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20 工业流程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花好****3 文档编号:190358 上传时间:2021-08-23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3.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20 工业流程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20 工业流程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20 工业流程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20 工业流程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20 工业流程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1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20 工业流程题2021年化学高考题一、单选题1(2021年山东省高考化学试题(山东卷)工业上以SO2和纯碱为原料制备无水NaHSO3的主要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吸收过程中有气体生成B结晶后母液中含有NaHCO3C气流干燥湿料时温度不宜过高D中和后溶液中含Na2SO3和NaHCO3【答案】B【分析】根据工艺流程逆向分析可知,以二氧化硫和纯碱为原料,得到结晶成分为NaHSO3,则母液为饱和NaHSO3和过量的二氧化硫形成的亚硫酸,溶液呈酸性,所以加入纯碱进行中和,涉及的反应为:H2SO3+2Na2CO3= Na2SO3+ 2NaHCO3,NaHSO3

2、+ Na2CO3= Na2SO3+ NaHCO3,所以调节pH为8进行中和后得到Na2SO3和NaHCO3,通入二氧化硫气体进行混合吸收,此时吸收过程中发生反应为:Na2SO3+SO2+H2O=2NaHSO3,SO2+ NaHCO3= CO2+ NaHSO3,此时会析出大量NaHSO3晶体,经过离心分离,将得到的湿料再进行气流干燥,最终得到NaHSO3产品,据此分析解答。【解析】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吸收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A正确;B结晶后母液中含饱和NaHSO3和过量的二氧化硫形成的亚硫酸,没有NaHCO3,假设产物中存在NaHCO3,则其会与生成的NaHSO3发生反应,且NaHCO3溶解度

3、较低,若其残留于母液中,会使晶体不纯,假设不成立,B错误;CNaHSO3高温时易分解变质,所以气流干燥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C正确;D结合上述分析可知,中和后溶液中含Na2SO3和NaHCO3,D正确;故选B。2(2021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试题(河北卷)BiOCl是一种具有珠光泽的材料,利用金属Bi制备BiOCl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酸浸工序中分次加入稀HNO3可降低反应剧烈程度B转化工序中加入稀HCl可抑制生成BiONO3C水解工序中加入少量CH3COONa(s)可提高Bi3+水解程度D水解工序中加入少量NH4NO3(s)有利于BiOCl的生成【答案】D【解析】

4、A硝酸为强氧化剂,可与金属铋反应,酸浸工序中分次加入稀,反应物硝酸的用量减少,可降低反应剧烈程度,A正确;B金属铋与硝酸反应生成的硝酸铋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转化工序中加入稀,使氢离子浓度增大,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硝酸铋水解平衡左移,可抑制生成,B正确;C氯化铋水解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水解工序中加入少量,醋酸根会结合氢离子生成弱电解质醋酸,使氢离子浓度减小,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氯化铋水解平衡右移,促进水解,C正确;D氯化铋水解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水解工序中加入少量,铵根离子水解生成氢离子,使氢离子浓度增大,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氯化铋水解平衡左移,不利于生成,且部分铋离子

5、与硝酸根、水也会发生反应,也不利于生成,综上所述,D错误;故选D。3(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试题(湖南卷)已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学家在现有工业路线基础上,提出了一条“绿色”合成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与溴水混合,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B环己醇与乙醇互为同系物C已二酸与溶液反应有生成D环己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答案】C【解析】A.苯的密度比水小,苯与溴水混合,充分振荡后静置,有机层在上层,应是上层溶液呈橙红色,故A错误;B环己醇含有六元碳环,和乙醇结构不相似,分子组成也不相差若干CH2原子团,不互为同系物,故B错误;C己二酸分子中含有羧基,能与Na

6、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故C正确;D环己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与每个碳原子直接相连的4个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因此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D错误;答案选C。4(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试题(湖南卷)一种工业制备无水氯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X常选用生石灰B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制备金属镁C“氯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D“煅烧”后的产物中加稀盐酸,将所得溶液加热蒸发也可得到无水【答案】D【分析】海水经一系列处理得到苦卤水,苦卤水中含Mg2+,苦卤水中加物质X使Mg2+转化为Mg(OH)2,过滤除去滤液,煅烧Mg(OH)2得MgO,MgO和C、Cl2

7、经“氯化”得无水MgCl2。【解析】A物质X的作用是使Mg2+转化为Mg(OH)2,工业上常采用CaO,发生CaO+H2O=Ca(OH)2,Ca(OH)2+Mg2+=Mg(OH)2+Ca2+,A正确;BMg是较活泼金属,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制备金属镁,B正确;C由图可知“氯化”过程反应物为MgO、氯气、C,生成物之一为MgCl2,C在高温下能将二氧化碳还原为CO,则“气体”为CO,反应方程式为,C正确;D“煅烧”后得到MgO,MgO和盐酸反应得到MgCl2溶液,由于MgCl2在溶液中水解为氢氧化镁和HCl,将所得溶液加热蒸发HCl会逸出,MgCl2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得到氢氧化镁,得不到无水MgC

8、l2,D错误;选D。二、元素或物质推断题5(2021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化学试题)某兴趣小组对化合物X开展探究实验。其中:X是易溶于水的强酸盐,由3种元素组成;A和B均为纯净物;B可使品红水溶液褪色。请回答:(1)组成X的3种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X的化学式是_。(2)将固体X加入温热的稀H2SO4中,产生气体B,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3)步骤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步骤II,某同学未加H2O2溶液,发现也会缓慢出现白色浑浊,原因是_。(5)关于气体B使品红水溶液褪色的原因,一般认为:B不能使品红褪色,而是B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使品红褪色。请设计实验证明_。【答案】Cu、

9、S、O CuS2O6 S2OSO+ SO2 + Cu(OH)2 + 2H2O 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 H2SO3能被氧气氧化为H2SO4,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 配制品红无水乙醇溶液(其他非水溶剂亦可),通入SO2,不褪色;品红水溶液中加入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固体,褪色更快 【分析】将固体隔绝空气加热,能生成一种固体和一种气体,其中将固体溶于水分成两等分,一份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固体中有硫酸根的存在,另一份溶液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出现蓝色悬浊液,加入甘油后能形成绛蓝色溶液,说明固体中存在Cu,则固体A为CuSO4;将气体B通入足量的BaCl2溶液

10、和H2O2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气体可以被H2O2氧化,则该气体为SO2,再根据产生沉淀C和固体X的质量计算固体X的化学式。【解析】(1)根据分析,固体X中含有的元素是C、S、O;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生成1.165g硫酸钡沉淀,则该份硫酸铜的质量为0.005mol,则固体CuSO4的物质的量为0.010mol,质量为1.6g,根据质量守恒的气体SO2的质量为0.640g,该物质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m(Cu):m(S):m(O)=0.640g:0.640g:0.960g,则这三种原子的物质的量的比 n(Cu):n(S):n(O)=1:2:6,故固体X的化学式为CuS2O6;(2)根据题

11、目,固体X与温热的稀硫酸反应可以生成SO2气体,根据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则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S2OSO + SO2;(3)步骤为甘油和氢氧化铜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2H2O;(4)步骤中未加入过氧化氢,也可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SO2溶于水后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答案为: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H2SO3能被氧气氧化为H2SO4,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5)SO2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SO2溶液中存在SO2分子和H2SO3,欲知道是哪一种物质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可以利用如下实验验证:配制品红无水乙醇溶液(其他非水溶剂亦可),通入SO2,不褪色;品红

12、水溶液中加入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固体,褪色更快。三、工业流程题6(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化学试题)磁选后的炼铁高钛炉渣,主要成分有、以及少量的。为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回收钛、铝、镁等。该工艺条件下,有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见下表金属离子开始沉淀的2.23.59.512.4沉淀完全的3.24.711.113.8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中,、几乎不发生反应,、转化为相应的硫酸盐,写出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_。(2)“水浸”后“滤液”的约为2.0,在“分步沉淀”时用氨水逐步调节至11.6,依次析出的金属离子是_。(3)“母液中浓度为_。(4)“水浸渣”在160“酸溶”最适合

13、的酸是_。“酸溶渣”的成分是_、_。(5)“酸溶”后,将溶液适当稀释并加热,水解析出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6)将“母液”和“母液”混合,吸收尾气,经处理得_,循环利用。【答案】 硫酸 【分析】由题给流程可知,高钛炉渣与硫酸铵混合后焙烧时,二氧化钛和二氧化硅不反应,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铁转化为相应的硫酸盐,尾气为氨气;将焙烧后物质加入热水水浸,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不溶于水,微溶的硫酸钙部分溶于水,硫酸铁、硫酸镁和硫酸铝铵溶于水,过滤得到含有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硫酸钙的水浸渣和含有硫酸铁、硫酸镁、硫酸铝铵和硫酸钙的滤液;向pH约为2.0的滤液中加入氨水至11.6,溶液中铁离子、铝离

14、子和镁离子依次沉淀,过滤得到含有硫酸铵、硫酸钙的母液和氢氧化物沉淀;向水浸渣中加入浓硫酸加热到160酸溶,二氧化硅和硫酸钙与浓硫酸不反应,二氧化钛与稀硫酸反应得到TiOSO4,过滤得到含有二氧化硅、硫酸钙的酸溶渣和TiOSO4溶液;将TiOSO4溶液加入热水稀释并适当加热,使TiOSO4完全水解生成TiO2x H2O沉淀和硫酸,过滤得到含有硫酸的母液和TiO2x H2O。【解析】(1)氧化铝转化为硫酸铝铵发生的反应为氧化铝、硫酸铵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铝铵、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4(NH4)2SO4NH4Al(SO4)2+4NH3+3H2O,故答案为:Al2O3+4(NH4

15、)2SO4NH4Al(SO4)2+4NH3+3H2O;(2)由题给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可知,将pH约为2.0的滤液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为11.6时,铁离子首先沉淀、然后是铝离子、镁离子,钙离子没有沉淀,故答案为:Fe3+、Al3+、Mg2+;(3)由镁离子完全沉淀时,溶液pH为11.1可知,氢氧化镁的溶度积为1105(1102.9)2=11010.8,当溶液pH为11.6时,溶液中镁离子的浓度为=1106mol/L,故答案为:1106;(4)增大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有利于使微溶的硫酸钙转化为沉淀,为了使微溶的硫酸钙完全沉淀,减少TiOSO4溶液中含有硫酸钙的量,应加入浓硫酸加热到160酸

16、溶;由分析可知,二氧化硅和硫酸钙与浓硫酸不反应,则酸溶渣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硫酸钙,故答案为:硫酸;SiO2、CaSO4;(5)酸溶后将TiOSO4溶液加入热水稀释并适当加热,能使TiOSO4完全水解生成TiO2x H2O沉淀和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TiO2+(x+1)H2OTiO2xH2O+2H+,故答案为:TiO2+(x+1)H2OTiO2xH2O+2H+;(6)由分析可知,尾气为氨气,母液为硫酸铵、母液为硫酸,将母液和母液混合后吸收氨气得到硫酸铵溶液,可以循环使用,故答案为:(NH4)2SO4。7(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碘(紫黑色固体,微溶于水)及其化合物广泛用于医药、染料

17、等方面。回答下列问题:(1)的一种制备方法如下图所示:加入粉进行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生成的沉淀与硝酸反应,生成_后可循环使用。通入的过程中,若氧化产物只有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反应物用量比时,氧化产物为_;当,单质碘的收率会降低,原因是_。(2)以为原料制备的方法是:先向溶液中加入计量的,生成碘化物;再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溶液,反应得到,上述制备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溶液和溶液混合可生成沉淀和,若生成,消耗的至少为_。在溶液中可发生反应。实验室中使用过量的与溶液反应后,过滤,滤液经水蒸气蒸馏可制得高纯碘。反应中加入过量的原因是_。【答案】2AgI+Fe=2Ag+ Fe2+2

18、I- AgNO3 FeI2+Cl2= I2+FeCl2 I2、FeCl3 I2被过量的进一步氧化 4 防止单质碘析出 【解析】(1) 由流程图可知悬浊液中含AgI ,AgI可与Fe反应生成FeI2和Ag,FeI2易溶于水,在离子方程式中能拆,故加入粉进行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gI+Fe=2Ag+ Fe2+2I-,生成的银能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银参与循环中,故答案为:2AgI+Fe=2Ag+ Fe2+2I-;AgNO3;通入的过程中,因I-还原性强于Fe2+,先氧化还原性强的I-,若氧化产物只有一种,则该氧化产物只能是I2,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I2+Cl2= I2+FeCl2,若反应物用量

19、比时即过量,先氧化完全部I-再氧化Fe2+,恰好将全部I-和Fe2+氧化,故氧化产物为I2、FeCl3,当即过量特别多,多余的氯气会与生成的单质碘以及水继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单质碘的收率会降低,故答案为:FeI2+Cl2= I2+FeCl2;I2、FeCl3;I2被过量的进一步氧化;(2)先向溶液中加入计量的,生成碘化物即含I-的物质;再向混合溶液中(含I-)加入溶液,反应得到,上述制备的两个反应中I-为中间产物,总反应为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和,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元素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即可得:,故答案为:; (3) 溶液和溶液混合可生成沉淀和,化学方程式为4KI+2CuSO4=2

20、CuI +I2+2K2SO4,若生成,则消耗的至少为4mol;反应中加入过量,I-浓度增大,可逆反应平衡右移,增大溶解度,防止升华,有利于蒸馏时防止单质碘析出,故答案为:4;防止单质碘析出。8(2021年山东省高考化学试题(山东卷)工业上以铬铁矿(FeCr2O4,含Al、Si氧化物等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红矾钠(Na2Cr2O72H2O)的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的目的是将FeCr2O4转化为Na2CrO4并将Al、Si氧化物转化为可溶性钠盐,焙烧时气体与矿料逆流而行,目的是_。(2)矿物中相关元素可溶性组分物质的量浓度c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当溶液中可溶组分浓度c1.010-5m

21、olL-1时,可认为已除尽。中和时pH的理论范围为_;酸化的目的是_;Fe元素在_(填操作单元的名称)过程中除去。(3)蒸发结晶时,过度蒸发将导致_;冷却结晶所得母液中,除Na2Cr2O7外,可在上述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还有_。(4)利用膜电解技术(装置如图所示),以Na2CrO4为主要原料制备Na2Cr2O7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Na2CrO4+4H2O2Na2Cr2O7+4NaOH+2H2+O2。则Na2Cr2O7在_(填“阴”或“阳”)极室制得,电解时通过膜的离子主要为_。【答案】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Na2Cr2O7的产率 浸取 所得溶液中含有大量Na

22、2SO410H2O H2SO4 阳 Na 【分析】以铬铁矿(FeCr2O4,含Al、Si氧化物等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红矾钠(Na2Cr2O72H2O)过程中,向铬铁矿中加入纯碱和O2进行焙烧,FeCr2O4转化为Na2CrO4,Fe(II)被O2氧化成Fe2O3,Al、Si氧化物转化为NaAlO2、Na2SiO3,加入水进行“浸取”,Fe2O3不溶于水,过滤后向溶液中加入H2SO4调节溶液pH使、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再向滤液中加入H2SO4,将Na2CrO4转化为Na2Cr2O7,将溶液蒸发结晶将Na2SO4除去,所得溶液冷却结晶得到Na2Cr2O72H2O晶体,母液中还含有大量H2SO4。据

23、此解答。【解析】(1)焙烧时气体与矿料逆流而行,目的是利用热量使O2向上流动,增大固体与气体的接触面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2)中和时调节溶液pH目的是将、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由图可知,当溶液pH4.5时,Al3+除尽,当溶液pH9.3时,H2SiO3会再溶解生成,因此中和时pH的理论范围为;将Al元素和Si元素除去后,溶液中Cr元素主要以和存在,溶液中存在平衡:,降低溶液pH,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Na2Cr2O7的产率;由上述分析可知,Fe元素在“浸取”操作中除去,故答案为:;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Na2Cr2O7的产率;浸取。(3)蒸发结晶时,

24、Na2SO4主要以Na2SO410H2O存在,Na2SO410H2O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若蒸发结晶时,过度蒸发将导致所得溶液中含有大量Na2SO410H2O;由上述分析可知,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除Na2Cr2O7外,还有H2SO4,故答案为:所得溶液中含有大量Na2SO410H2O;H2SO4。(4)由4Na2CrO4+4H2O2Na2Cr2O7+4NaOH+2H2+O2可知,电解过程中实质是电解水,阳极上水失去电子生成H和O2,阴极上H+得到电子生成H2,由可知,在氢离子浓度较大的电极室中制得,即Na2Cr2O7在阳极室产生;电解过程中,阴极产生氢氧根离子,氢氧化钠在阴极生成,所

25、以为提高制备Na2Cr2O7的效率,Na通过离子交换膜移向阴极,故答案为:阳;Na。9(2021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试题(河北卷)绿色化学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某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熔盐液相氧化法制备高价铬盐的新工艺,该工艺不消耗除铬铁矿、氢氧化钠和空气以外的其他原料,不产生废弃物,实现了CrFeAlMg的深度利用和Na+内循环。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高温连续氧化工序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2)工序的名称为_。(3)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填化学式)。(4)工序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5)物质V可代替高温连续氧化工序中的NaOH,此时发

26、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可代替NaOH的化学试剂还有_(填化学式)。(6)热解工序产生的混合气体最适宜返回工序_(填“”或“”或“”或“”)参与内循环。(7)工序溶液中的铝元素恰好完全转化为沉淀的pH为_。(通常认为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1为沉淀完全;A1(OH)3+OH-Al(OH):K=100.63,Kw=10-14,KspA1(OH)3=10-33)【答案】Fe、Cr 溶解浸出 MgO、Fe2O3 2Na+2+2CO2+H2O=+2NaHCO3 4Fe(CrO2)2+ 7O2+16NaHCO38Na2CrO4+2 Fe2O3+ 16CO2+8H2O Na2CO3 8.

27、37 【分析】由题给流程可知,铬铁矿、氢氧化钠和空气在高温下连续氧化发生的反应为,在熔融氢氧化钠作用下,Fe(CrO2)2被氧气高温氧化生成铬酸钠和氧化铁,氧化铝与熔融氢氧化钠反应转化为偏铝酸钠,氧化镁不反应;将氧化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得到含有氧化镁、氧化铁的滤渣1和含有过量氢氧化钠、铬酸钠、偏铝酸钠的滤液;将滤液在介稳态条件下分离得到铬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偏铝酸钠溶液;向铬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得到重铬酸钠和碳酸氢钠沉淀;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得到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向滤渣1中通入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氧化镁与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转化为碳酸氢镁溶液;碳酸氢镁溶液受

28、热分解得到碳酸镁固体和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可以在工序循环使用;碳酸镁高温煅烧得到氧化镁。【解析】(1)由分析可知,高温连续氧化工序中被氧化的元素是铁元素和铬元素,故答案为:Fe、Cr;(2)由分析可知,工序为将氧化后的固体加水溶解浸出可溶性物质,故答案为:溶解浸出;(3)由分析可知,滤渣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氧化镁,故答案为:MgO、Fe2O3;(4)工序中发生的反应为铬酸钠溶液与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重铬酸钠和碳酸氢钠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2CO2+H2O= +2NaHCO3,故答案为:2Na+2+2CO2+H2O= +2NaHCO3;(5)碳酸氢钠代替高温连续氧化

29、工序中的氢氧化钠发生的主要反应为高温下,Fe(CrO2)2与氧气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铬酸钠、氧化铁、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CrO2)2+ 7O2+16NaHCO38Na2CrO4+2 Fe2O3+ 16CO2+8H2O;若将碳酸氢钠换为碳酸钠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故答案为:4Fe(CrO2)2+ 7O2+16NaHCO38Na2CrO4+2 Fe2O3+ 16CO2+8H2O;(6)热解工序产生的混合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入滤渣1中可以将氧化镁转化为碳酸氢镁溶液,则混合气体最适宜返回工序为工序,故答案为:;(7)工序溶液中的铝元素恰好完全转化为沉淀的反应为,反应的平

30、衡常数为K1=1013.37,当为105mol/L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mol/L=108.37mol/L,则溶液的pH为8.37,故答案为:8.37。10(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试题(湖南卷)碳酸钠俗称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碳酸氢铵和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碳酸钠,并测定产品中少量碳酸氢钠的含量,过程如下:步骤I.的制备步骤.产品中含量测定称取产品2.500g,用蒸馏水溶解,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移取25.00mL上述溶液于锥形瓶,加入2滴指示剂M,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红色变至近无色(第一滴定终点),消耗盐酸;在上述锥形瓶中再加入2滴指示剂N,继续用盐酸标

31、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第二滴定终点),又消耗盐酸;平行测定三次,平均值为22.45,平均值为23.51。已知:(i)当温度超过35时,开始分解。(ii)相关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温度/010203040506035.735.836.036.336.637.037.311.915.821.027.06.98.29.611.112.714.516.429.433.337.241.445.850.455.2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I中晶体A的化学式为_,晶体A能够析出的原因是_;(2)步骤I中“300加热”所选用的仪器是_(填标号);A B C D(3)指示剂N为_,描述第二滴定终点前后颜色变化_;(

32、4)产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5)第一滴定终点时,某同学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质量分数的计算结果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答案】NaHCO3 在30-35C时NaHCO3的溶解度最小(意思合理即可) D 甲基橙 由黄色变橙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56% 偏大 【分析】步骤I:制备Na2CO3的工艺流程中,先将NaCl加水溶解,制成溶液后加入NH4HCO3粉末,水浴加热,根据不同温度条件下各物质的溶解度不同,为了得到NaHCO3晶体,控制温度在30-35C发生反应,最终得到滤液为NH4Cl,晶体A为NaHCO3,再将其洗涤抽干,利用NaHCO3受热易分解的

33、性质,在300C加热分解NaHCO3制备Na2CO3;步骤II:利用酸碱中和滴定原理测定产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第一次滴定发生的反应为:Na2CO3+HCl=NaHCO3+NaCl,因为Na2CO3、NaHCO3溶于水显碱性,且碱性较强,所以可借助酚酞指示剂的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结合颜色变化可推出指示剂M为酚酞试剂;第二次滴定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同时还存在反应生成的CO2,溶液呈现弱酸性,因为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10,所以不适合利用酚酞指示剂检测判断滴定终点,可选择甲基橙试液,所以指示剂N为甲基橙试液,发生的反应为:NaHCO3+HCl=NaCl+H2O+CO2,再根据关系式求出总的NaH

34、CO3的物质的量,推导出产品中NaHCO3的,最终通过计算得出产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解析】根据上述分析可知,(1)根据题给信息中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难看出,控制温度在30-35C,目的是为了时NH4HCO3不发生分解,同时析出NaHCO3固体,得到晶体A,因为在30-35C时,NaHCO3的溶解度最小,故答案为:NaHCO3;在30-35C时NaHCO3的溶解度最小;(2)300C加热抽干后的NaHCO3固体,需用坩埚、泥三角、三脚架进行操作,所以符合题意的为D项,故答案为:D;(3)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第二次滴定时,使用的指示剂N为甲基橙试液,滴定到终点前溶液的溶质为碳酸氢钠和氯

35、化钠,滴定达到终点后溶液的溶质为氯化钠,所以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4) 第一次滴定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NaHCO3+NaCl,则n(Na2CO3)=n生成(NaHCO3)=n(HCl)=0.1000mol/L22.4510-3L=2.24510-3mol,第二次滴定消耗的盐酸的体积V2=23.51mL,则根据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可知,消耗的NaHCO3的物质的量n总(NaHCO3)= 0.1000mol/L23.5110-3L=2.35110-3mol,则原溶液中的NaHCO3的物质的量n(NaHCO3)= n总(

36、NaHCO3)- n生成(NaHCO3)= 2.35110-3mol-2.24510-3mol=1.0610-4mol,则原产品中NaHCO3的物质的量为=1.0610-3mol,故产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3.56%;(5)若该同学第一次滴定时,其他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俯视读数,则会使标准液盐酸的体积偏小,即测得V1偏小,所以原产品中NaHCO3的物质的量会偏大,最终导致其质量分数会偏大,故答案为:偏大。11(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试题(广东卷)对废催化剂进行回收可有效利用金属资源。某废催化剂主要含铝()、钼()、镍()等元素的氧化物,一种回收利用工艺

37、的部分流程如下:已知:25时,的,;该工艺中,时,溶液中元素以的形态存在。(1)“焙烧”中,有生成,其中元素的化合价为_。(2)“沉铝”中,生成的沉淀为_。(3)“沉钼”中,为7.0。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若条件控制不当,也会沉淀。为避免中混入沉淀,溶液中_(列出算式)时,应停止加入溶液。(4)滤液中,主要存在的钠盐有和,为_。往滤液中添加适量固体后,通入足量_(填化学式)气体,再通入足量,可析出。(5)高纯(砷化铝)可用于芯片制造。芯片制造中的一种刻蚀过程如图所示,图中所示致密保护膜为一种氧化物,可阻止刻蚀液与下层(砷化镓)反应。该氧化物为_。已知:和同族,和同族。在与上层的反应中,元素的化

38、合价变为+5价,则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答案】+6 += 【分析】由题中信息可知,废催化剂与氢氧化钠一起焙烧后,铝和钼都发生了反应分别转化为偏铝酸钠和钼酸钠,经水浸、过滤,分离出含镍的固体滤渣,滤液I中加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偏铝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得到的沉淀X为氢氧化铝,滤液II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沉钼后,过滤得到钼酸钡。【解析】(1)“焙烧”中,有生成,其中Na和O的化合价为+1和-2,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元素的化合价为+6。(2)“沉铝”中,偏铝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铝,因此,生成的沉淀为。(3)滤液II中含有钼酸钠,加入氯化钡溶液后生成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

39、式为+=。若开始生成沉淀,则体系中恰好建立如下平衡:,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为避免中混入沉淀,必须满足,由于“沉钼”中为7.0,所以溶液中时,开始生成沉淀, 因此, 时,应停止加入溶液。(4)滤液I中加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偏铝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同时生成碳酸氢钠,过滤得到的滤液II中含有碳酸氢钠和钼酸钠。滤液II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沉钼后,因此,过滤得到的滤液中,主要存在的钠盐有和,故为。根据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可知,往滤液中添加适量固体后,通入足量,再通入足量,可析出。(5)由题中信息可知,致密的保护膜为一种氧化物,是由与反应生成的,联想到金属铝表面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知,该氧化物为。由

40、和同族、和同族可知,中显+3价(其最高价)、显-3价。在与上层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为+5价,其化合价升高了8,元素被氧化,则该反应的氧化剂为,还原剂为。中的O元素为-1价,其作为氧化剂时,O元素要被还原到-2价,每个参加反应会使化合价降低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总数值等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值可知,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2021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化学试题)某兴趣小组用铬铁矿Fe(CrO2)2制备K2Cr2O7晶体,流程如下:已知:4Fe (CrO2)2 + 10Na2CO3+7O28Na2CrO4 +4NaFeO2+10CO22H+2CrOCr2O

41、+H2O相关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下图。请回答:(1)步骤I,将铬铁矿粉碎有利于加快高温氧化的速率,其理由是_。(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步骤II,低温可提高浸取率B步骤II,过滤可除去NaFeO2水解产生的Fe(OH)3C步骤III,酸化的目的主要是使Na2CrO4转变为Na2Cr2O7D步骤IV,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Na2SO4和Na2CO3(3)步骤V,重结晶前,为了得到杂质较少的K2Cr2O7粗产品,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合理的操作(操作不能重复使用)并排序:溶解KCl _重结晶。a50蒸发溶剂; b100 蒸发溶剂; c抽滤; d冷却至室温;e蒸发至溶液出现晶膜,停止加热;f蒸发至溶液

42、中出现大量晶体,停止加热。(4)为了测定K2Cr2O7产品的纯度,可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法。下列关于滴定分析的操作,不正确的是_。A用量筒量取25.00mL待测液转移至锥形瓶B滴定时要适当控制滴定速度C滴定时应一直观察滴定管中溶液体积的变化D读数时应将滴定管从架上取下,捏住管上端无刻度处,使滴定管保持垂直E平行滴定时,须重新装液并调节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在接近终点时,使用“半滴操作”可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其方法是:将旋塞稍稍转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用锥形瓶内壁将半滴溶液沾落,_继续摇动锥形瓶,观察颜色变化。(请在横线上补全操作)(5)该小组用滴定法准确测得产品中K2Cr2O7的质量分数

43、为98.50%。某同学还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产品纯度(K2Cr2O7溶液的吸光度与其浓度成正比例),但测得的质量分数明显偏低。分析其原因,发现配制K2Cr2O7待测水溶液时少加了一种试剂。该试剂是_,添加该试剂的理由是_。【答案】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BC a e d c AC 再用洗瓶以少量蒸馏水吹洗锥形瓶内壁 H2SO4 抑制Cr2O转化为CrO,且与Cr2O不反应 【分析】根据题给已知,铬铁矿与足量熔融Na2CO3发生高温氧化反应生成Na2CrO4、NaFeO2和CO2,所得固体冷却后用水浸取,其中NaFeO2发生强烈水解:NaFeO2+2H2O=NaOH+Fe(OH)3,过滤得到含Na2C

44、rO4、NaOH、Na2CO3的滤液,加入适量硫酸酸化,NaOH、Na2CO3与硫酸反应生成Na2SO4,Na2CrO4转化为Na2Cr2O7(发生的反应为2Na2CrO4+H2SO4 Na2Cr2O7+Na2SO4+H2O),经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得到的滤液中主要含Na2Cr2O7,加入KCl后经多步操作得到K2Cr2O7,据此分析作答。【解析】(1)步骤I中铬铁矿与足量熔融Na2CO3发生高温氧化反应生成Na2CrO4、NaFeO2和CO2,将铬铁矿粉碎,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高温氧化的速率;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2)A根据Na2CrO4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步骤

45、II中应用高温提高浸取率,A错误;B步骤II中用水浸取时NaFeO2发生强烈水解:NaFeO2+2H2O=NaOH+Fe(OH)3,经过滤可除去Fe(OH)3,B正确;C步骤III酸化时,平衡2H+2+H2O正向移动,主要目的使Na2CrO4转化为Na2Cr2O7,C正确;D根据分析,步骤IV中过滤所得滤渣主要成分为Na2SO4,D错误;答案选BC。(3)Na2Cr2O7中加入KCl发生反应Na2Cr2O7+2KCl=K2Cr2O7+2NaCl,根据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可知,K2Cr2O7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NaCl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明显,50时两者溶解度相等,故为了得到杂质较少的K2Cr2O7粗产品,步骤V重结晶前的操作顺序为:溶解KCl50蒸发溶剂蒸发至溶液出现晶膜,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抽滤重结晶;故答案为:aedc。(4)A量筒属于粗量器,不能用量筒量取25.00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化学高考 > 试题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