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 年四川省凉山州年四川省凉山州九年级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二) 一、 选择题 (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少选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2 分,其 24 分) 11895 年,有人撰写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对联中的“割地”包括( ) A香港岛 B九龙司 C伊犁 D台湾 21921 年,李大钊著文呼吁创建工人阶级政党,于是各地党小组各派代表二人到上海开会。据此判断该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3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毛泽东的诗词名句“红军不怕远征难
2、,万水千山只等闲”充分体现了红军的( ) A艰苦朴素精神 B盲目乐观主义精神 C敢于创新精神 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41947 年 3 月人民解放军主动撤离延安,是因为国民党军队进攻( ) A陕北解放区 B山东解放区 C中原解放区 D东北解放区 5通过这场大讨论,党内外思想日益活跃,出现了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生动景象。这场讨论( ) A起到解放了人们思想的作用 B形成了“两个凡是”的方针 C主要针对经济特区姓“资”姓“社”的问题 D使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 6时光荏苒,风云变化,新中国的外交走过了 72 年。从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到 20 世纪
3、60 年代的“两面开弓”,再到 70 年代的“一条线,一大片”,直至 80 年代的“全方位”,90 年代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不搞军事集团。 中国的外交战略大体上十年一变, 经历了四个阶段。 该材料印证了 ( ) A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发展国际关系的指导原则 C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D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是中国的外交布局 7“哥伦布前后进行了 4 次前往美洲的航行,但都没有找到黄金、珠宝、或者香料、丝绸。结果令资助他的西班牙国王深感失望。”由此可见( ) A哥伦布最后没有真正到达美洲大陆 B当时的美洲没有黄金、珠宝 C哥伦布航行的直接动力是掠
4、夺财富 D哥伦布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 8如图是权利法案颁布 300 周年纪念币。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等。此后英国( ) A资本主义经济兴起 B成为“日不落帝国” C君主立宪制逐渐完善 D自然科学得到了发展 919 世纪 60 年代,为了保持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社会发生了转型。文中的“社会改革”指( )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废除农奴制 D明治维新 10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林肯在南
5、北战争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 A维护了南部地区种植园主的利益 B满足了农民要求分到土地的愿望 C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D取消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压迫 111936 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新宪法规定苏联是( ) A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 B工农兵社会主义国家 C工兵代表社会主义国家 D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1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事件是( ) A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雅尔塔会议召开 D诺曼底登陆成功 二、非选择题(共 26 分) 13列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两次即可) 14经济特区的设立对我国发展起了哪些作用? 15读图,完
6、成下列探究活动。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编著中国历史地图册 (1)18 世纪 60 年代开始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是图中 (填字母),当时中国唯一对外贸易港口是图中 (填字母)。 (2)根据图片,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620 世纪人类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什么世界格局?哪次国际会议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形成产生了重要作用? (3)第二次
7、世界大战后, “冷战”开始和世界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各是什么?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参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 选择题 (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少选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2 分,其 24 分) 1【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甲午战争、马关条约。识记马关条约的内容、影响。 【解答】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895 年”可判断是甲午战争,这副对联讽刺的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清政府战败后签订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近代史上的三大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一步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D 符合题意;ABC 与题意不符。
8、 故选:D。 【点评】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中国一大的召开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1921 年、李大钊、于是各地党小组各派代表二人到上海开会”可知,该会议是中共一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大会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
9、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A 符合题意,BCD 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中国一大的召开相关知识, 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3 【分析】 本题考查了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对革命的坚定信念; 战胜所有敌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或革命的乐观主义);团结友好、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解答】红军精神包括: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精神。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
10、雄主义精神,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充分体现了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D 是正确的选项;AC 不符合题意;B 错误,红军不存在盲目乐观主义精神。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长征精神,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思考解答。 【解答】1947 年 3 月,国民党军队二十多万人,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当时在陕北的西北野战军与敌人相比,众寡悬殊,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周恩来等撤离延安后,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一直转
11、战陕北,指挥解放战争。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进行了多次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信息准确解读、分析、判断的能力。难度中等。重点掌握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5【分析】本题考查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依据课本知识分析问题要求选择即可。 【解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然后依据教材
12、知识作答。 6【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知道材料印证了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解答】时光荏苒,风云变化,新中国的外交走过了 72 年。从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到 20 世纪 60年代的“两面开弓”,再到 70 年代的“一条线,一大片”,直至 80 年代的“全方位”,90 年代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中国的外交战略大体上十年一变,经历了四个阶段。该材料印证了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
13、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解答】题干材料中的“哥伦布前后进行了 4 次前往美洲的航行,但都没有找到黄金、珠宝、或者香料、丝绸。结果令资助他的西班牙国王深感失望。”说明获取金银财宝是开辟新航路的直接推动力。 ABD 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C 项哥伦布航行的直接动力是掠夺财富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英国资产阶
14、级革命相关知识,重点掌握权利法案的颁布以及影响。 【解答】 依据材料 “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的 权利法案 规定, 国王不经议会许可, 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从此,分歧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可知,C 项正确;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A 项;成为“日不落帝国”在 18 世纪,不是权利法案的直接后果,排除 B 项;自然科学得到了发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D 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知识,注
15、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9【分析】本题考查的是 1861 年改革。识记相关的历史史实。 【解答】依据材料“为了保持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 使俄国社会在 19 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可知, 材料中的 “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 1861 年改革(农奴制改革)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C 符合题意;ABD 与题意不符。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 1861 年改革,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0【分析】本题考查了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
16、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南北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解答】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在全国引起巨大的反响,黑人奴隶欢庆解放,积极参加北方军队,北方获得雄厚的兵源,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解放黑人奴隶,维护了国家统一,C 是正确的选项;AB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美国南北战争,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11【分析】本题考查苏联颁布新宪法,知道 1936 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解答】19
17、36 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苏联颁布新宪法,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知识,重点掌握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事件。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莫斯科保卫战是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1941 年 6 月 22 日凌晨,德国向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在斯大林的亲自指挥下,苏联军民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希特勒吹嘘的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A 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重点掌握粉碎德军不
18、可战胜的神话的事件,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二、非选择题(共 26 分) 13【分析】本题考查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 【解答】1927 年 8 月 1 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927 年 9 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故答案为: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14【分析】本题考查经济特区的设立及其作用,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1980 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四个
19、经济特区。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经济特区建立有利于引进外资;有利于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对外交流,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故答案为: 有利于引进外资;有利于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对外交流,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经济特区的设立及其作用。 1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知识点。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18 世纪 60 年代开始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是图中 A 英国,当时中国唯一对外贸易港口是图中 D
20、 广州。 (2)根据图片,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如题目: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论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推动了冶金、交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火车、轮船等的应用,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通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故答案为: (1)A;D。 (2)题目: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论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推动了冶金、交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火车、轮船等的应用,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通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1、。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实质、成果和历史影响。 16【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第一次世界大战于 1914 年 7 月爆发,到1918 年 11 月德国战败投降结束,历时四年之久。一战最后以协约国集团的胜利而结束。 (2)本题考查世界格局的演变。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3)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二战初形成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解答】(1)据所学知,1914 年 6 月 28 日的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列强为了争
22、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帝国主义争霸战争,对战争的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2)本题考查学生对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的认识,根据所学可知,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决议,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3)本题考查学生对冷战的认识,根据所学可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则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国际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的演变是战后世界历史运动的一种基本趋势,起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 故答案为: (1)萨拉热窝事件;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会议。 (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多极化。 【点评】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培养学生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