) 41. 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八颗行星中,B 表示_,图中表示火星的是_。 (2)若地球在 H 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 。 A. 变为寒冷的“冰球” B. 变为炽热的“火球” C. 大气层将会消失 D. 体积将会变小 (3)请在图中标出地球的公转方向_。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具有_性。 (4)与图中其它行星相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_。 42. 读北半球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至点,气压最高的是_,气压最低的是_。 (2)图中甲乙两地近地面盛行上升气流的是

16、_。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甲乙表示城区的是_。如果城区硬化面积进一步扩大,则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势力将_(增强、减弱) (3)用“”完成图中热力环流。 (4)判断甲乙所在的风向_。 43. 2020年9月9日是为西部干旱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在全国推出十二周年的日子。下面两图分别为母亲水窖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西部地区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_和_。 (2) 我国西部干旱缺水地区修建的“母亲水窖”主要对水循环的_环节和_环节施加影响。 (填数字) (3)人类通过_措施改变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通过_措施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

17、4)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不断塑造陆地表面形态 A. B. C. D. 江苏省无锡市校联考江苏省无锡市校联考 20212021- -20222022 学年高一上期中地理学年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4040 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2 2 分,共分,共 8080 分。 )分。 )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诗句

18、借用了我国牛郎、织女七夕鹤桥相会的神话故事。夏秋季节的夜晚,牵牛织女星闪闪发光,其所在的乳白色光带气势磅礴、如梦如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推测牵牛星所属的天体类型是( ) A. 行星 B. 星云 C. 恒星 D. 慧星 2. 牵牛星和织女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河外星系 【答案】1. C 2. B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牵牛织女星闪闪发光”,本身能发光发热,表明牵牛星所属的天体类型是恒星,C 正确,ABD 错误。故选C。 【2 题详解】 牵牛星和织女星都是距离地球较近的恒星,与太阳是同级别的天体,不属于地月系、太阳系,属于

19、银河系,不属于河外星系,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点睛】晚上仰望夜空,大部分都是恒星。恒星非常遥远,以至于它们在夜空中以光点的形式出现,而且由于地球大气层的动荡,它们似乎在闪烁(或闪烁)。肉眼可见的行星离地球足够近,在夜空中形成一个相当大(其实很小)的圆盘,因此,当它们远远高于地平线时,行星发出的光比恒星更稳定。 2019 年上半年热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了面对未来太阳将要毁灭的可怕现实,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并寻找新的家园。该计划分为三步走: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 2500 年的星际流浪,抵

20、达新家。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如果地球搬家第一步取得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受到严重影响的是( ) A. 安全的宇宙环境 B. 稳定的太阳光照 C. 适中的日地距离 D. 适宜的温度范围 4. 在“流浪地球”计划地球流浪的过程中历经了几级天体系统( ) A. 1 级 B. 2 级 C. 3 级 D. 4 级 【答案】3. D 4. C 【解析】 【3 题详解】 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意味着地球停止自转,但此时地球还在原来轨道绕太阳公转,有安全的宇宙环境,有适中的日地距离和稳定的太阳光照;由于地球停止了自转,昼夜交替的周期增加到一年,昼半球持续接受太阳辐

21、射,气温异常高,夜半球难以接受太阳辐射,气温异常低,所以适宜的温度范围得不到保证。故选 D。 【4 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到,流浪地球经过 4.2 光年到达比邻星,逃离了太阳系。而银河系的直径远远大于 4.2 光年,因此比邻星依旧在银河系之内,故地球抵达新家园所处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历经了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 3 级天体系统,故选 C。 【点睛】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外部条件(太阳辐射稳定、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安全等) ;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宜,温度适宜;质量和体积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 。 读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22、. 只考虑自然因素,下列最不适合推销太阳能热水器的城市是( ) A. 济南 B. 拉萨 C. 上海 D. 重庆 6. 贵阳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低,主要原因是( ) A. 海拔高,空气稀薄 B. 云层薄,大气透明度高 C. 阴雨天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 D. 纬度低,晴朗天气多 7. 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主要原因是( ) A. 海拔高,距太阳近 B. 深居内陆,晴朗天气多 C.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D. 海拔高,空气稀薄,透明度高 【答案】5. D 6. C 7. D 【解析】 【5 题详解】 只考虑自然因素,最不适合推销太阳能热水器的城市,其太阳辐射最少。结合图示信息可知,重庆

23、地处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D 正确。济南、拉萨、上海等城市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均大于重庆。故选 D。 【6 题详解】 海拔高,空气稀薄,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云层薄,大气透明度高,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纬度低,晴朗天气多,太阳辐射强,ABD 均不符合题意。贵阳所在地区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冬季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阴雨天气多,云层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少。C 符合题意,故选 C。 【7 题详解】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丰富,D 正确。在日地距离的背景下,地表起伏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相对不大,虽然海拔高导致太阳辐

24、射经过大气层的路径短,相比于 D 选项而言,A 选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A。青藏高原并非深居内陆而导致晴朗天气多,B 错。青藏高原纬度相对较低,太阳高度较大,但相对于海拔而言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C。故选 D。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纬度位置(影响太阳高度角的大小) 、天气状况(阴晴状况) 、海拔高低(影响大气透明度) 、日照长短、其它因素(如坡向、物体遮挡等) 。 我国古代智者用观日玉(半透明的玉石片或墨色水晶)观察太阳,留下了“日色赤黄,中有黑气知飞鹊”等记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太阳的大气层 G、F、E 分别代表( ) A. 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

25、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 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 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9. 古人通过观日玉观察太阳发现了( ) A. 耀斑 B. 日珥 C. 黑子 D. 太阳 10. 太阳活动剧烈时,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A. 地面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影响 B. 两极地区产生极昼极夜现象 C. 干扰地球磁场引发“磁暴”现象 D. 全球各地降水量都明显增多 【答案】8. D 9. C 10. C 【解析】 【8 题详解】 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所以 G、F、E 分别代表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故选 D。 【9 题详解】 日色赤黄,中有黑气,其中“日玉”为光球层,“黑

26、气”应是发生在光球层的太阳黑子,C 正确。耀斑和日珥发生在色球层,AB 错。并不是发现了太阳,D 错。故选 C。 【10 题详解】 太阳活动剧烈时,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A 错。极地易出现极光,而极昼极夜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B 错。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C 正确。太阳活动剧烈时全球各地降水量不一定出现明显增多,D 错。故选 C。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同时,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与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极光;另外,地

27、球上的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与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晚的是( ) A. 两栖类 B. 爬行类 C. 鱼类 D. 鸟类 12. 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 A. 元古宙 B. 古生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 【答案】11. D 12. C 【解析】 【11 题详解】 读图可知,两栖类出现在古生代中后期,爬行类出现在古生代后期,鱼类出现在古生代早期,中生代后期一些爬行动物开始向鸟类演化,因此出现最晚的是鸟类,故选 D。 【12 题详解】

28、图中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种类越多,读图可知,爬行动物最多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因此中生代也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故选 C。 【点睛】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的三条线索:1、地质年代变化: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 新生代(可用首字“太元古中新”记忆) 。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 鱼类时代 两栖动物时代 爬行动物 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3、植物演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辽宁省凌源市大王枝子村的山坡上寻找到了狼鳍鱼化石(如下图)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保存狼鳍鱼化石的岩层还可能存在恐龙化石,后来狼绪鱼发生了

29、大灭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狼鳍鱼化石所在的岩层( ) 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形成时期海洋蓝藻大爆发是在地球陆地表面形成的形成过程中发生沉积作用 A. B. C. D. 14. 狼鳍鱼灭绝最可能发生在( ) A. 古生代早期 B. 中生代末期 C. 古生代末期 D. 新生代末期 【答案】13. D 14. B 【解析】 13 题详解】 化石位于沉积岩中,沉积岩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其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沉积作用,正确。该化石所在地层还含有恐龙化石,应位于中生代,而海洋蓝藻大爆发在前寒武纪时期,错。化石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并非形成于陆地表面,错。故选 D。 【14 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

30、可知, 该化石所在岩层位于中生代, 狼鳍鱼的灭绝应该在中生代末期的生物大灭绝中, 故选 B。 【点睛】中生代末期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绝大多数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包括我们所熟知的恐龙,成为中生代结束的标志。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是( ) A. 为地壳 B. 为岩石圈 C. 为软流层 D. 为下地幔 16.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圈层的厚度陆地比海洋大 B. 圈层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C. 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 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答案】15. C 16. A 【解析】 【15 题详解】 图中

31、显示,位于地面以上 1255 千米间,应为大气圈的平流层,不是地壳,A 错。位于陆地表面至 33千米处,应为地壳,只是岩石圈的一部分,B 错。位于地表以 80400 千米,应为软流层,C 对。位于地下 2900 千米以下,即古登堡面以下,应为外核,不是下地幔,D 错。故选 C。 【16 题详解】 圈层为地壳, 陆地地壳平均厚度约为 33 千米, 海洋地壳平均厚度约为 6 千米, 地壳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A 正确。圈层为平流层,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 错误。圈层为软流层,因高温可塑性强,但不是液态, 因此横波能够穿过, C 错误。 圈层为外核, 横波不能通过, 物质状态为液态, D 错误

32、。 故选 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地区的圈层结构, 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难度一般。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大体为( ) A. 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B. 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C. 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D. 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1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 B. 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呈正比 C. 山地、丘陵的地壳比高原的地壳厚 D. 海拔高度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答案】17. C 18. D 【解析】 【17 题详解】 根据图中等值线数值信息可知,整体而言

33、,图示地区地壳厚度由东向西逐渐增大,这种地壳厚度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东西差异,而非南北差异。故选 C。 【18 题详解】 整体而言,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厚;地壳厚度与距离大陆中心的远近并非成正比关系;青藏高原地区的地壳厚度最厚,山地丘陵的地壳厚度比高原地区相对较薄。海拔高度高的地区,地壳厚度相对较大,海拔高度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上呈正相关。故选 D。 【点睛】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为地壳,地壳厚度并不均匀,陆地部分地壳厚度较厚,由下层的硅镁层和上层的硅铝层构成,海洋部分地壳厚度较薄,主要由硅镁层构成。 下图是“地球自然环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34、 ) A. 由坚硬岩石组成 B. 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C. 连续但不规则 D.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0.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 A. B. C. D. 21. 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地球自然环境的圈层数量有( )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答案】19. C 20. B 21. C 【解析】 【19 题详解】 读图可知,圈层为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 正确。由坚硬岩石组成的为岩石圈,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为大气

35、圈,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是生物圈。故选 C。 【20 题详解】 该诗句反映的是生物圈与岩石圈之间的关系,植被的生长需要岩石圈提供无机盐,同时植被通过枯枝落叶的形式向岩石圈提供有机物。图中为水圈,为大气圈,为生物圈,为岩石圈。故选 B。 【21 题详解】 雾凇的形成过程中,水分涉及了水圈,在低温时水汽凝华涉及了大气圈,乳白色冰晶沉积物主要附着在树枝等植被上,涉及了生物圈,所以主要涉及了 3 个圈层。故选 C。 【点睛】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大气圈主要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厚度最大;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最为活跃,主要集中在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以及岩石圈的上

36、部。 无动力翼装飞行是指运动员穿戴着拥有双翼的飞行服装和降落伞设备,运动员从飞机、热气球、悬崖绝壁、高楼大厦等高处一跃而下,用肢体动作来掌控滑翔方向,用身体进行无动力空中飞行的运动,在到达安全极限的高度,运动员将打开降落伞平稳着落。无动力翼装飞行进入理想飞行状态后,飞行时速通常可达到 200 公里/小时左右,翼装飞行的滑降比约 3:1,即在每下降一米的同时前进约三米。阅读材料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题。 22. 当运动员在中纬度 30 千米高空下降时,下降到对流层,滑行的水平距离约( ) A. 18 千米 B. 33 千米 C. 48 千米 D. 57 千米 23. 运动员在下滑过程中,感觉到水平滑行

37、距离比理论值偏大,可能进入了( ) A. 高层大气 B. 平流层 C. 电离层 D. 对流层 24. 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在和 A、B 层比 C 层最需要准备是( ) A. 防辐射衣 B. 御寒服 C. 氧气瓶 D. 雨衣 【答案】22. D 23. B 24. A 【解析】 【分析】 【22 题详解】 中纬度对流层高度约为 1012km(取 11km)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每下降 1m 的同时前进约 3m,运动员从中纬度 30km 高空下降至对流层,下降了 19km,因此滑行的水平距离约 57km,故选 D。 【23 题详解】 运动员在下滑的过程中,感觉到水平滑行的距离比理论值偏大,表明空气

38、水平阻力相对较小,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最可能进入平流层,B 正确,ACD 错,故选 B。 【24 题详解】 与 A、B 两层相比,C 层高度更高,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更强,需要准备防辐射衣,A 正确; 注意关键词“和A、B 两层相比”,A 层中上部以及 B 层气温均较低,氧气含量低,也需要准备御寒服和氧气瓶,BC 错;降雨属于对流层的天气现象,C 层无需准备雨衣,D 错。故选 A。 【点睛】平流层的特点: (1) 气温的垂直分布除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外,在 30 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这是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而使气温升高; (2)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平流层上部热下部冷,大

39、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 (3)水汽、杂质含量极少,云、雨现象近于绝迹,大气平稳,天气晴朗,对高空飞行有利。 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 “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 (注:煴是指无焰的小火) 。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保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下面左图为北方某地农业景观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5. “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主要原因是 A. 增强 B. 增强 C. 增强 D. 增强 26. 我国北方农民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

40、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 A. 增强过程 B. 增强过程 C. 减弱过程 D. 增强过程 27. 一些果农为让苹果上色更加均匀,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浅色地膜的主要作用是 A. 减弱,降低气温 B. 反射,增加光效 C. 减弱,保持水分 D. 吸收,保持地温 【答案】25. D 26. C 27. B 【解析】 【25 题详解】 “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造成“免于霜矣”的主要原因是烟气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对应的是图中增强,故 D 项正确。 【26 题详解】 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则太阳短波辐射可以穿越薄膜,使地面增温,而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辐射却很少

41、能穿越薄膜,就相当于阻止了热对流,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故 C项正确。 【27 题详解】 在果树下进行地膜覆盖可以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而且可以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故 B 项正确。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 ,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放土的乙箱足足高了 3。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甲箱气温比乙箱气温高的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 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 大气削弱作用差异 D. 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2

42、9. 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近地面( ) A. 大气的温室效应 B. 大气的组成 C. 大气的削弱作用 D. 大气的直接热源 【答案】28 B 29. D 【解析】 【28 题详解】 甲底部放一层土,土层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地面辐射增强,玻璃箱内空气又吸收地面辐射增温,气温高;而乙底部没有放土,玻璃对太阳辐射还有一定的反射作用,地面辐射弱,气温低,所以气温的差异是地面辐射强弱的差异,B 正确。太阳辐射以及大气削弱作用相同,AC 错。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其气温的差异并非大气辐射强弱差异导致,D 错。故选 B。 【29 题详解】 通过控制下垫面性质的差异,从而得出气温的差异,由此可知,该实

43、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D 正确。玻璃箱内的空气组成相同,该实验并非测大气的温室效应或大气的削弱作用,AC 错。该实验无法测大气的组成,B 错。故选 D。 【点睛】 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短波辐射的吸收少,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使得地面辐射增强,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导致气温升高,所以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和直接热源。 下图所示为 2019 年 1 月 19 日某时刻我国东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0. 地风向为( )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31. 下列地点中,风力最

44、大的是( ) A. 地 B. 地 C. 地 D. 地 【答案】30. C 31. D 【解析】 【分析】 【30 题详解】 地受图中高压中心控制,风向向南吹,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偏 45 ,故风向为东北风,C 正确,ABD错误,故选 C。 【31 题详解】 下列地点中,风力最大的是地,因为地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速最大,D 正确,ABC错误,故选 D。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的相关知识。 小明在学习大气水平运动相关知识后,绘制了一幅等压线(hPA)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 若甲地在高空,则对其风速影响最大的是( ) A. 重力 B. 地转偏向力 C. 摩擦

45、力 D. 水平气压梯度力 33. 若图中甲地风向为正北风,甲地最可能位于( ) A. 北半球高空 B. 南半球高空 C. 北半球近地面 D. 南半球近地面 【答案】32. D 33. B 【解析】 【分析】 【32 题详解】 高空的风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其中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所以对风速影响最大的就是水平气压梯度力,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33 题详解】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所以图中甲处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正西;而图中甲地风向为正北风,表明地转偏向力向左,表明该地为南半球;图中甲地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表明甲地位于高空。综上可知

46、,甲地位于南半球高空,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点睛】高空的风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4. 甲图中、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A. 处 B. 处 C. 处 D. 处 35. 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 A. 16

47、时至次日 8 时 B. 8 时至 16 时 C. 18 时至次日 6 时 D. 6 时至 18 时 【答案】34. D 35. B 【解析】 【分析】 【34 题详解】 读图可知,陆地处气流上升,海洋处气流下沉,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气流上升地方往往是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下沉的地方往往是冷却收缩下沉,因此处气温高于处; 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气温高于处,处气温高于处,因此图中四处气温最高的是处,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35 题详解】 读图乙可知,在 16 时至次日 8 时、8 时至 16 时、18 时至次日 6 时、6 时至 18 时四个时段中,只有 8 时至16 时这个时段中陆地

48、气温始终高于海洋气温(其他时段全部或部分时间陆地气温低于少海洋气温) ,陆地气流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气流冷却收缩下沉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即由海洋流向大陆,形成海风,此时女主角面朝大海,头发向后飘逸,因此 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点睛】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地面受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 初冬时节,北方的很多城市道路两侧的树木都被刷上白漆,就像穿了“白裙” ,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等)将树干涂成白色,一般涂刷至距地面 1.11.5 米的高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6. 城市绿化部门给城区行道树穿

49、“白裙”的主要目的是( ) A. 防治牲畜啃食,保护树木 B. 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 C. 杀菌、杀虫,防冻害 D. 防止火灾的发生 37. 树木涂白后( ) A. 夜晚树干散热量增加 B. 白天树干吸热量减少 C. 夜晚树干吸热量增加 D. 树干的昼夜温差增大 【答案】36. C 37. B 【解析】 【分析】考查植被保护措施,大气的热力作用。 【36 题详解】 城市绿化部门给城区行道树穿“白裙”的主要目的是杀菌、杀虫,防冻害,C对。城市禁止牲畜养殖,没有牲畜啃食树木,A 错。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等,没有营养,不能防止火灾的发生,B、D 错。故选 C。 【37 题详解】 树木涂白后,

50、反射阳光性能增强,白天树干吸热量减少,B 对。树干温度较低,夜晚树干散热量减少,A、C错。树干的昼夜温差减小,减少树干冻裂,D 错。故选 B。 植被浅沟常布局在城市道路两侧和不透水地面周边等地,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下图为植被浅沟示意图,箭头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8. 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 ) A. a 减少 B. b 增加 C. c 增加 D. d 减少 39. 建设植被浅沟对城市的影响有( ) A. 减少城市水资源 B. 缓解城市内涝 C. 造成地面沉降 D. 增强热岛效应 【答案】38. C 39. B 【解析】 【分析】 【38 题详解】 用植被浅沟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期中试卷 > 高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