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新区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上传人:花好****3 文档编号:188670 上传时间:2021-07-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新区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新区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新区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新区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新区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洛阳市高新区洛阳市高新区 2020202020212021 学年学年五年级语文五年级语文上期末上期末试卷试卷 1. 读一读,写一写,注意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黑沉沉的天就像要 bng t下来,光线 yn n,空气 cho sh。h xio的狂风将桌上的 jng xi吹落在地。路上骑行的小孩儿努力保持着 png hng,爷爷 dng zh他台风将至,尽快回家。gung b中重复着 台风登陆的信息,人们也停止了 mng l,高度 jng ju,严阵以待。 选择题,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入括号内。选择题,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入括号内。 2. 下列加点的多音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水浒传 传 记 传

2、 神 传 说 B. 果实累 累 积累 累 赘 累 累的骨朵 C. 悄 没声儿 静悄 悄 悄 然 悄 无声息 D. 间 隔 间 隙 离间 亲密无间 3. 给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含义,序号正确的一项是( ) 左和右的两面;身边跟随的人;支配,操作;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反正。 (1)街道的左右 两侧种满了高大的梧桐树。 (2)看他的面相,年纪应该在三十岁左右 (3)他总是想左右 别人的想法。 A. B. C. D. 4. 下列词语分类属于同一类的是( ) A. 多事之秋 兵荒马乱 民不聊生 路不拾遗 B. 太平盛世 内忧外患 夜不闭户 安居乐业 C.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诲人不倦 读

3、书三到 D. 举世闻名 兴高采烈 得意忘形 足智多谋 5. 下列句子画线部分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说话直言不讳,让人听得稀里糊涂 B. 盼星星盼月亮,我们终于迎来了寒假。 C. 做事情顾虑太多,前怕狼后怕虎,终究成不了大事 D. 狼牙山五壮士最终因寡不敌众,全部选择了从悬崖上跳下去。 6. 下面句子的主要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绿茶中富含的儿茶酸有益身体健康,但是过量摄入会对人体的 DNA 造成伤害,进而诱发癌症。 A. 绿茶有益健康。 B. 绿茶中的儿茶酸对 DNA 有伤害。 C. 喝绿茶有益健康,但不能过量。 D. 绿茶中富含儿茶酸。 7. 下面关于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

4、的一项是( ) A. 松鼠是法国布封写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惯。 B. 冰心在文中提到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指的是红楼梦 。 C. 慈母情深 中母亲的工作环境与 父爱之舟 中“我”与父亲逛庙会的情景都采用了场景描写的方法。 D. 民间故事一般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本学期所学的猎人海力布 牛郎织女 将相和都是我 国古代民间故事。 按照要求答题。按照要求答题。 8. 读一读,完成下面的填空。 1诗情画意。 诗中有景亦有情。你看那“竹喧归浣女,_”,好一幅村民晚归图;“_, 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水乡春汛图;“月落乌啼霜满天,_”,那却是一幅忧愁难眠图。诗 中情亦是难

5、忘。你品那“王师北定中原日,_”的爱国情,“问渠那得清如许? _”的读书情。 2至理名言。 名言警句指引着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方向。葛洪说的“不饱食以终日,_”, 教会我们惜时; 朱用纯说的“一粥一饭,_;半丝半缕,_”,教育我们勤俭。 9. 补全成语,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丰衣( ) 兵荒( ) ( )盛世 ( )失所 1我发现_、_是形容国家安定的,_、_是形容国家动荡不安的。 (填序号) 2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因为劳动,我们才有了_的幸福生活,才有了如今的 _。 (填序号) 10. 阅读下面的情境,回答问题。 读书是重要的途径,是文化传承的通道。五一班准备开展阅读周活动,请你

6、参与其中。 1“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告诉我们只要多读书多学习,在创作时自然文思泉涌。以 下是本次读书周的宣传语,请仿照句式补充句子。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_,能_。 2 琳琳所在的第一小组本次阅读的主题是“民间故事”。 为了让故事更生动更吸引人, 小组同学们想给 猎 人海力布中以下情节增添细节,请你为他们出谋献策,根据情境把对话补充完整。 “刚才还是活生生的人,现在却变成了毫无生气的石头。”老爷爷用手摸着石头,后悔地说: “_”老奶奶满含热泪,看着石头悲伤地说:“_”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桂花雨(节选)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

7、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 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 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 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 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 院子里的桂花。

8、” 11. 第一段中,“缠”宇写出了“我”_的心情;“喊”字写出了“我”摇桂花时_的心 情。 12. 与“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所用修辞手法不同 的一项是( ) A.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B. 夜空中的星星像无数只眨着的眼睛。 C. 秋天到了,树上的果子都露出笑脸,向小朋友们点头微笑呢! D. 雨后,天空中挂着一座弯弯的彩虹桥。 13. 读文中画“ ”句子,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从中感受到桂花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B. 桂花一年四季常开,所以人们总能闻到桂花香。 C. 从中感受到桂花香气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 D. 作者用“浸”字将无形的香气写得可感可触,对桂花的喜

9、爱和怀念之情蕴含在字里行间。 14. 读文中画“”句子,完成题目。 (1)下列诗句表达的情感与母亲对桂花的情感一致的是( ) A每逢佳节倍思亲 B梅花香自苦寒来 C冷露无声湿桂花 D月是故乡明 (2)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_ 课外阅读。 灯景旧情怀 灯节(元宵节)还是转眼就到了。长工们忙着打扫前院,准备祭品迎龙。大龙要在我们家大院子里滚。 所有的孩子都会提着各种各样的灯来看热闹。我嚷着要买漂亮的灯,跟小朋友们比一比。母亲说:“家里 前前后后全是灯,还不够多吗?”她就是舍不得花钱买。阿标叔又戴起老花眼镜,给我糊一盏在地上慢慢 爬,不像兔子也不像狗的,不知叫什么的灯。四只脚是用洋线团木芯

10、子做的。红纸不透明,哪有外面卖的 那种五光十色透明玻璃纸的灯好看呢?外公老是吹自己会糊各种各样的灯关刀灯、 轮船灯、 莲花灯 可事实上,他只会给我糊直统统的鼓子灯。他说年轻时行,现在手发抖,糊不起来了。我做出很喜欢的样 子说鼓子灯最好,不小心烧个大窟窿,马上可以再用红纸补上。外公笑呵呵地说:“鼓子直通到底,表示 正直,无忧无虑。”外公对什么东西都会说出一番道理来。 十五晚上,前院早已摆好祭桌,几丈长的百子炮高高挑起,人潮一波一波地涌来。我把鼓子灯挂在树 上,在人丛里挤来挤去找小朋友玩。可是一听锣鼓响起,鞭炮齐鸣,我又躲到大人身后,从人缝里看大龙。 大龙昂着头,瞪着一双大眼睛,张牙舞爪地来了。我

11、有点害怕,龙开始舞动了,每个舞龙者手举一段龙身, 穿花似的美妙滚舞。他们平时都是普普通通的农夫,但这时都变成了龙的一部分,那样神奇的契合,看得 我目瞪口呆。心里总是在盼望着,“再多舞一下,再多舞一下”,可是还有好几处祭典,大龙终于摇头摆 尾从大门出去了。人潮也随着散去,最后的热闹高潮也宣告结束了。 我呆呆地站在地上,外公取下鼓子灯递给我说:“快回到厨房帮你妈妈搓汤圆,在汤圆里许个心愿。” “许个什么心愿呢?”我茫茫然地问。 我也不知道。我只想天天像过年这样热闹,外公不要回山里去,爸爸也不要常常出远门。大家都在一 起,还有阿荣伯、阿标叔都要在一起。 外公笑了一下说:“那容易,只要你用功把书念好。

12、” “这跟念书有什么关系呢?”我不大明白。 “只要读书人,无论是男是女,长大后都会有一番事业,有了事业,你就可以接了大家相守在一起, 不是天天跟过年一样热闹吗?” 我还是想不大通。走进厨房,看母亲已经搓了一大木盘的汤圆准备要下了。我在她耳边轻声地说:“妈 妈,代我许个心愿,随便你怎么说。”母亲笑笑,没有作声,只把菜油灯芯剔得高高亮亮,又在碗橱抽屉 里取出那对红蜡烛,就着菜油灯点着了,套在灶上的两个烛台里。“风水烛,一年到头都顺风顺水。”她 喃喃地说。 吃汤圆的时候,我问:“妈妈,您刚才许了个什么心愿呢?”妈妈笑嘻嘻地说:“我不用许什么心愿。 一家人团团圆圆,已经再好没有。外公,您说是吗?”外公

13、摸着白胡须连连点头。 15. 文章中所描述元宵节民俗活动有做花灯、_、_、_。 16. 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正确的一项。 (1)“我”小时候最喜欢灯是( ) A阿标叔糊的不知道叫什么的灯。 B关刀灯、轮船灯、莲花灯。 C五光十色的透明玻璃纸灯。 D外公糊的直统统的鼓子灯。 (2)选文第 2 自然段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 A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 B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C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 (3)关于“我”对外公感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尊敬外公,外公引导“我”做二不正直的人,认真学习的人。 B“我”爱戴外公,不想外公难过,所以表现出很喜欢外公做的鼓子灯的样子

14、。 C“我”不喜欢外公吹牛,他老是说会做各种各样的灯,却只给“我”做鼓子灯。 D“我”深爱外公,希望外公不要回到山里,和“我”生活在一起。 17. 如果“我”在汤圆里许个心愿,会许什么愿?结合短文内容 写一写。 _ 18. 快乐读书吧。 民间故事深受人们的喜爱,请简要介绍一个“八仙过海”中的人物及其故事。 _ 19. 习作。 记忆中的 回顾记忆中的点点滴滴,有父母真挚的爱与温暖,有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有书中栩栩如生的人物,有成长 中的难忘瞬间,请以“记忆中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选择一个场景。运用恰当的方法写完整,写具体。 洛阳市高新区洛阳市高新区 20

15、20202020212021 学年五年级语文上期末学年五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试卷 1. 读一读,写一写,注意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黑沉沉的天就像要 bng t下来,光线 yn n,空气 cho sh。h xio的狂风将桌上的 jng xi吹落在地。路上骑行的小孩儿努力保持着 png hng,爷爷 dng zh他台风将至,尽快回家。gung b中重复 着台风登陆的信息,人们也停止了 mng l,高度 jng ju,严阵以待。 【答案】崩塌 阴暗 潮湿 呼啸 镜匣 平衡 叮嘱 广播 忙碌 警觉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

16、写出正 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匣、衡、警” 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选择题,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入括号内。选择题,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入括号内。 2. 下列加点的多音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水浒传 传 记 传 神 传 说 B. 果实累 累 积累 累 赘 累 累的骨朵 C. 悄 没声儿 静悄 悄 悄 然 悄 无声息 D. 间 隔 间 隙 离间 亲密无间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对字音的辨析。 A 项,不同。 “水浒传、传记”中“传”读音都为:zhun “传神、传说”中“

17、传”读音都为:chun B 项,不同。 “果实累累、累累的骨朵、累赘”中“累”读音都为:li “积累”中“累”读音为:li C 项,不同。 “悄没声儿、静悄悄”中悄”读音都为:qio “悄然、悄无声息”中悄”读音都为:qio D 项,相同。 “间隔、间隙、离间、亲密无间”中“间”读音都为:jin 3. 给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含义,序号正确的一项是( ) 左和右的两面;身边跟随的人;支配,操作;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反正。 (1)街道的左右 两侧种满了高大的梧桐树。 (2)看他的面相,年纪应该在三十岁左右 (3)他总是想左右 别人的想法。 A. B. C. D. 【答案】B 【解析

18、】 【分析】 【详解】考查对多义词的理解和辨析。 (1)结合“左右两侧”来看指道路两边。左右:左和右的两面。 (2)结合“三十岁左右”来看指大约的年龄。左右: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 (3)结合“左右别人的想法”来看指支配别人的想法。左右:支配,操作。 4. 下列词语分类属于同一类的是( ) A. 多事之秋 兵荒马乱 民不聊生 路不拾遗 B 太平盛世 内忧外患 夜不闭户 安居乐业 C.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诲人不倦 读书三到 D. 举世闻名 兴高采烈 得意忘形 足智多谋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归类辨析。 A 项,不同类。 “多事之秋、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形

19、容事故或事变多的时期。 路不拾遗形容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很好。也说道不拾遗。 B 项,不同类。 “太平盛世、夜不闭户、安居乐怡”是形容百姓安居乐怡、天下太平的词语。 “内忧外患”形容指国家内部的动乱和来自国外的侵略。 C 项,同类,表示的均为谦虚好学的意思。 D 项,不同类。 “举世闻名、足智多谋”属于褒义词。 “兴高采烈”形容高兴的状态。 “得意忘形”属于贬义词。 5. 下列句子画线部分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说话直言不讳,让人听得稀里糊涂。 B. 盼星星盼月亮,我们终于迎来了寒假。 C. 做事情顾虑太多,前怕狼后怕虎,终究成不了大事。 D. 狼牙山五壮士最

20、终因寡不敌众,全部选择了从悬崖上跳下去。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词语的理解和搭配能力。 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毫顾忌。 盼星星盼月亮:星星和月亮并非一定的实体,有时可以做喻体,用以表达一定的含义;可用于抒情。表现 出一种渴望的心情。 前怕狼后马虎:形容一个人胆小怕事,做事顾虑太多,举棋不定,踌躇不前的意思。相当于畏首畏尾。 寡不敌众:人少的一方抵挡不住人多的一方。 A 项,有误。 结合“让人听得稀里糊涂”来看搭配不当。 6. 下面句子的主要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绿茶中富含的儿茶酸有益身体健康,但是过量摄入会对人体的 DNA 造成伤害,进而诱发癌症。

21、A. 绿茶有益健康。 B. 绿茶中的儿茶酸对 DNA 有伤害。 C. 喝绿茶有益健康,但不能过量。 D. 绿茶中富含儿茶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主要内容的概括。首先应该看每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再看写每个内容的篇幅,通过比 较找到主要内容。 对于内容重点则要根据每个重点段内容具体概括。 题干说的是喝绿茶不仅有益于人体健康, 而且还能防癌。 所以概括最准确的为 C 项:喝绿茶有益健康,但不能过量。 7. 下面关于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松鼠是法国布封写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惯。 B. 冰心在文中提到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22、”指的是红楼梦 。 C. 慈母情深 中母亲的工作环境与 父爱之舟 中“我”与父亲逛庙会的情景都采用了场景描写的方法。 D. 民间故事一般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本学期所学的猎人海力布 牛郎织女 将相和都是我 国古代民间故事。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D 项错误。 将相和源于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廉蔺交好”(或“负 荆请罪”) 。蔺相如、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愤愤不平,蔺相如以 国家安危为重,处处对廉颇容忍谦让,终使廉颇愧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由此将相和的 故事传为美谈。 按照要求答题。

23、按照要求答题。 8. 读一读,完成下面的填空。 1诗情画意。 诗中有景亦有情。你看那“竹喧归浣女,_”,好一幅村民晚归图;“_, 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水乡春汛图;“月落乌啼霜满天,_”,那却是一幅忧愁难眠图。诗 中情亦是难忘。你品那“王师北定中原日,_”的爱国情,“问渠那得清如许? _”的读书情。 2至理名言。 名言警句指引着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方向。葛洪说的“不饱食以终日,_”, 教会我们惜时; 朱用纯说的“一粥一饭,_;半丝半缕,_”,教育我们勤俭。 【答案】 . 莲动下渔舟 . 西塞山前白鹭飞 . 江枫渔火对愁眠 . 家祭无忘告乃翁 . 为有源头活水来 . 不弃功于寸阴 . 当思来处不易 .

24、恒念物力维艰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识记。 1王维的山居秋暝 ,全诗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 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全词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 风细雨不须归。 张继的枫桥夜泊 ,全诗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陆游的示儿 ,全诗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全诗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 活水来。 2葛洪说的“不

25、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意思是不要整天吃饱喝足没啥正事,不要因为懒惰而浪费 时间。 朱用纯说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意思是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 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9. 补全成语,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丰衣( ) 兵荒( ) ( )盛世 ( )失所 1我发现_、_是形容国家安定的,_、_是形容国家动荡不安的。 (填序号) 2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因为劳动,我们才有了_的幸福生活,才有了如今的 _。 (填序号) 【答案】 . 足食 . 马乱 . 太平 . 流离 . . . . .

26、 .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补全成语,要求我们平时加强对成语的累积。要对成语的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 所填字要符合成语的完整性,注意不要写错别字。选词填空应该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选 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丰衣足食: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兵荒马乱: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 太平盛世:比喻非常兴盛安定的社会。 流离失所:由于灾荒战乱等而流转离散在外,失掉安身的地方。 1 “丰衣足食”与“太平盛世”是形容国家安定的, “兵荒马乱”与“流离失所”是形容国家动荡不安的。 2指因为劳动,我们才有了富裕的生活,应填入“丰衣足食”;指因为劳动,才有了兴盛

27、安定的社会,应 填入“太平盛世”。 10. 阅读下面的情境,回答问题。 读书是重要的途径,是文化传承的通道。五一班准备开展阅读周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告诉我们只要多读书多学习,在创作时自然文思泉涌。以 下是本次读书周宣传语,请仿照句式补充句子。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_,能_。 2 琳琳所在的第一小组本次阅读的主题是“民间故事”。 为了让故事更生动更吸引人, 小组同学们想给 猎 人海力布中以下情节增添细节,请你为他们出谋献策,根据情境把对话补充完整。 “刚才还是活生生的人,现在却变成了毫无生气的石头。”老爷爷用手摸着石头,后悔地说: “_”老奶

28、奶满含热泪,看着石头悲伤地说:“_” 【答案】 . 阶梯 . 助我们攀登知识的高峰 . 海力布,我明知你是个诚实、善良的人,怎 么能不听你的话呢?要是听了你的话赶紧搬家也不至于这样的! . 你为了大家伙儿舍弃了自己的性命, 我们永远感激你! 【解析】 【分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 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结合题干来看运用了比喻修辞。比喻: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

29、体。本体、喻体有 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2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章的理解能力。 作答这类题首先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然后结合想象进行表述,语言表达要合理没答案不 唯一。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桂花雨(节选)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 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 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

30、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 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 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 院子里的桂花。” 11. 第一段中,“缠”宇写出了“我”_的心情;“喊”字写出了“我”摇桂花时_的心 情。 12. 与“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所用修辞手法不同 的一项是( ) A.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B. 夜空中的星星像无数只眨着的眼睛。 C. 秋天到了,树上的果子都露出笑脸,向小朋友们点头微笑呢! D. 雨

31、后,天空中挂着一座弯弯的彩虹桥。 13. 读文中画“ ”句子,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从中感受到桂花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B. 桂花一年四季常开,所以人们总能闻到桂花香。 C. 从中感受到桂花香气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 D. 作者用“浸”字将无形的香气写得可感可触,对桂花的喜爱和怀念之情蕴含在字里行间。 14. 读文中画“”句子,完成题目。 (1)下列诗句表达的情感与母亲对桂花的情感一致的是( ) A每逢佳节倍思亲 B梅花香自苦寒来 C冷露无声湿桂花 D月是故乡明 (2)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_ 【答案】11. . 急切 . 兴奋 12. C 13. B 14. . D

32、 . 作者借母亲的话将杭州小山上的桂花与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进行对比,让我们体会到母 亲对家乡的浓浓的思念。作者用饱含深情的文字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解析】 【分析】 【11 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从“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中可以看出“缠”体现了“我”的着急。 从“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中可以看出“喊”写出了“我”的兴奋。 【12 题详解】 考查对修辞的辨析。 结合题干来看运用了比喻修辞。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 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

33、物。 “秋天到了,树上的果子都露出笑脸,向小朋友们点头微笑呢!”中“露出笑脸、点头微笑”来看属于拟 人修辞。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 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13 题详解】 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结合“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来看写出了桂花香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浸”字将无形 的香气写得可感可触,对桂花的喜爱和怀念之情蕴含在字里行间。但并没有表述桂花一年四季常开,所以 B 项错误。 【14 题详解】 考查对诗词名句的理解辨析以及文章的理解。 结合文章来看不仅写了桂花给“我”童年带来的快乐,也是一份家乡的记忆,也凸显

34、了作者的怀念之情也 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 “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 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梅花香自苦寒来”意思是:梅花飘香来自它度过了寒冷的冬季,比喻引申意思是凡事都须艰苦锻炼,不断 磨砺,才能取得成功。 出自警世贤文 ,原文: 有田不耕仓禀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少壮不经勤学苦, 老来方悔读 书迟。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

35、写一句空。智慧源于勤奋, 伟大出自 平凡。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欲求生富贵 ,须下死功夫。 “冷露无声湿桂花”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原文: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 家? “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原文: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 兵。 译文:

36、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 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 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所以“月是故乡明”符合题意,选 D。 课外阅读。 灯景旧情怀 灯节(元宵节)还是转眼就到了。长工们忙着打扫前院,准备祭品迎龙。大龙要在我们家大院子里滚。 所有的孩子都会提着各种各样的灯来看热闹。我嚷着要买漂亮的灯,跟小朋友们比一比。母亲说:“家里 前前后后全是灯,还不够多吗?”她就是舍不得花钱买。阿标叔又戴起老花眼镜,给我糊一盏在地上慢慢 爬,不像兔子也不像狗的,不知叫什么的灯。四只脚是用洋

37、线团木芯子做的。红纸不透明,哪有外面卖的 那种五光十色透明玻璃纸的灯好看呢?外公老是吹自己会糊各种各样的灯关刀灯、 轮船灯、 莲花灯 可事实上,他只会给我糊直统统的鼓子灯。他说年轻时行,现在手发抖,糊不起来了。我做出很喜欢的样 子说鼓子灯最好,不小心烧个大窟窿,马上可以再用红纸补上。外公笑呵呵地说:“鼓子直通到底,表示 正直,无忧无虑。”外公对什么东西都会说出一番道理来。 十五晚上,前院早已摆好祭桌,几丈长的百子炮高高挑起,人潮一波一波地涌来。我把鼓子灯挂在树 上,在人丛里挤来挤去找小朋友玩。可是一听锣鼓响起,鞭炮齐鸣,我又躲到大人身后,从人缝里看大龙。 大龙昂着头,瞪着一双大眼睛,张牙舞爪地

38、来了。我有点害怕,龙开始舞动了,每个舞龙者手举一段龙身, 穿花似的美妙滚舞。他们平时都是普普通通的农夫,但这时都变成了龙的一部分,那样神奇的契合,看得 我目瞪口呆。心里总是在盼望着,“再多舞一下,再多舞一下”,可是还有好几处祭典,大龙终于摇头摆 尾从大门出去了。人潮也随着散去,最后的热闹高潮也宣告结束了。 我呆呆地站在地上,外公取下鼓子灯递给我说:“快回到厨房帮你妈妈搓汤圆,在汤圆里许个心愿。” “许个什么心愿呢?”我茫茫然地问。 我也不知道。我只想天天像过年这样热闹,外公不要回山里去,爸爸也不要常常出远门。大家都在一 起,还有阿荣伯、阿标叔都要在一起。 外公笑了一下说:“那容易,只要你用功把

39、书念好。” “这跟念书有什么关系呢?”我不大明白。 “只要读书人,无论是男是女,长大后都会有一番事业,有了事业,你就可以接了大家相守在一起, 不是天天跟过年一样热闹吗?” 我还是想不大通。走进厨房,看母亲已经搓了一大木盘的汤圆准备要下了。我在她耳边轻声地说:“妈 妈,代我许个心愿,随便你怎么说。”母亲笑笑,没有作声,只把菜油灯芯剔得高高亮亮,又在碗橱抽屉 里取出那对红蜡烛,就着菜油灯点着了,套在灶上的两个烛台里。“风水烛,一年到头都顺风顺水。”她 喃喃地说。 吃汤圆的时候,我问:“妈妈,您刚才许了个什么心愿呢?”妈妈笑嘻嘻地说:“我不用许什么心愿。 一家人团团圆圆,已经再好没有。外公,您说是吗

40、?”外公摸着白胡须连连点头。 15. 文章中所描述的元宵节民俗活动有做花灯、_、_、_。 16. 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正确的一项。 (1)“我”小时候最喜欢的灯是( ) A阿标叔糊的不知道叫什么的灯。 B关刀灯、轮船灯、莲花灯。 C五光十色的透明玻璃纸灯。 D外公糊的直统统的鼓子灯。 (2)选文第 2 自然段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 A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 B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C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 (3)关于“我”对外公感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尊敬外公,外公引导“我”做二不正直的人,认真学习的人。 B“我”爱戴外公,不想外公难过,所以表现出很喜欢外公做的

41、鼓子灯的样子。 C“我”不喜欢外公吹牛,他老是说会做各种各样的灯,却只给“我”做鼓子灯。 D“我”深爱外公,希望外公不要回到山里,和“我”生活在一起。 17. 如果“我”在汤圆里许个心愿,会许什么愿?结合短文内容 写一写。 _ 【答案】15. . 看舞龙 . 搓汤圆 . 许心愿 16. . C . B . C 17. 希望家人、朋友永远在一起。 【解析】 【分析】 【15 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学生在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注意找出文章的主要介绍对象和主要事件,准确把握 和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结合“龙开始舞动了,每个舞龙者手举一段龙身,穿花似的美妙滚舞。”、“看母亲已经搓了一大木盘的 汤

42、圆准备要下了。”、“许个什么心愿呢?我茫茫然地问。”中可以看出。 【16 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1)结合“红纸不透明,哪有外面卖的那种五光十色透明玻璃纸的灯好看呢”可以看出。 (2)结合“我把鼓子灯挂在树上,在人丛里挤来挤去找小朋友玩。可是一听锣鼓响起,鞭炮齐鸣,我又躲 到大人身后,从人缝里看大龙。”和“心里总是在盼望着,再多舞一下,再多舞一下”可以看出运用 了动作和心理描写。 (3)“公老是吹自己会糊各种各样的灯关刀灯、轮船灯、莲花灯可事实上,他只会给我糊直统统 的鼓子灯。”中没有交代“我”不喜欢外公的灯,所以 C 是错的。 【17 题详解】 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类题要结合

43、文章进行分析,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作答,语言表达要合理,答 案不唯一。 18. 快乐读书吧。 民间故事深受人们的喜爱,请简要介绍一个“八仙过海”中的人物及其故事。 _ 【答案】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就是何仙姑,她原名叫何琼。十四岁那年,她在河边遇见了一位长胡子老爷爷, 老爷爷很慈祥并送给了她一颗蟠桃。她接过,谢了老爷爷,然后三下五除二地把蟠桃吃下了肚。回家后, 她一连几天都不感饥饿,因而也就不想吃东西,精神却比以往更旺盛。一个月之后,何琼又遇到了那位老 爷爷,这次他把她带到云母山上,教她如何采集云母以及怎样服食云母。何琼按照他的话,每天到云母山 上采食云母,渐渐感觉到自己身轻如

44、燕,往来山顶,行走如飞。此外,她还能辨识和采摘山中的各种仙草 灵药,为附近的百姓治疗各种疾病,且能预测人事,因此周围的人都称她是“何仙姑”。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民间传说的了解,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学习书本知识之外还要对中国古代的神话故 事等多加了解。 本题考查“八仙过海”的故事,其中八个神仙分别是: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 子、蓝采和、何仙姑。在传说中,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铁拐李有铁杖及葫芦,汉钟离有芭蕉扇,张果老 有纸叠驴和鱼鼓,蓝采和有花篮,何仙姑有莲花,吕洞宾有长剑,韩湘子有横笛,曹国舅有云阳板。他们 随身所携带的法器各有妙用。“八仙过海”就是关于

45、八位神仙各自发挥自己本领顺利渡过东海的故事。 19. 习作。 记忆中的 回顾记忆中的点点滴滴,有父母真挚的爱与温暖,有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有书中栩栩如生的人物,有成长 中的难忘瞬间,请以“记忆中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选择一个场景。运用恰当的方法写完整,写具体。 【答案】 记忆中的那双手 曾经,那双手粗壮而有力,大手牵小手,挽着我走进了幼儿园,走过了小学的六年。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的一个春天,父亲带我去机场放风筝。那时我还不懂事,小手拽着风筝在草坪里 跑呀,跑呀,可风筝就是飞不高。淘气的我跑到父亲身边,扯了扯父亲的衣裳撒娇道:“爸爸,风筝总飞 不高,你能让它飞起来吗?”父亲微笑着说:“好,我们这就让他飞起来,让它飞得很高很高。”于是, 父亲用他那温暖的双手将轻轻抱起,揽在怀中。然后,父亲捡起草坪上的风筝递到我手中,并让我左手拿 线,右手拽着风筝。随后,他逆着风向前方奔跑,等到风势变大,他便将右手伸到我的小手上,一同将风 筝掷向空中。然后父亲慢下了脚步,和我一同望着那风筝飞向蔚蓝的空。那时,我一直认为是父亲那双温 暖的手给予了风筝力量,才让它飞向自由的蓝天。 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期末试卷 > 五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