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地理中国地理 1 一、中国的疆域中国的疆域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 人口和民族人口和民族 1.中国的地理位置 (1)位置优越 纬度位置:位于中纬度,大部分在北温带位于中纬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无寒带。 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国土辽阔 陆域广阔: 面积:陆地领土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四至点:最北端至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附近);最南端至南 海南沙群岛曾母暗沙(4N 附近);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附近);最东 端至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附近) 海域广袤 临海:海域面积广,海岸线长。渤
2、海和琼州海峡为内海。 岛屿众多:台湾岛为面积最大的岛屿,其次为海南岛。 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雷州半岛。 2.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1)总量:2020 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14.4350 亿人 (2)人口分布 特征:人口密度大;分布不均。 分布: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以东以南人口稠密,以西以北人口稀疏。 (3)中国人口特点: 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 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实现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转变。 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适龄劳动人口比重大,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已出现。 流动人口大增。 (4)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 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压力增
3、加。 对生态环境也造成巨大压力。 就业形势严峻。 老年人口增多,社会负担加重。 流动人口增多,交通压力增加。 3.中国的民族 (1)民族组成:56 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3)民族分布 特点: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汉族:遍及全国,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2 二、中国的地形二、中国的地形 (一)(一)地形概况地形概况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三级) 我国 主要 地形 分布 第一阶梯 平均在 4 000 米以上 高原为主: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昆仑山脉阿尔金山-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阶梯 1 0002 000
4、 米 高原、盆地为主: 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第三阶梯 500 米以下 平原、丘陵为主: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2.地形特征 3 (1)特征: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山区主要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山区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2/3。 3.3.地形的影响地形的影响 (1)对气候: 气温:海拔气温(山地垂直气温分异) 东西走向的山脉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 比较封闭或狭窄的山谷,盛行下沉气流,且不易散热 降水:迎风坡与背风坡的降水差异 山谷风中夜雨的形成(河谷地区) 西高东低
5、,阶梯状分布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利于海洋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富降水,形成大面积的季风气候区。 由东向西的水分变化(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是逐渐过渡、演变的。 (2)对河湖:流向、流速或落差、河网密度、河流长度、支流形状、流域面积等 使得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加强了内地和沿海的联系。 在阶梯过渡处,河流切穿山脉形成峡谷,形成了丰富的水力资源。 (3)对土壤: 地势低平的河流下游地区,多冲积平原,土层深厚肥沃 而地势起伏较大的高原山地地区,风化、侵蚀等导致土层薄、土壤贫瘠。 (4)地形多样,山区广地形特征对农业: 多样的地形为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山区面积广大,在林、牧、矿、旅游等方
6、面有优势。 我国主要林区(东北、西南、东南林区) 山区面积广大,导致耕地资源不足,不利于发展耕作业。 (二)(二)我国主要地形区我国主要地形区 1主要山脉的走向与分布 (1)三列东西走向山脉:a.天山阴山、昆仑山b.秦岭、南岭。 (2)三列东北西 南走向的山脉 c.大兴安岭太行山d.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e.武夷山 f.台湾山脉 (3)西北东南走向:g.祁连山、阿尔泰山。 (4)南北走向山脉:h.贺兰山、横断山脉。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 地形区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青藏 高原 海拔最高(平均 4 000 米以上);边边 缘和内部分布有高大山脉, 内部相对高缘和内部分布有
7、高大山脉, 内部相对高 度不大;度不大;“远看是山,近看是川”“远看是山,近看是川”雪雪 山连绵、冰川广布山连绵、冰川广布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分布于雅 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 4 内蒙古 高原 海拔 1 000 米左右;我国第二大高原 地面坦荡地面坦荡,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 原和荒漠;长期遭受风力作用风力作用 草原畜牧业;河套平原、宁 夏平原和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 黄土 高原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水 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以谷子为主导的旱作农业;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开发 云贵 高原 地势西高东低, 自 2 000 米降到 1 000 米;地表崎岖,石灰岩广
8、布;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喀斯 特地貌发育特地貌发育 以“坝子坝子”农业为主,交通落 后,制约经济发展;旅游资源 丰富;少数民族分布广 3.三大平原 地形区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东北平 原 面积最大,海拔多 在 200 米以下,地,地 势坦荡;肥沃的黑势坦荡;肥沃的黑 土;多沼泽地土;多沼泽地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是 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商品粮基地; 油气、 煤炭等矿产资源 丰富 华北 平原 海拔多在 50 米以 下,地势平坦地势平坦,又 称黄淮海平原 全国重要的商品棉、 油商品棉、 油 生产基地生产基地,人口众多, 经济发达; 中低产田的 改良 长江中 下游平 原 东西
9、狭长;海拔很海拔很 低低;河湖密布 全国重要的商品粮、 棉品粮、 棉 基地,“鱼米之乡”,基地,“鱼米之乡”, 长江沿岸经济地带长江沿岸经济地带的 重要组成部分 5 4.四大盆地 地形区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塔里木盆 地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内部平 坦,多沙漠、戈壁;内有世界最 大的流动沙漠 绿洲农业绿洲农业(棉花、葡萄等);人 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以油气资源开发为主 准噶尔盆 地 内部平坦;多沙漠、戈壁 西部有山口, 降水稍多于塔里木西部有山口, 降水稍多于塔里木 盆地;盆地;边缘有绿洲。 绿洲农业绿洲农业(春小麦、甜菜等); 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 布;以油气资
10、源开发为主 柴达木盆 地 海拔 3 000 米左右,内陆高原盆 地,多沙漠、戈壁;东部多沼泽 矿产资源开发, 是青藏铁路沿线将 要崛起的经济区 四川盆地 海拔 500 米左右,低山丘陵起 伏; 成都平原较为平坦, 紫色土 广布 农业发达, 人口密集, 成都平原是 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5.主要丘陵: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 三、中国的气候三、中国的气候 (一)我国的气候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 3.雨热同期 4.气候大陆性明显: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量相对较少、降水季节变化大 (二)气温分布特点 6 1 月(冬季) 7 月(夏季) 等温线分 布特点 等温线密集 等温线稀疏 气
11、温 分 布 特点 冬季南北温差大;气温自南向北逐渐 降低 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南 北温差小 原因 北方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小于南方,且北方 白昼比南方短,日照时间日照时间短,获得热 量少;北方邻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源地,受冬 季风影响大,加剧了北方的寒冷; 冬季风南下过程,受重重山岭阻挡山岭阻挡, 势力减弱,扩大了南北温差 虽然北方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比南方 小,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日日 照时间照时间长。因而北方获得的太 阳辐射与南方相差不大;南 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 间短 冬夏极值气温及原因 (1)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漠河。其形成的原因: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靠 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
12、风影响大。 (2) 夏季最高气温出现在吐鲁番盆地。 其形成的原因: 盆地地形, 地面不易散热, 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该地沙漠广布,吸热快; 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最低气温处:青藏高原。原因:海拔高,气 温低。 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高原气候区 二、降水分布和干湿地区 1降水的时空分布(1)空间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时间分布: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年际变化大:主要受夏季风势力强弱和进退早晚的影响。 2.干湿地区的分布 气候分界线:如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分界线)大致以大 7 兴安岭
13、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一线为界;季风气 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 底斯山一线为界。 年降水量(mm)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A.湿润区 800 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东南边 缘、 内蒙古东北部、 东北三省东部 和北部 B.半湿润区 400800 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大 部分、青藏高原东南部 C.半干旱区 200400 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和 青藏高原大部分 D.干旱区 200 降水量蒸发量 新疆、 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 西北部 3.我国东部雨带移动规律 基本特点
14、(规律) 原因 影响 名称 内容 空间分布 规律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从东南沿海向西北 内陆递减内陆递减 东南部受东南季风和西东南季风和西 南季风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西北内陆受夏季风影响 不明显,降水稀少 东南湿润,愈向西北 内陆愈干燥,经度地 带性明显 时 间 变 化 季节 变化 季节分配不均,降季节分配不均,降 水集中在水集中在 59 月月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 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 季受来自内陆的干燥空 气影响,降水少 使旱涝灾害频繁,夏 季风强或来得早,北 涝南旱;夏季风弱或 来得晚,南涝北旱 年际 变化 降水年际变化大降水年际变化大, 南方较小,北方较 夏季风的强弱与进退规夏季风的
15、强弱与进退规 律反常造成律反常造成 8 大,西北干旱地区 最大 降水的南 北差异 北方:降水少,雨 季短;南方:降水 多,雨季长 由夏季风形成的锋面雨 带进退规律决定: 南方雨 季开始早,结束晚;北方 雨季开始晚,结束早 形成北方的春旱、夏 涝;江淮地区的梅雨 和伏旱 四、四、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一)河流 1、外流河和内流河 (1)外流河 流入太平洋:松花江、辽河、黄河、淮河、 长江、 珠江等 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怒江等 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2)内流河:塔里木河等。 2、内流区和外流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1)外流区: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2
16、/3,水量较大,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 冰洋。 (2)内流区: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1/3,水量较小。 3、河湖水文特征 补充回顾: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 9 补给 类型 径流变 化规律 主要影 响因素 主要分 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图示(以我国为例) 雨水 补给 (主 要) 一般与降雨量 同步增减 雨季即汛期 径流量 随降雨 量的季 节变化 而变化 世界上大多 数河流,我 国分布普 遍,尤以东 部季风区最 为典型 季节 性积 雪融 水补 给 春季积雪融化 常形成春汛 春季气 温升 高,积 雪融化 纬度较高的 温带、寒带 地区,如我 国东北地区 高山 冰雪 融水 补给 汛期主要在夏 季 (断
17、流) 冰川的 消融量 随气温 的升高 而增加 内陆地区, 如我国西北 和青藏高原 地区 湖泊 水补 给 对河流径流起 调节作用: 在河流源头, 调节河流水 量;在河流 中下游,具有 削峰补枯的作 用 由湖泊 蓄水量 决定; 湖泊与 河流的 相对位 置 普遍 径流变化小,径流平稳 地下 水补 给 补给稳定可 靠,且与河水 互补 由地下 水水位 高低决 定 (1)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地区 东北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河流 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 江 辽河、海河、黄河 长江、珠江 水 量 特征 丰富 较小 丰富 成因 流经森林茂密、气候湿流经半湿润和半干旱流经降水丰富的 10 润的地区 地
18、区 湿润地区 水 位 变 化 特征 较小 大 小 成因 河流补给类型多样 河流补给主要是 7、8 月的降水 降水的季节长 汛 期 特征 汛期较短、季节变化较 小 汛期较短、季节变化大 汛期长、 季节变化 小 成因 冬季积雪,春季融化, 形成春汛;夏季受夏季 风影响,形成夏汛 降水季节短 降水多, 且雨季长 含 沙 量 特征 小 大 小 成因 森林茂密,水土流失少 河流上、中游植被少, 且流经土质疏松的黄 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 严重 植被保护较好 结 冰 期 特征 长 较短 无 成因 冬季长,气温低 冬季较短 冬季气温在 0 以上 (2)内流河水文特征: 主要内流河:塔里木河.弱水. 水文特征:
19、流量小.含沙量大.冬季结冰或断流.多汛期在夏季,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主要补给: 塔里木盆地:如塔里木河等,其补给水源主要是永久性高山冰雪融水 准噶尔盆地:水源补给为山地降水和永久性高山冰雪融水. 4、人工河流京杭运河 流经省市:京津冀鲁苏浙 ;沟通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京杭大运河航运地位下降原因?河道淤塞;南北铁路;海运发展 (二)湖泊 11 (1)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全部为外流湖、淡水湖。 我国五大淡水湖泊-鄱阳湖(赣)、洞庭湖(湘)、太湖(苏)、洪泽湖(苏)、 巢湖(皖) 鄱阳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2)青藏高原湖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湖区,也是我国湖泊分布
20、最为集中的区 域。绝大多数属内流湖,为咸水湖和半咸水湖。 青海湖(青)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属咸水湖);纳木错(藏)为海拔最高的大 湖;察尔汗盐湖(青海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盐湖 成因 湖水的输出形式是蒸发; 湖水盐分富集,盐度上升 湖水有进有出; 水中盐分保持动态平衡, 盐度低且稳定 分布区 青藏高原湖区 东部平原湖区 湖泊 青海湖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2.湖泊成因分类 成因类型 成因 中国湖泊例子 世界湖泊例子 构造湖 (断层 湖) 地壳运动断裂拗陷, 积水成湖 青海湖、 纳木错、 洞庭 湖、鄱阳湖、巢湖、艾 丁湖、 滇池、 博斯腾湖 贝加尔湖、死海、维 多利亚湖、坦噶尼
21、喀 湖、马拉维湖 火山口湖 火山口积水成湖 长白山的白头山天池 堰塞湖 火山熔岩或滑坡堵 塞河道而成 镜泊湖(黑)、五大莲 池(黑) 巴尔喀什湖(哈萨 克) 海迹湖 地壳上升与海分开 里海、咸海、洞里萨 湖、乍得湖 泻湖 海湾被河流泥沙沉 积包围,与海隔开 太湖、 西湖、 洪泽湖 (兼 有构造湖之说) 12 侵蚀湖 冰川或风侵蚀洼地, 积水成湖 罗布泊(属风蚀湖) 北美五大湖(属冰蚀 湖) 冰碛湖 冰川堆积的洼地积 水 日内瓦湖(瑞士) 岩溶湖 溶蚀洼地连地下河 草海(贵) 人工湖 人工修建的水库 三峡水库等 纳赛尔水库等 (三)中国第一大河-长江 11流域概况:总长度、水量、流域面积全国第一
22、。 2.长江各河段河流特征 上游: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下游:江阔水深,水流缓,少支流, 江海相连,航运便利 三大主要的效益:防洪、发电、航运;其次是:灌溉、水产养殖、旅游等效益 3.航运价值(黄金水道) 13 4.长江的水患(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 (1)原因:自然原因:降水量大而集中,夏季多暴雨;支流众多; 人为原因: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 重,河湖淤塞;围湖造田,湖泊 面积急剧减少,调蓄能力下降 (2)治理长江水患的措施 工程措施:加固堤防;修建水库和分洪、蓄洪工程;治理荆江河段(裁弯取直) 生态措施: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湖、退耕还林
23、 (四)中国第二长河 1流域概况: 14 2. 流域特点:上游多峡谷,水能丰富;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下游流经华 北平原,形成“地上河” 3. 黄河的忧患:(1)中游: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 (2)下游:“地上河”,洪水、改道 4.治理: 防洪:修黄河大堤;修分洪、蓄洪工程; 治沙: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 防洪治沙并举的重要手段是:修建水库。 5.黄河的凌汛 两个条件: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河段。冬季结冰的河流。 分布河段:上游河套平原、宁夏平原,下游山东境内。 发生的时间:冬季结冰时:由于纬度高处先结冰,纬度低处后结冰,浮冰向纬度 高处涌来,形成冰坝,河水上涨。 春季融冰时:纬
24、度高处后融化,纬度低处先融化,浮冰向高纬度涌来,形成冰坝, 河水上涨。 (五)南方最大河珠江 水文特征:流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 五、五、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土地资源 耕地 水田 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旱地 林地 分布在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及东南部的山地 草地 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 400 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及青藏高原区 (二)矿产资源 15 1分布特点: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2能源矿产 (1)煤炭:储量丰富,产量第一;主要集中在我国北方,以新疆、内蒙古、山西和 陕西为主。 (2)石油、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四川盆地、柴达
25、木盆地和东部沿海大陆架及南海海域。 3.金属矿产 (1)铁矿:以河北、辽宁、四川三省储量最多 (2)有色金属矿:相对集中 开源 国内 加大能源勘探和开发;积极开发新能源 国外 拓宽能源的进口渠道,如从中亚、俄罗斯等进口油气,加大与非洲、 拉美等地区的能源开发合作 节流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储存 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和其他能源基地 调配 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 (三)生物资源 1.舟山渔场成为我国最大渔场的条件 (1)大陆架宽、浅,水温适宜。 (2)地处台湾暖流和沿岸寒流交汇处,鱼的种类多。 (3)有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注入,带来大量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类,饵料
26、丰富。 (4)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5)位置适中,处在我国海岸线的中心地带。 2长芦盐场和莺歌海盐场的形成条件 (1)长芦盐场:位于渤海沿岸,有漫长宽广平坦的泥质海滩,有利于晒制海盐;属温 带季风气候,晴天多,光照强,蒸发旺盛。 (2)莺歌海盐场(海南岛西部)和布袋盐场(台湾西部):有平坦的海滩;位于背风 坡,降水少,晴天多,蒸发旺盛,利于晒盐。 六、六、中国的农业中国的农业 (一)种植业 16 1. 主要分布区及成因 地区 耕地类 型 耕作制度 主要农作物 秦岭 淮河以北 东北 旱地 一年一熟 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 华北 旱地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 熟 小麦、玉米
27、、花生、棉花等 秦岭淮河以南 水田 一年两熟或三熟 水稻、油菜、甘蔗、棉花等 2. 我国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的比较 3. 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区位条件分析 分布区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改造措施 东北商三江平原、 松嫩雨热同期,地势平坦, 冬季温度温室、培育良种 商 品 粮 基地 九大基地: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 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商 品 棉 基地 五大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 江平原;黄淮平原;南疆 出 口 商 品基地 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太湖平原、闽南三角洲地带、珠江三角洲;种 植花卉、蔬菜、水果,发展
28、塘鱼禽畜生产。 17 品农业 基地 平原 土壤肥沃,地广人稀, 机械化程度高, 交通便 利 低, 热量不 足 华北作 农业区 华北平原 夏季高温多雨, 光热充 足,地形平坦,土壤肥 沃 三大障碍: 旱涝、盐 碱、风沙 节水农业、跨流 域调水、兴修水 利、鱼塘台田、 排灌结合、引淡 淋盐、生物措施 南方水 田农业 区 成都平原、 江汉 平原、 洞庭湖平 原、鄱阳湖平 原、太湖平原、 江淮地区 光、热、水资源丰富, 配合较好;劳动力充 足,市场广阔,交通便 利 春季低温 阴雨, 夏季 伏旱, 人均 耕地少 发展水利 西北灌 溉农业 区 新疆绿洲地带、 河西走廊、 河套 平原、 宁夏平原 光照充足,
29、昼夜温差 大;地形平坦,土壤肥 沃,有灌溉水源;地广 人稀,地价低 水源紧缺 植树造林、 节水农 业 青藏高 原河谷 农业区 雅鲁藏布江谷 地、湟水谷地 与高原比较,海拔较 低,气温较高,地势平 坦,水源充足 与我国东 部相比, 热 量不足 培育良种、大棚 4. 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 主要农作物 主要分布区 主要影响条件 油料 作物 花生 山东丘陵 沙质土壤,排水好 油菜 长江流域,并有北迁南移趋向 水热丰富的亚热带气候、地形平坦 大豆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地形平坦、雨热同期 其他 西北内陆的胡麻,河南的芝麻 光照好,作物耐旱 糖料 作物 甜菜 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北疆 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
30、长期短 甘蔗 台、闽、粤、桂、滇、川 喜高温、需水量大、生长期长 水果 苹果 北方地区的丘陵区 暖温带气候 18 5.农业生产特色 灌溉农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耕作业:东部季风区 坝子农业: 云贵高原 河谷农业: 湟水谷地、雅鲁藏布谷地 绿洲农业: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基塘农业:珠江三角洲 立体农业 : 横断山区 (二)林业 我国的森林资源分布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三) 牧业 我国畜牧业可以分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 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
31、北方半干旱、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内蒙古、新疆、青 海、西藏是我国四大牧区。著名的优良畜种有内蒙的三河牛、三河马;新疆细毛羊、 宁夏滩羊、藏绵羊、牦牛等。 农耕区畜牧业主要是指农民家庭饲养的猪、牛、羊以及鸡、鸭、鹅等家禽。牧 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四)水产业 影响我国东南部水产业分布的因素: 自然条件:东南部临海,水域宽广,大陆水域的 3/4 在东南部。 人口:东南部人口稠密,居民有食鱼的爱好。 社会经济条件:城市多,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技术:水产捕捞、加工的 技术水平较高。 七、七、中国的工业中国的工业 (一)工业区位因素: 土地、水源、动力、原料、交通、
32、市场、劳动力、科技、工农业基础、政策 (二)我国基础工业的分布 1.能源工业 煤炭 工业 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工业,与煤炭资源分布一致,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陕西省是最主要的煤炭基地 油气 工业 集中在东北松辽石油基地、华北及环渤海油气产区、四川天然气基地、新疆 石油基地、近海大陆架油田 电力 工业 火电是主体,分布于北方的重要煤炭基地和大城市 水电:主要分布在南方,集中于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等河流上游 柑橘 南方地区的丘陵区 亚热带气候 棉花 黄淮海平原、南疆盆地、长江 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喜温、好光、生长期长深厚疏松土 壤 花卉 西南地区 四季如春的气候 19 发展方向:注重开发核能
33、、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 2.钢铁工业 黄河流域:包头、太原 存在问题: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技术研究开发能力不足;铁矿石、水资源、 能源、交通等外部条件制约明显 发展方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全行业的科技进步,转变增长方式,提 高质量和效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石化工业:主要以大庆、吉林、辽阳、北京、山东、兰州为中心,是工业现代化 的重要标志之一。 3主要工业基地 特 点 工业中心 辽中南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沈阳、大连、鞍山、本溪、抚顺 京津唐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北京、天津、唐山 沪宁杭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上海、南京、杭州 珠江三角洲 以轻工业为主的
34、综合性工业基地 广州、深圳、珠海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分布特点:依附于大城市,呈点状分布,大分散、小集中。 2分布:核心京、沪;产业密集区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 3不同开发区产业开发重点 八、八、中国的交通中国的交通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方式 优点 缺点 适合运输的货物 铁路 运量大、速度快、运 费较低、受自然因素 影响小、连续性好 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 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 本高 大宗、笨重、长途运输 的货物,如矿石、金属、 牲畜等 20 公路 发展最快、应用最 广、机动灵活、周转 快、装卸方便、对自 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 运费贵 短程、量小的货物
35、水路 历史悠久、运量大、 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连续性 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大宗、远程、时间要求 不高的货物,如粮食、 矿产等 航空 速度快、效率高 运量小、耗能大、运费高、 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受气象条件影响大 急需、贵重、数量不大 的物品 管道 气体不挥发、液体不 外流、损耗小、连续 性强、平稳安全、管 理方便、运量大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原油、成品油、天然气 等流体状货物 2.中国主要铁路干线 (1)南北向的铁路线主要包括:京哈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同蒲线太焦线 焦柳线;宝成线成昆线。 21 (2)东西向的铁路线主要包括:大秦线京包线包兰线;陇海线兰新线;沪杭线 浙
36、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4.影响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地形:平原限制少,山地沿等高线修筑。避开地形复杂区。陡坡上修成“之”字 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地质:避开断层及地质条件复杂地区。 气候:注意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桥涵孔径大小、 路基高度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水文:避开沼泽地,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梁长度、投资、施工量。 (2)社会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网。 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 加快沿线资源开发。 九、中国四大地区九、中国四大地区 22 (一)北方地区 1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与范围:大致位于 A.大兴安岭和青藏高原以东,内蒙
37、古高原以南,B.秦 岭淮河一线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地势 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主要地形区包括 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E.东北平原、G.山东丘陵、H.辽东丘 陵等。 (3)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东南 风,气候高温多雨,降水由东向西递减。 (4)水文特征: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大。 (5)矿产: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山西是全国最大的能源基地。 2.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的环境要求及其治理 地区 要求 产生原因 治理措施 东北 平原 黑土 流失 长期不合理 的垦殖开荒 退耕还林、还牧,营造防护林,
38、土 壤培肥 湿地 破坏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地 华北 平原 春旱 春季升温快、降水少 修水库;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 夏涝 降水集中;地势低平;水土流 失,河流中下游河床抬高 修水库蓄洪;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 失;加固堤防、挖入海新河道 盐碱 低洼地积水,排水不畅;旱涝 不均;大水漫灌,只灌不排 酸性物质中和;调节和控制水盐运 动,使土体脱盐;改良土壤 风沙 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冬季风 强烈;土壤沙化严重 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气候:夏季多暴雨 地形:坡度大,千沟万壑 土壤:土地疏松 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造成植被破坏
39、 工矿建设破坏植被 (二)南方地区 1地形特征 (1)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2)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2气候: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23 3水文特征:河湖众多;河流流量大;汛期长;含沙量较小。 4农业 (1)耕作业:水田农业为主,一年两熟到三熟,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 (2)林果业:亚热带、热带的经济林木和水果。 (3)养殖业:淡水养殖和桑蚕养殖。 5交通运输 (1)水运发达:内河航线主要是长江、珠江和京杭运河;上海和广州是我国主要的 海港。 (2)铁路运输呈“两横六纵”分布 6资源与工业 (1)资源
40、:常规能源短缺,但水能、有色金属等资源丰富。 (2)三大工业地带经济特征鲜明 长江沿江工业地带:以甲沪宁杭工业基地为龙头。 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以乙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为核心。 西南地区综合性工业区(带):能源资源性工业占优势。 7南方地区主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 地区 问题 产生原因 治理措施 南方低 山丘陵 水土流失 夏季降水集中、 丘陵地区土 层薄、植被稀疏、滥垦滥伐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发展生态农业 长江中 下游、淮 河流域 洪涝 地势低平;降水集中;水土 流失严重,泥沙淤积河道、 湖泊;围湖造田 上游地区建设防护林保持水 土;中下游加固堤防、疏浚 河道;退耕还湖 水污
41、染 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健全 法规;进行综合治理 江南低山 丘陵 红壤的 酸、黏、 贫瘠等 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快;降 水多,营养物质流失多 增施熟石灰、有机肥改良土 壤酸性;增施沙子,降低黏 度;种植茶树、油茶、杉木、 马尾松等经济林木,减少水 土流失 东部沿海 台风 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低压 强烈发育 种植沿海防护林,加强预报 等 四川盆地 酸雨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有 色金属的冶炼 实施洁净煤技术,开展硫的 综合利用,利用清洁能源 (三)西北地区 24 1位置和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地区。 2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特征
42、 (1)地形:高原、盆地为主,地形区包括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2)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征: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太阳辐射强,多大风。 成因:深居内陆,距海远,加之重重山脉阻隔,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3) 植被: 温带草原为主, 自东向西依次为温带森林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4)河流:流程短,水量小,多内流河,流经本区的外流河有额尔齐斯河、黄河。 3.农牧业 (1)区位条件 有利条件 夏季气温高,云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牧场广大,宜农荒地 多。新疆、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 灌溉 不利条件 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降水少,蒸发强,农业
43、 需灌溉,灌溉水源不足。地表植被差,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夏 平原盐碱化严重 (2)农牧业 农业类型 类 型 分 布 区 畜牧业 半干旱区的草原牧场 贺兰山以东的内蒙古牧区 干旱区的山地牧场 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山脉的山麓和山坡 灌溉农业 引黄灌区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冰雪融水灌区 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绿洲 4.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25 西气东输工程:将新疆塔北油气田天然气通过管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西电东送北通道:将内蒙古西部、陕西、山西的坑口火电和黄河上中游的水 电送往华北和东北地区。 (四)青藏地区 1位置:A.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B.阿尔金山C.祁连山以南。 2高寒为主的自然
44、环境特征 (1)地形:平均海拔在 4 000 米以上,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 (2)气候 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自东南向西北高原内部逐渐减少 (3)水文:西北属内流区;东南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长江、澜沧江、黄河) (4)植被:以高寒草甸为主。 (5)高寒气候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青藏高原“高”“寒”的自然特征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3农牧业 农业部门 分 布 农 产 品 高寒牧业 青海、西藏的高寒牧场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河谷农业 藏南谷地和湟水谷地 青稞、小麦、豌豆 26 4.丰富的能源与矿产 (1)能源:太阳能丰富:A.拉萨有“日
45、光城”之称。 地热能丰富:羊八井建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蒸汽田,已建成地热发电站。 藏北高原: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风能、水能丰富。 (2)矿产: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主要矿产有 B.察尔汗钾盐、C.锡铁山 铅锌矿、D.冷湖石油。 5交通:公路运输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以拉萨为中心。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所处纬度低,热量充足; 西南季风的深入,并受峡谷两岸山地的抬升,降水丰沛; 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生物种类多; 人类活动的影响小。 青藏高原 总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气候特征:东南湿润,西北寒冷干旱 自然植被:由东南向西北分别为: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 山荒漠。(水平方向) 垂直差异: 由于海拔高,呈现垂直方向的差异,从山麓到山顶可分为 7 个自然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