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6288 上传时间:2020-12-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七年级(上)语文复习资料七年级(上)语文复习资料 一、文学常识一、文学常识 (1)春的作者是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主要作品有诗文集 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四世同 堂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茶馆等。1951 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作家”的称号。 (3)雨的四季的作者刘湛秋,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 (4)观沧海选自曹操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朝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与其子 曹丕、曹植合称“三曹”。其作品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短歌行蒿里行等。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2、遥有此寄选自李白集注校 ,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 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 ,由唐代诗人王湾所作。 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马致远,是我国元代时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与关汉卿、 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5)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集,作者史铁生, 小说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命若琴弦, 务虚笔记散文代表作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 (6)散步莫怀戚,重庆作家。 (7) 金色花是印度(国别)作家泰戈尔写的,他的主要诗集有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 檀迦利,1913 年

3、获诺贝尔文学奖。 (7) 荷叶母亲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当代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 樱花赞寄小读者等。 (8) 世说新语 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 逸事, 是由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 家,代表作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及杂文集热 风坟且介亭杂文。 (10)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1964 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再塑生命”的字面含义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文中作者的家 庭教

4、师是安妮莎莉文。 (11) 十二章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论 语共 20 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名 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12)纪念白求恩作者毛泽东。毛泽东,字润之,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13)植树的牧羊人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作者让乔诺,法国作家,电影编剧。 (14)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心理学与成长,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心理学家。 (15)诫子书选自诸

5、葛亮集,作者是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和军事家,题 目中的“诫”是告诫,劝勉的意思。 “子”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16)猫的作者郑振铎,笔名西谛,现代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泰戈尔诗选由其译著。 (17)动物笑谈的作者是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国别)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所罗门 王的指环狗的家世。获得 197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8)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郭沫若 对其作品予以高度评价,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19)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

6、 有:皇帝的新 装、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 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20)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现代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 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21)女娲造人选自神话故事新编,作者袁珂,神话学家。 (22)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搜集所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 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七篇。它们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语言不多却值得回味,艺 术上成就很高。特别是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拟人手法。 (22) 穿井得一人节选自吕

7、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 合门客共同编成。 (22) 杞人忧天节选自列子一书,是由列御寇所著,战国时期道家人,“杞人忧天”现指为没根 据的事情而忧虑和担心。 二、名著导读二、名著导读 (一) 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1作者介绍: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浙江绍兴人。鲁迅是 他 1918 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2朝花夕拾是鲁迅 1927 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 10 篇。最初在莽原杂志上发表时总题目为“旧 事重提”,1927 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

8、程,追忆那些难于 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 和嘲讽。 3第一篇作品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 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 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嗷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 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4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 “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慕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5

9、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 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 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 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地抨击。 6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 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7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 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

10、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 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8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 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该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 求。 9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表现,揭 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10上述七篇作品,记述了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是了解 少年鲁迅的可贵篇章。后面的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

11、作品,记述了鲁迅离开家乡到南 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了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脚印。 11琐记记叙了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 堂和矿物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 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的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12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 医从文的经过。作者重点记述日本老师藤野严九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力和心里是伟大

12、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 的怀念。 13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社 会黑暗、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 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14朝花夕拾不仅仅是对往事的记录,作者撷取那些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段家以生动地描述,选择富有 个性的情节和细节描画人物的性格,使作品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作者擅于描摹人物的神态心情,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如阿长与山海经中写除夕夜长妈妈 教少年鲁迅如何吃福橘、如何讲“吉利话”和元旦清晨等待鲁

13、迅“恭喜”的情景,表现得活灵活现。如从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老先生大声朗读文章时, “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寥寥几笔,把老先生那种痴迷入神的情态,表现得惟妙惟肖。 15文中的作品在写作手法上,把叙述、描写、抒情、议论有机的糅合一体,充满诗情画意。如描写百草 园的景致,写得绘声绘色: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云雀从草间直窜向云霄,油蛉在低唱,蟋蟀在弹琴构成了富有情趣的风景画,成为令人神往的儿童乐 园。 16作者把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时弊的议论结合的自然恰当,天衣无缝在叙事议论中常插入相关的童话、传 说和典故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4、中插入了“美女蛇”的传说等等。 17作品的语言清新、朴实,亲切感人,是现代回忆散文的典范之作。 纲要: 1、 请用一句话概括朝花夕拾的内容 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2、朝花夕拾共十篇,分别简要概括主题 狗猫鼠(对猫的讨厌和仇恨原因) 阿长与山海经(怀念小时候的保姆长妈妈) 二十四孝图(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五猖会(反映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与摧残) 无常(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写出了对百草园的喜爱以及对三味 书屋学习生活的感受) 父亲的病(揭露了庸医害人的实质) 琐记(介绍鲁迅先

15、生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生活,离家求学的一段故事) 藤野先生(写作者与最使作者感激的日本老师的交往和弃医从文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 范爱农(追叙作者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辛亥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 革命,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 3、朝花夕拾中六个主要人物形象: 长妈妈: 勤劳质朴善良,但在某些方面又颇为愚昧的农村妇女 藤野先生:严谨认真,平等待人,毫无民族偏见 范爱农 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妥协懦弱 父亲: 严厉慈爱 衍太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 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 4、朝花夕拾 中温馨的回忆表现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描

16、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 五猖会中孩子们买“吹嘟嘟”,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无常一文中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 勾魂的时候,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就放他儿子还阳片刻. 理性的批判表现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老师让孩子们背一些枯燥乏味的书;五猖会中去看赛 回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无常一文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公理,反被要求 到阴间寻求公正的裁判。 6、二十四孝图中最令我反感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故事,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二)白洋淀纪事(二)白洋淀纪事 孙犁孙犁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长篇小

17、说风云初记 等。 白洋淀纪事收入的作品中,荷花淀 芦花荡这对“姊妹篇”最负盛名。这两篇小说以白洋 淀为北京,讲述了冀中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没有正面表现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着力写出民 族的正气和抗日军民坚毅不屈的精神。 (三)湘行散记(三)湘行散记 沈从文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字崇文, 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撰写出版了长河、边 城等小说。 湘行散记这部散文集,创作于 1934 年,是作者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湘西的现 实与历史,作者的见闻与回忆,美丽纯净的牧歌情感与包含着深切忧患的思索,都被精心编织在这部作品 中,共同构成了一首深沉奇丽的乐曲。

18、(四)猎人笔记屠格涅夫(俄国) 屠格涅夫,19 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父与子,中篇小说阿霞、初 恋等。 猎人笔记以作者行猎漫游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串起 25 篇各自独立的小说,广泛而真实的展现了 19 世 纪 30 年代俄国外省城乡的社会生活,语言简洁优美,人物性格生动典型,被高尔基誉为“异常优美”的作 品。 (五)镜花缘李汝珍(清)(五)镜花缘李汝珍(清) 李汝珍(约 17631830),字松石,号松石道人,清代小说家。 镜花缘,是其所著的长篇小说。该书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 括好学上进的黑齿国,酸腐吝啬的淑士国,虚伪狡诈的两面国,女性当家

19、的女儿国、谦谦君子的君子国、 终日忙碌的劳民国等 30 多国国家的经历。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 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 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 该书钱 50 回想象瑰丽,人物鲜明,可精读;后 50 回偏于展示作者学识,在人物塑造方面不够成功,可 略读。 (六)西游记吴承恩(明)(六)西游记吴承恩(明) 吴承恩(约 1500 年1583 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文学家。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书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 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

20、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后遇见了唐僧、猪八 戒和沙僧三人,一路降妖伏魔,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所完善的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 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五、诗歌赏析 (一)诗歌的分类,(一)诗歌的分类,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古体诗古体诗(唐以前的诗歌)包括四古、五古、七古、楚辞、乐府诗等; 近体诗近体诗(唐以后的诗歌)包括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其中,律 诗从上往下又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2、诗歌按表达方式分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 3、诗歌按内容分(题材) :叙

21、事诗 、写景诗 、友情送别诗 、爱国怀乡诗、咏物诗 、咏史怀古诗 、边 塞征战诗 、山水田园诗等 。 (二)观沧海(二)观沧海 1、全诗以“观”“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 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属于实写实写,描写了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由远及近。“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属于想象的虚写虚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 2、主题:该诗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 远大抱负。 3、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运用夸张的手

22、法,奇特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 4、全诗主旨句(表现了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杨花落尽子规啼”有什么表达作用? 点明时间,暮春时节,写“杨花”和“子规”两种景物,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渲染了凄凉伤感的气氛, 抒发了离别的忧伤之情。 2、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该句采用拟人的修辞,将月光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四)次北固山下(四)次北固山下 1、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3、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与岸齐平;顺风行船,风正且顺,一叶白帆高悬。 3、赏析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该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理 趣,给人以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力量。 4、赏析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便想让大雁把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抒发了游子的思 乡之情。 ( (五五) )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思 1、 “天净沙”,曲牌名。“秋思”,是题目。题眼是“思”,“秋”是特定时节,“秋思”二字概括了 全曲内容。 2.该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

24、图,表现了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3.主旨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连用九个名词,勾画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的句子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5.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该句画面: 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西风,孤寂地行走在古道上,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 到盘旋的寒鸦,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 6.全诗以乐景写哀情,对比衬托了天涯游子的孤独凄凉之情的句子是:小桥流水人家。 六、古诗文默写六、古诗文默写 (一)观沧海(曹操)(一)观沧海(曹操) 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

25、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观沧海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观沧海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观沧海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观沧海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也有两句诗是叙事,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1、诗中写景叙事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表达对友人深切同

26、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 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三)次北固山下(王湾) 1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

27、处达?归雁洛阳边。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4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五)(五) 十二章十二章 2、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

28、,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5、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对表达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8.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1.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2.

29、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 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孔子告诫我们要珍惜时光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4.孔子强调个体不屈精神,做人应该有志向的句子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5.论语中强调坚定信念,广泛学习的句子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六)峨眉山月歌(李白)(六)峨眉山月歌(李白) 1峨眉山月歌中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七)江南逢李龟年(杜甫)(七)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30、江南逢李龟年中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心情的句子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写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等渴望等诗句是: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九)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九)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1、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2、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十)秋词(十)秋词 刘禹锡刘禹锡 1 诗中能够表现诗人昂扬奋发的创作精神的句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2 诗中体现诗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独创新视角的

31、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3 诗中运用鲜明的对比来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4 诗中描写秋天美景的诗句: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5 诗中热情歌颂秋天的句子:我言秋日胜春朝。 6 白居易有诗云: “大抵四时心总苦, 就中断肠是秋天。 ” 极言秋之悲凉, 本诗中与之情调相反的句子: 自 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7 诗中能够表现作者推陈出新,赋予秋天新内涵的句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十一)(十一) 夜雨寄北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 1、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表达诗人思念朋

32、友,渴望团聚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设想未来相逢景象,表达深沉离情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后来成为离情的代用语的词是:巴山夜雨。 5、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场景的语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 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十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十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1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直接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仍

33、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的 诗句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诗中触景生情,把现实与梦想联系起来抒发强烈感情等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十三)潼关谭嗣同(十三)潼关谭嗣同 表现作者渴望冲决落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等句子是: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 (十四十四) )其他其他 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绝句 志南和尚 2. 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玩月城西门廨中鲍照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杜甫 4.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蝶恋花晏殊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苏轼 6.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34、秋夕 杜牧 7.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七夕 李商隐 8.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鹊桥仙 秦观 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 秦观 七、文言文阅读七、文言文阅读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与儿女 (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讲论文义 ( 文 章的义理 )。俄而 ( 不久 )雪骤 ( 急 ),公欣然 ( 高兴的样子)曰:“白雪纷纷何 (什么 )所 似 (像)?”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 (大体 )可拟 (相比 )。”兄女曰:“未若 ( 不如 )柳絮因 ( 乘)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陈太丘与友期

35、行 陈太丘与友期 (约定)行,期 (约定 )日中。过中不至 (到 ),太丘舍 (舍弃 )去 ( 离开 ),去 后乃 (才 )至 ( 到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在不 ( 不, 同“否”,相当于疑问词“吗”)?”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 (舍弃)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 (约定 )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 ( 拉 )之,元方入门不顾 ( 回头看 )。 (三)(三) 十二章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 (按时)习之,不亦说 (说通“悦”,愉快)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6、?人不知而 不愠 (生气),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 “学习知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 (每天)三省 (多次反省)吾身为 (替)人谋而不忠 (竭尽自己的心力)乎?与朋 友交而不信 (诚信)乎?传 (指老师传授的知识)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信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子曰:“吾十有 (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四十而不

37、惑 (迷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越过法度)。”为 政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 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 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 (形容词作名词,指学过的知识)而知新 (形容词作名词,指新的理解与体会),可 (可 以)以 (凭借)为师矣。”为政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 (转折连词,却)不思则罔 (迷惑),思而不学则殆 (疑惑)。为政 【翻译】

38、孔子说:“只知道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去学习就会疑惑。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 (能忍受)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 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 (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者不如好 (喜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以,为乐) 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 (吃)疏食 (粗粮)饮水 (冷水),曲肱 (胳膊)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39、, 于 (对于)我如浮云。”述而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 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择其善者 (优点)而从 (跟从,学习)之,其不 善者 (缺点)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身上 的缺点就要加以改正。” 10、子在川上 (河边)曰:“逝 (往,离去)者如斯 (代词,这,代指河水)夫,不舍 (舍弃)昼夜。” 子罕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流逝,日夜不停。” 11、子

40、曰:“三军可夺 (改变)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博学而笃 (坚定)志,切 (恳切)问而近思,仁 (仁德)在其中矣。”子张 【翻译】子夏说: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 情, 仁德就在其中了。” (四)诫子书(四)诫子书 夫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君子之行,静 (宁静专一)以 (连词,表目的)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 (没办法)明志 (明确志向),非宁静无以致远 (达到远大目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增长才干),非

41、志无以成学。淫慢 (放纵懈怠)不能励精 (振奋 精神),险躁 (轻薄浮躁)则不能治性 (修养性情)。年与时驰 (疾行,指迅速逝去),意与日去,遂成 枯落 (凋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 安静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安静下心来,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增长才能,没有志向就 不能在学习上有所成就。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冶性情。年华随时光流逝,意志 同时间而消失,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又怎么来得 及? 1、 本文是从哪两个方

42、面进行家教的?这两个方面是如何展开的? (1)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2)无论是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结为躁字,把静和躁进行正反对比论 证。 2、 主题思想:诸葛亮将立志、学习和成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勤学成才。 3、 填空: 文中常被人们当做志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全文中心论点是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表现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五)狼(五)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 (只)有剩骨。途中两狼,缀 (连接、紧跟)行甚远。屠惧,投以 (把)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跟从

43、)。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 (为难),恐前后受其敌 (攻击)。顾 (看)野有麦场,场主积薪 (堆积柴草)其中,苫蔽 (覆 盖)成丘。屠乃奔倚 (靠)其下,弛 (解除)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 (凶狠注视的样子)相向。 少时(一会儿),一狼径去 (径直离开),其一犬 (像狗一样)坐于前。久之 (时间长了),目似 瞑 (闭上眼睛),意 (神情)暇 (悠闲)甚。屠暴 (突然)起,以 (用)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 (正) 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 (名词作动词,挖洞)其中,意将隧 (名词作状语,从通道)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 (屁股)尾。屠自后断其股

44、(大腿),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 (假装睡觉),盖 (表推 测,大概,原来是)以 (用来)诱敌。 狼亦黠 (狡猾)矣,而顷刻 (一会儿)两毙,禽兽之 (的)变诈 (巧变诡诈)几何 (多少)哉?止增 笑耳。 【译文】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 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 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 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 草堆积在

45、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 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 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 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 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 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 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46、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1、 主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心存幻想,妥协退让,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斗争到底,才能取得最后 的胜利。 2、 根据课文的叙事线索填空: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议狼 3、 故事的开端是 遇狼 发展是 惧狼,御狼 高潮和结局是 杀狼 4、 本文的表达方式是 前文记叙,最后一段议论点明中心,中心句是 最后一段 5、 屠夫是一个怎样的人,狼具有怎样的特点? 屠夫是一个有勇有谋,机智勇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人。狼的特点是贪婪凶残,狡猾。 6、 最后一段议论有何作用? 点明中心,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

47、战胜。 (六)穿井得一人(六)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打水浇田),常一人居外。及 (等到)其家穿 (挖掘)井,告人曰:“吾家 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 (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道 (讲述)之 (代 词,代这件事),闻 (使知道)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 (介词,向)丁氏。丁氏对 (回答)曰:“得 一人之使 (使唤),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 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 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 一个

48、人。”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丁家的人回答说: “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像这样听到的传闻,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七)杞人忧天(七)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 (无,没有)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 (告知,开导)之,曰: “天,积气 (聚集的气体)耳,无处无气。若 (你) 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 (行动),奈何 (为什么)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 (纵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伤害)。”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 (聚集的土块)耳,充塞四虚 (四方),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 (四个字都是 踩、踏的意思)?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 (舍通“释”,消除)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文】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