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化学平衡图像ppt课件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7243 上传时间:2021-10-30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2.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2.5化学平衡图像ppt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2.5化学平衡图像ppt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2.5化学平衡图像ppt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2.5化学平衡图像ppt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2.5化学平衡图像ppt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一、化学反应速率图像一、化学反应速率图像(v-t图图) 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Y(g) 2Z(g) H0。如图表示该反应的 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 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t2时一定加入了催化剂 Bt3时减小了压强 Ct5时可能升高了温度 Dt4t5转化率最低 C 提示:A项,由图可知,t2时刻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增大且相等,若增大 压强平衡也不发生移动,则t2时不一定加入了催化剂,错误;B项,若减小压强, 平衡不发生移动,t3时刻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且正反应速率大于 逆反应速

2、率,与图像不符,错误;C项,t5时刻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 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与图像符合, 正确;D项,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无影响,t3t4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减小,t5 t6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继续减小,显然t5t6转化率比t4t5转化率低,错误。 图像中,v(正)突变,而v(逆)渐变,t1时刻图像中有一条线是连续的,且v(正) v(逆),说明t1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使v(正)突变,平衡正向移动。 图像中,v(正)渐变,v(逆)突变,t1时刻图像中有一条线是连续的,且v(正)v(逆), 说明t1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减小了生成物的浓度,使v

3、(逆)突变,平衡正向移动。 1“渐变渐变”类类v-t图图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归纳总结归纳总结 图像中,v(正)、v(逆)都是突然增大的,t1时刻,图像中出现了“断点”,且v(正)v(逆), 平衡正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或气体总体积减小的反应),改变的 外界条件是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 图像中,v(正)、v(逆)都是突然变小的,t1时刻,图像中出现了“断点”,且v(正)v(逆), 平衡正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可能是放热反应(或气体总体积增大的反应),改变的 条件是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 2“断点“断点”类类v-t图图温度温度(或压强或压强

4、)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图像中v(正)、v(逆)都是突然增大,且增大的程度相同,t1时刻,图像中出现了 “平台”,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也可能是对 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不发生变化的反应增大了压强。 3“平台平台”类类v-t图图催化剂催化剂(或压强或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名师点拨名师点拨 解答解答“v-t”图像的技巧与方法图像的技巧与方法 (1)抓住“图像的断点”突破:即由图像中条件改变的瞬间,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 进行分析;若均增大或均减小,一般为温度、压强和催化剂;若正、逆反应只有一个 速率改变,则改变的条件为浓度。

5、 (2)抓住“图像的连续点”突破:通过改变条件的瞬间过后,正、逆反应速率的继续变化, 可以确定平衡移动的方向。 (3)抓住“图像的对称性”突破:一般速率时间图像中,平衡移动时正、逆反应速率的 变化情况为一增一减,且呈对称图形,所以如果图中只提供正、逆反应速率中的一种 变化情况,则可根据对称性,确定另外一方的变化情况。 二二、化学平衡图像化学平衡图像 CO2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充分利用CO2,既可以解决环境问题,又可以解决资源问 题。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常以CO2和H2为原料合成乙醇,某实验小组将CO2(g)和H2(g)按物质的量 之比为13的比例置于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O2(g

6、)6H2(g) C2H5OH(g) 3H2O(g) Hb kJ mol1。在相同时间内,容器中CO2的浓度随温 度(T)的变化如图1所示,上述反应的pK(pKlg K)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2所示。 由图 1 可知,b_(填“”“”或“”)0。 提示:根据题图1可知当温度低于T3 K时,随温度升高,CO2的浓度减小,而温度高于T3 K 时,随温度升高,CO2的浓度增大,说明相同时间内温度低于T3 K时反应没有达到平衡, 温度等于T3 K时,反应达到平衡,而温度高于T3 K时,随着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 CO2的浓度增大,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0。 在T1T2 K及T4T5 K两个温

7、度区间内,容器中CO2(g)的浓度呈现如图1所示的 变化趋势,其原因是_。 提示:T1T2 K,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所以CO2的浓度随温度 的升高而减小;T3 K后曲线上的点对应的反应均达到平衡,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O2的浓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图1中点1、2、3对应的逆反应速率v1、v2、v3中最大的是_(填“v1”“v2”或“v3”); 要进一步提高H2(g)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任答一条)。 提示: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所以逆反应速率最大的是v3。提高CO2的浓度或及时移出 生成物,平衡都正向移动,氢气的转化率增大;该反应的正

8、反应为放热反应,适当降低 温度也可以提高氢气的转化率。 图2中当温度为T1 K时,对应的pK为A点纵坐标,则B、C、D、E四点中表示错 误的是_。 提示: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温度越高,化学平衡常数越小,则pK越大,所 以B、E点表示错误。 (2)在刚性容器中发生反应CH4(g)CO2(g) 2CO(g)2H2(g) H247 kJ mol1, 当投料比 n(CH4) n(CO2)1.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T)、初始压强(p)的关系如图3所示。 压强p1_(填“”“”或“”)2 MPa,理由是_。 提示:已知CH4(g)CO2(g) 2CO(g)2H2(g)的正反应为气体

9、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在恒 温条件下,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即压强p12 MPa。 当温度为T3 K、压强为p1时,a点的v正_(填“”“”或“”)v逆。 提示:当温度为T3 K、压强为p1时,a点对应的CO2的转化率较相同条件下CO2的平衡转 化率小,说明此时反应正向进行,即v正v逆。 归纳总结归纳总结 化学平衡图像的类型及解题原则化学平衡图像的类型及解题原则 (1)百分含量(或转化率)时间温度(或压强)图像 图像展示 解题原则“先拐先平数值大”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反应则先达到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的温度 较高(如图中T2T1)、压强较大(如图中p2p1

10、)或使用了催化剂(如图中a使用了催化 剂)。 .表示T2T1,温度升高,生成物的百分含量降低,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 平衡逆向移动。 .表示p2p1,压强增大,A的转化率减小,说明正反应是气体总体积增大的反应,压 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生成物C的百分含量不变,说明平衡不发生移动,但反应速率:ab,故a使用了催 化剂;也可能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a增大了压强(压缩体积)。 (2)百分含量(或转化率)压强温度图像 图像展示 解题原则“定一议二”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包括纵坐标、横坐标和曲线所表示的三个变量,分析方法是 确定其中一个变量,讨论另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

11、图中确定压强为105 Pa或 107 Pa,则生成物C的百分含量随温度T的升高而逐渐减小,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 应;再确定温度T不变,作横坐标的垂线,与压强线出现两个交点,分析生成物C 的百分含量随压强p的变化可以发现,压强增大,生成物C的百分含量增大,说明 正反应是气体总体积减小的反应。 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某小组研究了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图表示的是t1时刻降温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表示的是t1时刻撤去催化剂V2O5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可以表示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催化效

12、率比甲高 D图表示的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A表示的是SO2的转化率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B 【解析】升高温度时,v正和v逆都增大,A错误;图中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 的减小,符合撤去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B正确;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移动, C错误;乙先达到平衡,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的方法,所以乙压强大,增大 压强,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应增大,转化率与图像不符合,D错误。 2可逆反应aX2Y(g) 2Z(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t1和t2时各改变某一种 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时间(t)图像如图。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X是固体,则t1时一定是增大了压强 B若X是气体,则t2

13、时不可能是减小压强 C若X是固体,则t1时可能是增大了X的质量 D若t2时采用了降温措施,则该反应的正反应的H0 B 【解析】A项,若X为固体,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若使用催化剂,平衡也 不移动,错误;B项,若X为气体,t2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不可能是减小 压强,因为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而图像中是正向移动,正确;C项,若 X为固体,t1时若增大了X的量,平衡不移动,反应速率不变,错误;D项,t2 时若采用降温,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 应,H小于0,错误。 3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 p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图表示在不同 反应时间t下,温度

14、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B%的关系曲线,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T1p2、mnp,放热反应 BT1T2、p1p,吸热反应 CT1p2、mnT2、p1p2、mnT2;由题图知温度越高,B的体积分数越小,即平衡 正向移动,因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当温度 相同时,可以比较压强的大小,即比较曲线、,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的 原则可知p1p2;由题图知压强越大,B的体积分数越大,即平衡逆向移动,因 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故mnT2,该反应为吸热反应,p1p2,mnp,故D正确。 4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 H0,下列描述平衡移动的图 像正确的是 ( ) D 【解析】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越少,则当温度为500 时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小于100 ,应先出现平台,故A错误;使用催化剂,反应 速率增大,但平衡不移动,A2的转化率不变,故B错误;升高温度,正、逆反应 速率均增大,故C错误;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和增大压 强,平衡均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B3的体积分数增大,故D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人教版(新教材) > 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