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2021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二)含答案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2571 上传时间:2020-1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自贡市2021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二)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省自贡市2021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二)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省自贡市2021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二)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川省自贡市2021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二)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川省自贡市2021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二)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自贡市初自贡市初 2021 届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冲刺试卷届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冲刺试卷(二二) 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卷(单项选择题 共 36 分) 一、积累与运用(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脸颊 (xi ) 颓 唐(tu ) 情不自禁 (jn) B徘徊 (hu i) 腼腆 (din) 茅塞 顿开(s ) C沉淀 (di n) 哺 育(b) 锲 而不舍(qi ) D憎 恶(z n) 亢 奋(k n) 不屈不挠 (n 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荟萃 锋芒必露 抉择

2、急流勇退 B羁绊 铤而走险 附和 语无伦次 C谒见 坚如磐石 沉湎 再接再励 D伶仃 自怨自艾 痊愈 留连忘返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草原上,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 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B在李白的诗中,这种看似妙手偶得 的佳句比比皆是。 C春天的劳动湖草长莺飞 ,漫步在劳动湖畔,你一定会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 D演讲大赛上,参赛者们栩栩如生 地演讲,赢得大家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最近,市场上发现有害的食品添加剂,有关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销售食品时切勿不出安全问 题。 B为了磨炼同学们的意志,培养同学

3、们的独立精神,学校准备在今年暑期开展生存夏令营活动。 C百年风雨,世纪沧桑,清华大学积累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D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具有广泛的活动基础,每年有超过 1000 万名青少年参加从基层学校到全 国大赛层次的不同活动。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复兴路上风华正茂。如今,一代代革命先驱孜孜以求的强国梦、复兴梦,从未像 今天这样距离我们如此之近。然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仍需要回答属于这个时代的命题, 应对属于这个时代的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 就

4、能实现的, 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 更为艰苦的努力”。 _, _, _, _; 正是为了沉淀昨天的河床,展望明天的道路,让我们巍巍中华青春永驻。 与五四对话 正是为了深化我们的思考 与五四以来的历史对话 坚定我们的脚步 A B C D 6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作家茅盾, 老王是作家、翻译家杨绛先生的一篇散文。 B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 ,又称为左氏春秋 ,儒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 一部国别体史书。 C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东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 言谈、逸事。 D 论语 ,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把它与大

5、学 中庸 孟子合称为“四书”。 二、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读书就是要“过河拆桥” 我的读书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浩如烟海,书虽多,有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 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仅供翻阅的。 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这 个评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 们的推荐,把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让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

6、来,现在我们所读的古典 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这些书中有 些还要被刷下去,不过直到现在为止,它们都是榜上有名的。 在读书的时候,先要解其言,就是要攻破语言文字关。攻这道关的时候,要先做许多准备,用许多 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之类。 有句老话“言不尽意”,意思是说,他所说的话总比他的意思少,因为语言总离不了概念,概念对 于具体事物来说, 总不会完全合适,不过是一个大概轮廓而已, 有些意是语言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 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话全懂了,还未必能知道作者的意思。从前有人说,读 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

7、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 就是知其意。 意,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最好扔了 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 就是要过河拆桥。 知其意之后,还要明其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作者主观的认识和判断,也就是客观的道理在他 主观上的反映。 理和意既然有主观客观之分,意和理就不能完全相合。人总是人,做不到全知全能。他主观上的反 映、体会和判断,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读书仅至知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才不至于 为前人所得的意所误。如果明其理,就

8、有自己的意。我的意当然也是主观的,也不完全合乎客观的理,但 我还可以把我的意和前人的意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得出的意就可能比较正确,这个意是我的, 我就可以用它处理事务,解决问题。 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把书读活了,就是书为我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原文/冯友兰,基于命题需要改写) 7下列对读书“精其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书要“精其选”是因为书籍虽繁多,但有价值的书还是不多。 B时间是“精其选”最公正的评选家,相对而言,读者只起推荐作用。 C我们今天所读的古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能够永久流传的。 D时间精选出来的作品是值得精读的,需要细细品味,反复咀嚼。 8下列对读

9、书“知其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读书要“知其意”, 因为与丰富的意相比, 受概念限制的语言, 表意是有限的, 会出现“言不尽意” 的情况。 B读书要“知其意”,就需要把功夫下在文字之外,扔掉语言文字这个拐棍,才可体会文字以外的精 神实质。 C“知其意”需要在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领会字里行间的意思,体会“弦外音”“味外味”。 D本文的标题是“读书就是要过河拆桥”,这里的“过河拆桥”指的是“知其意”之后的“得意 忘言”。 9下列对读书“明其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作者表达的意与客观的理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读书还要进一步“明其理”。 B“明其理”是在把握作者主观认识

10、和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他所反映的客观的理。 C“明其理”的过程中,读者之意和作者之意经过比较、补充、纠正,能得到客观的理。 D“明其理”之后,读者会获得较为正确的意,就可以在它的指导下处理事务,解决问题。 三、文言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 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 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 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

11、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 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 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铨 九龄,母授以礼记 周易 毛诗 ,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 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

12、,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先府君 苟 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 急,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 之,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 教由是益以严。 (节选自蒋世铨忠雅堂集) 【注释】铨:作者蒋世铨的自称。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扑:打。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是人多以书假 余 假:借。 B援疑质 理 质:询问。 C同舍生皆被 绮绣 被:同“披”,穿着。 D吾母垂涕 扑之 涕:鼻涕。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稍

13、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 B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 C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 D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作者 谨于求学、渴求知识的情状。 B甲文中作者通过自己求学的亲身经历,勉励马生勤奋求学、谦虚求教。文章情感真挚,循循善诱。 C乙文通过作者的自述,再现了幼年读书时父母督促自己学习的场景,在温馨回忆的同时,也包含有 对父母过于苛责的不满情绪。 D两篇选文都阐明“学业有成,必须勤奋”这一道理,但表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学

14、习要 注重积极求索的内在动力,乙文侧重于学习需要鞭策督导等外在因素。 第卷(共 114 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25 分) (一)文言翻译(8 分) 13把第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_ _ (2)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 _ _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唐韦应物 楚江 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 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 【注释】赋得:分题赋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 送别

15、好友李胄时写的一首送别诗。楚江:指长江。建业:今江苏南京。暮钟时:敲暮钟的时候。 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海门。浦:近岸的水面。含滋:湿润,带着水汽。滋,润泽。散 丝:雨丝。 14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B”。(5 分) (1)古诗常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本诗通过写“雨”“江”“帆”“鸟”“树”等景物,抒发了离别伤 感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2)从景物状态看,动与静相结合。例如颔联中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 显出相对的静来。( ) (3)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背景空阔;海门深,浦树远,背景深远。整个画面富有立体 感。

16、( ) (4)从全诗意境看,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并与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 营造了一望无际、豁然开朗的意境。( ) (5)从情感表达看,尾联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把别泪和江面的雨丝交融在一起,委婉地表达出了内心 的忧伤。( ) 15请赏析颔联“漠漠 帆来重,冥冥 鸟去迟”中加点叠词的表达效果。(4 分) _ _ (三)默写名句名篇(8 分) 16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_,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2)报君黄金台上意,_。(李贺雁门太守行) (3)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4)鸢飞戾天者,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

17、书) (5)欲为圣明除弊事,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欧阳修醉翁亭记) (7)最爱湖东行不足,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_,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五、文学作品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20 题。(18 分) 父亲的背影 章中林 和父亲不相见已是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 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 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

18、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时,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 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 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 ,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 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应该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 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

19、,高举的铁锤。 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魄的表现力,谁看了不会对他跷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 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 看。 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 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 了一张弓。望着他步履蹒跚的样子,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 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

20、的手里。望着树顶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 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眼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 你不行。 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这时我的泪 又来了。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 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黢黑的烧火棍 一样,没有一点光泽;皲裂的麻秆一样,没有一点肌肉。这还是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我 的视线。 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弯曲

21、的背影。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 父亲,和他说一说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选自 2017 年第 15 期思维与智慧 ,有删改) 1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6 分)( ) A本文通过写父亲在国庆放假开电瓶车接“我”、年轻时帮人炸石头、挑粪浇地、上树为“我”摘苦 柚等事例,刻画了父亲的形象。 B第段中“我”说自己还是喜欢父亲砸石头的背影,“不能再看”表达了“我”对现在骨瘦如柴的 父亲形象的一点失望。 C作者善用对比,将年轻时帮人炸石头的父亲形象和如今“根根骨头清晰可辨”的父亲相对比,表现 出父亲生活的艰辛,表达了“我”内心的愧疚之情。 D在父亲心里,一直都很关心“

22、我”,比如父亲记得“我”有高血压和高血脂,便去摘苦柚让“我” 带回等细节表现出了父亲对孩子的默默关爱。 E这篇文章首尾呼应,父亲的背影贯穿全篇,行文简洁自然,感情真挚明了,表达了“我”对父亲的 深切思念。 18请从人物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4 分) 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_ _ _ 19第段中写到油画采石工有何作用?(4 分) _ _ 20作者在第段中说“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文章开头和结尾又说“常常梦到”“忘 不了”一年多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这两者矛盾吗?为什么?(4 分) _ _ _ 六、名

23、著阅读(8 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_A_决定去拉车,就拉车去了。赁了辆破车,_A_先练练腿。第一天没拉着什么钱。第二天的生意 不错,可是躺了两天,_A_的脚脖子肿得象两条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_A_忍受着,不管是怎样的 疼痛。_A_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事,这是拉车必须经过的一关。过不了这一关,_A_不能放胆地去跑。 21以上语段选自我国现代作家_的_ 。语段中的“他”是指_,语 段中可以看出他具有_的品质。(4 分) 22从整本书看,A 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 _ 七、作文(63 分) 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3 分) 题目一:请以“我

24、心雀跃”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你现在正置身于一个美丽的大自然王国,那里有美丽的花草树木相依相随,可爱的飞鸟鱼虫 深情交谈,欢快的泉水山石友好对话,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互帮互助,和谐相处你在那里会有怎样的 故事发生呢? 请你放飞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成记叙文;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 600 字。 参考答案 第卷 一、1.C 解析:A.颊 ji ;B.腆 tin;D.憎 zn。 2B 解析:A.必毕;C.励厉;D.留流。 3D 解析:对象误用,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用在这里形容参赛者不恰当。 4

25、B 解析:A.否定不当,应该将“不出”改为“出现”;C.动宾搭配不当,应该将“形成”和“积 累”交换位置;D.语序不当,应该将“每年有超过 1000 万名青少年参加从基层学校到全国大赛层次的不同 活动”改为“从基层学校到全国大赛,每年有超过 1000 万名青少年参加不同层次的活动”。 5D 解析:“与五四对话”的意义“正是为了深化我们的思考,坚定我们的脚步”;“与五四以来 的历史对话”的意义“正是为了沉淀昨天的河床,展望明天的道路,让我们巍巍中华青春永驻”。根据语 句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排序为。 6B 解析: 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二、7.C 解析:结合第段“现在我们所读的古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

26、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 读的。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 这些书中有些还要被刷下去”可知, 我们今天所读的古典著作, 有些在未来可能要被刷下去。 8B 解析:结合第段“意,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 道了那个意思,最好扔了拐棍”可知,要在理解了意思的基础上才能扔掉语言文字这个拐棍,进而体会文 字以外的精神实质,不能一开始就扔掉语言文字。 9C 解析:结合第段“我的意当然也是主观的,也不完全合乎客观的理,但我还可以把我的意和 前人的意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得出的意就可能比较正确”可知,读者之意和作者之意经过比 较、补充、纠正,得到的是“比较正确”

27、的理,而不是客观的理。 三、10.D 解析:涕,眼泪。 11A 12C 解析:“包含有对父母过于苛责的不满情绪”在文中无体现。 第卷 四、(一)13.(1)我却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毫无羡慕的意思。 (2)父亲如果做错了事 情,母亲一定会认真地用委婉的话规劝他。 参考译文: 【乙】我九岁时,母亲教我学礼记 周易 毛诗 ,都能够背诵。空闲的时候,她就抄录唐宋人的 诗,教我朗诵。母亲和我都体弱多病,我每次生病,母亲就把我抱到一间屋子里来回走,自己不睡觉;等 我的病情稍有好转,(她)就指着墙壁上的诗歌,教我低声吟诵,以此为乐。父亲如果做错了事情,母亲一定 会认真地用委婉的话规劝他。有时

28、候(父亲)发怒不听她的,(她)就屏住气不说了,等(父亲)稍微消了点气, 又反复劝说,直到(父亲)听了她的话才停止。父亲在外地的寓所督促我读书时,脾气很急躁,(我)稍有一点 儿不认真,他就发怒,把我丢在一旁,几天不理睬我;母亲就流着眼泪打我,叫(我)跪在地上,把书读熟才 放过我, (母亲这样)从来没有懈怠过。 所以, 我从不因为贪玩而荒废学业, 母亲对我的教育也因此更加严格。 (二)14.(1)B 解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错误,这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诗。 (2)A (3)A (4)B 解 析:“营造了一望无际、豁然开朗的意境”错误,应是营造了低沉、感伤的氛围。 (5)B 解析:“间接抒 情”错误

29、,应是直抒胸臆。 15“漠漠”“冥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水汽迷茫和天色昏暗的景象,渲染出浓浓的离愁别绪,使感 情更加缠绵浓重;同时也为诗歌增添了音韵美。 (三)16.(1)人有悲欢离合 (2)提携玉龙为君死 (3)东风不与周郎便 (4)望峰息心 (5)肯将衰朽惜残年 (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7)绿杨阴里白沙堤 (8)有约不来过夜半 五、17.BC 解析:B.“我”觉得“不忍再想,不能再看”的原因是“我”心中对如今年迈消瘦的父亲 抱有歉意和怜惜,“失望”的说法错误;C.“父亲生活的艰辛”在文中并没有体现。 18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的脊背比作门,将父亲的腿比作柱子,形象地写出了“我”印象中

30、父 亲健硕强壮的形象,与现在枯瘦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父亲的辛劳与苍老。 19通过与现实的对比,表明了父亲并没有那么强壮,写出了父亲当年的辛劳和现在的苍老。 20不矛盾。“我”喜欢那个砸石头的背影,这个背影让“我”崇拜,让“我”依赖;但是“我”常 常梦到一年多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那时的父亲已经不再年轻,他需要“我”的陪伴。 六、21.老舍 骆驼祥子 祥子 吃苦耐劳 22从一个老实、健壮、坚忍、自尊要强的“骆驼”,变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 尸走肉”。 七、23.【写作指导】这是一道二选一的作文题。题目一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二是一篇材料作文。写 作时要抓住题目的要求和特点。

31、 题目一:本题是一篇命题作文,写作时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最 关键的一步。(2)明确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想想 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根据中心选取、组织材料。(3)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我心雀跃”中的“雀跃”形容人因高兴而非常兴奋,像麻雀一样不停跳跃。所以,应该写一件令自己高 兴的事。注意运用心理描写,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结尾可以用议论、抒情来升华主题。 题目二: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为我们设置了写作的情境。材料中给了三个信息点:“森林 中有多种动植物”“各种动植物能互相交流”“自己

32、能和他们对话”。因此应该围绕“我”与动植物之间 发生的故事,展开想象进行写作。本文可以通过写“我”与森林里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展示“我”对环 境的担忧,对动物种族濒临灭绝的担忧;还可通过写与森林里某一种植物的对话,从中揭示植物的特点, 点明其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在文体上,必须写成记叙文这种文体。在写法上,宜使用想象、细节描写、 侧面烘托等写法,丰富写作的内容,深化文章的主题。 【范文示例】 我心雀跃 稻穗翻滚,金浪滔滔,丝丝的藕香齿颊留芳,淡淡的喜悦涌上心头。我的心开始雀跃,因为温暖美好 的回忆里一直有您相伴。 秋高气爽,红枫似火,漫山遍野灼灼燃烧,荷花凋谢了,藕也成熟了。每当此时,奶奶总会带着

33、些许 溺爱问我:“囡囡,吃素心饼吗?”那是藕夹,我童年的最爱,奶奶管它叫素心饼。 记忆中的奶奶,满头青丝,笑意盈盈,动作麻利,身姿轻盈。 奶奶的手仿佛穿花的蝴蝶,取一段洁白的藕,去皮,切片,一片片匀称的藕片如无瑕的美玉绽放在台 面上,仿佛精致的工艺品,藕的清香萦绕在鼻翼。奶奶在两片藕之间夹上鲜肉,按平,等肉调皮地钻到藕 洞里后,把藕片在面糊里一滚就下油锅。锅里的素油嗞嗞作响,藕片一下锅便泛起阵阵油花,烟雾缭绕, 蒸汽氤氲,袅袅上升。小小的灶房内热气腾腾,香气扑鼻,我垂涎欲滴,满心期待。 素心饼出锅了!一片片金黄色的美味,闪烁着点点油花,散发着诱人香气,那是庄稼成熟的颜色,农 民丰收的喜悦,更是

34、奶奶慈爱的味道!我不管不顾地抓起一片,奶奶赶紧提醒我:“烫!”我感觉手上像 火烧一样,赶紧扔下来。奶奶一边笑着嗔怪我,一边递给我一双筷子。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夹起来,放在 嘴边马虎地吹两下,就一口咬下去。真香啊!尽管我被烫得直伸舌头。奶奶笑得合不拢嘴,用手轻轻地摸 了摸我的头。 吃完了素心饼,奶奶领我来到老屋前,给我讲老屋的故事。晚霞明艳,金风飒飒,空气清新,池塘泛 起涟漪, 稻香扑面而来,奶奶为我轻声哼唱起质朴的歌谣,我的视线追逐着黯淡天色中偶尔飞过的萤火虫, 偎依在奶奶的怀里,慢慢闭上了眼睛。 现在,我在喧闹的城市里奋斗,奶奶生活在乡下。每当我想起乡村的老家,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枫树、 萤火虫、晚霞和奶奶的素心饼。宁静美丽的乡村,美味可口的藕夹,质朴慈祥的奶奶,是我心里最珍贵的 收藏,每次想起,都倍觉温馨,满心雀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冲刺押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