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五校联考科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模拟测评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205596 上传时间:2022-01-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2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五校联考科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模拟测评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省温州市五校联考科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模拟测评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省温州市五校联考科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模拟测评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江省温州市五校联考科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模拟测评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江省温州市五校联考科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模拟测评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1-2022 学年温州市学年温州市五校联考五校联考七年级上七年级上科学期末模拟测评试卷科学期末模拟测评试卷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鹅掌楸是我国有一种名贵的植物, 因叶片形似马褂,所以又称“马褂木”。鹅掌楸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的一些地区, 属于被子植物。以下叙述不正确的 是( ) A. 鹅掌楸的种子裸露, 有利于种子萌发 B. 鹅掌楸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C.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 D. 桔树、油菜、樟树、玉兰等都是常见的被子植物 2.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对地球形状认识按从古到今排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3.有

2、6 位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科学课本的长度, 测得数据分别为 23.02 厘米, 23.09 厘米、 23.22 厘米、 23.00 厘米和 23.08 厘米、 30.38 厘米。下列测量结果最接近真实值 的是( ) A. 24.29 厘米 B. 23.05 厘米 C. 23.0475 厘米 D. 无法确定, 因为真实值未知 4.我市某湿地公园内,一只雌野鸭带领几只小鸭正在水中觅食,看到游人接近后,雌鸭大声鸣叫并带领小鸭 迅速游到湖中深水处。以上描述中,没有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 生物能繁殖后代 B. 生物能排出代谢废物 C. 生物能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

3、反应 5.下列对操作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在用试管做液体加热实验时,若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则试管容易发生破裂 B. 一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真实值大 C. 用累计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线绕得不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大 D. 用钢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同一物体长度时(不考虑所测物体的变化) ,则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大 6.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 Y 类动物的是( ) la 体外长有毛皮,胎生S 类 1b 体外没有毛皮,卵生2 2a 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R 类 2b 体外无羽毛,

4、体温不恒定3 3a 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Y 类 3b 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4 A. B. C. D. 7.把手指插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 A. 75 B. 55 C. 35 D. 15 8.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用一个带细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制成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去掉橡胶塞,不影响温度计的使用 B. 换用不同液体,温度计测量的范围相同 C. 玻璃管越粗,水沿着细玻璃管上升和下降的越明显 D. 将小瓶放到盛有热水的容器中,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 9.mRNA 疫苗是一类正在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人在接种后,疫苗会进入人体细

5、胞合成相应物质,起到免疫作用。mRNA 疫苗进入人体细胞,首先要经过的细胞结构是( ) A. 细胞核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壁 10.用天平正确测量物体质量时,在右盘中加入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则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从右盘中取出最小的砝码,指针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则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处 B. 将物体和砝码的位置互换,再重新测量 C. 向左调节游码,使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处 D. 向右调节游码,使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处 11.台州沿海滩涂上有一种有趣的鱼滩涂鱼,如图。因其能在滩涂上跳跃,所以又叫“跳跳鱼”。它既能生

6、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在陆地上生活的时间比水中还长。大部分鱼类如果离开了水很快就会缺氧室息面死。而弹涂鱼却能较长时间在滩涂上,弹涂鱼的下列结构特征能支持其在滩涂上生活的是( ) A. 胸鳍发达,能支撑起身体,帮助爬行和跳跃 B. 鳃所在的鳃腔空间很大,能够储存水分和空气 C. 皮肤极薄且布满血管,能直接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D. 以上说法均正确 12.下列关于经纬线、经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某人从南极出发,分别向北、东、南各走 1 千米,最终会回到原地 B.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除赤道外各地的纬线长度都相等 C. 每一条纬线都是一个圈,每一条经线也是一个圈 D. 某人从赤道沿 1

7、20E 一直向北走,最终会回到原地 13.一款新药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的漫长历程,平均耗时 10 年以上。研发新药经常是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面对一些突发流行病,研究人员对多种老药进行试验,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横线上的句子所描述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与假设 C.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 得出结论 14.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观察工具。下列分别关于目镜、物镜、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的自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15.下列四幅图中的黑点,既位于北半球,又

8、位于东半球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6.从图中找出同学的哪些行为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守则? ; ; 。 17.仔细观察图中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与图中其它动物的主要区别是 。 (2)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 进行,幼体用 呼吸。 (3)若根据体温是否恒定进行分类,图中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填序号) (4)将以上脊椎动物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 。 (填序号) 18.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制作临时装片时,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盖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以防 的产生。 (2)盖好盖玻片后,在盖玻片一

9、侧滴加 1 - 2 滴 ; (3)在视野 C 中,细胞内着色较深的结构是 ; (4)观察到的这四个视野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填甲图字母) ,这里涉及到三个步骤:首先将玻片向 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调节 (选填乙图序号,下同)使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最后调节 使物像清晰。 19.随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很多村庄建起的公路。这是某村的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图表示方向的方法是 , 若你位于林地,应朝 方向前往村庄。 (2)估算 A 到 B 两点实地的直线距离为 Km。 20.假期里,小徐和爸爸一起从美丽的西湖中取了些湖水带回家里。小徐突发奇想,用显微镜观察了湖水,结果发现湖水中有一些移动的微小物

10、体。经过和爸爸讨论与自行查找资料, 小徐确定了一下四种微笑生物。对于这些生物,小徐又有了以下思考: (1)这四种生物的细胞结构有许多共同点,如都有 (至少答出两点) ;但他们也有不同之处,如 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因而不能自己制造出有机物, 需要从外界获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2)衣藻和水藻属于植物的原因是 。衣藻在不利的生活条件下,细胞将停止游动,并进行多次分裂,形成临时群体。衣藻在分裂过程中,母细胞的细胞核内出现的 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3)根据 , 我们可以将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归为一类。 (4)草履虫在遇到棉花纤维阻碍时会后退,改变方向,再试探前进。此现象说明 ( ) A. 草

11、履虫有视觉器官,可发现障碍物 B. 草履虫有运动系统,可以自由游动 C.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 草履虫能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 21.有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时温度计的示数(T)与实际准确温度(t)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若用这支温度计测出教室里的温度为 23,则实际温度为 。 22.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填出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板块的名称: A、 板块、C、 板块、D、 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板块。 (填名称) (3)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是由 (板块名称)挤入 板块名称)下方碰撞抬升形成的。板块交界处往往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地球上

12、的主要的火山地震带位于 。 23.在用某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切片时,发现该光学显微镜镜盒里只有如图所示的 4 个镜头。 (1) 为了能够在视野中看到最多的细胞, 宜选用图中的镜头组合 进行观察, 观察到的物像放大了 倍。 (2)如图是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位于液泡的 (填“上方”或“下方”)和移动的方向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3)字母“b”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 , 若视野中出现了污点,移动目镜、物镜, 都没变化,那么污点最有可能存在的部位是 24.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

13、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 m 及液体的体积 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 mV 图像,则该液体密度为 kg/m3。 25.如图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 ,下图中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 A. B. C. D. 26.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 (填字母)的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 cm3。 27.科技小组的同学们从比热容表中了解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后,通过实验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他们用相同的两支试管分别装上 相等的煤油和水,用相同的热源对试管均匀加热,并分别画出如图所示的

14、图像,图像 能正确反映实验情况。 物质 比热容焦/(千克 ) 水 4.2103 煤油. 2.1103 沙石 0.92103 三、解答题三、解答题 28.1875 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公布了他发现的新元素镓,镓是银白色金属,科技社团的同学们对这种金属很好奇,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将一小块固态的镓金属放入温水中,金属变成液态了,这一物态变化为_(选填“熔化”或“液化”) 如果放入沸水中,会剧烈反应,产生氢气,这一过程属于_(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为了测出金属镓的密度,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

15、度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横梁平衡后进行测量,左盘放好被测金属,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当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若将这最小的砝码取出,指针偏左要测出物体的质量,正确方法是_. A.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螺母向右调 B.取出最小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 C.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螺母向右调 D.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 接着记录金属的质量为 _ 29.小科在淀粉厂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他跟随师傅一起去采购一批淀粉含量不低于 20%的马铃薯。下表是小科收集到的一些反映马铃薯相关信息的数据。 在收购点,

16、小科测出一只马铃薯质量为 0.22kg, 体积为 200cm3,准备据此鉴定马铃薯是否符合厂里的采购要求。 马铃薯品种 1 2 3 4 5 密度/(g cm-3) 1.08 1.10 1.12 1.14 1.15 淀粉含量/% 14 18 22.5 26.5 29 收购价(元 千克-1) 0.40 0.42 0.45 0.50 0.60 (1)在坐标图中画出马铃薯密度和淀粉含量关系的图象 (2)小科测量的这只马铃薯是否符合厂里的采购要求?(写出判断过程) (3)淀粉含量高的马铃薯价格也高,在符合厂里采购要求的马铃薯品种中,价格相对便宜而出粉率又高的是: 。 A. 品种 3 B. 品种 4 C.

17、 品种 5 四、实验探究题四、实验探究题 30.吃年糕,步步高!所以中国有个习俗过年的时候都会吃年糕。每年的年底前,小明的爷爷奶奶都会做很多年糕,浸在水里,能放很长时间,但过年后进入第二年春季,年糕很容易发霉变质。小明同学为了弄清年糕发霉的原因,他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如下探究实验: 第一步材料处理 将质量、大小、形状相同的 3 块年糕分别放入三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瓶中,高温处理后待用 第 1 组 第 2 组 第 3 组 第二步实验操作 将玻璃瓶的橡皮塞打开 将玻璃瓶的橡皮塞塞紧 将玻璃瓶的橡皮塞打开 第三步恒温培养 (1 周) 25 25 5 第四步实验结果 年糕出现大量菌落 年糕无菌落 年糕出现少量

18、菌落 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第一步中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 (2)实验共设置了 组对照实验, 分析第 1 组与第 2 组实验结果得知, 引起年糕发 霉变质的原因是 。 (3)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减少误差, 在上述实验基础上, 小明还应该怎么做 。 31.学习了质量一节后,小明产生了这要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爱动脑筋的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他选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橡皮泥形状 长方体 圆柱体 圆环形 碎块 橡皮泥质量/g 28 28 28 28 (1)小明实

19、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 (3)本实验中测量了多组数据,爱思考的冬冬想到:许多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有的是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你认为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五、综合说理题五、综合说理题 32.图甲为最新研发的喷雾风扇, 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 水箱里的水在水泵的作用下, 通过管道运输到喷嘴,在喷嘴里产生直径小于 10 微米的水滴,大量的水滴形成的微雾随着风扇吹出的风一起运动。喷雾风扇能降低周围温度 4 8 ,实现了快速降温。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喷雾风扇为什么能

20、达到快速降温效果。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考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种子植物 【解析】 【分析】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 【解答】A.鹅掌楸属于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被子植物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故 A 错误。 B.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故 B 正确。 C.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故 C 正确。 D.常见的农作物、花卉、果树、蔬菜等绝大多数都是被子植物。桔树、油菜、樟

21、树、玉兰等都是常见的被子植物,故 D 正确。 故选 A。 2.【答案】 B 【考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 【分析】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其中麦哲伦环球航行和地球的卫星照片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解答】人们对于地球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先后经历了“盖天说”一“浑天说”一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看到的地球影子是圆的,推断地球是球形的一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体一 20 世纪,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人类进入太空。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并拍摄地球的照片等一系列的过程后,人们终于知道了地球是一个球体。ACD

22、 不符合题意,B 项正确。 故答案为:B。 3.【答案】 B 【考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 【分析】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虽有差异,但是相差不大,据此去掉错误数据,然后计算出剩余数据的平均值即可。 【解答】比较可知,30.38cm 和 23.22cm 明显偏大,将其去掉。 则该物体的长度为:23.02+ 23.09 +23.00 +23.084 23.05。 故选 B。 4.【答案】 B 【考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析】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

23、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一只雌野鸭带领几只小鸭正在水中觅食”,体现了生物能繁殖后代、能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看到游人接近后,雌鸭大声鸣叫并带领小鸭迅速游到湖中深水处”,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因此题干的描述中,没有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生物能排出代谢废物。 故答案为:B。 5.【答案】 D 【考点】长度的测量,特殊测量方法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主要考察测量方法与误差分析,根据特殊的测量方法,分析解答。 【解答】A. 在用试管做液体加热实验时,若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则试管容易发生破裂 ,故 A 不符合题意。 B.刻度间隙小了,会使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即测量结

24、果将会偏大,故 B 不符合题意。 C.绕金属线留有间隙,会使测量线圈长度偏大,导致测得的直径偏大,故 C 不符合题意。 D.由于钢的热胀冷缩,夏天高温会使尺子膨胀,测量值会比实际值偏小,冬天低温会使尺子收缩,测量值会比实际值偏大,故冬天会比夏天的测量值要大,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6.【答案】 D 【考点】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 【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鱼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两栖类动物营水陆两栖生活,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皮肤辅助肺呼吸。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鸟类体表被覆羽毛,体温恒定

25、。爬行动物体表有细鳞,在陆地上产卵,体温不恒定。 【解答】A.企鹅的体表被覆羽毛,体温恒定,属于鸟类,即 R 类,不符合题意。 B.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湿润辅助呼吸,水中产卵,应是 4,不符合题意。 C.家兔体外长有毛皮,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是 S 类,不符合题意。 D.蜥蜴表皮干燥,体表有细鳞,在陆地上产卵,属于爬行动物,即 Y 类,符合题意。 故选 D。 7.【答案】 C 【考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 【分析】根据对人体体温的了解分析判断。 【解答】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37,将手指插入水中感觉不冷不热,说明水温和体温相差不大,故 C 正确,而 A、B、D 错误。

26、故选 C。 8.【答案】 D 【考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 【分析】当瓶周围温度变化时,瓶内水的体积也会由于热胀冷缩而相应的发生变化,从而使得玻璃管内的水柱高度发生变化,其工作原理和液体温度计相同,因此可作为温度计使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去掉橡皮塞,瓶内液面上的气压和管内液面上的气压相等,则管中水柱会下落,温度计将无法使用,故 A 错误; B.不同液体热胀冷缩的本领不同,换用不同液体,温度计测量的范围不相同,故 B 错误; C.根据 V=Sh 可知,玻璃管越细,水沿着细玻璃管上升和下降得越明显,故 C 错误; D、将小瓶放到盛有热水的容器中,瓶中的水受热膨胀将沿细玻璃管上升,故

27、 D 正确。 故选 D。 9.【答案】 B 【考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 【分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则没有。 【解答】A.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保护作用:把细胞内部与外部的环境分隔开了,使细胞内部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能让对细胞生命活动有用的物质进入,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

28、,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出细胞外。符合题意。 C.细胞质:能流动,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不符合题意。 D.细胞壁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0.【答案】 D 【考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 【分析】在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如果放入最小的砝码偏大,去掉最小的砝码偏小的时候,就必须调节游码,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用天平正确测量物体质量时, 在右盘中加入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 则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从右盘中取出最小的砝码,指针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则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向右调节游码,使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处,故 D

29、 正确,而 A、B、C 错误。 故选 D。 11.【答案】 D 【考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 【分析】 鱼类大约出现在 4.5 亿年前,目前世界上约有鱼类 3.2 万种, 它们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靠鳍运动,身体表面常覆有鳞片。淡水中 生活的鲢鱼、鳙鱼、青鱼、草鱼和海水中生活的黄鱼、带鱼、鲨鱼等都是; 青蛙的幼体和鱼有些相似,生活在水中,有尾无四肢,用鳃呼吸。它 的成体生活在陆地上或水中,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像青蛙这样的 动物称为两栖动物; 地球上的爬行动物大约出现在 3 亿年前。爬行动物一般贴地 爬行,身体内有肺,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蛇、鳄鱼、龟、变色龙、鳖等 都是常见的爬行动物

30、; 最早的鸟大约出现在 1.5 亿年前。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前肢特化为翼, 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胸肌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脑比较发达。这 些身体特征都适应飞翔。家鸽、鸡、 鸭、 鹅、 鹦鹉等都属于鸟类; 最早的哺乳动物大约出现在 2 亿年前, 目前它们是动物界中 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它们生活在陆地上、空中、水中、树上和 地洞里。哺乳动物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哺乳动物有四腔心 脏、专用的齿、特化的肢和发达的脑。 【解答】它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在陆地上生活的时间比水中还长,大部分鱼类如果离开了水很快就会缺氧室息面死。而弹涂鱼却能较长时间在滩涂上,说明滩涂鱼鳃腔

31、比较大,可以储存空气和水,而进行气体交换需要有很薄和分布较多的毛细血管,便于气体交换,能在陆地上爬行和跳跃说明胸鳍发达,故 A、B、C 说法都正确。 故答案为:D。 12.【答案】 A 【考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经纬网 【解析】 【分析】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没有线。经纬线相互垂直。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经线是一条条长度相等的弧线,连接南北两极。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解答】A、某人从南极出发,分别向北、东、南各走 1 千米,最终会回到原地,故 A 正确。 B、纬线有长有短,赤

32、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故 B 错误。 C、经线是半圆形,纬线是圆圈,故 C 错误。 D、某人从赤道沿 120E 一直向北走,最终会到达北极,因为经线是半圆形,故 D 错误。 故选 A。 13.【答案】 C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 【分析】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解答】材料中的“研究人员对多种老药进行试验,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故选 C。 14.【答案

33、】 D 【考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显微镜使用时注意事项,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和整理,解答即可。 【解答】A.图中指的是目镜,使用显微镜时需要两只眼睛都睁开,故 A 错误。 B.图中指的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故 B 错误。 C.图中指的是反光镜,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故 C 错误。 D.图中指的是粗准焦螺旋,在换高倍镜之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转动细准焦螺旋,故 D 正确。 故选 D。 15.【答案】 B 【考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经纬网 【解析】

34、 【分析】此题考查经纬度的判读,东半球是地球上西经 20以东,东经 160以西的半球,其余是西半球 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南面是南半球,北面是北半球。 【解答】A.南纬 20,东经 30,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B.北纬 20,东经 15,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C.北纬 40,西经 30,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D.南纬 40,西经 15,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故选 B。 二、填空题 16.【答案】 吃东西;用手拿试管加热;追逐打闹 【考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解析】 【分析】根据实验室的安全守则,结合图片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守则的是:吃东西;用手拿

35、试管加热;追逐打闹。 17.【答案】 (1)体内有无脊柱 (2)水中;鳃 (3) (4) 【考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 【分析】图中的蝙蝠属于哺乳动物。蜥蜴属于爬行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螃蟹属于节肢动物,家兔属于哺乳动物。 【解答】(1)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 蚯蚓、 螃蟹 与图中其它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体内有无脊柱 。 (2)两栖动物青蛙的生殖是有性生殖, 卵生。 雌雄抱对时将两性生殖细胞产在水中, 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两栖动物青蛙的幼体是蝌蚪,它用鳃呼吸,必须

36、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两栖动物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属于变态发育;所以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幼体用鳃呼吸。 (3)若根据体温是否恒定进行分类,图中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蝙蝠和家兔。 (4)图中的蝙蝠属于哺乳动物。蜥蜴属于爬行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螃蟹属于节肢动物,家兔属于哺乳动物。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排列 。 18.【答案】 (1)气泡 (2)稀碘液(红墨水) (3)细胞核 (4)BDAC;左; 【考点】观察细胞 【解析】 【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的过程:1. 用干净的纱布

37、将载玻片擦拭干净,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 1 滴清水,2. 把洋葱鳞片切成小块,用镊子撕下一小块洋葱鳞片内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 用镊子展实验平, 3.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 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 然后慢慢放平,以防止气泡产生,4. 在盖玻片一侧,加 12 滴红墨水(或碘液) 。在另一侧用吸水纸水,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5. 用调好的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1. 安放。将显微镜放置在接近光源、靠身体前方略偏左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2. 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必须睁开,以便及时记录观察

38、结果,同时调节反光镜,使视野中出现一个明亮的圆形,3. 放片、调焦距。 【解答】 (1)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盖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 ,避免有气泡产生; (2) 染色时需要在盖玻片一侧滴加 1 - 2 滴碘液或者红墨水让细胞核着色; (3) 细胞内存在着一种易 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种物质称为染色体,染色体处于细胞核内; (4)如图 A、B、C、D 图,B 是细胞处于左下方移动装片,向左下方移动装片使细胞处于图 D,再调节转换器进行放大成 A 在进行调节细准焦螺旋换大光圈变成图 C; 图中是物镜转换器, 反光镜, 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故答案为: (1)气泡 ; (2) 稀碘液(红

39、墨水) ; (3) 细胞核; (4)BDAC ,左, , 。 19.【答案】 (1)指向标定向法;西北 (2)5 【考点】常见地图与地图符号、注记、方向,地图的比例尺 【解析】 【分析】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1、一般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表示方向;2、经纬网上纬线指示正东正西,经线指示正南正北;3、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指向正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解答】 (1)图中的指向标指向正北故为指向标定向法;村庄位于林地西北方向,故位于林地,应朝西北方向前往村庄; (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中比例尺 1:250000,量得 AB 两点的距离为 2cm,故直线距离为2cm250

40、000=500000cm=5km; 故答案为: (1)指向标定向法;西北; (2)5km 20.【答案】 (1)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核;酵母菌、草履虫 (2)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染色体(遗传物质) (3)是否为单细胞生物 (4)C 【考点】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解析】 【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根据形态结构,把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其他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图中酵母菌,属于真菌;水藻,属于植物;衣藻,属于植物;草履虫,属于动物;分析解答。 【解答】(1) 四种生物的细胞结构有许多共同点,如都有都有细胞核、细胞膜,如酵母菌、草履虫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因而

41、不能自己制造出有机物, 需要从外界获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2)衣藻和水藻属于植物的原因是 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 衣藻在不利的生活条件下,细胞将停止游动,并进行多次分裂,形成临时群体。衣藻在分裂过程中,母细胞的细胞核内出现的染色体(遗传物质)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3)根据是否为单细胞生物我们可以将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归为一类。 (4)草履虫在遇到棉花纤维阻碍时会后退,改变方向,再试探前进。此现象说明 C: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21.【答案】 20 【考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 【分析】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只

42、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 由图像可知,示数与温度的变化量是直线变化,说明是均匀变化的,所以只要找到对应的关系即可;故答案为:测量温差:32-14=18,实际温差:30-10=20,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8/20=9/10 分析图象可以发现:14-0.910=5,32-0.930=5, 由此得出测量的温度值与实际温度值的关系为:T=0.9t+5 【解答】 对应的关系式为: T=0.9t+5, 当 T=23 时, 23=0.9t+5; 则 t=20故答案为: 将 23代入 T=0.9t+5,可得:23=0.9t+5 则 0.9t=23-5,所以

43、t=20; 22.【答案】 (1)非洲;亚欧;太平洋 (2)太平洋 (3)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考点】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 【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这些一小块一小块的“七巧板”叫做板块。它们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解答】 (1) A-非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D-太平洋板块;E-美洲板块; (2) 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它的板块有海洋也有陆地,所以是太平洋

44、板块; (3) 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喜马拉雅山位于印度半岛的北部,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各类火山共有 2500 余座。它们的分布并不均匀,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世界地震分布与火山相似,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故答案为: (1)非洲 , 亚欧 , 太平洋 ; (2)太平洋 ; (3)亚欧板块 , 印度洋板块 , 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 23.【答案】 (1)AD;200 (2)上方;逆时针 (3)q;装片 【考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显微

45、镜的使用方法,根据显微镜的一些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x 目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越小,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细胞体积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 180 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解答】 (1) 根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为了能够在视野中看到最多的细胞,宜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 A 和物镜 D。 观察到的物像放大了 540=200 倍。 (2)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 180 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视

46、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 , 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位于液泡的上方和移动的方向逆时针 。 (3)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 180 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字母“b”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 q ; 若视野中出现了污点,移动目镜、物镜, 都没变化,那么污点最有可能存在的部位是装片 。 24.【答案】 1000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 【分析】烧杯的总质量等于烧杯和液体质量的和,结合公式 m=V,取出其中的两组数据列出方程组计算即可。 【解答】 根据图像可知, 当液体体积为 20cm3时, 总质量为 40g; 当液体体积为 8

47、0cm3时, 总质量为 100g; 根据 m总=m烧杯+m液得到: 40g=m烧杯+20cm3 ; 100g=m烧杯+80cm3 ; 解得:m烧杯=20g,=1g/cm3=103kg/m3。 25.【答案】 凝固;D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 【分析】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根据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变化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冰棍的温度很低,舌头上的水放热由液态变成固态发生凝固现象,因此被冻住。晶体在凝固前,不断放热,温度下降;当温度达到凝固点后,温度保持不变;当完全凝固后,温度继续下降,故选 D。 26.【答案】 A、C;5 【考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 【分析】根据排水法测

48、物体体积的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 (1)在图 B 中,量筒的示数等于水和铁块的总体积;在图 D 中,量筒的示数等于水、铁块和石蜡的总体积,因此图 B 和 D 的示数之差就是石蜡的体积,则图中 A 和 C 是没有必要的。 (2)石蜡的体积:V=59mL-54mL=5mL=5cm3。 27.【答案】 质量;C 【考点】比热容 【解析】 【分析】 (1)根据 Q=cm t 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物质的质量相同时,物质的比热容与温度的变化量呈反比,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1)他们用相同的两支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用相同的热源对试管均匀加热。 (2)相同的热源,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相同的

49、热量。根据 Q=cm t 可知,当加热时间和质量相同时,物质温度的变化量与比热容呈反比。根据表格可知,比热容 c水:c煤油=2:1,则升高的温度 t水: t煤油=1:2,故选 C。 三、解答题 28.【答案】 (1)熔化;化学变化 (2)右;B;106.4g 【考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天平的使用及读数,熔化与熔化现象 【解析】 【分析】 (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化学变化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 (2)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端调节; 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当放入最小的砝码就偏大,去掉最小的砝码又偏小时,必须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据此分析判断。 (3)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

50、码质量。 【解答】 (1)将一小块固态的镓金属放入温水中,金属变成液态了,这一物态变化为熔化。如果放入沸水中,会剧烈反应,产生氢气,有新物质生成,这一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2)根据甲图可知,天平的指针偏左,那么左盘重,右盘轻,则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当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若将这最小的砝码取出,指针偏左。要测出物体的质量,正确方法是:取出最小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故选 B。 (3) 根据乙图可知, 砝码的质量为: 100g+5g=105g, 游码的质量为 1.4g, 那么物体的质量为: 105g+1.4g=106.4g。 29.【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科学 > 期末试卷 > 七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