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小升初语文专项总复习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实词、虚词总结(一)

上传人:花好****3 文档编号:187173 上传时间:2021-07-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小升初语文专项总复习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实词、虚词总结(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1年小升初语文专项总复习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实词、虚词总结(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1年小升初语文专项总复习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实词、虚词总结(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1年小升初语文专项总复习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实词、虚词总结(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1年小升初语文专项总复习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实词、虚词总结(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升初专项总复习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实词、虚词(一)小升初专项总复习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实词、虚词(一) 通假字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说(yu) :通“悦”,愉快。 2.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 扁鹊见蔡桓公 )齐:通“剂”。 3.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 为学 )屏:通“摒”。 4.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伤仲永 )扳:通“攀”,牵,引。 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 愚公移山 )厝:通“措”,放置。 7.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闲情记趣 )强:通“僵”,僵硬。 8.圣人非

2、所与熙也。 ( 晏子故事两篇 )熙:通“嬉”,开玩笑。 9.子黑子九距之。 ( 公输 )距:通“拒”,挡。 10.左手倚一衡木。 ( 核舟记 )衡:通“横”。 11.困于心,衡于虑。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1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错:通“措”。 13.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适:通“谪”。 14.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被:通“披”。 15.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 16.其真无马邪?(马说)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1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18

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皆。 19.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20.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辩:通“辨”,辨别。 21.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信:通“伸”。 22.四支僵硬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 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1.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 桃花源记 ) 2.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桃花源记 ) 3.可以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对某事表赞同。 例

4、句: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曹刿论战 ) 4.兵 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例句:兵甲已足( 出师表 ) 5.居 古义:停留、过了。 今义:居住、住所。 例句:居十日,扁鹊复见( 扁鹊见蔡桓公 ) 6.去 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 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两小儿辩日 ) 7.亲戚 今义:旁系亲属; 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例句: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8. 非常 今义:很、大(副词); 古义:意外事故(名词)。 例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9.无论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更不必说。 例句:问今是何世,乃不

5、知有汉,无论魏晋。 10.更衣 今义:换衣服; 古义:上厕所。 例句: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11.卿卿 今义:低声交谈,也可指虫的叫声; 古义:织布机声。例如: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叹息声。 例句: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 12.何苦 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古义:哪怕,伯什么;怎怕。 例句: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13.卑鄙 今义:品质恶劣; 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常用作谦词。 例句:先帝不以臣卑鄙,猩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4.春秋 今义春季、秋季;时代名称; 古义:年龄。 例句:天子春秋鼎盛。 (皇上正当壮年) 一年。例如:峻姑不知春秋。 书名。 孔子

6、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15.左右 今义:大致范围(方位词);控制(动词); 古义:侍卫人员。 例句:王顾左右而言它。 16.大风 今义:大的风; 古义:麻风病。 例句:可以已大风。 17.烈士 今义:为革命而牺牲的人。 古义: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 例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8.扶老 今义:扶着老人; 古义:拐杖。 例句:策扶老以流愁。 19.留意 今义:当心、注意; 古义:考虑。 例句:先生可留意矣。 20.鞠躬 今义:行礼; 古义:弯着身子。例句:我鞠躬不敢息。 恭敬地、谨慎地。例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1. 一毛 今义:一角钱; 古义:一很小草。 例句:以残年余力,曾

7、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一根汗毛。例句: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22.不好 今义:坏; 古义:不美。 例句:是女子不好。烦大巫为人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23.操持 今义:料理、筹划; 古义:拿着。 例句: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族尽落。 24.妖怪 今义:迷信传说中的怪物; 古义:妖异、奇怪的现象;反常的现象。 例句: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 25.山东 今义:山东省; 古义:指战国时泰国蜡山、函谷关以东之楚、赵、韩、魏、燕、齐六国。 例句: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泛指太行山以东地区。例句:晋兵先下山东。 26.把握 今义:抓住成功的可靠性; 古

8、义:手掌内。 例句: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 27.反复 今义:重复; 古义:扭转形势。例句: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令,三致志焉。 书信往返。例句: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 28.便宜 今义:物品价格低; 古义:有利和应该做的事。 例句: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29.南面 今义:南边; 古义:面南而坐,即称帝。 例句: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30.小子 今义:北方人称男孩;对青年人的鄙称; 古义:小孩子(有贬义)。例句: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长辈称晚辈。例如:小于何莫学夫诗 。 31.同志 今义:革命群众的互

9、称; 古义:志同道合的人。 例句:同志者或不远千里而致。 32.中心 今义:文章的主旨;主要场合或指挥机构;事物的重心; 古义:心里。 例句: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33.指示 今义: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 古义:指出,给人看。 例句:壁有理,请指示王 34. 祖父 今义:父亲的父亲 古义:祖辈和父辈。 例句:思跃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35.作文 今义: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 古义:写文章。 例句:属于作文以记之。 36.因而 今义:表示结果的连词: 古义:趁此。 例句: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37.前进 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 古义:前,走上前去:进,奉献。

10、 例句:于是相如前进击,因跪请秦王。 38.弟兄 今义:同辈之间;旧时军队称士兵; 古义:有时指兄。 例句: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实词实词 1.值: 遇到、 正好、 价值 2.执:拿着、掌管、固执 3.是:这、判断动词、正确 4.佯:假装 5.尝:曾经 6.危:高、危 7.居:停留、处在、居住 8.诸:几个、兼词 9.讫:完结 10.负:背、违背、凭借 11.但:只是 12.田:田地、通“畋”打猎、通“佃”耕种 13.子:子女、对人尊称、你 14.谢:道歉、推辞、凋谢、感激 15.及:到、等到、赶得上、以及 16.具:器具、具有、准备、通“俱”全、都;详细 17.方:刚好、正好;才、当、

11、、的时候、方圆、方正 18.直:与“竖”相对、只、仅仅,一直、通“值”价值 19.市:集市、买 20.次第:依次 21.中道:半路上 22.逮:到、捉拿 23.俟:等待 24.少时:年轻 25.加冠:男子成年 26.王:君王、称王 27.矢:箭头 28.特:只是 29.易:交换、改变,容易 30.习:复习、温习 31.除=拜:任命官职;除去 32.奚为: 什么, 怎么样 33.熙: 光明, 兴盛, 通“嬉”嬉戏,开玩笑 34.驽:劣马(比喻才能平庸、愚笨) 35.以为:认为、把、 、当作 36.谏:含蓄规劝君主或长辈,进谏 虚词虚词 (一)之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

12、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 说 2.用作助词 a.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b.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c.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 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d.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

13、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 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 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于 1.表示对象 译为“对,对于,向”。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2.表示处所 译为“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表示对象 译为“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4.表示处所 译为“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 一般可译为“比”。 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14、。-鱼我所欲也 (三)者 1.代词 (1)指人、事、物、时间、地点等 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原因”等。 例: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口技 例:可爱者甚蕃。(的花)-爱莲说 (2)在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 可译为“个”、“样”、“项”。 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 可译为“的时候”。 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2.助词 用在判断句或陈述句的主语后,表示停顿,不译。 例:吴广者,阳夏人也。(“者”与“也”配合,表判断,不译)-陈涉世家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用在陈述句的主语后,表停顿。)-愚公

15、移山 (四)因 1.连词,表示顺接上文 可译为“于是”、“就”。 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 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 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3.介词 可译为“根据”、“依照”。 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4.副词 可译为“因此”。 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例:而因以及乎其迹。-墨池记 (五)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 相当于“了”、“啊”。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啊)-岳阳楼记 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 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 相当于“了”。 例:甚矣

16、,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 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 相当于“了”、“啦”。 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曹刿论战 (六)哉 1.表感叹语气 可译为“啊”。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呢”。 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3.表反问语气 可译为“吗”。 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七)虽 1.表示假设 可译为“即使”。 例: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2.表示转折 可译为“虽然”。 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八)苟 1.连词,表假设 可译为“如果”。 例:苟富贵勿相忘。-陈涉世家 例:苟慕义强仁-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2.副词 可译为“苟且”。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3.副词,表希望 可译为“且,或许”。 例:苟无饥渴。-君子于役 (九)诸 1.兼词,“之于”的合音合义。 例: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众。 例: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 3.各位,众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小升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