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3)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84455 上传时间:2021-05-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3)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3)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3)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3)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3)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21 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3) 一、积累(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 德不孤必有邻,爱与担当让他“一呼百(y ng)”。中华民族是一个善良的民族,灾难面前人心向善, 有人(zh n)臂高呼就能群起。快递小哥汪勇,平时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平凡人,他手上没有任何资源,凭 的就是满腔热忱 ,尽全力护送医务人员,运送防疫物资,感动了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他的善良和担当,凝 聚起无数群众的力量,这就是中华民族善良、无私的品德集中(b o)发的力量。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他们,被誉为“国士”,专业是他们的素养,担当是他们的使

2、命,他 们敬畏生命,他们尊重真相。心存正气自然香,他们是防“疫”狙 击战的定心丸。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3 分) (1)一呼百_(y ng) (2)_(zh n)臂高呼 (3)_(b o)发 2下列对语段中划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 (2 分) A“国士”在句中是“一个国家中最优秀的人物”的意思。 B“敬畏”在句中是“敬重和害怕”的意思。 C“香”在句中是“香气馥郁、芬芳”的意思。 D“人心向善”是“行善事,有善心”的意思。 【答案】 1 应 振 爆 2C 【详解】 1.本题考查字形。 注意掌握以下内容。 一呼百应: 一人召唤,百人响应。 形容响应附和的人众多。 振

3、臂高呼: 挥臂高声呐喊,以振奋人心,号召群众。区分“暴发”和“爆发”:两个词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 的意思, 但二者的使用范围有所不同, “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 暴发: (一) 指突然发财或得势, 多含有贬义。 (二)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爆发: (一)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 多用于具体事物。 (二)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2.本题考查词语理解。C.“香”在句中的意思引申为“受人敬慕”之意,不是“香气馥郁、芬芳”,故选 C。 3 上联“九面烟鬟杨柳外”张贴于杭州湖心亭, 但它的下联缺失了。 请你从下面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项, 作为它的下联

4、。 ( ) (2 分) A此间风物属诗人 B一双驯鹤等笼来 C四围山色雨晴中 D松间明月长如此 【答案】C 【详解】C.本题考查学生依据上联选择对出下联的能力。做好此题需了解对联的特点:要字数相等,断句 一致;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本题上联最后一个字是 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故排除 D;“九面”是数量词,“此间”不能与之相对,故排除 A;“烟 鬟”“杨柳”是名词,“驯鹤”“等笼”是动词,不能相对,故排除 B。答案选 C。 “九面”与“四围” 相对,“烟鬟杨柳”与“山色雨晴”相对,“外”与“中”相对。 4.新冠疫情发生期间,戴口罩成了隔离病毒的

5、主要举措之一,可是戴口罩非常气闷,小建的爷爷很不喜欢。 每次出去时,小建爷爷总说:“有什么关系,我百毒不侵,没事没事,别担心。”如果你是小建,你会怎 么劝说爷爷?注意有理有据。 (4 分) 【答案】爷爷你这样出门是很危险的,不仅自己的健康得不到保障,还容易将病毒传给周围的人,甚至带 回家导致家庭成员也被感染。口罩虽闷,但是有效。在举国上下全民抗疫的情况下,我们也得遵守规则, 所以还是把口罩带起来吧! 【详解】考查语言表达。开放类试题,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拟写时,应先是称呼,然后直接指明不 戴口罩出门非常危险,不仅自己有传染的风险,而且可能会把病毒传染给他人,也给自己的家人增加了感 染的危险

6、。出门戴口罩,既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他人的负责。最后希望爷爷能戴着口罩出门。表意明 确,理由充分,表述合理流畅即可。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2 分) 很久以前, 我听过瞎子阿炳用二胡拉 二泉映月 的录音, 这是世上最动人的音乐之一。 。 我想,阿炳当年创作这首曲子,未必是描绘二泉,而是对自己坎坷一生的感叹。 说它是映照着月光的泉水,并不勉强。 然而乐曲决不是简单地描绘自然,这是从一颗孤独寂寞的心灵中流淌出来的心曲。 单纯的声音,缓慢悠扬的旋律,带着些许沙哑,在冥冥中曲折地流淌。 听着这样的音乐,我的心灵无法不随之颤抖。 A B C D 【答案】C

7、【详解】此类试题主要考查前后句的自然承接是否流畅。“在冥冥中曲折地流淌”承接上句“动人的音 乐”;“说它是映照着月光的泉水,并不勉强。”“然而”转折,由音乐到人生;小结。所以顺序 为:。故选 C。 6.下面是小文同学以“家”为关键词整理的部分古诗文的内容,请你将表格填写完整。 (7 分) “宀,屋也;豕, 猪也”。“宀”下 一“豕”,居也。 (1)家是温暖的港湾 杜甫热切期盼天下寒士都能拥有宽广、温暖的 居室:安得广厦千万间,_。 ( 茅屋为 秋风所破歌 ) (2)家是游子的眷恋 温庭筠写驿路早客的思乡之梦:因思杜陵梦, _。 ( 商山早行 ) (3)家是戍人的遗憾 岑参远在边塞路遇归家使者勾

8、起的伤感: _,_。 ( 逢入京使 ) 范仲淹驻守边塞时欲归而不得的矛盾心理: _,_。 ( 渔家傲秋思 ) (4)家还有更深层的含义:人一旦有了精神家园,便会乐在其中。就如孔子眼里的颜回,“贤哉, 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_,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 ) 【答案】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凫雁满回塘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人不堪其忧 【详解】考查信息提取与诗文名句背默。结合第二空的古诗“安得广厦千万间”,由“(2)家是游子的眷 恋”“(3)家是戍人的遗憾”,有一个由内到外,离家越来越远的过程,可知第一空写居家的感受,也可 填入: (1)家是寒士的欢颜

9、,家是温馨的乐园;后面的空都是诗文名句背默,要注意“庇、凫雁、漫、袖、 归无计”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阅读(54 分) (一)名著阅读(8 分) 7疫情可怕,病魔无情,但是我们一定有信心,可以战胜这次疫情!人类历史上,永远不缺乏不畏困难、 敢于战斗的人。请你从以下人物中选择合适的一位,结合故事情节,谈谈他们身上有什么品质可以激励我 们。 (4 分) A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 B 简爱中的简爱 C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答案】我选择孙悟空,孙悟空机敏聪慧,遇事沉着冷静,面对艰辛毫不畏惧,陪同师傅唐僧历尽九九八 十一难,一路上斩妖除魔,三打白骨精,大战黄袍怪,车迟国斗法等等,在他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顽强

10、 不屈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正是抗疫所需要的精神支柱。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及情节。 示例 1: 我选择祥子, 最初的祥子有自己的梦想, 他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为了这个梦想, 他吃苦耐劳, 自尊自强,坚韧顽强。他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为了梦想执 着追求的精神和坚韧顽强的毅力。战胜疫情我们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和毅力。 示例 2:我选择简爱,她性格坚强,在困境中敢于斗争,绝不屈服。简爱从小被她的舅妈收养,受尽了虐 待。舅舅的儿子约翰里德经常无缘无故地打骂简爱,简爱不顾一切地跟他对打起来,即使受到舅妈的惩 罚,她也决不低头。我们可以从她的身上学到不

11、畏困难、敢于战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性格。面对突如其来的 疫情,我们正需要这种直面困难、勇于战斗的精神。 8鲁迅先生评价儒林外史“婉而多讽”,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而作为讽刺艺术的典 范,它的高明处主要在于用真实而典型的故事情节来体现讽刺的意味。试结合真实而典型的故事情节,探 究其讽刺艺术的具体表现。 (4 分) 【答案】对比的讽刺艺术:如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嫌贫 爱富、趋炎附势、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形象跃然纸上。 还有众乡邻的对比,作者对他们嫌贫爱富的心态,进行了强烈的讽刺。对比之中写出人性淡薄和世态炎凉, 极富讽刺意味。 体现作者理想的正面人物

12、王冕、杜少卿等与体现社会腐败的反面人物如胡屠夫以及众多贪污腐败的官僚们 进行对比,大大地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效果,以美烘托出丑。 夸张的讽刺艺术:对人物最富于特征的细节加以适当的夸张,即把否定的东西加以放大来产生极强的讽刺 效果。如范进中举后因惊喜过渡而发疯,将当时的读书人热衷“科举”,一旦功名到手就如醉如痴,惊喜 若狂,乃至发疯这种社会现实加以夸张的描写,从而达到了尖锐的讽刺效果。 严监生临死了还不忘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唯恐费了油,直到赵氏挑掉一茎才断气。透过这样的细节描写, 恰到好处的夸张,把严监生那贪婪吝啬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 【详解】这道题考查对名著艺术手法的理解。 儒林外史采

13、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 文学的佳作。这部小说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儒林 外史的讽刺手法主要表现在对比、夸张的运用上。在对比的运用上,既有严监生和严贡生兄弟之间的对 比,也有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对比,还有正面人物王冕、杜少卿等与反面人物周 进、张乡绅等的对比。在夸张手法的运用上,对人物最富于特征的细节加以适当的夸张。比如范进中举发 疯的细节描写,严监生临死不忘两茎灯草的细节描写,分别将当时读书人热衷“科举”的丑态和严监生贪 婪吝啬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文学作品阅读(16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9-

14、12 题。 让贾宝玉做男朋友好不好?杭二中这道阅读题火了 首席记者 张娜 如果让贾宝玉做你的男朋友,乐不乐意?杭二中四十多位高一女生,给出了统一答案:不可能。 大家的理由各不相同。 女生 C吐槽宝玉,说:现在的我,看重自己的成绩,你却对学习毫不在意;我爱听英文流行和 歌剧,你喜爱诗词歌赋梨园戏曲;我学不来酒令射覆,你用不来平板手机。所以呀,咱们的兴趣点八竿子 打不着,又没有共同话题,可谈什么恋爱呀? W 说:他抛下怀孕后的妻子不顾,遁入空门,体现叛逆吗?我读出的是不折不扣的渣男做派。非但 渣,还没有一点阳刚之气。 L 说:我这样的现代人,断不可要这般身边不缺红颜知己的人作为伴侣。 清奇的阅读题

15、 这是杭二中的一项阅读作业,要求同学们深读红楼梦并解题。女生的题目是论述宝玉作为男朋 友的可能性。而男生的题目是,如果在金陵十二钗这些女子中,选一个作为女朋友,要选哪一位? 布置这项清奇作业的陈老师说,布置作业前,特意激了大家一下:如果大家连如何选男 女朋友,还要上网摘抄,看看别人怎么选,那就太没有意思了。作业收上来,孩子们让她吃惊了。每个 人都结合自己写出了新意,而且同学们的思辨能力都很好,对理由的阐述非常清晰,有自己的想法,能充 分表述出来。 史湘云、探春受欢迎 黛玉全线遇冷 女生都不太喜欢贾宝玉,而男生的选择范围就大多了。陈老师粗略统计过,最受男生喜欢的红楼女 生前三名,分别是史湘云、探

16、春和宝钗。黛玉基本没有男生选,原因多是她气量小、太作。 男生 W 写得很认真,他说喜欢黛玉有灵气,但身体弱、喜猜忌;喜欢宝钗貌美博学识大体,但城府 极深像个演员;探春稳重而颇会管家吧,却又有赵姨娘这么个母亲,丈母娘也是得算在考核范围内喔。最 终,他选了薛宝琴。 看他写的理由,考虑还是挺充分的。宝琴不是那种只读必定书目的乖乖女, 西厢记 、 牡丹 亭这种不当书她读完还敢公然写诗,简直就是现代少女的作风。加上她曾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甚 至见过真真国的金发女孩,实在称得上是见多识广。何况在如此勾心斗角错综复杂的红楼梦里,在白 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琉璃世界中能以白雪红梅的形象撑到终局,就这份素质,相信

17、她到现代的职 场里也能混得风生水起。 我觉得, 孩子们理性有余, 但对生活的情调和趣味的追求并不多。 这是我没想到的。陈老师说。 (选自都市快报 ,2019 年 3 月 16 日,有删改) 9你认为本文的标题“让贾宝玉做男朋友好不好?杭二中这道阅读题火了”好不好?为什么?(3 分) 10指出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4 分) (1)女生 C“吐槽 ”宝玉,说:咱们的兴趣点八竿子打不着,又没有共同话题,可谈什么恋爱呀?” (2)布置这项“清奇 ”作业的陈老师说,布置作业前,特意“激”了大家一下。 11末段陈老师说,“我觉得,孩子们理性有余,但对生活的情调和趣味的追求并不多”,请从文中找出 两处内

18、容加以印证。 (5 分) 12作者在文中大量引用学生的答案,有什么作用?(4 分) 【答案】 9不好。这个标题不能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尽管有口语化的特点,但以“贾宝玉做男朋友”“火”这样 的字眼激起读者的好奇心,有哗众取宠、误导读者之嫌。 10 (1)带有调侃意味的感慨或疑问。 (2)奇特(奇异)不凡 11黛玉基本没有男生选,原因多是她气量小、太作。其实黛玉才思敏捷,文采出众,可见大家没有设想 到如果和黛玉交往,两人在探讨诗文时精神世界会有多么大的愉悦。/男生 W 说丈母娘也是得算在考核范围 内。可见除了看女孩本身个性外,甚至关注丈母娘。/男生 W 认为凭宝琴的素质,相信她到现代的职场里也 能

19、混得风生水起。可见从家庭背景、未来发展等各个方面类比自己和对方。 12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引用学生的答案证明本文内容的真实性,体现了作者负责任的传播态度。 【分析】 9本题考查题目效果。题目一般要起到概括内容、点明主旨、表达情感的主要作用,而语言的吸引力是次 要作用。尤其结合文章结尾“选自都市快报”的内容可知,这篇文章的体裁是新闻,新闻传播的都是 真实的信息,是比较严肃正式的信息,过于八卦的语言表达并不合适。“让贾宝玉做男朋友好不好?杭二 中这道阅读题火了”这个题目在效果上确实是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但是它和这篇文章的中心关联不大, 不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也不能展现出文章的主旨,并且题目过于八卦,

20、娱乐性太强,有哗众取宠、误导 读者之嫌。故这个题目不好。 10本题考查词语含义。 (1)本义。“吐槽”是网络用语,一般是指从对方的语言或行为中找到一个漏洞 或关键词作为切入点,发出带有调侃意味的感慨或疑问。语境义。这里指女生 C 用调侃语气来表达不想贾 宝玉成为男朋友的态度。故“吐槽”指带有调侃意味的感慨或疑问,语言效果比较活泼、有趣。 (2)本义。 “清奇”是网络流行词,在中文网络社区多指“奇葩”或者“难以理解”。语境义。这里指陈老师布置的 这项作业是“奇葩”的,少见的,奇特不凡的。故“清奇”指奇特不凡。 11本题考查内容分析。“我觉得,孩子们理性有余,但对生活的情调和趣味的追求并不多”这句

21、话有两 个点,“理性有余”,指的更多的是生活的具体的要求;“情调和趣味的追求并不多”,指的更多的是精 神上的追求。 (1)结合第四段“他抛下怀孕后的妻子不顾,遁入空门,体现叛逆吗?我读出的是不折不扣 的渣男做派。非但渣,还没有一点阳刚之气”可知,这位女同学考虑的是责任、婚姻制度,没有考虑到人 的精神追求,人的内心感受,看出理性有余,不太看重生活趣味、情调的追求。 (2)结合第九段“喜欢宝 钗貌美博学识大体,但城府极深像个演员”可知,男生看到的宝钗的优点是她的貌美博学识大体,缺点是 城府深,完全没有去看宝钗她的诗词歌赋方面的优秀,想到和她的精神沟通,想到的都是生活的具体内容, 而没有精神生活的考

22、虑,理性有余,精神生活追求较少。 12本题考查内容分析。结合文章结尾“选自都市快报”可知,这篇文章是一篇新闻,新闻的基本要 求是真实。引用学生的答案能够表现出文章内容上的真实性,体现了作者负责任的传播态度。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 13-15 题。 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病毒:夏季会自行消失吗? 舒跃龙 (全球大流行病毒) 北京时间 3 月 12 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为大流行。流行病学有几个常用名词:一是暴发疫情 (outbreak),暴发疫情通常是指疫情在某个地方突然增加超出预期,或者在以前从未发现过的地方被发现, 暴发疫情往往仅限于相对较小的地区。 例如, 2

23、010 年海地地震后的霍乱疫情等; 二是流行性疾病 (epidemic) , 通常是指暴发疫情分布在更大的地理区域。例如,2014 年 Zika 病毒在巴西开始流行,后扩散到拉丁美洲和 加勒比海的大部分地区;2014-2016 年埃博拉疫情在西非爆发,疫情规模大,被认为是流行性疾病;三是大 流行(Pandemic),全球流行的流行性疾病就是大流行。例如,1918 年西班牙流感,它感染了全球三分之一 以上的人口,导致五千万人死亡。后来又发生几次流感大流行,包括 1957 年的 H2N2、1968 年的 H3N2,以及 2009 年的 H1N1。 ( ) 病毒突变是其自然特性,尤其是 RNA 病毒

24、,由于其复制过程没有校正机制,突变更是常见的事情,冠 状病毒作为一种 RNA 病毒也不会例外。新型冠状病毒从被发现至今,在国际基因序列共享数据平台 GISAID 上共有30个国家的113个单位共享了345株病毒的基因组序列。 多个研究团队对病毒变异情况进行了分析, 表明在约 30000 个碱基的病毒基因组中,目前整体突变程度较低,未发生重组现象。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陆剑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崔杰课题组合作根据新冠病毒基因 组 8782 位的 T-C 突变(同义突变)和 28144 位的 C-T(非同义突变)的两个突变位点高度连锁,将病毒分 为 L 和 S 两个类型,并且认为 S

25、型与蝙蝠冠状病毒在进化树上更接近,可能为祖先类型,L 型则可能由 S 型 演化而来,这仅仅是基于目前的病毒基因组序列,在当前病毒溯源不是十分清楚的情况下还难以下结论。 另外在早期的传播过程中,S 型几乎完全被 L 型取代,但随着时间推移,S 型又逐渐上升,研究人员推测 L 型可能传播能力更强,复制速度更快,潜伏期更短,因而早期会在人群中快速扩张。但随着医疗和隔离措 施的加强,L 型的负选择压力变大,所以 S 型频率逐渐上升,但这种推测需要更多的动物实验结果和流行病 学调查数据支持。 耶鲁大学流行病学专家 Nathan D Grubaugh 指出病毒突变符合正常流行病学规律,不应该引起恐 慌。不

26、同研究团队根据对共享的病毒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于病毒的了解,也为疫情防控提 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新冠病毒夏季会自行消失吗?) 提出病毒会在夏天消失的主要理由是基于对 2003 年 SARS 疫情表面现象的理解,因为 2003 年 SARS 就 是当年 7 月份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疫情结束,SARS 病毒也没有再出现。 气温的上升可能会对病毒在自然条件下的存活有一定影响,比如每年的夏季在温带地区,流感活动很 低就是证明。因此推测夏天气温上升可能会降低疫情的流行强度,但是不太可能自然消失。导致此次疫情 的新型冠状病毒同 SARS 病毒都属于同一类病毒,有一些相似点,基因同源性在 80%左

27、右。但是两者之间也 存在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新型冠状病毒在临床表现上与 SARS 病毒不同,SARS 病人主要表现为重症,因此 我们很容易发现 SARS 病人;但是新冠病人从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无肺炎、肺炎到重症肺炎,危重病人也表 现为全身多器官损伤等多种临床表现,而且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这增加了我们发现传染源的 难度。 病毒的命运有几种可能:一是病毒只在人群中流行,但是毒力减弱,只引起人群普通感冒症状。二是 今年冬天卷土重来,致病力和传播力没有明显改变,但随着人群群体免疫水平的升高,疫情逐步减弱,对 人的健康威胁越来越小,更期待今年冬天来临之前疫苗能够研发成功,通过接种疫苗降低疾病负

28、担,甚至 控制其流行。还有一种命运就是病毒不仅在人群中流行,而且可以跨种传播到其它动物,因为从物种 ACE2 受体分布情况看,多种动物都可以表达 ACE2 受体,包括非人灵长类动物、雪貂、猪和猫等,不排除病毒传 播到其它动物,从而演化成一种新的人畜共患病长期存在自然界中的可能,应加强对动物中新冠病毒的监 测。 总之,全球应该团结起来,通过围堵和缓疫的各种防控措施,拖延病毒流行,降低流行高峰,从而减 少对医疗系统的冲击,为疫苗药物的研发争取时间。同时重要的是要通过国际技术合作,加快疫苗和药物 研发,从而为疫情防控提供更多的技术手段。 (选自 2020 年 3 月 19 日的新浪科技科学大家 ,有

29、删改) 13下列表述与原材料不符合 的一项是( ) (3 分) A 疫情在某个地方突然暴发, 并迅速在全球流行, 最终导致了大量的人员感染、 死亡, 这就是“大流行”, 当下的新冠疫情属于此类。 B新冠状病毒 L 型传播能力强,复制速度快,潜伏期短,随着疫情的发展,新冠状病毒 S 型必将被 L 型完 全取代。 C新冠状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只有全球团结起来,通过国际技术合作,加快疫苗和药物研发,才能打 赢这场战“疫”。 D 新型冠状病毒在临床表现中的无症状感染者、 轻症无肺炎者很难被发现, 而 SARS 病人主要表现为重症, 容易发现。 14 科学大家是新浪科技频道旗下的科普平台,科学性与实用

30、性是这个平台文章的最主要特点。结合选 文的内容说说这篇文章从哪些方面体现科学性 这个特点的。 (3 分) 1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 (4 分) 返校复学之后,初三(1)班开展“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主题班会。在会上,小文同学认为病毒怕高温, 到了夏天自然会消失。你认同他的说法吗?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13B 14 (1)从介绍的内容来看,本篇文章介绍的是新冠病毒这一科学知识。比如:科学地介绍了流行病学的三 种类型,新冠病毒变异的相关知识等。 (2)从材料运用来看,比如:在介绍“大流行”的定义时用了 1918 年的西班牙流感;在介绍病毒突变时用 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中国科

31、学院的研究成果;再在介绍新冠病毒会夏季是否会消失时,和 SARS 进行 对比。这些例子都体现了真实性、权威性。 (3)从语言运用角度来看,比如:“目前整体突变程度较低,未发生重组现象。”这句话中的“目前”意 思是到现在为止,告诉我们碱基的病毒基因组以后有可能会存在突变程度的不同,体现了科普文语言的准 确性。 又如“新冠病毒基因组 8782 位的 T-C 突变(同义突变)和 28144 位的 C-T(非同义突变)”中的“8782”和 “28144”,这些准确的科学数据体现了文章的科学性。 15我不认同,新冠病毒不会自行消失。 首先病毒突变是其自然特性,尤其是 RNA 病毒,由于其复制过程没有校正

32、机制,突变更是常见的事情,冠 状病毒作为一种 RNA 病毒也不会例外。 其次在当前病毒溯源不是十分清楚的情况下,新冠病毒自行消失还难以下结论。 再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这增加了我们发现传染源的难度。 另外,疫苗和药物研发尚需时间。而夏天气温上升可能会降低疫情的流行强度,但是不太可能自然消失。 【分析】 1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B根据第二部分第二段“另外在早期的传播过程中,S 型几乎完全被 L型取代, 但随着时间推移,S型又逐渐上升,研究人员推测 L型可能传播能力更强,复制速度更快,潜伏期更短,因 而早期会在人群中快速扩张”可知此项说法是错误的。故选 B。 14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分

33、析。文章的科学性可从内容、所选用的材料、语言几个方面分析。从 内容来看,这篇文章介绍的是新冠病毒这一科学知识。可以举文中的一两个例子,如:第一部分科学地介 绍了流行病学的三种类型,第二部分介绍新冠病毒变异的相关知识等,第三部分介绍病毒的命运等都属于 科学知识。从材料运用来看,介绍科学知识所选用的事例、数据都必须是真实,不能虚构。如:在介绍 病毒突变时用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成果;再在介绍新冠病毒会夏季是否会消失时, 和 SARS进行对比。这些例子都体现了真实性、权威性。从这篇文章的语言分析,这篇文章语言准确、 严谨,如:“目前整体突变程度较低,未发生重组现象。”这句话中的“目

34、前”意思是到现在为止,告诉 我们碱基的病毒基因组以后有可能会存在突变程度的不同,体现了科普文语言的准确性。再如“气温的上 升可能会对病毒在自然条件下的存活有一定影响”中的“可能”“一定”都体现了这一点。 15本题考查发表看法。文章第二部分介绍了新冠病毒具有容易突变的特点,第三部分介绍了新冠病毒未 来的命运,抓住文中表达观点的句子及分析进行阐述,表达自己的观点。根据“因此推测夏天气温上升可 能会降低疫情的流行强度,但是不太可能自然消失”可知作者的观点是:新冠病毒在夏季不会自然消失。 然后再根据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中的有关语句分条阐述观点即可。 【点睛】解答信息筛选与整合题,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

35、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从 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的信息; (2)合理地概括信息; (3)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 在提取信息过程中要注意,有时如果文段中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就需要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 意思;如果文段中有结构类似的词语、短语或者句子,那么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几个要点。其次还可以抓 住关键的标志词寻找要点,如“除了”“还有”“另外”等。 (四)古诗文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19 题。 子鱼论战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 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 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

36、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 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 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不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 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 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 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 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 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 致志,鼓儳 可也。 (选自左传 ) 注释大司马:掌管军政、军赋的官职,这里指公孙

37、固。天之弃商:上天遗弃商朝已经很久了。宋襄 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目夷,字子鱼。重: (ch ng)再次。 二毛:头发斑白的人,指代老人。阻隘:阻,迫也。隘,险也。勍(q ng) :强大。胡耇(gu) :年 老之人。鼓儳(ch n) :鸣鼓而进攻队伍混乱的敌人。儳,参差不齐,这里指队伍混乱的敌军。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 A宋人既 成列 既 出,得其船 B国人皆咎 公 以彰其咎 C虽及 胡耇 及 鲁肃过寻阳 D若爱 重伤,则如勿伤 莲之爱 ,陶后鲜有闻 17参考词典解释,谈谈“虽”在下列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4 分) 寡人虽亡

38、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古代汉语词典“虽”的义项:虽然。即使,纵然。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3 分)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19在子鱼论战中,宋襄公说了两次“不可”,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说了两次“未可”。一个是君, 一个是臣,却在不同的战争中说了表示同样意思的话,请结合材料分析这相同意思的话语里所表现出的不 同的形象特点。 (4 分) (链接材料)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 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曹刿论战 ) 【答案】 16A 17“虽”在这里是虽然的意思,写出宋襄公作为已经亡国的

39、商朝后代自认为坚守着君子气节,实际上却 是死守教条主义,使军队错失战机以致失败,从中可见其迂腐和愚蠢。 18等楚军摆好了阵势,然后才开始攻击,结果宋军大败 19曹刿:两次“未可”是曹刿对于鲁庄公想要在作战中轻举妄动的制止。“未可”的实质就是对进攻时 机和追击时机的准确把握,可见曹刿明察虚实而后动的沉着、冷静,一个具有卓越的军事谋略和指挥才能的 谋士形象赫然呈现。 宋襄公:大司马子鱼建议抓住战机,攻其不备,先发制人,但宋襄公坚持“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的 迁腐教条,拒绝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以致贻误战机,最终招致失败,两次“不可”可见宋襄公的迂腐虚 伪,不懂变通。 【分析】 16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40、。A.既:都是“已经,之后”的意思;B.咎:埋怨、责怪/过失; C.及:碰到、 遇见/等到; D.爱:怜悯/喜爱;故选 A。 17本题考查词语赏析。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我虽然是已然亡国的商朝的后代,但也不会攻击 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虽”在这里是虽然的意思,宋襄公“不鼓不成列”,作为“亡国之余”仍坚守着 所谓的君子气节,致使军队因错失战机而失败,实际上是死守教条主义,表现了他的迂腐和愚蠢。 18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既:已经,之后。陈:通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 败绩:大败”的翻译要正确。 19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曹刿:两次“未可”是曹刿在“公将鼓之”“公将驰之”的情

41、况下说的,在他看来,鲁庄公在作战中轻举 妄动,有些冒进,因为真正的好时机未到。“未可”表明了曹刿对进攻时机和追击时机的准确把握,从而 写出了他的沉着、冷静,卓越的军事谋略和指挥才能。 宋襄公:大司马子鱼在“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和“既济而未成列”的情况下建议宋军进攻敌人,出 其不意,攻其不备,做到先发制人。而宋襄公坚持“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的迁腐教条,以致贻误战 机,最终招致失败。两次“不可”可见宋襄公的迂腐教条,不懂装懂,不会变通。 【点睛】 译文: 楚国攻打宋国来救郑国。宋襄公将要应战,大司马公孙固劝谏说:“上天抛弃我商国已经很久了,主 公想要复兴,这是得不到宽恕的。”宋襄公不听。冬

42、十一月己巳朔日,宋襄公与楚军战于泓水。宋军已经 摆好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河。司马子鱼说:“敌众我寡,趁他们没有完全渡河,请下令攻击他们。” 宋襄公说: “不行。 ”当楚军已经全部渡河, 但尚未摆好阵势, 司马子鱼又请求攻击。 宋襄公说: “不行。 ” 等楚军摆好了阵势,然后才开始攻击,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伤,卫队也被歼灭了。 宋国人都埋怨宋襄公。宋襄公说:“君子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捉拿头发花白的人。古人作战,不 在隘口处阻击敌人。我虽然是已然亡国的商朝的后代,但也不会攻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子鱼说:“主 公并不懂得战争。强大的敌人,因为地形的狭窄而摆不开阵势,这是上天在帮助我们,这

43、时候对其加以拦 截然后攻击他们,不也是可以的吗?就算是这样还怕不能取胜。况且今天这些强悍的楚兵,都是我们的敌 人。即使是碰到老人,捉住了就把他抓回来,何况只是头发花白的人!对士兵讲明耻辱,教导作战是为了 杀死敌人。敌人受了伤但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次攻击使其毙命?如果是因为怜悯那些受伤的人而不想 再次加以伤害,那还不如开始就不要击伤他。同情年长的敌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用兵讲求抓住有利的 条件和时机,击鼓进军则是振奋士气。在险阻隘口的地方打击敌人,也是应该的;锣鼓响亮是为了振作士 气,那么攻击没有摆开阵势的敌人也是可以的。” 链接材料:鲁庄公和曹刿乘坐同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击

44、鼓进军,曹刿说:“不 可以。”齐军击了三次战鼓,曹刿说:“可以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将要下令追击齐军,曹刿说:“不 可以。”曹刿下车观察齐军车轮辗过的痕迹,登上车厢前的横木眺望齐军,说:“可以了。”于是下令追 击齐军。 20.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 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梅花绝句 南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注释:迥:远。此诗是陆游退居故乡山阴时所作,时年七十八岁,已被罢官归园田居十二年。 (1)两首诗都用_来比喻梅花,突出梅花的白。第一首诗仅描写了一树梅花,而第二首诗描写了

45、 _的梅花。 (2 分) (2)两首诗都写到了梅花的生长环境,前者是“迥临村路傍溪桥”,后者是“山中”,这看似无心之笔, 实际上却寓意深刻,请你进行简要分析。 (4 分) 【答案】 (1) 雪花 漫山遍野 (2)“迥临村路傍溪桥”,从生长环境中表现早梅的高洁品格。似乎寒梅是有意远离村路,而到偏僻的傍 溪近水的小桥边,独自悄悄地开放。表现了早梅不竞逐尘世、无哗众取宠之心的高尚品格。 “山中”,联系作者的罢官背景可知,此时的梅花不被世人所知,无人欣赏,暗含作者长时间得不到当权 派的重用的失落,但他的心中仍有期待。 【分析】 (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分析。两首诗分别写“疑是经冬雪未销”“雪堆遍满四山中

46、”,运用比喻,把梅花 比喻为雪,突出梅花的白。第二首诗“遍满四山中”又描写了梅花漫山遍野开放的情景。 (2)本题考查诗歌意象分析。“迥临村路傍溪桥”,从生长环境中表现早梅的高洁品格。花草本无知,不 会选择生长环境,但这里诗人在真实的景物中,融入人的思想意念,仿佛寒梅是有意远离村路,而到偏僻 的傍溪近水的小桥边,独自悄悄地开放。这就赋予早梅以不竞逐尘世、无哗众取宠之心的高尚品格。这样 就使诗的意境显得开阔,进一步突出了早梅的高洁。“雪堆遍满四山中”把梅花比喻成白雪,既写出了梅 花洁白的特点,也表现了梅花漫山遍野的盛况。虽然盛放的梅花很美,但它们不被世人所知,无人欣赏。 而陆游此时处于政治势力的边

47、缘,资历不高,又力主北伐,长时间得不到当权派的重用,因而内心失落, 但他的心中确实仍有期待。 三、写作(46 分) 21.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 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第一期 的主题词是“遇见”,其开场白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 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那么, 朗读者遇见了你们,又会怎样? 假如某一期朗读者的主题词是“自知”,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字数在 100 字以内, 句

48、式可与示例句不同。 (6 分) 【答案】示例: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是自己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与认知。好高骛远,会让我 们盲目做事,不切实际;妄自菲薄,会让我们丧失信心,不思进取。只有当我们做到自知,充分地了解自 己,才能脚踏实地,展现自己的风采。 【详解】精彩的演讲开场白,是演讲者与听众的一座引桥,是演讲者与听众建立初步友谊的纽带,它在整 个演讲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演讲稿的开头写得好,就能沟通演讲者与听众的感情,集中听众的注 意力,唤起听众的兴趣,从而使听众对演讲内容产生一种强烈的渴望感。本题要在理解“自知”的含义以 及“自知”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抓住“自知”的含义、意义、作用以及关于自知的名人名言等方面进行写 作。语言要生动、简洁、形象。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40 分) 彼岸,江河湖海的那一边,即对岸;借指所追求和向往的一种境界。新时代的现实生活中,个人的进 步,集体的发展,国家的富强都源于有所追求,都体现为通过行动,去努力达到所向往的境界。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我们也一定有自己追逐的“彼岸”,你有怎样的经历?你对“彼岸”有怎样的思 考和认识?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仿真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