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教材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期末综合复习提纲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9321 上传时间:2021-0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新教材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期末综合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1年新教材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期末综合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1年新教材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期末综合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1年新教材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期末综合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1年新教材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期末综合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必修一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复习提纲)分子与细胞(复习提纲) 第一章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分子组成 一分子与离子一分子与离子 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等。 C 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O 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元素。 二无机物二无机物 1.水在细胞中的作用:良好的溶剂; 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调节体温;参与生化反 应过程 2.2.无机盐主要以离子 形式存在,少数以 化合物 形式存在。 无机盐的作用:1)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维持酸碱平衡、血浆浓度、神经肌肉兴奋性。如:哺 乳动物血钙含量低会抽搐。 2)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

2、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 要成分;Ca2+ 是动物和人体骨骼及牙齿中的重要成分。 三三.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 1、糖类的种类,作用和分类的依据、糖类的种类,作用和分类的依据 (1)元素组成:C、H、O; (2)结构单元:单糖; (3)作用:主要能源物质。 (4)种类: (分类依据:能否水解和水解后产生的单糖数) 种类 分布 功能 单糖 五碳糖 核糖 动植物动植物 组成RNA的成分 脱氧核糖 动植物动植物 组成DNA的成分 六碳糖 葡萄糖葡萄糖(还原糖) 动植物动植物 最重要能源物质最重要能源物质 果糖(还原糖) 植物 提供能量 半乳糖 动物 提供能量 二糖 麦芽糖(还

3、原糖) 发芽的小麦(植物) 都能提供能量 蔗糖 甘蔗、甜菜(植物) 乳糖 乳汁中(动物) 多糖 淀粉淀粉 (植物)(植物) 贮能物质贮能物质 纤维素 植物 支持保护细胞 糖糖原(原(肝糖肝糖原原、肌糖、肌糖原)原) 动物肝脏、肌肉动物肝脏、肌肉 贮能物质贮能物质 2 2、脂质的种类和作用、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1)脂质由 C、H、O 元素元素构成,有些含有 N、P。 (2)分类 油脂(C、H、O) :结构单元:甘油和脂肪酸;作用:贮能物质,储能、维持体温 磷脂(C、H、O、N、P):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 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 D 等。 3 3、蛋白质、

4、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基本单位:氨基酸)基本单位:氨基酸 (1)组成元素:主要是 C、H、O、N 等元素组成,有些含有 S 等元素 (2)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 (3)氨基酸分子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 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判断依据) (4)种类:种类:约 20 种,由 R 基决定。 2)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及多肽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见书本)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及多肽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见书本) (1)形成方式:脱水缩合, 形成的化学键叫做 肽键, 肽键数 = 脱水数 = 氨基酸数

5、肽链条数 一条肽链至少含有 1 个氨基,1 个羧基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 氨基酸数目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水数18 3)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 氨基酸 多肽链 蛋白质 脱水缩合(核糖体) 空间结构(内质网) 4)蛋白质结构多样的原因:)蛋白质结构多样的原因: (1)氨基酸的种类不同(2)氨基酸数目成百上千 (3)、氨基酸排列顺 序千变万化(4)肽链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5)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 蛋白质功能有: 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物质; 如: 肌球蛋白、肌动蛋白等 具有

6、重要的催化功能;如:绝大多数的酶 具有运输功能;如:细胞膜上载体蛋白 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4、核酸的种类和功能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1)元素组成:核酸由 C、H、O、N、P 元素组成。 H R COOH NH2 C DNA(脱氧核糖核酸) (2)核酸的分类 RNA(核糖核酸) (3)作用:DNA:贮存遗传信息,控制细胞和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特性。 RNA:在合成蛋白质时是必需的。 种类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存在场所 脱氧核糖核酸 DNA 脱氧核苷酸 主要在细胞核中, 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 核糖核酸 RNA 核糖核苷酸 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5实验: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糖类、脂肪

7、和蛋白质的鉴定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苹果和梨等还原性糖含量高颜色近白色的材料 试剂:本尼迪特试剂 注意事项: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必须用水浴加热 颜色变化:蓝色红黄色沉淀 (2)油脂的鉴定)油脂的鉴定 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 试剂:苏丹 注意事项: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所谓浮色即多余的染液) 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颜色变化:橙黄色 (3)蛋白质的鉴定)蛋白质的鉴定 常用材料:稀释稀释的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豆浆 试剂:双缩脲试剂 注意事项:先加 A 液 2ml,再加 B 液 5 滴 颜色变化:变成紫色 (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淀粉的

8、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马铃薯 试剂:碘液 颜色变化:变蓝 第二章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结构 一细胞是生命的单位一细胞是生命的单位 1.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 能的单位 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别的细胞产生的 意义:意义: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2.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 (1)细胞的种类不同,大小也有一定差别,但一般的细胞都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细胞的体积 总是这么微小的原因: 受细胞核所能控制范围的制约 细胞小, 则其表面积及与体积的比值 (即 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9、。 (2)生物个体的增大,主要是 细胞数目的增多 ,而不是细胞体积的增大 (3)细胞的种类: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根本区别: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根本区别: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类别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细胞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核 无成形细胞核,有拟核,拟核, 无核膜,核仁 只有 DNA,无染色体 有成形的细胞核, 有核膜、核仁 DNA 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细胞质 有核糖体 有各种细胞器 细胞壁 有 植物、真菌有,动物无 代表生物 细菌细菌 (大肠杆菌、 肺炎双球菌、 乳酸菌) 、 蓝藻(蓝细菌) 、放线菌、支原体、 衣原体 变形虫、草履虫、绿藻、衣藻、小球 藻、真菌(如酵母菌

10、酵母菌、霉菌、蘑菇) 及动植物 相同点 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RNA 注:注: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唯一具有的细胞器是 核糖体 3.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b b) P24P24 (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转动物镜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调大光圈或换用凹面镜,使视野亮度变大。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2)低倍镜下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

11、目多,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远。 高倍镜下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近。 (3)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二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二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1.质膜的主要成分:磷脂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胆固醇和糖类。 2.质膜结构及功能:脂双层(质膜的基本支架) :两层磷脂分子层; 膜蛋白 :镶嵌、贯穿、覆盖;与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有关 糖蛋白:膜的外表面。与细胞识别有关。 胆固醇:双重调节作用:限制磷脂分子的运动、增加其有序性 将磷脂分子隔开增加其运动性。胆固醇存在于动物细胞膜中,植物细胞膜一般不含胆固醇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一定

12、的流动性一定的流动性(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精卵细胞核融合等。 4.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性选择透性。 5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和生理作用。 化学成分: 纤维素 和 果胶 生理作用:保护细胞和支撑植物体 特点:全透性 三三细胞质是多项生命活动的场所细胞质是多项生命活动的场所 1.细胞质是由 细胞溶胶 和各种 细胞器 构成,其中细胞溶胶细胞溶胶是多种代谢活动的主场所是多种代谢活动的主场所 2.区别八种细胞器形态、结构、功能等 名称 形态 结构 功能 线粒体 棒 状 或 粒 状 双层膜、内膜折叠形成 嵴 、 基质 细胞 需氧呼吸和能量代谢 的中心

13、叶绿体 椭 球 状 或 球状 双层膜、基粒、基质 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 的场所 内质网 网状 单层膜 _结构 细胞内蛋白质加工和运输以及脂质合成有关 高尔基体 囊状 单层膜_结构 动物细胞:与分泌蛋白的形成有关。 植物细胞:与植物 细胞壁形成有关 核糖体 粒状小体 _无膜 结构(由 RNA 和 蛋白质 组成) 合成 蛋白质 的场所 溶酶体 囊状小泡 单层膜 结构 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 病毒和细菌。 液泡 泡状 单层膜结构 调节植物细胞的内环境,使细胞保持坚挺,使 植物呈现绿色以外颜色 中心体 “十”形 _无膜 _结构,两个互相垂 直中心粒构成 动物细胞的中心体与 细胞分裂 有

14、关 (1)膜结构: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有:线粒体 、叶绿体 、细胞核;无膜结构有:核糖体 、中心体 (2)与能量转化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3)含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 (4)高等的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结构: 叶绿体、 液泡、 细胞壁(不是细胞器) 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区别于高等植物细胞的结构:_中心体_ (5)与分泌蛋白的形成相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6)含有 DNA 的细胞结构_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_ (7) 含有 RNA 的细胞结构_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细胞核_(8) 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 内质网_ 8.动植物亚显微结构图。要熟练识图。分别说出各数字

15、所代表结构的名称 图 1 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图 2 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1细胞膜 2细胞壁 3细胞溶胶 1线粒体 4叶绿体 5高尔基体 11、线粒体 2内质网 12、内质网 13、核糖体 14、液泡 3核膜 6核仁 4高尔基体 7染色质 5中心体 8核膜(核膜上有 10核孔) 9核基质 四细胞核四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 筛管细胞 和哺乳动物成熟的 红细胞 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 胞核。大多数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少数细胞有多个核(横纹肌细胞) 1、细胞核的结构 核被膜:具有 两层 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具有 核孔

16、复合体 (某些大分子 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如 蛋白质(进) 、RNA(出) (消耗能量) ) 核仁:核糖体 RNA 合成、加工和核糖体装配的重要场所 核基质 染色质:组成:主要由 DNA 和 蛋白质 组成 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形态 2、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五原核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五原核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1)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NA 所在区域称为拟核;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核 原核细胞中唯一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其质膜和细胞质基质中有呼吸作用 的酶;原核细胞没

17、有叶绿体,但是蓝细菌的光合膜上含有光合色素(叶绿素和藻蓝素) ,是其进行光 合作用的场所。 (2)真核细胞有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有各种细胞器,有染色体,植物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 果胶。 (3)共同点:它们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 第三章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知识点细胞的代谢知识点 第一节第一节 ATPATP 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 1.ATP 的作用: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2. 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核糖与腺嘌呤结合成的基团) ,P 代表磷酸基 团。 代表普通化学键, 代表高能磷酸键。 ATP 的中文名称叫

18、腺苷三磷酸。 ATP 的组成元素有: C、H、O、N、P。 3.ATP 易于水解,在酶的作用下,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断裂,形成腺苷二磷酸(ADP) ,释放 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4.ATP 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产生速度很快。动物体内 ATP 的生成途径是细胞呼吸,植物生成 ATP 的 途径有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能生成 ATP 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生成 ATP 的场所是叶绿体、 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第二节第二节 酶是生物催化剂酶是生物催化剂 1.酶的定义: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2.酶的本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酶的基本单位: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3.

19、酶的特性:高效性(比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高,降低反应需要的活化能) 、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 化一种底物或少数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 、作用条件温和(活性易受温度和 PH 的影响) 。 4.酶的催化机理:锁钥模型,酶的空间结构与底物的空间结构互补。酶作为催化剂反应前后理化性 质不变,但催化过程中有形变。 5.影响酶作用的因素:温度、PH、酶的浓度、底物的浓度等。 (每种酶都有最适 PH 值,在最适 PH 值 下, 酶的活性最高; 高于或低于最适 PH 值酶的活性都会降低, 甚至失活; 不同酶最适 PH 值不同, 如胃蛋白酶:2 左右 胰蛋白酶:8 左右;本质:过酸过碱的条件下,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

20、 破坏而失去活性) (每种酶都有最适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酶的活性都降低;不同种酶的最 适温度不同,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接近体温;本质:较高温度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 性,低温度使酶的活性降低,在适宜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复。 ) 6.自变量: 人为设置的实验变量 (实验条件) 。 因变量: 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实验结果。 无关变量: 其它会影响实验的可变因素,要控制相同。 第三节第三节 物质通过多种方式出入细胞物质通过多种方式出入细胞 1.扩散是分子或离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扩散使得该分子分布均匀,直到平衡此 后分子仍在继续运动,维持平衡状态 2.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叫渗透

21、。渗透的方向:水分子数多的一侧向水分子数少的一侧,也就是从溶 液浓度低的一侧向溶液浓度高的一侧。渗透发生的条件:1、半透膜;2、膜两侧浓度差。 3.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其中质是原生质体,壁是细胞壁) 外界溶液浓度动物细胞。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5.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高度分化的细胞含有保持物种发育所需要的全套基因。 6.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膜流动性降低;细胞质色素积累、空泡形成;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 加深,核膜内陷,染色质凝聚、碎裂;DNA 功能受抑制,RNA 含量降低;蛋白质合成下降,酶活 性降低;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呼吸变慢等。 7.细胞凋亡:基因决定的编程性死亡。如蝌蚪尾消失。 8.细胞衰老和凋亡是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必然步骤,是由某种基因引发的,是正常生命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浙科版(新教材) > 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