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科学复习实验专题讲义:化学实验1——废液混合问题(教师版)

上传人:争先 文档编号:171168 上传时间:2021-02-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中考科学复习实验专题讲义:化学实验1——废液混合问题(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1年中考科学复习实验专题讲义:化学实验1——废液混合问题(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1年中考科学复习实验专题讲义:化学实验1——废液混合问题(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1年中考科学复习实验专题讲义:化学实验1——废液混合问题(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1年中考科学复习实验专题讲义:化学实验1——废液混合问题(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1 1)反应后废液混合分析反应后废液混合分析 此类化学实验题中, 对学生物质之间的反应要非常熟悉, 而且需要学生对于化学反应中 反应物过量问题的细节把握考核要求较高,是中考化学实验常出现的一个出题方 向。 由于各独立的化学反应所得溶液存在最后的混合步骤, 导致最后混合溶液中成分的组成 会存在非常多的可能性; 需要我们结合题目所给相关细节, 从混合前各溶液的成分开始分析, 再结合混合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反应, 依据具体参与反应的物质的多少进行后续的成分分 析。在某些情况下,某些反应特别是中间过程中的反应步骤里,具体物质过量与否未知,则 还需要我们分情况进行后续推理,则对学生

2、的要求更高。 本专题精选了典型的各类问法和题型设计, 亦包含部分信息题作为适当拓展, 希望能给 予大家一定的帮助和提升。 1、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 A 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 【分析】:根据酸碱指示剂的性质解答; (答案: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 将反应后 D、E 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 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 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 2 CaCl 猜想三: 猜想四:NaCl、 2

3、)(OHCa和HCl 同学们马上否定了猜想四,请问他们否定的理由是什么? 【分析】:【作出猜想】产生的气泡肯定是二氧化碳,应该是 E 种的碳酸钠和 D 种的稀 盐酸反应生成; 应是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 根据反应产物和反应物是否有剩余进行猜想。 根据稀盐酸和氢氧化钙的反应分析猜想四错误的理由。 (NaCl和 32CO Na;稀盐酸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不能共存;) (3)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猜想二不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滴加 (填名称)。 产生气泡 猜想三成立 【分析】:如果存在氯化钙,那么加入碳酸钠溶液后

4、肯定回有碳酸钙沉淀生成;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据此解答。 (无沉淀产生(无现象);稀盐酸(或稀硫酸);) (4) 【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 有 。 【分析】:酸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因为都具有氢离子,所以酸都具有相似的化学 性质。 (氢离子(或 H) 2、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某班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 写出上述实验中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分析】: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 有一位同学实验完成后,先将实验 A 与试管 C 中的物质倒入同

5、一烧杯内,观察到 有蓝色沉淀产生,则该同学之前实验时试管 A 内的现象是 ;烧杯内所得溶液中 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一定不含有的溶质是 ;(溶质不包括指示剂与气 体,下同) 【分析】: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成红色,随着它与稀盐酸的反应,氢氧化钠 的浓度减小,于是红色逐渐变浅。将实验 A 与试管 C 中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内,观察到有蓝 色沉淀氢氧化铜产生,说明 A 中氢氧化钠过量,溶质为剩余的氢氧化钠和产物氯化钠,C 中 含有氯化铜,据此分析:有一位同学实验完成后,先将实验 A 与试管 C 中得物质倒入同一烧 杯内,管擦到有蓝色沉淀产生,则该同学之前实验时试管 A 内的现象是:A 试管中溶液红

6、色 变浅, 但仍呈红色; 烧杯内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 一定不含有的溶质是HCl; (答案:A 试管中溶液红色变浅,但仍成红色;NaCl;HCl;) 该同学接着又将试管 B 和试管 D 中的物质也倒入该烧杯内,他测定烧杯内所得液体的 pH 为 2, 其测定的操作方法是 , 通过这一测定结论可分析烧杯最终所得溶液中的 溶质种类有 种. 【分析】:根据使用 PH 试纸检测溶液的 PH 值得方法解答;根据反应产物分析溶质种 类:使用 PH 试纸检测滤液的 PH,其操作方法是:取一块 PH 试纸放在玻璃片上(或白陶瓷 板),用玻璃棒蘸取(或滴管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

7、准比色卡比 较; (答案: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到 PH 试纸上,用试纸西安是的颜色与标准比 色卡对照,测出 PH 值;4;) (3) 硫酸钡不容易被 X 射线透过,在医疗上可用作检查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 小柯将硫酸镁溶液滴入硝酸钡 23) (NOBa溶液中得到硫酸钡, 如图表示该实验过程中溶液 总质量随加入硫酸镁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图线 AB 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C 点 处溶液中的 溶 质 有 。 【分析】:硫酸镁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由于有沉淀生成,所以溶液质 量增加速度较慢,为 AB 段。当硫酸镁完全反应后,没有沉淀生成,加入多少硝酸钡,溶液 就增大多少。因此

8、,溶液质量增加速度加快,为 BC 段。 (答案:土先 AB 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C 点时硝酸钡已经过量,那么溶 质为反应物硝酸镁和剩余的硫酸镁;) 3、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科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 A 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 , C 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根据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及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分析: A 试管中加入盐酸,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 试管中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 水,反应方程式为OHFeClHClOFe 2332 326; (答案: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OHFeClHClOFe 2332 32

9、6;) (2) 将反应后 D、E 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 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 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 2 CaCl; 猜想三: ; 猜想四:NaCl、 2 )(OHCa和HCl。 【分析】 : 根据反应后溶液成分除生成物外还可能有反应物剩余及酸的化学性质进行解 答分析:【做出猜想】将反应后 D、E 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 现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说明 D 中溶质成分为盐酸和氯化钙

10、。E 中溶质成分为碳 酸钠和氯化钠,二者混合时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然后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反应结束后 滤液成分一定有氯化钠,氯化钙和碳酸钠可能剩余一种,则,猜想三为NaCl和 32CO Na; (答案:NaCl和 32CO Na;)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猜想二不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填名称) 猜想三成立 【分析】:猜想二不成立,则说明不含氯化钙,加入碳酸钠时不会产生沉淀;猜想三成 立,只需验证碳酸钠存在即可,可向溶液中加入酸通过产生气体来验证; (答案:无明显现象(或无沉淀产生);稀盐酸(或稀硫酸)

11、;产生气泡;) 4、同学们为了探究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做了如下实验: (1) 实验三、四中的“操作”是_; 【分析】:根据过滤的操作要求分析:实验三、四中的“操作”都是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故为过滤; (答案:过滤;) (2) 实验一中,欲验证 NaOH 溶液与盐酸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还需向溶液 A 中加入 ; A .酚酞 B .CuO C . 32CO Na D . 3 AgNO 【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分析:实验一中,氢氧化钠与过量盐酸得到溶液 A,则 A 中为氯化钠和盐酸, 要验证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之间能否发生反应, 只需验证氢氧化钠不存 在即可,可向溶液 A 中加入酚酞; (答案

12、:A;) (3) 用 pH 试纸测得溶液 E 的 pH=2,取少量溶液 E 加入 23) (NOBa溶液后无明显现象,下 列有关溶液 E 和沉淀丙设想合理的是 。 A.溶液 E 加入适量的熟石灰中和处理后再进行排放 B.除去氯化钡中含有的少量盐酸:加入过量的沉淀丙并过滤 【分析】:根据盐酸的性质及硫酸钡不能溶于酸分析:溶液 E 的 PH=2,说明含有酸, 取少量溶液 E 加入 23) (NOBa溶液后无明显现象, 则说明为盐酸, 沉淀丙为不溶于酸的硫酸 钡沉淀, 溶液 E 加入适量的熟石灰中和处理后再进行排放, A 正确; 沉淀丙不能与盐酸反应, B 错误;故选 A; (答案:A;) 5、 为

13、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 上述反应中无现象的是 (填字母序号) 【分析】:根据各试管内反应的现象分析:A 中石蕊试液变红色,B 中有气泡产生,C 中固体溶解,溶液变黄色,D 中没明显现象,E 中产生气泡,F 中产生沉淀; (答案:D;) (2) 将反应后 D 和 E 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 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 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假设与猜想】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 2 CaCl , 猜想三:NaCl、 2 )(

14、OHCa 和HCl;猜想四: 。 【分析】:根据反应后溶液成分除生成物一定存在外,反应物可能剩余一种且能发生反 应的物质不能共存分析: 反应后 D 和 E 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 观察到烧杯中 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说明 D 中有盐酸和氯化钙,E 中有碳酸钠和氯化钠,所 以混合后的溶液成分一定有氯化钠,碳酸钠或盐酸可能存在一种,则,猜想四为NaCl和 32CO Na: (答案:NaCl和 32CO Na;) 【讨论与交流】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 。 【分析】:氢氧化钙和盐酸不能共存,所以猜想三是错误的; (答案:氢氧化钙和盐酸不能共存;) 【实验与结论

15、】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碳酸钠溶液 无现象 猜想四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分析】:若猜想四成立,则加入碳酸钠时无现象,加入盐酸时会产生气泡; (答案:有气泡冒出;) 6、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后, 小明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 A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 。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因此滴入酚酞后成红色;当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完全反 应时,溶液成中性,此时酚酞试液显无色; (答案:溶液从红色变成无色) (2) B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

16、化学方程式是 。 【分析】: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据此写出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答案:NaOHCaCOOHCaCONa2)( 3232 ;) (3) 【提出问题】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哪些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 猜想二: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 ; 【分析】: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肯定呈碱性,因为碳酸钠水溶液也是呈碱性的,所以废 液中的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钙,也可能是碳酸钠; (答案:碳酸钠(或 32CO Na;) 猜想三: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氢氧化钙; 【实验验证】同学们

17、对可能含有的碱性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 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了如图 2 所示的图像。 【结论】分析图像数据得出,废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 ,一定不 是 。 【分析】:根据图 2 可知,反应开始并没有气体生成,说明是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发生中 和反应;随后有气体生成,应该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废液中一定 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一定不是氢氧化钙; (答案: 32CO Na和NaOH; 2 )(OHCa;) 【拓展提高】为了使以上废液实现安全排放,你的做法 。 【分析】:因为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所以加入稀盐酸,将其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实 现安全

18、排放。 (答案:滴加适量稀盐酸) 7、某化学实验小组实验结束时,将含有 4 CuSO、 4 ZnSO、 4 FeSO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 为回收有关金属和盐,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方案: 试回答: (1) 步骤中锌粉必须过量的原因是 【分析】:只有加入过量的锌才会把溶液中的 2 Fe和 2 Cu置换的更彻底一些; (答案:将废液中的 2 Fe和 2 Cu全部置换出来;) (2) 写出步骤中任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步骤中会发生两个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再次过程中发生了锌与硫酸铜和 锌与硫酸亚铁的反应; (答案:CuZnSOCuSOZn 44 ;(或: 44 ZnSOFeFeSOZn) (3

19、) 要检验步骤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 【分析】 : 步骤中的酸是否足量主要看固体 D 中是否含有未反应的锌; 有则酸不足量, 没有则酸足量; (答案:取步骤的滤渣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则酸不足量(或 若无气泡产生,则酸已足量;) (4) 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最终所得硫酸锌的质量 (填“”、 “” 或 “=” ) 原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 要计算该废液中硫酸铜质量, 必须要称量 的 质量 【分析】:得到的硫酸锌的质量应该比废液中的硫酸锌质量大,因为反应过程中由于锌 的加入而使其得到的硫酸锌质量变大了, 由过程可知铜的来源只有硫酸铜, 则要计算硫酸铜 的质量可通过

20、最后得到的铜的质量完成; (答案:;固体 D(或铜);) 8、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 金属活动性顺序有重要的应用。铝、铜、铁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某化学兴趣小 组的同学在探究铝、铜、铁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的实验: 将 A 实验结束后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 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 其原 因是 ,一段时间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填化学式)。 【分析】:中铁不与硫酸铝反应,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单质。将 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后, 红色固体铜单质增多, 应该是中没有反应的铁继续和中硫酸铜反 应再次生成铜单质

21、。由于硫酸铝没有反应,所以溶质中一定存在硫酸铝;由于铁和硫酸铜反 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单质,所以肯定存在硫酸亚铁;如果铁足量,那么溶液中就没有剩余的 硫酸铜, 如果铁不够, 那么溶液中就有剩余的硫酸铜, 因此一定存在的是硫酸亚铁和硫酸铝。 (答案:中未反应的铁粉继续与中硫酸铜反应; 4 FeSO和 32 )(SOAl;) (2)某同学在一定质量的 AgNO3 和 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他对反 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几个图像(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其中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分析】:铁粉先和硝酸根反应,再和硝酸铜反应,根据铁粉的量是否足够,分析各个 相

22、关量的变化即可: A、铁粉显赫咸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由于 进入溶液的铁的质量比析出的银和铜的质量小,所以溶液质量再不断减小; B、当铁粉和硝酸银反应中时,溶质未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铜三种;当铁和硝酸铜 反应中时,溶质未硝酸亚铁和硝酸铜两种;当完全反应后,溶质只有硝酸亚铁一种,故 B 正确不合题意; C、由于铁粉先和硝酸银反应,因此开始一段时间内没有铜生成;当铁粉和硝酸铜开始 反应后,铜的质量不断增多;当反应结束后,铜的质量保持不变,故 C 正确,不合题意; D、由于铁粉先和硝酸银反应,因此这段时间内硝酸铜的质量保持不变;当铁粉和硝酸 铜反应时,硝酸铜的质

23、量不断减小,故 D 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选 D;) 9、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并利用给出的部分酸碱盐溶解性的信息通过如图所示的实 验判断稀硫酸与 KOH、Ba(NO3)2、K2SO4、K2CO3 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1) 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气 体、或水,硫酸钾与稀硫酸不反应不会生成沉淀、气体或水,所以不发生反应; (答案:选 C;) (2) 试管 B 中发生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分析】:根据硫酸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分析:试管 B 中稀硫酸与硝酸钡反 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

24、硝酸,方程式为: 34342 2)(HNOBaSONOBaSOH; (答案: 34342 2)(HNOBaSONOBaSOH;) (3) 同学们将实验后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烧杯中,后续实验及现象如图。 综合分析有关实验的现象回答: 无色滤液 b 一定呈 (填“酸”、“碱”或“中”)性; 【分析】:根据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根据图示可知,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部分消失 可知白色沉淀 a 中一定含有硫酸钡和碳酸钡,说明硫酸不足,因此溶液不显酸性,又溶液中 有酚酞,说明无色滤液 b 不显碱性,所以显中性; (答案:中;) 上述实验所得无色滤液 b 中可能存在的溶质是 ,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溶质是否 存在。你

25、的实验操作是 。 【分析】:强酸与碳酸盐不能共存及硫酸根离子的验证方法分析:无色滤液 b 中加入过 量稀硫酸无气体有无沉淀可知可能含有的溶质是硫酸钾,证明硝酸钾存在,可取样,加入硝 酸钡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有硫酸钾,否则没有; (答案:硫酸钾;取样,加入硝酸钡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有硫酸钾,否则没 有;) 10、氢氧化钠是常见的碱,为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 【资料】氯化镁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1) A 中溶液呈红色,说明氢氧化钠显碱性,要测定它的酸碱度,可使用 【分析】:使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A 中溶液呈红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显碱 性,要测

26、定它的酸碱度,可使用 PH 试纸; (答案:PH 试纸;) (2) B 中没有明显现象,该反应真的发生了么?有同学提出,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某 些物质,根据相应的现象来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填序号) 加入 Na2CO3 溶液,如果不产生气泡,能证明反应发生 加入 CuSO4 溶液,如果不产生蓝色沉淀,能证明反应发生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如果溶液呈紫色,能证明反应发生 【分析】: 3 NaCO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4 CuSO溶液会和氢氧化钠 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 加入 3 NaCO溶液,如果不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没有稀盐酸,能证明反

27、应发生; 加入 4 CuSO溶液,如果不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没有氢氧化钠,能证明反应发 生;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如果溶液呈紫色,那么说明溶液中没有稀盐酸和氢氧化钠,能证 明反应发生; 故选; (答案:;) (3) C 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 【分析】: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据此写出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C 中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NaClOHMgMgClNaOH2)(2 22 (答案:NaClOHMgMgClNaOH2)(2 22 ;) (4) 实验结束后,将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静

28、 止,上层清液无色。 【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呢?(指示剂除外) 【作出猜想】经过讨论,大家作出两种合理的猜想: NaCl; NaCl和 2 MgCl; 【实验验证】将猜想补充完整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滴加 猜想正确 【分析】: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两个猜想中都含有氯化钠, 因此要将猜想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只需证明溶液中有氯化镁即可。 那么取少量上层清液于 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氢氧化镁,证明猜想正确; (答案: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11、学习碱的个性时,同学们在实验室中做“检测氢氧

29、化钙性质 ”的实验,实验方案如图 所示(说明:实验中使用的药品均是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盐酸加入氢氧化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分析】:借助中和反应发生时溶液的 PH 的变化情况,借助指示剂判断设计即可:盐 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HCaClHClOHCa 222 22)(; (答案:OHCaClHClOHCa 222 22)(;) 在实验过程中 ,并没有观察到该反应的明显现象 ,请你写出一种能观察到变化发生的方 法: 。 【分析】:借助中和反应发生时溶液的 PH 的变化情况,在碱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变红加酸能使红色消失, 则说明酸与碱

30、能够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 在一定的氢氧化钙溶液中, 滴加 23 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然后加入适量盐酸至红色消失,变为无色液体,说明盐酸与 氢氧化钙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在一定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 23 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然后加入适量盐 酸至红色消失,变为无色液体,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钙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2)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四支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废液缸中,为了处理废液渣,首先 对废液缸中物质的成分进行初步分析,过程如下图所示: 由上述分析可知: 固体 A 中一定还有碳酸钙和 。 无色溶液 B 中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是 。 【分析】 : 根据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钙与氯化铁反应生 成氢氧化铁沉淀; 根据酚酞试液遇碱性物质变红, 红色溶液加稀盐酸生成无色气体进行分析: 因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钙、 与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褐 色的氢氧化铁沉淀,故固体 A 中一定含有碳酸钙和氢氧化铁; 根据红色溶液加稀盐酸生成无色气体,故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碳酸钠有剩余,说明 氢氧化钙反应完全,生成氢氧化钠;如果氯化铁不足量,则会有氢氧化钠剩余;故无色溶液 B 中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有碳酸钠,可能有氢氧化钠。 (答案:氢氧化铁;一定有碳酸钠,可能有氢氧化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科学 > 科学中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