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对点训练+综合强化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9792 上传时间:2021-11-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8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1.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对点训练+综合强化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5.1.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对点训练+综合强化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5.1.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对点训练+综合强化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5.1.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对点训练+综合强化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2 2 课时课时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题组一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与生长素无关的是( ) A果树的修芽剪枝 B移栽花卉时剪去部分枝叶 C人工培育无子番茄 D为提高棉花产量而摘心打顶 答案 B 解析 果树修芽剪枝是打破生长素对腋芽的抑制作用;移栽花卉时常去掉部分叶片是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消耗,与生长素无关;无子番茄的培育是利用生长素刺激子房壁发育为果实;摘心打顶是解除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作用,使侧芽萌发成侧枝。 2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生长素作用特点的是( ) A茎的向光性 B顶端优势 C胚芽鞘的向光弯曲生长 D含羞草的小叶受到刺激立即下垂

2、答案 B 解析 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 而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特点。 3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 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 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根的向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答案 C 解析 根的向地性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低浓度促进生长,过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茎的背地性、植物的向光性均是由于生长素对植物具有促进作用,由此可知 C 项正确。 4下列关于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其对生长的促进作用增强 B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促进根的生长 C同一浓度的生长

3、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往往不同 D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敏感 答案 C 解析 在一定范围内, 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 其对生长的促进作用加强, 超过最适浓度后,对生长的促进作用减弱,直到起抑制作用,高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会导致植物死亡,A 错误;由于根比茎对生长素敏感,因此,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会抑制根的生长,B错误;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一般不同,C 正确;在植物体内,幼嫩细胞的代谢和生长比成熟细胞旺盛,对生长素也更敏感,D 错误。 5已知植物存在顶端优势现象,即下图将茎剪断数小时后,本来已停止生长的侧芽又开始生长。而在顶芽中合成,并向下运输的生长素和这一现象密切

4、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茎剪断,数小时后侧芽开始生长的原因可能是侧芽部位生长素含量降低 B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时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 C剪断茎前,顶芽合成生长素向下运输至侧芽,侧芽不合成生长素 D若在剪断的茎处涂抹大量的生长素,侧芽的生长不会受到抑制 答案 A 解析 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的方式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在侧芽处积累。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的生长。剪断茎后,顶芽合成的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侧芽处生长素含量降低,促进侧芽的生长,A 正确;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也需要能量,B 错误;侧芽可以合成生长素,C 错误;若在剪断的茎处涂抹大

5、量的生长素,相当于没有去掉顶芽,侧芽的生长仍会受到抑制,D 错误。 题组二 解读生长素作用特点的图形 6下列四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 C 解析 在最适浓度之前,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根、茎生长的促进作用均增强;超过最适浓度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根、茎生长的促进作用均下降,达到一定值后开始抑制生长(虚线以下),并且根比茎对生长素更敏感。 7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分别为( ) Aa 和 b Bb 和 a Cb 和 c Dc 和 b 答案 C 解析 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大量地积累

6、在侧芽部位,而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结合图示信息可判断 b、c 可分别为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 8如下图所示,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甲图中 b 处的生长素浓度为 m,设 a 处的生长素浓度为 x,则( ) Amxn Bxi Cnxi 答案 A 解析 因受到单侧光照的影响,所以 a 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 b 侧,即 xm。然后根据 a、b两侧的生长素的作用进一步确定 a 处的生长素浓度。由于 a 侧的促进作用大于 b 侧,所以 a侧生长素浓度应小于 n。 9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

7、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 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示意图,由此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 B 点时, 具有最大值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 B 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 逐渐减小 C只有生长素浓度大于 C 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D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的特点 答案 A 解析 当生长素的浓度在 B 点时,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 具有最小值,A错误。 10如图所示,如果根 a 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的 A 点(为 1010 mol/L),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在 FC 的

8、范围内均能促进生长 BAD 段属于生长抑制范围 Cb 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 a 侧,相当于曲线 FE 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 D在太空中(重力为 0),根的生长将不同于上图的弯曲生长,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 答案 A 解析 曲线中横轴以上均促进生长,横轴以下则抑制生长,所以在 FC 的范围内均能促进生长,A 正确;AD 段中 AC 段是促进生长,CD 段处于抑制生长范围,B 错误;由于重力作用b 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 a 侧,C 错误;太空中虽失重,但图示坐标曲线,仍适用于根的生长,D 错误。 11如图为某双子叶植物顶端优势示意图。下列针对植物顶端优势现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9、) A若将植物放入太空舱中,则其不再具有顶端优势现象 B植物的侧芽如 b 也能产生生长素 C双子叶植物的根也具有顶端优势现象 D打顶后,首先解除顶端优势发育成侧枝的是 a 答案 A 解析 生长素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太空舱中虽然是微重力,但不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故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能运输到侧芽,使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 从而抑制侧芽生长, 产生顶端优势现象; 离顶芽越近的侧芽所受的抑制作用越强,故打顶后最先解除顶端优势的必然是离顶芽最近的侧芽 a。 12图甲为燕麦胚芽鞘向光弯曲的示意图,图乙为单侧水刺激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根的向水弯曲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10、 ) A由图甲可知,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使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B由图甲可知,单侧光会引起向光侧、背光侧的细胞伸长程度不同 C图乙中根向水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背水侧,导致根向水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D图乙中生长素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 A 解析 图甲体现了胚芽鞘的向光弯曲生长,但无法体现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A 项错误;由图甲可知,背光侧的细胞长度大于向光侧,由此推测单侧光引起向光侧、背光侧的细胞伸长程度不同,B 项正确;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根表现出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背水侧,背水侧低浓度促进生长,向水侧高浓度抑制生长,C 项正确;

11、生长素由背水侧横向运输到向水侧,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的主动运输,因此需要消耗能量,D 项正确。 13(2020 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二月考)如图表示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产生顶端优势的植株侧芽生长素浓度大于 c B用 A、B 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相同顶芽,则作用效果基本相同 C在利用生长素的作用原理来培育无子番茄时,所用生长素浓度应低于 c D若胚芽鞘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 m,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 2m 答案 D 解析 产生顶端优势的植物侧芽生长素浓度大于 c,起抑制作用,A 正确;由于 A、B 点在图示中促进作用相同,所以用 A、B 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

12、素处理相同顶芽,则作用效果基本相同,B 正确;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故在利用生长素的作用原理来培育无子番茄时,所用生长素浓度应低于 c,C 正确;向光性实验中胚芽鞘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且背光侧生长速度快于向光侧,所以若胚芽鞘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 m,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应大于 m、同时小于 2m,以保证背光侧的生长效应强于向光侧,D 错误。 14 用正常的黄瓜雌花验证生长素的作用。 设计的做法是将用于实验的雌花开花前套上纸袋,然后分别做如下处理: 1 号花开花后在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2 号花开花后人工授粉。 此设计的缺陷是( ) A1 号花未进行人工授粉 B2

13、 号花未涂生长素 C缺乏自然传粉的雌花 D缺乏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 答案 D 解析 1 号花不需要进行人工授粉, 与 2 号花开花后人工授粉形成对照; 2 号花开花后人工授粉, 形成受精卵后发育成种子, 种子合成生长素, 所以不需要涂生长素; 人工授粉便于控制,不需要自然传粉的雌花做对照; 1 号花开花后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2 号花开花后人工授粉,还需要设置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进行对照。 15如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 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 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 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 答案 D

14、解析 由图第 1、2 两条柱形图比较可知 A 项错误;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等,所以去顶芽的植株中仍然有其他部位可以合成生长素,B 项错误;生长素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进行极性运输,C 项错误;从图中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去顶芽之后,植株的主根生长会减弱,但是如果在去顶芽的植株中加入了外源生长素,主根的生长又会加强,和正常植株一样,即外源生长素发挥了和顶芽一样的作用,D 项正确。 16将同种且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体横置,植物体在失重和有重力的环境中的生长状况并不相同。在失重的环境中,植物体横向生长,在有重力的环境中植物体的根和茎分别朝向重力方向和背向重力方向生长(如图所

15、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失重环境中,植物体的 a 侧与 b 侧、c 侧与 d 侧的生长素浓度相等 B有重力环境中,植物体内生长素浓度情况为 a 侧b 侧、c 侧d 侧 C有重力环境中,茎的弯曲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具有“促进”或“抑制”的作用特点 D该事实可以说明重力可以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分布 答案 C 解析 失重环境中,植物体内生长素运输不受重力的影响,a 侧与 b 侧、c 侧与 d 侧的生长素浓度相等,A 正确;有重力环境中,植物体内生长素向重力方向横向运输,导致 a 侧b 侧、c 侧d 侧, B 正确; 有重力环境中, 根的弯曲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具有“促进”或“抑制”的作用特

16、点,C 错误;有重力和失重条件下的对照实验说明重力可以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分布,D 正确。 17(2020 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二上月考)甲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和芽生长的生理作用;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回答下列与生长素相关的问题: (1)甲图中,促进芽生长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为_mol L1,此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 (2)乙图中 b 侧生长素浓度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 侧, 这是由于_因素引起的,a 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 (3)某生物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顶端优势产生的机理,实验如下: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植物幼苗随机分为 A、B、C

17、、D 四组。其中 A 组不做任何处理,B、C、D 三组去除顶芽,C组在去除顶芽处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D 组_(将实验操作补充完整)。将四组幼苗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侧芽的生长状况。预期_组侧芽不生长。 上述生物小组的少数学生在实验中发现, C 组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实验现象,分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 答案 (1)108 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2)小于 重力 抑制 (3)在去除顶芽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空白琼脂块) A、C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过低 解析 (1)由甲图可知,促进芽生长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为 108 mol L1,此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2)由于

18、重力作用,生长素发生了横向运输,使乙图中 b 侧生长素浓度小于 a 侧,由于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所以 a 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抑制。(3)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往侧芽,抑制了侧芽的生长,使顶芽优先生长,所以若通过实验验证顶端优势产生的机理,自变量为是否有顶芽及运往侧芽的生长素,因变量为侧芽是否生长。故实验中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植物幼苗随机分为 A、B、C、D 四组。其中 A 组不做任何处理,B、C、D 三组去除顶芽,C 组在去除顶芽处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D 组在去除顶芽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空白琼脂块)。将四组幼苗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侧芽的生长状况。由于 A

19、 组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往侧芽,以及 C 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运往侧芽,抑制了侧芽的生长,所以预期 A 和 C 组侧芽不生长。由于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所以若在实验中发现 C 组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实验现象,其最可能的原因是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过低。 18图甲为一株水平放置的燕麦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图乙和图丙为横放后 14处生长素相对浓度变化曲线(虚线代表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时的生长素浓度, 虚线上方代表抑制时的生长素浓度,虚线下方代表促进时的生长素浓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情况下幼苗根尖或者芽尖产生的生长素通过_的方式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图甲中横放的燕麦幼苗

20、出现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受到_刺激,生长素因发生横向运输而分布不均。 (2)图乙中 A1曲线对应图甲_(填序号)处的生长素相对浓度变化。测量可知,图乙中C 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比图丙中的 D 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低,原因是_ _。 (3)为探究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发生在胚芽鞘尖端还是尖端以下部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实验过程:对硬纸盒的处理是_,给予右侧单侧光照射,分别将云母片插入下图所示的位置,一段时间后观察 a、b、c 三组燕麦胚芽鞘的生长状况,请预期结果与结论: .若 a 直立生长、b 弯向光源生长、c 弯向光源生长,则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横向运输部位是_。 .若_,则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横向运输发生在_。 答案 (1)主动运输 重力 (2)2 根比茎对生长素更敏感 (3)一侧开孔 .胚芽鞘尖端 .a 弯向光源生长、b 直立生长、c 弯向光源生长 尖端以下部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人教版(新教材) > 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