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详解)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8309 上传时间:2021-01-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2021 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九年级上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期末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1 分,共分,共 10 分)分) 1下列选项中都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的是( ) A制火药、制青铜器、发明指南针 B制青铜器、印刷术、造纸 C冶炼钢铁、烧瓷器、制火药 D印刷术、烧瓷器、冶炼钢铁 2空气的成分中,能使食物腐烂、金属生锈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3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煤的干馏 B用粮食发酵酿酒 C石灰窑煅烧石灰石 D金刚石刀具切割大理石

2、4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倾倒 B液体的量取 C点燃酒精灯 D滴加液体 5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 D白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6 速效感冒冲剂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对乙酰氨基酚” , 其化学式为 C8H9NO2, 有关它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C8H9NO2分子中含有 1 个氧分子 BC8H9N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63.6% CC8H9NO2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DC8H9NO2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是 8:9:1:2 7

3、科学家们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该 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甲醛是氧化物 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都改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O2 CO2+H2O 8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B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C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氧原子个数不同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9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点燃氢气、甲烷前需验纯,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

4、验纯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均属于置换反应 10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 A探究石蜡的元素组成,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即可 B除去 CO 中的 O2和水蒸气: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灼热的氧化铜 C鉴别 H2、CH4、CO 三种气体:分别点燃集气瓶中的气体,并检验产物 D把红砖粉末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若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红砖粉末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二、填空题(每空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40 分)分) 11 (3 分)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2

5、)两个硫酸根离子 ; (3)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12 (3 分)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如图中 A 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B 是铝原子结构 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铝元素属于 (金属/非金属)元素; (3)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失去/得到)电子。 13 (3 分)根据“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可做铅笔芯,是因为石墨质地非常 ; (2)防毒面具滤毒罐中的滤毒剂是活性炭,是因为活性炭具有 性; (3)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是 。 14 (3 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

6、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1)从宏观角度看,左图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 (2)从微观角度看,此反应中共涉及的原子有 种; (3)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 (3 分)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把磨好的豆浆倒在纱布袋中将渣和浆分离,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 ; (2)春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原因之一是烟花爆竹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 气体污染空气; (3)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 16 (3 分)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的易拉罐、铜线等可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利用,它们属于 ; A.铁矿石 B

7、.金属或合金 C.氧化物 D.非金属单质 (2)科学家研制成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晶格钟” ,成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 子质量为 88,其质子数是 38,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3)燃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 17 (4 分)如图是教材中的几个实验,结合实验回答问题: (1)A 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观察到 的现象,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 (2)B 实验中,铜片两侧分别放有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观察到乒乓球碎片燃烧,而滤纸 碎片不燃烧,由此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3)C 实验中,实验成功可得到的结论是 ;

8、(4)D 实验中,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 18 (3 分)铁是年产量最多、用途最广的金属。 (1)生活中常用铁锅烹调食物,是利用铁的 性; (2)工业常用 3CO+Fe2O32Fe+3CO2原理炼铁,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 (3)将过量的铁粉加入到硫酸铝、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是 。 19 (2 分)花同学买了一瓶儿童咀嚼片,为测定其碳酸钙含量标注是否属实,她取出 10 片,研碎后放入小 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放出气体为止,共用去稀盐酸 30g,过滤,称量小烧杯中滤液质量为 43.4g(不含烧杯质量,假定其他成分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 (1)

9、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是 。 (2)通过计算判断该钙片中碳酸钙含量标注是 (填“属实”或“不属实” )的。 (写出计算过程) 20 (8 分)气体的制备是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之一,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部分仪器,结合所需回 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甲的名称 ; (2)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时选用装置 A 和 E 组合,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内的水全部排出后将导 管移出,再进行如下操作: 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 瓶口向上放置 在集气瓶口盖上毛玻璃片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操作步骤序号) ; (3)利用 B 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收集两瓶二氧化碳用来完成 F 实验, 则收集的方法应选

10、择 (填序号) ; (4)制取 CO2后的液体不能随意排放,是因为废液中可能含有 ; (5)若事先在 B 装置中装少量的二氧化锰,再用分液漏斗滴入过氧化氢溶液便能产生氧气,若要制取 3.2g 氧气,至少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1 (5 分)小明同学学完“木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木炭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 ,在学习“木炭 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时,产生疑问:木炭与氧化铜反应,会不会生成一氧化碳呢?拟按 以下思路进行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的成分。 【提出猜想】猜想一:该气体产物可能是 CO2;猜想二:该气体产物可能是 C

11、O。 【设计实验】结合教材,改用酒精喷灯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及结论】预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如下: (1)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 CO2; (2)若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气体为 CO。 【反思及应用】请你分析并回答: (1)小明同学的猜想是否严谨?并说明理由: ; 。 (2)设计一个实验,验证(1)中你的理由。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 (3)该实验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 (4)反应结束时,停止实验的操作步骤是 。 (5)实验后发现试管内壁上附着不易用试管刷洗净的固体生成物,清洗时去除该固体生成物的方法 是 。 2020-2021 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九年级上学年吉林省长

12、春市九台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1 分,共分,共 10 分)分) 1 (1 分)下列选项中都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的是( ) A制火药、制青铜器、发明指南针 B制青铜器、印刷术、造纸 C冶炼钢铁、烧瓷器、制火药 D印刷术、烧瓷器、冶炼钢铁 【分析】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 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我国古代的发明中,属 于化学工艺的,在变化过程中都有其

13、他物质生成 【解答】解:A、发明指南针不属于化学工艺,故选项错误; B、活字印刷术不属于化学工艺,故选项错误; C、冶炼钢铁、烧瓷器、制火药属于研究、制取的新物质,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正确; D、活字印刷术不属于化学工艺,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了解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化学研究的内容,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 2 (1 分)空气的成分中,能使食物腐烂、金属生锈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分析】氧气具有氧化性,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解答】解:氧气具有氧化性,能使食物腐烂、金属生锈。 故选:B。

1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 (1 分)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煤的干馏 B用粮食发酵酿酒 C石灰窑煅烧石灰石 D金刚石刀具切割大理石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 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煤的干馏生成了煤焦油、焦炉气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 A 错; B、用粮食发酵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B 错; C、石灰窑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

15、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 C 错; D、金刚石刀具切割大理石,只是将其割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 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4 (1 分)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倾倒 B液体的量取 C点燃酒精灯 D滴加液体 【分析】A、液体药品的取用,注意试剂瓶盖的放置、标签的位置; B、量筒的使用:注意视线与液面的关系; C、酒精灯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

16、入到试管内。 【解答】解:A、液体药品的取用时,试剂瓶盖要倒放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操作正确; B、量筒的使用时,量筒放在桌面上,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正确。 C、酒精灯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操作正确。 D、胶头滴管应竖直向下且不能伸入试管,伸入试管会造成胶头滴管污染,进而污染药品污染。操作错 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固体和液体药品的取用,以及量筒的使用及其注意事项。根据操作要求可以判断 操作是否符合实验室的规定。 5 (1 分)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C镁带在空气中燃

17、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 D白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正确; B、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错误;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正确; D、白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 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6 (1 分)速效感冒冲剂的主

18、要成分之一是“对乙酰氨基酚” ,其化学式为 C8H9NO2,有关它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C8H9NO2分子中含有 1 个氧分子 BC8H9N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63.6% CC8H9NO2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DC8H9NO2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是 8:9:1:2 【分析】A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D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解答】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 C8H9NO2分子中含有 2 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故错误; BC8H9N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正确; C由化学式可知,C8H9NO2是

19、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D由化学式可知,C8H9NO2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是 8:9:1:2,故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7 (1 分)科学家们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甲醛是氧化物 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都改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O2 CO2+H2O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

20、有 关的问题。 【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醛和氧气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反应的方程式是:HCHO+O2CO2+H2O。 A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甲醛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 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醛和氧气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 程式是:HCHO+O2CO2+H2O,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1、 【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 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 (1 分)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B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C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氧原子个数不同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分析】A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B根据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来分析; C根据结构决定性质来分析; D根据促进燃烧的因素来分析。 【解答】解: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铁的含碳量为 2%4.3%,钢

22、中的含碳量为 0.03%2%,正确; B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故正确; C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不是氧原子个数不同,故错误; D硫在氧气中和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是因为氧气含量不同,氧气浓度越大,物质燃烧越剧烈,故正 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平时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9 (1 分)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点燃氢气、甲烷前需验纯,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验纯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置换反应生

23、成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均属于置换反应 【分析】A、根据带电微粒解答; B、根据可燃气燃烧前需要验纯解答; C、根据单质解答; D、根据置换反应解答。 【解答】解:A、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例如电子,故 A 错误; B、点燃氢气、甲烷前需验纯,所以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验纯,故 B 正确;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 C 错误; D、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属于置换反应,如分解反应,故 D 错 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0

24、 (1 分)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 A探究石蜡的元素组成,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即可 B除去 CO 中的 O2和水蒸气: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灼热的氧化铜 C鉴别 H2、CH4、CO 三种气体:分别点燃集气瓶中的气体,并检验产物 D把红砖粉末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若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红砖粉末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分析】A、根据干燥的烧杯能检验水蒸气的存在,进行分析判断。 B、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 能引入新的杂质。 C、根据三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一次鉴别出三种 气体的目的

25、 D、根据催化剂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干燥的烧杯能检验水蒸气的存在,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即可,烧杯内壁出现 水雾,说明生成了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说明石蜡中一定 含有氢元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碳元素,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B、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能除去水蒸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 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且一氧化碳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时可能会发生爆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C、H2、CH4、CO 三种气体燃烧分别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水、二氧

26、化碳,分别点燃集气瓶中的气体,并 检验产物,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D、把红砖粉末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若有大量气泡产生,不能说明红砖粉末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 证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 点, 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 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二、填空题(每空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40 分)分) 11 (3 分)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 ; (2)两个硫酸根离子

27、 2SO42 ; (3)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H2 2 。 【分析】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进行分析解答。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 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解: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其化学式为 H2O。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 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

28、。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两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2SO42 。 (3)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 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可表示为:H2 2。 故答案为: (1)H2O; (2)2SO42 ; (3)H2 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 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 (3 分)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如图中 A 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B 是铝原子结构 示意图,请根据

29、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98 ; (2)铝元素属于 金属 (金属/非金属)元素; (3)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失去 (失去/得到)电子。 【分析】 (1)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进行分析解答。 (2)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进行分析解答。 (3)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铝元素的相对原 子质量为 26.98。 (2)铝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3)最外层电子数是 3,

30、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3 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 故答案为: (1)26.98; (2)金属; (3)失去。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 子质量) 、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3 分)根据“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可做铅笔芯,是因为石墨质地非常 软 ; (2)防毒面具滤毒罐中的滤毒剂是活性炭,是因为活性炭具有 吸附 性; (3)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是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分析】根据碳单质的结构、性质及其用途来分析。 【解答】解: (1)石墨可做铅笔芯,是

31、因为石墨质地非常软;故填:软; (2)防毒面具滤毒罐中的滤毒剂是活性炭,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填:吸附; (3)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填:碳原子排列方式不 同。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等相关知识 14 (3 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1)从宏观角度看,左图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 (2)从微观角度看,此反应中共涉及的原子有 3 种; (3)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2+H2OC2H4O 。 【分析】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

32、以及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各选项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 该反应是由C2H2和H2O在催化剂和加压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2H4O。 (1)左图中存在两种分子,所以该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2)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从微观角度看,此反应中共涉及的原子有三种;故填:3; (3)该反应是由 C2H2和 H2O 在催化剂和加压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C2H4O,化学方程式为:C2H2+H2O C2H4O;故填:C2H2+H2OC2H4O。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物质的构成及种类,难度不大。 15 (3 分)利用所学化学知

33、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把磨好的豆浆倒在纱布袋中将渣和浆分离,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 过滤 ; (2)春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原因之一是烟花爆竹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 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一 氧化碳等 气体污染空气; (3)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煮沸 。 【分析】 (1)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来分析; (2)根据爆竹爆炸的产物分析; (3)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 (1)把磨好的豆浆倒在纱布袋中将渣和浆分离,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过滤; (2)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气体污染空气; (3)加热煮沸可将硬水中的钙、镁离子转化为沉淀,使硬水软化;生活中可以采用

34、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 水软化。 故答案为: (1)过滤; (2)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一氧化碳等; (3)煮沸。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 的中考热点之一。 16 (3 分)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的易拉罐、铜线等可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利用,它们属于 B ; A.铁矿石 B.金属或合金 C.氧化物 D.非金属单质 (2)科学家研制成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晶格钟” ,成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 子质量为 88,其质子数是 38,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38 ; (3) 燃烧柴

35、禾时, 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 才能燃烧更旺, 这是因为 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分析】 (1)根据垃圾的类别进行分析判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线等为金属制品废弃物,进 行分析判断 (2)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1)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线等都属于废旧金属材料,它们的主要成分是金 属单质或合金,故它们属于金属或合金。 故填:B; (2)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锶原子的质子数是 38,故这种锶原子 的核外电子数为为 38。 故填:38。 (3)

36、烧柴禾时,把柴禾架空一些,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燃烧更旺; 故填: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促进燃烧的方法,金属的材料及其应用,原子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 17 ( 4分 ) 如 图 是 教 材 中 的 几 个 实 验 , 结 合 实 验 回 答 问 题 : (1)A 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观察到 中铁生锈,中铁不能生锈 的现象,得出铁生锈需要 与氧气接触的结论; (2)B 实验中,铜片两侧分别放有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观察到乒乓球碎片燃烧,而滤纸 碎片不燃烧,由此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 (3)C 实验中,实验成

37、功可得到的结论是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 (4)D 实验中,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增强水的导电性 。 【分析】 (1)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 (2)可燃物燃烧条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3)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4)D 实验中,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解答】解: (1)A 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观察到中铁生锈(与水和氧气接触) ,中铁不能生 锈(与氧气隔绝) ,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 故填:中铁生锈,中铁不能生锈。 (2)B 实验中,铜片两侧分别放有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观察到

38、乒乓球碎片燃烧,而滤纸 碎片不燃烧,由此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故填: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3)C 实验中,实验成功可得到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故填: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4)D 实验中,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故填:增强水的导电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8 (3 分)铁是年产量最多、用途最广的金属。 (1)生活中常用铁锅烹调食物,是利用铁的 导热 性; (2)工业常用 3CO+Fe2O32Fe+3CO2原理炼

39、铁,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一氧化碳 ; (3)将过量的铁粉加入到硫酸铝、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是 硫酸亚铁、 硫酸铝 。 【分析】 (1)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氧化剂失去了氧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还原剂得氧被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进行分析解 答。 (3)根据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比铝弱,将过量的铁粉加入到硫酸铝、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铁能与 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能与硫酸铝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1)生活中常用铁锅烹调食物,能加热饭菜,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2)工业常用 3CO+Fe2O32Fe+3CO2原理炼铁,一氧化

40、碳夺取了氧化铁中的氧,具有还原性, 作还原剂。 (3)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比铝弱,将过量的铁粉加入到硫酸铝、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铁能与硫酸 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能与硫酸铝反应,铁是过量的,则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是硫酸 亚铁、硫酸铝。 故答案为: (1)导热; (2)一氧化碳; (3)硫酸亚铁、硫酸铝。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金属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与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 题的关键。 19 (2 分)花同学买了一瓶儿童咀嚼片,为测定其碳酸钙含量标注是否属实,她取出 10 片,研碎后放入小 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放出气体为止,共用去稀盐酸 30g,过滤

41、,称量小烧杯中滤液质量为 43.4g(不含烧杯质量,假定其他成分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 (1)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是 6.6g 。 (2)通过计算判断该钙片中碳酸钙含量标注是 属实 (填 “属实” 或“不属实” )的。 (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 (1)因钙反应中只有二氧化碳是气体,则可根据总质量守恒来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 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代入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计算碳酸钙的质量, 若碳酸钙的质 量1.5g 就属实,反之就不属实。 【解答】解: (1)因每片的质量为 2g,10 片钙片的质量为 2g1020g, 根据总质量守恒可知, 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0g+30g43

42、.4g6.6g,故答案为:6.6g; (2)设 10 片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xg,则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44 x 6.6g 解得 x15g, 则每片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5g, 因钙片商品标签图中的规格中标出每片中碳酸钙的含量1.5g,则属实, 故填:属实。 【点评】本题以信息为载体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利用相关信息进行化 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注重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是以后习题的重要考查方向。 20 (8 分)气体的制备是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之一,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部分仪器,结合所需回 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甲的名称

43、 酒精灯 ; (2)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时选用装置 A 和 E 组合,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内的水全部排出后将导 管移出,再进行如下操作: 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 瓶口向上放置 在集气瓶口盖上毛玻璃片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操作步骤序号) ; (3)利用 B 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若收集两 瓶二氧化碳用来完成 F 实验,则收集的方法应选择 C (填序号) ; (4)制取 CO2后的液体不能随意排放,是因为废液中可能含有 盐酸 ; (5)若事先在 B 装置中装少量的二氧化锰,再用分液漏斗滴入过氧化氢溶液便能产生氧气,若要制取 3.2g

44、 氧气,至少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 (1)依据实验图示分析; (2)依据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步骤分析; (3)依据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分析;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实验图示分析; (4)依据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分析; (5)依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的反应方程式,结合题中数据分析。 【解答】解: (1)分析实验图示可知,仪器甲的名称为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2)排水法收集氧气取出集气瓶的实验步骤为 1.在集气瓶口盖上毛玻璃片,2.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3. 瓶口向上放置,故填: (3)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

45、碳,则反应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分析实验图示可知,收集的方法应选 择 C;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C; (4)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氯化钙或氯化钙与氯化氢,若废液中含有盐酸,会腐蚀 管道,则制取 CO2后的液体不能随意排放,是因为废液中可能含有盐酸,故填:盐酸; (5)设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x 2H2O22H2O+O2 68 32 x 3.2g x6.8g 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6.8g。 【点评】此题是关于气体制备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主要是利用实验

46、图示及反应方程式来分析和解决 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21 (5 分)小明同学学完“木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木炭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 ,在学习“木炭 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时,产生疑问:木炭与氧化铜反应,会不会生成一氧化碳呢?拟按 以下思路进行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的成分。 【提出猜想】猜想一:该气体产物可能是 CO2;猜想二:该气体产物可能是 CO。 【设计实验】结合教材,改用酒精喷灯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及结论】预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如下: (1)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 CO2;

47、(2)若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气体为 CO。 【反思及应用】请你分析并回答: (1) 小明同学的猜想是否严谨?并说明理由: 不严谨 ; 该气体产物可能是 CO 和 CO2的混合物 。 (2)设计一个实验,验证(1)中你的理由。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先将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再通 过灼热的 CuO,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黑色的 CuO 变红色,则证明该气体产物的成分是 CO 和 CO2的混合物 。 (3)该实验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 (4)反应结束时,停止实验的操作步骤是 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 (5)实验后发现试管内壁上附着不易用试管刷洗净的固体生成物,清洗时去除该固体生成物的方法 是 先用稀盐酸洗涤,后用蒸馏水洗涤 。 【分析】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碳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和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 水。 【解答】解: 【反思及应用】 (1)小明同学的猜想不严谨,这是因为该气体产物可能是 CO 和 CO2的混合物。 故填:不严谨;该气体产物可能是 CO 和 CO2的混合物。 (2) 验证该气体产物是 CO 和 CO2的混合物的实验方案: 先将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再通过灼热的 CuO, 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黑色的 CuO 变红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期末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