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古诗词内容概括-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教师版含解析)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92288 上传时间:2021-09-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3 古诗词内容概括-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教师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专题13 古诗词内容概括-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教师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专题13 古诗词内容概括-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教师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专题13 古诗词内容概括-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教师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专题13 古诗词内容概括-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教师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专题 1313 古诗词内容概括古诗词内容概括( (解析版解析版) ) 考点穿透考点穿透 【题型问法】 1.这首诗歌,刻画了的哪些特点? 2.本诗以时间为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为,请简要概括 3.诗词中的哪各细节具有的特点,请你归纳。 4.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体现在哪些方面? 5.“”的原因是什么? 【题型分析】 “筛选整合信息、归纳要点、总结特点、概括原因”作为古诗词鉴赏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考查点, 考查学生对全文的整体把握、筛选和提炼信息的能力,是近年中考的常见题型。 “筛选”是指对信息的搜寻、辨别及提取,这是达到阅读目的的重要手段。 “整合”是指对信息按照题目要求进行组合加工,这是答

2、题的重要手段。 该题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大,由于古诗词的内容高度浓缩,概括归纳知识点本身存在一定的难度, 造成了学生在该题的失分率较高。 1.抓主要内容的方法 诗词的主要内容,指写了什么人、什么事件或什么景物、事物,说明了什么问题等。如果是叙事类, 要弄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获取:把各句大意连起来, 稍加整理;按所叙述的问题来抓诗词的主要内容;根据诗词的标题,加以补充。 2.归纳概括的方法 一个原则:忠实于文本。所有诗词的答案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都是从原文中归纳概括出来的。 很多问题的题干都有“结合全诗内容”等类似的文字,那么就是给考生提示,答案需要从

3、全文去找, 从诗词的整体考虑,不能够单独化、碎片化。 三个步骤;划区域,分层次;找关键,明要点;抓重点,规范答。 3.归纳段意的步骤 (1)组合法。即先概括结构段所属各各层的主要内容,然后将它们加以组合,归纳成结构段的段意。 (2)扩展法。找出各句的中心词,加以必要的扩展,形成句意。 (3)摘词法。直接从这句中找出一个词语,这词语往往是关键句词。 (4)连串法。画出各句的重点词语,加上串联词,把它连成一句话。在此基础上,再练习用自己的语言 表达。 4.概括段意的步骤 (1)初读全诗,了解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 (2)细读各节,对各节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核心有关的内容进行概括。 (3)再读全诗,整

4、体思考,进行修改,使之准确、通顺。 【题型答法】 审题(回答原文或提炼类程们还是结果)+找准出处+画出提练关键司+按点答题, 增删调整。 典例在线典例在线 【一、【一、20202020 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语文】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语文】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宿武阳即事 唐孟浩然 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岭猿相叫啸,潭嶂似空虚。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馀 。 注释秦馀:源自桃花源记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句。 (1)本诗以时间为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为,请简要概括。 【答案】 (1)日落川暗、孤舟泊岸、猿啸潭空、就枕灭烛、渔歌夜传、鸡鸣报晓。

5、 【解析】 这首诗歌描写夜泊武陵的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和观感,紧扣桃花源故事,在细腻的写景中着意渲染 武陵的神奇色彩和超然世外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宁静和淡泊的心境。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川 暗夕阳”“孤舟泊岸”“岭猿叫啸”“潭影”“就枕灭烛”“扣舷夜渔”“鸡鸣”。 【二、二、20202020 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好事近咏梅 【宋】陈亮 的两三枝,点破 暮烟苍碧。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横笛。 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 难竟。 【注释】的:鲜明。玉奴:泛指美

6、人。 词中加点的词语写出了梅花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案】“点破”写出了梅花鲜明夺目的特点,“幽香”写出梅花香气清幽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梅 花的喜爱和追求之情,对孤傲不群的品格的追求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及作者情感的理解。“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用“的皪”这两字点出梅花的 秀洁,但也只有两三枝,故并不显得繁艳。而在“苍碧”的暮烟衬托下,却还是十分醒目,所以特用“点 破”二字,以示不凡,写出梅花鲜明夺目的特点;“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觅”一句意思是想化作梦蝶 向花飞去,又怕难觅她的幽香,“幽香”一词写出梅花香气清幽的特点。同时这两句借物抒怀,表达了作 者对梅花深深的

7、喜爱之情,同时借梅花的高洁清香,表现了作者渴望脱离世俗的愿望和追求高洁品格的情 怀,刻画了作者品格高洁、卓尔不凡的形象。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三、【三、20202020 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铜仁江舟中杂诗六首 ( 其二) 郑珍 渐见寒流阔,居人两岸分。 潭光清漏石,山影绿摇云。 渔得沙头汛,炊香柁尾闻。 向来 风味熟,惆怅但离群。 注 柁 : 同“舵 向来 : 方才, 刚才。 从后两联来看 , 诗人在船上的旅途生活有什么特点 ? (2 分) 【答案】 (2)既有捕鱼、炊鱼、食鱼的美好体验,也有离群索居的孤独与惆怅。 【解析】诗歌描写了泛舟江中见

8、到的美景,水清见底,山水相映随着水波荡漾,美不胜收。在船上既 能欣赏美景,又能品尝美食,心情应是愉悦的,但末句话锋一转,表达的却是离群索居的孤独与惆怅。 (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分析与理解。后两联的意思是:刚享受了鱼的美味,离群索居的孤独与惆怅 涌上心头。可以看出既有捕鱼、炊鱼、食鱼的美好体验,也有离群索居的孤独与惆怅。 【译文】 渐渐的寒冷的江水越来越宽阔,居住在两岸的人家被江水隔开。 潭水清澈,一眼能看见潭底的石头,山的绿色倒影与映在水中的云的影子相互映衬。 趁着河水涨上沙滩来捕鱼,做鱼的饭香在船尾都能闻到。 刚享受了鱼的美味,离群索居的孤独与惆怅涌上心头。 【四、【四、20202020

9、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语文】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语文】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上。 【注释】作者遭弹劾后,闲居上饶带湖时所作。 3. 这首词上片通过饥鼠、蝙蝠、_、急雨、_这些意象,描绘出词人闲居上饶时 _的生活场景。 【答案】 3. (1) 松风 (2) 破纸窗 (3)萧瑟/破败/落魄/凄凉等 【解析】 考查对诗文内容和意象的理解。这首词的上片通过饥鼠、蝙蝠、松风、急雨、破纸窗等意象,写出了 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

10、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 的情景,描绘出词人闲居上饶时萧瑟、破败的生活场景。 【五、【五、20202020 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卢纶(739 年799 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中进士,因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 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又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未受重用。 15. 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描述并概括画面特点。 【答案】 示例:

11、极目远望,家乡在浮云之外,长安城中,宫阙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残阳之中。 家乡:浮云缭绕,遥不可及,宫阙:错落有致,落日笼罩。 【解析】 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再对其进行润 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 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此题抓住“川原缭绕”“宫阙参差”等意象来描绘。如,长安城外, 河流原野,纵横交错,一直延伸到天边浮云之外,长安城中,宫阙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残阳之中。 概括画面特点。“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川原”即家乡,这句说极目远望,家乡 在浮云之

12、外,渺不可见,远不可及。“宫阙”句又接至眼前近景,只见长安的宫殿,错落有致,笼罩在一 片夕阳之中。可概括颈联描绘画面的特点:主人公远望家乡,浮云缭绕,遥不可及;近看宫阙,错落有致, 落日笼罩。 【六、【六、20202020 年年湖南省湘西州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中考语文】阅读钱塘湖春行,完成下面小题。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1诗歌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3 分) 【答案】 11水面初平、早莺、暖树、新燕、乱花、浅草(3 分) 【解析】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写杭州西湖

13、的七律。此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 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做题时要读懂诗 文,仔细体会诗中的佳句妙语,理解作者的情绪情感。 本题考查景物的特点。解答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加以理解。“水面初平”,春水初涨是早春的特征之一。 莺是歌手,它歌唱着江南的旖旎春光;燕是候鸟,春天又从北国飞来。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 象征。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这还是初春季节。“乱花” “浅草”一联,“渐欲”用得很准确,说明还不是“野花遍地是”,有渐开渐盛之意。浅草,刚生长出来 的草,“没马蹄”写出了草浅。乱花和浅

14、草都是初春景物的特点。 名师点名师点睛睛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信息进行筛选与整合的过程。 所谓“筛选”,就是按照考题设定的阅读目的对文章进行分析,准确、快速、有效地辨别并获取命题 所要求的信息。 所谓“整合”,就是对筛选所得的信息做出正确的认知,把握各信息材料之间的关系,并能归纳综合, 或者按照命题要求进行信息重组。 在表述题中,“筛选与整合”主要是根据一定的内容要求获取相关的信息要点,并再通过语言转换达 到信息的重组;在选择题中,主要是通过对芜杂的信息材料的比较甄别,来检验阅读理解的正确与否。 考点通关考点通关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

15、(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 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 【答案】7. 出猎时英姿潇洒(装束气派),出猎的队伍浩大,观看出猎的百姓众多,以孙郎自喻。 8. 将拉开的弓箭比作满月,运用“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欲驰骋沙场、杀敌报国(或报效国家、 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上阙“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是对太守的外貌描写,表现了他出 猎时的装束气派,体现了其英姿潇洒。“千骑卷平冈”突

16、出了出猎队声势浩大,马行极快。“为报倾城随 太守”点明了观看太守出猎的百姓之多。“亲射虎,看孙郎”作者以孙权自比,表现了自己的豪气士云。 这些都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春尽 宋郑獬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 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野间绝少尘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 11. 诗歌颈联描绘了_、_的景象。 【答案】 11. (1) 山回路转 (2)气象万千 【解析】 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颈联“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的意思是:山势陡峭,忽上忽下, 下坡时能远远望见前面路边的树,上坡时视线被山挡住,不但看不

17、见前面的树,而且仿佛小路在山顶被突 然截断了。气喘吁吁上了山顶,再回头望去,团团白云飘然而至,身后的山峦已经淹没在茫茫云海之中。 对这番景象进行概括即:山回路转(前句)、气象万千(后句)。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二)关河令 宋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 ,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释】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21. 通读本词,说说作者为何感慨“如何消夜永”。(写出两点即可 ) 【答案】 21. 示例:秋夜的寒凉、羁旅的孤独、对家乡的思念,让作者感慨长夜漫漫,如何消受。 【解析】 本题考查诗句感情

18、的理解。全诗表达了羁旅孤栖、难熬寒夜、思念亲朋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情景交融 的手法,上阙寓情于景,写秋雨秋云雁影,渲染凄寒的氛围,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 只是“无雁影”;下阙以照壁孤灯、夜永之景衬情,临时的聚会酒阑人散了,只有一盏孤灯曳的微光把自 己的影子投射在粉壁上。此时此刻,人非常希望自己尚酣醉之中。可悲的是,偏偏酒已都醒,清醒的人是 最难熬过漫漫长夜的,旅思乡愁一并袭来,此情此景,诗人难以忍受。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薛秀才南游 唐 许浑 姑苏城外柳初凋,同上江楼更寂寥。 绕壁旧诗尘漠漠,对窗寒竹雨潇潇。 怜君别路随秋雁,尽我离觞任晚潮。 从此草玄 应有处,

19、白云青嶂一相招。 【注释】草玄:淡泊名利,潜心著述。 18. 一、二两联中点明季节的词语有_、寒竹、_等,渲染了_的氛围。 【答案】18.(1) 柳初凋 (2) 雨潇潇 (3) 分别时凄清、悲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诗人情感的把握。诗句中的“柳初凋、寒竹、雨潇潇”等词语表明了 秋季特色,“柳”“留”谐音答出“表现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雨潇潇”烘托了友人别后的孤单和悲 凉氛围。 【点睛】送薛秀才南游是唐朝著名文学家许浑的代表作品之一。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 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 译文: 姑苏城外的柳树正

20、在慢慢凋落,我和朋友薛秀才在楼上更是寂寥。看到墙上的旧诗,窗外的寒竹在雨 中说瑟瑟摇曳。朋友啊,你要随着南去的秋雁离开我,让我们尽情喝酒吧。你走之后,我就与与白云青山 为伴,专心潜心著述。 五、阅读欣赏 踏莎行芳心苦 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回塘:曲折的水塘。别浦:江河的支流入水口。 8. 词中的莲花具有怎样的特征? 【答案】 8. 孤芳自赏,自嗟自叹,品行高洁,不愿同流合污。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中意象特征的理解。解答本题,需要理解诗意,词的上阙的意思是杨柳围绕着

21、曲折的 池塘,偏僻的水渠旁,又厚又密的浮萍,挡住了采莲的姑娘。没有蜜蜂和蝴蝶,来倾慕我幽幽的芳香,荷 花渐渐地衰老,结一颗芳心苦涩。可见“莲”的孤芳自赏,感伤哀叹;词的下阙写残荷的苦闷,天色渐晚, 夕阳返照的微光迎接着潮水,天际流动的乌云带着细雨。这凋残衰老的荷花在风雨中摇曳,扑向词人的怀 抱。她好象在与词人诉说:当年不肯在青春年少之时嫁与春风,如今却无缘无故被这秋风误了,“不肯”、 “无端”的对照之中,饱含着辛酸,也充满着愤懑和不平,表现了“莲”不愿随波逐流,不愿趋时媚俗的 的高洁品性。 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面小题。 牡 丹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

22、娇万态破朝霞。 【注释】占断:独占。破:超出、胜过。 4. 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爱牡丹的两个原因。 【答案】 4. 牡丹盛开之时,独占了城中的美景;牡丹盛开之时的娇媚姿态胜过灿烂的朝霞。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要在充分理解整篇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占断城中好物华” 和“千娇万态破朝霞”,用自己的话进行理解性的作答。原因一,“占断城中好物华”写暮春时节,群芳凋谢, 牡丹独开,享尽春光,占断万物之风光。“好物华” 就是好景色,洛阳城里的好景色让牡丹花占据并垄断了。 原因二,“千娇万态破朝霞”写牡丹花放射着洛神的灵气,千娇百媚、千姿百态,如神女般地钻出,如朝霞样 的神

23、奇。 七、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陇头送征客 南朝周弘正 朝霜侵汉草,流沙度陇飞。 一闻流水曲 ,行往两沾衣。 【注释】流水曲:出自列子汤问中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他们之间的知己情谊。 行住:指征客与诗人自己。 12. 本诗前两句描写了_、_、流沙等景物,渲染了_的氛围。 【答案】12. (1)示例:朝霜 (2) 汉草 (3)凄凉(悲凉、凄清)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解答本题要读懂全诗并能够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朝霜侵汉草” ,秋天 清晨的霜华侵袭着汉朝故土上的芳草;“流沙度陇飞”,北方大漠上飘扬流动的尘沙,随风越过陇山,纷 纷扬扬地向南飞卷而来,诗人以富有特征的陇头景

24、物“朝霜”“汉草”“流沙”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氛围。 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4 分)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 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1诗题是春望,那么诗人“望”到了哪些春景?(2 分) 【答案】 21草、木、花、鸟。 【解析】 全诗围绕“望”字展开,望到的景物,都是实景。草、木、花、鸟等。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真题在线真题在线 【一、一、20202020 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

25、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13. 从诗的前两句可以看出当地农村生活的哪些特点? 【答案】 13. 富足(或丰衣足食、物阜民丰等);太平安宁(或民风淳厚等)。 【解析】 考查对诗句展现农村生活特点的理解。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再结合所描写的景物来理 解。“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意思是鹅湖山下稻梁肥硕,丰收在望。牲畜圈里猪肥鸡壮, 门扇半开半掩。春社时属仲春,田里庄稼丰收在望,村外风光如此迷人,而村内到处是一片富裕的景象, 猪满圈,鸡栖埘,联系第一句描写,描绘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半掩扉”三字暗示村民都不在 家,门儿都半掩着。古人常用“夜不闭户”表示环境的太平安宁

26、,“半掩”而不上锁,可见民风淳厚,丰 年富足,这个细节描写是极有表现力的。 【二、二、20202020 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 杜甫 糁 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 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注释】糁:米粒。雉子:小野鸡。凫雏:小野鸭。 8. 诗人在第一、二句中选取“径”、“_”、“_”、“_”景物,描绘了一幅 初夏郊野图。 9. 品析“沙上凫雏傍母眠”中“傍”字的妙处。 【答案】 8. (1) 杨花 (2)溪 (3)荷叶 9. “傍”,本指靠近、依靠,诗句中写小野鸭亲昵地依偎在母鸭身边安然入睡的情态,流

27、露出作者对 这幅宁静、温馨画面的喜爱之情。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景物的提取。根据提示“径”出现在第一句诗中,那么依次从这两句诗中提取其 他三个景物即可,“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里面涉及的景物有“杨花”“溪”“荷叶”。 【三、【三、20202020 年陕西省中考语文】年陕西省中考语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1. 诗中的女子,

28、为何会让君子“寤寐思服”?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 21. 她文静、美好,善良;劳作姿态优美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分析。“窈窕”意思是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女”指善 良美好的女子,“窈窕淑女”表现了女子的文静、美好,善良;“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 右芼之”表现了女子的勤劳和劳作时姿态的优美;这些都是君子“寤寐思服”的原因。 【四、【四、20202020 年年贵州省铜仁市贵州省铜仁市中考语文】中考语文】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按要求答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

29、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4. 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 【答案】 14. 答案示例:从“拄杖夜叩门”看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留恋;从“柳暗花明又一村”可看出对乡村 美景的喜爱;从“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衣冠简朴”看出诗人对淳朴热情的村民的赞美;从“箫鼓 追随”看出诗人对古风民俗的热爱;从“柳暗花明”看出诗人虽遇挫折却心存希望的乐观豁达。 【解析】 本题考查思想感情的分析。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 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写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 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

30、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箫鼓、春社,农家祭社 祈年,满怀着对丰收的期待,也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的关心之情;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 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拄杖无时夜叩门,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 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五、【五、20202020 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成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6. “戍鼓断人行,边秋

31、一雁声”从_、_的角度写边塞凄凉景象,渲染气氛。我们学过的 杜甫的” _、_两句诗与“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 16. (1) 视觉、 (2) 听觉; (3) 烽火连三月, (4) 家书抵万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 片凄凉景象。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的意 思是: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这两句诗与杜甫的春望中的“烽火 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有异曲同工之妙。 【六、【六、20202020 年云南省中考语文】年云南省

32、中考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鳌,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3. 题目“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怀”包含哪些内容? 【答案】 13. 感叹历史兴亡之事;表达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表示失望和愤慨;抒发壮志 难酬的感慨。 【解析】 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和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这首 词写于南宋与金作战时期,首先作者通过“望北固楼”,引发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接着对古代英雄 人物(孙权)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 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同时,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 宋朝廷的愤懑之情。据此,题目中的“怀”既包含着对历史兴亡的感怀,也有对英雄人物的仰慕;既有对 南宋朝廷的失望,也有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二轮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