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版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热传递 教案(共4课)

上传人:花好****3 文档编号:189984 上传时间:2021-08-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新版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热传递 教案(共4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1新版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热传递 教案(共4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1新版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热传递 教案(共4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1新版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热传递 教案(共4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1新版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热传递 教案(共4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热传递热传递 5.5.热传导热传导 【教材分析】 热是学生较为熟悉的一种现象,教材通过生活中热传导事例的再现,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 揭示热传导的过程和特点,认识热传导的概念。本课内容由三个活动构成:活动一,调动学生已有 经验再现生活中的热传导现象,让学生了解固体、液体、气体都能通过直接接触高温物体的方式 让低温物体热起来:活动二, 观察热在金属、 热木和冷水之问的传递过程和方向, 在此事实基础上, 学生能认识热可以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 度低的物体:活动三,分析生活中应用热传导的具体事例,强化学生对热传导概念的理解、 【主要概

2、念】 机械能、声、光、电、热、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涉及课标】 6.3 热可以改变物质的状态,以不同方式传递,热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能量表现形式, 6.33 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5-6 年级: 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热传递的现象,知道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举例说明影响热传追的主要因素,列举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并不陌生,如烧水、炒菜等。他们也能判断出 热在物体之间和物体内部是如何传递的,但对于热传导的概念和发生条件还不是特别的清晰。 因此, 需要对生活事例的分析、探讨和

3、动手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 【教学目标】 1.知道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从个物体传递给另 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传导。热在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 2.通过“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探究、求实、 创新的科学品质,以及归纳和抽象概括能力。 3.能运用掌握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热传导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交流、讨论和动手实验,了解热传导发生的条件和传递的方向,认识热传导的概 念。 2 难点会做借物观察的热传导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黄豆掉落速度”的演示实验装置、PPT. 学生火柴、洒精灯

4、、黄油、片金属片、一片有豁口的金属片、四个夹子。 【教学过程】 一、利用生活经验,谈话导入课题。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泡过温泉吗?谁来说说泡温泉时身体有哪些变化?(体温升高,出汗.) 师:人体为什么会山汗?(体温升高.) 师:请同学们想想,泡温泉时体温为什么会升高?(温泉水是热的,当人进入温泉,与温泉水接 触时,温泉水把热量传递给人体,人体的体温就升高了。) 2.明确课题。 总结:大家同意吗?(同意。)也就是说,人在泡温泉时,温泉水和人体之间有热量在传递。这 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物体之间热量传递的问题。(板书:人体-温泉水) 设计意图通过对人体泡温泉的事例分析,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让

5、学生意识到两个物体之 间可以发生热量的传递,从而聚集本课要研究的内容,引发学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二、初步建立概念两个物体之间的热传递。 1.交流生活事例。 (PPT 出示图片:一个是冬天人们使用暖手宝给手取暖,一个是人们用哈哈气的方法给手取 暖。) 师:同学们,接下来,请大家看这两幅图。思考:它们是怎么让手暖和起来的?谁能说说。 交流: 图一暖手宝:暖手宝把热量传递给了手,手变暖和了。(板书:手-暖手宝) 图二哈气:热气把热量传递给了手,手变暖和了。(板书:手-热气) 2.总结热量传递方向。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黑板。当两个物体之问发生热量传递时,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从 温度高传向温度

6、低) 帅:没错!与手相比,我们发现暖手宝,热气,热水的温度有什么共同点?(板书:温度高)而手 的温度相对要低。(板书:温度低)因此,当两个物体之 间发生热量传递时,热量传递的方向是从温度高传向温度低。(板书: 3 3.总结热传导产生条件。 师:同学们,如果说手不碰到暖手宝。热气和热水,那么手还会热起来吗?(不会)也就是说, 要想让手热起来,热量要想从一个物休传递给另一个物休,必须要满足什么条件?(板书:接触) 师:请同学们再想一想, 如果暖手宝的温度和手的温度是一样的, 当暖手宝和手接触后还会有 热量的传递吗?(不会。)也就是说,物体之间要有热量的传递,还要满足什么条件?(板书温度差) 4.拓

7、展生活事例。 师:同学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之问发生热量传递的现象,想想你还见过哪些? 交流:做饭,炒菜,烙饼.强调:方向:高-低:条件:接触,温度差。) 师:同学们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事例。 诸同学们再来想想刚上课时, 老师问大家的泡温泉的事例。 这里面只有人体和温泉水之间发生了热量的传递吗?温度水的热量全部传给了人体吗?(不是。 温泉 水和空气之问也有热量的传递。板书:空气-温泉水)。 5.初步建立热传导概念。 师:同学们,从物体的形态来看,人体属于什么形态?(固体。)温泉水是液体。于是固体。暖 手宝是固体。手是固体。热气是气体。空气是气体。温泉水是液体。(板书;固、气,液)从这里我 们可以看

8、出,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任意两种形态的物体之间,只要存在温度差,只要它们有 接触,就都会发生热量的传递。所以我们说: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热总是从温度 较高出传到温度较低处。 设计意图本节课要帮助学生建构的一个重要的科学概念就是热传导。热传导这一新的科学 概念的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两个物体之间, 通过直按按触, 热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到 另一个温度较低的物体:另一方面是一个物体内部(这个物体指的是固体), 热总是从温度高处传向 温度低处。这一部分重点是帮助学生初步建构热传导概念,从学生的原有认知出发,联系学生已 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对泡温泉、暖手宝、哈哈气这三个学生熟悉的生

9、活事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 到生活中的热传导现象一般是两个物体之间发生了热量的传递,从而初步建构热传导的概念。然 后再对这三个生活事例的深层分析与讨论中, 进一步发现热传导的规律:热传导的规律是热总是从 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热传导发生的条件:一是必须有接触, 一是必须有温度差。 最后, 在对三个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热传导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任意两 种形态之间发生。 三、进一步完善概念-物体(固体)内部热量的传递。 1.预测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方向。 师:同学们,当两个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并且有了接触后,就可以发生热量的传递。如果是 4 一个固体的内部也存在温度差呢

10、?热量又是怎么传递的呢?这个固体,比如说金属片,当我们加热 金属片的一点时, 这一点的温度就会升高, 没被加热的地方温度会低,你们认为这时金属片内部温 度是如何传递的?(交流:从高到低。) 2.设计实验。 师:这只是你的猜测,怎么才能证明自己的猜测对不对呢?(实验)出示实验器材,交流设计。 师:为什么要涂黄油 2 加热后黄油会发生什么变化?(融化)它起什么作用?(借助蜡黄油观察合 属片各个部位温度的变化,金属测温太困难。)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法非常好。老师在你们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细化。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实验 怎么做。 (PPT 出示实验步骤。) 实验问题: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材料:火柴

11、、酒精灯、黄油、一片金属片、一片有豁口的金属片、四个夹子。 实验步骤: (1)将黄油均匀地涂在两块金属片上。 (2)用试管夹夹住完整金属片的一侧,加热金属片的中心,观察黄油的变化。 (3)用试管夹夹住有豁口金属片的一侧,加热金属片的一角,观察黄油的变化 3.动手操作实验。 4.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在中间加热的金属片上, 黄油从中间向四周扩散地融化。 在一侧加热的 金属片上,黄油从加热的地方向另一侧慢慢融化,有断开的地方,另一侧黄泊不在融化。 师:有断开的地方,黄油为什么不融化?(没有接触,热量不能传递。) 5.结论: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方向是四面八方的。(板书:四面八方) 6.探

12、究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速度 师: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热在向四面八方传递时,各个方向传递的速度是怎样的?(猜测:速 度一样。)这是大家的猜测。要想知道对不对我们需要怎么样?(做实验。)没错。这次我们通过演 示实验进行探究。 师:清同学们看,这是老师自制的一个实验器材。这是一个金属圆片,老师在圆片的中心固定 了一个螺丝钉,然后以螺丝钉为中心画了两个同心圆。所以,螺丝钉到每个圆的距离是相等的。 然后老师用黄油把黄豆粒又粘到两个同心圆上。最后,老师要加热螺丝钉,请同学们想一想,如 果想同学们预测的,热向各个方向传递的速度的一样的,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第一圈先掉,第 二圈后掉。)如果不一样可能会出现什么

13、现象?(第一圈,第二圈同时掉落。) 5 7.演示圆盘实验,观察不同距离豆粒掉落的顺序。 8.交流观察到的现象:第一圈先掉,第二圈后掉。 9.结论:向四面八方,而且传递速度相同。(板书:速度相同) 10.总结:同学们,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热可以从物体(固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 部分。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传导。热传导 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板书:热传导) 设计意图在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热传导概念时,主要是通过 “加热铁片” 的分组实验和观察 “黄豆掉落速度”的演示实验来完成。在“加热铁片”的分组实验中,为同学们准备了两块铁板,

14、一块是完整的铁板,一块是有豁口的铁板。通过加热完整的铁板,观察铁板上黄油的变化情况, 进一步完善热传导这一科学概念,认识到在一个物体内部(专指固体),热也是从温度较高处传递 到温度较低处,而且传递的方向是向四面八方。在加热有豁口的铁板时,学生会发现豁口两边黄 油融化的情况不一样,一边融化,另一边没有融化。在追问原因的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是因为有 豁口的两边铁板没有接触上,从而巩固热传导发生的条件之一-必须要有接触。最后,在讨论与 猜测热向各个方向传播速度的基础上,观察“黄豆掉落速度”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 讨论,帮助学生认识到热向各个方向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从而完善热传导这一科学概念。

15、1 四、应用理解 1.生活中有许多热传导的事例,你能说说它们的传熟过程吗? 2.出示图片,交流。 烫酒:热水的热量传递给酒壶,再从酒壶传递给酒。 烙饼:火的热传递给锅面,锅面的热传递给面,面受热熟了,就是饼。 量体温:口腔舌下的热传递给体温计,体温计就显示出体温了。 冷敷或热敷:热敷是布包里的热传递给皮肤;冷敷是皮肤的热传递给布包。 吹头发:电吹风机产生的热传递给头发。 电烙铁作画:电烙铁产生的热传递给木板。 3.小结: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之热传导。 那么热在液体内部或气体 内部又是如何传递的呢?我们下节误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对“烙饼、量体温、冷敷或热敷、电吹风机吹头

16、发、电烙铁”等生活中热传 导的事例分析,进一步巩固已经建立的概念,明确传递的方向与发生热传递的条件。使学生能够 从一个维度中得的知识迁移运用到新的维度中去。 【教学后记】 6 6.热对流热对流 【教材分析】 本课着重探究的是液体和气体的热传递方式一一对流。液体或气体中较热部分和较冷部分之 间通过循环流动使温度趋于均匀的过程叫对流,即流体(气体或液体)通过自身各部分的宏观流动 实现热量传递的过程。对流产生的原因在于物质的热胀冷缩,流体受热后体积变大,质量不变, 密度变小,在浮力作用下向上浮起,温度低的流体密度较大,向下流动。 教学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复习导入, 让学生用上节课热传导的原理

17、来分析热在水中 是如何传递的,引发学生思维冲突,聚焦对流现象。第二部分是探究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把 木屑放入水中加热,水升温后观察木屑在水中的运动方式,借助木屑的运动方向推测液体的流动 方向,经过分析初步建立热对流的概念。第三部分是探究热在空气中是怎样传递的,在空气中点 燃一支香,用玻璃罩倒扣住,观察香冒出的烟是怎样流动的,进一步完善流体通过热对流传递热 量。第四部分是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热对流现象和拓展活动,制作一个走马灯并 尝试解释原理。 【主要概念】 热总是从高温处传向低温处,热传递的方式有多种,液体和气体主要通过热对流的形式传递 热量。 【涉及课标】 6.3.3 热可以在

18、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休 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热传递的现象,知道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举例说明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举例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学生上一节课完成了热传导内容的学习,明白了热总是从高温处传向低温处,热量在物体内部 或两个物体之间会以传导的形式传递。由上节课的学习经验,学生会觉得液体和气体也会是通过 传导的方式传递热量。这是学好传递方式的一个障碍。 学生在以前学过固体和液体及气体的性质,知道液体和气体能够流动,是液体和气体区别于 固体的重要特性,这为学生解释液体和气体在传迎热的过程中可能发生流动奠定了基础 学生在口

19、常生活中可能注意到开锅后热气向上流动、打开冰箱门冷空气会向下流向脚面的现 象,但他们往往没有认识到这是一种热传递的方式,而仅仅是热的物体和冷的物体运动了,不知 道它们在运动的过程中传递了热量;同时,他们注意到的现象是一个局部,要么是上升、要么是下 降,而没有注意到或者说无法观察到高温流体上升会伴随着低温流体下降,低温流体下降会伴随 7 着高温流体上升。 由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流体大多是均质的,加之发生热对流时流体流动的速度较慢,学生较难 观察到其流动情况,因此,应该在流体中添加悬浮颗粒,借助悬浮颗粒的运动情况判定流体的流 动情况。借助加入附加介质,观察物质的变化情况,是科学实验中经常用到的观察方

20、法,在教学 中应该渗透这种意识,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提高自主探完水平。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液体和气体受热流动情况,认识到液体和气体会通过对流的形式传递热量,初步 了热传导传递方式的特点。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热对流现象。 3,通过美比、迁移,初步学习通过添加附加介质观察物质变化的实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技 能。 4,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体验到事物的变化是可以被观察的,事物的内部是有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热在气体和液体中传递的主要方式是热对流 难点做热在水中和空气中传递的实验,从而理解对流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酒精灯、铁架台、火柴、试管、测温仪 学生酒精灯

21、、三脚架、石棉网、火柴、木屑、烧杯、搅拌棒、香、玻璃罩、铁夹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梳理前概念,引发思考。 1.复习旧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过热的一种传递方式,是什么?(热传导)谁能来说下什么 是热传导呢? 2.演示实验: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试管进行加热。加热点在试管的中部。我们用热传导的原理 推测一下,热在水中是如何传递的?请同学们将你的想法画在实验记录单。 3.引发思考:用测温仪测各点温度,发现结果和热传导并不一样。引发思考 热在水中究竟是如何传递的? 4.大胆假设:我们上节课研究热传导的时候,研究的材料大都是固体,而水是液体。液体和固 体的重要区别是它能够流动, 那么水在加热的过

22、程中是不是可能发生了流动呢?如果是发生了流动, 这种流动会对整个水体温度的升高起到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梳理前概念,再通过演示实验,引发学生思维冲突,激发学生探索新的 8 热传递方式的兴趣, 同时引导学牛大胆假设, 尝试猜测水在受热时可能通过流动的形式传递热量。 二、探究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 1.设计实验:那么, 水在加热的时候真的会发生流动吗?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 通过实验清 晰地观察到水在变热的过程中是否会发生流动, 它时怎样流动的?适时指导学生观察水的流动需要 借助合适的悬浮物体,引入实验材料木屑。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思考、试错的过程,设计出观察热在水中是如何传递的实验,在整个

23、设 计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引发学生思维碰撞。 2.学生汇报实验方案。 3.实验操作;出示实验注意事项, 小组按分工进行实验, 用箭头在记录单上画出木屑运动轨迹。 4.小组汇报:择机板书“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 5.教师总结:像水这样受热上升、過冷下降,循环流动,通过流动传递热量,这种热传递的方 式叫热对流热对流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向温度较低处传递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木屑的运动轨迹就是热在水中的传递轨迹,用热在水中的传递现象, 先简单的分析热对流的过程,初步建立概念。 三、探究热在空气中是怎样传递的 1.概念迁移:热在水中传递会发生热对流,在石头、铁块中传递会发生热对流么?(不会

24、,因为 石头、铁块不会流动。) 那么你预测一下热在空气中传递会不会发生热对流呢?你猜测的依据是什么?(空气会发生流 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流动是产生热对流的前提条件。 2,设计实验: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判断呢?借助什么来观察空气的是否流 动?(加入可以在空气中漂浮的物体,引入香点燃后产生的烟。) 3.学生汇报设计思路, 4 实验操作:出示实验注意事项,小组按分工进行实验,用箭头在记录单画出烟的运动轨迹。 5.小组出示实验记录单并汇报。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认识到热在空气中确实是通过热对 流来进行传递的, 6.总结推理:那么其它会流动液体和其它热传递的方式会是热对流么? 7.

25、归纳总结:谁来完整地总结一下什么是热对流。(参照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流动是产生热对流的前提条件。引导学生借助其它物体观察空气的流 动,通过实验学生观察到热在空气中和水中传递方式相同,丰富了热对流的概念。 9 四、生活中应用 1.联系实际:我们了解了热对流的概念, 那么你在生活中见过热对流的现象么?向同学们介绍一 下你的发现。(蒸包子开锅时的热气腾腾的现象、冰棍刚拿出冰箱是冷气向下流的现象等) 2.生活中的应用:热对流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应用,夏天天气炎热,为什么制冷空调一般墙壁 的上部?冬天我们会利用暖气取暖为什么暖气一般会挂在墙壁的下部呢? 设计意图拉近概念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联系实际说

26、说哪里有、怎么利用,培养学生仔细 观察、拓展迁移的能力。 【教学后记】 7.热辐射热辐射 【教材分析】 本课是热传递单元的第三课,是继“热传导” 、 “热对流”之后,引导学生认识热量的另 外一种特殊传递方式一热辐射。 教材通过四个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热辐射的概念:一是感知生活中热 辐射形式的存在,让学生初步了解还有一种与热传导、热对流不同的传热形式-一热辐射,教材呈 现了两个常见的生活场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场景进行模拟感受。二是制作“简易太阳 能灶”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进步了解热辐射受哪些条件影响,同时培养对工程技术的研究兴趣。 三是借助生活中常见工具让学生理解很多情况下热传递的方式并不是

27、单一的,而是多种方式同时 存在的。第四个活动是在活动三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实际场景独立分析三种传热方式有哪些异 同并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分析结果,这个活动既能让学生在寻找相网与不同中加深对三种传 热方式的理解,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主要概念】 机械能、声、光、电、热、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涉及课标】 6.3 热可以改变物质的状态,以不同方式传递,热是人们常川的一种能量表现形式, 6.3.3 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问传迎,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5-6 年级: 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热传递的现象,知道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举例说明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

28、素,列举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10 五年级学生对于热的传递不仅有生活经验, 还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在四年级学习了 冷和热 知识,强调运用实验观察的方法,掌握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变化可以使物体产生体积和形态的 变化。因此对于热学知识,在小学阶段学生经历了“进阶”的学习过程。此外,通过本单元的学 习能强化学生对“物质是运动的”这一核心观点的理解,在前期从宏观层面学习机械运动的基础 上,本单元学生借助一些表象来了解微观运动,为初中学习分子热运动提供了丰富的认知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模拟小火炉” 、 “模拟真空环境”的热的传递实验,知道热辐射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 2.

29、通过分析、比较传导、对流、辐射,知道热传递特点是热从高温传向低温: 3、通过分析生活中具体事例,认识到日常工作生活中,传导、对流、辐射一般是两种或三种 同时存在,对我们影响很大 4,通过学习热辐射特点,愿意利用课厉时间,尝试设计制作简易太阳灶。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生活感受和动手测量,了解热辐射的传递形式和影响条件。 难点能够独立分析某个场景中存在的热传递方式。 【教学准备】 教师真空罩、抽气筒、数宇温度计、洛霸灯、灯罩、电烙铁、电水壶、小型电暖气 学生模拟小火炉、粗无烟香、打火机、测温枪(可以测物体温度)、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生活经验导入 (一)感知太阳的热量传到地球上的热传递方式

30、 师:同学们,白天与晚上相比,什么时候的温度高?生白大 师:什么原因使白大的温度高?生:太阳 师:我们把像太阳这样产生热量的物休叫做热源。 那太阳这个热源将热量传递到地球上,运用的 是哪一种热传递的方式?我们学过了传导和对流两种热传递的方式, 那太阳的热量传到地球的热传 递方式属于哪一种呢?(画图地球与太阳) (二)小组内交流一下,完成实验记录单。 分析传导和对流的特点,初步感知热辐射的热传递方式 传导需要直接接触:对流需要气体和液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并且都是不同时受热的,都是 从温度高传到温度低 那太阳传递到地球的热传递的方式即不属于传导也不属于对流。 11 (三)小组汇报,分析热辐射的特

31、点 师:如果太阳到地球的热传递的方式即不属于传导,也不属于对流,那我们姑且称它为第三种 传热方式,那这种传热方式有什么特点? 生:不需要物体(固液气)也能传迎热传递的方向是四面八方 设计意图通过对太阳热量传递到地球的分析,借助前两课的已有概念,运用比较法和排除 法,引导发现热辐射这一传热方式的特点。 二、设计实验验证热辐射特点 (一)小火炉实验发现热辐射现象,并能够提出传播介质的问题, 1.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一热传递方式的特点, 2 引山“模拟小火炉”实验,建立实验材料与太阳到地球这一传热方式的类比关系。 出示实验材料(模拟火炉、无烟香、打火机、额温枪)。 3.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关注学

32、生的疑问。 4.学生汇报,由学生来解答学生的疑问。 学生汇报;上方的传热方式是对流,侧面与底部是热辐射 预设学生疑问如果没有空气还能传递热吗? 5.山示真空草、抽气筒、数字温度计、浴霸灯等实验材料,进行演示实验。 引导学生分析真空状态下也可以向四周传递热 6.引导学生发现热辐射的特点,并板书、 分析特点:向周围、不借助物体,由温度高传向温度低,同时传热。 设计意图本课侧重于实验设计,教师在组织实验与反思中,改进实验设计,引导学生关注 这一模拟实验的类比关系,促进了学生思维与观念的发展。 (二)揭示课题热辐射 我们称这样的热传递方式为辐射。 出示课题及定义内容 像太阳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

33、叫作热辐射,热辐射不需要依靠空气、水等任何物质, 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 (三)分析三种传热方式的异同点 1.这三种热传递方式有什么不同点?又有哪些相同之处? 2.梳理三种传热方式的异同点,选择一种喜欢的方式(表格或者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比较三种传热方式的异同点,通过表格或者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知识 12 建构。 三、热辐射应用 1.你会向周围以热辐射的方式传递热吗? 师出示军事用途、东快路多乘员车道拍照热成像。 2.你还知道哪些热辐射的应用? 师补充;早上学校体温监测、额温枪。 设计意图学牛通过联系生活的实际,尤其在抗击疫情期间,额温枪。电子测温仪在学生生 活出现的频率极高,将本谋所

34、学与这些物品建立联系,让学生知道科学就在身边,增强他们学科 学、用科学的意识。 3.播放奥运会采集圣火视频,引导学生发现利用太阳灶可以引燃物体。 4.展示一个简易的太阳灶,布置作业设计制作一个简易的太阳灶。 5.我们地球上能源很紧张,日益枯竭,我们能利用太阳给我们热辐射给我们做哪些事情? 生:太阳能热水器 设计意图由于课党时间有限,将制作太阳灶的任务作为课后作业,将节省下米的时间,留 给“小火炉”实验,帮助学生更好的构建热辐射这一概念。 四、拓展应用 1。出示视颊用太阳能做饭视频,这里除了人阳的热辐射之外,还有哪些热传递方式? 2.出示电烙铁、电水壶、小型电暖气等物体来进行分析分别都有哪些传热

35、方式?你判断的依据 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物品的分析,知道热代递往往是多种形式并存的,引导学生研究这些工 具的工作原理,通过学生直观的观察感受,进一步巩固对三种热传递方式理解和区分,认识到在 很多情况下,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同时存在。 五、课堂总结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2.布置作业。别忘了回家要按照我们的设计图制做一个太盯灶哟! 3、结束语:同学们,我们国家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是我们国家人口众多,人均的物产资源 相对来说还少,所以能不能更好的利用到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或者说提高热传递的效率,这 将是我们未来将大而对的一个重大的谋题,网学们,建设祖国的重扎交给你们了! 以我们

36、国家现况来引起学生对能源危机的关注,让学生能够吏加关注太阳能这一清洁能源, 同时提高热传递的效率,也为下一课进行铺垫。 13 【教学后记】 8.物体的传热本领物体的传热本领 【教材分析 1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热传导的基础上。为进步认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而设计的。在本课 的学习中,将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进而理解不同导热性能的 物体有着不同的用途。生活中,我们更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导热性的材料。 教材首先展示五种不同材料的勺子,设疑:这些不同材料制作的勺子传热的快慢是否相同?进 而本课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三个活动,活动一通过对比实验发现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不同,帮助 学生建

37、立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概念。活动二,由空气是热的良导体还是不良导体的讨论,引 出不同材料在生活中的应川。从学牛最直接的感受入于,说出光脚站在瓷砖、地板和地毯上的感 觉,然后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厨房用具,说说各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 材料:最后将学生带到室外,为了抵御严寒,讨论冬季时人们是怎样保护树木和怎样为自己房子保 温的。活动:设计一个保温盒,比一比谁的保温盒效果好。这是一个拓展活动,旨在使学生将所学到 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主要概念】 机械能、声、光、电、热、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涉及课标】 63 热可以改变物质的状态,以不同方式传递,热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能

38、量表现形式, 6.3.3 热可以在物休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休。 5-6 年级: 说山生活中常见的热传递的现象,知道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举例说明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列举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热传导的知识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对于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五年级学生而言, 他们很容易区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但是对十儿种热的良导体或不良导体,如何进步区分, 还是比较模糊的,必须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教学目标】 1 知道不同物体导热性能不同,比较区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能将材料的传热性能与它 14 的川途相联系 2.能举例说

39、明影响热传递的十要因素,列举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3.学会在不同的实验设计中选择简易可行的实验方案,学会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取事实,经 历对事实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概念的思维过程。 4.养成仔细观察、积极思维、求真求实的科学品质,感悟科学与生活紧密相联,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 难点怎样设计实验,以使在实验中获取准确信息。 【教学准备】 教帅保温饭包、PPT。 学生长度和粗细相同的木棒、铁棒、玻璃棒、塑料棒、铜棒、铝棒,烧杯、电子温度计、 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调出生活经验,引发探究欲望。 1.(ppu 出示厨具图)调出生活经验 师:同学们,日常生活

40、中我们经常会川到这些厨具,它们的各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铁、 铝、 木头、 塑料),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 这些不同部位为什么要选择不同的材料呢?(铁、 铝传热快, 木头、塑料传热慢,手握的地方用木头、塑料防止烫手) 2.预测勺子传热快慢,引发探究欲望。 师: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很丰富啊,请同学们看(出示:各种勺子) 师:日常生活巾我们用的子,有塑料的、木头的、饲的、铝的、钢的。你认为它们传热谁快谁 慢? 分组交流预测,汇报, 师: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的排序结果各不相同,那么这些材料的传热到底谁快谁慢呢?怎么做 才能找到答案?(生:实验)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厨具不同部分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作用不同,让学

41、生总识到不同物质的传 热性能是有差别的, 通过预测不同材质勺子的传热快慢, 引发学生探究不同物质传热性能的兴趣。 二、实验探究,获取事实。 (出示:木棒、塑料棒、玻璃棒、铜棒、铝棒、铁棒,烧杯,热水,电子温度计)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这些器材,怎么设计实验,才能让我们观察到它们的传热快慢? 15 1.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2.组织交流 3.师生综合出最佳实验方案,教师明确实验要求:烧杯中倒入热水,将六根连接好温度计的棒 棒放入烧杯,动作婴轻,(PPT 出示摆放图)。观察温度变化,2 分钟后记录温度。(PPT 倒计时 2 分钟) 4.分组实验,填写观测记录表,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为了保证对比实

42、验的公平性,对教材中设计的实验进行了改进,让实验操作简单易 行:是解决六根棒站立不稳的问题,设计制作了一个烧杯盖,上面钻六个孔,使棒棒正好通过,这 样保证棒棒垂直站立并在烧杯中不交叉,二是六根棒和盖固定在一起,可同时放入热水中,并且 接触热水的高度是一样的,保证了实验受热时间的一致性。三是用现代测量技术,解决观察温度变 化的问题,舍去了凡士林粘绿豆这种模糊、向接观察的设计,改用电子温度计直接测量梓棒上端 的温度,电子温度计的显示屏,让学生更直观地测得实验数据。科学实验在保证探究白然本质的 基础上,采集证据的技术手段应该与时俱进,运用现代的测量技术有助于提高效率和准确性,由 定性观察到定量观察,

43、使证据更可靠,结论更可信。 三、分析记录,形成概念 1.各组派一名代表将本组的实验结果填在大记录表上。 2.学生依据记录的温度总表,形成概念。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相应板书传热快的是哪些材料,传热慢的是哪些材料,并说明:不同的材料 传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像铜、铁、铝这类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像木头、玻璃、塑 料这类不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设计意图用大数据统计的方法,汇总全班各组的数据得出真实,可信的结论。 3.拓展观察:热成像仪测量物体传导热的情况(视频素材) 四、强化概念 1.体验活动:光脚站在瓷砖、地板、地毯上的感觉,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2.冬季,为什么要用

44、塑料布把树干包起来?在寒冷地区建造房子时,为什么要在外墙加 1 一层 岩棉板?(防止热传导) 3.请分析下面的事例,说明空气是热的良导体还是不良导体? 4.生活中用气泡膜给食品打包装,除了防震、防碰外,还有什么作用?(防止空气对流,起到保 温的作用) 5,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防止热辐射) 16 6.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能力不同(视频实验) 7.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保温瓶是不是做到这三点?(防止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发生) (出示吴温顺解剂图)保温宏是如何保温的?你知道吗?(保温厄保温原理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几个生活事例及物品的结构分析,让学生意识到要想做到保温效果好,就必

45、考良防止热传递,知道选用不同的材料、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防止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来发生,也 就可以做到保温效果好。 五、拓展延伸 探讨:保温盒材料的选用。 师:“热传递”单元,前三节课我们学习了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物 体的传热本领,通过保温瓶保温原理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要想做到保温效果好,要把热传递的三 种方式都考虑到。有了这些知识,现在要你白制一个保温盒。(ppt 出示保温盒) 先看一下老师这个保温饭包,各部分是什么材料?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出示铝结气泡膜) 诘想一想,制作保温合你雪选择哪些材料?为什么选用这些材料? 分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师:请同学们课后准备材料,下节课我们制作保温盒,看谁的保温盒保温效果好。今天的课就 到这里了,下课。 设计意图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教学的最后部分设计了“制作一个保温盒”的实践活动, 作为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一个综合拓展应川,要完成这个任务,除丁要综合前几节课传导、对流、辐 射的内容,还需要技术工程中的设计、材料选择、加工等经验和能力的支持。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科学 > 苏教版 > 五年级上册(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