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原卷+答案解释)2021-2022学年 部编版

上传人:鹏城****头 文档编号:216984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原卷+答案解释)2021-2022学年 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原卷+答案解释)2021-2022学年 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原卷+答案解释)2021-2022学年 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原卷+答案解释)2021-2022学年 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原卷+答案解释)2021-2022学年 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基础卷)七年级语文说明: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炽热(zh)自矜(jn) 蒙眬(lng)诲人不倦(hu)B荒僻(p)掰断(bi)吞噬(sh)忧心忡忡(chng)C无虞(y)闲暇(xi)枯槐(hui)字平如砥(d)D遨游(o)伫立(zh)调羹(gng)荒草萋萋(q)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竹蔑褪尽汽油弹垂垂墓老耐人寻味 B笼罩折损 狐仙姑耀武扬威惊心动魄C闲暇循环试帖诗血气方钢不期而至 D独裁振悚马嵬坡如释重负踉踉跄跄3下列句

2、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期中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他怏怏不乐地走在回家的路上。B前几天刚刚清理过的树下杂草,春风一吹,又锋芒毕露了,使人顿生无限感叹。C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D昨晚下了一场雨,学校操场上拖泥带水的。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高校自主招生选拔的对象主要是以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艺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B.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C. 长津湖这部战争题材的电影对我非常感兴趣,它颂扬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是一部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大

3、片。D.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并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的祝贺。5. 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是一个疑问句,主干是“谁是人”,其中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依次是代词、动词、副词、形容词、助词、名词。)B说和做孙权劝学最苦与最乐紫藤萝瀑布登飞来峰太空一日带上她的眼睛河中石兽逢入京使驿路梨花(对这些课文标题的结构,正确归类应该是: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C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旨在倡导人们尊重自然、融入自然、享受自然。(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

4、是正确的。)D我望着这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这句话运用比喻和双关,生动形象地写出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深化中心(升华主题),照应标题。)6.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因为阅读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有了知识和智慧,我们才能独立思考,懂得如何应对人生的种种不确定性,从而免于迷失和彷徨,知道何去何从。A大概是因为阅读能提升我们的气质。B阅读能提升我们的气质吗?C阅读不能提升我们的气质。D阅读为什么能提升我们的气质?7. 下列几则广告语,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2分)A它能粘合住一切,除了破碎的记忆。粘合剂

5、B至上之选,至速之道。某速递公司C要的就是赏心悦目的感觉。某饮料广告 D做人间头等大事,剪耳畔万千愁丝。某理发店8. 下面四个句子是徐州黄楼“五省通衢”牌坊上的两副对联,组合正确的一项是( )(2分)衢通南北气势千秋贯古今 九州胜景龙吟虎啸帝王都五省通衢禹列尧封神圣地 地锁江淮人文一脉兴秦汉ABCD9对明代书法家祝允明和文徵明的书法作品,同学们欣赏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寿砺庵诗用行书写就,笔画平直,自然流畅。 B寿砺庵诗用隶书写就,结构匀整,隽秀坚劲。C赤壁赋的字体属于篆书,体态宽扁,古朴典雅。D赤壁赋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遒劲秀拔。10.下列各项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木

6、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B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C现代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物。D资治通鉴是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孙权劝学就出自于它。2、 名著阅读(10分)11. 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是老北京人力车夫,作者却用“骆驼祥子”的外号称呼他,追根溯源,这个外号是在祥子卖了骆驼后得来的。B骆驼祥子有突出的“京味儿”:既体现在老北京的名俗风情、地理风貌;又表现在通俗简约、精练有味的大量民间口语上。C海底两万里塑造了浪

7、漫神秘的尼摩船长、忠心耿耿的康塞尔、反抗压迫的凡尔纳战士、知识渊博的阿龙纳斯等形象。D作为科幻小说的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在书中共存,这本书不是科学知识的简单图解,而是在艺术加工中融入了科学知识。12. 孙侦探事件”对祥子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简要概述这一事件。(3分) 13. 真善、仁、爱是人性美的重要因素。结合海底两万里中相关情节,说说尼摩船长身上体现了哪一种人性美。(4分) 3、 古代诗文阅读(25分)(一)【甲诗】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完成1415题。(每小题2分,共5分)【乙诗】桂源铺杨万里

8、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注释】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14. 这两首诗都用到的修辞手法是_。【甲诗】后两句用“放”“拦”这两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富有情趣。【乙诗】前两句用“_”“_”这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溪水奋力前行的画面。(3分)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这两首诗都是哲理诗,通过某一现象揭示一定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发。B. 【甲诗】前两句是描摹,后两句是议论,诗人借助一系列的景物描写,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C. 【甲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翻山越岭,虚写人生中

9、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D. 【乙诗】蕴含的哲理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只有不畏艰难、奋勇向前,才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完成1619题。(10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

10、驰聘。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日叹:“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 (选自北史傅永列传)注释:书:信。让:责备。露布:公开的文告。1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看见)C能手执马鞍(握、持) D唯傅修期耳(语气词,罢了)17下列句子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有友人与之书 B蒙乃始就学永乃发愤读书C结友而别 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D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18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甲】文人物

11、对话富有情味。孙权谆谆告诫,应读得语重心长,鲁肃的话应读出情不自禁的惊叹语气,表现出他为吕蒙才略猛进所折服。B【甲】文记事简练,没有详写吕蒙如何学习,而是通过鲁肃“与蒙论议”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C【乙】文中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才发愤读书。D【乙】文中“帝每日叹”一句,着力赞美了皇上能识慧眼识才,重用贤臣。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分)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2分) (三)默写(10分)2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1)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2)念天地之悠悠,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2、)(3)_,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4)荡胸生曾云,_。(杜甫望岳)(5)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6)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7)已亥杂诗(其五)中表达诗人辞官以后仍有作为的诗句:_,_。(8)游山西村一诗中流传最广,景物描写中蕴含哲理的两句诗是_,_。四、现代文阅读(40分)(一)课内现代文阅读21.阅读最苦与最乐节选文段,完成下面小题。(10分)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

13、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

14、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

15、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

16、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苦”与“乐”是意义相反的两个词,将它们放在一起,相互对比,相互反衬,加之又分别以“最”来修饰,这样既能使论题鲜明、突出,又能深深吸引读者。B第一段中,作者先否定了一些关于“最苦”的说法,引起读者兴趣,再提出自己的观点,给人新奇之感,又不显得突兀,有水到渠成之妙。C第三段运用了对比论证,先从反面讲尽责任的快乐,再从正面分析不尽责才是痛苦的。D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2)下列与文中的“最乐”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A人能尽自己的责任,就可以感觉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这杯苦酒的滋味给抵消了。狄更斯B先天下

17、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C一个有真正大才能的人会在工作过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乐。歌德D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歌德(3)请简要说说你对“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一句的理解。(4分) (二)非连续文本阅读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今年的冬奥会上,开幕式上的中国元素引人瞩目。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将中华文化的瑰丽与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饱含冬去春来、欣欣向荣的诗意,投射出中国人的生命观、价值观和宇宙观,刚一亮相就瞬间刷屏。火炬“飞扬”取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黄河之水”倾泻而下极具浪漫色彩,五环“破冰而出

18、”彰显心系天下的博大胸怀【材料二】细心的观众还发现冬奥会场馆的很多建筑将中国元素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融合。冰丝带凸显了冬奥元素“冰”和中国作为“丝国”的传统,而“雪飞天”是单板和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项目的场地,设计源自中国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飘逸而优雅,和大跳台的剖面形象十分契合。同时,“飞天”的字面含义与大跳台项目的英文原文“Big Air”一词都有空中腾跃、向空中飞翔的意象,堪称美丽的巧合。融合之新、理念之新、心态之新,北京冬奥会上,一个个“新”的背后,迸发时代活力。【材料三】俄罗斯报记者:北京冬奥会设计融入很多中国元素,这些美丽的元素背后映射的是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美国记者:东奥会的

19、活动中设置了剪纸、书法等特色体验区,我首次尝试用毛笔写字,能在这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高兴。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这场盛会以别开生面的视觉形式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展现了东道主宽阔的文化胸怀和从容的文化自信。(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3分)A冬奥会的开幕式上、冬奥会场馆的很多建设中都融合了中国文化元素。B被刷屏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投射出中国人的生命观、价值观和宇宙观。C雪飞天设计源自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又与“Big Air”的意象重合。D火炬“飞扬”、“黄河之水”、五环“破冰而出”都取自道法哲学理念。(2)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本次冬奥会的设计特点。(4分) (3)

20、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冬奥会的意义。(3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3.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20分)樟树下,外婆家朝 颜一群老樟树,时常绵密地铺进梦境里。顺着它们挥舞的长臂,童年、外婆、乡愁,时间的经纬,无数次重新映现在一座名叫樟树下的村庄深处。大巴车一路畅行,开进了村委会门前的宽阔停车场,车上走下来一群来自全省各地的文艺家,作为其中一员,你忍不住动情地向众人指认这个村庄在你生命中的特殊意义外婆家。儿时钻进钻出的土房子、老洞水、泥巴路、猪栏牛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还有整洁的水泥路、青砖地。原来供全村人洗衣服的泥堰池塘,如今用片石砌得方方正正,成了荷花

21、池。一口用来汲取饮用水的简易水井不见了,你还记得,井面上垫着一块湿滑的木板,上面长满青苔。念书前,你是外婆家的常客,父母忙得脚不沾地的年月,一个无人看顾的野孩子,多么需要一个随时可以倚靠的温暖怀抱,外婆给了你一张共卧的床铺,还有许多个在鼾声中如梦的夜晚。只是,她和三舅三舅母共同生活的这个家很穷,给不了你像样的吃食。有一年夏天,三舅母种了一大块地的胡萝卜,于是到了收获季节,餐桌上便每天都是这一样菜,荤腥就更别提了。你瘦弱,敏感,胆小,食欲总是不佳,又从不敢像表弟妹那样无所顾忌地吐露愿望。外婆担心你瘦得不成人形,便每天晚上在你饭碗底下悄悄埋一个煎荷包蛋,用眼神暗示你到门口屋坪趁黑吃掉。那时候,鸡蛋

22、是不舍得自己吃,要拿去卖钱的,外婆甘冒婆媳不和之风险,给予你的特殊慈爱,何尝不是那个时代不可言说的心酸。外婆十几年前已长眠于村后的一座山冈。那群老樟树还在,它还用宽大的枝叶覆盖一座村庄的日升月落,炊烟袅袅。五十六棵老樟树,围绕着一个村庄,已经活了一百年甚至几百年了,它们用自己的存在和气息,成就了一个村庄的符号,也丰满了几代人的记忆。这是一座地道的红军村,村里人念念不忘的,有“一家五兄弟齐革命”的故事,也有“七子参军”的故事。后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欧阳汝明,成家很晚,1928年,当革命的火种在瑞金点燃时,欧阳汝明做通老母亲刘氏的思想工作,又挨个说服儿子们投身革命。他的大儿子欧阳克茂参军时,不到三十岁

23、;他的小儿子欧阳克荣随红军北上时,刚满十六岁。悲伤的是,他的七个儿子,全部壮烈牺牲在了长征路上,1934年,这里荣获了“扩红1第一村”的旗帜。几年前,一场前所未有的精准扶贫攻坚战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拉开,短短的时间,全村环境好了,产业做起来了,三舅承包的脐橙园,一年四季长得郁郁葱葱,后来,他们又加种了奈李、甜柚,还在果园里散养母鸡和花鸭,受了大半辈子穷的三舅和三舅母,笑声一日比一日爽朗。若是外婆还在人世,该有多欢喜呢?几声鸟鸣隐入稠密的枝叶,阳光在叶隙间跳荡,你闻到樟树的香气,像闻到一股源自光阴的醇酿。临别时,和同行的文艺家们在大樟树下合影留念,身后是一排红色大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你体味

24、着一座村庄的前世今生,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棵樟树,立于时间之中,枝叶婆娑,周身浸透绿意。(选自民族文学2020年第8期,有删改)1扩红:扩大红军的力量。(1)本文着力叙写了三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另外两件。(4) 樟树下的红色故事。 (2)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理解。(4分)五十六棵这样的老樟树,它们用自己的存在和气息,成就了一个村庄的符号,也丰满了几代人的记忆。 (3)请结合全文分析第段的作用。(4分) (4) 第段画线句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请结合全文品析这样表达的妙处。4分)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棵樟树,立于时间之中,枝叶婆娑,周身浸透绿意。 (5)2021年是中国共产

25、党成立100周年,地方政府拟将欧阳汝明家打造成“红色旅游景点”,请你为该景点写一段导游词。不超过100字。(4分) 五、写作(55分)24.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袁隆平以及他的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将“做一粒_的种子”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400800字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基础卷)七年级语文说明:1.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

26、给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炽热(zh)自矜(jn) 蒙眬(lng)诲人不倦(hu)B荒僻(p)掰断(bi)吞噬(sh)忧心忡忡(chng)C无虞(y)闲暇(xi)枯槐(hui)字平如砥(d)D遨游(o)伫立(zh)调羹(gng)荒草萋萋(q)【答案】DA炽热(zh)ch;B忧心忡忡(chng)chng;C无虞(y)y;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竹蔑褪尽汽油弹垂垂墓老耐人寻味 B笼罩折损 狐仙姑耀武扬威惊心动魄C闲暇循环试帖诗血气方钢不期而至 D独裁振悚马嵬坡如释重负踉踉跄跄 【答案】B【解析】A.竹蔑篾;

27、垂垂墓老垂垂暮老;C.试贴诗帖;血气方钢血气方刚;D.振悚震悚;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期中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他怏怏不乐地走在回家的路上。B前几天刚刚清理过的树下杂草,春风一吹,又锋芒毕露了,使人顿生无限感叹。C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D昨晚下了一场雨,学校操场上拖泥带水的。【答案】A【解析】A怏怏不乐:心中郁闷,很不开心。在此形容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时的心情,使用正确;B锋芒毕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在此形容杂草生长,使用对象有误;C马革裹尸:原义是死于战场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比喻英勇作战。在此形容毒枭被击毙,

28、下场很惨,使用有误;D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在此形容雨后的操场,望文生义,使用有误;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高校自主招生选拔的对象主要是以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艺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B.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C. 长津湖这部战争题材的电影对我非常感兴趣,它颂扬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是一部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大片。D.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并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的祝贺。【答案】D【解析】A句式杂糅

29、,应删掉“主要是”,或删掉“以-为主”;B两面对一面,在“勤奋”后面加上“的程度”;C主客颠倒,将“长津湖这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与“我”对调;D没有语病;5. 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是一个疑问句,主干是“谁是人”,其中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依次是代词、动词、副词、形容词、助词、名词。)B说和做孙权劝学最苦与最乐紫藤萝瀑布登飞来峰太空一日带上她的眼睛河中石兽逢入京使驿路梨花(对这些课文标题的结构,正确归类应该是: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C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旨在倡导人们尊重自然、融入自然、享受自然。(句中

30、标点符号的使用是正确的。)D我望着这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这句话运用比喻和双关,生动形象地写出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深化中心(升华主题),照应标题。)【答案】C【解析】C“绿色生活,美丽家园”是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所以应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6.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因为阅读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有了知识和智慧,我们才能独立思考,懂得如何应对人生的种种不确定性,从而免于迷失和彷徨,知道何去何从。A大概是因为阅读能提升我们的气质。B阅读能提升我们的气质吗?C阅读不能提升我们的气质。D阅读为什么能提

31、升我们的气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结合语境和选项可知,语段是肯定阅读的作用,结合横线后的“因为”是解释说明,所以横线处最恰当的是提出问题。A.“大概”表示推测;B.为疑问句,对阅读的作用存疑;C.“不能”表否定;D.提出问题,提问“阅读为什么能提升我们的气质”,与后面的“因为”相衔接,符合语境;7. 下列几则广告语,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2分)A它能粘合住一切,除了破碎的记忆。粘合剂B至上之选,至速之道。某速递公司C要的就是赏心悦目的感觉。某饮料广告D做人间头等大事,剪耳畔万千愁丝。某理发店【答案】C【解析】C.有误。“饮料广告”的广告语应该写与味觉相关的感受来吸引消费者,不该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