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直线运动课时01. 运动的描述知识01. 物体和质点A. 实际物体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并且运动中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还可以不同B. 质点(1)定义:在某些情况下,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2)质点具有物体的质量,没大小和形状(3)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知识02. 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可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2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路程没有方向,与路径有关如图所示,AB表示位移,折线ACB和弧线ADB
2、的长度表示路程位移路程区别描述质点位置变化,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描述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标量,有大小,无方向由质点的初、末位置决定,与质点运动轨迹无关既与质点的初、末位置有关,也与运动路径有关联系都是描述质点运动的空间特征都是过程量一般说来,位移的大小不大于相应的路程,只有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知识03. 平均速度的理解1定义为: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2定义式:v=x/t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3物理意义: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时间间隔t内的平均快慢程度4平均速率:路程与发生这段路程所用
3、时间的比值知识04. 瞬时速度和速率1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2定义式:v=x/t当t非常非常小,x/t就可以看做某时刻(或某位置)的速度方向为某时刻或某位置物体的运动方向3物理意义: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4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5速度和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知识05.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定义定义式特例对应量瞬时速度质点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匀变速运动时刻平均速度质点在一段时间的运动速度时间,位移知识06.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定义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意义粗略描述运动的快慢和方向仅表示运动的快慢性质矢量
4、标量关系平均速度大小一般小于平均速率,仅物体单向直线运动时,两者大小才相等知识07. 加速度的理解1定义: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通常用字母a表示2公式:,其中,v表示速度变化量,t表示时间间隔3单位:m/s2或m·s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4意义: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5方向:加速度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加速度式子物理意义定义式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即速度的变化率决定式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即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例匀变速运动常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sn、sm为相等时间T内的位移圆周运动是变量;是由指向圆心的合外力提供的,对匀
5、速圆周运动,合外力就是向心力简谐运动单摆弹簧振子是变量,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值知识08. 运动参量的比较i. v、v和a的对比比较项目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是状态量描述物体速度的变化,是过程量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是状态量定义式vvvv0a单位m/sm/sm/s2决定因素由v0、a、t决定由vat知v由a与t决定由决定方向与位移x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由vv0或a的方向决定与v的方向一致,由F的方向决定,而与v0、v方向无关大小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即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满足vvv0,是矢量运算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即速度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联系三者无必然联
6、系,v很大,v可能很小,甚至为0,a也可大也可小,甚至为0ii. x、v和a的比较物理量意义公式性质说明位移表示位置的变化x=x2x1都是矢量三个物理量没有必然的关系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相同速度表示位置变化的快慢,即运动快慢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即速度变化率课时0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知识0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认知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者说,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分类: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
7、线运动;如果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分类3特点:加速度保持不变4匀变直的vt图象(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a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b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2)vt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正负(3)vt图象与纵轴的交点表示物体的初速度知识0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A.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速度时间公式:vv0at(2)位移时间公式:xv0tat2(3)位移速度公式:v2v2axB.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推论(1)纸带逐差式:任意相邻相等时间T内的位移差:xaT2;可以推广到:xmxn(mn)aT2(2)
8、黄金四连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重要说明:以上所有公式中x、v0、a均是矢量,应用公式解题前应先规定正方向,明确各物理量的正负,通常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课时0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例知识01. 自由落体的探索A. 亚里士多德的谬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即越重的物体下落得越快B. 伽利略的科学研究a. 质疑归谬伽利略从亚里士多德的论断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论断(重物和轻物捆绑的矛盾推理)b. 提出猜想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某种比较简单的变速运动,它的速度应该是与时间成正比的,即vtc. 数学推理伽利略通过数学推理可知:出做初速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
9、的位移肯定与运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的,即应有xt2d. 斜面实验伽利略的“冲淡重力”的斜面实验如下图所示,让小球从斜面上不同位置滚下,观测到小球多次从不同起点滚下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平方的比值总是保持不变,即有e. 合理外推当斜面倾角为90°,即物体自由下落时,其比值也保持不变,即st2f. 实验结论物体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其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即vt故重轻物体下落同样快C. 伽利略的科学方法a. 研究思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b. 思想核心把科学实验和数学推理结合起来D. 科学方法的意义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即数学推理和科学实验相结合,
10、这种方法到现在仍然是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使用不但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也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近代科学的研究大门从此也被打开了知识02. 自由落体运动A. 运动的条件只受重力;初速度v00B. 运动的特点理想化模型,因为在实际中,物体下落时由于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并不做自由落体运动,只有当空气阻力远小于重力时,物体由静止开始的下落才可看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它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C. 重力加速度(1)g的方向竖直向下(因为地球是个巨型球体,所以各处的重力加速度方向是可以不同的,而且大多时候是不指向地心)(2)计
11、算中常取g9.8m/s2,粗略计算中可取g10m/s2D. 基本的规律速度时间公式:vgt;位移时间公式:hgt2;位移速度公式:v22gh故有以下变形式:a. 加速度;b. 末速度;c. 时间公式;d. 位移公式;E. 相关的推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按照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1Ts末、2Ts末、3Ts末时的速度之比为;前1Ts、前2Ts、前3Ts内的位移之比为;第1Ts、第2Ts、第3Ts内的位移之比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按照连续相等的位移间隔)1X末、2X末、3X末位置的速度之比为;前1X、前2X、前3X所用的时间之比为;第1X、第2X、第3X所用的时间之比为知识03
12、. 竖直上抛运动A. 模型特点a. 条件:只受重力;初速度且方向竖直向上b. 特点:理想化模型,因为在实际中,物体上升和下落时都会受空气阻力的作用c. 实质:竖直上抛是初速度为不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上升阶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做自由落体运动),它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B. 基本规律加速度(取竖直向上为正);速度公式;时间公式;位移公式;上升最大高度,上升下降时间C. 深入理解竖直上抛运动是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若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坐标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其位移公式与速度公式分别为和a. 对公式的理解:当时,表示物体正在向下运动;当时,表示物体正在最高点;当
13、时,表示物体正在向上运动b. 对公式的理解:当时,表示物体在抛出点下方;当时,表示物体回到抛出点;当时,表示物体在抛出点上方D. 对称性质a. 位移对称性物体上升过程中从初到A的位移跟后面返回到A的位移相同笼统表述:默认取抛出点为位移参考原点,则上升跟下降经过同一位置的位移相同b. 时间对称性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C所用时间tAC和下降过程中从CA所用时间tCA相等笼统表述: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段高度时,其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相等c. 速度对称性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笼统表述: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位置时,其速度等大反向d. 能量对称性物体从AB和从B
14、A重力势能变化量的大小相等,均等于mghAB笼统表述:竖直上抛运动物体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经过同一位置时,其动能、重力势能及机械能分别相等E. 研究方法a. 分段法:以达到的最高点为界,上升阶段看作初速度为v0且加速度大小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为自由落体运动,两个阶段分别按其对应的运动形式选用相应规律b. 全程法:从全程看来,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g大小恒定且方向与初速度v0方向始终相反,故将全过程视为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F. 注意事项a. 用全过程解决竖直上抛运动问题时,必须注意物理量的矢量性习惯上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0时,物体正在上升;v<0时,
15、物体正在下降;h>0时,物体在抛出点上方;h<0时,物体在抛出点下方b. 在竖直上抛运动中,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造成双解,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这个特点知识04. 刹车类型问题i. 实际刹车问题的实质汽车刹车问题的实质是汽车做单方向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若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汽车运动时间满足t,发生的位移满足x.ii. 实际刹车的时间陷阱先求出刹车时间或刹车位移来判定汽车在给定的时间内(位移)内是否已停止iii. 逆向思维法解决问题a. 基本思路:即把刹车过程倒过来看成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 处理步骤:首先计算速度减到零所需
16、时间,然后再与题中所给的时间进行比较,确定是否有陷阱iv. 刹车行驶的安全问题安全距离也叫停车距离,安全距离s反应距离s1刹车距离s2课时04. 运动学的图像问题知识01. 图像信息的六看第一:关注横、纵坐标(1)确认横、纵坐标对应的物理量各是什么(2)注意横、纵坐标是否从零刻度开始(3)坐标轴物理量的单位也不能忽视第二:理解斜率、面积、截距的物理意义(1)图线的斜率:通常能够体现某个物理量的大小、方向及变化情况(2)面积:由图线、横轴,有时还要用到纵轴及图线上的一个点或两个点到横轴的垂线段,所围图形的面积,一般都能表示某个物理量,如vt图象中的面积,表示位移(3)截距:图线在纵轴
17、上以及横轴上的截距第三:分析交点、转折点、渐近线(1)交点: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切入点(2)转折点:满足不同的函数关系式,对解题起关键作用(3)渐近线:往往可以利用渐近线求出该物理量的极值或确定它的变化趋势知识02. 两大图像的比较i. xt图象与vt图象的比较注意:vt图象中图线向上倾斜时,物体不一定加速运动,向下倾斜时也不一定做匀减速运动,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取决于v和a的方向ii. 基本追及相遇的图象的比较iii. at图象与vt图象的比较图象xt图象vt图象at图象图象实例图线含义图线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v)图线表示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a)图线表示质
18、点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直线运动图线表示质点静止图线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线表示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图线表示质点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线表示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图线表示质点做加速度减小的直线运动交点表示此时三个质点相遇交点表示此时三个质点有相同的速度交点表示此时三个质点有相同的加速度点表示t1时刻质点位移为x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没有意义)点表示t1时刻质点速度为v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质点在0t1时间内的位移)点表示t1时刻质点加速度为a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质点在0t1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第二章:相互作用课时01. 三种常见的力知识01. 力的三大效应A瞬时诞生效应:使物体产生加速度F
19、=maB时间积累效应:产生冲量I=Ft,使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Ft=pC空间积累效应:做功W=Fs,使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W=Ek知识02. 重力及其重心1重力的特点(1)由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2)特点:重力是非接触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2重力的大小(1)测量:测力计;(2)计算:G=mg,g=9.8N/kg9.8m/s2,粗略计算中可取g10m/s2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4重力加速度a. g的方向竖直向下(因为地球是个巨型球体,所以各处的重力加速度方向是可以不同的,而且大多时候是不指向地心)b. g的大小在小区域范围内且高度相同时,重力加速度都相同在小区域范围内,重力加速度随高度
20、的增加而减小地球上纬度不同的地点重力加速度不同,其大小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赤道上最小,两极处最大(中间小,两头大)5物体的重心(1)任何一个物体各部分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可以把这些作用力视作集中作用于一点,这一点称为重心实际上它是物体重力的等效作用点(2)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几何形状、质量分布(3)不规则薄板形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悬挂法6重量和重力物理量性质称量工具关系不同点共同点质量标量天平G=mg由物体本身定在卫星和牢宙飞船上因完全失重天平和测力计都不能测对应量重力矢量测力计与重力加速度有关7重力的新理解第一类定义很明确,重力就是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即是力,就是矢量,其方向就
21、是地球对物体引力的方向,即竖直指向地球中心按这类定义,重力就成了引力的同义词,但重力并不代表万有引力其实,这类定义只有在不考虑地球自转所引起的效果时才有意义第二类定义:“地球对其附近物体吸引的力是重力”“地球对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的引力称重力”第二类定义的共同特点是有“表面”、“附近”此类限制性词这些“表面”、“附近”表达着怎样的意思呢就是说只有地球表面附近的引力才称重力,除此以外,就只称引力,不再称重力了;另外,到底距地球表面多远才不算“表面”、“附近”呢距地表大约2000m的范围内,算是附近第三类定义:“质点以线悬挂并相对于地球静止时,质点所受重力的方向沿悬线且竖直向下,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质点
22、对悬线的拉力”“实际上,重力就是悬线对质点拉力的平衡力”“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自由下落时,有一竖直方向的重力加速度g,产生此重力加速度的力称为重力”第三类定义分别从静力学形式和动力学形式给出了重力的“操作性定义”,并暗示了重力不是纯地球引力,而是把地球自转影响考虑在内的地球引力和物体随地球绕地轴转动所受的向心力之差这类定义美中不足的是未能明确表达出重力的主要本质,即“地球引力”这本质因素知识03. 弹性形变和弹力1形变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的现象2形变分类: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叫做弹性形变;反之叫做范性形变3弹力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
23、力的作用4弹性限度:当形变超过一定限度时,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状5弹力理解(1)产生条件:物体间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2)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3)常见模型弹力方向归纳如下:类型方向的确定接触方式面与面与接触面垂直点与面与接触面垂直且过“点”点与点与公切面垂直轻杆轻绳轻弹簧模型图示模型特点形变特点只能发生微小形变柔软,只能发生微小形变,各处张力大小相等既可伸长,也可压缩,各处弹力大小相等弹力方向特点不一定沿杆,可以是任意方向只能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沿弹簧轴线与形变方向相反弹力作用效果特点可以提供拉力、推力只能提供拉力可以提供拉力、推力弹力大小突变特点可以发生突变可
24、以发生突变不能发生突变知识04. 弹力有无及方向i. 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1)条件法;(2)假设法;(3)状态法;(4)替换法;ii. 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1)定义法: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判断(2)状态法: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iii. 弹力大小计算的方法(1)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3)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知识05. 弹簧及胡克定律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2公式:F=kx,其中x是弹簧的形变量,是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另外,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反映弹簧本身的属性,
25、由弹簧自身的材料、粗细、匝数和圈的大小等因素决定,与弹力F的大小和伸长量x无关,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是N/m3Fx图像:它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所示),直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弹簧发生形变时必须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或绳子拉力的大小都只能算一端所受力的大小4串联和并联:可以证明,对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两个弹簧,串联后;并联后5k的物理含义:在弹性限度内,k越大,弹簧越“硬”;k越小,弹簧越“软”弹簧越剪,K越大;越接,K越小知识06. 两种摩擦力的理解A. 两种摩擦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说明产生条件相同点相互接触;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稍大;在有些计
26、算中可认为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不同点有相对运动趋势有相对运动力的三要素大小相同点F合=ma不同点被动力,与压力无关,大小为0<ffmax与压力成正比,公式fN方向相同点与运动方向无直接关系,可与运动方向同向,也可与运动方向反向或者成某一夹角;与接触面相切;与同一接触面上的弹力方向垂直不同点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作用点相同点在接触面上,作力的图示时,可根据等效原理画到物体的重心上效果可做动力或阻力或废力,即可做正功或负功或零功B. 二级结论0有摩擦力必有弹力,且摩擦力方向必与弹力方向垂直1摩擦力阻碍的是相对运动的趋势或相对运动的方向2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运动的方向
27、相同,也可以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甚至可与物体运动方向成任意角度(例如加速转盘上的物体)即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3受摩擦力作用的物体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4最大静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正压力有关,且与正压力成正比知识07. 摩擦力有无及方向i. 摩擦力有无的判断方法(1)假设法:利用假设法判断的思维程序如下:(2)状态法:此法关键是先判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加速度的方向),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ma)确定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3)牛顿第三定律法:此法的关键是抓住“力是成对出现的”,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力的相互性”确定另一物体
28、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ii. 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1)定义法:摩擦力方向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2)状态法: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确定摩擦力的方向知识08. 摩擦力大小的计算i. 静摩擦力的计算(1)平衡状态:受力分析,通过合成分解求得(2)非平衡态:受力分析,通过牛二定律求得ii. 滑动摩擦力的计算(1)注意说明为动摩擦因数,其大小与接触面的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N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其大小未必等于物体的重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接触面的大小均无关(2)计算方法公式法:求出正压力,知道动摩擦因数,套用公式状态法:同静摩擦力计算的两种情况课时0
29、2. 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01. 力的合成1合成的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或求合力的方法2运算的法则(1)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F2的合力,可以用表示F1、F2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甲(2)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的首尾顺次连接起来,第一个矢量的首到第二个矢量的尾的有向线段为合矢量(3)多力合成的方法: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与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3合力大小的范围(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范围:|F1F2|FF1F2即两个力的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30、,当两个力反向时,合力最小,为|F1F2|;当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为F1F2.(2)三个共点力的合成三个力共线且同向时,其合力最大为FF1F2F3以这三个力的大小为边,如果能组成封闭的三角形,则其合力最小值为零,若不能组成封闭的三角形,则合力最小值的大小等于最大的一个力减去另外两个力的大小之和4特殊角度的合成两分力F1、F2互相垂直时(如图所示):,F合=,tan=两分力大小相等,即F1=F2=F时(如图所示):,F合=2Fcos其中两分力大小相等,夹角为120°时,可得F合=F若一个分力方向与合力方向垂直时(如图所示):,F合=若F1和F2的夹角为任意角度(如图所示):,F合=知识
31、02. 力的分解1分解的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的过程或求合力的方法2分解的法则: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3力的分解依据(1)任何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力,如果没有限制,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2)在实际问题中,要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如图甲所示,在一个直角木支架上,用塑料垫板做斜面将一用橡皮筋拉着的小车放在斜面上(如图乙),观察塑料垫板和橡皮筋的形变斜面上小车重力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是使小车压紧斜面,二是使小车沿斜面下滑,拉伸橡皮筋(3)有限制条件的力的分解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时,有唯一解(如图所示)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时,有唯一解(如
32、图所示)已知合力F以及一个分力F1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时,若F与F1的夹角为,有下面几种可能:a.当Fsin<F2<F时,有两解,如图甲所示b.当F2Fsin时,有唯一解,如图乙所示c.当F2<Fsin时,无解,如图丙所示d.当F2>F时,有唯一解,如图丁所示知识03. 正交分解法(1)方法定义:将已知力按的两个互相垂直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2)建系原则:通常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在静力学中,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即在坐标轴上有尽量多的力);在动力学中,习惯以平行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3)方法步骤: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F1、F2、F
33、3求合力F时,可把各力沿相互垂直的x轴、y轴分解x轴上的合力:FxFx1Fx2Fx3;y轴上的合力:FyFy1Fy2Fy3;合力大小:F,合力的方向与x轴的夹角为,则tan.知识04. 合成的二级结论(1)合力可以大于分力,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2)两个分力一定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3)合力一定,两个等大分力的夹角越大,两个分力越大(4)二力合成,所得合力的取值范围(5)三力合成,所得合力的取值范围或知识05. 力按效果分解实例分解思路重力:平行斜面向下的分力F1=mgsin和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F2=mgcos重力:使球压紧挡板的分力F1=mgtan和使球压紧斜面的分力F2=重力:使球压
34、紧竖直墙壁的分力F1=mgtan和使球拉紧悬线的分力F2=拉力:拉紧AB线的分力F1=Ftan和压缩BC的分力F2=课时03. 受力分析与平衡知识01. 受力分析1名词定义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来,并画出受力示意图,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2分析顺序重力是否有;弹力看四周;分析摩擦力;不忘电磁浮3三个常用判据条件判据:进行受力分析时最基本的判据是根据其产生条件效果判据:可先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再运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判定未知力,也可应用“假设法”性质判据:可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个基本特征出发,通过判定其反作用力是否存在来判定该力4五个易错点纠醒不要
35、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混淆对于分析出的物体受到的每个力,都必须明确其施力物体,不能无中生有合力和分力不能重复考虑区分性质力与效果力:研究对象的受力图,通常只画出按性质命名的力,不要把按效果命名的分力或合力分析进去,受力图完成后再进行力的合成或分解区分内力与外力:如果以物体系统为研究对象,受到系统之外的物体的作用力,这些力是该系统受到的外力,而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内力对系统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时不考虑内力,如果把系统内的某物体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则内力将转换为隔离体的外力知识02. 五种性质力产生原因或条件方向大小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总是竖直向下(铅直向下
36、或垂直水平面向下),注意不一定指向地心,不一定垂直地面向下G重mgG地球表面附近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与物体是否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无关弹力接触;弹性形变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绳的拉力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Fkx弹力的大小往往利用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摩擦力动摩擦力接触,接触面粗糙存在正压力与接触面有相对运动与接触面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fFN只与、FN有关,与接触面积、相对速度、加速度均无关静摩擦力接触,接触面粗糙存在正压力与接触面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与接触面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反与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动力的大小相等存在最大静摩擦
37、力,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粗糙程度、正压力决定电场力点电荷间的库仑力: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作用力的方向沿两点电荷的连线,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Fk电场对处于其中的电荷的作用正电荷的受力方向与该处场强的方向一致,负电荷的受力方向与该处场强的方向相反FqE磁场力安培力: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FB,FI,即安培力F垂直于电流I和磁感应强度B所确定的平面安培力的方向可用左手定则来判断FBIL安培力的实质是运动电荷受洛伦兹力作用的宏观表现洛伦兹力:运动电荷在磁场中所受到的力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特别要注意四指应指向正电荷的运动方向;若为负电荷,则四指指向运动的反方向带电粒子平行
38、于磁场方向运动时,不受洛伦兹力的作用;带电粒子垂直于磁场方向运动时,所受洛伦兹力最大,即f洛qvB知识03. 共点力平衡(0)共点力: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便叫做共点力(1)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平衡条件:F合0或或a0(3)“保持”某状态的理解:例如: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开始运动时,这一瞬间的速度为零,但这一状态不能“保持”,因而不属于平衡状态(4)平衡条件的推论二力作用平衡时,二力等大、反向三力作用平衡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多力作用平衡时,任一个力与其他所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沿任意方向上
39、分力之和均为零(5)解平衡问题步骤选取研究对象;画受力示意图;建立坐标系;列力学平衡方程(7)平衡的二级结论平衡状态只有两种: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平衡也可分为瞬间平衡和过程平衡静止可分为瞬间静止和始终静止两个力的合力:F大+F小F合F大F小三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0三力共点且平衡,则(拉密定理)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在物体的三力平衡问题中,作用在物体这三个力合力为0等效于三力共点,则三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即三力汇交知识04. 整体隔离法1名词定义(1)隔离法:为了弄清系统(连接体)内某个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常把某个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分析其受力和运动情况,再用平衡条件
40、或牛顿第二定律对隔离出来的物体列方程求解的方法(2)整体法:当只涉及研究系统而不涉及系统内某些物体的受力或运动情况时,可以把系统内的所有物体看成整体,再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对系统列方程求解的方法2使用策略研究外力问题用整体法,研究局部的相互作用用隔离,遇到共同体不妨先整体,若要隔离须针对问题,或选受力个数少的物体总之整体隔离交替使用,相得益彰 知识05. 静态力平衡的处理方法方法内容分解法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将某一个力按力的效果进行分解,则其分力和其他力在所分解的方向上满足平衡条件合成法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通过合成的方法将他们化简成两个力,这两个力满足二力平衡条件正交分解法将处于平衡状
41、态的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互相垂直的两组,每一组的力都满足平衡条件正弦定理法三力平衡时,三个力可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若由题设条件找到角度关系,则可用正弦定理列式求解知识06. 动态力平衡的处理方法1基本思路:化“动”为“静”,“静”中求“动”2基本方法:动态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合成分解加三角函数,正交分解加三角函数,正余弦定理解析法,力的分解第四情况法第三章 牛顿定律课时01. 牛顿第一和第三定律知识01. 理想实验的魅力A.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即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这种错误的观点统治了人们的思维近两千年B. 伽利略的实验过程(事实)如
42、图甲所示,让小球沿一个斜面由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推论)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推论)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角度,如图乙所示,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通过更长的路程,但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推断)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角度,如图丙所示,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就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将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结论)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时并不需要外力来维持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点评:理想实验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略去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它是科
43、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希望同学们用心理解知识02. 惯性定律和惯性1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所有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2惯性的定义和理解(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2)理解:a.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跟物体的受力无关,跟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无关b.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大则惯性大,其运动状态难以改变c.外力作用于物体上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但不能认为克服了物体的惯性(3)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质量是标量,其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4)惯性与力的关系惯性不是力,而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因此物体“受到了惯性作用”、“产生了惯性”、“受到惯性力”等说法都是错误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1)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