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0年九年级初中科学毕业班适应性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4559 上传时间:2020-12-1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0年九年级初中科学毕业班适应性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0年九年级初中科学毕业班适应性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0年九年级初中科学毕业班适应性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0年九年级初中科学毕业班适应性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0年九年级初中科学毕业班适应性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 2020 年九年级初中科学毕业班适应性考试试卷年九年级初中科学毕业班适应性考试试卷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分, 共 60 分。 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分。 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不选、错选均不给分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各种细胞的基本结构中无成形细胞核的是( ) A. 细菌 B. 神经元 C. 肌细胞 D. 卵细胞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放入铁钉 B. 倾倒稀盐酸 C. 滴加溶液 D. 熄灭酒精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板块构造

2、学说认为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 B. 米勒模拟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C. 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为: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D. 大爆炸宇宙论和板块构造学说都是经过科学实证的结论 4.近期, 蝙蝠被广为关注, 其实它们对大自然极为有益, 许多蝙蝠以昆虫为食, 并且是非常重要的传粉者, 它们有很强的飞行能力,胎生、哺乳。在动物学的分类上蝙蝠属于( ) A. 鸟类 B. 两栖类 C. 哺乳类 D. 爬行类 5.水无常形,变化万千。下图所示的各种自然景观,由于熔化形成的是( ) A. 初春冰雪消融 B. 仲夏露珠晶莹 C. 深秋白霜满枝 D. 寒

3、冬冰花剔透 6.下列有关生活用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消耗电能的多少用电能表来计量 B. 家庭电路安装漏电保护器,使用三脚插头都是防止漏电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C.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或电路发生短路 D. 使用测电笔时,为了安全手指不能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7.小明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根绳子穿过内壁和端口光滑的空心圆筒,绳子上端系一个金属球,下端与 装有皮球的网袋连接。转动空心圆筒,使金属球转动(如图)。随着转速加大,网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网袋静止时,它受到的总重力与它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金属球转动过程中,它受到的

4、重力与绳子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实验表明,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有力的作用 D. 若匀速转动金属球,则金属球运动状态不变 8.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叶表皮临时装片实验中,实验目的与操作过程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使物像更加清晰微调细准焦螺旋 B. 使右上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正中央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C. 清除视野中看到的污点擦拭反光镜 D. 给制作的洋葱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染色滴加碘液 9.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 使水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水在 120 以下就能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两种反应物

5、均为氧化物 B. 催化剂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C. 金原子对水分子起吸附催化作用 D.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10.在科学实验中,把难以测量或测准的科学量通过转换变成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科学量,或者把某些不易显 示的科学现象转换为易于显示的现象的方法,称之为转换法。下列实验中不是利用了转换法的是( ) A. 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与大气温度的关系 B. 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C. 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密度的关系 D. 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11.如图甲为一种家用门磁防盗报警器,由磁条和主机组成。乙图为其简化示意图。安装时,将磁条固定在 门框上,主机安装在与其等高的门板边缘,门关上

6、时,两者刚好靠近在一起。当主机开关闭合时,若门被 打开,磁条与主机分离,主机内的触发器就会工作,带动报警器发出报警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触发器可以由铜制成 B. 磁条的两极对调后,该报警器不能正常工作 C. 触发器内是一个开关,当主机与磁条靠近时,开关是断开的 D. 本装置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 12.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分别从不同高度处由静止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 斑甲、乙,如图所示。若要判断哪一个圆斑是皮球从较高处落下形成的,合理的分析思路是( ) 球在和地面接触过程中动能转化成的弹性势能较大;球的形变量较大,在地面上形成的圆斑较大; 球下落过程

7、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球在较高处具有较大的重力势能;球在接触地面前具有较大 的动能。 A. B. C. D. 13.如图,某食物的消化最终产物 a 进入血液,再进入组织细胞参与代谢以及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食物是淀粉,那么物质 a 是氨基酸 B. b 气体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 c 气体从肺排出时,胸腔体积增大,肺内压强增大 D. 检验 f 成分发现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此人肾小管发生了病变 14.往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 m 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 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

8、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b 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 Ag B. bc 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 Cu C. ab 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 Zn +、Ag+和 Cu+ D. bc 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 Zn +和 Ag+ 15.如图所示,水平地面 G 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 5N 的拉力 F。物体经过 E 点开 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 EG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A. 物体在 EF 段的速度大于 GH 段的速度 B. 物体在 GK 段受到的摩擦力等于 5N C. 拉力 F 在 E

9、F 段所做的功大于在 GH 段所做的功 D. 拉力 F 在 EF 段的功率小于在 GK 段的功率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本题有本题有 8 小题小题 20 空,每空空,每空 2 分,共分,共 40 分分) 16.气候变化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科学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提出多种假设, 其中两种假设如下: 假设一:火山活动会造成地面温度降低。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的气体和粉尘,减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能。火 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除火山活动外,地壳运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_。 假设二:地球上某一地区的气温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如图所示,当地球运行在_点附近 时,诸暨地区白天是最长的。 17.我

10、市同山樱桃外表色泽鲜艳、晶莹美丽、红如玛瑙、黄如凝脂,深受人们的喜爱。 (1)樱桃树根吸收水分主要用于叶的_作用。 (2)樱桃果实富含糖、蛋白质、维生素,还含有钙、铁、磷、钾等多种_。(选填“单质”或“元素”) (3)樱桃果实是由_发育而来的。 18.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有_(填写字母),反应刚开始,试管 口有水珠出现,此现象是_变化引起的(选填“物理”或“化学”)。 (2)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的操作顺序是_(按次序选填所需操作的序号)。 盖上玻璃片 正放在实验台上 取出集气瓶 倒放在实验台上 19.新型冠状

11、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为“COVID-19”。新冠病毒要寄生在口腔或呼吸道的粘膜细胞后才 能大量繁殖,进而影响肺的功能。 (1)从传染病学的角度看,新冠病毒属于_。 (2)疫情期间足不出户是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如需外出,带好口罩,不去人员密集地方,以上措 施都是通过_来预防传染病的。 (3)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病毒颗粒的大小一般为 0.05 微米0.1 微米,但病毒不能独立在空中漂 泊,都是黏附在飞沫上,而飞沫核的直径一般大于 5 微米。下表中为几种口罩的参数,从价格和有效性考 虑,普通民众应选择_口罩即可。 纯棉口罩 纱布口罩 医用口罩 N95 口罩 滤过孔径 100 微米 1

12、00 微米左右 3 微米 0.3 微米 价格(元/个) 17 1.1 1.22 6.5 实物图 (4)若疫苗研制成功,人们可通过注射疫苗来提高对该病的免疫能力,这种免疫属于_(选填“特 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20.为了探究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小明在配制 20时硝酸钾溶液过程中,他向硝酸钾中 分批加水,充分搅拌,流程如下图: (1)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 (2)下图中可能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描点有( ) A.B. C.D. 21.电热膜是一种新型的电热器件,它是在绝缘的聚酯薄膜表面,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形成的导电墨线,导电 墨线两端与金属导线相连,形成网状结构,其内部

13、结构如图所示。 (1)从图中可知:组成电热膜电路的导电墨线连接方式是 _(选填“串联”或“并联”)。 (2)电热膜取暖器工作时,电热膜温度升高是通过_方式增加内能的。 22.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淡黄色或白色晶体,有咸味,易溶于水,有毒性。它能将人体血红蛋白中的 Fe + 离子转化为 Fe3+离子,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 (1)根据生活经验,推断 NaNO2中对人体具有毒性的离子是_(用符号表示)。 (2)利用亚硝酸钠溶液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在 B 试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 23.小明同学想用家里的电子秤测量哑铃片的密度。他分别进行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次测量,对应的 电子秤示数分

14、别为 m1、m2、m3。若电子秤单位为千克,水的密度用 表示,则丙图中哑铃片所受浮力表 达式 F浮=_N;该哑铃片的密度表达式 1= _。kg/m3(结果用 m1、m2、m3、g 表示) 三、实验探究题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本题有 4 小题小题 15 空,每空空,每空 3 分,共分,共 45 分分) 24.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明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如图 所示,硬纸板是由可以绕 ON 折转的 E、F 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硬纸板左侧的 E 板沿 AO 方向射到 O 点,在右侧 F 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 OB。 (1) 从硬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

15、, 这是因为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_(选填“镜面”或“漫”) 反射。 (2) 若小明保持入射光线的位置不变, 将平面镜向右移, 此时, 反射光线将_(选填“向左移”、 “不 移动”或“向右移”)。 (3)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光的 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_ 。 25.由于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对此同学们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已知碳酸氢钠溶液不与二氧化碳反应。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 化氢气

16、体。常温下,氢氧化钠易溶于乙醇,碳酸钠难溶于乙醇。 【方案设计】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 (1) C 瓶中饱和 NaOH 的乙醇溶液配制: 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一定体积的乙醇中, 充分搅拌, 使其成为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量取一定体积的乙醇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_。判断 C 中氢氧 化钠的乙醇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是_ 。 (2)进行实验:按图所示装置加入药品后进行实验。C 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 。 (3)【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 【反思交流】小刚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还应补充的实 验是 _。

17、26.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 CO2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并查阅了相关资料, 得知 BTB 是溴麝香草酚蓝 的简称,其水溶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在酸溶液中呈黄色,在中性溶液里呈淡蓝色。如下是同学们探究过 程,请你按照探究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准备:将培养有水蕴草(一种水生植物)的锥形瓶放入暗室内一昼夜; 利用煮沸并冷却到常温的水配制一定量淡蓝色的 BTB 溶液。 实验过程和结果:分别做对照实验 A 瓶: B 瓶: 请问: (1)实验准备中将水蕴草放入暗室一昼夜的目的是_。 (2)利用煮沸并冷却到常温的水配置 BTB 溶液的目的是_。 (3)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片中的_。 (4)你预期

18、B 瓶的实验结果是:水蕴草叶片处理后滴上碘液,叶片_。 (5)通过实验及预测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 27.为了验证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关系,某同学设计制作了如图实验装置,底端固定有 小磁铁的指针能绕转轴 O 转动,并进行了如下操作:将变阻器滑片 P 移至最上端,闭合开关 S 至 a 处, 再将滑片 P 逐渐向下移动,观察指针示数的变化。 (1)操作研究的问题是_。 (2)推测操作指针的偏转方向及示数变化情况。_。 (3)操作是为了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请设计具体操作步骤。 四、解答题四、解答题(本题有本题有 7 小题,第小题,第 28 题题 4 分,分,31

19、 题题 6 分,分,29 题题 8 分,分,30、32、33 题题 9 分,分,34 题题 10 分,共分,共 55 分分) 28.近年来,秦岭生态问题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关注,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也于 2019 年 12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当地环保部门积极响应,向遭受严重污染的某湖中引入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蛳 等底栖动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图为该生态系统修复后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湖泊中所有的黑藻可以看作是一个_(选填“种群”或“群落”)。 (2)此食物网中共有_条食物链。 (3)上图中,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除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外,还缺少_ 。 (4)沉水植物和

20、底栖动物的增加,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能力,使该生态系统更稳定。 29.尿素的化学式为 CO(NH2)2 , 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1)尿素溶液能除去工业废气 Cl2 , 化学方程式为:CO(NH2)2+H2O+3Cl2=N2+CO2+6X,则 X 的化学式是 _。 (2)尿素中 C、O、N、元素质量比=_。 (3)某农田计划施用尿素 100kg,但由于货源短缺,现改用硝酸铵(化学式 NH4NO3),为保证含氮量相当, 所需硝酸铵的质量是多少?_(保留一位小数)。 30.快递机器人能自动识别快递单号、规划运输路线,在物流行业获得广泛应用。某型号快递机器人,整机 质量 8 千克,与水平地面总接

21、触面积 0.002 米 2。该机器人以 2 米/秒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了 40 秒,把一个 2 千克的快递成功运送到目的地。在此过程中: (1)快递机器人载着快递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多大? (2)若快递机器人在水平地面行驶时受到的摩擦力为总重力的 0.1 倍,则它在这 40 秒中克服地面摩擦做 了多少功? (3)运送到目的地后,快递机器人马上以更快的速度匀速原路返回。从开始运送快递到返回起点,整个 过程中,速度和时间的图像(不考虑图像端点情况)最合理的( ) A.B.C.D. 31.有一种自来水的水龙头,在水龙头出水口处有个过滤嘴,内装滤网,可过滤掉小颗粒沙子,拧开过滤嘴 可清洗滤网。但使用久

22、了水龙头的过滤嘴就不容易拧开,而且圆形过滤嘴表面光滑,用扳钳等工具也不容 易拧开。央视是真的吗栏目,介绍了一种只用筷子、棉线就能轻松拧下水龙头过滤嘴的简易方法。 第一步:在筷子一端缠绕一段棉线;(图示 1) 第二步:把带筷子的棉线缠绕过滤嘴一周后在筷子上绕几圈,再将筷子沿上下方向拧几圈绑紧棉线;(图示 2) 第三步:握筷子另一端沿水平方向逆时针旋转几圈,就可轻松拧下水龙头的过滤嘴。(图示 3) 请你解释:用筷子、棉线就能轻松拧下水龙头过滤嘴的科学原理。 32.晚上睡觉前, 小明同学用有预约功能的电饭煲为家人准备第二天早餐粥。 他将大米等食材放入电饭煲内, 接通 220V 家庭电路,经过了待机、

23、加热、保温三个过程,吃早餐前断开电源,电饭煲消耗的电功率随时 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 (1)加热过程电饭煲消耗的电能是_kW h。 (2)已知小明家电饭煲加热和保温部分基本电路原理如图乙所示,S1是接通家庭电路的开关,S2是自动 开关,R1和 R2为电阻不变的电热丝,则当电饭煲处于保温档时,S1、S2所处的状态是_。 (3)电热丝 R2的阻值为多少? 33.有一包不纯的碳酸钠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氢氧化钠的一种或两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确定其成 分做了如下实验: .现取样品 16g 于烧杯中并加 84g 水搅拌, 全部溶解。 再向烧杯中逐渐滴加 26.1%硝酸钡溶液并不断搅拌, 烧杯内固体

24、的质量随加入硝酸钡溶液的质量的变化如图甲所示; .在 B 点开始, 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 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CD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E 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 (3)根据上述实验判断原白色粉末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钠,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试计算出它 的质量? 34.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已悄然走向前台。下图为智能家居中的安防系统和饮用水净化系统, 请回答问题: (1)安防系统 门禁系统:智能家居的门禁系统倾向于利用生物识别,如指纹锁等。不同的人指纹不同,指纹是人的一种 性状,由 _决定。 烟雾报警:如图是

25、烟雾报警器的简化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R 为光敏电阻,当 有烟雾遮挡射向光敏电阻的激光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当电压表示数达到某一固定值时,探测器便会发 出警报。 则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如果要使烟雾浓度 较小时探测器就能发出警报,你认为对电路中的 R0应如何调整:_。 (2)饮用水净化系统 活性炭的作用是_。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蒸馏 D.过滤 饮用水净化系统使用方便:只要将它与自来水管网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等),便得到 直饮水。直饮水属于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2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 均不给分) 1.【答案】 A 【考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解析】【分析】原核生物是指一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 DNA 的原始单细胞生物。 【解答】A、细菌的细胞就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 A 正确; BCD、神经元、肌细胞、卵细胞都是动物细胞,有成形细胞核;故 BCD 错误; 故答案为:A。 2.【答案】 B 【考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规范分析。 【解答】 A.向试管中放入铁钉时, 应该将试管倾斜, 放入铁钉后慢慢竖立起来, 防止砸坏

27、试管, 故 A 错误; B.倾倒稀盐酸时,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标签面向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故 B 正确; C.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竖直悬停在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能倾斜,防止滴落在试管外面,故 C 错误; D.熄灭酒精灯时,应该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口吹,防止火焰倒吸造成爆炸,故 D 错误。 故选 B。 3.【答案】 A 【考点】生命的起源,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根据这一新学说,地 球表面覆盖着内部相对稳定的板块(岩石圈),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 1 厘米到 10 厘米的速度在移动。 【解答】

28、A、由板块构造学说可知,板块是漂在软流层上,并不断运动的,故 A 正确; B、米勒模拟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物;故 B 错误; C、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中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是并列的关系;故 C 错误; D、大爆炸宇宙论是科学家对宇宙起源的猜测之一,不是实证的结论;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A。 4.【答案】 C 【考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哺乳动物是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体内有膈的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躯体 结构的动物类群,因能通过乳腺分泌乳汁来给幼体哺乳而得名。 【解答】蝙蝠是胎生哺乳的,属于哺乳类动物;故 C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答案】 A

29、 【考点】熔化与熔化现象 【解析】【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体叫熔化,熔化需要吸热。 【解答】A.初春冰雪消融,冰雪由固态变成液体发生熔化现象,故 A 正确; B.仲夏露珠晶莹,露珠是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形成的,故 B 错误; C.深秋白霜满枝,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发生凝华现象形成的,故 C 错误; D.寒冬冰花剔透,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发生凝固现象形成的,故 D 错误。 故选 A。 6.【答案】 D 【考点】测电笔的使用,安全用电原则,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 【解析】【分析】(1)根据电能表的用途判断; (2)根据漏电保护器和三

30、脚插头的作用分析; (3)根据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分析; (4)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判断。 【解答】A.消耗电能的多少用电能表来计量,故 A 正确不合题意; B.家庭电路安装漏电保护器,使用三脚插头都是防止漏电而采取的安全措施,故 B 正确不合题意; C.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或电路发生短路,故 C 正确不合题意; D.使用测电笔时,如果手指不接触笔尾的金属体,那么电流无法形成通路,因此氖管不会发光,测电笔不 能正确工作,故 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D。 7.【答案】 C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相互

31、作用力的两个物体肯定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同一物体上; (3)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判断; (4)静止变运动、运动变静止、运动方向改变和速度大小改变,叫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解答】A.网袋静止时,它受到的总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而它对绳子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网袋,二者 并不是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肯定不是相互作用力,故 A 错误; B.金属球转动过程中, 它受到的重力沿竖直方向, 绳子对它的拉力在水平方向, 二者肯定不是一对平衡力, 故 B 错误; C.金属球转速越大,对网袋产生的拉力越大,于是网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这说明改变物体的运动

32、状态 需要有力的作用,故 C 正确; D.若匀速转动金属球,它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是运动方向改变,因此则属球运动状态改变,故 D 错误。 故选 C。 8.【答案】 C 【考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 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 【解答】A、物像模糊时,需要微调细准焦螺旋即可;故 A 正确; B、使右上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正中央,由于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与实际的物像是反的,因此向右上方移 动即可;故 B 正确; C、视野中出现污点,只能是物镜、目镜、装片上,反光镜中有污点只会降低视野

33、亮度,而不会出现在视 野中;故 C 错误; D、给临时装片染色,使用稀碘液或亚甲基蓝溶液;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C。 9.【答案】 A 【考点】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解析】【分析】(1)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2)根据催化剂的性质判断; (3)根据题目描述确定催化体系的组成; (4)根据化学反应的本质分析。 【解答】A.反应物一氧化碳和水,都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它们都是氧化物,故 A 正确不合题意; B.根据催化剂的性质可知,它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故 B 正确不合题意;

34、 C.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而不是金原子自己起催化作用,故 C 错误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成新分子的过程,故 D 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 A。 10.【答案】 B 【考点】 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蒸腾作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焦耳定律) 【解析】【分析】通过比较不同实验中观察的对象来比较即可; 【解答】A、研究蒸腾作用时,通过观察液面的下降来比较蒸腾作用的强弱,利用了转换法;故 A 不符合 题意; B、 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直接通过观察像及物距、 像距之间的关系,

35、 没有利用转换法; 故 B 符合题意; C、 研究液体内部压强, 通过观察压强计内液面高度差来比较压强大小, 利用了转换法; 故 C 不符合题意; D、 研究电流产热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通过比较温度计示数的大小, 来比较产热的多少, 利用了转换法; 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答案】 C 【考点】磁体、磁极、磁化 【解析】【分析】(1)铁磁性物质包括铁、钴、镍等金属; (2)分析报警器的工作是否与磁铁的极性有关; (3)根据触发器的工作过程推测; (4)当导线中有电流经过时,电流周围会存在磁场,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 【解答】报警器的工作原理为:闭合开关后,如果门闭合,那么主

36、机和触发器靠近,磁条将触发器中的铁 片吸附过来,从而切断电路,此时报警器不工作。当门被打开时,主机和触发器分开,磁条对触发器中铁 铁片的吸引力消失,铁片回到原来位置接通电路,此时报警器工作。 A.触发器可以由铁磁性物质制成,否则不能被磁条吸引,故 A 错误; B.磁条的两极对调后,不会影响磁条对触发器的吸引,所以该报警器能正常工作,故 B 错误; C.触发器内是一个开关,当主机与磁条靠近时,开关是断开的,故 C 正确; D.本装置是利用磁性的原理工作的,与电流的磁效应无关,故 D 错误。 故选 C。 12.【答案】 A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分析】首先说明高度与重力势能的关

37、系,然后说明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接下来 说明接触地面时动能的变化,再分析足球的动能和本身弹性势能的转化,最后根据形变量的大小确定圆斑 的大小。 【解答】若要判断哪一个圆斑是皮球从较高处落下形成的,合理的分析思路是: 球在较高处具有较大的重力势能; 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球在接触地面前具有较大的动能。 球在和地面接触过程中动能转化成的弹性势能较大; 球的形变量较大,在地面上形成的圆斑较大。 即正确的顺序时。 故选 A。 13.【答案】 B 【考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动脉血是在体循环(大循环)的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

38、循环(小循环)中从肺回到 左心房的肺静脉中的血液。 动脉血含氧较多, 含二氧化碳较少, 呈鲜红色。 静脉血一般指体循环 (大循环) 中静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小循环)中右心室到肺动脉中的血液。 【解答】A、淀粉最终消化产物是葡萄糖,不是氨基酸;故 A 错误; B、由图可知,b 是氧气,氧气进入血液中后,血液含氧量增加,血液由静脉血转化为动脉血;故 B 正确; C、由图可知,c 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肺排出体外是呼气过程,胸腔体积减小,肺内压强增大;故 C 错误; D、尿液中出现了红细胞和蛋白质,是肾小球出现了病变;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B。 14.【答案】 D 【考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39、,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 【分析】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依次为锌铜银, 首先锌粉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单质, 然后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单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ab 段为锌和硝酸银的反应,因为此时硝酸铜和锌还没有开始反应,所以析出的金属只有 Ag,故 A 正确不合题意; B.bc 段为锌和硝酸铜的反应,这个过程中银依据完全析出,因此只有金属 Cu 析出,故 B 正确不合题意; C.ab 段硝酸铜还没有参加反应,且锌和硝酸银还没有完全反应,所以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是 Zn +、Ag+和 Cu + , 故 C 正确不合题意; D.bc 段时,硝酸银已经完全反应,因此溶液中肯定没

40、有 Ag+存在,故 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D。 15.【答案】 D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 可知,当时间相同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据此将 GH 段的长度与 FG 段的长度进行比较即可; (2)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分析; (3)根据公式 W=Fs 比较做功的大小; (4)根据公式 P=Fv 比较功率的大小。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FGGH,因为时间相同,所以 FG 段的速度小于 GH 段的速度。因为物体在 EG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在 EF 段的速度小于在 GH 段的速度,故 A 错

41、误; B.因为物体在 EF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它在 EF 段受到的摩擦力 f=F=5N;GK 段的粗糙程度和 EF 段的不 同,虽然物体的压力相等,但是两段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等,故 B 错误; C.拉力 F 相等,EF=GH,根据公式 W=Fs 可知,拉力在 EF 段做的功与 GH 段做的功相等,故 C 错误; D.拉力 F 在 EF 段的速度小于在 GK 段的速度,根据 P=Fv 可知,拉力在 EF 段的功率小于在 GK 段的功率, 故 D 正确。 故选 D。 二、填空题(本题有 8 小题 20 空,每空 2 分,共 40 分) 16.【答案】 地震;B 【考点】地壳变动的证明,地球公

42、转 【解析】【分析】地壳运动是由于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 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 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1)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火山和地震; (2)诸暨地处北半球,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时,白昼的时间最长,即 B 点; 故答案为:(1)地震;(2)B。 17.【答案】 (1)蒸腾 (2)元素 (3)子房 【考点】蒸腾作用,花的结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43、, 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花是被子 植物(被子植物门植物,又称有花植物或开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其生物学功能是结合雄性精细胞与雌性 卵细胞以产生种子。 【解答】(1)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来蒸腾作用; (2)果实中的含有的钙、铁、磷、钾等,都指的是元素; (3)果实是由子房发育形成的; 故答案为:(1)蒸腾;(2)元素;(3)子房。 18.【答案】 (1)D;物理 (2) 【考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收集方 法

4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2)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操作过程分析解答。 【解答】(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 大,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收集装置是 D。反应刚开始,试管口有水珠出现,是药品中的水分受热汽 化变成水蒸气,然后在试管壁上放热液化而成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的操作顺序是:水下盖上玻璃片、取出集气瓶;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 大,应正放正放在实验台上,那么正确的是:。 19.【答案】 (1)病原体 (2)切断传播途径 (3)医用口罩 (4)特异性 【考点】传染病

45、的预防措施,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 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 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 种病原体。它是人体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 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 【解答】(1)从传染学角度看,新冠病毒属于病原体; (2)足不出户、戴好口罩、不去人员密集地方,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 (3)由数据可知,纯棉口罩、纱布口罩的滤

46、过孔径大于等于 100 微米,远大于飞沫核的直径,无法阻挡 飞沫,不能起到隔离病毒的效果,而 N95 的价格相对较高,所以从经济和有效性考虑,民众选用医用口罩 即可; (4)注射疫苗来获取对特定疾病的免疫能力,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病原体;(2)切断传播途径;(3)医用口罩;(4)特异性。 20.【答案】 (1)加快溶质的溶解速率 (2)B,D 【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分析; (2)相同温度下,物体的溶解度相等,那么溶质的质量分析相等;如果溶液中有未溶的晶体出现,那么 溶液是饱和的, 如果没有未溶的晶体, 那么溶液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 【解答】(1)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质的溶解速率; (2)由图象可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科学 > 科学中考 > 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