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语文试卷(三)含答案解析(新高考卷)

上传人:邂*** 文档编号:218244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语文试卷(三)含答案解析(新高考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语文试卷(三)含答案解析(新高考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语文试卷(三)含答案解析(新高考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语文试卷(三)含答案解析(新高考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 年高考押题预测语文试卷(三) (新高考卷)年高考押题预测语文试卷(三) (新高考卷) 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35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 尚书五子之歌 :“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惘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

2、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国语楚语上 :“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摘编自魏家俊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 材料二 在高歌民族复兴的今天,怎样认识中国文化传统,是我们的重大课题。因为体大,自然思纷;为求其真,仁智之见,我们都应该研究。历览前贤著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 和而不同,厚德载物。重视人与自然之间,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

3、的和谐统一。所谓“天人合一”是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在观念上形成了“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善于化解对立,主张仁爱、和为贵。 刚健自强,生生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指人要向天地学习,以“刚毅”的精神,生生不息,奋斗不止。中国人因此而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 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我们以仁义为最高价值,崇尚君子人格,肯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弘扬至大至刚的正气,强调人人都有内在的价值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守正不阿,气节凛然,甚至杀身

4、成仁,舍生取义。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主义肯定人民是主体;人君之居位,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戴;保民、养民是人君的最大职责。 整体把握,辩证思维。中国思维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等关系的对立与平衡。 经世务实,戒奢以俭。我国有现世与实务精神,强调知行合一,经国济民,兼重文事武备,明理致用,反对空谈高调。尊重劳动,倡导勤俭节约,力戒骄奢淫逸,鄙视不劳而获。 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 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

5、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化可以作创造性的现代转化。 例如中国古代的社会理想, 或者说中国梦, 代表话语应是 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这是儒家所设想的远古时期“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的梦想,这就是“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 两千多年来, 平民子弟通过宗族祠堂与家庭教育世代传承的精神信念,其主流价值仍然是仁爱、孝慈、正直、忠信。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和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中的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如三字经 千字文以及“四书”中的一些内容。这些价值通过唱戏的、说书的,通过家人乡亲口耳相传,逐

6、渐在民间扎根。 (摘编自郭齐勇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 ) 材料三 信息化、数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契机。为什么从前人们喜欢看戏,现在不喜欢呢?这变化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匮乏时, 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 得以较好地传承发展。随着信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后,地域色彩浓厚的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当人们打开智能手机,就可以观看电影、电视、视频时,很多人就不愿意走进剧院看那些古老的地方剧种了。传统戏剧如此。其他领域和门类的传统文化亦然。但是,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它们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

7、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知音。如 3D 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 ,从 2014 年登陆好莱坞杜比剧院后热度一直不减。 这种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语境里被认同,被赞叹,真正走向了世界。 (摘编自封寿炎数字时代,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传承 ) 1(3 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人们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 B中国文化体大思纷,我们应当充分研究诸多前人观点,才能较为完整地总结出其精神特质。 C“天人合一”是区分天人、物我之后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顺其自

8、然而不是征服自然。 D中国思维具有整体观与阴阳观,其内涵有相同性,都主张内在的联系性、系统性与平衡性。 2(3 分)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强调民为邦本,“民为贵,君为轻”,民与君的关系恰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C中国梦是以中国文化精神为底蕴的,“天下为公”“天下一家”是其社会基础。 D 三字经 千字文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蒙学读物,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 3(3 分)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文化本身也是一种信息,信息越

9、发达文化传播也就越广泛。 B传统文化要在网络文化时代持续发展壮大,就必须有所创新。 C在数字化信息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会彼此冲击,形成干扰。 D一个民族保存着还是抛弃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是它将要强盛或者衰落的标志。 4(5 分)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5 分)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老街老街 老街坐落在镇江西北隅的云台山麓。镇江有名的是金山焦山北固山,云台山名气不大。但这不要紧,老街就那么不卑不亢地坦然于南山北水之间,有如一个历尽沧桑的老

10、人。看的事多了,也就把一切看得很淡。“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前几年,一位很有点名气的文化人来这里走了一遭,说了这么两句话。他究竟说的是人看街,还是街看人呢?搞不大清楚,大概都有那么点意思吧,因为老街确实是很老了 老街的名字叫西津渡街。西津渡自然是江边的渡口,又叫金陵津渡,和扬州的瓜洲渡隔江相望。这一说人们便不由得肃然起敬了,因为就在这隔江相望中,曾“望”出了不少传之千古的好诗。例如唐代诗人张祜的这一首题金陵渡 :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张祜是很有才气的,这首题金陵渡写得凄清冷丽,几乎无可匹敌。当时他住在渡口一个叫小山楼的旅馆里,遥望江北,牵挂着

11、明天能不能过江,或许还想到了其他一些不开心的事,不然又“愁”从何来呢? 张祜住过的小山楼现在已无可寻觅,但古渡口的石阶犹在,只是上面已不见水渍和苔痕。岁月早已把大江的风涛留在深深的淤泥下,留在唐诗宋词的幽怨和叹息中。沿着石阶一级级走上去,脚步的回声凝重而悠远,如同踩着一段依稀的残梦。好在上面还有一座待渡亭,那么就小憩片刻吧。 走进待渡亭,摩挲着清代画家周镐的汉白玉石刻西津古渡图 ,我突然有一种朦朦胧胧的亲切感,仿佛故地重游,一切都似曾相识。难道说,我上辈子曾来过这里,对这里早已熟门熟路?或者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其实都潜藏着一份“待渡情结”? 我想到了中国古典诗词和传统戏曲中的长亭,想到了朔

12、风羌笛中的阳关和长安郊外的灞桥。但与之相比,这里的待渡亭似乎有着更为峻厉的生命体验和更为舒展的审美空间。因为前者只是单向的送别,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该说的话已经说过了,于是劝君更尽一杯酒,挥挥手飘然上路。而后者就不那么简单了,旅人面对的是滔滔大江。在那个时代,旅人能不能上路,什么时候上路都是不确定因素,因此便有了待渡的焦虑、期盼、惆怅和想象。这时候,天空中的一缕浮云,江面上的一片白帆,或何处飞来的几许笛声,都会触动他们敏感的诗心。心旌摇动,览物伤情,一出口便是好诗。相反,若一切都那么顺畅舒坦,没有了人与自然的对峙和望穿秋水的等待,生命体验难免浮泛,诗也随之走向平庸。当然,这时候的诗大抵不

13、会有什么惊天豪语,却一句句都是从心灵深处流出来的。且看王昌龄的这一首: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写得何等真挚朴实。大概渡船已经泊在岸边,艄公正在解缆催促,只能这样叮嘱几句了。但就是这洗尽铅华的寥寥数句,却胜过了多少浮皮潦草的应景之作! 这是送行者的心情。 那么旅人呢?他上了船,却把心思留在岸边。风涛一路,青衫飘然,那沾衣欲湿的也不知是浪沫还是泪水。到了对岸,仍禁不住要回望江南。江南,却只有青山满目,那座他和友人盘桓待渡的小亭子已看不到了,放达中便有了几分惆怅:“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那种一步三回头的依恋可以想见。 西津

14、古渡见惯了太多的送往迎来,也收拾了卷册琳琅的绝妙好词。渡口的石阶上熙来攘往,骆宾王、李白、刘禹锡、张祜、杜牧走过去了;王安石、苏东坡、米芾、陆游、辛弃疾走过去了 公元 13 世纪末期,一个意大利人踏着这里的石阶走上来,他叫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已经在中国游历了不少地方,甚至还做过一段时间的地方官,算得上是中国通了。后来他在震惊世界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这样介绍镇江:“他们靠经营工商业谋生,广有财富” 这位洋人来自地中海畔的水城威尼斯,那里是欧洲商业文化的摇篮,他是以一个商人的目光来审视镇江的,话也说得不错。当然,这中间似乎少了点历史的诗情。 走出待渡亭,踏着青石板向老街的深处走去,两旁多半是雕花窗棂的

15、两层楼房,很有些古意。当年的那些茶楼酒肆、店铺馆栈犹依稀在目。这里地处交通要津,商旅繁荣带来了百业兴旺,这是历史上镇江经济的底气所在。街道两旁的里弄口,那吉瑞里、长安里、南星巷的名称就刻在古老的砖石上,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的遗物。里弄两边延伸着民宅,宁静而雅致。这里横可通四邻,竖可通街面,前可登云山,后可达长江边,一如镇江人的性格那般畅达平稳。多数里弄都有一方深井,几个老人坐在石井栏上,对着收音机听扬州评话,那种自足平和的生活情调实在令人心折。是的,镇江西邻南京,北望扬州,但它既没有南京那样的金陵王气、六朝金粉,也没有扬州那样歌吹入云的浮华和喧嚣。镇江是平朴而本分的,这里的人们长于经商,却又从不把

16、金钱看得很重,每天有的是听书喝茶的时间。过年时,他们则成群结队地骑着毛驴上金山寺烧香,那与其说是对命运的祈盼,还不如说是一种休闲娱乐。当然,战争来了,他们也会义无反顾地走上城堞,弄出惊天动地的声响。至于平时爬上北固山,对着大江抒发忧国忧民感慨的,大都是些外地的游客。 但老街终于终结了,终结于那座东印度式的建筑群,那是当年的英国领事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镇江为商埠,老街一带沦为英租界,遂建领事馆于云台山麓。如果说,西津古渡是一部自足而滋润的镇江史话,那么,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则最后终结了这部史话。 走下英国领事馆的台阶,我突然想起元代诗人萨都剌在这里写的两句诗: 去客来天地老,潮生潮落古今愁。

17、萨都剌属于雄浑一派,诗的气象很大。西津渡街确实是“老”了,但诗人“愁”什么呢?我一时说不清楚。 起风了,远处的江涛声隐约可闻。老街在涛声中坦然静谧着,有如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 (取材于夏坚勇的同名散文) 6(3 分)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街就那么不卑不亢地坦然于南山北水之间 不卑不亢:自然质朴 B却胜过了多少浮皮潦草的应景之作 浮皮潦草:不切实际 C也收拾了卷册琳琅的绝妙好词 收拾:收集,敛聚 D西津古渡是一部自足而滋润的镇江史话 滋润:繁荣,富裕 7(3 分)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的游踪为:渡口石阶待渡亭老街深处当年的英国领事馆。 B文中

18、的“待渡情结”是指包含了期盼、焦虑、惆怅等复杂情感的生命体验。 C作者写马可 波罗来到西津渡,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写出了老街的历史风貌。 D文章倒数第四段的三个“终结”,强调了西津渡老街必将走向消亡的结局。 8(5 分)作者引用张祜、王昌龄、王安石、萨都剌的诗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文意赏析。 9(5 分)文章题目“老街”意蕴丰富,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职道旁。诸将或言诛秦

19、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

20、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 10(3 分)下列对文中画波

21、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B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C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D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11(3 分)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符:古代朝廷封官、传命或调遣兵将的凭证,分为两半,各执其一,以便验证真伪。 B弃市:古

22、代将受刑罚的人在街市示众,让民众共同鄙弃之。文中的“弃市”指死刑。 C关中:古地名。文中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的地区,大致与战国末年秦国的疆域相当。 D陛下: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指站在宫殿台阶下的侍者。文中是对帝王的尊称。 12(3 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的军队比其他诸侯的军队先行抵达霸上,秦王子婴降低身份乘白车白马前往迎战。 B沛公把秦王交给主管官吏后西入咸阳,因樊哙、张良的劝谏,未能停留在秦宫中休息。 C项羽的士兵听到汉军唱起了楚地的歌,以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项羽战败逃走。 D高起、王陵的回答具有辩证思维:高祖虽然傲慢且喜欢侮辱人,但是能与人

23、同享利益。 13(8 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2)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14(3 分)文末高祖说的那番话,揭示出什么道理?高祖这样说的意图是什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泛若耶溪春泛若耶溪【注】 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注】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相传为西

24、施浣纱处。 15(3 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开篇以“幽意”二字透露了全诗的主旨,写诗人跟随伴侣,去隐居之地,不与世事。 B“晚”字点明泛舟时间,“花”字切合题中的“春”,看似信笔写来,却又显得用心细致。 C“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描写随着时间推移,舟行所至另一新境,抬头遥望南天斗宿,不觉已经“隔山”了。 D“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抒发感慨极其自然,由夜景的清雅更觉世事的嚣嚣,便自然地追慕“幽意”的人生。 16(6 分)有人说所写的景物虽然寂静,但整体上却有动势,恍忽流动, 迷蒙缥缈,呈现出隐约跳动的画面。请结合全诗,说说诗人是怎样表现这种动势的? (三)

25、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婚嫁风俗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 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的婚俗与氓中“_,_”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 (2)杜甫登高中“_,_”两句,与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一样,景象旷远,境界雄阔,给人视通万里、山河尽览的感受。 (3)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诗词中有不少表达自信的诗句,比如“_,_”。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国家速滑馆是北京 2022 年冬

26、奥会标志性场馆。外立面由 3360 块曲面玻璃单元拼装而成,每一块玻璃都有不同的弯曲弧度,这样就形成了 22 条 、高低盘旋、环绕飘舞的“丝带”。这种外形设计,呼应了速滑运动选手在冰面划过时所留下的丝带状痕迹, 也寓意选手如丝带般 , 展现最美的英姿和风采。由此国家速滑馆又被称为“冰丝带”。 国家速滑馆采用了双曲面马鞍形单层索网结构屋面,是世界上目前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冰丝带”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 198 米和 124 米。而索网状的屋顶则是运用 49 对承重索和30 对稳定索编织而成,再铺设 1080 块 16 平米的的屋面板,从外观上看类似一个马鞍形建筑。据国家速滑

27、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采用这种结构设计,能够节约材料,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四分之一。速滑馆建设团队将这张索网称为“天幕”。“编织天幕”的过程可以简单理解为:有一个巨大的羽毛球拍“绷”在了场馆的上方,只不过这个球拍不是由树脂纤维而是粗大的钢索编织而成,不是平面而是马鞍形, 类似一个“薯片形”。因此,其建设难度 。 国家速滑馆更是一个 的智慧化场馆,具有智能化的运动管理系统、观众观赛管理和场馆管理系统。比如:可以通过智慧管理,使得馆内气温分层。冰面一个温度,确保冰面标准稳定;运动员比赛空间一个温度,保证运动员体温体感,有利于创造最佳运动成绩;观众席一个温度,可以达约 16 ,为观众营造一个舒适的观赛环

28、境。 18(3 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晶莹剔透 长袖善舞 不言而喻 不折不扣 B玲珑剔透 长袖善舞 可想而知 彻头彻尾 C晶莹剔透 翩翩起舞 可想而知 不折不扣 D玲珑剔透 翩翩起舞 不言而喻 彻头彻尾 19(3 分)下列对画波浪线的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速滑馆采用了双曲面马鞍形单层索网结构屋面的设计,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 B国家速滑馆采用了双曲面马鞍形单层索网结构屋面,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世界上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 C国家速滑馆采用了双曲面马鞍形单层索网结构屋面的设计,是世界上目前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

29、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 D国家速滑馆采用了双曲面马鞍形单层索网结构屋面,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 20(5 分)国家速滑馆作为北京 2022 年冬奥会标志性场馆,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作简要概括。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片段一和片段二,完成 21-23 题 片段一 人类的行为正在改变着地球气候,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一种趋势,科学家和环境保护组织不断发出警告:如果我们不立刻行动起来保护环境,阻止气候变暖,那么人类总有一天会毁灭地球,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手段

30、一是碳封存, 二是碳抵消。 与之相关的概念“碳中和”的提出为人类解决气候变暖这一难题提供了方向。 片段二 21(3 分)由片段一可以推出的结论为( ) A如果人类要保护环境以在地球上继续生存,就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行动。 B如果人类不能继续生存在地球上,必定是没有立刻开始保护环境。 C只要我们立刻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就能阻止气候变暖,人类就能在地球上继续生存。 D要想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自身,就必须防止气候变暖。 22(6 分)结合片段一和片段二,简要解释“碳中和”这一概念。要求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 75 个字。 四、作文(四、作文(60 分)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31、 分) 子光的妈妈想从小培养他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节俭精神,从他五岁时,就让他自己捡矿泉水瓶、易拉罐和硬纸板去卖。11 岁时,子光已经拥有一个一万多元的个人小金库。子光说,他将来上大学,不需要家里掏一分钱。此事一传开,赢得街坊邻居普遍称赞。子光的父母也以培养儿子初见成效为荣。 子光的同学景天很想向他学习,但妈妈却极力阻止他。她私下里对家人说:“子光妈妈的做法是不对的,培养小孩的捡废品的习惯,是一种乞丐思维。孩子一心痴迷于捡垃圾,将来还能有什么大出息?我们应该培养孩子宏大的胸襟、开阔的视野和崇高的志向,绝不要这种拾荒行径、乞丐思维。” 班级计划围绕上述材料举行以“教育与成材”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子光

32、妈妈的做法和景天妈妈的观点, 哪个让你感触更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022 年高考押题预测语文试卷(三) (新高考卷)年高考押题预测语文试卷(三) (新高考卷) 全解全析 1 2 3 6 7 10 11 12 15 18 19 21 B A A C D C C A A C A A 1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 “人们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错误。结合材料一开头“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

33、强调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分析,缺少限制范围,“一般观念上都”,表述绝对。C.“不是征服自然”错误。原文第二段说“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 选项表述绝对曲解文意。 D.“其内涵有相同性”错误。结合材料二第六段“中国思维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等关系的对立与平衡”分析,思维的整体观与阴阳观内涵不同,选项曲解文意。故选 B 2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本观点态度的能力。B.“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

34、标准”错误。材料一结尾段说“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将“已然”当“未然”,原文“纳入了”“成为”应该是已然,选项中是“纳入”“将成为”,时态有误。C.“天下为公、天下一家是其社会基础”错误。原文材料二倒数第三段说“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 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 倒数第二段说“这是儒家所设想的远古时期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的梦想,这就是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可见选项偷换概念张冠李戴, 混淆了应“历史文化基础”或

35、“社会理想”, 笼统表述为“社会基础”。 D.“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错误。结合材料二结尾段“两千多年来,平民子弟通过宗族祠堂与家庭教育世代传承的精神信念,其主流价值仍然是仁爱、孝慈、正直、忠信。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和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中的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如三字经 千字文以及四书中的一些内容”分析,原文没有说“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应该是“主流价值”。故选 A 3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的把握能力。材料三观点是“信息化、数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契机”。B.主要讲

36、传统文化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创新。C.主要讲不同文化的冲击干扰等。D.民族和“历史、传统文化”的关系。只有 A 项是从信息化数字化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作答的。故选 A 4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开门见山,表明写作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然后分六段指出了特质的具体内容,最后论述传统文化精神特质与中国梦的关联以及传播方式。运用了大量的理论论证、引用论证(或答“道理论证”) 。在具体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质时,作者引入并阐释了很多传统文化名句,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使论证更明确,更有说服力。运用了举例论证。点明中国文化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并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上分析。通过中国

37、梦来证明,中国古代文化可以做创造性的现代转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选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结合“历览前贤著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分析,先开门见山,表明写作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结合“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刚健自强,生生不息”“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整体把握,辩证思维”“经世务实,戒奢以俭”分析,分六段指出了特质的具体内容;结合“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化可以作创造性的现代转化”“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和蒙学读物

38、、族谱家训、民谚民谣中的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这些价值通过唱戏的、说书的,通过家人乡亲口耳相传,逐渐在民间扎根”分析,最后论述传统文化精神特质与中国梦的关联以及传播方式。结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等分析,论证方法方面相对比较容易判断,主要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结合“重视人与自然之间,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所谓天人合一是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等分析,运用举例论证 5提炼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

39、通过故事、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的形式加以固化,运用民间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对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作品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处理,使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做好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整理工作,展示文化的多样性,推动文化的传承,促进文化与科技整合,推动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据材料二原文“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和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中的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如三字经 千字文以及“四书”中的一些内容

40、。这些价值通过唱戏的、说书的,通过家人乡亲口耳相传,逐渐在民间扎根”可知,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应当提炼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通过故事、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的形式,运用民间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 据材料三原文“但是,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它们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知音。如 3D 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 ,从 2014 年登陆好莱坞杜比剧院后热度一直不减”可知,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应当对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作品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处理,使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根据材料二原文“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

4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化可以作创造性的现代转化”可知,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应当做好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整理转化工作,促进文化与科技整合,推动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6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语的能力。A.“不卑不亢”: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形容待人态度得体,分寸恰当。B.“浮皮潦草”:形容不认真,不仔细,敷衍了事。D.“滋润”:湿润,不干燥,也形容生活比较舒适。故选 C 7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D.“强调了西津渡老街必将走向消亡的结局”错,从原文“但老街终于终结了,终结于那座东印度式的建筑群,那是当年的英国领事馆西方列强的坚船利

42、炮则最后终结了这部史话”可知,三个“终结”强调的是对老街消失的惋惜。故选 D 8记录古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审美情趣,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将西津渡老街的古老和人们的“待渡情结”表现得具体、鲜活;增加了典雅厚重的文化韵味;寄寓思古之幽情,将作者岁月沧桑的感慨表达得含蓄蕴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分析引用张祜、王昌龄、王安石、萨都剌的诗句的表达效果,首先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诗句,接着分析诗句内容,这些诗句都记录古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审美情趣,也具体地写出了西津渡老街的古老和人们的“待渡情结”,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能够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另外引用古人

43、的诗句,可以增加典雅厚重的文化韵味;最后,体会感情,引用这些诗句寄寓了作者怀念古人古事之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沧桑的感慨 9西津渡街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存丰富;西津渡街具有一种经历岁月洗礼后的平和坦然的气度;寄寓了作者对岁月沧桑的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题目“老街”意蕴丰富,首先解释“老街”的表层含义,从原文“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就在这隔江相望中,曾望出了不少传之千古的好诗”“走进待渡亭,摩挲着清代画家周镐的汉白玉石刻西津古渡图”“走出待渡亭,踏着青石板向老街的深处走去,两旁多半是雕花窗棂的两层楼房,很有些古意街道两旁的里弄口,那吉瑞里、长安里、南

44、星巷的名称就刻在古老的砖石上,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的遗物”可知“老街”是指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的街道;其次,体会深层含义,从原文“老街就那么不卑不亢地坦然于南山北水之间,有如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西津古渡见惯了太多的送往迎来,也收拾了卷册琳琅的绝妙好词”可以看出,西津渡街具有一种经历岁月洗礼后的平和坦然的气度;最后,感受作者态度,“老街”一词寄寓了作者对岁月沧桑的感慨。 10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像往常一样, (安居乐业) 。总之,我到这里来,就是要为父老们除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请

45、不要害怕!“杀人者”是主语,谓语是“死”,指判死刑,中间不应断开,排除 BD。“秦法”做“悉除去”的宾语,在“秦法”后断开,排除 A。故选 C 1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关中:古地名。文中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的地区”错误,关中是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故选 C 1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原文内容的能力。A.“秦王子婴降低身份乘白车白马前往迎战”错误,根据原文“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职道旁”可见,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并非前往迎战,而是去投降。故选 A。 13 (1)有的将领说应杀掉秦王。沛公说:“当初楚怀王派我攻打关中,本来(就

46、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还要杀掉他,这不吉利。” (2)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悦,争相拿着牛羊酒食来慰劳士兵。沛公推让不肯接受,说:“仓库里的粮食不少,并不缺乏,不想耗费百姓的财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或”,有的人;“固”,本来;“以”,认为;“且”,况且,再说。 (2)“飨”,犒劳;“让”,推让;“乏”,缺少;“费”,耗费。 14 (1)道理:为政者须善用人才; (2)意图:说明自己得天下而项羽失天下的更为重要的原因;同时表明自己的谦虚和对各位人才的感激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原文重要句子、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 找到原文“夫运筹策帷

47、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这段话中,高祖把自己与张良、萧何、韩信进行对比,说明自己虽然才能不如他们,但却能够善用他们的才能,所以才能获得天下;又把自己善用人才得天下与项羽不能善用人才而失天下进行对比,说明当政者不一定要才能惊人,最重要的是必须善用人才。 这番话有两个意图, 一是对自己所提问题“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的解答, 他认为诸将回答的只是表面,而这里面还蕴含有更为深刻的缘由,就是能否善用人

48、才。二是在回答该问题时,并没有把所有功劳都归功于自己, 而是承认“运筹策帷帐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是张良的功劳, “镇国家, 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是萧何的功劳,“战必胜,攻必取”是韩信的功劳,而自己唯一的优点就是能够善用这些人才,体现出谦虚的态度以及对辅佐自己得天下的人才的感激之情。 参考译文: 汉元年(公元前 206)十月,沛公的军队在各路诸侯中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轵道投降。将领们有的说应该杀掉秦王。沛公说:“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 ,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于是把秦王交给主管官吏,

49、就向西进入咸阳。 (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樊哙、张良劝阻,这才下令把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和库府都封好,然后退回来驻扎在霸上。沛公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对他们说:“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 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 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 我和诸侯们约定,谁首先进入关中就在这里做王,所以我应当做关中王。现在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杀人者处死刑, 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 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 所有官吏和百姓都像往常一样,(安居乐业) 。总之,我到这里来,就是要为父老们除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请不要害怕!再说,我之所以把军队撤回霸上,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

50、共同制定一个规约。”随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县镇乡村去巡视,向民众讲明情况。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慰劳士兵。沛公推让不肯接受,说:“仓库里的粮食不少,并不缺乏,不想耗费百姓的财物。”人们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在关中做秦王。五年 (公元前 202) , 高祖和诸侯军共同进攻楚军, 与项羽在垓下决战。 项羽的士兵听到汉军唱起了楚地的歌,以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项羽战败逃走,楚军因此全部崩溃。高祖说:“列侯和各位将领,你们不能瞒我,都要说真心话。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为什么呢?项羽之所以失去天下,又是因为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傲慢而且好侮辱别人;项羽仁厚而且爱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考前押题(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