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1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16499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朝阳区2021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北京市朝阳区2021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北京市朝阳区2021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北京市朝阳区2021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京市朝阳区北京市朝阳区 2020-2021 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历代诗陈中有诗句“六朝至此灭,天下归杨坚。”此句描述的史实是 A. 南北政权并立 B. 江南政权更替 C. 隋朝完成统一 D. 隋朝经济发展 2. 旧唐书记载隋末“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A.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B. 隋朝统治时间短暂 C. 隋炀帝派人赴流求 D. 黄巢领导农民起义 3. 唐太宗重用的大臣中,李勣原是农民军将领,马周出身寒微,魏征曾是唐太宗政敌的下属。这表明唐太宗 A. 减省刑罚 B. 虚心纳谏 C. 减轻赋税 D. 重视人才

2、 4. 唐朝民族关系和睦,周边各族的向心力大大增强。以下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筒车等农业工具得到推广 日本派遣唐使来到唐朝 A B. C. D. 5. 下面文物反映出唐代 A. 文学创作繁荣 B. 商业贸易活跃 C. 社会风气开放 D. 科技领先世界 6. 唐朝时,承担着沟通中外往来,传播文化使命的有 张骞 玄奘 鉴真 郑和 A. B. C. D. 7. 下面示意图说明了某一历史事件的影响。这一事件是 A. 创立殿试制度 B. 营建东都洛阳 C. 安史之乱 D. 唐朝灭亡 8. 下面地图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 春秋战国 B. 南北朝 C. 五代

3、十国 D. 辽宋夏金 9. 宋朝以有限的代价获得了持久的和平, 契丹获得了稳定的额外收入来源, 并减轻了他们南边的边界防卫。材料评价的是 A. 澶渊之盟 B. 宋夏和约 C. 北宋灭亡 D. 宋金和议 10. 这支队伍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受南宋人民爱戴,金军却很惧怕他们。带领这支队伍的是 A. 卫青 B. 岳飞 C. 辛弃疾 D. 文天祥 11. 以下是北宋东京城中的部分活动。这些活动主要集中在 宋代名称 散乐舞旋 傀儡 货药 球杖踢弄 现名称 乐舞 木偶戏 药材交易 蹴鞠、杂技 A. 皇城 B. 殿前阅军营 C. 饮众街 D. 瓦子 12. 下面图片内容共同反映出时代特征

4、是 A. 民族交融 B. 科技进步 C. 人口增长 D. 文化发达 13.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以下各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 12 世纪蒙古各部落战争频繁 B. 铁木真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 C. 1271 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D. 宋元时期经济发展促进了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 14. 1247 年,吐蕃各地归附蒙古。元朝成立后,设立宣政院对这一地区进行管辖。这一地区是今天的 A. 北京 B. 西藏 C. 陕西 D. 新疆 15. 朱元璋要求以后子孙做皇帝时, “并不许立丞相。 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 文武群臣即时劾奏, 处以重刑”。以下措施中与此作用相同的是 A. 实行分

5、封制 B. 确立郡县制度 C. 设立锦衣卫 D. 实行垦荒政策 16. 下列史实及其影响对应正确的是 A. 契丹族建立辽政权出现了五代十国割据局面 B.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理 C 八股取士提高了中央机构办事效率 D. 明朝修建长城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 17. 中央电视台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讲述典籍中的中华文明史。第二集中的主人公了解、记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写出天工开物 ,他还把书中的技术传授给乡邻。这位主人公是 A. 毕昇 B. 苏轼 C. 李时珍 D. 宋应星 18. 下面示意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处分别是 A. 诗、小说、词 B. 词、诗、小说 C. 小说、词、诗

6、D. 诗、词、小说 19. 纪效新书是明代著名兵书,所述内容具体实用,既是抗倭中练兵实战的经验总结,也反映了明代作战的特点。这部兵书的作者是 A. 徐光启 B. 戚继光 C. 郑成功 D. 曹雪芹 20.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与这首明末歌谣直接相关的史实是 A. 明朝设“三司” B.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 C. 李自成起义 D.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21. 皇帝的一切命令直接由军机处发出,不再经过兵部。公文和密折由军机处直接送到皇帝手里,不再经过内阁和议政王大臣的处理。军机要员的权限实质上是依葫芦画瓢。这表明军机处的设立 A.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控

7、制了人们思想 C. 完善了选官制度 D. 强化了贵族特权 22. 下表反映出清朝前期 时期 人口 耕地面积 征收粮食 顺治末年 不到 2000 万 约 549 万顷 640 多万石 乾隆末年 3 亿左右 约 741 万顷 830 多万石 A. 农业有了较大发展 B. 出现手工业工场 C. 出现了有名的商帮 D. 形成了农村集市 23. 清政府严禁米粮、 铁器等货物出口, 规定出洋商船载重量必须在 500 石以下, 舵手等人不得超过 28 名。由此可知清政府 A. 限制对外贸易 B. 只开放广州一口通商 C. 军队武备废驰 D. 隔断中国同西方联系 24. 嘉庆元年国库存银 5658 万两,到嘉

8、庆十九年时为 1240 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六分之一。材料说明 A. 清朝实行闭关政策 B. 政府出现财政危机 C. 贫富分化现象严重 D. 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25. 这一剧种文字通俗,吸收了昆曲精华,融合秦腔、京调等优点,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行,集中体现了中国戏剧的精华。这一剧种是 A. 杂剧 B. 南戏 C. 徽剧 D. 京剧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26. 中国古代王朝采取多种措施巩固统一。 材料一 隋文帝选官不问门第,令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明经等科的考试,合格者录用为官。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这一制度产生后,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联系起来,成为以后士人做官

9、的必由之路。一般地主子弟甚至贫寒子弟也可能由此走上仕途。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这一制度”的名称并分析其作用。 材料二 两宋时期部分君臣的言论 人物 言论 宋太祖 五代时,节度使统治暴虐,百姓深受其害,我现在用儒臣百余人分治节度使辖区,纵使他们都去贪污受贿,其危害也及不上一个武将 大臣余靖 自来武臣在边关,多被文臣所牵制 大臣吕中 我朝以儒立国,故命宰相读书,用儒臣掌邢狱,以文臣知州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出宋朝实行的政策。分析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 材料三 元朝大批签发内地军民前往漠北屯田,并在一部分蒙古牧民当中传授耕作技术,在民族复杂的东北地区

10、,设立了辽阳行省。云南行省的长官教当地民族播种,兴修水利,创建孔子庙等。巡行劝农使向他们传授内地的先进养蚕方法,“收利十倍于旧,云南之人由是益富庶”。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元朝统治边疆地区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材料四 清朝治理疆域的部分措施 先后平定准噶尔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俄军。1689 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 先后册封藏传佛教首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封号。设置驻藏大臣和噶厦。 1662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 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 (4)依据材料四,完成以下知识结构图。 (西北、

11、东南地区写序号) 27. 唐宋时期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 时期 唐太宗 唐玄宗(前期) 统治天下大丰收,流散者都回到乡里,米每斗三四四方丰收,百姓乐业。户口有一千余万,米每斗状况 钱,全年断死刑才 29人 三钱。青壮年不识兵器 (1)依据材料一,分别写出唐太宗和唐玄宗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概括治世局面的表现。 材料二 唐宋时的经济发展表现 序号 内容 唐文宗时,政府命江南造水车以灌溉,家贫不能制作者由政府出资 唐朝发明的曲辕犁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 宋太祖规定,县官招集流民垦荒,使户口增加者有赏 唐朝粮食的亩产量一般在 1 石左右,宋代为 2 石,两浙路地区可达 5、6

12、石 唐绢粗而厚,宋绢细而薄,元绢与宋绢相似但不如宋绢匀净 北宋哲宗时绢帛的赋税收入为 2445 万匹,超过唐代最高年份收入的 3倍 (2)任选以下一个主题,选择能说明这一主题两项史实。 (仿照示例完成)示例: 主题 序号 主题 1 序号 主题 2 序号 手工业生产发展 政府重视农业 农业生产发展 材料三 两宋时期经济状况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出三项经济数据的共同点。指出其反映的历史现象。 28. 沟通交流发展 材料一 唐代安西、北庭都护府的建立,不仅使隋朝丝绸之路的主线西移,又形成众多支线。唐太宗时丝绸之路向西南延伸,从长安出发可到西藏再到印度。海上丝绸之路也有新发展。大运河的开通连

13、接了南北,运河沿岸的扬州面对出海口,连接陆路丝绸之路,沟通南北往来,成为国际交往的门户。从广州出发到波斯湾、红海等地的航线已经开通。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唐代丝绸之路发展的表现。分析唐代丝绸之路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比较从宋朝到元朝对外交通路线发生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到达美洲早 87 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 116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有大型宝船 62 艘,官兵 27800余人,还有马船、粮船、坐船、战船等多种船只,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郑和七下西洋打通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把亚、非的广大海域联

14、成一气,这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成就。 摘编自王天有明史多重性格的时代 (3)依据材料三,说出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及在交通航路上的重要贡献。 材料四 指南针传播路线造纸术传播路线 活字印刷术传播路线火药的传播路线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 四大发明传播路线示意图 唐朝时,造纸术向外传播。宋元时期,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向外传播 玉米、马铃薯与花生 明朝时原产美洲的玉米、马铃薯与花生传入我国 (4)依据材料四,分析丝绸之路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北京市朝阳区北京市朝阳区 2020-2021 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历代诗陈中有诗句“六朝至此灭,天

15、下归杨坚。”此句描述的史实是 A. 南北政权并立 B. 江南政权更替 C. 隋朝完成统一 D. 隋朝经济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六朝至此灭,天下归杨坚。”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园元 81 年,北周静帝禅位于杨坚,建立隋朝,杨坚即隋文帝,至公元 589 年,隋灭南朝陈国,完成大一统,C 符合题意;南北政权并立是隋朝之前,A 不符合题意;“江南政权更替”与题干内容无关,B 不符合题意;隋朝经济发展是隋朝统一以后的内容,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2. 旧唐书记载隋末“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A.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B. 隋朝统治时间短暂 C

16、. 隋炀帝派人赴流求 D. 黄巢领导农民起义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反映的隋朝末年的悲惨景象,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故选 A;BC 两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唐朝末年黄巢领导农民起义,排除 D。 【点睛】 3. 唐太宗重用的大臣中,李勣原是农民军将领,马周出身寒微,魏征曾是唐太宗政敌的下属。这表明唐太宗 A. 减省刑罚 B. 虚心纳谏 C. 减轻赋税 D. 重视人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唐太宗重用的大臣中,李勣原是农民军将领,马周出身寒微,魏征曾是唐太宗政敌的下属”可知,唐太宗使用人才不问出身,这说明他重视人才。故 D 正

17、确;材料没有涉及减省刑罚、虚心纳谏、减轻赋税,故排除 ABC 项。故选 D。 4. 唐朝民族关系和睦,周边各族的向心力大大增强。以下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筒车等农业工具得到推广 日本派遣唐使来到唐朝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以强盛的国力为基础以开放的胸怀接纳世界,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为天可汗;为了巩固与吐蕃的关系,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唐与吐蕃的交往;筒车的使用属于经济领域,不属于民族关系领域,与题意不符;日本派遣唐使来到唐朝属于对外交往,不属于民族关系领域,与题意不符;综上符

18、合题意的是,故选择 A,排除 BCD。 5. 下面文物反映出唐代 A. 文学创作繁荣 B. 商业贸易活跃 C. 社会风气开放 D. 科技领先世界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图片唐代打马球女俑,可知反映了唐朝女子进行打马球等活动,社会风气相对开放,C 正确;打马球女俑反映了唐朝手工业的发展以及社会风气的开放,而非文学创作繁荣或商业贸易活跃,AB 排除;题干没有涉及中国科技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科技的比较,无从得出科技领先世界,D 排除。故选 C。 6. 唐朝时,承担着沟通中外往来,传播文化使命的有 张骞 玄奘 鉴真 郑和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唐

19、朝”“中外往来”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玄奘西游天竺,促进了天竺和唐朝的文化往来,鉴真六次东渡日本,把唐朝文化带到日本,促进了中日的文化交流,符合题意;张骞是西汉时期的人物,不符合题意;郑和是明朝时期的人物,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的 ACD;故选 B。 7. 下面示意图说明了某一历史事件的影响。这一事件是 A. 创立殿试制度 B. 营建东都洛阳 C. 安史之乱 D. 唐朝灭亡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战争,同唐朝争夺统治权,这是节度使权势过大造成的后果,这一事件被称为安史之乱,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唐朝

20、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C 符合题意;创立殿试的是武则天,A 不符合题意; 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 B 不符合题意; 907 年, 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 改国号梁, 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8. 下面地图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 春秋战国 B. 南北朝 C. 五代十国 D. 辽宋夏金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的图片“后周、后蜀,南唐”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灭亡后,定都于中原地区的有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杨吴、桀燕等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

21、杨吴) 、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 、南汉、南平(荆南) 、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由此可知,图片描述的是五代十国时期,C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后唐,A 不符合题意;南朝承自东晋,由汉族建立,有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四朝,均以建康为都;北朝承自十六国,由鲜卑族建立,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灭北齐,南北朝时期没有图片上的国家,B 不符合题意;辽宋夏金时期政权并立,没有题干上的后唐,后蜀等国,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9. 宋朝以有限的代价获得了持久的和平, 契丹获得了稳定的额外收入来源

22、, 并减轻了他们南边的边界防卫。材料评价的是 A. 澶渊之盟 B. 宋夏和约 C. 北宋灭亡 D. 宋金和议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宋朝通过澶渊之盟以有限的代价获得了持久的和平,契丹也获得了稳定的额外收入,故选 A 项;宋夏和约是与党项族,而非契丹族,故排除 B 项;北宋灭亡、宋金和议都是宋朝与女真族的关系,故排除 C 项、D 项。 10. 这支队伍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受南宋人民爱戴,金军却很惧怕他们。带领这支队伍的是 A. 卫青 B. 岳飞 C. 辛弃疾 D. 文天祥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岳飞出身于河南汤阴的农

23、家,在抗金战火中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将领。他的部队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人称“岳家军”,金军很惧怕他们,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选项 B 符合题意;卫青是西汉名将,抗击匈奴,A 排除;辛弃疾是南宋词人,C 排除;文天祥是南宋时期抗元英雄,D 排除。故选 B。 11. 以下是北宋东京城中的部分活动。这些活动主要集中在 宋代名称 散乐舞旋 傀儡 货药 球杖踢弄 现名称 乐舞 木偶戏 药材交易 蹴鞠、杂技 A. 皇城 B. 殿前阅军营 C. 饮众街 D. 瓦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的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格中的内容主要是娱

24、乐和休闲以及商业往来,应该集中在宋朝时期的瓦子, 这是宋朝时期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以极其丰富的曲艺说唱杂技等表演为内容,一种更为大众性的享乐消费异军突起,D 符合题意;皇城和殿前阅军营不是主要的娱乐场所,AB 不符合题意;饮众街范围太小与题干表格内容不相符,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12. 下面图片内容共同反映出的时代特征是 A. 民族交融 B. 科技进步 C. 人口增长 D. 文化发达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中图片“西夏文书籍”可知西夏文字受汉文字的影响,而“宋与金、夏的榷场贸易”,反映了宋与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在边境开设榷场,进行互市贸易,由此可见共同反映的时代特征

25、是民族交融加强,A 正确;题干的主题是关于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没有体现科技进步、人口增长或文化发达,BCD 排除。故选 A。 13.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分析或评判。以下各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 12 世纪蒙古各部落战争频繁 B. 铁木真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 C. 1271 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D. 宋元时期经济发展促进了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的信息可知,“宋元时期经济发展促进了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是人们对宋元时期经济发展的评价,属于历史解释,D 符合题意;ABC 三项都属于已经发生的历史史实,不包含人们对这些史

26、实的评价,应该排除;故选 D。 14. 1247 年,吐蕃各地归附蒙古。元朝成立后,设立宣政院对这一地区进行管辖。这一地区是今天的 A. 北京 B. 西藏 C. 陕西 D. 新疆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宣政院是中国元朝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B 符合题意;北京不属于宣政院管辖范围,A 不符合题意;陕西和新疆也不属于宣政院的管辖范围,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5. 朱元璋要求以后子孙做皇帝时, “并不许立丞相。 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 文武群臣即时劾奏, 处以重刑”。以下措施中与此作用相同的是

27、 A. 实行分封制 B. 确立郡县制度 C. 设立锦衣卫 D. 实行垦荒政策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朱元璋废除丞相,加强了君主专制。朱元璋设立锦衣卫,由皇帝直接管辖,目的是加强对官员的控制,加强君主专制,故选 C;分封制、郡县制度是地方管理制度,反映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属于君主专制问题,排除 AB;实行垦荒属于发展经济的措施,不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排除 D。 【点睛】 16. 下列史实及其影响对应正确的是 A. 契丹族建立辽政权出现了五代十国割据局面 B.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理 C. 八股取士提高了中央机构办事效率 D. 明朝修建长城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 【

28、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设置澎湖巡检司,B 对应正确,符合题意;契丹族建立辽政权出现了宋辽对峙的局面,与五代十国无关,A 对应错误,排除;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与中央机构办事效率无关,C 对应错误,排除;明朝修建长城加强了军事防御,与中外经济交流无关,D 对应错误,排除;故选 B。 17. 中央电视台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讲述典籍中的中华文明史。第二集中的主人公了解、记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写出天工开物 ,他还把书中的技术传授给乡邻。这位主人公是 A. 毕昇 B. 苏轼 C. 李时珍 D. 宋应星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

29、知识可知, 天工开物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所著,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D 符合题意;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A 不符合题意;苏轼是北宋著名的词人,B 不符合题意;李时珍的著作是本草纲目 ,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18. 下面示意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处分别是 A. 诗、小说、词 B. 词、诗、小说 C. 小说、词、诗 D. 诗、词、小说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朝、宋朝、明清的代表文学成就分别是诗、

30、词、小说,故选 D;宋朝的代表文学成就是宋词,排除 A;唐朝的代表文学成就是唐诗,排除 BC。 【点睛】 19. 纪效新书是明代著名兵书,所述内容具体实用,既是抗倭中练兵实战的经验总结,也反映了明代作战的特点。这部兵书的作者是 A. 徐光启 B. 戚继光 C. 郑成功 D. 曹雪芹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抗倭中练兵实战的经验总结,也反映了明代作战的特点”,结合课本所学,明朝时期,由于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侵犯中国东南沿海。明朝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彻底打败倭寇,戚继光大量整顿军队,进行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戚继光率领戚家军

31、在东南沿海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后来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 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纪效新书 就具体表述了戚继光抗倭的实战经验。 作者戚继光。B 正确; 农政全书是关于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作者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A 排除;郑功成的作战经验是收复台湾,不是抗倭,C 排除;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描写了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D 排除;故选 B。 20.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与这首明末歌谣直接相关的史实是 A. 明朝设“三司” B.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 C. 李自成起义 D.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答案】C

32、【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闯王”是指李自成。明末土地兼并严重, 赋税沉重, 民不聊生,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故 C 正确;A 项是明朝初期加强统治的措施,题目考查的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故排除 A 项;BD 项与题目不符,故排除 BD 项。故选 C。 21. 皇帝的一切命令直接由军机处发出,不再经过兵部。公文和密折由军机处直接送到皇帝手里,不再经过内阁和议政王大臣的处理。军机要员的权限实质上是依葫芦画瓢。这表明军机处的设立 A.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控制了人们思想 C. 完善了选官制度 D

33、. 强化了贵族特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成立以后,内阁成为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都由军机处办理,军机处总揽军政大 权,成为真正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由皇帝临时交办,所以军机大臣只是奉旨办事罢了,“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些都充分说明 军机处是皇帝的御用工具,加强了君主专制,A 符合题意;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控制了人们的思想,B 不符合题意;科举制度完善了选官制度,C 不符合题意;军机处没有强化贵族特权,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22. 下表反映出清朝前期 时期 人口 耕地面

34、积 征收粮食 顺治末年 不到 2000 万 约 549 万顷 640 多万石 乾隆末年 3 亿左右 约 741 万顷 830 多万石 A. 农业有了较大发展 B. 出现手工业工场 C. 出现了有名的商帮 D. 形成了农村集市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的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建立后,统治者注重农业发展,积极调整农业政策,鼓励垦荒运动,使得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A 符合题意;手工业与耕地面积无关,B 不符合题意;商帮与征收粮食无关,C 不符合题意;题干表格显示人口增多,与集市无关,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23. 清政府严禁米粮、 铁器等货物出口, 规定出洋商船载重量必须在

35、 500 石以下, 舵手等人不得超过 28 名。由此可知清政府 A. 限制对外贸易 B. 只开放广州一口通商 C. 军队武备废驰 D. 隔断中国同西方联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巩固统治,隔绝东南沿海人民与台湾郑氏抗清力量的交通,防范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清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中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清政府严禁米粮、铁器等货物出口,规定出洋商船载重量必须在 500 石以下,舵手等人不得超过 28 名。故 A 项正确;“只开放广州一口通商”不是材料主旨,故 B 项错误;材料与“军队武备废驰”无关,故 C 项错误;“隔断中国同西方联系”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材料反映的

36、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内容,故 D 项错误。 24. 嘉庆元年国库存银 5658 万两,到嘉庆十九年时为 1240 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六分之一。材料说明 A. 清朝实行闭关政策 B. 政府出现财政危机 C. 贫富分化现象严重 D. 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嘉庆十九年的国库存银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六分之一, 说明政府财政出现了危机, 故选 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清朝实行闭关政策、贫富分化现象严重,也无法体现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排除 ACD。 【点睛】 25. 这一剧种文字通俗,吸收了昆曲精华,融合秦腔、京调等优点,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行,集中体现了

37、中国戏剧精华。这一剧种是 A. 杂剧 B. 南戏 C. 徽剧 D. 京剧 【答案】D 【解析】 【详解】清朝乾隆时,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四大徽班先后进京献艺,赢得观众喜爱,此后徽调不断吸收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京剧”,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京剧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行,D 正确;据此分析 ABC 排除。故选 D。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26. 中国古代王朝采取多种措施巩固统一。 材料一 隋文帝选官不问门第,令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明经等科的考试,合格者录用为官。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这一制度产生后,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联系起来

38、,成为以后士人做官的必由之路。一般地主子弟甚至贫寒子弟也可能由此走上仕途。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这一制度”的名称并分析其作用。 材料二 两宋时期部分君臣的言论 人物 言论 宋太祖 五代时,节度使统治暴虐,百姓深受其害,我现在用儒臣百余人分治节度使辖区,纵使他们都去贪污受贿,其危害也及不上一个武将 大臣余靖 自来武臣在边关,多被文臣所牵制 大臣吕我朝以儒立国,故命宰相读书,用儒臣掌邢狱,以文臣知州 中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出宋朝实行政策。分析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 材料三 元朝大批签发内地军民前往漠北屯田,并在一部分蒙古牧民当中传授耕作技术,在民

39、族复杂的东北地区,设立了辽阳行省。云南行省的长官教当地民族播种,兴修水利,创建孔子庙等。巡行劝农使向他们传授内地的先进养蚕方法,“收利十倍于旧,云南之人由是益富庶”。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元朝统治边疆地区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材料四 清朝治理疆域的部分措施 先后平定准噶尔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俄军。1689 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 先后册封藏传佛教首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封号。设置驻藏大臣和噶厦。 1662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 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 (4)依据材料四,完成以下知识结

40、构图。 (西北、东南地区写序号) 【答案】 (1)科举制。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使贫寒子弟和有才学的人能由此参政,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等。 (写出一项即可) (2)重文轻武。唐末以来武将专权威胁中央,导致地方出现割据势力甚至使王朝更替频繁。 (3)设立行省制;向边疆移民;向少数民族传播先进的生产技术等。 (写出一项即可) 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融:促进了边疆的开发等。 (写出一项即可) (4)西北:;东南:。共同作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等。 (写出一项即可) 【解析】 【详解】 (1)第一问依据

41、材料一“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可知“这一制度”是指科举制度,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度形成。第二问依据材料一“这一制度产生后,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联系起来,成为以后士人做官的必由之路。一般地主子弟甚至贫寒子弟也可能由此走上仕途”可知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使贫寒子弟和有才学的人能由此参政,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再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度也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等。 (2)第一问依据材料二“我现在用儒臣百余人分治节度使辖区,纵使他们都去贪污受贿,其危害也及不上一个武将大臣”“余靖自来武臣在边关,多被文臣所牵制”等,可知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提高文官的地位,抑制武将。第二问依据材料

42、二“五代时,节度使统治暴虐,百姓深受其害”并结合所学知识,原因是唐末以来武将专权威胁中央,导致地方出现割据势力甚至使王朝更替频繁。 (3)第一问依据材料三概括元朝统治边疆地区的措施,据“元朝大批签发内地军民前往漠北屯田”可知向边疆移民;据“并在一部分蒙古牧民当中传授耕作技术”“云南行省的长官教当地民族播种,兴修水利,创建孔子庙等”可知向少数民族传播先进的生产技术;据“在民族复杂的东北地区,设立了辽阳行省”可知设立行省制等。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来看,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从民族融合的角度来看,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融;从边疆开发的角度来看,促进了边疆的开发等

43、。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清朝先后平定准噶尔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新疆地区的管辖;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俄军。1689 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加强对东北边疆地区的管辖;先后册封藏传佛教首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封号。设置驻藏大臣和噶厦,加强对西南西藏地区的管辖;1662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 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 年台湾正式建省,加强对东南台湾地区的管辖。这些举措的共同作用是加强对边疆统治,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等。 27. 唐宋时期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 时期 唐太宗 唐玄宗(前期) 统治状况 天下大丰收,流散者都回到

44、乡里,米每斗三四钱,全年断死刑才 29人 四方丰收,百姓乐业。户口有一千余万,米每斗三钱。青壮年不识兵器 (1)依据材料一,分别写出唐太宗和唐玄宗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概括治世局面的表现。 材料二 唐宋时的经济发展表现 序号 内容 唐文宗时,政府命江南造水车以灌溉,家贫不能制作者由政府出资 唐朝发明的曲辕犁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 宋太祖规定,县官招集流民垦荒,使户口增加者有赏 唐朝粮食的亩产量一般在 1 石左右,宋代为 2 石,两浙路地区可达 5、6 石 唐绢粗而厚,宋绢细而薄,元绢与宋绢相似但不如宋绢匀净 北宋哲宗时绢帛的赋税收入为 2445 万匹,超过唐代最高年份收入的

45、3倍 (2)任选以下一个主题,选择能说明这一主题的两项史实。 (仿照示例完成)示例: 主题 序号 主题 1 序号 主题 2 序号 手工业生产发展 政府重视农业 农业生产发展 材料三 两宋时期经济状况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出三项经济数据的共同点。指出其反映的历史现象。 【答案】 (1)唐太宗: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元盛世。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等。 (写出一项即可) (2)主题 1:或主题 2: (3)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 【解析】 【详解】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的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的盛世局面是贞观之治;唐玄宗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是开元盛

46、世;第二小问:治世局面的表现是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等。 (2)依据材料二的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选的是主题 1 政府重视农业;能说明这一主题的两项史实是唐文宗时,政府命江南造水车以灌溉,家贫不能制作者由政府出资;宋太祖规定,县官招集流民垦荒,使户口增加者有赏。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的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项经济数据的共同点是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第二小问:其反映的历史现象是经济重心南移。 28. 沟通交流发展 材料一 唐代安西、北庭都护府的建立,不仅使隋朝丝绸之路的主线西移,又形成众多支线。唐太宗时丝绸之路向西南延伸,从长安出发可到西藏再到印度。海上丝绸之路也

47、有新发展。大运河的开通连接了南北,运河沿岸的扬州面对出海口,连接陆路丝绸之路,沟通南北往来,成为国际交往的门户。从广州出发到波斯湾、红海等地的航线已经开通。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唐代丝绸之路发展的表现。分析唐代丝绸之路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比较从宋朝到元朝对外交通路线发生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到达美洲早 87 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 116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有大型宝船 62 艘,官兵 27800余人,还有马船、粮船、坐船、战船等多种船只,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郑和七下西洋打通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

48、路,把亚、非的广大海域联成一气,这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成就。 摘编自王天有明史多重性格的时代 (3)依据材料三,说出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及在交通航路上的重要贡献。 材料四 指南针传播路线造纸术传播路线 活字印刷术传播路线火药的传播路线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 四大发明传播路线示意图 唐朝时,造纸术向外传播。宋元时期,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向外传播 玉米、马铃薯与花生 明朝时原产美洲的玉米、马铃薯与花生传入我国 (4)依据材料四,分析丝绸之路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 (1)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增加;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连接起来;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延伸至波斯湾等。 (写出两项即可)唐代经济繁荣

49、;国家统一;大运河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等。 (写出一项即可) (2)宋朝以海路为主,元朝海陆兼备;元朝统一全国等。 (3)时间早;规模大;取得伟大成就等。 (写出一项即可)开通中国到东非的航路等。 (4)促进了中外经济、科技、文化、物种的交流等。 (写出两项即可)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不仅使隋朝丝绸之路的主线西移,又形成众多支线。唐太宗时丝绸之路向西南延伸,从长安出发可到西藏再到印度。”由此得出,唐代丝绸之路发展的表现: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增加;“海上丝绸之路也有新发展。大运河的开通连接了南北,运河沿岸的扬州面对出海口,连接陆路丝绸之路,沟通南北往来,成为国际交往的门户”由此得出表

50、现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连接起来;“从广州出发到波斯湾、红海等地的航线已经开通。”得出表现: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延伸至波斯湾等;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丝绸之路”是对外贸易的商道,唐代经济繁荣,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由材料一“唐代安西、北庭都护府的建立”“大运河的开通连接了南北,运河沿岸的扬州面对出海口,连接陆路丝绸之路”,得出:唐朝政局稳定,国家统一;大运河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等。 (2)依据材料二“宋朝对外贸易路线图”左下角图例:海陆贸易路线,得出:宋朝以海路主;元朝交通路线图左下角图例:陆路交通、海陆交通,得出:元朝海陆兼备;元朝统一全国等。 (3)依据材料三“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历史 > 期末试卷 > 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