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时期和秦汉至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阶段。阶段1: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萌芽)早期国家政治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较为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走向崩溃。阶段2:秦汉至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发展时期(建立、完善、强化)线索1:君主专制: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秦汉至明清,中央有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在到
2、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初费丞相,后来明清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线索2: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调整地方机构。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线索3:选官制度: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从世官制、军功爵制、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的发展历程,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线索4:监察体系: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起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并创建了相对独立的监察制度,中央有御史大夫,地方有监御史。此
3、后,历朝历代都建立起监察制度,逐步健全和完备。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的监察制度,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但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的效能是有限的,监官本身因贪赃枉法不乏其人。一 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一、夏商政治形势1.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制度开始,宗族关系成为基本政治关系(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私有制的发展,阶级对立下的产物)。2.商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一切政治事务通过占卜来决定)。二、周朝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权利分配制度概念:分封制即古汉语“封建(封邦建国)的原始含义。商朝已有分封。在周
4、朝时期,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情况下,把一定得土地和人口划分给诸侯的社会制度。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即巩固西周的统治。内容: 对象:主体是同性王族(晋、卫、鲁、燕,富庶之地/战略要地),其次是功臣(齐)和先代贵族(宋、蓟)。 关系:诸侯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诸侯权利:受分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可以再次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作用:稳定了统治秩序,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打破了夏商时代的部落国家和方国联盟状态,国家政权有松散走向紧密。局限(瓦解的原因):封国诸侯具有相
5、对的独立性,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进行直接干涉和控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实力增强,诸侯争霸战争不断,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减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瓦解表现:周王与诸侯之间:诸侯国挑战周王室的权威,如楚庄王问鼎;诸侯国之间:为争夺霸权,相互战争、相互兼并,“春秋无义战”是最突出的表现;诸侯国内部:卿大夫夺位,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2、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1)概念:宗法制即宗族法规,是中国古代按照父系血统远近,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区别亲疏,分配政治权利,规定等级秩序,维护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制度。(2)目的:协调家庭内部关系,加强统治秩序,解决周
6、人贵族内部权力继承问题。(3)特点:主要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度。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立嫡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春秋公羊传)。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家族等级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嫡长子与众子的关系具有双重性,即具有血缘上的兄弟关系和政治上的君臣关系。)(4) 作用:把“国”和“家”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使君统与宗统结合起来),王权较前代有所强化。稳定等级结构,保持贵族的政治特权、爵位和财产权不致分散或受到削弱。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影响深远,直到今天其内涵仍然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积极: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
7、利于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定,祖国的统一,如尊宗敬祖。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的划分了远近尊卑,容易形成地方分裂势力和宗派势力)。(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是分封制的依据和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3.礼乐制度权力认同制度概念:“礼”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乐”是配合“礼”进行维护等级差别的乐舞。内容:礼乐制度要求不同等级都安于名分,遵守礼制,不得僭越。目的:巩固贵族的身份地位,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解决权力认同问题。实质: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影响:维护了西周政治稳定,保证了西周社会的和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瓦解:春
8、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春秋时期的鲁国季孙氏“八佾舞于庭”,孔子斥责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4、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5、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 .秦朝统一及拓展疆域的措施1.秦的统一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
9、221年,秦国灭掉东方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2.拓展疆域的措施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了北部边防的力量。沟通灵渠,平定岭南设置岭南郡,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的开端。征服西南夷,开辟五尺道是西南夷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3.历史意义:(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诸侯混战的局面。(2)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二.影响百代的三大制度1.皇帝制度创立: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皇帝”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权力: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大权。特点:皇帝至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10、(1)内容:三公:丞相(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主管军事)和御史大夫(丞相的助手(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传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系统)史称“三公”。三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九卿:丞相之下设立“九卿”,分掌国家和皇家各项行政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2)参政方式:三公九卿以“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供皇帝裁决。(“朝议”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但最终决定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拓展】秦朝中央官制的基本特征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各个官职相互牵制,任何人
11、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于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君权不致旁落。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诸卿中奉常、郎中令、宗正、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帝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官员由皇帝任免并对皇帝负责,职责明确,组织完备,是一种典型的官僚政治体制。3地方政治制度郡县制(1)渊源:战国时期出现以郡县制替代分封制的现象。(2)内容:郡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令或县长:县的长官,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命。特点(与分封制相比):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且不能世袭。选官不问身份
12、,实行俸禄制度,没有封地。(4)意义: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使早期的部族国家转化为疆域国家。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贵族政治:政治权力都掌握在世袭贵族手里,实行“世卿世禄制”,所有的官员都是贵族,有封地而无薪俸,将政权固定在贵族的家族范围内。官僚政治:官员由皇帝任命,不世袭,无封地,有俸禄。)【拓展】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类别分封制郡县制建立基础血缘关系按地域划分传承制度诸侯王位世袭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官位概不世袭官吏权利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与中央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13、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官员职责范围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历史作用巩固了统治,但易导致分裂割据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基本含义:(1) 专制主义:专制主义与民主政体相对立,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2) 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简单地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就是: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其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2.形成原因(1) 经济
14、: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障生产。(2) 政治:新兴的地主阶级需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镇压农民反抗,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需要。(3) 思想: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提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3.主要内容(1) 加强君主权力: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皇权;明清时期强化君主专制等。(2) 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3) 变革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等。(4) 注重选拔和任免官吏:如秦朝推行的郡县制,规定郡
15、县长官由皇帝一人任免;起于隋唐的科举制,也是培养和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5) 加强监察机制: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在地方设通判等。4.发展历程时期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特点萌芽确立成熟发展强化5.基本矛盾一是中央内部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其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最终被废除。矛盾基本解决是明太祖时期废除丞相制度。二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其发展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矛盾基本解决是在北宋初期推行文官制度,收地方权力。6.历史影响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封建社会的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作用逐渐
16、增大。具体表现在:积极作用消极作用政治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创造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防止分裂割据。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地位,民主政治无从发展,长期的人治传统,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经济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封建社会后期,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了新的生产关系的成长。思想文化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对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和封杀。三
17、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一.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代:内外朝制 汉武帝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逐渐形成了“中朝”制度。内朝决策,外朝执行。2.隋唐:三省六部制运行机制:在中央设置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审议封驳)、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影响: 三省之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提高了办事效率; 分割相权,相互牵制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拓展】三省六部制和三权分立: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形式相似,本质相反。形式上都体
18、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本质上,三省六部制是君主专制的产物,三权分立则是民主政治的产物。3.宋代:二府三司制(1)中书门下为行政机构,长官同平章事为正相,为了分割宰相的权力,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2)设枢密院掌管军事,长官为枢密使。(3)设三司(度支、盐铁、户部)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4、元朝的“一省二院”(1)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领六部,行宰相职权(后期宰相权利渐大)(2)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3)统领宗教及西藏事务:宣政院 5.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废除丞相原因:丞相权利过大,威胁皇权;胡惟庸专权。废除:明太祖正式下令罢除丞相,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并且明确宣布成为定制。影响:一定
19、程度上防止了丞相专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导致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皇权空前强化,造成明中后期太监乱政,政治黑暗。设置内阁设置原因: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内阁的形成和发展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明宣宗、英宗授予内阁票拟权对奏章拟出处理意见明神宗内阁首辅权利膨胀部权尽归内阁内阁制与丞相制的比较宰相内阁相似点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不同点地位百官之首仅备顾问职权参与决策无决策权性质国家法定中央机构不是中央的正式机构影响制约皇权无制约力评价明朝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机构和决策机构你,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并不能对皇权构成制约,它的设立进一步强化了
20、君主专制制度。6. 清朝设立军机处设立: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由单纯处理军务逐步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职责: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跪受笔录,上传下达。)特点: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政治决策更具有封闭性。:影响:专制皇权达到顶峰。小结:君主专制演进的趋势(或皇权与相权演进的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废除。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1.西汉:从“郡国并行制”到“推恩令”刘邦建立,于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 汉高祖:铲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出现郡国并立局面汉景帝:前154
21、年,采纳贾谊、晁错(削藩策)建议削藩,引发“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即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2、唐朝:节度使和藩镇割据唐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节度使,节度使在政治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并控制地方的财权和武装。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措施:军事:收地方将领的兵权,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财政:设转运使将地方赋税运到中央来。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导致北宋“积贫积弱”。4.元代:行省制(1)
22、基本内容:全称为“行中书省”(意为行动中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中书省的派支机构,行省的重大民政、军政要务、赋税征收需经中央同意。全国分设十个行省;另有两个单列行政区,一个是宣政院管辖的地区,一个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2)历史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5.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加强地方管理废行行中书省。实行三司分权:承宣布政使司负责地方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负责地方监察、司法,都指挥使司负责地方军政。作用:三司分立,互相牵制,大权统归中央。6.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对边疆的有效管理:基本原则: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
23、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设置理藩院:与六部地位相同。起初只管理蒙古事务,后来也负责新疆和西藏的行政、赋税、兵刑、户口、宗教等事务。“改土归流”:原因:土司在同一地方任职,容易形成割据势力,威胁中央统治;为加强对边疆的控制和有效管辖。概况: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改为流官统治。影响: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小结: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演变趋势: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地方的权利
24、不断被削弱。三、监察制度官僚体系的维护机制1演变(1)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设监御史。(2)西汉:中央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监察地方。(3)隋唐:中央的监察机构为御史台;唐初将全国划分为十个监察区,称为道,每道设监察御史一人负责监察。宋朝:中央沿袭唐制仍为御史台;地方有通判、转运使、提点刑狱司等。元代:中央监察机构为御史台;地方有行御史台、监察御史等。明朝:中央监察机构为都察院,此外设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百司;地方有监察御史,提刑按察使司等。清朝:中央为都察院,下设监察御史监察地方。2特点(1)组织独立,自成体系: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监察机构形成单线垂直的相对
25、独立体系。(2)以轻制重,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3)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3评价(1)积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2)局限:专制制度决定了监察制度效能有限。四、选官制度官僚体系的建设机制1世官制: 时间:盛行于夏、商、周时代。标准:血缘。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特点:官职世袭。局限:官吏的选拔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2.军功爵制时间:商鞅变法以来到秦朝灭亡。标准:军功。作用: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3.
26、察举制【察举即选举,即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考试(主要科目:孝廉、秀才、贤良方正等)再任命官职。】实行时间:两汉魏晋南北朝。 标准:德才。局限:以官取士,权操于上。后期豪门大族,世家地主把持用人大权,察举制成为一种变相的世袭制,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局面。4.九品中正制实行时间:魏晋南北朝内容:设置中正;品评人物(初期标准:家世、品行 、才能并重;后期标准:家世);作为选拔依据。作用:初期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其选拔标准家世、品德、才能并重;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也剥夺了察举制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
27、权力。局限:世家大族把持中正官,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成为世家大族把持政权的工具。5.科举制:时间:唐宋元明清发展历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正式创立科举制。唐朝继承并加以完善:唐太宗时科举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宋代科举考试创设誊录法和糊名法、殿试成为定制。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形式。1905年,科举制废除。标准:考试成绩。科举制的影响:积极: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的文化
28、素质;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促进了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维护统治。消极影响: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压抑了知识分子的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科举制造成重人文,轻科技的文化心理,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小结】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选官主体-从世家大族到中央政府 选官依据-从血缘门第到学识才能 选官方式-从举荐到分科考试 专题二 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呈现出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有所发展但受经济政策制约的特征。可按以下四条线索进行整理。线索一:古
29、代农业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是其突出特征。线索二:古代手工业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线索三:古代商业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线索四:古代的经济政策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在
30、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一 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一.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1.早期农业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古代多山地区,农民播种前,常先伐去林木,烧去野草,以灰肥田,然后开出耕地,以播种农作物。)经营方式:集体耕作(由于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生产。)2、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至此耕犁已相当完善。经营方式: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男耕女织)二.小农经济1.形成原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31、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政府为保证财源,多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2.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易天灾人祸的影响精耕细作(表现:改进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生产经验)3.小农经济的评价:地位:小农经济在中国传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积极作用: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中国古代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消极影响:阻碍了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到近代,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成长。4. 促进和阻碍中国古代农业发
32、展的因素促进因素:统治者的重视;生产技术和正产工具的改进;水利事业的发展;政局的稳定;人民的辛勤劳动等。阻碍因素:小农户个体经营限制了农耕技术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战争和自然灾害的破坏;土地兼并严重;赋税负担沉重;重人文、轻科技的文化心理阻碍古代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等等。三.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从“国有”到“私有”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集体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2.奴隶社会:井田制演变:起源于商朝、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战国性质:是一种土地国有制,一切土地属周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诸侯分赐给卿大夫。受田者可以世代享用,无权转让和买卖,需要向周王
33、交纳赋税。瓦解过程: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私田被大量开垦出来。私田主人不向国君交纳赋税,加之战争频繁,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井田制趋于瓦解。鲁国实行“初税亩”和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井田制逐渐瓦解。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特别是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改变了“田里不鬻”的传统,封建土地私有制得到确认。3.封建社会:类型:以土地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农民土地所有制:不占主要地位。国家占有土地:主要有占田制、屯田制、均田制(主要内容:在不触及地主占有土地的前提下国家将无主荒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使用,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
34、,并服徭役和兵役。意义: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等。土地兼并:原因:在土地私有制下,土地买卖制度的存在,加上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影响:对农民而言:自耕农破产成为佃农,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普遍化;农民经济状况恶化,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导致社会动荡,危急王朝统治;对地主而言:土地兼并使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中央集权 ;对国家而言:自耕农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财政状况恶化。措施:地主阶级:作为统治阶级,其措施主要是通过封建国家的权力来强行限制、禁止土地兼并;农民阶级:作为被统治阶级,主要是通过农民起义来猛烈冲击
35、地主阶级统治,以实现土地的重新分配。结果:不能真正解决土地的兼并。租佃关系概念: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制,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发展:战国时期产生;汉代较普遍; 宋代仅次于自耕农的经营方式; 明清时期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特点:在租佃制下,地主与佃农虽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但佃农在选择雇主方面有一定的权利,而且在支配产品方面也获得了适当的自主权。作用:租佃方式的确定,使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4.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1.概念:赋役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为巩固国家政权而向人民征课财物、调用劳动
36、力的制度。赋税主要是田亩税,有时还包括人头税和资产税。役,亦称徭役,即在位统治者强制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和军役。2中国古代重要的赋役制度(1)“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2)编户制度:是汉代对百姓的一种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是比较完备的赋税制度。被编入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他们依据人口和资产向国家承担人口税、田租、徭役和兵役,国家对他们控制十分严格。(3)租调制:北魏均田制规定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租(即土地税,征粮)和调(即户税,征布帛),还要服兵役和徭役。北魏租调制规定:受田农
37、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二石、调帛或布一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4)租庸调制:隋唐时期推行,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庸”。这样,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5)两税法:天宝年间(唐玄宗年号),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实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户税,按土地交地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它的实行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改变了战国以来以
38、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扩大了税源,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土地兼并不再受到限制,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正式废除。(6)“一条鞭法”: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国推行,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一条鞭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纳银代役的规定,说明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7)“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康熙时进行局部试点,规定以1712年为界,今后“滋
39、生人丁,永不加赋”,废除了新生人口的人头税。雍正时期,在全国推行,并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之中,征收统一赋税。“摊丁入亩”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头税,进一步放松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使中国人口迅速膨胀,增加了大量劳动力,有利于当时国家的发展。3.演变特点: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由实物地租为主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征税时间由不定时发展到基本定时;赋税种类由繁多逐渐减少;农民有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五.著名的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1.著名的水利工程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成都平原);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关中平原);关中人民创造了井渠。2.灌溉工具隋唐五代时:北
40、方:立井水车;南方:高转筒车。宋代:水转翻车明清:风力水车五.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由北方到南方1.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先后形成过两个中心黄河流域是我国最早的经济重心,魏晋南北朝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到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并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2.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生产条件优越。北方战乱频仍,南方相对安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北方人口南迁,为南方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南移过程:南北朝时,南方得到开发,经济发展迅速;隋
41、唐时期,南方持续发展,至南宋时南方经济超过北方,南移完成。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多重影响: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 中国古代的
42、手工业经济一.基本经营形态1.家庭手工业: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私营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产品在市场流通,明中后期占据主导地位。3.官营手工业:概念:官营,指依靠国家权力,官府垄断经营。地位: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官营手工业及“匠户”的演变西周:设工官管理,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垄断经营。春秋战国:垄断地位被打破,形成官营、私营、家庭长期并存的局面。汉武帝时期:煮盐、冶铁、冶铜、铸钱等高利润行业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西汉政府在长安设立服务于皇室的东西织室、齐郡设三服官(负责制作衣服满足皇室需要)唐代: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
43、人户称作“匠户”,唐代出现工匠定期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 服役的制度。中唐以后,役匠逐渐减少,雇匠增多。宋代:雇匠居多,实行薪酬制。元代:实行匠籍制,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由专门机构直接管理,不得脱籍改业;工匠世代相袭,承担官方的工役。明中期后:将匠户制度改为轮班轮作,除分班定期服役外, 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进入市场销售,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实行“班匠银”(输钱代役)代替“匠役制”。清朝:清顺治二年(1645)废除“匠籍制”,匠人获得 身份自由 。二.主要成就1.纺织业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功 ”成为“国有六职”之一。汉代:丝织品经过 丝绸之路 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44、中国被称为丝国。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元代:黄道婆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创造了新式纺车,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明代: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在手工工场中出现了雇佣关系,还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2.冶金业青铜铸造工艺在西周时期已达到很高水平;春秋晚期出现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汉武帝时代推行铁业官营制度,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有革命性变化;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灌钢法,用于制作兵器。北宋时期,已经有了以煤炭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
45、,提高了冶铁业的生产效率。3.陶瓷业先秦:主要是烧制陶器。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由陶向瓷过渡。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有南青北白的说法。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全国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清代:创制了粉彩瓷器工艺和 珐琅法。三.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但手工业发展一直受农业发展的制约;2.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3.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分工越来越细;4.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的转移而响应变化;5.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组织形式长期并存;6.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远销欧亚非,广受欢迎;7.重农抑商政策制约了手工业发展,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一、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1商业活动“富商大贾周流天下”(1)远古时代:出现早期的商品交换。(2)商代:出现职业商人;出现早期货币。(3)西周:商品交易活动频繁,货币需求量增加。(4)春秋战国:商业垄断位被打破,出现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5)秦朝: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明码标价;商业受政府的严格限制。(6)汉代:商运活跃,开辟丝绸之路,政府对市的管理比较严格。(7)唐代:海陆商业繁荣,客舍邸店生意兴隆;出现夜市(市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