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当代环境安全问题日趋严峻,环境安全问题出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据此完成 12 题。 1下列环境安全问题属于微观损害的是( ) A光化学烟雾 B土地沙化 C森林消失 D有害物质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毒化作用导致基因突变 2下列环境安全问题体现了环境安全问题的社会性的是( ) A臭氧层空洞使全球受到紫外线辐射增强带来危害 B核泄漏引发的环境安全问题 C航天飞行产生的太空垃圾 D跨国水污染 答案 1.D 2.D 解析 第 1 题,当代环境安全问题日趋严峻,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来考虑,光
2、化学烟雾、土地沙化与森林 消失均属于宏观损害,而有害物质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毒化作用导致基因突变属于微观损害。A、B、C 错 误。故选 D。第 2 题,当代有些环境安全问题成为引发国际争端的导火索,特别是跨国环境污染,使各国 在承担环境义务、污染转嫁等问题上,产生一系列矛盾并引发国家间的政治冲突,这体现了环境安全问题 的社会性,A、B、C 错误。故选 D。 读漫画嫁祸于人 ,完成 34 题。 3漫画中描述的现象属于( ) A垃圾转移 B固体废弃物的回收 C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 D垃圾分类 4关于漫画中的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B发达国家处置废弃物的费用高 C
3、废弃物主要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 D危害废弃物输入国的公众健康 答案 3.A 4.C 解析 第 3 题,漫画题目嫁祸于人是题眼,漫画中衣服上的“洋垃圾”三个字是关键,说明漫画描述的 是垃圾转移现象。第 4 题,由于发展中国家环境标准低,固体废弃物尤其是危险废弃物的处理费用低,这种 差价使一些垃圾商把大批有害的废弃物跨境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黑碳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碳化产生的表面以灰黑色为主的一类大气污染物。黑碳能 在空气中随大气运动、降水等扩散,会对冰川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全球气候。下图为“青藏高原及周 边冰雪中黑碳含量(10 9)”。据此完成 56 题。 5图中虚线框内高含
4、量黑碳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油气资源开发 B交通运输发展 C牲畜粪便焚烧 D工厂废气排放 6青藏高原东南部空气中黑碳含量呈现夏低冬高的特点,原因主要是夏季( ) A太阳辐射强,促进了黑碳的分解 B西风势力强,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C气温高,利于大气层中黑碳自燃 D降水多,利于黑碳随雨水沉降到地面 答案 5.B 6.D 解析 第 5 题,油气资源开发以开采为主,不以燃烧和使用为主,不会产生黑碳,A 错;青藏铁路和公路 的发展,使沿线黑碳数量增加,B 对;牲畜粪便燃烧不会产生黑碳,C 错;青藏地区工业活动少,不是黑碳 主要来源,D 错。故选 B。第 6 题,据材料可知,黑碳能在空气中随大气运动
5、、降水等扩散,说明影响黑碳 浓度的主要是风和降水。青藏高原东南部,夏季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有利于黑碳随雨水沉降到地 面。故选 D。 2018 年 1 月 6 日,巴拿马油轮“桑崎”号与香港货船相撞,“桑崎”号沉没后,导致大面积原油密布 在我国东海海面。据此完成 78 题。 7石油大量泄漏会导致水污染区域水生生物死亡的原因有( ) 油膜覆盖阻挡光照 油膜覆盖水面,水中缺氧 水污染严重,鱼类中毒 油比水黏稠,鱼类难以游动 A B C D 8石油泄漏的油污处理措施中,对水体环境影响最小的是( ) A喷洒强效洗涤剂,使油污迅速分散 B利用吸油毡、麦秆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 C直接用燃烧法清除 D播
6、撒粉状石灰,使油污分散 答案 7.C 8.B 解析 第 7 题,光照主要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影响, 影响海域的生产力;泄漏的石油主要覆盖在水面上, 不会影响鱼类游动。排除,C 正确。第 8 题,对水体环境影响最小的处理方式是尽量减少残留在水体 中的油污,集中处理,避免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B 正确。 (2021 陕西西安中学期末)2007 年 5 月至 6 月,太湖爆发严重的蓝藻污染事件,造成无锡全城自来水污 染。原国家环保总局认为太湖蓝藻污染事件既是天灾也是人祸。2008 年 5 月,国务院印发太湖流域水环 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加强了对太湖治理力度。2017 年,太湖无锡段水域水质由 200
7、7 年的类改善为 类,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氨氮、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较 2007 年分别下降 57.9%、29.6%、44.1%、90.3% 和 8.2%。结合“太湖周边地区图”,回答 910 题。 9太湖作为湿地的一部分,关于其作用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A为无锡等城市提供水源;调节吴淞江的径流量 B排毒解毒,是“大自然之肾”;积累氮磷,增加湖水养分 C调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抑制全球变暖 D为天鹅、丹顶鹤提供栖息地;发展海水养殖业 10导致太湖蓝藻污染的“人祸”主要是( ) A暖冬使蓝藻生长快,分布面积广 B污染治理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 C降水多,湖水多,蓝藻生长快 D水产养殖使水体富
8、营养化 答案 9.A 10.B 解析 第 9 题,太湖作为湿地一部分,可以为无锡市等城市提供水源,调节吴淞江的径流量,A 正确;可 以净化氮磷物质,减少氮磷物质积累,B 错误;湿地调节小气候,不会抑制全球变暖,C 错误;丹顶鹤主要 在我国东北地区,D 错误。第 10 题,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太湖蓝藻污染并不是在冬季发生而是发生在 5、6 月间,A 错误;污染治理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这是太湖蓝藻污染的主要原因,B 正确;降水多,湖水多 是自然原因,C 错误;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人们大量排放污水造成的,各种污水的过量排放是太湖蓝藻污染 的根本原因,D 错误。 2022 年冬奥会将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
9、口市联合举行,据报道,为满足冬奥会需求,延庆小海坨山区 将依托现有山体地形修建临时场地设施。小海坨坐落于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多种国家级保 护动植物,其中大花杓兰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数量不多,且因花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被采摘、盗 挖,其种群逐年减小,有学者担心冬奥会场地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据此完成 1112 题。 11大花杓兰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体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资源匮乏 B草场退化 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减少 12大花杓兰种群数量极少的主要原因是( ) 大花杓兰生长的环境被破坏 水土流失 土地退化 人类高强度的采挖 A B C D 答案 11.D
10、 12.D 解析 第 11 题,大花杓兰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因其数量不多,种群逐年减小,这是生物多样性减少 的体现,D 正确。第 12 题,材料“数量不多,且因花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被采摘、盗挖,其种群逐 年减小,有学者担心冬奥会场地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说明大花杓兰种群数量极少与人类 高强度的采挖、生长的环境被破坏有关,D 正确。 (2021 吉林乾安县第七中学期末)生境退化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环境变化引起的生境质量和支持生物群 落能力下降的现象。生境退化程度作为生境质量的表征,其高低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 具有重要影响。下图为“贵州省生境退化程度空间分布示意
11、图”。据此完成 1314 题。 13与贵州省生境退化程度密切相关的有( ) 人口疏密程度 自然资源数量 生活消费水平 土地利用状况 A B C D 14近年来,贵州省生境退化程度有减缓的趋势,主要得益于( ) A人口数量下降 B环保政策 C气候变暖 D太阳活动 答案 13.C 14.B 解析 第 13 题,人口密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快,破坏地表植被多,更容易破坏生态环境,对。故 选 C。第 14 题,近年来,贵州省生境退化程度有减缓的趋势,主要得益于环保政策,不断退耕还林、注重 对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B 正确。 按照国际惯例,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分别执行不同的生态保护标
12、准,采取不同 的保护措施。读“某自然保护区内部结构及邻近区示意图”,完成 1516 题。 15自然保护区内适合发展旅游业的是( ) A核心区 B缓冲区 C外围区 D邻近区 16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区中核心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自然本底 B一定是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 C只要经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皆可进入 D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教学实习、参观考察的人员与单位随时可以进入 答案 15.C 16.A 解析 第 15 题, 外围区位于缓冲区的周围, 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 教学实习、 参观考察、 旅游以及驯化、 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A、B 错误,C
13、 正确;邻近区不属于自然保护区,D 错误。第 16 题,核 心区是保存完好的近乎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系统,A 正确;自然遗迹保护区的核心区不是珍稀、濒危动植物 的集中分布区,B 错误;核心区除特殊的科学研究和环境监测活动,严格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C、D 错误。 (2021 河南信阳模拟)淇河发源于太行山南段山西省陵川县棋子山,具有较高的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能 力,是流域内居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近年来人类活动逐渐向山区扩展导致淇河流域生态环境 逐渐恶化。下图示意淇河流域 20002015 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据此完成 1719 题。 1720002015 年淇河流域( ) A耕地比重持续
14、减少 B林地比重变化最大 C草地比重持续上升 D建设用地比重增加最多 1820002015 年淇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是( ) A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增加 B夏季降水量增加 C径流季节变化减小 D河流含沙量增加 19当地政府准备设立棋子山自然保护区。其目的主要是保护棋子山的( ) A自然本底 B稀有物种 C生物多样性 D生态服务功能 答案 17.C 18.C 19.D 解析 第 17 题,由图可知耕地比重先变大后变小,林地比重变化不大,草地比重持续上升,建设用地比重 增加但是没有草地增加的比重多。 故选 C。 第 18 题, 从图中可看出, 淇河流域耕地比重整体呈现减小趋势, 草地比重持续上升,
15、可知该地进行了生态退耕,植被覆盖率上升,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减小,径流季节变化 减小,河流含沙量减小,C 正确;地表植被的变化对降水量影响不大。第 19 题,棋子山是淇河发源地,设 立棋子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棋子山的水源涵养、水质净化等生态服务功能,D 正确。 2011 年 11 月 28 日至 12 月 11 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17 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 京 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德班大会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经过近两周“马拉松式”的谈判, 会议于当地时间 11 日凌晨在南非德班闭幕,大会通过决议,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决定实施 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
16、启动绿色气候基金。据此完成 2022 题。 20 京都议定书要解决的问题是( ) A酸雨问题 B臭氧层破坏问题 C核扩散问题 D全球变暖问题 21下列哪个国家最急切盼望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能早日执行( ) A俄罗斯 B美国 C马尔代夫 D中国 22发达国家率先承担先减限排、多减限排的义务,说明( ) A地球上二氧化碳的增多都是由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造成的 B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不承担减排、限排的义务 C国际环保中,无论国家大小,承担的责任是相同的 D国际环保中,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答案 20.D 21.C 22.D 解析 第 20 题,根据材料可知, 京都议定书主要解决二氧化
17、碳过量排放问题,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导致 全球变暖。故选 D。第 21 题,马尔代夫属于地势低平的岛国,全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四国中对其危害 最大,故选 C。第 22 题,从工业革命到现在,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多于发展中国家,从这一方面看在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应该承担主要责任。故选 D。 (2021 河南联考)全球气候变化会对农业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下图为“全球升温 1.5 和 2.0 我国各 麦区增、减产面积与产量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 2325 题。 23气候变暖对我国不同区域小麦增、减产面积的影响表现为( ) A北方地区总体减产面积较大 B青藏减产面积大于增产面积 C南方地区总体减产面积
18、较小 D西北地区全境小麦均增产 24与增温 1.5 相比,增温 2.0 小麦总产增产最显著的是( ) A西北春麦区 B西南冬麦区 C北部春麦区 D长江中下游冬麦区 25气候变暖影响小麦产量,主要是改变了小麦生产环境的( ) A昼夜温差 B生长周期 C降水量 D无霜期 答案 23.B 24.A 25.D 解析 第 23 题,从图中可以得出北方地区总体减产面积较小,增产面积较大,A 错误;南方地区总体减产 面积较大,增产面积较小,C 错误;从图中只能看出西北的春麦区是增产的,不能代表西北地区全境小麦 均增产,D 错误;青藏减产面积大于增产面积,B 正确。第 24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B、C、D 三
19、个选项与 增温 1.5 相比,增温 2.0小麦总产均是减产,只有西北地区增产最明显。故选 A。第 25 题,全球变暖主 要改变的是小麦生长环境的气温,气温升高,无霜期变长,D 正确。 二、综合题(共 50 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 2018 年 4 月 21 日,中国第 34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考察任务,顺利返抵上海。此次考 察中,科考队员在南极半岛海域和戴维斯海首次检测出微塑料。微塑料,指粒径小于 5 毫米的塑料颗粒和 纺织纤维。微塑料体积小,比表面积大(比表面积指多孔固体物质单位质量所具有的表面积),粘附污染物, 被称为“海洋里的 PM2.5”。如今
20、,微塑料已遍布地球各个海域,人口越稠密的海岸地带,微塑料越多。 材料二 下图为污染物迁移模式图。 (1)推测微塑料的来源。(3 分) (2)解释微塑料出现在南极海域的原因。(3 分) (3)分析微塑料产生的危害。(4 分) (4)简述防治微塑料危害的措施。(4 分) 答案 (1)工业生产产生的微塑料; 塑料制品经过风化后形成微塑料; 清洗含有纤维的衣物时产生的微塑料; 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通过洗涤过程融入水环境等。 (2)随大洋环流扩散;随大气环流飘流、沉降;南极科考活动产生的废弃物等。 (3)微塑料污染海洋水体,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微塑料难降解,扩散快,污染范围大;微塑料吸附有毒有害 物质
21、,增加污染程度;被海洋生物误食,导致生物死亡,影响生物多样性;微塑料及污染物通过食物链传 递到人体内,危害人体健康。 (4)加强监测调查;塑料制品回收处置,提升固体废物循环利用水平;加强法律政策制定和行政管理力度;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公众对微塑料污染的认识;形成政府、企业、公众联手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加 强国际间合作等。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 分) 材料一 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种质资源库是人类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设施。种质资源库不仅保存植 物种子, 也是抢救性收集和保存野生植物离体材料、 DNA、 动物细胞和微生物菌株等遗传材料的重要装置。 材料二 挪威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下
22、图)上建立一个规模巨大的全球种子库, 存有近 100 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 植物的种子样本,该种子库在自然状态下可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包括中、美、英、日、印、埃 及等国在内,全球已建成种子库 1 400 多座。 (1)简述很多国家都建立本国种子库的原因。(6 分) (2)说明挪威的斯匹次卑尔根世界种子库区位的有利条件。(4 分) 答案 (1)每一物种都有其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通过遗传信息(DNA)保留在种子中;物种的分布具有地域 性,各国的生物种质资源也有地域差异;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培育优良品种,需要有更多的植物种属供选 择;随着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物种加速缩减,建立种质资源库,可以降低
23、物种灭绝的风险。 (2)远离大陆,处于海洋之中,远离人类频繁活动区域,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破坏等安全威胁;纬度高,常 年低温的自然条件,利于种子长期保持稳定的低温状态。 解析 (1)种质资源库不仅保存植物种子,也是抢救性收集和保存野生植物离体材料、DNA、动物细胞和微 生物菌株等遗传材料的重要装置。 每一物种都有其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 通过遗传信息(DNA)保留在种子中。 物种的分布具有地域性,各国的生物种质资源也有地域差异。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培育优良品种,需要有更 多的植物种属供选择。挪威在斯匹次卑尔根岛建立种子库,在自然状态下可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 随着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物种加速缩
24、减,建立种质资源库,可以降低物种灭绝的风险。 (2)读图可知,挪威 在斯匹次卑尔根岛建立的种子库远离大陆,处于海洋之中,远离人类频繁活动区域,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破 坏等安全威胁。位于高纬度地区,常年低温的自然条件,利于种子长期保持稳定的低温状态。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 1988 年(下图中的阴影区)。近些年来,因为违法违规开发矿产资 源,部分水电设施违法建设、违规运行,企业偷排偷放,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不力,导致保护区环境问 题日趋严重。2017 年 7 月 21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 问题发出通
25、报,并严肃查处了一批相关责任人。 (1)简述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6 分) (2)说明我国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今后应采取的措施。(6 分) 答案 (1)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 区域。(2)坚决遏制非法采矿、水电开发等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的破坏;依法关停或关闭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违 规建设项目;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29(2021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期末)读“19782005 年北冰洋海冰范围的变化趋势图”,回答下列 问题。(14 分) (1)图中反映了 1978 年到 2005 年全球气温
26、呈_趋势。(2 分) (2)根据全球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把以下选项填入对应的序号处。(4 分) A极冰融化 B沿海低地被淹 C毁林 D燃烧矿物燃料 _,_,_,_。 (3)低碳经济是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列举实施低碳经济的可行性措施。(8 分) 答案 (1)上升 (2) C D A B (3) 大力发展可再生和清洁能源;发展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 业;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等。 解析 (1)读图可知,1978 年到 2005 年北冰洋海冰范围呈减小趋势,反映了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2)导 致二氧化碳增多,导致二氧化碳增多,同时也释放热量,由此可知,为毁林,植被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减少,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也释放了热量;全球变暖导致极冰融化,所以为极冰 融化;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低地被淹,为沿海低地被淹。(3)低碳经济即经济发展过程中减少空气中的二 氧化碳含量。可以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两个角度分析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