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教材分析

上传人:花好****3 文档编号:190035 上传时间:2021-08-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秋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1年秋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1年秋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1年秋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1年秋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地球表面的变化 一、一、单元概述单元概述 本单元中的“地球表面”主要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简称地形,又称为地貌。地球表面的地 形复杂多样、不断变化。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指向“变化”一词,即地形地貌的变化。是什么原 因引起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呢?教科书通过指导学生亲历观察、假设、模拟实验、形成解释等 一系列的科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起“地球现今的面貌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经过地 球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这一基本认知。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中 5-6 年级的下列相关课程内容。 14.2.1 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 14.

2、2.3 举例说明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形态。 14.5.1 描述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14.52 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14.53 说出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 15.3.1 了解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知道抗震防灾的基本。 3.2 说出人类不合理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15.3.3 举例说出人类保护环境的举措,能够针对现实环境问题提出适当建议。 为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 本单元在设计上顺应学生的认知与心理特点, 采用了总一分一 总的模式。在单元的起始课,引导学生对主要地形的成因进

3、行假设,埋下探索的伏笔,引发探 究的兴趣;在后续各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亲历相应的一系列科学实践活动,完善或修正已有 认知, 逐步形成对地形变化成因的科学解释, 在单元最后一课, 带领学生回顾、 反思学习过程, 建构起关于地球表面变化原因的新认知。 本单元共安排了 7 节课。 第 1 课“地球的表面” ,作为单元起始课,除担负明确学习主题的任务外,主要是为学生 提供一个亮明“影响地形变化因素”这一观点的机会,为学生后续学习提供反思、建构相关科 学概念的基础。本课的设计线索:对地球全貌的观察陆地内部主要地形的观察每一个 典型地形地貌的观察。初步让学生建立一个地球尺度的概念。 知道我们所看到的平原、

4、 高原、 山地、 丘陵和盆地这些地形只是地球整体面貌的冰山一角, 是地形变迁到现今的具体呈现。对地球全貌的观察,能够使学生在建立与以往学习内容关联的 同时,为今后更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埋下一颗探索的种子。 第 2 课“地球的结构”,在前后课之间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本课主要承载两个任务: 一是第 1 课学习内容的延续,由地球外部形态的认识延伸到对地球的内部构造的学习,包括地 球的结构、地壳的组成、地壳的运动等,丰富和完善对地球的整体认知,二是为第 3、第 4 课 学习地震、火山喷发形成原因奠定知识基础,知道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本课最后安排一个 制作地球模型的活动,旨在增强学生对地球结构的感知,进

5、一步激发兴趣与培养实践能力。 第 3 课“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和第 4 课“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让学生通过学习, 知 道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引发地表变化的内在因素,相对于风、水等很缓慢的外力作用,是一种剧 烈变化。两课在整体安排上较为相似,均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感受地震和火山喷发 时的现象,了解其形成原因。教科书中分别提供了地震和火山喷发的资料,通过阅读与研讨, 让学生了解地震和火山喷发时的真实情景以及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两课的学习是针对第 1 课呈 现的弯曲岩层和长白山天池两幅图片,引导学生探索其形成的原因,形成科学解释。 第 5 课“风的作用”和第 6 课“水的作用”,主要研究的是引

6、发地表变化的外在因素。 第 5 课, 研究风的作用对地表的影响。本课主要通过风卷起沙子刮蹭岩石的模拟实验以及 对沙漠、戈壁、蘑菇岩和雅丹地貌等的观察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风的作用是可以使地球表面 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的。通过与地震和火山喷发对地表影响力的比较,知道风对地形地貌的 改变是极为缓慢的过程。本课学习是对第 1 课呈现的敦煌雅丹地貌形成原因猜测的回应, 学生 由此认识到风的作用是巨大的。 第 6 课, 带领学生认识水对地表改变所起的作用。本课关于水的作用主要指地表流水对地 球表面形态的影响,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降雨,二是河流。降雨对地表的侵蚀现象是通过 模拟实验让学生感知的, 而河流对

7、地表的影响与重塑作用是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资料使学生了 解的。 本课学习是对第 1 课中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和黄河入海口的沙洲形成原因猜测的回应, 学 生通过模拟实验和阅读资料等学习方式,最终形成对两种典型地形地貌形成原因的科学解释。 第 7 课“总结我们的认识”,是作为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总结和学生认识的提升来设计的。 主要安排两个内容:一是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针对第 1 课填写的班级记录表中的“猜测主 要形成原因”进行反思,比较学习前后认识的不同,感受自己在“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的学 习中获得的成长;二是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作为大自然的主要成员,人类的活动也影响着 地表的变化。 本课通过模拟实验

8、引导学生认识到植被覆盖可以减少外力对土地的侵蚀,由此可 以增强学生爱护树木、保护土地的意识一提高他们的自觉性。 二、单元教学目标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地球内部运动和外力作用是形成和重塑地球表面多种地形地貌的原因。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的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如风、水等 自然作用对地形的改变; 有的却是一个比较迅猛的瞬间, 如地震和火山喷发对地球表面的改变。 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间断地循环。 地球表面是崎岖不平的,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多种多样的地形。 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

9、类岩石构成。 地壳运动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会对人类产生一定的影响,抗震防灾是有方法可循的。 人类的活动也会改变地表形态,有些活动对地球有积极的影响,有些则是消极影响。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能通过观察世界地形图,描述地球表面的整体样貌。 能描述典型地形地貌特点,并对其形成原因做出猜测。 会做地震、火山喷发、风蚀岩石、降雨侵蚀土地以及植被对侵蚀的影响等模拟实验。 会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资料来搜集信息,作为科学解释的证据。 能基于搜集到的证据, 运用科学思维, 进行科学解释并展开科学论证, 最终形成科学结论。 能反思学习过程,不断调整、完善认知结构,感

10、知自己的进步与成长。 会用科学记录单的方式表达想法,作为学习反思、形成科学解释的重要依据。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具有不断探索地球表面形态变化原因真谛的兴趣与愿望。 敢于提出猜想,并尝试通过实证的方式证明猜想的正误。 具有尊重证据、乐于与同学基于证据展开科学论证的品质。 愿意交流与反思,感受集体智慧的优势。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探索、了解自然带来的可能与便利。 认识到人类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应自觉保护环境。 单元词汇单元词汇 地壳:地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它以莫霍面与地幔相分隔,具有明显的横向不均这 一特征。 地幔:地壳底部至地

11、表以下大约 2900 千米处的古登堡面的地球内部圈层。地幔约占地球 总体积的 83%,总质量的 2/3。地幔又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个次一级圈层。 地核:地球内部构造的中心层圈。指地幔以下到地球中心的部分。推测可能是高压状态下 铁、镍成分的物质。地核又可分为内核和外核两部分,外核深度为 2900 千米-5100 千米,推 测为液态;内核深度为约 5100 千米以下至地心。 地震:地面的震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其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 象。 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 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

12、表的释放。 侵蚀作用: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 程。侵蚀作用可分为机械剥蚀作用和化学剥蚀作用。 搬运作用:是指地表和近地表的岩屑和溶解质等风化物被外营力搬往他处的过程。 是自然 界塑造地球表面的重要作用之一。其中,外营力包括水流、波浪、潮汐流和海流、冰川、地下 水、风和生物作用等。 沉积作用:是指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沉淀、堆积的过 程的作用。 堆积作用:被搬运的物质因外营力减弱或失去搬运能力, 以及含溶解质的水溶液受蒸发或 发生化学反应后出现的积聚过程。其含义比沉积作用更广,但两词经常通用。 材料清单材料清单 地形图(世

13、界和中国)、橡皮泥(红、黄、蓝三种颜色)、泡沫小盒、保鲜膜、土豆泥、番茄 酱、罐头盒(或不锈钢小盆)、铁架台、酒精灯、护目镜、岩石(砂岩)、砂纸、泥土、有颜色的 沙子、报纸、小桶、自制喷壶、塑料盒、混有少量沙石的湿润土、有植物生长的土、一侧有孔 的长方形塑料水槽、降雨器、水、图片、视频及教学课件等。 三、分课时教材分析三、分课时教材分析 第第 1 1 课课 地球的表面地球的表面 ( (一一) )背景和教学目标背景和教学目标 本课题目“地球的表面”主要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简称“地形”,又称“地貌”。常见的 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地球表面的地形不仅复杂多样,而且在不断地 发生着变

14、化。其变化的原因也很复杂,不仅与地球内部构造有关,还与空气、水、动植物、人 类活动等外部因素有关。 作为单元起始课,本课为整个单元的学习起到“奠定知识基础,提供思维线索的作用。首 先, 提供“世界地形图”“我国的地形图”以及各种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按照“从 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学习描述地形的特点,对地表的各种形态进行初步的认知。学 生在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的同时,会进一步思考:这些奇妙的地形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呢?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地形地貌虽然没有系统的认识,但是他们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 旅途 中、网络中、电视中的见闻都会使他们对地形地貌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因此他们可以尝试对各 种

15、地形地貌的成因进行猜测,不仅可以为整个单元的学习提供思维线索,而且也将学生心中的 疑惑与教学目标相融合,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地形地貌特点及其变化原因的兴趣。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等资料获得关于地形地貌特点的信息。 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常见地形地貌的特点。 能够对地形地貌变化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 发展探究地形地貌变化原因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

16、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 ( (二二)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 世界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 中国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 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 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典型地形地貌的视频、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班级记录大表、教学课件。 第第 2 2 课课 地球的结构地球的结构 ( (一一) )背景和教学目标背景和教学目标 从本课开始,学生将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形成的原因。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按 照其能量的来源可归纳为两个原因: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本身, 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主要是太

17、阳辐射能 和重力势能,主要表现形式为风化和流水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 第 2 课以及后面的第 3、第 4 课,研究地球内部力量对地形地貌的影响。第 2 课研究“地 球的结构”,而第 3、第 4 课主要研究地球内力作用的两种表现形式:地震和火山喷发。地球 内部力量的产生与地球内部构造有着紧密的关系。地球由外向内大致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三层。在地球的内部圈层中,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的固体圈层称为岩石圈。岩石圈保持在具有黏 弹性、高温可流动的软流层之上。岩石圈不是一个单一的完整的块体,而是由板块构成。全球 的板块共分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 极洲板块。

18、 这些板块在不停地运动, 是造成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重要原因。 板块之间相互滑动、 碰撞、俯冲,它们的边缘构成地球表面的活动带,是地震、火山的高发区。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认识地壳的组成,了解地壳运动并通过制 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 本课的学习为后面进一步研究地震和火山喷 发奠定了知识基础。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 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来了解地壳运动如何引起地形变化。 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

19、部圈层结构。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保持对探究地球内部构造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乐于参与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活动,能够与他人合作、克服困难、积极地完成制作任务。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感受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带来了可能与便利。 ( (二二)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橡皮泥(红、黄、蓝三种颜色)、地球内部结构的相关资料、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视频资料、班级记录表。 第第 3 3 课课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 (一一) )背景和教学目标背景和教学目标 在第 2 课的学习中,学生认识了地球的内部结构,了解了地壳的

20、组成及运动。本课和第 4 课, 将指导学生通过研究地震和火山喷发两种自然现象来认识地球内部的力量是如何改变地形 地貌的。 地面的震动简称为地震,是岩石圈内能量积累到一定时候释放的一种形式,是自然界经常 发生的一种地质作用。地震可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有两种:一种是“构 造地震”, 是由地下岩石的构造活动产生的地震; 另一种是由火山喷发而产生的“火山地震”。 人工地震是用大为方法产生的地震,如工业爆破或地下核爆炸等。本课主要研究的是“构造地 震”。构造地震又称断裂地震,是由地下岩石发生快速错断引起的。地下岩石由于地壳的运动 会长期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一旦这种作用力的强度超过了

21、岩石的承受强度,岩石就要破 裂或错开,同时将积累的能量迅速释放出来从而发生地震。构造地震分布广、危害巨大,强烈 的地震能导致山崩地裂、地面沉降与隆升、地表错位、河道堵塞、房屋倒塌等。大多数地震都 属于构造地震。中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 学生对于地震现象并不是一无所知,电视中、网络中都经常会有关于地震的报道。他们知 道地震是一种灾害性地质现象,一地震发生时会对地表形态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通过前面的 学习, 学生也了解了地壳运动对岩层的影响。 但是, 学生对于地震产生的具体原因还比较模糊, 地震的发生会导致地形地貌的哪些具体变化也不是非常清楚。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 通过模拟实验对地震的成因建

22、构自己的解释,通过分析文字、图片等资料了解地震发生时对地 表产生的影响,搜集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救的方法并且制成宣传海报。通过以上的活动,帮助学 生建立关于“地震”这一自然现象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原因”到“产生的影响”再到 “如何自救”。同时加深了学生对于“地壳运动”的理解,为解释“弯曲岩石”的现象找到更 为充分的依据。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 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分析地震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能够制作关于抗震防灾的手抄报,宣传抗震防灾的常识。 科学态度

23、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保持对地震现象的探究热情,乐于参加模拟实验。 能基于证据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形成集体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知道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 ( (二二)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泡沫小盒、保鲜膜、泥土、水、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 第第 4 4 课课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 (一一) )背景和教学目标背景和教学目标 在上一课研究地震成因之后, 本课将研究地球内部力量改变地形地貌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火山喷发。火山是由地球内部的炽

24、热岩浆及伴生的气体和碎屑物质喷出至地表后冷凝、 堆 积而成的山体。典型的火山地貌表现为顶部有漏斗状洼地的椎体孤立山峰,如日本富士山。火 山喷发是火山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岩浆活动的一种。岩浆活动可分为两种方式:侵入作用, 岩浆从深部发源地上升但没有到达地表就冷凝形成岩石的过程;喷出作用或火山作用, 岩浆 从深部发源地上升直接溢出地表,甚至喷至天空的作用过程。岩浆发源于上地幔软流层或下地 壳深处,其温度很高,一般在 700-1200,内压力很大,可以顺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上部地 壳,或沿着构造裂隙喷出地面。火山喷发多具有间歇性。正在喷发的和人类有史以来常作周期 性喷发的火山称为“活火山”,其周期可为数

25、十年或数百年;人类历史上无喷发记录且已遭严 重破坏的火出称为“死火出”;虽长期无喷发活动,但是还会再喷发的年轻且完好的火出称为 “休眠火山”。火山主要分布于板块之间的构造活动带,如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带、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脉带和洋中脊裂谷带等 学生对于火山喷发的自然现象并不陌生。但是,他们对于这一自然现象更多停留在文字、 图片以及视频等感性认识的水平上,并没有深入去了解这种地质作用对地形地貌产生的影响, 更没有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其发生的原因。因此,本课将引导学生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其对地 形地貌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学生将通过对文字、图片等资料的分析整理来了解火山喷发给地 表带来的改变,通过模拟实验探

26、究火山喷发的成因,了解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的原因。 火山喷发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分析火山喷发给地形地貌带来的改变。 能够通过模拟实验获得证据,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对探究火山喷发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积极参加模拟实验,具有基于证据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 斗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斗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认识到人类、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 ( (二二)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火山喷发的文字及图片资料、土豆泥、

27、番茄酱、罐头盒(或不锈钢小盆)、铁 架台、酒精灯、护目镜、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视频资料、班级记录表。 第第 5 5 课课 风的作用风的作用 ( (一一) )背景和教学目标背景和教学目标 在前面 2-4 课的学习中,学生研究了内部力量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本课和第课开始研 究外力作用对地形地貌的改变。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以太阳能为主。外力作用 主要作用于地球的外部圈层和表层系统,主要形式是地球外圈的力量对地壳的风化、侵蚀、搬 运、沉积过程,并对地球的表面形态进行改造。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大气圈是地球外部圈层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大气圈本身进行着各种各样

28、复杂的物理化学过 程,同时还与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发生着各种复杂的地质过程,即风的地质作用。空气的运动很 复杂,绝对水平运动的空气是不存在的,因此可以把近水平运动的空气称为风。风的地质作用 是指气流对地球表面物质的动力作用及其相关的过程,主要形式有风蚀作用、风的搬运作用及 风的堆积作用。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由“风的作用”形成的地貌并不陌生,他们会从电视、网络中获得一些 相关的信息,甚至可能去某些地区旅游过。但是,他们对于这种地貌的形成的具体原因及过程 并不清楚。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模拟实验初步探究风蚀作用对岩石的影响,通过阅读 分析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风蚀作用、风的搬运及堆积作用对地球表面的影

29、响,以及了解相关 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风的力量会磨蚀岩石并且搬运岩石破碎物,对地形变化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和变 化是缓慢进行的。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能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风对地形的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根据, 并且与其他同 学进行交流和分享。 会做“模拟风卷起沙子对岩石的影响”的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意识到探究成果对解答问题的重要价值。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认识到由于风的作用形成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 ( (二二) )教学准备教学准

30、备 为学生准备:岩石(砂岩)、砂纸、实验记录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风蚀地貌(戈壁、沙漠)照片、雅丹地貌的视频资料、班级记录表。 第第 6 6 课课 水的作用水的作用 ( (一一) )背景和教学目标背景和教学目标 水圈作为地球外部圈层之一,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冰川、沼泽和地下水等形成连续的 封闭圈层。在太阳能的作用下,水在不断地循环,循环所产生的作用力对地表不断地进行着改 造,是外力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研究“水的作用” ,主要指地面流水对地球表面形态的 影响。地面流水是指流动于陆地表面的水,包括大气降水、融雪、经由地下重新返回地表的暂 时的或常年的径流水。因此,地面流水包括暂时性地面流

31、水和长期性地面流水。本课的学习也 将从这两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了解水的地质作用。 暂时性地面流水, 是在大气降水(比如降雨)的同时, 山体斜坡上向下流动的薄水层及由此 形成的无数细流,随降雨结東而停止流动。降雨时,会产生无固定水道的细小水流沿斜坡向下 运动,同时带动风化作用所产生的松散物质向斜坡下搬运。雨点冲击地面的机械作用,加强了 斜坡面的侵蚀和搬运能力,产生斜坡的侵蚀作用。在起伏不平的斜坡上,有各种低洼地处,当 径流水汇入低洼地区后便形成了较强水流,扩大了侵蚀作用,在土壤中形成切沟,切沟相互汇 集形成冲沟。冲沟是加速水流的侵蚀而切入地表的沟。冲沟侵蚀是水力侵蚀的形式之一,它切 割土地,使土地

32、支离破碎而造成水土严重流失。河流是具有一定河道的长期性地面流水,是地 球外力作用中最主要的形式,在河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过程中,地球表面的形态不断地被改 造。河水的侵蚀作用分为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下蚀作用使谷底、河床加深,侧蚀作用使河道 加宽。河水的沉积作用会形成三角洲、冲积平原等地形地貌。 降雨、 河流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自然景象,但是他们并不清楚地面流水也是改变地形地貌 的重要因素。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模拟实验认识降雨给地表带来的变化;通过观察图 片、阅读资料认识河流对地表的改变;用掌握的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加深他们对“流水” 这一外力作用如何影响地形变化的认识。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

33、念目标 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间断地循环。 雨水降落到地面会侵蚀土地。 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 这些被侵蚀的泥土在水流缓慢的地方又会沉积下来。河流的侵蚀 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能通过模拟实验探究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 能够通过分析、阅读资料了解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积极参与模拟实验,尊重事实,愿意沟通交流自己的观点与发现。 提升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认识到水土流失的危害和减少雨水对土地侵蚀的重要性。 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

34、(二二)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泥土、有颜色的沙子、报纸、小桶、自制喷壶、塑料盒。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河流侵蚀、沉积作用形成地形地貌的图片及资料,班级记录表。 第第 7 7 课课 总结我们的认识总结我们的认识 ( (一一) )背景和教学目标背景和教学目标 经历了前面 6 课的学习, 学生分别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个方面探究了影响地球表面变 化的原因, 认识了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典型地形地貌。 本课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回顾与梳理, 意在帮助学生对地形地貌的形成及其演变形成更加完整的认知。 同时,通过对比实验研究植被对侵蚀作用的影响,拓展学生对侵蚀作用的认识,并将学到 的科学知识与自然界

35、及其生态环境的保护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地球内部力量如地壳运动产生的力,与外部因素如风、水等,都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形态。 斜坡上有无植被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能回顾并梳理出影响地球表面变化的因素。 能够通过对比实验,研究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人类自身的活动 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 (二二)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为学生

36、准备:湿润且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覆盖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 降雨器、水、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记录大表。 四、参考资料四、参考资料 地形地貌类型地形地貌类型 地表形态简称地形,又称为地貌。从形态分,主要分为陆地地貌形态和海底地貌形态;从 成因分,可分为内力为主和外力为主形成的地貌形态。 陆地地貌形态陆地地貌形态 陆地表面是起伏不平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陆地地貌主要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 盆地等,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山地和平原两种类型。丘陵和山地的形态无大区别,海拔高度小 于 500 米,相对广度小于 100 米的山地就是丘陵。高原和平原也没有严格界限。盆地实质

37、上是 山地和平原两种类型的组合 山地地貌包括山岭和谷地两种类型。高出平地之上具有顶、坡、麓三个部分组成的地表形 态叫作山,山顶叫作峰;呈长条状延伸的山叫作岭,山岭的顶部叫作山脊向一个方向延伸的山 岭系统叫作山脉。一条山脉可以包括许多条大致平行的山岭及其间的谷地。 平原又可分为低平原和高平原两类。 通常把绝对高度小于 200 米的沿海平原和盆地底部平 原叫作低平原;地面切割较浅的高原叫作高平原,如我国的内蒙古高原。 海底地貌形态海底地貌形态 海底地貌也是多样的,总的说来,海底地貌可划分成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三大陆架是 大陆地壳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在构造上是大陆的组成部分。 大陆坡是大陆架外缘向深

38、海盆地过渡的一个很陡的斜坡。 大洋底是海洋底部的主体部分,约占海底总面积的 80%。大洋底的地形起伏也是很大的, 在大洋底部有绵延数千千米的海底山脉(也叫海岭),把洋底分隔成数个面积广大的海盆。 海底 也有火山,火山露出水面就是火山岛。此外,在太平洋的边缘还有数千米深的海沟和一系列岛 弧,海沟和岛弧分布的地区是海底坡度最大、高差极为悬殊的地方。 地球的圈层构造地球的圈层构造 地球的物质成分及性质不是均一的,具有圈层结构的特征。地面以上的圈层为外部圈层, 地面以下的圈层为内部圈层。 一、一、外部圈层构造外部圈层构造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二、内部圈层构造二、内部圈层构造 地球

39、的内部以两个重要的间断面一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分为地壳、地幔和地壳是地 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由岩石组成,其底界为莫霍洛维契奇界面。 1.1.地壳地壳 地壳的厚度各处不一。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 35 千米,大洋地壳平均厚度为 7 千米。地壳 的体积占全球的 1%,质量为全球的 0.2%。地壳的表层因受大气、水、生物的作用,可形成土 壤层、风化壳和沉积层,厚度在 10 千米以内。 2.2.地幔地幔 地壳底部至地表以下约 2900 千米处的古登堡面的地球内部圈层为地幔。地幔约占地球总 体积的 83%, 总质量的 2/3, 可分为上地幔与下地幔。 上地幔的物质成分一般认为是由橄榄石、 辉石和石榴子石按

40、不同的比例组成的。 上地幔 100 千米 200 千米处的物质具有较强的塑性变形 能力,在动力的作用下可以发生缓慢的流动,称为软流层。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合在 一起统称为岩石圈。 3.3.地核地核 地核是地球内部结构的中心层圈,指地幔以下到地球中心的部分。科学家推测地核中的物 质可能是高压状态下铁、 镍成分。 地核又可分为内核和外核两部分, 外核深度为 2900 千米-5100 千米,推测为液态;内核深度为约 5100 千米以下至地心。 地质作用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是指改变地球表面形态、改变组成地壳的物质(岩石)成分与构造、破坏原来的岩 石以及形成新的岩石等的自然作用。 一切地质作用都是以

41、能量为基础的地球的能量系统由太阳 能、放射能、物理能和其他能量等构成。没有能量,地质作用就不可能发生,但并不是地球的 所有能量都会转化成地质作用的形式。由能量转化而成的、能够导致地质作用发生的力称为营 力。按来源分,营力可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像放射能、动能、重力能、化学能、结晶能等来源于地球内部的能量称为地球的内能,以 内能作为营力的地质作用称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内动力地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固体地球的内部, 部分发生在固体地球的表层。来源于地球外部的能量称为外能, 其相应的地质作用称为外动力 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则主要作用于地球的外圈和地球的表层系统。内动力地质作用的形 式主要有构

42、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方式;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形式是地 球外圈对地壳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过程,并对地球的表层系统进行改造。 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是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力创造了地表形态的基本轮廓, 即海陆的分异和大的地形起伏,外力则进行雕塑加工;内力作用造成高山盆地,使地面崎岖不 平,外力作用则破坏高山、填平低地,使地面趋于平夷。二者在地形发展方向上是对立的,但 又是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内力作用可归结为隆起和沉降的对立统一。外力作用可归结为侵蚀 和沉积的对立统一。但外力的侵蚀和沉降却与内力的隆起和沉降相互依存。侵蚀作用主要在隆 起的山地高原上进行, 沉积作用主要在沉

43、降的平原和盆地内进行, 这就是外力和内力的对立统 一。内、外力相互斗争彼此消长的过程,就是地表形态发展和演化的过程。 著名的长江三峡就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长江三峡以雄伟险峻闻名中外它是地壳 不断抬升、流水不断侵蚀切割形成的,也就是说是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形成的。 地震地震 地震的成因地震的成因 地震是构造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地球内部存在巨大能量的证明。地震的成因相当复 杂,各种成因假说也很多,但不管何种成因假说,几乎所有科学家都认为地震是由于震源区物 质发生瞬时位移所形成的弹性波到达地表所引起的震动。一般认为,地震是因为地球内部岩石 所承受的应力超过了岩石的强度发生破裂产生的。地

44、壳上部的岩石是一种弹性物质, 容易发生 弹性变形。原始状态中的岩石在应力作用下不断发生变形,在岩石的弹性应变范围内,这种变 形并没有释放能量,而是转化成应变的形式,并随着能量的积累使应力和应变不断加大。每一 种岩石都有自己的强度, 也有一定的弹性应变范围, 当地球内部岩石所承受的应力超过了岩石 所能承受的弹性应变范围时, 岩石便发生破裂, 同时由于弹性回跳而发生震动, 地震就发生了。 地震过后,地球内部的能量得到了释放,但岩石的断裂变形却无法再恢复。 震源震源 即地震发生的地点。震源实际上并不是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一个点, 通常是一定范围内遭 到破坏的岩石。 震中震中 震中是地震震源在地表的垂直

45、投影点,也是震源与地表最近的距离, 通常在震中附近地区 地震的破坏程度最大。 震级震级 震级是按照地震本身强度而定的等级标度, 与地震释放大量的能量大小相关, 常用 M 表示。 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多,震级就越大。 烈度烈度 烈度是指地震对地表的破坏程度,它是根据地面的破坏程度来确定的,一般分为 12 级, 12 级烈度是毁灭性的。 地震作用地震作用 地震作用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 形成许多地质现象。 地面变形是地震作用最常见的结果, 除了隆起、错动、旋扭等各种变形外,还可能引起地裂缝、地面陷落等变形。震区及其周围地 区,出现大量的裂缝带、重力崩塌、滚石、边坡崩塌、地滑、地基沉陷等。由地震引发

46、的山崩 和滑坡规模往往很大, 造成次生灾害。 地震中由于山崩或滑坡所形成的垮塌物经常会堵塞河道, 形成湖泊堰塞湖。 风化作用风化作用 在温度、空气、水和生物共同的作用下,形成岩石的破坏变化过程叫作风化作用风化作用 使坚硬的岩石变成碎小的石块、沙子和黏土。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作用(也叫机械风化作 用)和化学风化作用(包括生物化学风化作用)。 一一、物理风化作用、物理风化作用 坚固的岩石机械地崩解为各种大小不同的碎块和微粒, 而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的化学成分 没有发生变化,岩石的这种被破坏过程叫作物理风化作用。温度变化是引起物理风化的主要因 素,岩石受热体积膨胀,冷却时体积收缩。由于岩石表层和内部

47、受热不均,因而产生岩石表层 不均匀的膨胀与收缩, 膨胀时产生平行于岩石表面的裂隙, 收缩时又产生垂直于岩石表面的裂 隙,这样岩石便慢慢被剥离破碎了。当有水渗入岩石的裂隙缝里并在那里冻结的时候,水体积 膨胀,对岩石的缝壁产生巨大的压力,能使坚固的岩石发生劈裂,这种现象叫作冰劈作用。生 长在岩石裂缝中的植物的根所发生的机械破坏作用,也是物理风化作用的一种因素。 二、二、化学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 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在水、 空气和生物活动的作用下, 发生化学分解作用, 形成新的矿物, 改变了原来岩石的化学成分, 岩石的这种变化过程叫作化学风化作用。引起化学风化作用的主 要因素是水和空气中的氧气及二氧化

48、碳。 岩石的矿物成分遇到空气和水中的游离氧便发生氧化 作用,形成新的矿物,比如黄铁矿经氧化后变成褐铁矿水对岩石能起水解作用,例如正长石被 水解变成高岭土。水对岩石还能起溶解作用,特别是水中的二氧化碳,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最为 普遍,例如石灰岩被溶蚀形成岩溶地貌。 生物的活动也能引起岩石的化学分解,比如定居在岩石表面的苔藓、地衣和细菌常分泌出 的有机酸,以及植物死亡后分解形成的腐殖酸,都对岩石有分解作用。总之,各种岩石在化学 风化作用下,逐渐遭到分解破坏,一方面形成不溶性黏土矿物,残留在原地;另一方面还可形 成一些可溶性物质随水流走,被搬运到其他地方。 风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

49、外部的气体圈层, 大气圈本身进行着各种各样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 同时还与地球表面附近的岩石圈发生着各种复杂的地质过程,即风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 是指气流对地球表面物质的动力作用及其相关的过程。主要表现在破坏地表岩石,使之破裂、 粉碎、磨蚀,并把地表的松散物质搬运到其他地方沉积下来,形成特殊的地貌景观。风的这些 作用过程统称风成作用。 一、一、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 吹蚀作用是由气流压力的直接作用,使地面松散岩石遭到破坏、粉碎或被吹走的作用。实 际上,风的吹蚀作用很少单独进行,通常是与磨蚀作用一起发生的。风夹杂着一些硬颗粒对地 面岩石的破坏过程称为磨蚀作用。磨蚀作用在狭窄的山谷

50、、大裂缝带以及被烘热的沙漠盆地最 为强烈,因为这些地区经常产生粉尘涡流,这种涡流裹挟地表由物理风化形成的松散物质,并 向上抛起、打碎,这种作用反复进行可使地面逐渐变深,形成盆地,长期作用的结果会使盆地 越来越深。 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就是这种作用形成的。 风力吹蚀和磨蚀, 会形成戈壁、 风蚀洼地、 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二、风的搬运作用二、风的搬运作用 风的搬运作用具有很大的意义。风从地表扬起的松散碎屑物,可以长时间悬浮在大气中, 并随着大气环流漂浮到世界各地。风的搬运能力极其强大,持续强劲的优势,风可以使碎屑物 翻山越岭,进行长距离的搬运,搬运距离与风力和碎屑物的粒度有关。 三、风成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科学 > 教科版 > 五年级上册(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