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上传人:争先 文档编号:185588 上传时间:2021-06-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期末专项复习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阅读理解 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 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为人主而恶闻其过,非犹此也?恶 人闻其过尚犹可。 注释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到齐国。亡,逃亡。 钟:古代的打击乐器。则:但是。负:用背驮东西。椎:槌子或棒子。况(hung)然:形容钟 声。遽(j) :立刻。恶:害怕。悖(bi) :荒谬。 1.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的意思是“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根据意思判

2、断,朗读这句话 正确的停顿是( ) A.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 B.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 C.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 D.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 2. 下列词语中的“亡”与“范氏之亡也”中的“亡”意思相同的是( ) A. 亡羊补牢 B. 家破人亡 C. 亡命天涯 D. 亡魂丧胆 3. 联系文意说一说,“得钟者”的做法合理吗?为什么? _ 【答案】1. A 2. C 3. 不合理。因为不管“得钟者”掩不掩耳朵,只要“得钟者”去敲它,它就会响,掩住了耳朵,自己是听 不到了,别人还能听到。 【解析】 【分析】译文: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 好背,他就打

3、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 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 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作为一个君主,怕听到自己的过 失,不就是像这个人一样吗!怕别人知道自己的过失,还勉强说得过去。 【1 题详解】 根据文言句子意思“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 (主、谓、宾)。确定朗读节奏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义的理解。根据注释可知:亡,逃亡。 A. 亡羊补牢:羊跑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亡:

4、丢失。 B. 家破人亡:家庭破产,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亡:死亡。 C. 亡命天涯:逃跑到很远的地方。亡:逃跑 D. 亡魂丧胆:形容惊慌恐惧到极点。亡:丢失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人物行为理解。结合上下文内容,要说明“得钟者”做了什么事,这样做好不好,阐述你的理 由。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注释】逐走:追赶,赛跑。入日:赶到太阳落山的地方。饮:喝。河、渭:黄河与渭河。 邓林:桃林。 4.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 与日逐走 _ 河、渭不足 _ 北饮大泽 _ 弃其杖 _

5、5. 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泽:大湖 B. 道:路上 C. 足:脚 D. 化:化成 6. “弃其杖,化为邓林”的正确解释是( ) A. 他丢下他的手杖,手杖化为一片桃林。 B. 他丢下他的手杖,把大地化成一片桃林。 C. 他丢下他的手杖,自己化成一片桃林。 D. 他丢下他的手杖,进入邓家的桃林。 7. 说法有误一项是( ) A. 这篇神话讲的是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 B. 这篇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执着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C. 夸父这一神话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D. 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或

6、“夸父追日”比喻人不自量力。 【答案】4. (1). 跑 (2). 黄河 (3). 向北 (4). 他的 5. C 6. A 7. D 【解析】 【分析】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河 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夸父就去北方喝大湖的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夸父丢弃他的手 杖,他的手杖化成了桃林。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结合划线词语的特点和整句话的内容进行辨析理解。 “与日逐走”意思是与太阳竞跑,所以“逐”的意思是跑。 “河、渭不足”意思是黄河、渭河水不够,所以“河”的意思是指黄河。 “北饮大泽”意思是夸父就去北方喝大

7、湖水,所以“北”的意思是向北。 “弃其杖”意思是夸父丢弃他的手杖,所以“其”的意思是他的。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加点字词的解释,结合原句的内容进行识记和理解。本题中解释有误的是 C 项,“足”的 意思是“够”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语句的翻译,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弃其杖,化为邓林”的含义是他丢下他的 手杖,手杖化为一片桃林。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人们常以“夸父逐 日”或“夸父追日”比喻决心大或不自量力。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

8、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 国笑。 8. 这则寓言选自( ) A. 孟子 B. 韩非子 C. 战国策 D. 论语 9.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填序号) _(起因) _(经过) _(结果) A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B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C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10. 下列不是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是( ) A. 得到了偶尔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 B. 对于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 C. 把偶然发生的事当必然来看待。 D. 幻想不劳而获,结果一无所获。 11. 我想对农夫说:_ 【答案】8. B 9. (1). B (2). C (3). A 10. A 11.

9、 要努力才有收获。 【解析】 【分析】译文: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 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 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积累, 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辨析和积累。 可以得出这则寓言出自 韩非子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事情发展顺序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理解。 文段中事情的起因是“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即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 子死了。故

10、事的经过是“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即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 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最后故事的结果是“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即然而野兔是不可能 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辨析。不是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是得到 了偶尔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 这件事情只是他决定开始守株待兔的起因, 并不是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结合题干的要求以及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实际生活进行作答。对农夫说 的话围绕“努力才有收获”“不要心存侥幸”等方面来展开。 杨氏

11、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 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2.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_ 。 13. 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惠:受到的好处。 智慧。 敬词。 甚聪惠 ( ) 14. 读下面的句子,停顿划分恰当的一项是( ) A.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5. “为设果,果有杨梅。”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为孩子带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B. 孩子给孔君平摆上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答案】12. 世说新语 13. 14. B 15. B

12、【解析】 【分析】参考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 在家,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 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12 题详解】 考查作品跟作者的识记。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坊间基本上认为由南朝宋刘义庆所撰写,也有称 是由刘义庆所组织门客编写。又名世说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通行本 6 卷 36 篇。有梁刘孝标注本

13、。 【13 题详解】 考查对词语的解释。 甚聪惠:非常聪明。 【14 题详解】 划分文言文句子的朗读节奏的方法: 1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起强调语气或领取全句乃至 全段的作用。例如:“夫”、“盖”、“故”、“惟”、“至若”、“若夫”、“诚宜”等,在这些词语 后面应稍作停顿。例如: 夫/环而攻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故/有所览辄省记。 2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必须分开,而不能读成双音合成词。例如:可/以一战;中/ 间力拉崩倒之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例如: 佳木/秀而繁

14、阴;问/今是何世;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 开。例如: 其一/犬坐/于前;山行/六七里。 5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份,不能把成份省略当作没有省略来读。例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6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 准确地停顿。 例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7并列短语间要停顿。例如: 山肴/野蔌;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8不能停顿的情况: 偏正短语: 例如:而/乡邻之生/日蹙。 介宾短语: 例如:不足/外人/道也;生/于忧患;其/如土石何。 9对文言文中的国名、年号、官职、史实、地名要了解清楚,切不可破读。例如: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10诗句节拍间要停顿。古诗的朗读有其规律性,一般说来是两字一停顿,即按音节停顿。例如: 几处/早莺/争/暖树 ;天门/中断/楚江/开。 也可以按意义单位停顿: 例如:几处早莺/争暖树;天门中断/楚江开。 所以词句划分应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选 B。 【15 题详解】 考查对句子的翻译。 为设果,果有杨梅: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三年级下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