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6245 上传时间:2021-10-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一、选择题 城市群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逐步优化组合的产物,每个城市群一般以 一个或两个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若干个 空间距离较近、经济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读中 原城市群分布图,完成 13 题。 1.关于图中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洛阳提供的服务种类比开封多 B.许昌的服务范围包含了漯河的服务范围 C.新乡和焦作的城市等级不同 D.郑州的服务范围覆盖图示整个区域 2.下列关于中原城市群建设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推动河南省城市化建设 B.建成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

2、地、能源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 C.带动全省并辐射周边地区发展 D.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群,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3.下列不属于中原城市群建设的自然原因是( ) A.地势较平坦,土地集中连片 B.暖温带地区,气候温和 C.土层深厚且肥沃 D.黄河等河流为其提供水源 解析 第 1 题,洛阳和开封的级别相同,服务种类应差不多;许昌和漯河的级别 相同,焦作和新乡的级别相同;郑州是河南的省会城市,级别最高,其服务范围 覆盖图示整个区域。第 2 题,中原城市群的建设,可以推动河南省城市化水平的 提高,带动周边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区域性的物流、金融中心, 但它在城市化

3、水平、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还赶不上东部地区,不会成 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群。 第 3 题, 中原城市群大部分位于华北平原, 地势平坦; 属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又有黄河等河流提供水源,这些都有利 于城市群的建设;该地的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与城市群的建设关系不大。 答案 1.D 2.D 3.C 读山东半岛部分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图,完成 45 题。 4.根据城市中心地理论( ) A.青岛经济辐射范围包括平度 B.威海城市服务水平高于烟台 C.济南与青岛服务职能相同 D.淄博的服务范围小于潍坊 5.青岛成为副省级城市的原因不包括( ) A.地理位置优越 B.矿产能源丰富 C.国家政策

4、扶持 D.历史继承因素 解析 第 4 题,青岛城市等级高,平度受到青岛经济辐射。威海和烟台都是属于 地级市,城市等级相同,服务水平也高低类似;济南是省会城市,青岛是发达的 地级市(副省会级城市),济南的政治服务职能比青岛等级要高;淄博和潍坊都是 属于地级市,城市等级相同,服务范围大小也等同。第 5 题,青岛成为副省级城 市,主要是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中日韩三国空间上的枢纽位置,较好的经济腹 地),建成优越的港口城市;国家沿海开放政策(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历史上 受到德国和日本殖民统治,留下了较好的城市基础。青岛附近的矿产资源较为匮 乏。 答案 4.A 5.B 张家口和北京联合承办的 202

5、0 年冬奥会,北京承办冰上项目,张家口承办雪上 项目。下图为“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比较图”。据此完成 6 7 题。 6.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联系强度与对外开放程度和人口数量相关 B.经济联系强度与距北京距离和城市等级相关 C.距港口越近经济联系越大 D.辖区范围越广,经济联系强度越大 7.若分散北京的批发和物流业,最合适承接的城市是( ) A.廊坊 B.承德 C.张家口 D.保定 解析 第 6 题,读图可知,与北京的联系强度最紧密的为天津,其次为廊坊、唐 山、保定、石家庄以及其他地级市,因此经济联系强度与距北京距离和城市等级 相关。第 7 题,若分散北京的批发

6、和物流业,最合适承接的城市一定是距离北京 较近并且经济联系密切的城市;由图可知,廊坊最符合要求。 答案 6.B 7.A “城市首位度”指省份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的经济总量(或人口总量)之比。读 2015 年我国部分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与人口首位度对比图及武汉市 19952015 年经济首位度及人口首位度变化曲线图,完成 89 题。 8.对 2015 年图中我国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与人口首位度分析正确的是( ) A.福州在省内的经济地位最重要 B.西安是人口首位度最大的省会城市 C.济南的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在全省最高 D.南京的政治文化职能在全省更加突出 9.对武汉市二十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7、( ) A.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B.经济首位度持续上升 C.人口首位度持续上升 D.城市间人口规模差距不断缩小 解析 第 8 题,读图可知,福州的经济首位度接近比例 1,但不到比例 1,因此 不可能是福建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经济地位在省内并非重要,A 错;哈尔滨人 口首位度接近比例 3.5,是图中人口首位度最大的省会城市,B 错;读图可知, 济南的经济首位度和人口首位度都位于比例 1 以下, 因此不可能是省内经济总量 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C 错误;省会一般是一个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读图可知,南京经济首位度位于比例 1 的下方,不可能是其省内的经济中心,但 却承担着重要的政治、文

8、化职能,D 正确。第 9 题,读武汉市 19952015 年经 济首位度以及人口首位度变化曲线图可知,1995 年2015 年期间,武汉市人口 首位度的曲线一直持续上升,而经济首位度的曲线中间有过下降的趋势,故人口 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并没有协调发展。由于武汉的人口首位度持续上升,导致其 与第二大人口城市的差距不断加大, 进而导致两个城市间人口规模差距不断扩大。 答案 8.D 9.C 下图分别是我国东部某省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和三大产业构成示意图。 读图, 完成 1012 题。 10.该省城市化进程目前已处于(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衰落阶段 11.该省近 20 年

9、城市化进程对就业增加的贡献( ) A.农业工业服务业 B.工业农业服务业 C.服务业工业农业 D.工业服务业农业 12.因城市化进程需要对郊区农地进行征收。下列征地补偿标准最高的农地可能 是( ) A.林地 B.牧草地 C.水稻田 D.花卉地 解析 第 10 题,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速度慢;中期阶段, 城市化速度快;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城市 化速度快,位于中期阶段。第 11 题,服务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需 求量大,从右图可以看出,该省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的比重较大且呈上升趋 势,对就业增加的贡献最大;该省工业比重最大且略有上升,因此

10、对就业增加的 贡献也较大;农业比重小且呈下降趋势,对就业增加的贡献最小。第 12 题,四 种农地中单位面积产值最高的是花卉地, 因此征地补偿标准最高的农地是花卉地。 答案 10.B 11.C 12.D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图甲)”和“该地区 19762008 年产业结 构变化图(图乙)”,完成 1314 题。 甲 乙 13.有关图甲所示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地区地形以低山为主 B.该地区聚落主要沿交通线分布 C.乙城市可发展为交通枢纽城市 D.甲城市适合发展钢铁工业 14.从图乙中无法看出的是( ) A.第二产业比例变化最小 B.第三产业比例增速最快 C.

11、第二产业比例最大 D.第一产业产值下降 解析 第 13 题,从图中等高线分布看出,该地位于沿海,海拔均不足百米,属 沿海平原。第 14 题,从该地产业结构变化中只能看出其产业结构的比例变化, 但无法看出各产业产值的变化。 答案 13.A 14.D 下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 。读图回答 1516 题。 15.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比重 B.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C.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D.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16.图示曲线反映了( ) A.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 B.20 世纪 80 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C.1990 年第三产

12、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D.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解析 第 15 题,江苏省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区,第二产业占三大产业产值 的比重一直较高,可确定为第二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经济迅速发展,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上升,第一产业相对下降,由此可确定为第三产业产值 比重,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剩下的为城市人口比重。第 16 题,由图示可 以看出,不同阶段三大产业增长速度是不同的,A 错;由上题知,为城市人口 比重折线,19952000 年折线较陡,城市化速度最快,B 错;比较和两折 线可知,1990 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开始超过第一产业,C 正确;城市人口增长 与第二产业发展并非同步。

13、答案 15.D 16.C 下图表示 2001 年我国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读图回答 17 18 题。 2001 年产值结构 2001 年就业结构 17.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比较一致的地区是( ) A. B. C. D. 18.可与情况相符的地区排列依次是( ) A.北京、黑龙江、海南、西藏 B.北京、西藏、黑龙江、海南 C.黑龙江、海南、北京、西藏 D.海南、西藏、黑龙江、北京 解析 第 17 题,通过两幅图的比较,可以看出,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比 较一致。第 18 题,本题可用排除法。首先可将选项 C、D 排除,因为黑龙江的 第三产业产值不可能高达 60%,黑龙江的工业尤其是

14、重工业比较发达,工业(第 二产业)的产值应该较高, 同时它的第一产业(种植业、 林业等)就业比重应该较高。 西藏的第二产业比重不可能比第一产业大。它的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应该较大,但 西藏第一产业比较落后,产值并不高。 答案 17.A 18.A 甲、乙、丙是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中的省级行政区,图中分别反 映了这三个省区的产业结构和三个产业就业人员比率。读图回答 1920 题。 19.有关甲、乙、丙三个省级行政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东、中、西部经济地带 甲、乙、丙分别位于我 国的西、中、东部经济地带 三个省级行政区中,经济最发达的是甲 三个 省级行政区中,经济

15、最发达的是丙 A. B. C. D. 20.就乙省区而言,三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第 一产业第三产业 A. B. C. D. 解析 第 19 题,根据三角形坐标图的判断方法可知,甲地的第一产业比重最高. 为西部地带;丙地的第一产业比重最低,第三产业比重最高,为东部地带。丙地 的三大产业就业比率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率最高,因此经济最发达。 第 20 题, 乙省区第一产业的就业比率远大于第一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即题图中 的产业结构),因此劳动生产率较低;第二产业的就业比率远小于产业结构所占 比重,因此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第三产业

16、的两个比重较为接近,说明其劳 动生产率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答案 19.D 20.C 二、综合题 21.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湾区经济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粤港澳大 湾区(位置见下图)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 门 9 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它是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 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并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 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 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2017 年 7 月 1 日上午, 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 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 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 四大湾区概况比较图: 面积 (万 km

17、2) 人口 (万 人) GDP (万亿 美元) 人均 GDP (万美 元) 第三 产 业占 比 (%) GDP 占 全国 比 例 (%) 集装 箱 吞吐 量 (TEU ) 机场 旅客 吞吐 量 (亿人 次) 世界 100 强大 学数 量 (所) 福布 斯 500 强公 司数 量 (家) 东京 湾区 3.68 4 383 1.80 4.1 82.3 41.0 766 1.12 2 60 纽约 湾区 2.15 2 340 1.40 6.9 89.4 7.7 465 1.30 2 28 旧金 山湾 区 1.79 760 0.76 9.9 82.8 4.4 227 0.71 3 22 粤港 澳大 湾区

18、 5.60 6 671 1.36 2.0 62.2 10.8 6 520 1.75 4 16 (1)评价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条件。 (2)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重点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解析 第(1)题,结合表中数据可知,和其他三个湾区相比,我国粤港澳湾区在 土地面积、人口数量、世界百强高校、交通等方面有优势,而在人均 GDP、第 三产业比重、世界五百强公司数量等方面有劣势。第(2)题,该地地处港澳和内 地联系地带,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利于推动内地与港澳的深化合作以及发挥其对 全国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加强分工

19、与合 作,提升该地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第(3)题,区域一体化发 展的措施可从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协 作、加快产业升级等方面回答。 答案 (1)利:土地面积大,发展空间广阔;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充足;有 4 所 百强高校,科技实力强;客、货吞吐量大,交通便捷,运输能力强。 弊: 与其他三区相比, 人均 GDP 较小, 经济实力相对较低; 第三产业比重稍低, 产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五百强公司数量较少,大型企业的竞争力较差。 (2)利于推动内地与港澳的深化合作;利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与合作;利于 发挥港澳的独特优势,提升该地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

20、放中的地位;利于发 挥其对全国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 (3)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 加大投资、 贸易、 人员往来; 提高科技水平, 提高国际竞争力; 加强协作与融合, 支持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新型产业,形成新型产 业集群。 22.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读图 文资料,回答问题。 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 城市 地区生产总值 (GDP:亿元) 产业结构(%) 城市化率 (%)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成渝 地区 重庆 17 558.8 7.4 44.2 48.4 62

21、.6 成都 12 170.2 3.9 43.0 53.1 70.6(四 川 49.1) 上海 28 178.7 0.4 29.8 69.8 87.6(全 国 57.4) 2016 年成渝城市群和上海的相关数据比较表 (1)根据表中数据,概括成渝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特点。 (2)分析现阶段成渝城市群发展的优劣条件。 (3)上海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内来自成渝地区的流动人口呈明显下降甚至回流 的趋势。结合产业结构数据分析其中的原因。 (4)比较说明上海城市化水平状况,并分析产业结构对城市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解析 第(1)题,由表格数据可以得出成渝城市群三大产业的特征。第(2)题,成 渝城市群的优势可以从

22、地理位置、交通、劳动力等方面思考;劣势主要表现在经 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低。第(3)题,由于产业升级,上海对劳动密集型 产业人口的需求减少,导致来自成渝地区的流动人口呈明显下降;同时成渝地区 就业机会增多,也吸引人口回流。第(4)题,上海市城市化水平较高,而第三产 业的发展加快人口向城市集聚,进而提高城市化水平。 答案 (1)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比重最低;第三产业为 主导产业。 (2)优:位置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地理位置优越;铁路网密集,长江通过,交 通发达; 历史发展悠久, 人口较多; 已经具有一定数量的不同等级(类型)的城市。 劣:和发达地区比,地区生产总值较低,

23、经济发展水平欠佳;和发达地区相比, 城市化率偏低。 (3)上海第一、二产业比重较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减少,就业门槛提高;成 渝地区的第二、三产业比重较高,对劳动力需求增加;回乡创业、就业等比例上 升(就业和生活成本上升等方面原因,也可。) (4)上海城市化率明显高于全国和成渝地区(上海城市化水平较高)。 上海第一产业比重很小,以第三产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高,能促进城市化的发 展;人口向二、三产业集中,有利于提高城市化人口比重。 23.读某区域经济水平与劳动力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正确表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力分布变化曲线的分别是 _。 (2)请分析在 A 阶段该区

24、域经济结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3)试分析 B 处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解析 图中四条曲线,形态平直,主要起干扰作用,劳动力比重持续上升, 应为第三产业, 劳动力比重先升后降, 应为第二产业, 劳动力比重持续下降, 应为第一产业。其中 B 处是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的一个转折点,意味着该区域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答案 (1) (2)由以第一产业为主逐渐转化为以第二产业为主。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大量流向 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所占比重上升最快,且达到最大值。 (3)在 B 处,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由最大值开始递减,表明该区域经济水平提高 后,产业结构正在逐步升级,成为落后产业的移出地,并且随

25、着高新技术产业和 第三产业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可能比以前提高更快。 24.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 发展的基本要求。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右上方小图是下图中 C 地实测高 程点分布图(单位:m)。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上图中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析 B 地年降水 量少于 A 地的原因。 (2)在制作地图时,我们可以根据相邻实测点的高程确定它们之间待定高程点的 位置来绘制等高线。请用此方法绘出 C 地的 400 m 等高线。 下图为 A 地所在省、浙江、广东及全国 20012008 年第二产业占各自 GDP 比 重的变化图

26、。 (3)比较分析 A 地所在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特征。对该省工业的发展,有人提 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解析 由经纬度和大陆轮廓特征可以判断,图示区域为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第 (1)题,从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及海拔上可判断该区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 数量多,地表显得比较破碎,流水侵蚀作用明显;A、B 都处近海地区,且 B 距 海更近一些,但 B 处于地势较低的沿海平原地区,降水较少。第(2)题,把海拔 为 400 m 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即可得到。第(3)题,此题属于半开放的 题目,回答时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再根据题干材料信息表述自己的理由。 对于 A 地所在省的第二产业的比重变化特征要认真读图,表述时要准确。 答案 (1)低山丘陵;流水侵蚀。原因:处于沿海平原,地势低,不易形成地形 雨;受台湾山脉阻挡,降水较少。 (2)如下图所示(等高线位置基本正确,平滑完整)。 (3)20012006 年持续增长,2007、2008 年略有下降;低于浙江和广东,但高于 全国。 观点一 赞同。 理由: 农副产品种类丰富; 劳动力充足; 靠近港澳台, 位置优越; 与台湾合作前景好;著名的侨乡。 观点二 不赞同。理由:技术水平较低;资源较缺乏;山地丘陵区交通不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人教版(新教材) > 选择性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