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忆读书 教案

上传人:有*** 文档编号:211722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6.忆读书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6.忆读书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6 忆读书忆读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积累词语;了解作者的读书经历;学习对比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读书的快乐, 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体会作者不同年龄段的读书生活对她的影响, 体会作者的读书心得。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案。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名言导入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许多多高尚的人谈话。”别林斯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读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今中外的历

2、史、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品味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困惑,体悟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及命运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又是如何看待读书的呢?我们从冰心的忆读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 1.快速浏览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尽快抓住阅读要领,带着问题读课文。 (这一步通常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完成,主要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 2.朗读。要求读准读顺。朗读中画出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文中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音和词义。 重点词语: 悬念 酷爱 消遣 津津有味 若有所失 人情世故 索然无味 风花雪月 自己 3.作者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是什么?可用文中哪句话概括? “读

3、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是理解课文的关键。 ) 4.文章的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由“读书好”引到应“多读书”并要“读好书” 。 三、提取信息, 概括要点 围绕着作者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 作者回忆了哪些具体事例?请抓住关键词,从中概括第 2 段至第 13 段的思想内容要点。 (这一步意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 思想内容要点: (1)读书好。这是全文的重点,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读书能扩大知识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2)多读书。作者告诉我们,她从七岁

4、开始读三国演义 ,直至晚年仍在“读万卷书”。 (3)读好书。作者说,她“会挑选、比较”。 三、提取信息, 概括要点 (续) 师小结:作者冰心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学生讲述有关读书的问题。通常在这一类的文章中我们看到的多是基于理论的理性说教。如:读书会给我们带来各方面的好处等等,让低龄读者读来索然无味,自然也就无法激发学生对于读书的兴趣。而冰心这篇文章却另辟蹊径。首先文章开篇一句“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让人听来很亲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与自己谈话,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在整篇文章中,完全是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讲述,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跟随冰心奶奶成长,直到文章结尾得出结论: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

5、书” 。娓娓道来之语,如清底之泉水,缓缓流进了学生的心中,让读者终身难忘。 四、品味语言, 理解句意 1.朗读第 1 段,思考文中关联词“一就”的表达效果。 明确:由这个关联词构成的句子,让人感受到作者那压抑不住的情感,足见作者对读书有多么浓厚的兴趣、多么深切的体会。 2.讨论课后“思考与练习”三。 五、感受读书, 总结归纳 1.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和读书感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 2.教师总结归纳: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冰心能成为一个作家,与她的多读书是分不开的。只有“多读书”,“读好书”,你才会体会到“读书好”。希望同学们多读书。 板书设计 26.忆读书 冰心 能感染人、陶冶人 读书好 能扩大知识面 有助于写作 读书体会 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多读书:从七岁开始读书到晚年仍在“读万卷书” 读好书:会挑选、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五年级上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