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教案

上传人:争先 文档编号:172544 上传时间:2021-03-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8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1年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1年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21年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21年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无处不在的能量 5.让身体热起来让身体热起来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让身体热起来 是青岛版小学科学 (六三学制)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的第一课时,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本课内容以“人体”为切入点,通过让身体热起来的 活动,引导学生分析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和途径,探究人体能量的来源和转化,认识到维系正 常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从而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 科学精神与科学情趣。 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情景导入,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寻找让身体热 起来的方法;第二部分活动过程。通过生动有趣的

2、小活动,带动学生探索,还有哪些方法可以 让身体热起来;通过交流研讨,人体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人体吸收的能力到哪里去 了?”引发深层次探究热情。第三部分为自由活动。通过探究北极熊生活在极寒环境下,为什 么不怕冷,巩固学生“让身体热起来”的认知。第四部分为拓展活动,生活中肥胖的人群的出 现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对他们的身体有什么危害,针对有效减肥提出合理化建议。 本课通过由浅入深的分层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现象与科学知识的密切联系,到在体 验中感受,在交流分享中,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动力。 【学生分析】【学生分析】 如何让身体热起来,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有很多的生活经验,譬如运动、

3、 吃巧克力或刺激性食物、喝热水、多穿.这些对于后面探究能量转化问题有 很好的铺垫,学生也比较有兴趣进行下面的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基本掌握 了对资料的搜集处理,但我们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式对现 象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以及对事物内部联系的猜测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及途径。 2.知道人体吸收的能量转化后的去向。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多角度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2.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现象作出解释,解决问题。 3.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

4、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充满求知欲,善于思考,合理想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感受科技进步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的便利。 【重【重 难难 点】点】 学生知道让身体热起来的方式及途径;对热量转化的科学认识理解。 【器材准备】【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搜集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教师准备:相关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课件、记录表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生活切入导生活切入导新课新课 PPT PPT 3 3 出示出示 教师出示冬季活动相关图片资料。 师:同学们,寒冷的冬季想来大家都深有体会了,那么寒冷的天气里,你都有哪些办法让 自己的身体热起来么?你能说

5、出哪些? (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经验自由发言。) 师:非常好,同学们说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原地跳,原地跑等等,那么除了自身 运动能产生热量以外,还有些什么方式能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呢? (学生自由发言,校长交流。) 二、二、展开讨论:让身体热起来展开讨论:让身体热起来 1. PPT PPT 4 4- -7 7 出示出示 根据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互动交流,完成表格。 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 身体的表现 2. 学生汇报交流。 3.PPT PPT 8 8 出示出示 这些方法是怎样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呢?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交流讨论,对这些方法进行分类、归纳。 (1)运动可以让我们身体发热。 (2)太

6、阳为我们带来了热量。 (3)食物给我们提供了能量。 4.PPT PPT 9 9 出示出示 师:通过同学们的交流,讨论,我们知道我们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大部 分来源于食物。食物都提供了人体所需的哪些必须营养?还有印象吗?谁来说一说? 5.PPT PPT 1010 出示出示 师:我们每天都有摄入一定量的食物来满足人体活动的需要。那么我 们从食物中所吸收的能量到哪里去了呢? (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师:同学通过讨论肯定了许多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同同学起来说说看。 (小组派代表发言,组员补充。) 师:人体的热量到底是怎么样消耗掉的呢?老师给大家补充一下,人体主要同一下三个 途径消耗热量: 1.维持身

7、体的基础代谢。如呼吸、消化、吸收等。 2.满足日常活动的需要。如步行、站立、坐、跑步运动等。 3.保证身体的生长发育。如发育中的儿童、青少年、孕妇等。 师:我们通过上面的了解,认识到人体能量的去向。那么同学在这一过程中还意识到了 什么? (小组讨论,学生自由发言。) 第一:能使维系生命的核心因素,没有能量人就无法工作、学习、娱乐、运动,即使睡 着的人仍需要能量。 第二:人体能量消耗的主要去向就是变成热量发散(占人体能量的一半)。 三三、拓展应用拓展应用 1.PPTPPT 1 11 1 出示出示 问题:北极熊生活在寒冷的北极,它为什么不怕冷? 以情境图为切入点,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由的想象,在了解

8、人体能量转化的基础上,发 散思维,引发其探究的兴趣。 (学生讨论,小组竞争。) 补充材料: (1)皮下脂肪很厚,达 10 多厘米,保温性强。 (2)身体被浓厚的毛皮所覆盖,帮助它御寒。 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PPT PPT 1 12 2 出示出示 生活中有很多肥胖的人,他们肥胖的原因是什么?用你这节课所学的知 识调查了解造成肥胖的原因,并提出减肥计划。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让身体热起来让身体热起来 运动(摩擦、跑步等) 热源(太阳、烤火、电热毯、泡温泉) 食物(菜、热饭、火锅) 【记录表】【记录表】 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 身体的表现 6.摆的秘密教学设计摆

9、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摆的秘密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的 第二课时。本节课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经历改变摆锤的重量、摆动幅 度、 摆线的长短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使学生初步意识到能量之间的相互 转化。 本课内容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活动准备。 教科书展现了一幅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少年时站在教堂大厅里观察 吊灯的情境图,意在通过这一情境图触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进而提出 问题。 第二部分是探究活动。活动一:让学生先找一找生活中类似摆的现象。教科书展示了 3 幅图:第 1 幅是学生荡秋千图

10、,第 2 幅是荡船图,这两幅图展示的是学生经常见和经常玩的活 动,尤其是在幼儿园、公园等场所,意在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游戏情境,链接学生的生活经 验和游戏体验。第 3 幅图是教室班级牌子图,意在启发学生联想到班级牌子随风摆动的现象, 再现生活情境。活动二:做一个摆,研究它的秘密。通过做一个摆,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 素,以“我们的记录与发现”引领学生对实验现象及过程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摆动的快慢与摆线长段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这一环节 还提示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将自己或小组的实验数据及结论进行分析和交流, 并在交流的过程中 互相补充、相互借鉴、智慧共

11、享。活动三:摆为什么能长时间不停地摆动?展示了一个正在摆动 的摆,显示了一个摆的运动轨迹,意在提示学生观察摆摆动过程中的运动状态,描述观察到的 现象, 展开丰富的想象, 进行大胆猜想, 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 从中发现摆摆动时遵循的规律, 进而将研究重点放在摆在摆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上。然后以“我们的认识”为引领,提示学生 进行表达与交流,将研究过程与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从而得出结论:静止的摆在外力作用下 开始摆动,在摆动过程中能量不断转化:一段时间后,摆又在外力的作用下慢停下来。 第三部分是自由活动。提出了“做一个听话的摆”的自由活动指向,并提供了一幅学生活 动情境图。活动的目的不在于学生的制作

12、是否准确、成功,而在于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图 中人物语言“怎么做呢”提示学生在做之前先提出制作的设想,阐述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动手 制作,意在体现“先想后做,动手之前先动脑”的思想。 第四部分是拓展活动。让学生课后自己制作一个“傅科摆”,并将摆锤做成沙漏,观察沙 迹的路线,记录发现。 【学生分析】【学生分析】 六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科学课学习,有了一定的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并且对新鲜事 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科学中的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对它感到很陌生,如 果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它有很大的难度。生活中有很多类似摆的现象,学生都见过或 玩过,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能够观察到日

13、常生活中类似摆的现象,但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 是学生没有思考过的,“摆为什么能长时间不停摆动”以及“摆为什么能停下来”也是学生极 感兴趣但不了解的问题。本课以摆为切入点,通过对摆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影响摆摆动快 慢的因素了解摆的运动规律,意识到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能从“是什么”、“为什么会这 样”等角度提出摆的有关问题,学会使用简单仪器进行定量观察,能做检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 实验,在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科学 奥妙的志趣和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什么是摆。 2.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科学

14、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2.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试验能设计简单表格,记录数据。 3.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感受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是可控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1. 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并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2.主动参与小组合作,积极交流和讨论,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能量。 2.了解到人们在生活和生产如何对摆的特点加以利用。 【重【重 难难 点】点】通过实践操作研究影响摆摆动的过程。 【器材准备】【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 小铁锁

15、、螺丝帽、橡皮泥。 教师准备教师准备:摆线、钩码、铁架台、记录单、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了解摆的意义一、了解摆的意义 1.PPT 2 出示出示 出示活动准备。 2.提问:各小组检查实验材料是否准备齐全? 3.PPT 3 出示出示 (1)观察过生活中常见的座钟吗? (2) 这(指钟摆)叫什么?这种运动方式叫什么?(讲解并板书“摆动”) PPT 4 出示出示钟摆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什么是摆?解释摆是悬挂于定点, 能够往复摆动 的物体。讲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摆的秘密(板书课题)。 PPT 5 出示出示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你都见到过生活中哪些类似摆的现象? PPT 6 出示出

16、示吊环、秋千、吊灯、海盗船等。 4.PPT 7 出示出示 讲述了解伽利略的发现。播放伽利略对摆的研究微视频,解说词如下:在我们的生活中你 有没有注意过这个?还有这个。在秋千上你一定能感觉到晃来晃去的快乐。可是,你知道秋千 为什么能摆动吗?每个在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你们看,当系在绳子一头的物体被拉 起来时,地球引力就不断的分解成两个方向的力量。当你撤掉这个拉力时,与它相对的这个力 就发生作用了。它带动物体向另一侧摆去,当相对应位置后又反向摆回来,直到停止。现在我 们都使用钟表来掌握时间,这些制造非常精确的摆钟用到了摆的等时性,让我们回到 400 年前 的意大利。在著名的比萨斜塔旁就是医学

17、院,十七岁的就在这里上大学。比起比起医学来,他 更喜欢研究数学和物理。在那里有许多精致的绘画和雕塑,还有一盏从高高的屋顶上悬下来的 长明灯。 教堂里的点灯人定时给它加油, 剪灯芯。 一天点灯人加完油顺手一放灯就来回晃起来。 正在就着灯光看书的伽利略抬起头来, 这灯要晃多久才能停啊?怎么每摆动一个来回的时间都 差不多?我再试一下,难道真会这样吗?嗯,开始摆动幅度大,后来逐渐变小,但是时间都一 样,我猜这里一定有某种规律,好了,来做个实验。用我的脉搏来测时间最准了。好,开始, 再来一次。我的脉搏每分钟跳 72 下,如果把线弄短些,铁片也许会摆的快些,达到 72 下就是 一分钟了。我一定能找到适宜的

18、长度,不多也不少,对了就是它,一分钟摆动了 72 次。我可 以做一架测量脉搏的仪器,这样会有助于医生的诊断。把细长线要到仪器的顶端,把铁片固定 在绳的下端,把它斜拉过来,然后放手让他摆动。在绳子上做好标记,把标记对准刻度牌上的 数字就能知道绳子每分钟摆动多少次。这个小玩意儿只能测定脉搏。但伽利略发现的摆的等时 性,这在科学史上是很有意义的。 二、探索:尝试制作一个摆。二、探索:尝试制作一个摆。 1.PPT 8 出示出示 你想自己制作一个摆吗?让我们小组合作一起来制作。 (1)出示分组实验材料,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单摆。 (2)摆的制作要求:用摆线把摆锤拴住、拴牢。把制作好的摆,固定在铁架台

19、的横杆 上。 2.小组展示交流制作的摆。 3.PPT 9 出示出示提问:什么叫摆动一次?讲解: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回来,叫摆动一 次。 三、探究:与摆摆动快慢的有关因素。三、探究:与摆摆动快慢的有关因素。 1.PPT 10 出示出示教师计时一分钟,各小组数出摆摆动的次数。 2.PPT 11 出示出示 各小组设计实验验证猜想:与摆绳长短有关?与摆锤重量有关?与摆幅 大小有关? 3. PPT 12 出示出示 实验设计提示: 找准实验设计方向,根据猜测设计实验方案; 可以选择一到两种实验方法来验证你们的猜想; 要考虑外部因素的影响,如高度、重量、摩擦等; 小组之间要团结合作,选定的方案请先经小组讨

20、论通过后再提报。 4.PPT 13 出示出示各小组交流实验方案。方案一:摆绳长短不同,出示记录单。 PPT 14 出示出示方案二: 摆锤重量不同,出示记录单。 PPT 15 出示出示方案二: 摆动幅度不同,出示记录单。 PPT 16 出示出示实验提示: 轻拿轻放器材,爱护身边的仪器; 注意实验中是否有不可以改变的量。 认真填好记录单,与实验过程要一致; 结合实验数据得出最终结论。 5.PPT 17 出示出示各小组交流实验结论。 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 与摆锤重量和摆动幅度无关; 摆线越短, 摆得越快; 摆线越长, 摆得越慢。 四、探究:摆为什么能长时间不停摆动?摆为什么能停下来?四、探究:摆

21、为什么能长时间不停摆动?摆为什么能停下来? 1.PPT 18 出示出示播放摆摆动现象的微视频, 解说词如下: 摆首先在外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 并长时间不停地摆动,这样反复运动。 2.PPT 19 出示出示静止的摆在外力的作用下开始摆动,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然后再到另外一 个最高点,在摆动过程中能量不断转化,一段时间后,摆又在外力的作用下慢慢停下来。 五、应用:制作一个听话的摆。五、应用:制作一个听话的摆。 请学生自己确定摆动时间和摆动次数, 先制订制作方案, 小组阐述制作想法后再动手去做。 PPT 20 出示出示实验提示: 1.做一个一分钟摆预设次数的摆。 2. 如果不符合预设实验次数,可以通过

22、摆的特性来调整。 六、拓展:小实验六、拓展:小实验 PPT 21 出示出示请学生课外进行小实验探究: 用一条一米左右的细绳悬吊一个沙漏, 上端固 定在葡萄架上(或天花板上、 树上等)。 拉动沙漏, 在略低于上端悬吊点的位置放手, 观察沙迹。 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摆的秘密 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 与摆锤重量和摆动幅度无关; 摆线越短,摆得越快; 摆线越长,摆得越慢。 【记录表】【记录表】 摆绳长度摆绳长度 猜测摆动快慢猜测摆动快慢 实验现象(次实验现象(次/分钟)分钟) 我们的结论我们的结论 长长 短短 7.钻木取火教学设计钻木取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钻木

23、取火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六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的第二 课时。本课以古人钻木取火的故事为切入点,组织学生研究钻木取火的道理,进一步认识机械 能与其他能的转化,使学生会用简单的器材做“摩擦生热”的模拟试验,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 信息的能力以及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的情感。 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先展现了一幅古人钻木取火图,意在提示学生本 课探究活动的主题钻木取火,文字提示“搜集有关古人利用火的资料,了解钻木取火的方 法”意在提示学生课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信息,为课堂深入研究做好准备。文字提示了本课需 要准备的实验材料,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法准备实验材料,体现开放性的

24、特点。第二部分 活动过程, 通过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古人钻木取火的道理了解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通过 交流生活中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能量的转化。第三部分自由活动,首 先通过交流能量转化现象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引导学生对摩擦生热现象的负面影 响展开研讨,列举事实,阐述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其次以“机械能还能转化成什么能”为 引领, 将研究的重点从机械能与热能的转化转移到机械能与其他能量间的转化,从而使学生意 摆锤重量摆锤重量 猜测摆动快慢猜测摆动快慢 实验现象(次实验现象(次/分钟)分钟) 我们的结论我们的结论 大大 小小 摆动幅度摆动幅度 猜测摆动快慢猜测摆动

25、快慢 实验现象(次实验现象(次/分钟)分钟) 我们的结论我们的结论 大大 小小 识到能量之间的转化是多途径、 多方位的, 为学生理解无处不在的能量及能量的转化做好铺垫。 第四部分拓展活动,主要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引导学生详细了解古代人用火的方法和历史, 拓展探究空间,感受科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本课通过设计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发现钻木取火的原理,在交流研讨中认识到 能量之间的转化是多途径、多方位的,在课后拓展延伸中感受古人的智慧,体会科学是不断发 展变化的。 【学生分析】【学生分析】 钻木取火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神秘的,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但学生在学习方 法、学习习惯、认识等方

26、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针对这些情况,在学习时主要利用视频播放 和小组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提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总之, 只要加以适当的情景创设、问题引导和学法指导,就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达到预期的效果。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钻木取火的原理,了解人类用火的历史。 2.了解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也能转化成电能、光能、声能等。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模拟实验。 2.能用语言初步描述观察到的机械能转化成的热能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

27、值观: 1.能对生活中的其它能量转化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交流,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重【重 难难 点】点】 1.知道钻木取火的原理,了解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也能转化成电能、光能、声能。2. 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能量转化的模拟实验。 【器材准备】【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古人钻木取火、能量转化带来的不利影响等资料。 教师准备

28、:教师准备:木板、砂纸、铁丝、手钻、火柴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一、动画导入 1.PPT 1 出示出示课题钻木取火。 2.PPT 3 出示出示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个童话故事。 3.PPT 4 出示出示教师提问:你知道钻木取火是怎么回事吗?学生交流。 4.聚焦话题:聚焦话题: 钻木取火有什么科学道理呢?这节课, 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 (板书课题) 。 二、活动探究二、活动探究 活动一:活动一:猜想钻木取火的道理。 1.PPT 4 出示出示教师提问:为什么“钻木”就能“取火”?你们能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 其中的道理吗? 2.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29、、汇总,对钻木取火的道理进 行大胆猜想,提出自己的见解。 3.学生交流:每组选派一个代表发言,进行全班交流。(我认为摩擦会产生热量、机械能 转化成了热能) 活动二:活动二:通过实验验证猜想。 刚才,同学们通过交流,对于钻木取火的道理都提出了自己的猜想,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 验证摩擦生热吗? 1.PPT 5 出示出示制订实验方案。 (1) 小组讨论:你们组准备怎么做这个实验?你们组将怎样分工? (2) 教师总结:经过刚才的交流,大家准备用砂纸打磨铁条、手钻钻木头、双手摩擦、 火柴擦黑板等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2.PPT 6 出示出示实验指导:接下来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做做这几个小实验来。 课本上

30、为我们提供了四幅实验情境图,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幅是两个学生合作,用手钻钻 木,一人按着木板,一人负责钻;第二幅是一个学生正在搓手;第三幅是一个学生用砂纸打磨 铁条; 第四幅是在黑板上摩擦火柴。 你们可以任选一个实验去做, 如果有时间, 最好都做一遍。 如果你们还有其他可行的试验方法,不妨也试一试。用老师也为同学们准备了木板、砂纸、铁 丝、手钻、火柴等实验器材,你们可按照本组所选的实验,到老师这儿领取实验器材。(学生 选实验,领器材。) PPT 7 出示出示温馨提示。 (1)实验中同学们要注意配合好,要认真、细心,还要有耐心。 (2)实验时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2.

31、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活动。 (在学生进行实验之时,教师要进一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3. PPT 8 出示出示学生交流实验现象。 (简单评价学生的实验情况)现在各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实验现象。 (1) 手钻钻木:手钻工作时,钻头会很热。 (2) 双手摩擦:两手互相摩擦会感觉到手很热。 (3) 砂纸打磨铁条:用手触摸铁条,会感觉铁条很热。 (4) 黑板上摩擦火柴:在黑板上摩擦火柴头,火柴会燃烧起来。 4.PPT 8 出示出示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现象。 通过分析实验现象,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与钻木取火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 (1)手钻钻木:摩擦产生热量,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1)双手摩擦:摩

32、擦产生热量,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3)砂纸打磨铁条:摩擦产生热量,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4)黑板上摩擦火柴:摩擦产生热量,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5.教师小结。 钻木取火的道理: PPT 9 出示出示燃烧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有足够的氧气;二是达到可燃物燃点的温度。 PPT 10 出示出示钻木的时候因为摩擦会产生热量,当这种热量积累到一定温度,就会达到 木屑的燃点,因为大气中本来就有足够的氧气,所以就点着火苗了。因此,钻木取火的实质是 摩擦生热,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说,钻木取火的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板书:摩擦 生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活动三:活动三:说说生活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现象。 PP

33、T 11 出示出示钻木取火的道理是摩擦生热,把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生活中机械能转化成 热能的现象有很多,我们先看看课本上都展示了哪些现象。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 1.学生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交流。) 2.PPT 12 出示出示教师展示:老师也发现了一些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我们一起 来看看。 三、自由活动三、自由活动 1.PPT 13 出示出示教师提问: 我们已经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会出现摩擦生热这样的能 量转化现象。 能量转化现象有时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都会有哪些不利影响呢?改 怎么办呢? (1)PPT 13 出示出示学生分组展开

34、讨论与交流。 (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探索摩擦生热现象给人 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并讨论、思考解决的办法,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阐述观点,做出 合理解释。) (2)(对学生的交流交流给予适当的评价)教师小结: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人们在利 用科学技术服务生活的同时,还要注意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消除这些负面影响,是 值得每一个同学思考的问题。 2.PPT 14 出示出示教师提问:机械能除了可以转化成热能,还能转化成什么能? (1) 学生分组展开讨论与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例子比如风力发电、 水车发电、 电锯工作时产生的火花等。) (2)教师总结:

35、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机械能除了可以转化成热能,还可以转化成 电能、光能、声能等,能量之间的转化是多途径、多方位的,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更深入的 去研究。 四、拓展活动四、拓展活动 1.引导课下探究的问题:学习这节课之后同学们想做些什么? (学生自由谈想法。) 2.PPT 15 出示出示激发学生课下探究兴趣。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进一步探究: (1)机械能为什么能转化成其他多种能量? (2)详细了解古代人用火的方法和历史。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钻木取火钻木取火 摩擦生热 机械能热能 8.通电的线圈(一)教学设计通电的线圈(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通电的线圈(一)是

36、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六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能量单 元的第三课时,是在三年级下册“电的本领”单元认识、了解了电的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 究电的另一个作用: 电生磁, 即电能转化为电磁能。 通过制作电磁铁、 探究电磁铁特性的活动, 让学生知道电能产生磁,实验探究电磁铁特性,了解电磁铁的应用,激发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科 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以问题形式提示了本课探究活动的主题:“电磁 起重机是怎样工作的?”一是提示学生本课探究活动的主题,二是提示学生课前观察、了解电 磁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并对电磁铁进行初步的课前探究。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 是两个探究活动, 活动一以问

37、题“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引领学生,让学生拆开研究电磁装备,将不熟悉的物品 拆解开来探究内部构造,并正确组装,密切了科学和技术的联系。活动二“做个电磁铁,研究 它的特性。”在预测、猜想、设计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按照设计展开活动,去发现电磁铁的特 性。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 提出了拓展活动建议: 生活中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物品很多, 找一找, 说说它们都有什么作用。为学生的课后研究提供了指向,使学生在生活应用中进一步认识电磁 铁的特性,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电磁铁方面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 活。 【学生分析】【学生分析】 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实验能力, 同时有较强的猜想、 验

38、证、 总结归纳的能力, “通电的线圈”这个话题是学生平时的生活中可能听到或者是在书上看到过,但是学生没有对 于这种现象进行深入的了解,或者了解的不多。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们能够更好的认识这种 现象是什么、形成原因是什么,进而认识通电的线圈形成的电磁体及其特性。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 知道电能产生磁,学会制作电磁铁,知道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电磁铁也有两 极。 2.能通过搜集信息,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电磁铁的特性作假设性解释。 2.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图表或文字)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

39、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1.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 2.喜欢大胆猜想,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成功乐趣。 3.乐于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关心日常生活中关于电磁铁方面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2 体会到科学技术的掌握可以给人们生活、 学习带来的方便, 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重【重 难难 点】点】动手制作电磁铁,探究电磁铁磁的特性。 【器材准备】【器材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废旧电铃、电话听筒、玩具车马达、一根长导线、一节电池、电池盒、 开关、一根大铁钉、若干曲别针或大头钉,一个指南针。 2

40、.演示材料:电磁铁模型。 3.课件通电的线圈(一)。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直入主题。 1.PPT 3 出示出示教师谈话:老师昨天在家遇到了一点小麻烦:缝衣服的针掉到了地上,怎 么也捡不起来,谁能帮老师想个轻松捡起来? 2.学生回答用磁铁吸。 3.教师提问:可有时候家里没有磁铁怎么办?我们能不能用身边的材料做一个呢? 二、动手操作 自主探究。 活动一:拆开已有装置。 1.PPT 4 出示出示 PPT 5 出示出示 PPT 6 出示出示教师:电铃、电话听筒、马达这些装置你 见过吗? 生:见过。 教师提问:他们有什么共同点?我们拆开来看看。 温馨提示:拆卸时要注意螺丝刀的使用,注

41、意安全。 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PPT 7 出示出示都有电线圈成的线圈和一块铁芯。 PPT 8 出示出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磁铁。 板书课题:通电的线圈(一) 活动二:制作通电线圈。 1.教师提问:你想怎样制作这个磁铁? (1)小组讨论实验方法。 (2)汇报实验方法。哪个小组先来交流? (3)认识实验器材。 教师提问:你觉得需要用到哪些材料? PPT 9 出示出示生:电池,电池盒,开关,电线,大铁钉。 (4)PPT 10 出示出示教师小结。说得真好!为了保证实验的进行,老师有几点小提示,请 看大屏幕,找位同学读一下,其他同学做什么呢?生:做好认真听。谁来读一下(实验要求: 1.导线要沿着同

42、一方向至少绕 20 圈以上,要绕紧,绕均匀。2、连接电路时,先断开开关;连 接好后,再接通开关,试试能不能把大头针吸起来。3.控制通电时间,试验完成后迅速断开电 路。 (5)学生做实验。下面请同学按要求进行实验。好!开始! (6)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哪个小组先来交流?谁还想交流? (7)PPT 11 出示出示教师小结。通过做实验,我们得出了线圈通电后确实可以产生磁性。 这种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叫作电磁铁。 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 像刚才的电铃、电话听筒、电动机等都是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板书 活动三:探究电磁铁的性质。 PPT 12 出示出示教师提问:咱们学习磁铁时,磁铁

43、有什么性质? 生:有磁性,有南北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师:磁铁有这么多性质,电磁铁比磁铁多了一个“电”字,它有什么样的性质呢?大家大 胆猜想一下。 生:可能有磁性,能吸铁。 生:刚才已经验证了。 师:谁还想说。 生:可能有时候有磁性,有时候没有磁性吧。 生:可能有南北两极。 师:只有猜想是不够的,真正的科学需要实验验证。大家想不想来验证一下。 (1) 小组讨论实验方法。 根据以前探究磁铁的实验考虑一下, 你想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想? 小组讨论一下。 (2)汇报实验方法。哪个小组先来交流? 生:用大头针等金属进行判断是否磁性,如果通电的电磁铁靠近大头针等金属时,大头针 等金属被吸起来,则有磁性

44、。 生:用磁铁进行判断电磁铁是否有磁极,根据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如果 电磁铁的一端靠近磁铁或指南针的两个磁极时会发生相吸或相斥现象, 则判断电磁铁也有磁极。 师:同学们设计的方案非常科学、合理。你觉得实验操作中有没有需要注意的问题呢? 生: 组内成员注意分工明确,注意合作。 生:不要直接用导线把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 生:要爱惜实验器材,作好记录。 师:很好。那就请各组用你手中的器材动手验证,并请记录员及时填好实验记录单。 (3)分组实验,并填写记录表。 探究电磁铁性质实验记录表。 (4)汇报实验结果(要求按实验记录表汇报)。 师:请各组把实验过程中你们的发现与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45、?哪组先来? 生:我们发现电磁铁在通电时能吸起大头针(有磁性), 断电时大头针又掉了下来(没有磁性); 电磁铁-端靠近磁铁或指南针的一个磁极时互相吸引,靠近磁铁的另一个磁极时互相排斥,根 据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电磁铁也有两磁极(本组组员可以优先补充)。 三、总结提炼 PPT 13 出示出示师:同学们探究得真好,你们都快成小科学家了,根据你们的发现: PPT 14 出示出示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没有磁性。它有南、北两个磁极。 PPT 15 出示出示从能量转化角度来说,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能的装置。 (板书:通电 有磁性、断电 无磁性、也有两极) 四、拓展延伸 PPT 16、17

46、、18、19、20 出示出示 师:生活中,电磁铁被人们广泛应用,你还知道哪些地方运用了电磁铁? 生:马达、喇叭? 老师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电磁铁,我们来看看! 四、复习巩固 服务生活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都有哪些收获?谁来谈谈? 学生汇报。 PPT 21 出示出示看来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少,课后我们可以制作一个电磁起重机,比比谁 吸的大头针更多一些好吗? 这节课就到这!下课!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通电的线圈(一)通电的线圈(一) 通电有磁性 电磁铁 断电无磁性 也有两极 【记录表【记录表 】 探究电磁铁性质实验记录表探究电磁铁性质实验记录表 探究方法 我的发现 结论 验证是否有 磁性 电

47、磁铁靠近大 头针 通电时 断电时 验证是否有 两极 通电时电磁铁 的两端分别靠 近小磁针的一 个极 通电时电磁铁的一 端与磁铁 通电时电磁铁的一 端与磁铁 9.通电的线圈二教学设计通电的线圈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通电的线圈(二)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 能量的第四课时。本课是在学习了通电的线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影响电磁铁 磁极、磁力大小的因素,为以后初中学习电与磁打下良好基础。 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过程,先展示了一幅学生讨论情景图,一再提示学生针 对电磁铁提出在积极的问题。接下来提供了一个以“我对问题的猜想”为引领的空白框,意在

48、 引领学生对选择的问题进行充分的猜想与假设,提示学生先想后做,动手之前先动脑,对研究 过程、问题结论进行预设。“通过实验来探究”环节让学生探索使电磁铁磁极改变的方法。引 领学生利用对比试验,严格控制变量,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极变化的因素。最后的环节探究影响 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提供一个供参考的研究思路的同时,引领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 行展示与交流,相互借鉴探究方案,共享探究结果。第二部分自由活动,以“做一个起重机” 为主题,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设计制作起重机并进行吊起重物的比赛活动,进一步巩固前期 的实验探究成果。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 提出拓展活动建议 “电能产生磁, 磁能不能产生电呢?” 活动进一步指向能量转化,从而使学生意识到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本课通过设计及动手活动,让学生在上节课研究活动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 猜想与假设,再确定实验方案,展开对比试验,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科学 > 青岛版(六三制) > 六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