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物质的分类 课时对点练(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6743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1物质的分类 课时对点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1.1物质的分类 课时对点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1.1物质的分类 课时对点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1.1物质的分类 课时对点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章第一章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 课时对点练课时对点练 A 组 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物质与组成元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一定由分子构成 B化合物一定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C混合物肯定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答案 B 解析 纯净物不一定由分子构成(如金刚石等);混合物不一定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如金刚石 和石墨的混合物);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如碳酸钠等)。 2经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 C、O 两种元素,通常情况下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 A一种化合物 B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

2、合物 C两种化合物 D两种单质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知,瓶中气体中含 C、O 两种元素,在通常情况下,含 C 元素的单质为固体, 故不能是两种单质。 【考点】 物质的组成 【题点】 物质的组成 题组二 物质的分类 3物质的分类如图所示: 由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 B乙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交叉分类法 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D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答案 D 解析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CO、NO 等。 【考点】 物质的分类方法 【题点】 物质的分类方法 氧化物之间的关系 4(2019 长沙高一检测)碳酸钠俗名纯碱,下面是

3、对纯碱采用交叉分类法的分类,其中正确的 是( ) 碱 含氧酸盐 钠盐 碳酸盐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纯碱若采用交叉分类法分别属于含氧酸盐、钠盐、碳酸盐。 【考点】 物质的分类 【题点】 物质的分类的多个角度 5 (2019 石家庄高一检测)硝酸钾是一种无氯氮钾复合肥, 宜在种植水果、 蔬菜、 花卉时使用。 关于 KN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从其阳离子看,属于钾盐 B从其阴离子看,属于硝酸盐 C它属于纯净物中的无机化合物 D因为含有氧元素,故它属于氧化物 答案 D 解析 氧化物必须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考点】 物质的分类 【题点】 物质的分类多个角度 题组

4、三 分散系、胶体 6.(2020 淄博一中高一调研)春秋季节常出现大雾天气, 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雾是由于空气中的 SO2超标造成的 B大雾可看作是一种分散剂为水的分散系 C大雾可看作是一种胶体 D大雾是由于空气中的粉尘超标造成的 答案 C 解析 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微小液滴构成的气溶胶。 【考点】 分散系的分类 【题点】 分散系的分类 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空隙,而浊液的分散质不能 B产生丁达尔现象 C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100 nm D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答案 C 解析 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

5、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 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 1100 nm,选 C。 【考点】 分散系的分类 【题点】 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8(2020 承德一中高一检测)下列关于 Fe(OH)3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0 9107m B是一种纯净物 C具有丁达尔效应 D具有净水作用 答案 B 解析 氢氧化铁胶体胶粒的直径在 10 9107m,A 正确; 氢氧化铁胶体是氢氧化铁和水的 混合物,B 错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 正确;氢氧化铁胶粒能吸附水中的杂质颗粒,有 净水的作用,D 正确。 【考点】 胶体的性质 【题点】 胶体的性质 9(2019 扬州中学月考)某同学在实

6、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X、Z 烧杯中分散质相同 B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 Z 中固体与液体分离 CY 中产生的气体为 CO2 DZ 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 A 解析 X 是氯化铁溶液,分散质是氯离子和三价铁离子,Z 是氢氧化铁胶体,分散质是氢氧 化铁胶粒,故 A 错误。 【考点】 胶体的性质 【题点】 胶体的形成与性质 10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如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 。 (2)以 Na、K、H、O、C、S、N 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写在下表中 的后面的横线上。 物质类别 酸 碱 盐 氧化物 氢化物 化学式

7、 HCl Ba(OH)2 Na2CO3 CO2 Na2O NH3 H2O2 (3)写出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实验室由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 。 (5)实验室制备常用 和 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 答案 (1)树状分类法 (2)H2SO4(或 HNO3或 H2CO3) NaOH(或 KOH) Na2SO4(或 K2CO3或 Na2SO3或 NaNO3或 KNO3或 K2SO3) (3)CO22NaOH=Na2CO3H2O (4)2H2O2= MnO2 2H2OO2 (5)稀盐酸 大理石(或石灰石)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若石 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是 CO2 解析 (2)常见

8、的酸有 H2SO4、 HNO3、 HCl; 碱有 NaOH、 KOH、 Ba(OH)2; 盐有 NaCl、 Na2SO4、 Na2CO3、NaNO3、Na2SO3等。(3)酸、碱、盐、氧化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CO2(少量) 2NaOH=Na2CO3H2O。(4)实验室制 O2常利用 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分解反应: 2H2O2= MnO2 2H2OO2。(5)制备 CO2常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与稀盐酸反应:CaCO3 2HCl=CaCl2CO2H2O,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即可证 明气体是 CO2。 【考点】 物质的分类 【题点】 物质的分类综合考查 B

9、 组 综合强化练 1(2020 辽宁盘锦二中质检)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 A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是一种单质 答案 A 解析 一种元素可构成不同的单质, 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如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有金刚石、 石墨以及无定形的碳。由磷元素形成的单质有红磷和白磷。由氧元素形成的单质有氧气和臭 氧。因此含有一种元素的不一定是纯净物,可能是由几种单质混合在一起的混合物;化合物 是指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至少有两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 物,故选 A。 2(2020 北京 101 中学高一检测)下表中关于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10、( ) 酸 碱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H2SO4 NaOH BaCO3 CO CO2 B HClO KOH NaHCO3 CaO SO2 C CH3COOH Na2CO3 CaCl2 Na2O SO3 D NaHSO4 NH3 H2O NaCl Na2O2 CO 答案 B 解析 CO 既不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 CO 既不是碱性氧 化物又不是酸性氧化物,故 A 错误;HClO 是酸,KOH 是碱,NaHCO3是盐,CaO 能与酸反 应生成盐和水,CaO 是碱性氧化物,S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O2是酸性氧化物,故 B 正确;Na2CO3电离出金属阳离子

11、和酸根阴离子,Na2CO3是盐,故 C 错误;NaHSO4是盐, Na2O2是过氧化物,CO 既不是碱性氧化物又不是酸性氧化物,故 D 错误。 【考点】 物质的分类 【题点】 物质的分类综合考查 3(2020 承德一中高一调研)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碱 D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酸 答案 B 解析 金属氧化物可以是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或两性氧化物,如 Mn2O7是酸性氧化物, Al2O3是两性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可以是不成盐氧

12、化物, 如 CO 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但不属于 酸性氧化物,故 A 错误;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可以是金属氧化物,如 Mn2O7是酸性氧化物,故 B 正确;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和水反应生成碱,如 Fe2O3是碱性氧 化物但不与水反应,故 C 错误;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如 SiO2不溶于 水,但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故 D 错误。 【考点】 氧化物的分类 【题点】 不同角度氧化物分类之间的关系 酸性、碱性氧化物的性质 4.(2020 淄博一中高一检测)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 流动性。制备时将 FeSO4和 Fe2(SO4)3溶液混合

13、,再滴入稍过量的 NaOH 溶液,随后加入油酸 钠溶液, 即可生成黑色的、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 5.536 nm 的磁流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所得到的分散系属于溶液 B用一束光照射该分散系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C该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D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 Fe(OH)3 答案 B 解析 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100 nm 的分散系是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也能透过滤纸; 由颜色可知分散质不是 Fe(OH)3。 【考点】 胶体的性质 【题点】 胶体的性质 5(2020 洛阳检测)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BNa2O2为碱性氧化物 CNaO

14、H、NH3 H2O 都为可溶性碱 D蛋白质溶液、液氯均属于分散系 答案 C 解析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CO), A 错误; 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B 错误; NaOH、NH3 H2O 都为可溶性碱,C 正确;蛋白质溶液属于分散系,液氯是纯净物,不是分 散系,D 错误。 6有人设想通过特殊的方法将碳酸钙加工成为纳米碳酸钙(即碳酸钙粒子直径达到纳米级), 这将使建筑材料的性能发生巨大的变化。下列关于纳米碳酸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碳酸钙是与胶体相似的分散系 B纳米碳酸钙分散到水中所得到的分散系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C纳米碳酸钙的化学性质与原来碳酸钙完全不同 D纳米碳酸钙粒子

15、不能透过滤纸 答案 B 解析 纳米碳酸钙是纯净物,分散系是混合物,A 项错误;纳米碳酸钙的化学性质与原来碳 酸钙相比不会发生改变,C 项错误;与胶体中的胶粒(微粒直径在 10 9107m 之间)能透过 滤纸一样,纳米碳酸钙粒子也能透过滤纸,D 项错误。 7物质的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物质的分类回答下列问题。 (1)将碳酸钙、稀盐酸、铁、氧气四种物质名称填写到下面的适当位置。 物质 纯净物 化合物: 单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混合物: (2)从(1)中的四种物质中选出一种或几种为反应物,按下述反应类型,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分解反应: 。 化合反应: 。 置换反应: 。 复分解

16、反应: 。 答案 (1)碳酸钙 铁 氧气 稀盐酸 (2)CaCO3= 高温 CaOCO2 3Fe2O2= 点燃 Fe3O4 Fe2HCl=FeCl2H2 CaCO32HCl=CaCl2H2OCO2 8Fe2O3又称铁红,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Fe2O3固体(红棕色)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将其加入适量盐酸中,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用上述所得溶液进行下列实验: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 NaOH 溶液,可观察到有红 褐色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在小烧杯中加入 20 mL 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烧杯中加入几滴 FeCl3饱和溶液,继续 煮沸至出现

17、色,即可制得 Fe(OH)3胶体。 (4)另取一小烧杯也加入 20 mL 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 1 mL FeCl3溶液,振荡摇匀后,将此烧 杯(编号甲)与盛有 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 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 液体,可以看到 烧杯的液体中产生了丁达尔效应。 答案 (1)纯净物 Fe2O36HCl=2FeCl33H2O (2)FeCl33NaOH=3NaClFe(OH)3 (3)红褐 (4)乙 解析 (1)Fe2O3固体(红棕色)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氧化铁属于碱性氧化物,和酸反应 生成铁盐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2)氯化铁和 NaOH 发生复分 解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同时生成 NaCl,化学方程式为 FeCl33NaOH=3NaCl Fe(OH)3。(3)将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烧杯中加入几滴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出 现红褐色,得到氢氧化铁胶体。(4)甲烧杯中液体为溶液、乙烧杯中液体为胶体,胶体中分散 质粒子直径在 1100 nm 之间,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 1 nm,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所以乙产生丁达尔效应。 【考点】 胶体的制备及性质 【题点】 胶体的制备及性质综合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人教版(新教材) > 必修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