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狼(第2课时)同步讲义(含答案)2020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66610 上传时间:2021-01-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0课 狼(第2课时)同步讲义(含答案)2020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20课 狼(第2课时)同步讲义(含答案)2020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20课 狼(第2课时)同步讲义(含答案)2020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20课 狼(第2课时)同步讲义(含答案)2020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20课 狼(第2课时)同步讲义(含答案)2020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 狼(第狼(第 2 课时)课时) 知识知识 1主旨归纳。 本文主要写了一个屠户归途遇狼,起初畏惧退让,后来奋起搏斗,终于杀死两狼的故事,赞扬了屠户 的机智勇敢,揭示了狼的贪婪、凶狠、狡诈的本性,并告诉我们,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 会被勇敢智慧的人战胜。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缀 行( ) 屠大窘 ( ) 苫 蔽成丘( ) 弛 担持刀( ) 眈 眈相向( ) 目似瞑 ( ) 止露尻 尾( ) 假寐 ( ) 隧 入( ) 狼亦黠 矣( )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缀 行甚远( ) (2)并 驱如故 ( ) (3)屠大窘 ( ) (4)弛 担持刀( ) (5)苫蔽 成丘( )

2、 (6)眈眈 相向( ) (7)意暇 甚( ) (8)屠暴 起( ) (9)狼亦黠 矣( ) (10)顷刻 ( ) (11)止增笑耳 ( ) 4注意下列重点语句的朗读节奏。 (1)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4)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2zhu jing shn ch dn mng ko mi su xi 3(1)缀:连接、紧跟。 重点重点 1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止增笑耳”的仅仅

3、是恶狼吗? 通过议论点明文章主旨(画龙点睛)。运用比喻和讽刺的手法,把深刻的主题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 是这则寓言的一个显著特点。 聊斋故事本来就是以记叙奇闻逸事折射人间世态百情为宗旨,文中写到的这两只狼能施展诡计,前后 夹击,显得贪婪、阴险、狡诈。尽管如此,最终还是毙命于屠户刀下,因此作者的议论告诉人们:像狼一 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不管耍弄什么花招,总归是会被识破、被歼灭的。故事虽然短小,但其中蕴含 的哲理发人深省。 2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的下场是自取灭亡。 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够

4、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识破假象,并且不存幻想,勇于斗争。 除恶务尽,要像屠户那样并毙两狼,不留后患。 基础基础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困窘 (jng) 苫 蔽(sh n) 尻 尾(ko) B狡黠 (xi ) 缀 行(zhu ) 积薪 (xn) C弛 担(ch ) 眈 眈(dn) 目似瞑 (m ng) D假寐 (m i) 禽 兽(q n) 少 时(sho) 2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只狗蹲坐在前面) B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C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不

5、敢往前走,和屠户互相瞪着眼看) 3下列各句中描写狼贪婪的句子是( ) 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B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4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中点明狼假装睡觉的神态的句子是: (2)文中点明狼假装睡觉的目的的句子是: (3)文中描写“径去”之狼动作及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4)文中发表评论、点明主题的句子是: 5填空。 (1) 狼的作者 , 朝著名文学家,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 。 (2) 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的 名,“志异”的意思是 。 (3)请写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4)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 )惧狼

6、( )( ) 。 6请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能力能力 一、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 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 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1)一狼径去 ( ) (2)其一犬 坐于前( ) (3)一狼洞 其中( ) (4)盖 以诱敌( ) (5)意将隧

7、入以攻其后也( ) 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又数刀毙之 C问之,鬼言:“我是鬼。” D恐其变化,唾之 3“其一犬坐于前”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4本选段表现“狼亦黠矣”的句子有哪些?各用的是什么描写方式?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狼施威 狐笑猪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狐曰:“我 之皮,能衣被苍生(造福百姓) ,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猪曰:“我之肉,能供人果腹 ,如何言无 功?”羊贸贸然(莽莽撞撞地)来,

8、曰:“汝等不必争,我能兼二者之长 ,又当如何?”语未竟 ,狼突如 其来,尽扑杀而食之。笑曰:“这一般奴隶性质的畜生,动辄言功,只合 做我的牺牲也。” (选自俏皮话 ,有删改) 5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果腹(_) (2)长(_) (3)竟(_) (4)合(_) 6翻译下列句子。 (1)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 (2)动辄言功。 7选文中有一成语: ,其在文中的含义是 ;与文中“果腹”一词有关的成 语是: ,其在文中的含义是 。 8下列加点的“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我之皮,能衣被苍生(造福百姓) ,如何言无功 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C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 D尽扑杀而食之

9、真题真题 【2018 年中考浙江金华、丽水卷】文言文阅读。 天石砚铭(并序) 【宋】苏轼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 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 ,顾无贮水处。先君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 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 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 七月,舟行至当涂,发书箧,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 工人

10、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选自苏轼文集第二册) 【注释】纱縠行: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发墨:指砚台磨墨易筋浓。先君:这里指苏洵。祥: 吉祥之兆。主:以为主,着重于。当涂:地名。迨、过:苏迨、苏过,苏轼的儿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释义不同的一组是( ) A得异 石 奇山异 水,天下独绝 B且为 铭曰 公输盘为 楚造云梯之械 C明年 至黄州 越明年 ,政通人和 D求 砚不复得 求 石兽于水中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3文中“赐”“付”都是父亲将砚交给儿子,作者在其中寄寓的情感有何异同? 因以赐 轼,曰:“是文字之祥也。” 甚喜,以付

11、迨、过。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苏轼在砚铭中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 你认为苏轼对“德”与“形”的看法与刘禹锡是否相同?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基础基础 1A 【解析】A 项,“窘”读音应为“jing”。 2B 【解析】A 项, “犬” ,名词用作状语,像狗那样。C 项,要注意“股”的古今词义的区别,在这里是“大 腿”之意。D 项, “眈眈相向”应译为“瞪眼朝着屠户” 。 3A 5 (1)蒲松龄 清 聊斋志异 (2)书斋 记述奇异的事 (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遇狼 御狼 杀狼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

12、识的把握。文学常识的主要考查点有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 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具体问题作 答即可。 6骨头已经扔光了,但两狼像以前一样一齐追赶。 狼不敢前进,瞪着眼朝着屠户。 想钻洞进入来攻屠户的后部。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首先要疏通文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把握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 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等工作。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 还可由现代的词语、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 等特殊文言现象。 “

13、故” “前” “意” “变诈”等是这些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能力能力 1 (1)离开。 (2)像狗一样。 (3)打洞。 (4)表原因,原来是。 (5)指从柴草堆中打洞。 目似瞑,意暇甚。神态描写。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动作描写 【解析】首先要明白“狼亦黠矣”的含义,可翻译为:狼也太狡猾了。然后从文中找出相关原句,并写明 描写方式即可。 5 (1)果腹:吃饱肚子 (2)长:长处,优点 (3)竟:结束 (4)合:配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正确解释重点字词是理解文段大意的前提。同时,在解释重 点字词时,要注意把词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这样才能将词语解释

14、得更准确。该题注意对“果腹” “竟”等词语的解释。 6 (1)你是这么愚蠢的一种动物,哪里能比得上我? (2)动不动就夸口有功。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有:1语 句通顺,成分完整。 (注意译句中省略主语宾语等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 )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要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在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 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中重点词 语为“汝” 。 (2)中重点词语为“辄” 。 7 (1)突如其来 (2)突然来到 (

15、3)食不果腹 (4)吃不饱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词语积累。做此题时需要先理解文段意思,充分调动自己的词语积累, 然后按要求做题。 8D 【解析】A、B、C 三项中的“之”字均为结构助词,的。D 项中的“之”字为代词,代指前面提到的狐狸、 猪和羊。 真题真题 1B 3 “赐”是“赐予”的意思,体现了苏轼对父亲的敬重与感恩, “付”是“交给”的意思,表现了苏轼把天 石砚给儿子时的郑重与期待,这两个词都寄寓了苏轼对天石砚的珍爱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掌握。 作答时, 需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表情达意上的效果。 “赐” 是“赐予”的意思,一般用于长辈给晚辈或上级给下级某物

16、,这个词语体现了苏轼对父亲的敬重。而“付” 是“交给”的意思,有“托付”的意味,表现了作者的郑重,这两个词语都表现了作者对这方砚的珍视。 参考译文: 苏轼十二岁时,一天在后院的空地上,与小朋友挖地做游戏。忽然,发现一块奇异的石头,形状像条 鱼,肤色温润,呈浅绿色,表里均有星星点点银色的细花纹,敲敲能发出铿锵悦耳的声音。他试着拿它当 砚使,很容易发墨,可惜没有储水的地方。他的父亲说: “这是一方天砚啊!凡是石材好的砚台,不在乎外 形怎么样! ”于是,当即把这块砚送给了苏轼,苏轼说: “这砚是文字吉祥的象征。 ”于是,苏轼把它当成宝 贝来使用,并在上面刻上铭文,说: “既然我接受了上天的赐予,今后不可以使其易主。或以品德为高,或 要保全形体。如果两者都有,那我取什么呢,仰人鼻息,跪人脚下,这样的人世间还少吗?” 元丰二年秋七月,我获罪,全家人颠沛流离,书籍散乱。第二年赶赴黄州,砚台找不到了,我以为丢失了。 七年七月,船行到当涂地界,翻开书箱,忽然又看见了它,心中大喜。于是把它交给儿子苏迨和苏过。装 砚的匣子虽然不十分精致,却是先先父亲手雕刻的啊,不可以交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