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基础对点练(含答案)-2021年粤教版(新教材)物理必修第一册

上传人:花好****3 文档编号:195091 上传时间:2021-10-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3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基础对点练(含答案)-2021年粤教版(新教材)物理必修第一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3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基础对点练(含答案)-2021年粤教版(新教材)物理必修第一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3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基础对点练(含答案)-2021年粤教版(新教材)物理必修第一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节第三节 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1.(多选)关于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且靠近滑轮一端 B.开始实验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D.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越多越好 答案 BC 解析 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A 错误;钩码个数太少,打点密集,钩码个数太多, 打点太少,都会带来实验误差,D 错误. 2.某同学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他已在每条纸带上按每 5 个点取 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

2、隔为 0.1 s,依打点先后编为 0、1、2、3、4、5.由于不小心,几条纸 带都被撕断了,如图 1 所示.请根据给出的 A、B、C、D 四段纸带回答: 图 1 (1)在 B、C、D 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 A 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 .(填字母) (2)打 A 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 答案 (1)C (2)0.6 解析 (1)因为 ss12s016.0 mm,故 s45s1236.0 mm,故 s4554.0 mm,故 C 是从 A 上撕下的那段 纸带. (2)根据 saT2,解得:as T2 6.010 3 0.12 m/s20.6 m/s2. 3.(2020 山东滨州五校高一上

3、期中联考)如图 2 所示为“测量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得 到的一条纸带,舍去开始比较密集的点,按时间顺序标注 0、1、2、3、4、5 共六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 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50 Hz. 图 2 (1)图中纸带 (选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 (2)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 (3)由图给数据可以计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a m/s2(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4)打下计数点 2 时小车的速度 v2 m/s(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5)若继续取计数点 6、7,则计数点 6、7 之间的距离应为 cm.

4、 答案 (1)左 (2)0.1 (3)2.0 (4)0.80 (5)17.00 解析 (1)根据纸带数据可知纸带左端与小车相连. (2)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0.02 s50.1 s. (3)小车的加速度 as34s01 3T2 11.005.00 30.12 10 2 m/s22.0 m/s2. (4)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再结合速度公式 vtv0at, 可得 v2s01 T a3 2T 5.00 0.1 10 2 m/s2.03 20.1 m/s0.80 m/s. (5)由题图和逐差法可知s67s34s34s01,解得 s672s34s01(211

5、.005.00) cm17.00 cm. 4.(1)电火花计时器使用 电源(选填“直流”或“交流”),工作电压为 V. (2)图 3 为在某次用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 50 Hz)测量已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实验中,所获得 的纸带.选好 0 点后,每 5 个间隔点取一个计数点(中间的 4 个点图中未画出),依次取得 1、2、3、4 各点, 测得的数据如图所示. 图 3 则纸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1”这一点的速度大小为 m/s.(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交流 220 (2)0.800 0.461 解析 (1)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为 220 V; (2)

6、每 5 个间隔点取一个计数点, 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0.1 s, 由逐差法得: as4s3s2s1 4T2 6.615.805.014.20 40.12 10 2 m/s20.800 m/s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段 时间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 1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1s02 2T 4.205.0110 2 0.2 m/s0.461 m/s. 5.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电源频率为 50 Hz, 如图 4 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 图中 A、B、C、D、E、F、G 为相邻的计数点,在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 4 个点未画出. 图

7、 4 (1)根据纸带可知,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s,打 C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vC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a m/s2.(后两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若交流电的频率变为 51 Hz 而未被发觉,则测得的小车的速度值与真实值比较将偏 (选填“大”或 “小”).(已知打点周期 T 与交流电的频率关系为 T1 f) 答案 (1)0.1 0.20 0.50 (2)小 解析 (1)电源频率为 50 Hz,则打点周期为 0.02 s,由于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 4 个点未画出,所以相邻计数 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0.1 s;利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可求得 vCsBD

8、2T 5.381.3010 2 20.1 m/s0.20 m/s;根据 saT2可得加速度为:asFGsEFsDEsABsBCsCD 9T2 ,代入 数据可得:a0.50 m/s2. (2)当交流电的频率变为 51 Hz 时,打点的时间间隔减小,所以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T 减小,而此时 还是以 50 Hz 对应的打点周期去计算,根据 vs t可知测得的小车的速度值与真实值比较将偏小. 6.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 5 甲所示的滴水法测量一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实验过程如下: 在斜面上铺上白纸,用图钉固定;把滴水计时器固定在小车的末端,在小车上固定一平衡物;调节滴水计 时器的滴

9、水速度,使其每 0.2 s 滴一滴(以滴水计时器内盛满水为准);在斜面顶端放置一浅盘,把小车放在 斜面顶端,把调好的滴水计时器盛满水,使水滴能滴入浅盘内;随即在撤去浅盘的同时放开小车,于是水 滴在白纸上留下标志小车运动规律的点迹;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立即将小车移开.图乙为实验得到的一条纸 带, 用刻度尺量出相邻点之间的距离是 s011.40 cm, s122.15 cm, s232.91 cm, s343.65 cm, s454.41 cm, s565.15 cm. 图 5 (1)滴水计时器的原理与课本上介绍的 原理类似. (2)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点 4 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 v4 m/s, 小车的加速度 a m/s2.(结果 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打点计时器 (2)0.20 0.19 解析 (1)由题知滴水计时器的原理与打点计时器原理类似. (2)可把小车的运动看作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 v4 v s34s45 2T 3.654.4110 2 20.2 m/s0.20 m/s;由逐差法可得小车的加速度 as56s45s34s23s12s01 9T2 5.154.413.652.912.151.4010 2 90.22 m/s2 0.19 m/s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物理 > 粤教版(2019) > 必修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