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册)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207670 上传时间:2022-02-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 2021-2022 学年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学年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册) 时量 150 分钟,分值 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近年来,国潮悄然兴起,并刮起强烈风暴。在天猫上搜索国潮,会出现各种贴着国潮标签的服装;在微博上搜索国潮,会找到上千个起名国潮的博主。可见, 国潮已成为一种时尚,不仅是年轻人追逐的潮流,也是商家营销的卖点。 尽管国潮如此火爆,但人们对国潮的定义却莫衷一是。有人把国潮理

2、解为中国本土设计师及主理人创立的潮流品牌,所以网络上大量以国潮为关键词的文章讨论的仅仅是时尚潮牌,理解相对片面。还有人认为国潮是以品牌为载体,既能满足年轻消费者个性的张扬及其对时尚的追求,又是对传统文化自然回归而产生的一种流行现象。它相对全面地概括了国潮所包含的基本要素:中国、品牌、潮流和文化。 国潮的字面释义虽简单明了,但其内涵却丰富多维。从表现形式看,国潮既可以是体现中国文化的复古中国风,也可以是展现国际潮流的创新中国风,中国元素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巧妙结合,形成灿烂多姿的时尚潮流。从载体看,国潮既有以实物产品为载体的中国制造之潮流,也有以文化现象为载体的中国文化之潮流,比如汉服文化的兴起

3、等。从影响范围看, 不仅本土的时尚品牌纷纷爆红, 而且其他领域的国产品牌也逐渐被国人所接受和喜爱;不仅华为李宁等中国新制造在国际社会受到人们的追捧, 而且许多中华老字号也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国潮的迅速火爆看似是一种偶然的社会现象,其实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其背后有着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动因。国潮热标志着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高品质国货贏得了市场,中国制造已经进军全球中高端产业链,中国速度正在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经济在转型中实现了成功起跳。 现在,从一定程度上看,中国制造不缺少高质量的产品,不缺少创新能力,也不缺少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缺少的是中国品牌的影响力和认知度。不过,被先进技术、

4、创意文化赋能的中国创造不断释放潜力, 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 国潮 的兴起, 是中国人从满足温饱、看重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的消费偏好,转向注重品质消费的必然结果。 潮,代表了一种时尚潮流、一种流行趋势。国潮不仅可以用年轻人的语言诠释古老文化赋予现代的美感,也可以表现为将传统文化融入时尚的创意。国潮热展现的是人们对国家现在和未来发展的积极心理状态,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更是文化自信的提升。 不可忽视的是,当前的国潮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我国制造业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一些落后企业还在利用低价策略抢占市场;市场上鱼龙混杂,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有的企业利用国潮的热度生产劣质产品,影响

5、了国货声誉;一些行业的品牌跟风模仿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在很多领域的技术水平、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依然有待提升。 (摘编自姚林青国潮热何以形成) 材料二: 国潮,站在中国人的角度,就是中国风+中国潮流。它是具有独特文化元素的被广大民众认可的时尚。 它与国家和民族所传承的物质、 精神、 行为、 制度等文化及其相关的人、物、技、艺等息息相关,它不同于一般的潮流,即那些仅与年轻人有关联的物质消费品或流行文化艺术。 国潮,不是什么舶来品,是新时代背景下自然而然衍生出来的潮流,是综合国力、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一种在血脉中流淌,由内而外涌现甚或喷

6、射而出的心理倾向,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特质。 文化,一旦有效有形地彰显出来,足以激发众多个体共鸣,也足以让品牌符号更为鲜活,更显价值。中国国潮产品以美好的品质,切合了新时代年轻人的内在需求,它凸显了消费者内在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国潮产品作为国粹文化的可视载体,除了在外在形式上有活泼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将真情实感真正融入了其中,让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时空转换力。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无论是时间脉络上文化气质的变化,还是以某种单一形式为载体的文化演变,如戏曲、刺绣、古董等,有无限空间等待我们去了解与挖掘。我们要以虔诚与敬畏的态度,精巧而精致的艺术形式将其在国潮上表现出来,其中无疑是大有文章可

7、做的。 消费观念因人不同,存在多元化、个性化。自然,一千个人眼里也会有一千种国潮,但中国国潮产品的根本都是一样的,不可动摇。那就是,有中国特色、中国元素、中国文化皈依于其中,并得到普遍的认同认可。中国国潮是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国潮产品站位高,舞台广。不难发现,除了大红大紫的故宫文创 IP、国际时装大秀上的李宁,还有许许多多国潮品牌、跨界合作正在给我们带来一波又一波令人梦牵魂萦的惊喜。 浩浩荡荡的中国国潮,是中国心灵、中国灵感与中国文化的交汇与交响,既然来了,就如嘹亮的中国歌谣,众口同声,和合有序,抑扬顿挫,有致有情,势不可挡。 (摘编自程应峰国潮,文化自信的光芒) 1.下列对材料

8、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近年来,“国潮”风起云涌,已成为一种时尚,它是仅与年轻人相关的消费品,但人们对其定义目前并未形成一致看法。 B.站在中国人的角度,“国潮”就是“中国风+中国潮流”,是具有独特文化元素的被广大民众认可的时尚,不是舶来品。 C.中国制造行业虽然还存在各方面的问题,但是仍然有高质量和创新型的产品,它的潜力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肯定。 D.中华优秀文化可以依托中国“国潮”产品发扬光大,而后者也会因前者的附着而产生更好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国潮”产品涉及范围很广,既可以是复古型的,又

9、可以是创新型的;既可以是中国新制造,又可以是中华老字号。 B.虽然“国潮”代表着一种时尚潮流,但传统文化与这种时尚潮流并不矛盾,它们可以在“国潮”品牌产品中得到完美统一。 C.“国潮”热虽然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但也给“中国制造”带来了历史性突破,导致中国正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D. “国潮” 不是来自国外, 它是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自然而然衍生出来的, 要做好 “国潮” 产品,可以加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挖掘。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一旦得以充分释放,14 亿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为本土市场注入巨大的市场空间与品牌

10、想象力。 B.未来品牌小众化、个性化、定制化、各种潮牌成为大趋势,商家也更注重与年轻人的互动,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化传播,从而打动消费者。 C.中国本土品牌 “国潮” 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人创新品牌中, 用年轻化的形象演绎中式情怀,引领潮流营销,纷纷走向广阔的国际舞台。 D.现在不管是淘宝、京东还是拼多多,抑或是其他一些平台,都在抢滩“小镇青年”市场,三线及以下消费市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4 分) 5.中国“国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6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路标 王

11、愿坚 天边上,最后那一小块挂着晚霞的云彩,轻轻飘闪了一下,眨眼工夫就消失了。夜色,像块奇大无比的灰布,悄悄地伸展开来,罩住了整个草地。 通信员罗小葆一手拄着那根用来探路的木棍子,一手抓着腰间那块小木牌,呆呆地看着这夜幕四合的情景,不知要往哪里走。 过去的六天里他都是跟在连队里走的,他用不着打问路线,用不着辨别方向,只要把自己那块心爱的小木牌往老班长背包上一挂,瞅着它一步不落地走就行了。那块识字木牌,比一本书略大点儿,刮得溜平,上面还刷了两遍桐油。这是在遵义地区休整时,老班长给他做的。从那时候起,他每天请小文书在上边写上几个生字,然后一边走,一边认。 谁想到就在今天中午时分,部队遭到了突袭,老班

12、长在战斗中负了重伤。就在老班长被扶上担架的时候。 他突然挣扎着欠起了身, 把识字牌递到小罗手里, 指着上面新写的 北上抗日四个字,问道:都认识啦? 认识小罗的喉咙哽住,说不下去了。他扑在了老班长的怀里。 意思呢,一定要搞清楚,这是个战略问题哩!老班长把小罗抱紧了,像过去一样讲起来,毛主席说过,往北走,出草地,到陕北,去他急剧地喘息起来。 去迎接抗日高潮!小罗一下子把话接过来。 他想起要去给老班长弄点儿水喝。可当他找来了一小碗干净的清水的时候,连队已经走远了。于是,他掉队了。到了这时,他才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跟在队伍的行列里是多么幸福,也真正感到了辨别方向的重要。 一个个草墩被他踩到了脚底下,一道道

13、烂泥河沟被他跨过了 忽然,在他的眼前出现了一星火光。这火光,被草地的水汽笼罩着,发出一环环色彩斑斓的光圈,映照着这黑沉沉的草地,也照亮了罗小葆的心头。 一堆堆篝火余烬的旁边,同志们有的躺着,有的背靠背坐着,都在香甜地睡着。罗小葆小心地绕过他们,走向一堆还在燃烧着的篝火边,这才看见在对面还坐着一个同志。只见这个同志坐着一个小衣包,一只臂肘靠在一只铁皮箱子上,膝盖上搭着一张地图,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看一会儿,抬起头,凝神思索一会儿,拿红铅笔在图上做个记号。 他看着那个同志手里的地图,忽然生出了一个念头。这个念头是如此强烈,终于使他憋不住低低地喊了声:报告!绕过火堆,走了过去。 那个同志慢慢地从地图

14、上面抬起了头。 看着那慈祥的笑脸,罗小葆的拘束一下子消失了。他又向前迈了一步,指着地图说:你是领导同志吧,你一定知道明天的行军路线 路线,当然有啰!领导同志抓住了小罗的手,拉他在铁皮箱子旁边坐下,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圈,说道,看,一直往北,走上半天多点,就是班佑就走出草地了! 真的?!罗小葆高兴地叫了声。 来,先开饭!领导同志用笔杆夹起了一粒胡豆,吹了吹,轻轻放到了小罗的手心里,然后从文件箱上的一个大铜墨盒底下抽出一张纸,动手写起字来。 不,我也还有任务哩!罗小葆把擦干净了的识字牌放到领导同志面前,要求道,我今天的课还没上呢!同志,教我几个字吧! 学习?好!领导同志看着识字牌,赞许地点了点头。他

15、拿起毛笔,转身把笔尖在身边草叶上的露珠里蘸了蘸,又在墨盒里匀了匀,挥笔写下了四个大字。 他用笔尖指点着,逐字念着:向、北、前、进! 罗小葆也跟着念:向北前进! 向,就是方向的向领导同志逐字讲解起来。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语调很慢,讲得那么仔细,又那么清楚。 罗小葆用心地听着。随着讲解,在他面前展现了一幅壮丽的情景: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正在向着北方,向着陕北的高原大步前进。 字, 就这么讲。 领导同志讲完了, 又和蔼地问道, 那么, 为什么要 向北前进 呢? 我们红军要北上抗日。 还有呢? 还有, 小罗歪着脑袋想了想,那里有陕北根据地, 我们红军可以休息、 整顿、 发展 领导同志点点头,高兴地笑了

16、。他亲切地揽住了小罗的肩膀。 罗小葆念着,认着,写着,把这几个字记在了心坎上。这四个字和领导同志的讲解把他引向了北方,引进了一个新的天地。仿佛眼前这一堆篝火化成了一簇花,像他家乡的映山红一样的花,这是陕北根据地。 罗小葆醒来的时候,天已亮了。东天上一抹朝霞正在上升、扩展,在广阔的草地的东侧,一轮红日正跃出地平线,把整个草地照得透亮、火红。 这时,一个背驳壳枪的红军战士走过来,微笑着说:毛主席要我等部队出发的时候再叫醒你。 罗小葆惊住了:毛主席? 是啊,昨天你不是和他一起待了半夜? 罗小葆急问:毛主席在哪儿? 在前边!警卫员朝北一指,带着部队出发了。 罗小葆激动地一跃而起,向着部队走去的方向奋力

17、跑去。 红军长征的部队,正一路路、一行行,踏着开满鲜花的草地,向北走去。他们走着,在没有路的荒凉草地上踩出了路。 罗小葆跑了一程, 来到一棵丈把高的树下。 他停住了脚, 注视着正在走向前来的红军队伍。突然,他折下了一截树枝,把他那心爱的识字牌牢牢地挂在树杈上。 向北前进四个亮闪闪的大字,像一个金色的路标,指向革命进军的方向。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块普通的小木牌,先是作为识字牌,再成为“金色的路标”,意义层层深化,人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B.老班长身负重伤依然不忘叮嘱罗小葆要认好、读懂“北上抗日”,体现出老班长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对革命路线

18、的坚定。 C.罗小葆主动问行军路线,领导同志为他写路线、讲路线,并一起讨论路线,写出小罗对“路线”的认识逐渐深化。 D.罗小葆把自己心爱的识字牌挂在树权上,是因为毛主席正确的战略思想给了他力量和信心,他想以此来鼓舞革命同志。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以追赶大部队的罗小葆为人物线索,以反复出现的小木牌为事物线索,两条线索相互交织,相互作用。 B.小说借罗小葆回忆老班长教自己识字的情形,刻画了老班长形象,倒叙的方式使故事一波三折,增强了可读性。 C.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夹”“吹”“放”等动作描写,刻画了毛主席平易近人、关心爱护普通战士的形象。 D.罗小葆

19、与老班长、 毛主席、 警卫员的三个对话场景, 构成了故事主体, 有利于推动故事发展,巧妙塑造人物。 8.请简要分析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对表现人物心理变化的作用。(4 分) 9.“他,沿着这条路迎来了胜利,还要沿着这条路胜利地走向前去。”这是原作的结尾,你认为保留这个结尾好,还是删改后的结尾好?请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535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修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

20、追与之并。举进士,擢甲科,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贬言事,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久之,复校勒,进集贤校理,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其略曰:小人所好者利禄,所贪者财货,当其同利之,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反相贼害,虽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曰小人无朋。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故曰惟君子则有朋。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之真朋,则天下治矣。保州兵乱,以

21、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超然独骛,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谥曰文忠。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

22、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修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 B.修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 C.修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 D.修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校,既指比较核对不同版本的书籍及相关资料,也指校订宫中藏书的官名,此处属前者。 B.四夷,是我国古代华夏民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

23、蔑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 C.布衣,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织物,布衣为古代庶人之服,故常用布衣借指平民。 D.致仕,指交还官职,即辞官退休,如“退而致仕”。亦作“致事”,如“大夫七十而致事”。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欧阳修为人正直,遭人忌恨。欧阳修替范仲淹鸣不平,写信指责司谏高若讷,高若讷把此信上交朝廷,欧阳修被贬官。 B.欧阳修论事切直,深得器重。在保州有战事,欧阳修以龙图阁直学士、河北转运使之职出征之际,皇帝告诉欧阳修可以越职进言。 C.欧阳修待友忠诚,乐于助人。欧阳修多次力挺正直人士,如范仲淹、杜衍等人;也尽力推荐有才华的人,如曾巩、王安石

24、等人。 D.欧阳修文章出众,折服人心。欧阳修的文章成就远远超过一般人,所以天下的读书人都像对待老师那样敬重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2)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 14.在朋党论中,欧阳修认为君子与小人的朋党有什么区别?(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野人送朱樱 杜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注】写:这里指

25、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赐沾:即沾赐,受到赏赐之意。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西蜀樱桃也自红”的意思是西蜀的樱桃也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其中的“也”字暗示出诗人所经历的时空变化。 B.“数回细写愁仍破”是说尽管诗人十分细心倾倒樱桃,但仍恐碰破,樱桃如此娇嫩,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 C.“万颗匀圆讶许同”一句中“万”字写出了樱桃数量之多;“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桃大小如此相同,让人惊叹。 D.以时间词为标识, 全诗可分作三层: 前两联一 “今日” , 第三联一 “当年” , 第四联 “今日”

26、。 16.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整首诗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老子中“ , ”说明在处理问题时, 要保持清醒头脑、 增强忧患意识, 居安思危、 防患未然, 学会 “下先手棋” 。 (2)将进酒中运用了时间范畴的夸张,将人生由青春到老的过程,说得更为短暂,悲叹人生苦短,而不直言,却说“ , ”。 (3)过秦论 中, 用 “ , ”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将领、精锐的士兵守卫要害之地的情形。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

27、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就在我们回击二马骑兵的同时,军委警卫连、工兵连在左权参谋长的率领下,拔掉了最反动的陕北地主豪绅安在千佛山的一根钉子。原来那里有一股反动民团,经常下山来作恶,当地老百姓 ,这次把他们消灭了之后,附近各县的乡邻全都 ,他们 ,抬着猪、羊来慰问红军,红军的威信更加高了。 打完二马骑兵,我们在吴起镇边 了一个星期,10 月 30 日,在陕甘根据地人民的热烈欢送下,我们又向陕北甘泉前进。经过几天的行军,于十月革命节前夕,即 11月 6 日,在甘泉县附近的区域里,我们中央红军与刘志丹、徐海东同志率领的红二十五、二十七军会师了。虽然那天天降大雪,我们仍

28、穿着单衣,但情绪很高,心里始终觉得是热乎乎的。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恨之入骨 大快人心 欢天喜地 休养 B.痛心疾首 拍手称快 手舞足蹈 休养 C.痛心疾首 大快人心 手舞足蹈 休整 D.恨之入骨 拍手称快 欢天喜地 休整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在左权参谋长的率领下,军委警卫连、工兵连拔掉了最反动的陕北的地主豪绅安在千佛山的一根钉子。 B.军委警卫连、工兵连在左权参谋长的率领下,拔掉了陕北最反动的地主豪绅安在千佛山的一根钉子。 C.军委警卫连、工兵连在左权参谋长的率领下,拔取了陕北最反动的地主豪绅安在千

29、佛山的一根钉子。 D.在左权参谋长的率领下,军委警卫连、工兵连拔取了最反动的陕北的地主豪绅安在千佛山的一根钉子。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判断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人口剧增导致资源短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显然, ,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 100 亿的人口。 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

30、极限, ,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 ,如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 21.下列各组句子,哪一句最能准确表达上述文字的内涵。(3 分) A.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秦韬玉贫女) B.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朱柏庐朱子家训) C.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司马光资治通鉴) D.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白居易观刈麦) 22.请在上文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字。(6 分) 四、写作(四、写作(6060 分)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31、。(60 分) 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教育,孟母断机教子、欧母画荻教子的故事流传至今;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养不教,父之过等名言绵延至今。可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家庭教育有各种各样的认识:有的认为,父母不同的语言、行为、教育会在孩子身上留下不同的烙印,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父母们难免会出错;有的认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易使家庭教育偏离方向;还有一些父母更多的考虑是学校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有人说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有人说是培养孩子的优秀品格,有人说是培养孩子的能力,也有人说远不止这些。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

32、一篇文章;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字。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它是仅与年轻人相关的消费品”分析不当。根据材料中“不仅是年轻人追逐的潮流,也是商家营销的卖点”和“它不同于一般的潮流,即那些仅与年轻人有关联的物质消费品或流行文化艺术”等可知,选项缩小范围。故选 A。 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C.“导致中国正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分析不当。根据材料二原文中“中国国潮是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的信息可知,中国“国潮”是“中国制造”历史性的突破的结果,而不是原

33、因,这里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故选 C。 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观点:“国潮”彰显了文化自信。A.表达的是中国本土消费市场具有巨大潜力。B.表达的是未来品牌的变化趋势以及商家采取的措施。C.表达的是中国本土品牌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于创新品牌之中,体现了文化自信。D.表达的是“国潮”销售平台抢占消费市场。因此,C 项是最适合作为论据来论证材料二观点。故选 C。 4.对比论证。将“国潮”和一般的潮流对比,指出前者具有独特文化元素,内涵丰富;而后者仅仅是那些与年轻人有关联的物质消费品或流行文化艺术,内涵较窄。举例论证。列举大红大紫的故宫文创 IP、国际时装大

34、秀上的李宁、许许多多“国潮”品牌跨界合作等例子证明“国潮”站位高,舞台广,给人们带来惊喜。 5.中国综合国力得到巨大提高,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高品质国货赢得了市场,中国制造进军全球中高端产业链,中国经济成功转型。国人消费观念产生了变化。中国人从满足温饱、看重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的消费转向了注重品质消费。中国“国潮”产品和新时代年轻人的内在需求相切合,人们对国家现在和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心理状态,对民族文化有了高度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得到了充分提升。 6.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思想内容的能力。B.“不怕牺牲的精神”错误,当时老班长是身负重伤,体现老班长革命路线的坚定,对通

35、信员罗小葆的关怀。故选 B。 7.B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和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B. “倒叙的方式使故事一波三折,增强了可读性”错误,第三段到第八段应该是插叙,补充说明罗小葆是怎么掉队的。故选 B。 8.画面由夜色笼罩的沉寂,到朝霞满天、红日东升的明快、富有活力;烘托出罗小葆由掉队迷路后的沉重迷茫,到听完毛主席革命路线讲解后的兴奋、充满希望的心理变化。【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点句子的作用的能力。“夜色,像块奇大无比的灰布,悄悄地伸展开来,罩住了整个草地”,运用比喻修辞,把“夜色”比作“灰布”,烘托出罗小葆掉队迷路后的沉重迷茫;“东天上一抹朝霞正在上升、扩展,在广阔的草地的东侧,一

36、轮红日正跃出地平线,把整个草地照得透亮、火红”,写旭日东升的画面,太阳初生之后草原的颜色,画面由前文的夜色笼罩草地到朝霞满天、红日东升,自然环境变得明快、富有活力,同时写出罗小葆听完毛主席革命路线讲解后的兴奋、充满希望的心理。 9.示例一: 保留这个结尾好。 “这条路” 一语双关, 具有象征意味, 增强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从情节上来看,使故事有了明晰的结局,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正确路线的指引会让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有力突出“路标”的作用,深化主题。示例二:删改后的结尾好。“像一个金色的路标”,运用比喻,形象生动,照应标题;“指向革命进军的方向”,指明了路标的导引作用,给人力量、勇气和希望,深化主题

37、;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先明确观点,再阐述理由。比如保留这个结尾好。理由是“这条路”一语双关,既指脚下的道路,又指革命进军的方向,“这条路” 具有象征意味, 增强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从情节上来看, 罗小葆从迷路到脚下有路,心中有路,使故事有了明晰的结局,从罗小葆身上让人看到了希望和力量;毛主席正确路线的指引会让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有力突出标题“路标”的作用,深化革命必将胜利的主题。比如删改后的结尾好。 “像一个金色的路标”,运用比喻,把“大字”比作“路标”,形象生动,照应标题“路标”;“指向革命进军的方向”毛主席正确的战

38、略思想给了他、给了所有人力量和信心, 鼓舞着每一个革命同志, 现在的结尾指明了路标的导引作用, 给人力量、 勇气和希望,深化主题; 读者效果上, 罗小葆的未来是一片光明, 革命也会必然取得胜利, 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10.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本句意为:欧阳修游学于随州时,在废书筐中发现了唐代韩愈的遗稿,读后十分仰慕。于是用心寻求其中的精义,以至于废寝忘食,决心要追赶他和他并驾齐驱。“修游随”是主谓结构,“得唐韩愈遗稿”是动宾结构,所以应在“修游随”后断句,排除 A、C;“并辔”修饰“绝驰”,不能断开,排除 B、C。故选 D。 11.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

39、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校,既指比较核对不同版本的书籍及相关资料此处属前者”错误,从上文“入朝为馆阁校勘”可知,此处为官名。故选 A。 1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C.“也尽力推荐有才华的人,如曾巩、王安石等人”错误,根据原文“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 谓必显于世” 可知, 欧阳修并没有推荐曾巩、 王安石等人, 只是宣扬他们的名声,认为他们一定会闻名于世。故选 C。 13.(1)所以作为君王只应当(就应该)摒退拥有伪朋党的小人,任用拥有真朋党的君子,那么天下就安定了。 (2)欧阳修奖掖提携后进,唯恐不能顾及所有;他赏识提携

40、的人,都成为了天下名士。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注意以下重点字词:(1)“为君”,作为君王;“但”,只;“治”,安定。(2)“奖引”,奖掖提携;“如恐”,唯恐;“率”,都;“闻人”,天下闻名之人。 14.小人因共同利益结为朋党,君子因志同道合结为朋党。小人追求金钱财物,当利害关系相同时,他们就结为私党,这是伪朋党。君子致力于修身和效力国家,大家携手同心,始终如一, 这是真朋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原文及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根据原文 “小人所好者利禄,所贪者财货,当其同利之,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反相贼害,虽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曰小

41、人无朋。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故曰惟君子则有朋”一段可看出,小人的朋党是“所好者利禄,所贪者财货,当其同利之,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为利益而结党,一旦利益冲突就会互相残害,是伪朋党;君子的朋党是“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为道义忠信志同道合才成为朋友,其唯一目标是为国效力,心志永远不变,这才是真朋党。 【参考译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等到成年时,更是超群出众卓有声誉。 欧阳修游学于随州时, 在废书筐中

42、发现了唐代韩愈的遗稿, 读后十分仰慕。于是用心寻求其中的精义,以至于废寝忘食,决心要追赶他和他并驾齐驱。殿试中荣选为甲科进士,以文章名扬天下。入朝,升为馆阁校勘。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上章为他解救,只有左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黜除。对此欧阳修写信对高若讷进行谴责,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交给皇帝, 以致欧阳修被贬出为夷陵县令, 过了很久, 欧阳修复任为馆阁校勘,以后又改任为集贤校理。当初范仲淹之被贬去饶州,欧阳修与尹洙、余靖都因范仲淹之事而被斥退,世人都视他们为党人。从此,朋党的议论便产生了,欧阳修于是作朋党论一文以进呈仁宗。在文中他议论道:小人所喜好的是利禄,所贪求的是金钱财物,当

43、他们的利害关系相同时,就暂时互相援引,结为私党,这是伪朋党;当他们见到利益时,就会争先抢夺,或者利益抢完后就互相伤害,即使是血肉兄弟,亲朋好友,也不能共存,所以我说小人没有朋党。君子则不然,他们所恪守的是道义,所奉得的是忠信,所爱惜的是名誉节操。将这些道德用于修身则能志同道合而相互得益,将这些道德品质用于效力国家,则会大家携手同心,互相扶持,始终如一,所以我说只有君子才有朋党。所以作为一国之君,应当摒退拥有伪朋党的小人,而任用提携拥有真朋党的君子,这样,天下就可以太平了。保州发生兵变时,朝廷任命他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在告别时,仁宗对他说:到那里去不要作久留的打算,想要说什么,就随时讲

44、吧。欧阳修回答说:我做谏官时可以直接论事,现在论事(就超过我职务的范围了),是有罪的。仁宗说:只管说好了,不要区别在朝还是在地方。正当这个时候,杜衍等人因被诬陷私结朋党而相继罢去,欧阳修慨然上疏说:正直之士在朝,是邪恶者之大忌;谋臣置而不用,乃是敌人的福份啊。现在这四个人一旦被罢除,而让在朝奸邪之徒弹冠相庆,四邻蛮夷之敌振臂喝彩,臣下我真为朝廷感到惋惜呀。欧阳修的文章,才华横溢,朴实流畅,不繁冗不省略恰到好处。他的超然洒脱,文情奔放的风格,别人是无法赶上的,所以天下人都像对待老师一样尊崇他。他提携后进,唯恐不及,得到他赏识、举荐的人,大多成为天下的名士。曾巩、王安石、苏洵以及苏洵的儿子苏轼、苏

45、辙,原来都寂然无声,不为人所知晓,欧阳修就广为揄扬他们的声名,认为他们将来一定会名闻于世。欧阳修当初在滁州时,别号醉翁,晚年改号为六一居士。熙宁四年,凭借太子太师的身份退休,熙宁五年,去世,谥号文忠。 15.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B.“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错误,此处表现的诗人情感不是哀愁,而是对如此娇嫩的樱桃的珍爱。故选 B。 16. “金盘玉箸无消息” 承预联对当年皇帝赐樱桃的回忆, 表达此时远离朝廷的伤感与思念,表现诗人对皇朝的忠心。“尝新”呼应首联今日村民赠樱桃一事,表达诗人尝樱的喜悦和对村民的感激之情。 “任转蓬” 表达此刻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之

46、情, 暗含忧时伤乱之感。 【解析】本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金盘玉箸无消息”是运用借代的手法,承接上文“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联想到皇帝赐给樱桃的情景,此处借用“金盘玉箸”指朝廷,期盼着朝廷能有消息到来,表现了对朝廷任用自己的期盼和对朝廷的忠心。“尝新”指“野人相赠满筠笼”,村农以“满”篮鲜果“相赠”,诗人既有尝樱的喜悦又有由此产生的对村民的感激之情。“此日尝新”勾起了回忆,“忆昨赐沾门下省,早朝擎出大明宫”,在门下省内接受樱桃之赐,退朝时分,徐徐擎出宫门。这二句是追忆任左拾遗时在宫中蒙受恩赐, 擎持归家的情景。 “次日” 暗含对往昔生活的追念, 对长安朝廷的思念,

47、有抚今追昔之感。“转蓬”是诗人以蓬草自比,辗转漂泊如蓬草般居无定所,“任”字表明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可奈何之情。 17.(1)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8.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恨之入骨”指痛恨到了极点。“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了极点或悲伤到了极点。“恨之入骨”侧重对某人某事痛恨, “痛心疾首”有对自己所犯错误的痛恨。语境为“反动民团”,应选“恨之入骨”。第二空,“拍手称快”多用来形容正义伸张、公愤消除时大家高兴满意的样子。“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

48、家非常痛快。“大快人心”和前面主语“乡邻”搭配不当。据语境应选“拍手称快”。第三空,“手舞足蹈”双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极点。“欢天喜地”形容非常欢喜。根据语境后的“抬着”判断,应选“欢天喜地”。第四空,“休整” , 利用作战或执行其他任务的间隙进行休息、 整顿和训练。 “休养” 指安定人民生活,使其经济力量得到恢复和发展。语境为“我们”休息、整顿,应选“休整”。故选 D。 19.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最反动的陕北的地主豪绅”语序不当,应改为“陕北最反动的地主豪绅”。只有 B 项修改正确。故选 B。 20.对比(1 分)。把天降大雪的寒冷与我们心里的“热乎乎

49、”进行对比,天寒衣单却心里暖热(2 分),鲜明地突出了“我们”胜利会师后的喜悦之情(2 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现手法的能力。 天降大雪, 表示天气寒冷; 而 “我们仍穿着单衣” , 应该感觉更冷。这就与“心里始终觉得是热乎乎的”形成了对比。是因为胜利会师后“情绪很高”,天寒衣单却心里暖热。对比手法鲜明地突出了胜利会师后的喜悦之情。 2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段内涵、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文段内涵为人类将面临资源短缺,应该未雨绸缪提倡节俭。A.意思是说“如今,人们竞相追求时髦的奇装异服,有谁来欣赏我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强调要坚守气节保持操守不随波逐流。B.意思是“吃每一碗粥

50、、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的来之不易;穿戴所需的每半根丝、每半缕线,都要常常想想其中包含多少人的心血, 应该好好珍惜” , 告诫我们要懂得感恩和珍惜。 C.大意 “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符合文段的内涵。D.意思是“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表现老大妇女的辛苦劳累却无所得的悲苦命运,表达的是诗人的同情和关爱。故选C。 22.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并不是狭义上的粮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显然”说明后面要说明显而易见的观点或者问题, 再结合上文 “人口剧增导致资源短缺, 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高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