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6323 上传时间:2021-10-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章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地球上的水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2021 辽宁鞍山市期末)下图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用水终端、 污水处理厂、大气水、自来水厂。读图完成 12 题。 1图中表示大气水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该城市水循环过程中( ) A硬化城市地面,会使增加 B人类活动不会对产生影响 C全球变暖会使各地区增加 D的增多,可能导致地面沉降 答案 1.A 2.D 解析 第 1 题,据图可知,甲是地表水经(蒸发)作用产生的大气水,乙是地下水经(抽取) 进入的自来水厂,丙为用水终端,丁为污水处理厂。

2、故选 A。第 2 题,据图可知,为下渗, 硬化城市地面,会使下渗减少,A 错误;为降水,人类活动可以通过人工降雨对其产生影 响,B 错误;为蒸发,全球变暖是指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部分地区蒸发会减少,C 错误; 为抽取地下水,如果过度抽取,可能导致地面沉降,D 正确。故选 D。 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图所 示。图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 34 题。 3图获取淡水过程中,取水管模仿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径流 4下列关于该取水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 6 时后 B当

3、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 15 时后 C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太阳辐射 D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阻碍装置内部的地面辐射 答案 3.D 4.D 解析 第 3 题,图示取水管的作用是把集水器收集的淡水取出,类似于水循环的径流环节。 第 4 题,该装置主要是利用膜下热量来蒸发水汽,再利用膜上温度低于膜下温度,使蒸发的 水汽遇冷凝结,故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为膜下气温高且膜上、下温差最大的时段,即 12 14 时之间。图示膜下气温高于膜上气温,是因为塑料薄膜阻碍了装置内部的地面辐射。 (2020 陕西西安铁一中学模拟)下图表示“绿水”资源与“蓝水”资源的划分,

4、“蓝水” 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且被蒸发(腾), 最终会进入大气。读图回答 56 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蓝水”和“绿水”的根本来源相同 B“蓝水”的数量与“绿水”的数量完全相同 C“绿水”主要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D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绿水” 6关于“绿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接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 B对海上内循环产生显著影响 C可以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D数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 答案 5.A 6.C 解析 第 5 题,“蓝水”和“绿水”均来自于降水。“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 的部分,而“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

5、的水,故“蓝水”的数量与“绿水”的数量并不完 全相同。“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不包括地表径流,而且土壤水和地下径流也存 在显著的区别。通常所说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大部分属于“蓝 水”。第 6 题,“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没有直接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海上内 循环与陆地各水体关系不大。“绿水”进入大气后,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大气中的 CO2 和水汽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进而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绿水”是降 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受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影响,“绿水”数量也会发生季节变化。 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 78 题。 7大型

6、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各环节会造成影响,下列对该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库区水汽蒸发量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 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8在 F 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 A海陆间循环 B地表径流 C陆地内循环 D地下径流 答案 7.C 8.A 解析 第 7 题,大型水库建成后,该地区的水位上升,导致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 升,水汽蒸发量也会增加,同时会减小下游河流的径流量变化幅度;由于库区的水汽增加, 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 库区的降水都会增加, 故选项 C 不

7、正确。 第 8 题, 将海水淡化成淡水, 就相当于海水蒸发后通过水汽输送,在陆地上形成降水,从而成为淡水资源,而这一过程就 类似于海陆间循环,选项 A 正确。 (2020 河南省扶沟县月考)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辽东湾是 我国水温最低、冰情最重、海冰资源分布最多的海区,但目前仍未大规模开发。据此完成 9 11 题。 9辽东湾海面冬季易结冰的主要原因有( ) 纬度较高,获得光热少 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 海湾较封闭,水体流动性差 受寒流影响,降温明显 A B C D 10海湾封冻会导致( ) A上空空气湿度增加 B区域内降雪量增加 C冰面风力显著减弱 D冰下海水盐度升高

8、11目前,世界范围内通过海冰大规模制取淡水成本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 A海水结冰时间短 B海冰资源较少 C开采海冰难度大 D海水污染严重 答案 9.A 10.D 11.C 解析 第 9 题,辽东湾海域为我国纬度最高的海域,获得的光照少,海域气温低,易结冰, 说法正确;据图可知,该处有多条河流注入辽东湾,海水盐度降低,有利于海面结冰, 说法正确;图示海湾较封闭,水体流动性差,有利于海面结冰,说法正确;图示海湾无寒 流分布,说法错误,综上分析,A 选项正确。第 10 题,海湾封冻会导致海水蒸发减弱,上 空空气湿度减小,区域内降雪量减少,A、B 选项错误;海湾封冻使海面摩擦力减小,冰面 风力显著增强

9、,C 选项错误;海水结冰会析出大量盐分,促使冰下海水盐度升高,D 选项正 确。第 11 题,纬度较高地区,海水结冰时间长,海冰资源丰富,但受交通、技术、储存等条 件限制,海冰开采难度大,故世界范围内通过海冰大规模制取淡水成本较高,A、B 选项错 误,C 选项正确;海水污染严重只存在于世界局部海域,不是海冰制取淡水成本高的原因, D 选项错误。 (2021 河北石家庄市期末)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其大小取决于盐度、温 度和深度。读“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完成 1213 题。 12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

10、大 C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 D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大 13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层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 C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 D海水密度与洋流运动无关 答案 12.C 13.B 解析 第 12 题, 根据海水盐度在副热带海域最高并向赤道和两极递减, 以及海水温度由低纬 向高纬递减的规律,可判断图中分别是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曲线。进而可知, 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第 13 题,表层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 递增;海水密度由表层到深层深度增加、密度增加;洋

11、流会对海水密度造成影响。 死海位于西亚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盐度最高的湖泊,约旦河(图中甲河)是其主要 补给水源。 在过去的 50 年间, 附近国家从约旦河及其支流转移了大量的水用于饮用和农业灌 溉, 近年来死海面积减小。 下图为“死海及其周边地区年等降水量线示意图”。 据此回答 14 15 题。 14死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湖泊,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其成因,正确的是( ) A河流径流量大,带来的盐分多 B气候干燥,降水量小 C湖面低,有大量的地表径流注入 D死海附近气温低,蒸发量小 15下列有关死海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北部盐度低于南部 B西部盐度高于东部 C缩小的主要原因是干旱 D表层盐

12、度高于底部 答案 14.B 15.A 解析 第 14 题, 该地气候干燥, 降水量小, 加上该地纬度较低, 海拔低, 气温高, 蒸发旺盛, 所以盐度高,故 B 项正确、D 项错误;死海周围区域气候干燥,河流稀少且河流径流量小, A、C 项错误。第 15 题,据图可知,死海北部有淡水河汇入,盐度较小,故死海北部盐度要 低于南部,A 项正确;死海东西部盐度相差不大,B 项错误;根据材料,约旦河是死海的主 要补给水源,附近国家从约旦河及其支流转移了大量的水用于饮用和农业灌溉,所以近年来 死海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上游截流,C 项错误;盐类物质密度大,会下沉至湖底,底部盐 度要高于表层,D 项错误。 (

13、2020 江西南昌模拟)波浪能是一种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波浪能资源丰富。波浪能发 电厂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下图示意我国渤海海域波浪能能流密度的 空间分布。据此完成 1618 题。 16仅考虑发电效率,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的海域是( ) AM BN CQ DK 17下列海域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 AM BT CS DQ 18推测未来波浪能发电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原因是( ) A可再生,蕴储量大 B稳定,无污染 C目前利用率高 D分布广,易开发 答案 16.D 17.B 18.A 解析 第 16 题,图中 K 海域年均波浪能能流密度最大,故仅考虑发电效率,K 海域最适宜

14、 建设波浪能发电站。第 17 题,该区域冬季盛行西北风,受盛行风影响,陆地的西北岸为迎风 岸,海浪较大,陆地的东岸为背风岸,风浪较小,T 海域位于陆地的西北岸,故冬季波浪能 资源最丰富。第 18 题,波浪能清洁、蕴储量大、可再生,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足之处 是其发电不稳定、 开发难度大。 材料中提及当前波浪能发电处于试验阶段, 故目前利用率低。 (2020 安徽定远月考)读下图,完成 1920 题。 19影响 a 海区盐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温度 C蒸发 D河流径流 20分析洋流对沿岸环境所起的作用是( ) A增温增湿作用 B增温减湿作用 C降温减湿作用 D降温增湿作用 答案

15、19.D 20.C 解析 第 19 题,a 海区位于亚马孙河入海口处,河流径流量大,盐度低。第 20 题,处为 寒流,对沿岸环境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2021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期末)下图示意某年 7 月, 某远洋运输公司货运航线(箭头代表 船只航行方向)。完成 2122 题。 21该公司货轮运输过程中比较节省动力的航段为( ) A天津香港 B横滨宁波 C曼萨尼约釜山 D巴尔博亚圣地亚哥 22卡亚俄圣地亚哥航段附近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使沿岸地区降水增加 B冷暖水交汇,形成渔场 C使船只航行污染程度加剧 D使沿岸热带沙漠带呈南北延伸状 答案 21.C 22.D 解析 第 21 题,

16、 曼萨尼约釜山的航线向南利用加利福尼亚寒流, 然后向西利用北赤道暖流, 最后向北利用日本暖流,因而在运输过程中比较节省动力;天津与香港之间,冬季海水自北 向南流动,夏季海水自南向北流动,此时是 7 月,故天津香港段是逆风逆水,运输较为费 力;巴尔博亚圣地亚哥为逆流航行;横滨宁波的北段为逆流航行。故选 C。第 22 题,卡 亚俄圣地亚哥航段附近洋流为秘鲁寒流,沿岸地区因受寒流降温减湿作用,使沿岸沙漠带 呈南北延伸状; 此处最易形成渔场, 但不是冷暖水交汇所致, 是上升冷水流带来了营养物质; 洋流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但会加大污染范围,故选 D。 石沪是修建在潮间带(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利

17、用海水运动将鱼群困在石墙内 的传统陷阱式捕鱼设施,下图示意台湾澎湖“心形项链”石沪,“项链坠”是集鱼的沪房, “项链串”是防止鱼游出石沪的石堤。据此回答 2325 题。 23石沪主要修建在潮间带,主要是因为潮间带( ) A海水深度较浅 B渔业资源丰富 C海面风浪较小 D海水周期性涨落 24推测沪房处的石墙剖面结构与实际最符合的是( ) 25石沪捕鱼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捕鱼量 B资源持续利用 C避免海岸侵蚀 D利于水体净化 答案 23.D 24.A 25.B 解析 第 23 题,石沪主要是利用海水运动将鱼群困在石墙内,与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有关, 因此利用的是海水周期性涨落。 第 24

18、题, 沪房外侧是迎着海水涨潮一侧, 所以沪房外侧坡缓, 这样有利于减少涨潮时海水的冲击,而沪房内侧坡陡,这样有利于将鱼群截留在沪房内,故 C、 D 错。 海水涨潮时会淹覆石墙顶部并且带来鱼群, 退潮时海水流走而鱼群被困在沪房内, 故 B 错、A 对。第 25 题,石沪捕鱼设施可以重复使用,同时石墙缝隙可以使小鱼自由出入, 使鱼类资源可以持续利用。 二、综合题(共 4 题,共 50 分) 26“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 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以此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下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据此回 答下列问题。(13 分) (1)写出图中序号对

19、应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_; _; _; _。 (4 分) (2)下列措施符合海绵城市理念的有(多选) ( )(3 分) A大力开采利用蓄存的地下水 B建设拦水坝,拦蓄和利用雨水 C地面铺设透水砖,就地消纳雨水 D发展污水处理技术,消除水污染 E植树种草、保护湿地,涵养水源 F全面绿化建筑物屋顶,扩大绿地面积 (3)某校学生为北京市建设海绵城市积极献计献策,下图中城市绿地、道路设计提议符合海绵 城市要求的是( )(2 分) A甲 B乙 C丙 D丁 (4)简述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4 分) 答案 (1)蒸发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2)BCE (3)A (4)增加下渗,调节地表

20、径流,减少 城市内涝;调节城市小气候等。 解析 (1)根据所学地理知识以及结合图示信息可知,为蒸发,为降水,为地表径流, 为下渗。(2)大力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降低、地面沉降等问题,A 错。建设拦水坝, 拦蓄和利用雨水;地面铺设透水砖,加强下渗,就地消纳雨水;植树种草,保护湿地,涵养 水源,加强湿地的调蓄能力,这些均符合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B、C、E 正确。发展污水处 理技术属于治理水污染的相关措施,与海绵城市建设关系不大,同时发展污水处理技术也不 可能消除水污染,D 错。全面绿化建筑物屋顶不符合实际,F 错。(3)道路的渗水能力较弱, 绿地渗水的能力较强, 因此道路应高于绿地, 从而在降

21、雨时, 路面上的雨水向两侧绿地汇集, 一方面减轻了道路积水,另一方面也加强了雨水的下渗,故选 A。(4)通过建设海绵城市,使 得下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由此建设海绵城 市可增强下渗,调节地表径流,从而减轻城市内涝;还能调节城市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 应,净化城市水质等。 27下图示意世界某石油主要产区的海陆分布,该区域海水淡化技术世界领先,有数千家海 水淡化工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 分) (1)概括甲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分布规律。(5 分) (2)简要分析该地区海水淡化产业发达的原因。(5 分) 答案 (1)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增。 (2

22、)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市场需求量大;多为临海国家,海水资源丰富;海水淡化技术水 平高;石油资源丰富,资金雄厚。 28读“7 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 分) (1)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属于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依据。(7 分) (2)7 月该海域受离岸的西南风影响, 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还是较少, 为什么? (7 分) 答案 (1)寒流。 依据: 因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 24 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 24 的海区(索 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 (2)较多。依据:因为该季节这里受离岸的西南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泛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 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23、为鱼类提供饵料,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易形成渔场。 解析 (1)图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 24 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 24 的海区,比流经海区的 水温低,所以为寒流。(2)从鱼类饵料多少分析鱼群的多少。7 月份这里盛行西南风,为离岸 风, 受此影响, 沿岸表层为离岸流, 垂直方向上形成上升流, 使下层的营养盐类被带到表层, 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鱼类的饵料丰富,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 29(2020 河南商丘市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 分) 下图为太平洋某月份表层水温分布示意图(单位:),虚线为热赤道(指的是每一个经线 圈上年平均温度最高的各点的连线,此线环绕全球)。 (1)判断图示所处

24、的季节,并简述此时太平洋表层水温的分布规律。(4 分) (2)说明附近太平洋表层水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4 分) (3)指出图中热赤道与赤道的位置关系,并分析形成该位置关系的主要原因。(5 分) 答案 (1)季节:北半球夏季(或南半球冬季)。分布规律:由热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热赤道 上东西部水温高, 中部水温低; 南半球同纬度水温偏低; 北半球等温线弯曲程度大于南半球; 北半球高低纬的温差小于南半球等。 (2)分布特点:向低纬度(或向南)弯曲。成因:受(千岛)寒流影响,降温作用显著。 (3)位置关系: 大洋中部热赤道向南凸并与赤道基本吻合, 东西部陆地附近热赤道偏向北半球。 主要原因:夏季北半

25、球陆地升温快,导致沿海水域增温;中部海域面积广阔,海水升温慢。 解析 (1)读图可知,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相比,北半球同纬度水温明显偏高,可以判断图示 所处的季节为北半球的夏季。读图可以看出,此时太平洋表层水温的分布规律是:从南北方 向温度递变规律来看, 此时太平洋水温由热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从东西方向温度差异来看, 热赤道上东西部水温高,中部水温低;从南北半球温度差异的角度来看,南半球同纬度水温 偏低;从等温线弯曲状况来看,北半球等温线弯曲程度大于南半球;从高低纬度温差来看, 北半球高低纬的温差小于南半球等。(2)读图可知,海域位于千岛群岛附近,其水温等值线 向低纬度弯曲, 说明该海域水温较东侧海域水温要低。 其原因主要是该海域有千岛寒流流经, 降温作用显著,因此,水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弯曲。(3)读图可以看出,图中热赤道与赤道的 位置关系是:在大洋中部,热赤道向南凸并与赤道基本吻合,在东西部陆地附近,热赤道偏 向北半球。 形成该位置关系的主要原因可以从海陆位置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角度进行分析。 据图可知, 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 北半球陆地升温快, 导致沿海水域增温快, 水温高, 所以, 在东西部陆地附近, 热赤道偏向北半球。 中部海域远离陆地, 海域面积广阔, 受陆地影响小, 海水升温慢,水温相对低,所以,热赤道向南凸并与赤道基本吻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人教版(新教材) > 必修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