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花好****3 文档编号:187869 上传时间:2021-07-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98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2021 学年哈尔滨市南岗区九年级 (上) 月考化学试卷 (学年哈尔滨市南岗区九年级 (上) 月考化学试卷 (9 月份)月份)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2 分)2019 年 10 月 1 日,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 70 岁生日。这次阅兵编 59 个方(梯)队和联合军 乐团,总规模约 1.5 万人,各型飞机 160 余架、装备 580 台(套) ,是近几次阅兵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下 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阅兵仪式上东风41 导弹首次亮相,发动机的外壳材料

2、是有机纤维,该材料拥有高强度、低密度 等优异性能 B受阅装备一个共性亮点是,信息化程度普遍比较高,而在化学中单晶硅为信息技术和新能源开发提 供了基础材料 C徒步方队首次安排女将军受阅,检阅服采用合成纤维与棉花混合纺织制作 D天安门广场红旗飘扬,礼花漫天,礼花的燃放对环境没有影响 2 (2 分) “TNT”是一种黄色粉末,呈鱼鳞状,难溶于水,可用于水下爆破。在使用车辆运输“TNT”时, 应该在车辆上悬挂下列哪个安全标志( ) A爆炸品 B易燃气体 C易燃固体 D自燃物品 3 (2 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 B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C吸取液体药品 D固体药品的取

3、用 4 (2 分)下列在实验室中取用药品的做法错误的是( ) A做完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 B块状固体药品取用时可以用镊子,取用粉末状药品可用药匙或纸槽 C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说明用量,一般取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即可 D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里,常用倾倒法取用 5 (2 分)关于化学发展史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拉瓦锡利用天平进行定量研究,弄清了物质燃烧的本质 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C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 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6 (2 分)下列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盐酸挥发 B干冰升华 C弯玻璃管 D铁制品锈蚀 7

4、 (2 分)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生铁制成铁锅 B金刚石作装饰品 C铜丝作导线 D氢气作高能燃料 8 (2 分)下列数字问题叙述不准确的是( ) A化学不断地发展着,目前,人们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有上亿种 B纳米铜具有超塑延展性,在室温下可拉长 50 倍而不出现裂纹 C蜡烛燃烧火焰分为三层 D用试管夹夹住试管时,要夹在距管口约处 9 (2 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是古代炼丹术士和炼金士的作坊 C蜡烛燃烧时会有白烟生成,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 D氮气的性质不活泼,

5、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0 (2 分)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造成了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 管壁有水;试管底部接触灯芯;试管内的液体体积超过了试管容积的;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 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后立即用冷水清洗;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 B C D 11 (2 分)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B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 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 D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 12 (2 分)通过物质性质的学习,我们知道根据物质的性质可对物质进行区分,下列实验室区分物质的两 种方法完全不正确的是( )

6、A B C D 区分物质 氧气和二 氧化碳 白糖和食 盐 白醋和白 酒 铁丝和铜 丝 第一方案 分别通入 澄清石灰 水 观察颜色 闻气味 观察颜色 第二方案 观察颜色 品尝味道 溶于水 用磁铁吸 引 AA BB CC DD 13 (2 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且完整的是( ) A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 B澄清石灰水中滴加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C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白色固体逐渐减少,固体表面有气泡生产 D胆矾研碎:蓝色粉末状固体变成蓝色块状 14 (2 分)下列有关实验事故的可能原因分析中,错误的是( ) A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可能原因:用酒精

7、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B滴管被沾污,可能原因: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了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后,发现标签被腐蚀,可能原因:拿细口瓶倒液时,标签没向手心 D用试管刷刷洗试管后,试管破裂,可能原因:刷洗时,试管里注入水过多 15 (2 分)小铁同学欲用量筒取 19mL 液体,将量筒放平后,仰视读数为 16mL,他又加入少许液体后,平 视读数恰好为 19mL。则小铁实际加入的少许液体体积( ) A3mL B小于 3mL C大于 3mL D无法研究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6-23 小题,共小题,共 40 分)分) 16 (6 分)请结合下列图示,回答相关的问题: (1)用 的高分子薄膜做的

8、鸟笼,可以使鸟和鱼共同生活在水面以下。 (2)取少量 (俗称胆矾或蓝矾)放在 内,用 把胆矾研碎。 (3)乙醇,俗称为 ,可通过高粱、玉米和薯类等发酵、蒸馏而得到,可作燃料。 (4)翠绿色的孔雀石等铜矿石上面燃烧炭火,会有紫红色的 (填元素符号)生成。 17 (5 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础,请完成下列内容: (1)在容器口塞橡胶塞,应把 ,切不可 以免压破容器 (2)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 ; (3)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子上的原因 ; (4)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 。 18 (5 分)如图是常见的一些化学实验仪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

9、1)C 仪器的用途是 ; (2)B 仪器在读数时,视线的位置是 ; (3)D 仪器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是 ; (4)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实验操作中选用的仪器是 (填写名称) ; (5)E 仪器在使用完毕后,应如何熄灭 。 19 (3 分)长途运输鱼苗时,人们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起到给水中增加氧气的作 用。纯的过氧化钠为淡黄色,溶于乙醇,溶于碱,放入水中会产生气泡,鱼儿就会呼吸顺畅。根据以上 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是 ; (2)推测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有 。 20 (7 分)小铁在实验室完成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 CO2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B 图

10、实验开始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如 A 图所示用手紧握试管后,现象为 ,证明该装置气 密性良好。 (2)B 图实验开始后能观察到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 ; (3) B 图烧杯中导管口出现气泡的原因: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生成 使试管内 , 外 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产生上述现象; (4)若收集 B 图反应产生的气体于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实验现象为 ; (5)小铁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困难,B 图烧杯中除看见气泡外无其他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 21 (2 分)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本学期我们开启了对于化学这一学科的学习,化学使世界 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化学给我们带来惊喜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

11、“惊吓” ,比如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染 的因素主要有:物理变化引起的,化学变化引起的等。据此应将下列事实中的 C 与 (填字母) 归为一类,依据是 。 A.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烟尘 B.建筑施工导致尘土飞扬 C.森林火灾产生的烟雾 D.生物腐烂放出一氧化碳 22 (6 分)某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蜡烛是由 和 组成的。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横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 ,约 1s 后取出, 可以看到火柴梗 最先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

12、杯内倒入 少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的产物为 、 。 (填名称) 23 (6 分)小胖和几位同学去 4S 店观看工人师傅修车,他们发现,工人师傅从一个钢瓶中将气体通过气泵 打入轮胎中,于是他们对这种气体的成分产生了兴趣,工人师傅说是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空气中的 一种,于是他们开始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轮胎中填充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均为无色气体;氮气和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氧气 不能燃烧,但是可以支持其他气体燃烧;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而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其 他气体不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浑浊 【猜想与假设

13、】几位同学说出了自己的猜想: 小武猜想:无色气体是氧气 小明猜想: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 小黄猜想:无色气体是空气 小李猜想:无色气体是氮气 【进行实验】小胖收集了部分钢瓶中的气体盛放在多个集气瓶中,取其中一瓶伸入燃着的小木条,观察 到小木条熄灭 【反思与评价】小胖认为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排除小武和小黄的猜想,他的理由是: ,若小武的猜 想正确,我们应该看到的现象是: ,为了进一步探究小李和小明的猜想谁的正确,请你根据资料 中的信息,选择适当药品帮助小胖同学完成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另取一瓶气体样品, ,观察到澄 清石灰水没有明显变化,由此确认 的猜想正确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4、(一、选择题(1-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2 分)2019 年 10 月 1 日,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 70 岁生日。这次阅兵编 59 个方(梯)队和联合军 乐团,总规模约 1.5 万人,各型飞机 160 余架、装备 580 台(套) ,是近几次阅兵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下 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阅兵仪式上东风41 导弹首次亮相,发动机的外壳材料是有机纤维,该材料拥有高强度、低密度 等优异性能 B受阅装备一个共性亮点是,信息化程度普遍比较高,而在化学中单晶硅为信息技术和新能源开发提 供了基础

15、材料 C徒步方队首次安排女将军受阅,检阅服采用合成纤维与棉花混合纺织制作 D天安门广场红旗飘扬,礼花漫天,礼花的燃放对环境没有影响 【分析】A.根据有机纤维的特点来分析; B.根据单晶硅的用途来分析; C.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D.根据燃放礼花对环境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解:A.有机纤维拥有高强度、低密度等优异性能,选项说法正确; B.在化学中单晶硅为信息技术和新能源开发提供了基础材料,可用于制芯片,选项说法正确; C.检阅服采用合成纤维与棉花混合纺织制作,选项说法正确; D.礼花燃放过程中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而造成空气污染,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

16、系,解题时根据材料的分类与性质、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来分 析解答即可。 2 (2 分) “TNT”是一种黄色粉末,呈鱼鳞状,难溶于水,可用于水下爆破。在使用车辆运输“TNT”时, 应该在车辆上悬挂下列哪个安全标志( ) A爆炸品 B易燃气体 C易燃固体 D自燃物品 【分析】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来考虑,并结合面粉厂应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TNT”是一种黄色粉末,呈鱼鳞片状,难溶于水,可用于水下爆破,属于易爆品。 A、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爆品标志,故选项正确。 B、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气体标志,故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固体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自燃物品标志,故

17、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 (2 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 B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C吸取液体药品 D固体药品的取用 【分析】A、根据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 “一斜、二送、三直立” )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先把玻璃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橡皮塞 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使用酒精灯时要

18、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 误 C、使用胶头滴管时,伸入液体前,应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图中液体 中有气泡产生,说明伸入液体前没有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直立起来,图中所示操 作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 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 (2 分)下列在实验室中取用药品的做法错误的是( ) A做完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 B块状固体药品取用时可以用镊子

19、,取用粉末状药品可用药匙或纸槽 C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说明用量,一般取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即可 D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里,常用倾倒法取用 【分析】A、根据实验后剩余药品的给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液体药品的用量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液体药品的存放和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做完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要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以防污染试剂。故做 法正确; B、块状固体药品取用时可以用镊子,取用粉末状药品可用药匙或纸槽,故做法正确; C、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 12mL,固体只需

20、盖满试 管底部,故说法错误; D、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里,常用倾倒法取用,故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 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 (2 分)关于化学发展史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拉瓦锡利用天平进行定量研究,弄清了物质燃烧的本质 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C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 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拉瓦锡、门捷列夫、道尔顿在化学上作出的贡献 【解答】解: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没有弄清物质燃烧的本质,故 A

21、 说 法错误。 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故 B 说法正确; C、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分别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故 C 说法正确; 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故 D 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化学的发展史,化学家们的贡献 6 (2 分)下列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盐酸挥发 B干冰升华 C弯玻璃管 D铁制品锈蚀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 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浓盐酸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

22、误; B、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弯玻璃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铁制品锈蚀生成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 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7 (2 分)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生铁制成铁锅 B金刚石作装饰品 C铜丝作导线 D氢气作高能燃料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的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 表现出来。 【解答】解:A、生铁制成铁锅,不需要发

23、生化学变化,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此项错误。 B、金刚石作装饰品需要研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此项错误。 C、铜丝作导线,导电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此项错误。 D、氢气作高能燃料是通过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体现出来的,发生了化学变化,此项正确。 故选:D。 【点评】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这个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 出来。 8 (2 分)下列数字问题叙述不准确的是( ) A化学不断地发展着,目前,人们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有上亿种 B纳米铜具有超塑延展性,在室温下可拉长 50 倍而不出现裂纹 C蜡烛燃烧火焰分为三层 D用试管夹夹住试管时,要夹在距管口约处 【分析】A、根

24、据化学成就分析; B、根据性质与表现的关系分析; C、根据蜡烛燃烧现象分析; D、根据试管夹的使用方法分析。 【解答】解:A、化学不断地发展着,目前,人们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有上亿种,故正确; B、在室温下可拉长 50 多倍而不出现裂纹,说明具有超塑延展性,故正确; C、蜡烛燃烧火焰分为三层,即外焰、内焰和焰心,故正确; D、用试管夹夹住试管时,要夹在距管口约为试管长度的处,故不准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涉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成就、信息认知等,难度不大。 9 (2 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是古代炼丹术士和炼金士

25、的作坊 C蜡烛燃烧时会有白烟生成,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 D氮气的性质不活泼,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古代炼丹术士和炼金士的贡献,进行分析判断。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化学变化本质特征是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B、在炼丹术和炼金术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发明了很多化学实验工具等,化学实验室的前 身是古代炼丹术士和炼金士的作坊,故选项说法正确。 C、熄灭蜡烛时火焰上方有白烟产生,白烟是石蜡蒸气

26、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燃着的火 柴能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氮气的性质不活泼,但不是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镁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故选项 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蜡烛燃烧的现象、化学变化的特征、氮气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 关键。 10 (2 分)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造成了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 管壁有水;试管底部接触灯芯;试管内的液体体积超过了试管容积的;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 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后立即用冷水清洗;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给试管内物质加热的

27、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不会引起试管炸裂; 试管壁有水,容易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炸裂; 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引起试管炸裂; 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会使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喷出,不会引起试管炸裂; 没有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会引起试管炸裂; 加热后立即用冷水清洗,容易导致试管骤冷使试管炸裂。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 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1 (2 分)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28、 B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 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 D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 【分析】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 温度最高,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把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故选项说法 正确。 B、取一只蜡烛,能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小的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蜡烛燃烧时,有液体流下,说明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故选项说法正确。 D、石蜡具有可燃性,燃烧时放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蜡烛燃烧的实

29、验探究,掌握蜡烛燃烧的现象、石蜡的性质等并能灵活运用 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2 分)通过物质性质的学习,我们知道根据物质的性质可对物质进行区分,下列实验室区分物质的两 种方法完全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区分物质 氧气和二 白糖和食 白醋和白 铁丝和铜 氧化碳 盐 酒 丝 第一方案 分别通入 澄清石灰 水 观察颜色 闻气味 观察颜色 第二方案 观察颜色 品尝味道 溶于水 用磁铁吸 引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分析解答,鉴别时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能将物质鉴别出来。 【解答】解: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的气体,不能鉴别;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

30、浑浊,氧气 则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B、白糖和食盐都是白色粉末,实验室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C、白醋和白酒气味不同,可以鉴别;白醋和白酒都是无色的液体,都能溶于水,不能鉴别,故选项错 误; D、铁丝是银白色的金属,而铜丝是红色的金属,观察颜色可以鉴别;铁丝能被磁铁吸引,铜丝不能被 吸引,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要求选用的鉴别方法须有 明显的不同实验现象。 13 (2 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且完整的是( ) A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 B澄清石灰水中滴加酚酞溶液

31、: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C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白色固体逐渐减少,固体表面有气泡生产 D胆矾研碎:蓝色粉末状固体变成蓝色块状 【分析】A、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胆矾研碎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会观察到产生蓝色 沉淀,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B、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显碱性,滴加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白色固体逐渐减少,固体表面

32、有气泡生产, 故选项说法正确。 D、胆矾研碎,蓝色块状固体变成蓝色粉末状,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 注意物质颜色的变化。 14 (2 分)下列有关实验事故的可能原因分析中,错误的是( ) A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可能原因: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B滴管被沾污,可能原因: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了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后,发现标签被腐蚀,可能原因:拿细口瓶倒液时,标签没向手心 D用试管刷刷洗试管后,试管破裂,可能原因:刷洗时,试管里注入水过多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33、判断; B、根据胶头滴管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 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以防发生火灾,故分析正确; B、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导致滴管被沾污,故分析正确; C、取用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故分析正确; D、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可能会捣碎试管,试管里注入水过多不会造成试管破裂,故分析 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

34、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 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5 (2 分)小铁同学欲用量筒取 19mL 液体,将量筒放平后,仰视读数为 16mL,他又加入少许液体后,平 视读数恰好为 19mL。则小铁实际加入的少许液体体积( ) A3mL B小于 3mL C大于 3mL D无法研究 【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 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加入液体 的体积大小。 【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该同学用量筒量取 液体,量筒放平稳,仰视读数为 16mL,实

35、际体积大于 16 毫升;他又加入少许液体后,平视读数恰好为 19mL, 其读数与实际相同, 那么实际体积应为 19 毫升; 则该同学实际加入量筒中的液体体积小于 3mL。 故选:B。 【点评】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量筒操作错误时会出现“俯大仰小” ,即俯视读数,数值比实际体 积大,反之,则小。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6-23 小题,共小题,共 40 分)分) 16 (6 分)请结合下列图示,回答相关的问题: (1)用 具有防水性质 的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可以使鸟和鱼共同生活在水面以下。 (2)取少量 五水硫酸铜 (俗称胆矾或蓝矾)放在 研钵 内,用 研杵 把胆矾研碎。 (3)乙醇,

36、俗称为 酒精 ,可通过高粱、玉米和薯类等发酵、蒸馏而得到,可作燃料。 (4)翠绿色的孔雀石等铜矿石上面燃烧炭火,会有紫红色的 Cu (填元素符号)生成。 【分析】 (1)根据高分子材料的特性分析; (2)根据仪器的用途分析; (3)乙醇俗称为酒精; (4)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树木灼烧后产生的木炭具有还原性,能 将铜还原出来。 【解答】解: (1)用具有防水性质的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可以使鸟和鱼共同生活在水面以下; (2)五水硫酸铜是硫酸铜的晶体,俗名胆矾或蓝矾,研钵用于将固体研细,可用研杵把胆矾研碎; (3)乙醇俗称为酒精; (4)古人在翠绿色的孔雀石等铜矿石上

37、面燃烧炭火,会有红色的铜生成其中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为氧 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生成红色的铜。 故答案为: (1)具有防水性质; (2)五水硫酸铜;研钵;研杵; (3)酒精; (4)Cu。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化学材料、物质的性质等,要记忆有关的知识点, 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7 (5 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础,请完成下列内容: (1)在容器口塞橡胶塞,应把 橡胶塞慢慢旋转着塞进容器口 ,切不可 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 塞子 以免压破容器 (2)不要

38、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 污染滴管 ; (3)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子上的原因 防止污染塞子,并进而污染药品 ; (4)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 玻璃仪器内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 【分析】 (1)根据在容器口塞橡胶塞的注意事项分析即可; (2)滴管在使用时如果平放或倒放,会使滴管内残留的药液倒流入胶头内,据此来分析即可; (3)瓶塞正方在桌面上会被污染,再塞入试剂瓶后会对瓶内药品造成污染据此分析即可; (4)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玻璃仪器内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据此填空即可 【解答】解: (1)应手拿橡胶塞,把橡胶塞慢慢旋转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

39、进 塞子,以免压破容器; (2)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污染滴管; (3)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子上的原因防止污染塞子,并进而污染药品; (4)当洗过的玻璃仪器内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故答案为: (1)橡胶塞慢慢旋转着塞进容器口;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 (2)污染滴管; (3) 防止污染塞子,并进而污染药品; (4)玻璃仪器内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掌握正确的实验技能操作和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是同学们必须具备 的能力 18 (5 分)如图是常见的一些化学实验仪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C 仪器

40、的用途是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 (2)B 仪器在读数时,视线的位置是 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 (3)D 仪器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是 收集满气体后必须盖上毛玻璃片 ; (4)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实验操作中选用的仪器是 集气瓶、水槽 (填写名称) ; (5)E 仪器在使用完毕后,应如何熄灭 用灯帽盖灭 。 【分析】根据常用的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1)C 仪器是试管,试管的用途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故填: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 容器; (2)B 仪器是量筒,在读数时,视线的位置是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填: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 持水平;

41、 (3)D 仪器是集气瓶,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是收集满气体后必须盖上毛玻璃片;故填:收集满气体后必 须盖上毛玻璃片; (4)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实验操作中选用的仪器是集气瓶、水槽;故填:集气瓶、水槽; (5)E 仪器是酒精灯,在使用完毕后,应用灯帽盖灭;故填:用灯帽盖灭。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9 (3 分)长途运输鱼苗时,人们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起到给水中增加氧气的作 用。纯的过氧化钠为淡黄色,溶于乙醇,溶于碱,放入水中会产生气泡,鱼儿就会呼吸顺畅。根据以上 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是

42、 淡黄色,溶于乙醇,溶于碱 ; (2)推测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有 能和水反应 。 【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 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解答】解: (1)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淡黄色,溶于乙醇,溶于碱。 故填:淡黄色,溶于乙醇,溶于碱。 (2)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能和水反应。 故填:能和水反应。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 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20 (7 分)小铁在实验室完成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 CO2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B 图实验

43、开始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 如 A 图所示用手紧握试管后, 现象为 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 , 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2)B 图实验开始后能观察到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 石灰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 (3) B 图烧杯中导管口出现气泡的原因: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生成 二氧化碳 使试管内 压强增大 , 大于 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产生上述现象; (4)若收集 B 图反应产生的气体于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实验现象为 木条熄灭 ; (5)小铁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困难,B 图烧杯中除看见气泡外无其他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石灰水变质或 盐酸的浓度过大 。 【分析】 (1)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来分析;

44、 (2)根据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来分析; (3)根据装置内的压强变化来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来分析; (5)根据实验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来分析。 【解答】解: (1)B 图实验开始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如 A 图所示用手紧握试管后,若观察到导管口处 有气泡冒出,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填: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 (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 B 图实验开始 后能观察到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石灰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故填:石灰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3)B 图烧杯中导管口出现气泡的原因: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试管内压

45、强增大,大于 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产生上述现象;故填:二氧化碳;压强增大;大于; (4)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若收集 B 图反应产生的气体于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 观察到木条熄灭;故填:木条熄灭; (5)若澄清的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可能是石灰水变质,也可能是盐酸的浓度过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 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故填:石灰水变质或盐酸的浓度过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气体的制取、收集、实验步骤等,是中考常考的内容,只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 决 21 (2 分)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本学期我们开启了对于化学这一学科的学习,化学使世界 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化学给我们带

46、来惊喜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惊吓” ,比如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染 的因素主要有:物理变化引起的,化学变化引起的等。据此应将下列事实中的 C 与 AD (填字母) 归为一类,依据是 有新物质生成 。 A.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烟尘 B.建筑施工导致尘土飞扬 C.森林火灾产生的烟雾 D.生物腐烂放出一氧化碳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 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C.森林火灾产生的 烟雾,烟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A.节日燃放

47、烟花爆竹产生烟尘,烟尘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生物腐烂放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建筑施工导致尘土飞扬,没有新物质 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AD;有新物质生成。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 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2 (6 分)某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蜡烛是由 石蜡 和 棉线烛芯 组成的。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横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 ,约 1s 后取出, 可以看到火柴梗 两端 最先变黑,结论

48、:蜡烛火焰的 外焰 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 少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的产物为 水 、 二氧化碳 。 (填名称) 【分析】 根据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 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 外焰温度最高, 结合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 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1)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 (2)温度越高,木条碳化越快,把一根火柴梗横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 1s 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接 触火焰的部位的两端先变黑,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水。片刻后取下烧杯,迅 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石蜡;棉线烛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月考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