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202555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1 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九年级二模语文试题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九年级二模语文试题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一、知识积累及运用。(1 1- -8 8 题,共题,共 2727 分)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2 分) A. 澎湃(pi) 会计(kui) 侥幸 (jio) 惟妙惟肖(xio) B. 折本(sh) 盔甲(ku) 喝彩(h) 殚精竭虑(dn) C. 箴言(zhn) 木讷(n) 絮叨(do) 杳无消息(yo) D. 洗涤(tio) 翘首(qio) 盎然(ng) 惊慌失措(cu)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艰难 废墟 如坐

2、针毡 络绎不绝 B. 灌溉 帐蓬 融会贯通 鸠占鹊巢 C. 机械 清晰 犹豫不决 应接不瑕 D. 腐蚀 挺拨 不言而喻 刨根问底 3.下列句中加点词运用不恰当的是( ) (2 分) A. “让梦想与爱同行” 感恩励志演讲会已经准备就绪, 同学们屏息凝神地等待着大会的开始。 B. 埃菲尔铁塔的声名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而设计者古斯塔夫埃菲尔本人却鲜为人知。 C. 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男同学,站在阳光下,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D. 最近各地出现了不少个性鲜明的“网红书店” ,但在纷至沓来的顾客中,有不少是“到此一游”的打卡拍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 陆军某排雷大队战士

3、杜富国,充分彰显了忠诚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民奉献的国家情怀,敢于担当的进取精神。 B. 无论是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白露”都是一个诗意的存在。 C.2021 年 7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 100 岁华诞的到来,100 年风雨砥砺,100 年沧海桑田,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 D.我省要全面加强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5.下列选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是这个三角形的外心”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交点是外心。 B.“改革开放” “生日礼物” “热爱祖国“中华复兴”依次属于并列短语、偏正短语

4、、动宾短语、主谓短语。 C.巴赫的音乐,面对的是每个听者的心灵。它总是如微风细雨,轻柔曼妙。总是如涓涓细流,清清地、浅浅地流淌安详,恬静,圣洁。 (这句话的标点是正确的)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句运用了借代、反复和对比的修辞。 ) 6.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三峡 答谢中书书 与朱元思书 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分别是郦道元、陶渊明、吴均,苏轼,这些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情景交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B、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如尊称对方为大驾、足下、在下, “令堂” “令尊”是对别人父母的尊称;谦称自己为小可、敝人。 C、古代文化中

5、,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丝竹”代指音乐,“烽烟”代指战争,“须眉”代指男子。 D、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 、 湖心亭看雪中“崇祯五年” 、 记承天寺夜游中“元丰六年” 、 核舟记中“壬戌秋日”等都采用了“年号纪年法” 。 7.古代诗文默写。(10 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 ( 大道之行也 ) 满面尘灰烟火色, 。 ( 卖炭翁 ) 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 记承天寺夜游 ) 非淡泊无以明志, 。 ( 诫子书 ) 王 湾 的 次 北

6、 固 山 下 描 绘 涨 潮 时 水 面 宽 阔 , 帆 船 顺 风 而 行 的 句 子 是 :“ , 。” 李清照的渔家傲中“ 。 , 。 ”表达了词人决心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乐观地寻求幸福的理想与愿望,也是本诗的主旨句。 8. 名著阅读。(5 分)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他甚至用辣椒夹着馒头吃。除了这种癖好之外,他对于吃的东西就很随便。有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我听到

7、他发表爱吃辣的人都是革命者的理论。 (1) 文段中的 “他” 是 (填人名) 。 斯诺在那一刹那间对他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全文斯诺对他还进行过其它评价,请说说斯诺对他的其他两个印象。(3 分) (2)下列表述与文段中的“他”相关的一项是 ( )(2 分) A.他在巴黎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成了同一时期在中国成立的这个组织的创建人。 B.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在一起讲故事,不十分忙时,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 C.他曾担任湘江评论主笔,对华南学生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D.他发动了平江起义,又同起义的农民会合,成立了湖南的第一个苏维埃政府。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7 分) 9

8、.九年级(1)班拟开展“天下国家”主题班会,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补全班会的三个环节。 (3 分) 环节一:主持人开场白 环节二: 环节三: 环节四: 环节五:班主任总结 10.小明要编写一个小品在班会上演出,请你帮他完成对话片段。 (4 分) 甲:应接种疫苗的人群积极接种疫苗也是爱国的体现。 乙:对呀!我还创作了一条建议大家积极接种疫苗的宣传标语呢,你看: (1) 丙:接种疫苗是个人的事,和国家有什么关系。 丁: (2)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三、阅读理解及分析( (第第1111-2828题,共题,共3636分分) ) ( (一一) )阅读文言文,回答阅读文言文,回答 1111- -1515

9、 题。题。 ( (共共 1010 分分) )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

10、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国之父兄请曰: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选自国语勾践灭吴) 注:“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国君。他曾被吴王夫差打败。“更”改正。“节”节制。“劝”勉励。“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有我们这么好的国君啊,能不为他拼死作战吗?“囿”古地名。“没”古地名。 11.请用“/”为 【甲】 【乙】文划线处断句: (每句限两处) (2 分)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

11、)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 12.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2 分) A. 天时不如地利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B. 地利不如人和 至若春和景明 C. 环而攻之而不胜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池非不深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3用现代汉语翻译词句。(2 分) (1) 委而去之 (2)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14.“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 (2 分) 15. 【甲】文中哪一句话能概括【乙】文的核心思想。 (2 分) (二)阅读(二)阅读森林大火为何扑灭难度这么高森林大火为何扑灭难度这么高一文,回答一文,回答 16161919 题。 (题。

12、 (8 8 分)分) 据“西昌发布”公众号 4 月 1 目下午报道,截至当天 13 时 25 分,泸山正面明火全部扑灭,四川凉山西昌森林火灾灭火取得阶段性成果。不过人们不会忘记,3 月 30 日下午,四川凉山西昌突发森林大火造成打火队员 19 人牺牲。联想到去年几乎烧遍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人们可能会问,森林火灾为何如此凶险,又为何如此难以扑灭? 森林大火较难扑灭,首先是因为往往火势很大,点多面广,森林火灾往往发生在气候干旱、气温较高的季节,加之一些林木富含油脂,积累不少林下可燃物,再加上火借风势,往往会很快扩大、扩散。以此次西昌地区发生的火灾为例,据西昌市人民政府 3 月 31 日下午召开发布

13、会介绍的情况, 起火后由于风向多变, 火情扩散迅速, 并伴多处飞火, 造成多处多线速燃态势。截至 3 月 31 日 16 时,火灾过火面积 1000 余公顷,毁坏面积 80 余公顷。 其次,不少森林火灾发生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为灭火增加了难度。以凉山地区为例,该地区仅海拔高度超过 4000 米的高峰就超过 20 座,山区地形极大限制了人员活动,大型灭火器材很难快速抵达现场。在山区,林火可能发生爆燃,特别是在陡坡,山脊、草塘沟等特殊险境地形中,这就会极大增加灭火危险性。 此外,山区的气候气象条件也比较复杂,特别是山谷之间的风向变化比较快,对火势发展影响尤其大。在干旱季节,山区容易形成

14、明显上升气流,加之各种涡流、越山气流影响,往往风向突然发生变化。 专家认为,随着科技进步,适当引入更多高科技装备协助灭火是一大趋势。首先要做到预警早, 在火灾萌芽阶段就尽早发现火情,例如通过携带红外传感器的卫星或长航时无人机及时预警,然后“打早,打小” ,进而“打灭” 。灭火时,可适当派出消防直升机、灭火飞机等大型装备,此外,国内一些企业也研制出“灭火榴弹炮” “灭火导弹”等一些适合森林灭火的新型“武器” ,尽管其有效性需要进一步论证,但完全可以尝试。 16. 选文第段的作用是什么?(2 分) 17.选文第段中加点词语“往往”不能删掉,为什么?(2 分) “森林火灾往往发生在气候干旱、气温较高

15、的季节” 18.选文第段画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 19.认真阅读选文,概括森林大火难以扑灭的原因。 (2 分) (三)阅读(三)阅读念念不忘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必有回响一文,回答一文,回答 2020- -2424 题。题。( (共共 1010 分分) ) 无边丝雨,飘飘洒洒,连绵山脉笼罩在雨雾中,那天,是我来这所偏远山区小学支教的第一天。 来之前我曾想,作为大学一年级学生,我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或许能激发出孩子们探索外界的信心,甚至改变孩子们的命运。 不过在一展抱负之前,我得先面对自己的生活问题。下雨导致了停电,小学里没有现成的床,幸亏我准备了睡袋。厨房里生锈的地锅满是污

16、垢,第二天光刷锅我仿佛就刷了一个世纪。 更令人头疼的是没有自来水, 只有一个盛水的桶, 桶里的水仅够洗漱、 要是想做饭、洗澡,就得去校外打井水。 每天放学后,送孩子们回家的时候,我会顺便家访。没想到,孩子们的上学之路道阻且艰,尽管政府已经把山路修得很平整,但很多孩子更愿意走林间小路,因为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穿行在树丛中的羊肠小路上,我明显跟不上他们的步伐。 孩子们会时不时给我讲一些奇特的事情,比如山林的深处有野鹿、银狐,比如曾经有孩子上学途中从高高的山坡上滚下去,居然没有受伤那些离奇的传说赋予了这片天地中的人们充满灵性和浪漫的生命元素。 这种浪漫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只是昙花一现。当我亲眼

17、看孩子们闷着头大口吃着缺油少荤的单调午餐时,我意识到这里的孩子们过早体会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也明白了为什么一开始孩子们对我播放的有些纪录片提不起兴致。的确,面对这些小小年纪就艰辛生活着的孩子,我没有资格要求他们去关心遥不可及的远方和素不相识的人们。但我能做些什么? 支教的最后一天,为了给我送行,孩子们早早来到学校画黑板画、贴气球、布置教室。他们的欢笑声像高原洁净的空气一般清新怡人,节目是孩子们提前好几天排练的,每表演完一个,我都拼命鼓掌。 欢送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孩子们悄悄出去了。起初我没有在意,后来发现教室里人越来越少,门外响起呜呜哭声整个走廊里都是蹲在地上哭的孩子。我手足无措,不知道先去安

18、慰哪一个。我不忍心面对他们,转身回到教室,然而黑板上的字又一次刺痛了我,我疯狂地擦着满满一黑板孩子们写给我的话“别走!留下来!”“留下来!别走!”任凭泪水恣意流淌。我真的太为难了! 傍晚,坐在回程的高铁上,一位妈妈在给孩子指着远处美丽的红霞,孩子笑着;旁边坐着的是被山区孩子触动了的我,远方生活着的是通过我看到了大千世界的山区的孩子们。 流年笑掷,未来可期。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20.选文第一段运用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2 分) 21.第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2 分) 22.阅读选文第段,分析山区孩子的生活状态及性格特征。(2 分) 23.第段中作者说“我真的太为难了”,原因是什

19、么。(2 分) 24.联系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含义。(2 分) (四)阅读在坚守中变通一文,回答(四)阅读在坚守中变通一文,回答 25252828 题。(共题。(共 8 8 分)分) 老子曰“上善若水”,我认为,水“几于道”的重要原因是它在坚守中懂得变通,水既有滴水穿石的坚守,也有随形于物的变通。 人亦如此。当人心中既有至死不渝的坚守,又有适时而动的通达时,才能造就和谐的自我,画出人生完美的圆。 灵活处理人生万事,以图形作喻,刚强坚定之人均可看做“三角形”,固然稳定,却多了些许棱角,滚动起来寸步难行 不若在其外表套上一个圆,便可顺利前行。如韩信一般, 虽有铮铮铁骨, 却

20、懂得变通, 愿承受胯下之辱, 方保全性命。 再如勾践一般, 虽矢志复国,却懂得变通, 暂屈于吴,为吴人臣,卧薪尝胆,终一雪国耻,复兴越国。古今英雄,无不深谙:只有将坚守与变通结合起来,方能成大事。 人柔弱中“和”的一面,即为变通的一面,多因情义而起,随形势而动,是对“坚硬”气概的补充和美化,人坚硬的一面,即为坚守的一面,多如屈子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是“柔弱”的精神前提。人心中“坚硬”的东西撑起了人的精神,使人有尊严地挺立,而“柔弱”的东西使人能够灵活处置一切事务。 世间事物毕竟瞬息万变,人若只固执地坚守,不懂得变通,是一种可悲。 屈子、项王,他们正是少了份变通,固执地坚守,才

21、有了千年的遗憾。相反,坚守士大夫气节的司马迁, 在辱经宫刑后, 没有固执坚守所谓 “气节” , 而是灵活地坚定完成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刚正不阿的关云长正是由于心中柔软报恩之情的呼唤,于华容道义释曹; 嫉恶如仇的孙悟空也是由于心中柔软之情的呼唤,每次都在菩萨的劝说下放走打回原形的妖怪。他们不是没有原则,而是在原则中多了一层圆润,更懂得在坚守中变通。 我们需要有屈子九死不悔的坚毅刚强,也需要有老子上善若水的智慧,这才是真正的成熟圆润而不刺眼的光芒。 25. 文章第段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 26. 简述第段的论证思路。(2 分) 27.请在第段划横线处补充一则事

22、实论据,以证明文中的观点。(2 分) 28. 结合文意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变通”的认识。(2 分) 链接:材料一: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 材料二:变通革弊,与时宜之。晋书卷四九阮籍列传 四、写作表达(第 29 题,共 50 分) 请以“你好,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戏剧外,体材不限。 (2)注意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4)字数不少于 600 字。 答案答案 1. B 2.A 3.C 4.B 5.C 6.C

23、7.1-5 略(6)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8.(1) 毛泽东;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没有官架子,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有幽默感,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等等。 (2)C 9. 讲述爱国故事;朗诵爱国诗词;发表爱国心声。(答案不唯一) 10. 略 二、文言文阅读(共二、文言文阅读(共 9 9 分)分) 1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 12.答案:C 【解析】4 题中 A 项“时”意思分别为“时令”和“时间”。B 项中分别为“和睦”“和煦”。C 项中同为“胜利”。D 中分别为“护城河”“池塘”。 13.(1)(守城者)

24、弃城而逃 【解析】此题需要学生注意补充主语是守城者。 (2)去掉那些为人民所厌恶的作法,弥补人民感到不满足的地方。 14.含义: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相关事例如: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1998 年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2003年,我们万众一心,战胜“非典” 。2008 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13 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 (能举类似一例即可) 15.答案:得道者多助 翻译: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

25、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客人要走,起身相送;有客人要来,亲自迎接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三年的粮食。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现在越国也已经克制够了,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伐吴行动果断开始了,越国的老百姓都互相鼓励。父亲劝勉儿子,兄长勉励弟弟,妇女鼓励丈夫,说:谁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呀,难道不可以为他效死吗?因此在笠泽打败了吴国,又在没(古地名,在苏州附近)再次打败了吴国,又在吴国郊外再次打败它。 16. 由

26、西昌和澳大利亚森林大火极其凶险的事件 (1 分) , 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森林大火难以扑灭的原因,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 分) 。 17.“往往”是通常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1 分) ,说明森林大火发生在气候干燥、气温较高的季节的概率很大, 如果删去, 语言过于绝对, 与事实不符, 无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 分) 。 18.举例子、列数字(1 分,只答一个不给分) :列举凉山地区高海拔山峰多、救援难的事例,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森林火灾发生在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灭火难度增加(1 分) 。 19.往往火势很大,点多面广;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1 分) ;山区

27、的气候气象条件比较复杂,山谷之间风向变化比较快(1 分) 20. 环境描写,(1 分).点明“我”前去支教的时节是春季,地点是偏远山区,为文章第段停电情况的出现做了铺垫。 21.(2 分)夸张,突出刷锅时间长,体现支教生活的艰难。 22.孩子们生活是艰苦的,上学之路道阻且艰,午餐缺油少荤,十分单调,看出孩子坚忍、纯朴的性格。(1 分)孩子们的生活充满灵性和浪漫,讲述流传山间的奇特故事,表现孩子们的乐观 (1 分) 23.(2 分)“我”看到孩子们伤心,不知如何安慰; “我”舍不得孩子们,但不得不离开 24.(2 分)“我”对孩子们念念不忘(孩子们对“我”念念不忘)。支教会激发孩子们探索外界的兴

28、趣, 这是孩子们对 “我” 的回响。 支教也促使 “我” 持续地关注孩子们, 这是 “我”对他们的回响。(点明“念念不忘”的对象;揭示“必有回响”的两层含义。) 25.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文章借司马迁忍辱完成史记 ,关云长义释曹操,孙悟空放走被打回原形的妖怪三个事例,具体而充分的论证了“在坚守中懂得变通”这一观点。同时,将屈子、项王和司马迁、关云长、孙悟空的事例加以对比,具体有力而又突出强调了“一味固执的坚守只能给人生留有遗憾”的观点。或者在坚守中变通的重要性。或者在坚守中变通,才是真正的成熟的观点。 (意思对即可) 26. 首先以图作喻,提出“要灵活处理人生万事”的观点;然后举例论证,列举韩信、勾践的事例证明“只有将坚守与变通结合起来,方能成大事”的观点;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将坚守与变通结合方能成大事。 (意思对即可) 27.如孙膑一般,虽遭受膑、黥刑,却懂得变通,忍辱装疯,终在桂陵、马陵之战中大展谋略,功成名就。 28.示例:世间事物瞬息万变,人若只固执地坚守,不懂得变通,就不能适应社会。懂得在坚守中变通,才是真正的成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第二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