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中考化学调研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争先 文档编号:178162 上传时间:2021-04-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5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中考化学调研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1年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中考化学调研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1年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中考化学调研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1年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中考化学调研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1年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中考化学调研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1 年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中考化学调研试卷年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中考化学调研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1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抗击新冠疫情的措施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消毒 B佩戴口罩 C开窗通风 D居家隔离 2为了人体的正常活动和健康,人体必须摄取食物。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 A炒肉丝 B水煮鱼 C新鲜蔬菜 D土豆丝 3口罩所用的无纺布是由聚丙烯加工而成的。下列物质与口罩所用材料类别一致的是( ) A铝合金 B塑料桶 C金刚石 D棉花 4

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很好的区分氧气和氮气 B凡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可产生白色固体 D实验室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应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5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 “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 A农田就地焚烧秸秆 B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C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D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闻气味 B倾倒液体 C测溶液的 pH D稀释浓硫酸 7化学使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B食用苏打饼干可缓解因胃酸过多引起的不

3、良症状 C防止铁制菜刀生锈可擦干后涂食用油 D图书资料失火可用干冰灭火减少损失 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检验某固态物质是否为碳酸盐滴入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B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C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D鉴别氯化钾和氯化铵两种肥料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9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冰水混合物、干冰、生石灰 B合成材料:塑料、橡胶、合金 C碱:纯碱、熟石灰、氨水 D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二氢铵 10下列物质的微粒与构成 C60的微粒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 A金刚石、氦气 B氢气

4、、氨气 C硫酸铜、氯化钠 D铜、水 11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始时应先预热玻璃管,后通入一氧化碳 B实验中玻璃管里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棕色 C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质量比为 40:7 D将尾气点燃或收集,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12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大的是( ) 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放在了右盘中,并且移动了游码;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 B C D 13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变小的是(

5、) A锌和稀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 C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D氯化钾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14向 4.8 克锌、铁、镁三种金属的混合粉末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蒸发溶剂,得到 14.4 克固体,则这几种金属和稀硫酸反应共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 A0.1g B0.2g C0.3g D0.4g 二、填空题(每空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16 分)分) 15 (2 分) 写出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盐是 ; 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16 (3 分)硬水中含较多的 Ca2+、Mg2+,常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 “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水 灭火的原理是 。水有时

6、也可以“生火” ,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氢氧化钾和氢 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 (4 分)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写出天然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一个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焊接钢轨时要先除去其表面的锈垢,写出稀硫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铝较活泼,通 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的原因是 。 18 (3 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将 t1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2,只有甲的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乙的溶解度曲线为 (填“X”或“Y” ) ;某温度下甲的饱和 溶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

7、甲;t3时,向 60g 甲的溶液中加入 5g 固体甲,溶液 恰好饱和,则原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 0.1%) 。 19 (2 分)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 。 20 (2 分)如图所示,A、B、C、D 分别为镁、稀盐酸、硝酸银溶液和氧气中的一种,短线相连的两物质 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且 B 与 C 反应后导致溶液质量增加。请回答,B 的化式为: ,C 和 D 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简答题(本题共三、简答题(本题共 10 分)分) 21 (2 分)化学实验体现学生的科学素养。学习化学要不断

8、地对实验进行思考、改进,在实验中理解化学 反应的本质。如图是某同学探究浓氨水的性质改进实验。通过此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写出一条 即可) 22 (3 分)向 AgNO3和的 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1)若滤液为蓝色,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 (填“一定”或“不一定” )有白色沉淀产生。 (2)反应后滤渣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什么? 。 (3)写出上述过程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3 (2 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 (1)写出在实验室用 A 装置在试管口塞团棉花制取 O2的化学方程式 。 (2)用 B 装置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伸入液面下的原因

9、。 24 (3 分)为了除去粗盐中 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需进行如下操作: 溶解; 依次加入过量的 BaCl2、NaOH、Na2CO3溶液; 过滤; 加入适量盐酸; 蒸发、结晶。 提示:Mg(OH)2、BaSO4、BaCO3难溶于水;微溶物不形成沉淀 (1)请写出操作中加入 Na2CO3溶液后,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一个即可) 。 (2)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 。 (3) 过滤后加入盐酸前溶液中含有哪些杂质? , 请设计实验检验 (写出操作、 现象、 结论) 。 四、综合应用题(共四、综合应用题(共 10 分)分) 25 (10 分)酸、碱、盐种类繁多,与

10、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其俗名为 (填字母代号) 。 a.纯碱 b.烧碱 c.苏打 d.小苏打 (2) 如图 1 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时, 溶液的 pH 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滴加顺序有两种: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根据图像判断,该反应的滴加顺序 是 (填“”或“” ) 。滴入溶液的体积为 amL 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 (3)某实验小组选用图 2 中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并对其部分性质进行探究。 请简述如何检查 A 装置的气密性 。 若用图 2 中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导

11、管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a 接 、 、 接 、 、接 b。若用 C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b 为进气口,请将 C 中导管补画完整。 乙同学向两个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饱和氢氧能钠溶液和饱和石灰水 (图 3) , 迅速拧紧瓶盖后充分振荡,发现两个塑料瓶都变瘪了。他认为据此实验现象可以判定氢氧化钠和氢氧化 钙均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该同学的判定方法存在不严密之处,理由是 。 取 12.5g 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 100g 溶质质量分数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稀盐酸有剩余,且 溶液质量为 108.1g。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 2021 年河南省

12、焦作市解放区中考化学调研试卷年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中考化学调研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1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1 分)下列抗击新冠疫情的措施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消毒 B佩戴口罩 C开窗通风 D居家隔离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 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酒精消毒包含着酒精与病毒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使其变性,属于化学变化,

13、故 A 正 确; B、佩戴口罩只是将其戴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 错; C、开窗通风只是将窗户打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C 错; D、居家隔离不出门,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 错。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 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 (1 分)为了人体的正常活动和健康,人体必须摄取食物。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 A炒肉丝 B水煮鱼 C新鲜蔬菜 D土豆丝 【分析】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

14、和无机盐,根据各营养素的食物来源 进行分析。 【解答】解:A、炒肉丝中富含有蛋白质,故 A 错; B、水煮鱼中富含有蛋白质,故 B 错; C、新鲜蔬菜中富含有维生素,故 C 错; D、土豆丝中富含有淀粉,属于糖类,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 的判断。 3 (1 分)口罩所用的无纺布是由聚丙烯加工而成的。下列物质与口罩所用材料类别一致的是( ) A铝合金 B塑料桶 C金刚石 D棉花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 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

15、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口罩所用的无纺布是由聚丙烯加工而成的,聚丙烯是塑料的一种,属于合成材料。 A、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塑料桶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C、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D、棉花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分类是正确解答此 类题的关键所在。 4 (1 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很好的区分氧气和氮气 B凡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可产生白色固体 D实验室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

16、气瓶底部应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分析】A、要根据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一次 鉴别出两种气体的目的。 B、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很好的区分氧气和氮气,能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故选项说法正 确。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 CO2+2NaOHNa2CO3+H2O,故选 项说法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可产生一种白色固

17、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 层细沙,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氧气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 题的关键。 5 (1 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 的是( ) A农田就地焚烧秸秆 B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C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D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分析】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有: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 理开发新能源、禁止公共场合燃放烟花爆竹等。 【解答】解:A

18、、农田就地焚烧秸秆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故选项正确; B、回收各种废弃塑料,节约资源,做法符合环保理念;故选项错误; C、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做法符合环保理念;故选项错误; D、积极植树造林、种草,做法符合环保理念;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 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6 (1 分)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闻气味 B倾倒液体 C测溶液的 pH D稀释浓硫酸 【分析】A、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19、C、根据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 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 pH 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 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不能将 pH 试纸伸入待测液 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

20、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 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 (1 分)化学使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B食用苏打饼干可缓解因胃酸过多引起的不良症状 C防止铁制菜刀生锈可擦干后涂食用油 D图书资料失火可用干冰灭火减少损失 【分析】A、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 B、根据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防止生锈的方法进行

21、分析判断。 D、用来扑灭图书资料等处的火灾不能有水,否则容易受损。 【解答】解:A、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选项说法错误。 B、苏打饼干中加入的是小苏打,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食用苏打饼干可 缓解因胃酸过多引起的不良症状,故选项说法正确。 C、防止铁制菜刀生锈可擦干后涂食用油,隔绝氧气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用来扑灭图书资料等处的火灾不能有水,否则容易受损,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后不留有痕迹,不会 造成图书资料的损坏,可以用来扑灭图书资料等火灾,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盐的用途、灭火器的原理和灭火器的种类及适用

22、范围等是正确解答本 题的关键。 8 (1 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检验某固态物质是否为碳酸盐滴入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B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C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D鉴别氯化钾和氯化铵两种肥料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分析】A、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B、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 能引入新的杂质。 C、 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 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 则无法鉴别

23、它们。 D、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滴入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不能检验某固态物质是否为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 属,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碳酸钠能与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 化钙(过量的) ,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 达到实验目的。 D、氯化铵能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钾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 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24、【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 点, 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 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9 (1 分)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冰水混合物、干冰、生石灰 B合成材料:塑料、橡胶、合金 C碱:纯碱、熟石灰、氨水 D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二氢铵 【分析】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C.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D.同时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属于复合

25、肥。 【解答】解:A.冰水混合物、干冰、生石灰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均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正确; B.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选项说法错误;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选项说法错误; D.尿素中只含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而不是复合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 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0 (1 分)下列物质的微粒与构成 C60的微粒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 A金刚石、氦气 B氢气、氨

26、气 C硫酸铜、氯化钠 D铜、水 【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 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 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C60是由 C60分子构成的。 A、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 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氨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氨分子构 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

27、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氯化钠是含有金 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 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 (1 分)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始时应先预热玻璃管,后通入一氧化碳 B实验中玻璃管里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棕色 C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质量比

28、为 40:7 D将尾气点燃或收集,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玻璃管中的氧 化铁,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的原因是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 A 中出现 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质量比为 160: (283)40:21,故选项说法错误

29、。 D、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本实验的缺陷是没有设计尾气处理装置,可将玻璃 管改成尖嘴点燃或用气球收集,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等) 、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现象等并能 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1 分)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大的是( ) 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放在了右盘中,并且移动了游码;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 B C D 【分析】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

30、大或溶剂质量偏小,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 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 量分数偏小。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 分数偏大。 将 NaCl 固体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称量(用到游码) ,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了,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 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故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大。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解答本题可从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入手,与溶

31、质和溶剂的质量有关,分析 操作中的错误操作,判断错误操作对溶质、溶剂的影响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 (1 分)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变小的是( ) A锌和稀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 C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D氯化钾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分析】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 物中出现沉淀、气体和水任意一个,当出现气体和沉淀时溶液质量减少,据此分析。 【解答】解:A、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属于置换反应,A 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是溶液的质量没有变化,

32、B 不符合 题意 C、硫酸和氯化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氢,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生成了沉淀,溶液质量减少,C 符合题意 D、氯化钾溶液和硫酸钠溶液不反应,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首先对复分解反应概念能够清楚掌握,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判断生成物中出现气体 和沉淀溶液质量就减少了 14 (1 分)向 4.8 克锌、铁、镁三种金属的混合粉末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蒸发溶 剂,得到 14.4 克固体,则这几种金属和稀硫酸反应共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 A0.1g B0.2g C0.3g D0.4g 【分析】根据反应前后硫酸根、氢元素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33、解:向 4.8 克锌、铁、镁三种金属的混合粉末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蒸 发溶剂,得到 14.4 克固体,则固体中硫酸根的质量为 14.4g4.8g9.6g。 则硫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9.6g(100%)(100%)0.2g。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不变,则共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0.2g。 故选: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明确反应前后硫酸根、氢元素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捷径。 二、填空题(每空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16 分)分) 15 (2 分)写出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盐是 CuSO4 ;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Ca (OH)2 。 【分析】根

34、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解:配制农药波尔多液需要的盐是硫酸铜,铜元素显+2 价,硫酸根显2 价,所以硫酸铜的化 学式为 CuSO4; 氢氧化钙是一种碱,能与酸性物质反应,所以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中钙元素显+2 价,氢氧根显1 价,所以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 Ca(OH)2。 故答案为:CuSO4;Ca(OH)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 题的关键 16 (3 分)硬水中含较多的 Ca2+、Mg2+,常用 肥皂水 区分硬水和软水; “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 水灭火

35、的原理是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水有时也可以“生火” ,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 水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2H2O2KOH+H2 。 【分析】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的方法是用肥皂水,燃烧所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钾的燃烧说明反应放出 了热量使钾的温度升高至着火点;钾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和碱氢氧化钾。 【解答】解:鉴别硬水和软水使用肥皂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浮渣的是硬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的 是软水;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碱类物质的由金属与氢氧根组成 的特点,可判断钾与水反应生成的碱为氢氧化钾,同时放出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K+2H

36、2O2KOH+H2 ; 故答案为:肥皂水;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2K+2H2O2KOH+H2。 【点评】根据燃烧所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对实验中物质所处环境进行分析,判断影响灭火原理 17 (4 分)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写出天然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 。 (2) 写出一个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3NaOH+FeCl3Fe (OH)3+3NaCl (合理即可) 。 (3) 焊接钢轨时要先除去其表面的锈垢, 写出稀硫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Fe2O3+3H2SO4Fe2(SO4) 3+3H2O 。金属铝较活泼,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的原因是

37、 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 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 【分析】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2)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结合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CH4+2O2CO2+2H2O。 (2)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NaOH+FeCl3F

38、e(OH)3+3NaCl(合理即可) 。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H2SO4 Fe2(SO4)3+3H2O。 金属铝较活泼,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的原因是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 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故答案为: (1)CH4+2O2CO2+2H2O; (2)3NaOH+FeCl3Fe(OH)3+3NaCl(合理即可) ; (3)Fe2O3+3H2SO4Fe2(SO4)3+3H2O;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 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

39、酸和碱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 答本题的关键。 18 (3 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将 t1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2,只有甲的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乙的溶解度曲线为 x (填“X”或“Y” ) ;某温度下甲的饱和溶 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 升高温度 的方法提纯甲;t3时,向 60g 甲的溶液中加入 5g 固体甲,溶 液恰好饱和,则原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6.7% (结果精确到 0.1%) 。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40、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将 t3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只有甲的溶液中有固体析出, 说明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甲的溶解度曲线为 Y,乙的溶解度曲线为 x;某温度下 甲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提纯甲,因为此时会析出甲,而不会析出乙;t3 时,甲的溶解度是 30g,向 60g 甲的溶液中加入 5g 固体甲,溶液恰好饱和,饱和溶液质量为 65g,即其 中含有 50g 水,15g 溶质,60g 甲的溶液中含有 5

41、0 的水和 10g 的溶质,则原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6.7%。 故答案为:x;升高温度;16.7%。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 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9 (2 分)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SO2+O22SO3 。 (2)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 分子结构不同 。 【分析】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书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 【解答】解: (1)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硫和氧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

42、应生 成三氧化硫;故填:2SO2+O22SO3;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甲分子与丙分子结构不同,所以甲、 丙性质有差异;故填:分子结构不同。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表示, 完成此题, 关键是根据图示得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然后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0 (2 分)如图所示,A、B、C、D 分别为镁、稀盐酸、硝酸银溶液和氧气中的一种,短线相连的两物质 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且 B 与 C 反应后导致溶液质量增加。请回答,B 的化式为: Mg ,C 和 D 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AgNO3AgCl+HNO3 。 【分析】 本题可以从镁

43、、 稀盐酸、 硝酸银溶液和氧气中的一种, 短线相连的两物质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且 B 与 C 反应后导致溶液质量增加开始分析,再结合框图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进行推断。 【解答】解:镁、稀盐酸、硝酸银溶液和氧气,只有镁能和其它三种物质都能反应,所以 B 物质为镁, 且 B 与 C 反应后导致溶液质量增加,则 C 为稀盐酸,D 能和稀盐酸反应,则 D 为硝酸银溶液,A 为氧 气,C 和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 故填:Mg;HCl+AgNO3AgCl+HNO3。 【点评】本题考查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推断,难度不大。 三、简答题(本题共三、简答题(本题共 10

44、分)分) 21 (2 分)化学实验体现学生的科学素养。学习化学要不断地对实验进行思考、改进,在实验中理解化学 反应的本质。如图是某同学探究浓氨水的性质改进实验。通过此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写出一条 即可) 【分析】根据实验现象考虑: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解答】解: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布条上,与酚酞溶液中的水接触,形成氨 水,氨水属于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该实验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氨水显碱性,浓氨水易挥 发。 故答案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或氨水显碱性,浓氨水易挥发) 。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22 (3 分)向 AgNO3

45、和的 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1)若滤液为蓝色,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 不一定 (填“一定”或“不一定” )有白色沉淀产生。 (2)反应后滤渣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什么? 镁 。 (3)写出上述过程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2AgNO3Mg(NO3)2+2Ag 。 【分析】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向 AgNO3和的 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镁粉,镁先与 AgNO3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银, AgNO3反应完, 若还有镁粉, 镁才能与 Cu (NO3)2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 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向 AgNO3和

46、的 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镁粉,镁 先与 AgNO3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镁粉,镁才能与 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镁 和铜。 (1)若滤液为蓝色,说明存在硝酸铜,硝酸铜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也可能是部分参加反应;若硝酸铜部 分参加反应,滤液中不含硝酸银,则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沉淀生成,即不一定有白色沉淀产生。 (2)反应后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氢气生成,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镁。 (3)上述过程中一定发生反应是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2AgNO3 Mg(NO3)2+2Ag。 故答案为: (1)不一定; (2)镁;

47、 (3)Mg+2AgNO3Mg(NO3)2+2Ag。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确定能发生的反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3 (2 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 (1)写出在实验室用 A 装置在试管口塞团棉花制取 O2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 K2MnO4+MnO2+O2 。 (2)用 B 装置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伸入液面下的原因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 【分析】 (1)根据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2)根据在制取气体时使用长颈漏斗的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解答】解: (1 )实验室用 KMnO4粉末制取 O2的发生装置中

48、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止高锰酸钾 粉末进入导气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2)用 B 装置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以下,目的是: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 中逸出。 故答案为: (1 )2KMnO4K2MnO4+MnO2+O2; (2)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点评】本题比较去请你面的考查了氧气的实验制法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了解实验室制取的原理、注 意事项、装置的确定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24 (3 分)为了除去粗盐中 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需进行如下操作: 溶解; 依次加入过量的 BaCl2、NaOH、Na2CO3溶液; 过滤; 加入适量盐酸; 蒸发、结晶。 提示:Mg(OH)2、BaSO4、BaCO3难溶于水;微溶物不形成沉淀 (1)请写出操作中加入 Na2CO3溶液后,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BaCl2+Na2CO3BaCO3+2NaCl 或 CaCl2+Na2CO3C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