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9308 上传时间:2021-0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京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京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京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专题专题 北京市西城区 2020-2021 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3-15 题。 (共 7 分)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甲】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 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乙】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 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 ) 1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宋之 丁氏 夫君子之 行 缓兵之 计 B有闻而传 之者 传 不习乎 名不虚传 C问之于 丁氏 其一犬坐于 前 青出

2、于 蓝 D有闻 而传之者 求闻 之若此 天下奇闻 14.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甲】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 ” 翻译:等到他家挖了一口井后, (丁家人)告诉别人说: “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 理解:联系上下文可以发现,丁家人的话表述得不够清楚,这是让人们产生误解的重要原因。 【乙】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整个国家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宋国的国君也知道了这件事。 理解:宋国人特别乐于接受离奇的传闻,到处讲述丁家挖井挖出了一个人的事情,以至于国君也知道了这 件事。 15.寓言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当它朝你走过来时,分明

3、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 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穿井得一人和下面的夔有一足这两则寓言讲述的故事都跟 传闻有关, 阅读后都能带给我们思考。 请你阅读链接材料, 用自己的话将材料后的表格填写完整。(3 分) 【链接材料一】 夔 有一足 哀公 问于孔子曰: “吾闻夔一足, 信乎?” 曰: “夔, 人也, 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 而独通于声。 尧 曰: 夔一而足矣。 使为乐正。故君子曰: 夔有一足。 非一足也。 ” (节选自韩非子 ) 传闻 事情原貌 启示 注 : 夔 (ku) 我 国 最 早 有 史 料记载的音乐家,以精通音乐著称。哀公鲁国的国君。信真实。何故什么缘

4、故;为什 么。彼其无他异这个人没有其他不同于常人的地方。尧上古帝王名。为担任。乐 正古代官名,乐官之长,掌管贵族子弟的教育,负责乐舞、祭祀等事宜。 【链接材料二】 足(z) :脚;足够,充足,满足;值得,配。 古代汉语词典 (三)(共 7 分) 13.答案:A 评分标准:2 分。选错不得分。 14.答案:甲 评分标准:2 分。选错不得分。 15.示例:丁家在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等于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夔精通音律,尧很欣赏他,说:“有夔这样一个人就足够了。” 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不轻信盲从。 评分标准:共 3 分。每空 1 分,答出“丁家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即可,答出

5、“有夔这样一个人 就足够了”即可,答出两则寓言共同的启示,言之成理即可。 北京市朝阳区 2020-2021 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2-16 题。(共 10 分) 【甲】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授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 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眠,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 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

6、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 穿井得一人 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夔有一足 夔这个人只有一只脚。 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两虎相斗 战国策 有两虎诤 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 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诤人而斗, 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注释】管庄子和下文的“管与”都是人名。甘饵美味的食物。 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止 有剩骨 在天中行止 B.意 将隧入以攻其后 意 与日去 C.屠自后断其股

7、悬梁刺股 D.盖以诱敌 寡不敌 众 13.结合语境,给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只填序号)。(2 分) (1)有两虎诤 人而斗者_ “诤”的义项: 争夺。争论,争辩。直言规劝,使人改正错误。 (2)虎者,戾 虫_ “戾的部分义项: 罪,罪过。违背。凶暴。安定。 14.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 的一项是(2 分) A.恐/前后受其敌 B.其一犬/坐于前 C.一狼/洞其中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5.狼之“點”具体体现在哪里?请任选一处任选一处 ,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说明。(2 分) 答:_ 16.试仿照对狼的多角度理解,从不同角度理解两虎相斗的寓意。(2 分) (二)(共 10 分) 12答案:C

8、 (2 分) 13答案:(1) (2) (共 2 分。每道小题 1 分) 14答案:B(2 分) 15答案示例:狼之“黠”表现在两只狼的相互配合上。一只狼故作悠闲,意在制造假象诱惑屠户,同时另一 只狼“洞其中”,准备形成对屠户的包抄攻击。(共 2 分。结合内容,1 分;理由,1 分) 16 答案示例:要善于动脑,力争做事一举多得。 答案示例:要相互团结,否则就难以长久生存。(共 2 分。每空 1 分) 北京市门头沟区 2020-2021 学年度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调研试卷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31616题。题。(共10分) 论语论语(节选) 曾子曰:“吾日三省

9、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10、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 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3. 下列选项中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不逾矩(超过) B.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 C.博学而笃志(坚定) D.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14.翻译下列语句。(4分) (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5.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中的方正篇。方正,指人的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在论语中最能体现君子坚守道义、不慕名利的语句是“ , ”(用原文填空);

11、陈太丘 与友期行中,友人在元方指出他“无信”后感到惭愧,如果从论语中选择一句话来表现友人的自我 反省,最恰当的一句是“ ”(用原文填空)。(3分) 16. 请你说说在生活中如何做到“言而有信,行而有礼”。(1分) 13. 答案:B (2 分) 14. (共 4 分) (1)答案: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2 分) (2)答案: (你父亲)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2 分) 15.答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共 3 分) 16. (1 分) 答案示例一:与别人约定的事情要说到做到。 答案示例二:见到师长主动问好。 (结合一方面写出看法即可得分) 北

12、京市延庆区 2020-2021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三)阅读(三)阅读【甲】【乙】【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共两段文字,回答问题(共 9 9 分)分)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 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 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

13、股,亦毙之。乃 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 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 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选自蒲松龄狼其三) 【注释】行室: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苫:用草编的席子。顾:但是。 盈:满。 豕:猪。 移时:过了一段时间。乌:哪里,怎么。 1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屠乃 奔倚其下 太

14、丘舍去,去后乃 至 B.其 一犬坐于前 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 坏 C.屠暴起,以 刀劈狼首 以 吹豕之法吹之 D.一屠暮行,为 狼所逼 为 人谋而不忠乎 12.用“/”给下面的句子画出正确的停顿节奏。(画一处即可)(1 分) 其 一 犬 坐 于 前。 13. 翻译文中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翻译】路上遇到两只狼,一直距离远远地跟着屠户。 【理解】寥寥几笔勾画出屠户所遇到的危急处境,扣人心弦,引出下文的“屠惧”。 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理解】“骨已尽”,屠

15、户仍没甩掉两只狼,处境更加危急,引出下文的“屠大窘”。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翻译】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理解】屠户发现“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于是趁机“暴起”,结果了狼的性命。 14. 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屠户的机智,请结合两篇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 分) 答: (三)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共 9 分) 11.(2 分)C 解析 C 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用”之意。A 前者“于是” ,后者“才” 。B 前者“其 中” ,后者代“他” 。D 前者“被” ,后者“替、给” 。 12. (1 分)其一/犬坐于前。 13.(2 分)

16、B 解析 A. 翻译有误。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缀,连接,紧跟。不是“距离远远地” 。 C. 理解有误。 “暴起” 、 “刀劈” 、 “毙之” ,屠户不为假象迷惑,抓住时机,当机立断敢于斗争,取得了一 半的胜利。到这儿并未让人松口气。 “转视积薪后”说明屠户已深刻认识到狼的本性,变得警觉。 “一狼洞 其中”终将狼的本性暴露无遗,再点狼的狡诈阴险,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说明斗争使屠户对狼的奸 诈有了深刻认识。 14.(4 分)答案示例:甲文屠户的机智主要体现在:发现狼紧随,先用骨头稳住狼,采用“缓兵之计”为 自己赢得时间;看到野外有柴草堆,便迅速占据有利地形,拿起刀准备战斗;当狼其一装

17、睡、其一借故离 开时迅速识破了狼诱敌包抄然后夹击的花招,抓住有利时机,先后杀了两只狼。 乙文中的屠户,躲在草棚 里看到狼把爪子伸进来,就迅速死死抓住狼爪,急中生智,用小刀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运用吹猪的方法 往里吹气,把狼吹得浑身膨胀,巧妙地杀了狼。 【乙】译文【乙】译文:有一个屠夫,晚间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地窝棚,他就跑进 去藏在里面。恶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一只爪子。屠夫急忙抓住它,不让它抽出去。但是没有办法可以杀 死它。只有一把不到一寸长的小刀子,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极力吹了一 会儿,觉得狼不怎么动弹了,才用带子扎上了吹气口。出去一看,只

18、见狼浑身膨胀,活像一头牛。四条腿 直挺挺地不能回弯儿,张着大嘴无法闭上,就把它背回去了。 不是屠夫,谁有这个办法呢? 北京市昌平区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一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共 9 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 15-17 题。 (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 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 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 (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 为玉也。

19、人之性,因物则迁 ,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欧阳修诲学说 ) 注:害妨害;妨碍。迁变化。念思考。 15.(1)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与“意与日去”中“去”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去 伪存真 B.大势已去 C.拂袖而去 D.翻来覆去 (2)“玉不琢,不成器”与“人不学,不知道”句式相同,其中“成器”可以理解为“成为器皿”, 根据句式特点,我们可以推测出“知道”的意思是_。 (2 分) 16.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没有内心的恬淡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没有环境的安宁就不能达到

20、远大的目标。 理解: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想实现抱负,恬淡、安宁不可缺少 【乙】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 翻译:即使不把玉磨制成器物,但也不妨碍它是玉。 理解:玉有固定不变的特性,不会因为外在形式的改变而受到损伤。 17.阅读两篇文章,请你说说学习对个人成长有哪些重要意义。 (3 分) 答:_ (三)文言文阅读(共 9 分) 15.(1)答案:B(2 分) (2)答案:知道道理(懂得道理) (2 分) 16.答案: 【乙】 (2 分) 17.答案要点:学习可以增长才学,懂得道理,守住德行。 (3 分,每点 1 分) 附译文: (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 (如果)人不学习,(也就)

21、不会懂得道理。 然而玉这种东西, 有 (它) 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磨制作成器物,也不妨碍它是玉。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 化, (人们如果)不学习,就会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北京市 101 中学 20202021 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三)文言文阅读(共(三)文言文阅读(共 8 8 分)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第 14-16 题。 【甲】 愚公移山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 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22、王屋何?且 焉置土石?”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 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 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4.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23、是( ) (2 分) A.年且 九十 得过且 过 苟且 偷安 B.操蛇之神闻 之 有闻 而传之者 闻 所未闻 C.无穷 匮也 悲守穷 庐 理屈词穷 D.以 残年余力 非学无以 广才 拭目以 待 14. B 本题考查实词之一词多义和虚词的用法,“且”常考义项有:1、此,这;今。2、 将;将要。3、暂且;姑且。4、用来加强语气,表示某事物的极端的、假设的或不可能有的情况或事例 “闻”常考的义项有:听见;听到。听说;得知。报告;上报。见闻;知识。 名声;名誉。闻名;传扬。“穷”常考的义项有:1、阻塞不通,引用为走投无路;2、极,尽, 引用为寻根究源,穷尽,亦引用为彻底,极力;3、困厄,处于困境,又不

24、得志,不能显贵,还有全无生业,贫困之 意;4、停止,停息;5、终,自始至终的整段时间;6、荒僻荒芜。“以”常见的用法有:1、表示动作、行为所 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2、起提宾作用, 可译为把。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 同于,可译为在从。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15.对以下语句的翻译和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是( ) (2 分) 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翻译: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

25、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 头又安放在哪里? 理解:其妻对移山存有疑虑,轻视愚公,既担心愚公的力量,也担心无处放置土石。 B.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翻译:于是(愚公)率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理解:这句话写愚公说干就干,无惧山高路远,表现他做事果断,有行动力。 C.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翻译: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 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 理解:愚公的坚定、精诚感动了天帝,这样的结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也衬托

26、了愚公精神的伟大。 15. A “轻视”一词用的不对。 【乙】 勾践之困会稽 也,喟然叹曰: “吾终于此乎?”种曰: “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 白奔营,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 ,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 “汝忘会稽之 耻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 ,厚遇宾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注:会稽:今浙江绍兴市。喟然:感叹的样子。坐:同“座” 。折节下贤人:放下架子对待有 才德的贤人。 16.愚公和勾践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共同的优秀品质。请结合【甲】

27、 【乙】两文的具体内 容,说说这一品质分别是如何帮助他们成功的。 (4 分) 16.意志坚定(不怕困难、坚定执着、能吃苦,答任意一点均可)是两人的共同品质。愚公面 对很多困难, 如年龄很大、 山很高、 别人质疑等等, 但他顽强地克服各种困难, 最终感动天帝, 达成所愿。勾践虽然回到国内,但并不安于现状,而是亲尝苦胆,亲自耕作,生活简朴、励精 图治,最终打败吴国。答题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解答。 北京市西三旗学区 2020_2021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三)文言文阅读(共 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6-18 题。 【甲】狼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

28、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 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 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善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六 ) 【乙】狼子野心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 ,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 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 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

29、而自贻患耶!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 注释:畜(x) :养。厅事:住所的堂屋。俟(s) :等待。啮(ni) :咬。信不诬哉:确实不 虚妄啊。诬,虚假,虚妄。遁逸:逃跑。贻患:留下祸患。 16.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 分) (1)一狼径 去 (2)意暇 甚 (3)再就枕将寐 (4)犬阻之不使前 也 1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18. 【甲】 【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2 分) 答:_ (三)文言文阅读(8 分) 16. (2 分) (1)径直 (2)从容、悠闲 (3)睡觉 (4)向前 17. (4 分) (1)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2)禽兽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18. (2 分)阴险、狡猾、奸诈; 【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 【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