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 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欧洲西部局部区域图。据此完成 12 题。 1.若图中 P 处突然发生原油泄漏,其主要扩散的方向是( )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2.原油泄漏对沿线受影响的国家造成直接危害的产业部门最可能是( ) A.木材加工工业 B.化工工业 C.采油工业 D.海洋渔业 答案 1.B 2.D 解析 第 1 题, 石油泄漏后扩散的方向主要受洋流影响, 图示地
2、区位于欧洲西部,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原油泄漏后将向东北方向扩散。第 2 题,石油污染对沿线 受影响的国家造成直接危害的产业部门是渔业部门。 细颗粒物(PM2.5)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大气污染物。 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能源消费激增,城镇化建设造成的扬尘、煤炭燃烧以及汽车尾气排放等导致了空 气中悬浮细颗粒物骤升。下图示意 20002011 年我国 PM2.5 污染物总体重心移 动轨迹。据此完成 34 题。 3.20002004 年我国 PM2.5 污染物总体重心快速向东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西高东低 B.盛行西北风 C.工业化发展 D.全球气候变暖 4.20042011 年我国
3、PM2.5 污染物总体重心移动状况说明( ) A.东西部经济发展趋于均衡 B.西部降水增多,PM2.5 污染源消失 C.西部地区能源供给能力不足 D.我国能源消费格局相对稳定 答案 3.C 4.D 解析 第 3 题,自然条件在短期内变化不会太大,不会造成 PM2.5 污染物总体 重心快速向东移动,A、B 两项错误。我国东部经济 20002004 年发展迅速, 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快,PM2.5 污染物排放量大,所以 PM2.5 污染物总体 重心东移明显,C 项正确。全球气候变暖与我国 PM2.5 污染物总体重心的移动 关系不大,D 项错误。第 4 题,20042011 年我国 PM2.5 污
4、染物总体重心变化 幅度较小,说明我国能源消费格局相对稳定,D 项正确。20042011 年,我国 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依然很大,西部降水量也没有明显增加,A、B 两项错误。 我国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储量丰富,20042011 年并未出现能源供给能力不足的 现象,故 C 项错误。 下表示意 2005 年和 2007 年我国主要高耗能产品出口额、能源消耗量、温室气体 和污染物排放量。读表,完成 56 题。 年份 出口额 亿美元 能源消耗量 百万吨标准煤 CO2排放量 /106t NOx排放量 /104t SO2排放 量/104t 2005 167 56.9 135.6 35 80 2007 677 10
5、4.7 307.8 69 308 5.与 2005 年相比,2007 年我国主要高耗能出口产品的单位产值的( ) A.能源消耗量及污染物排放量均上升 B.能源消耗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上升 C.能源消耗量及污染物排放量均下降 D.能源消耗量上升,污染物排放量减少 6.碳排放主要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碳排放转移是指高碳排放的产业转 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我国高耗能产品出口额越大,碳排放( ) A.转出越多 B.转出越少 C.转入越少 D.转入越多 答案 5.C 6.D 解析 第 5 题,高耗能出口产品的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及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 可根据表中能源消耗量、污染物排放量与出口额的比值算
6、出。第 6 题,我国高耗 能产品出口额增大说明其他国家把这些高耗能工业转移到了我国。 下图为江苏省沿海污染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 78 题。 7.导致江苏沿海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 ) 海上石油泄漏 当地居民生活污染物排放 洋流携带而来 当地生产 污染物排放 A. B. C. D. 8.治理江苏沿海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 ) 全面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 增加资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 加强宣传、立 法和管理 禁止水产养殖,保护海洋生态 A. B. C. D. 答案 7.D 8.B 解析 第 7 题,江苏沿海污染由海岸线向东扩散,主要是生产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导致的; 洋流沿海岸线南北流动, 图中污染向东扩散
7、, 不是洋流携带来的污染物。 第 8 题,全面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宣传、立法和管理可以治理江苏沿海的 污染;增加资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可能会加剧沿海污染程度;禁止水产养殖的 做法不现实。 下图为我国某河源头地区不同海拔和坡向的草地退化率分布图。读图,完成 9 10 题。 9.该河源头地区草地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樵采 B.过度农垦 C.过度放牧 D.过度利用水资源 10.当地人类活动最活跃的地区可能位于( ) A.东坡 B.西坡 C.南坡 D.北坡 答案 9.C 10.C 解析 第 9 题,读图可知,该河源头地区是草地,草地为牧场的主要分布区,草 地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
8、 C 项对。 过度樵采主要是林区的活动, A 项错。 高海拔区不适宜种植业的发展,不存在过度农垦、过度利用水资源等问题,B、 D 两项错。第 10 题,根据图中退化率的坡向差异,最严重的是南坡或东南坡。 所以当地人类活动最活跃的地区可能位于南坡,C 项对。 机械防沙措施特别适用于无灌溉条件的流动沙丘地区, 在工程防沙中得到了广泛 应用。机械防沙的材料可分为 3 类:传统生物质材料(作物秸秆为主)、矿物质材 料(黏土和砾石为主)和新型材料(以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或以农作物经发酵生成 的产品为原料)。草方格(下左图)是常用的传统防沙材料,尼龙网沙障(下右图)是 一种新型的防护材料。据此完成 1113
9、 题。 11.相对于生物措施,机械防沙措施在流动沙丘地区得到更广泛应用的主要优势 是( ) A.对环境污染小 B.环境适应性强 C.需要劳动量小 D.治理成本低 12.机械防沙的原理是( ) A.增加降水 B.削减风力 C.提高地下水位 D.增强光合作用 13.相对于草方格沙障,尼龙网沙障的优势主要是( ) A.地形起伏适应性好 B.短期救急防护效果好 C.截留水分效果突出 D.材料易降解 答案 11.B 12.B 13.B 解析 第 11 题,根据图文材料可知,机械防沙措施对自然条件要求低,无需灌 溉水源,与生物措施相比,机械防沙的环境适应能力强,B 选项正确;与生物措 施相比,机械防沙用到
10、矿物质材料、石油化工原料、尼龙网等,环境污染更大, 成本更高,投入劳动力更多,A、C、D 选项错误。故选 B。第 12 题,根据图文 材料分析,机械防沙主要适用于流动沙丘,运用草方格、尼龙网削减风力,固定 沙丘, B 选项正确; 与机械防沙相比, 生物措施原理是通过植树造林, 恢复植被, 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水,A 选项错误;机械防沙措施主要是对地表沙丘固定, 对地下水位影响小;适用于无灌溉条件地区,植被缺乏,主要运用工程措施,其 原理与增强光合作用无关,D 选项错误。故选 B。第 13 题,尼龙网沙障受自然 条件限制小、 建设时间短、 见效快; 草方格沙障受自然条件限制大、 建设时间长、 见
11、效慢,尼龙网沙障更适用于短期救急防护,B 选项正确;尼龙网沙障要求地形 起伏小,草方格沙障地形适应性强,尼龙网沙障地形适应性差,A 选项错误;尼 龙网沙障材料为工业产品,不易降解,草方格沙障材料为草类生物,利于涵养水 分,水分易被截流,C、D 选项错误。故选 B。 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 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巴 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 场广阔,是传统畜牧业区。20 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 量的畜种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
12、存与繁衍。读图,完成 14 15 题。 14.下列关于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B.地势崎岖,排水不畅 C.补给水源充足,河流众多 D.气温较低,蒸发微弱 15.下列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说法错误的是( ) A.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 B.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C.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 D.加强对湿地的管理,禁止放牧 答案 14.B 15.D 解析 第 14 题,湿地的形成从补给、地形、蒸发、下渗几个方面分析。该地区 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
13、坦,排水 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层发育,阻滞水分下渗。故 B 错误。第 15 题, 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畜牧业区,因此不能禁止放牧,D 错误。保护湿地, 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等措施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又保护了天 鹅栖息地的生态环境。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答案,故 D 正确。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 湖水较浅。 湖中有鱼类、 芦苇等动植物资源, 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 小了 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完成 1617 题。 16.结合材料信
14、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17.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 B.退耕还草 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 答案 16.C 17.B 解析 第 16 题,艾比湖面积缩小,湖水减少,盐度增大;生态环境恶化,不利 于鱼类生长、鱼类密度会降低;湖面缩小导致芦苇大量枯萎,而芦苇对湖水有净 化作用,故湖泊的自净能力减弱;湖面缩小使湖水蒸发总量减小,故 C 项正确。 第 17 题,修建水库,会减少入湖水量,萎缩状况会加剧;咸水湖中不适合
15、发展 水产养殖;芦苇能改善水质,但对艾比湖萎缩没有影响。A、C、D 项错误。艾 比湖为内流湖、咸水湖,为防止其继续萎缩,要尽可能增大入湖水量,在该流域 退耕还草,保护水源是最恰当的措施,B 项正确。 据统计,最近三十多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度为 3.2 毫米/年,不同地区、不 同季节海平面升降状况存在差异。导致海平面变化的因素十分复杂,海平面上升 会给沿海地区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下图示意天津市沿海 2015 年、2016 年与常年 同期海平面逐月变化。据此完成 1820 题。 18.与常年同期相比,2016 年天津市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最大的月份是( ) A.4 月 B.7 月 C.9 月 D.
16、11 月 19.与 2015 年相比,2016 年天津市沿海海平面变化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河口发生咸潮的次数减少 B.陆地面积增大 C.海水入侵造成的危害减弱 D.海岸侵蚀程度加大 20.影响天津市沿海常年同期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变暖 B.热带气旋 C.入海径流量 D.盛行风 答案 18.A 19.D 20.D 解析 第 18 题,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与常年同期相比,2016 年 4 月海平面 上升了超过 190 毫米,是四个选项所示月份中上升幅度最大的,A 正确;与常年 同期相比, 2016 年 7 月海平面上升了 50 毫米左右, 9 月、 11 月海平面上升了
17、 160 毫米左右,均没有 4 月上升幅度大,B、C、D 错误。第 19 题,海平面上升,海 水侵蚀作用增强,对海岸的侵蚀程度加大,D 正确;海平面上升,更容易出现海 水倒灌,河口发生咸潮的次数增加,海水入侵造成的危害增强,A、C 错误;海 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陆地面积减小,B 错误。第 20 题,根据图中海平面变 化可知,与常年平均海平面相比,天津市沿海常年同期海平面变化呈现出明显的 季节差异,夏季高,冬季低,最主要是因为夏季东南季风(迎岸风)推动导致海平 面上升,冬季西北季风为离岸风,导致海平面相对较低,D 正确;气候变暖导致 的海平面升高,不会有季节变化,A 错误;热带气旋和入海径流不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s://www.77wenku.com/fileroot1/2021-10/22/87e711c1-7db3-4db5-9863-1d840d6f0c0d/87e711c1-7db3-4db5-9863-1d840d6f0c0d1.gif)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s://www.77wenku.com/fileroot1/2021-10/22/87e711c1-7db3-4db5-9863-1d840d6f0c0d/87e711c1-7db3-4db5-9863-1d840d6f0c0d2.gif)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s://www.77wenku.com/fileroot1/2021-10/22/87e711c1-7db3-4db5-9863-1d840d6f0c0d/87e711c1-7db3-4db5-9863-1d840d6f0c0d3.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 环境 安全 国家安全 单元 综合 检测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96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