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育才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2520 上传时间:2020-11-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育才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育才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育才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育才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育才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 学年第一学期学年第一学期 10 月测试初三科学问卷月测试初三科学问卷 一、一、选择题(每小题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实验现象记录错误的是( ) 【A】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铁钉表面附上紫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D】将熟石灰放在空气中一会儿,会出现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的现象 【答案】D 【解析】A.铁钉能把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溶液中就会有 Fe2+,所以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

2、铜是紫红色物 质,所以选项 A 正确. B. 镁带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的氧化镁是白色固体,所以 B 选项正确. C. 一氧化碳可以还原氧化铁,从而得到单质铁,固体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铁粉是黑色固体,所以选项 C 正确. D. 熟石灰不容易潮解,放置在空气中一会儿不会出现潮湿并逐渐溶解的现象. 2. 不能说明硫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反应是( ) 【A】Zn + H2SO4 = ZnSO4 + H2 【B】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C】CuO + H2SO4 = CuSO4 + H2O 【D】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答

3、案】B 【解析】A.硫酸与锌反应属于酸和金属反应这个通性. B. 硫酸与氯化钡反应是以为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之间的反应,像盐酸就不会与氯化钡反应,所以不 能体现酸的通性,所以选 B. C. 体现的是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的通性. D. 硫酸与氢氧化钾反应体现的是酸与碱反应的通性. 3. 如图是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实验示意图.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且要让食物燃尽 【B】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 【C】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作出比较 【D】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

4、【答案】D 【解析】D 项,食物燃烧时会以热量的形式向周围散失一小部分能量,因此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会低于食 物实际所含能量,故 D 项说法错误. A 项,对照实验应保证只有单一变量,除此之外其他条件相同,因此实验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 故 A 项说法正确. B 项,食物燃烧时会以热能的形式向周围散失一小部分能量,不注意挡风会使测量结果偏小,故 B 项说法 正确. C 项,本实验是通过测量水温变化来对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作出比较,释放的热量越多,水温越高,故 C 项说法正确. 注意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选项,故正确答案为 D. 4. 如图是我国营养学家建议居民一日三餐对各类食物谷类的摄取比

5、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类食物中含量较高的是纤维素 【B】牙龈出血的患者应多吃丁类食物 【C】戊类食物中的维生素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D】甲类食物中的脂肪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食物来源及其作用的相关问题,要求掌握一些重要的营养物质以 及其重要作用. A 项,丙类食物中含量较高的是蛋白质,故 A 项错误; B 项,牙龈出血是缺乏维生素 C,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所以应多吃丁类食物,故 B 项正确; C 项,戊类食物中的淀粉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故 C 项错误; D 项,甲类食物中的脂肪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故 D 项

6、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B. 5. 如图所示,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忽略空气阻力 )( ) 【A】他的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 【B】他的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和内能 【C】他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D】他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答案】D 【解析】A. 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速度不变,质量不变,动能不变,同时高度减小,故重力 势能减小,所以不是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故错误; B. 在该过程中,动能不变,势能减小,即机械能变小,即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错误; C. 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速度不变,质量不

7、变,动能不变,同时高度减小,故重力势能减小, 即机械能变小,故错误; D. 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速度不变,质量不变,动能不变,同时高度减小,故重力势能减小, 即机械能变小,故正确; 故选 D. 6. 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消化系统由口腔、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胃只有贮存食物和磨碎食物的功能 【C】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D】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答案】C 【解析】A 项,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 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胃腺和肠腺.故 A 项错误; B 项,胃中胃

8、腺分泌的胃液含胃蛋白酶,初步分解蛋白质.胃不只有贮存食物和磨碎食物的功能,还有消化 食物的功能,故 B 项错误; C 项,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这是因为小肠很长,长约 56m,小肠内具有肠 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皱襞上有绒毛状的突起,叫做小肠绒毛, 这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小肠绒毛表面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 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故 C 项正确; D 项,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 接触面积

9、,有利于脂肪的消化.故 D 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C. 7. 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A.乙炔具有可燃性,火焰温度很高,所以可以用于焊接金属,不符合题意; B. 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不符合题意; C. 钛合金的熔点高,硬度大,所以可以用于航天事业,不符合题意; D. 熟石灰是一种碱,可以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所以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跟其颜色状态无关,符 合题意,故选 D. 8.有甲乙丙丁四种消化液,它们都不是胰液,其他相关信息如表,则这四种消化液分别是( ) 甲 能消化淀粉 丙

10、 不能消化淀粉;能使蛋白质得到初步消化 乙 能消化淀粉 丁 不能消化淀粉;能促进乙的消化作用,不能促进甲 的消化作用 【A】唾液、胆汁、肠液、胃液 【B】唾液、胃液、肠液、胆汁 【C】唾液、肠液、胃液、胆汁 【D】肠液、唾液、胃液、胆汁 【答案】C 【解答】参与消化食物的消化液有口腔中的唾液、胃里的胃液、小肠中的肠液、胰液和胆汁,唾液中只含 有能够初步消化淀粉的酶,胃液中只含有能够消化蛋白质的胃蛋白酶,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 和蛋白质的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已知甲乙丙丁都不是胰液,甲和乙都能消化 淀粉,丙和丁都不能消化淀粉;则甲和乙为唾液和肠液,丙和丁为胃液和胆汁

11、,又知丙能使蛋白质得到初 步消化,丁可促进脂肪消化,则丙是胃液,丁是胆汁;丁不能促进甲消化脂肪,说明甲中不含有消化脂肪 的酶,应该是唾液,则乙是肠液即甲乙丙丁四种消化液分别为唾液、肠液、胃液、胆汁 9. 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 是( ) 【A】 【B】 【C】 【D】 【答案】D 【解答】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说明不考虑机械效率的问题,即指的是理想状况下: A.图示是一个定滑轮,则拉力 F1=G B. 图示是一个斜面, F2= C. 这是动滑轮的特殊使用方法,物体挂在动滑轮一侧绳子上,拉动滑轮的轮轴,此时拉力 F3=2G D. 由

12、图可知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 :,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4 L4=G LG,则拉力 F4= 比较可知,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F4 10. 向含有 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 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 Cu2+、Ag+、Al3+ 【B】滤液中一定含 Al3+,可能含 Cu2+,一定不含 Ag+ 【C】滤渣中一定含 Ag、Cu、Al 【D】滤渣中一定含 Al,可能含 Cu、Ag 【答案】C 【解答】向 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铝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后 和硝

13、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铝过量; A. 铝过量,硝酸银、硝酸铜均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有 Al3+,一定不含 Cu2+、Ag+,该选项说法不正 确; B. 铝过量,硝酸银、硝酸铜均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有 Al3+,一定不含 Cu2+、Ag+,该选项说法不正 确; C. 铝过量,滤渣中一定含 Ag、Cu、Al,该选项说法正确; D. 铝过量,滤渣中一定含 Ag、Cu、Al,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11.学完了物体的内能后,某同学做了如下摘记,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就会升高 【B】物体的吸热本领越强,其比热容越大 【

14、C】燃料如果燃烧不充分,其热值就变小 【D】热传递的方向就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向内能低的物体 【答案】B 【解答】A.晶体在熔化熔化过程中,持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故 A 错误; B.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较多的,比热较大 ;吸收(或放 出)热量较少的,比热较小,故 B 正确; C.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放出热量的多少等均无关, 故 C 错误; D. 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所以内能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转移,故 D 错误. 12. 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所示,其中的每一个滑轮都相同,用它们

15、分别将重物 G1、G2 提高相同的高度,不 计滑轮组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 G1=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 【B】若 G1=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C】若 G1=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D】用甲、乙其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答案】C 【解答】A. 甲滑轮组中有一个动滑轮,乙滑轮组中有两个动滑轮,所以若把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乙滑轮 组做的额外功多,故 A 错误; B. 若 G1=G2,把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则甲乙所做的有用功相同,总功=有用功+额外功,所以乙做的总功 大于甲做的总功,故 B 错误; C. 根据 =W有用/W总,若 G1

16、=G2,把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则甲乙所做的有用功相同,乙滑轮组做的额外 功多,乙做的总功大于甲做的总功,所以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故 C 正确. D. 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所做的额外功不变,有用功发生变化,所以有用功在总功中的比值发 生变化,所以机械效率会变化,故 D 错误. 13.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仅通过观察和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不能将它们一一鉴别 出来的是( ) 【A】Ba(OH)2、KCl、Na2SO4、Na2CO3 【B】KCl、Ba(NO3)2、CuSO4、NaOH 【C】AgNO3、HCl、Na2CO3、CaCl2 【D】NaOH、Ca(O

17、H)2、HCl、Na2CO3 【答案】A 【解答】A. Ba(OH)2溶液与 Na2SO4、Na2CO3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 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B. CuSO4溶液是蓝色的能与 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 NaOH 溶液, 能与 CuSO4溶液反应产生白色 沉淀的是 Ba(NO3)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 KCl 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C. 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 2 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 气体,该溶液为 Na2CO3溶液;与 Na2CO3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 AgNO

18、3、CaCl2; 再将稀盐酸分别滴加至 AgNO3、C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Na2CO3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 CaCl2溶 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D. 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 2 种溶液混合时出现 1 次白色沉淀和 1 次放出 气体,该溶液为 Na2CO3溶液;与 Na2CO3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 Ca(OH)2、无明 显变化的是 NaOH 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14. 在试管中装适量的水,试管口用塞子塞住,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如图所示.加热一段时间后,塞子冲 出去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实际是一

19、个“内燃机” 【B】试管口的白气是玻璃管内热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C】加热过程中,酒精燃烧将化学能全部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D】玻璃管中空气内能的改变方式既有热传递,也有做功 【答案】BD 【解答】A. 本实验是加热试管使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汽做功推动塞子,所以本实验实际是一个“蒸汽机”, 故 A 错误 B. 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 B 正确 C. 加热过程中,酒精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试管和水的内能,还有一部分散失,故 C 错误 D. 加热过程中,玻璃管中空气吸收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内能;当塞子冲出时,空气的内能转化为 塞子的动能,通过做功的方式减少内能

20、,故 D 正确 15.如图所示,物体 A 的重力为 180N,物体 B 的重力为 10N.物体 A 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 F,拉力 F 的 功率为 30W,在拉力 F 的作用下,物体 B 在 2s 内匀速上升 4m.不计滑轮、绳子的自重及它们之间的摩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 F 大小为 20N 【B】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66.7% 【C】拉力 F 做的功等于物体 B 克服重力做的功 【D】物体 A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 4m/s 【答案】B 【解答】拉力 F 功率为 30W,B 物体上升速度为 2m/s,绳子数为 2,因此 A 物体的运动速度为 1m/s,带入 P=F

21、V,解得 F=30N.机械效率可以用 B 物体的功率除以拉力 F 的功率,解得机械效率约为 66.7%.拉力 F 做 的功等于物体 B 克服重力做的功和 A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16.根据初中所学化学知识,下列物质间经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转化的是( ). 【A】MgSO4Na2SO4 【B】CuCuCl2 【C】Fe2O3CuO 【D】CO2CO 【答案】C 【解答】A 选项:MgSO4 和 NaOH 反应生成 Na2SO4 B 选项:铜在氯气中燃烧 D 选项: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 17.用两个相同的热源分别给 2kg 水和 3kg 物质甲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

22、判断 甲物质的比热为水比热的( ). 【A】2 倍 【B】1/2 【C】1/3 【D】2/3 【答案】C 【解答】由图象可知:用两个相同的热源给物质甲和水加热,水温度升高 60需要 20min,物质甲温度升 高 60需要 10min,所以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的热量关系为: Q 水吸=2Q 甲吸,带入公式 Q=cmt,解得:c 甲=1/3c 水 18.如图,甲、乙实验可以得出“定滑轮不能省力”这一结论.小敏想通过一次实验既出结论,又能直接显示出 钩码的重力大小,于是在左侧加上一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重力不能忽略、绳和滑轮之间摩擦 不计).下列四套装置中能实现的是(

23、) 【A】 【B】 【C】 【D】 【答案】A 【解答】DC、在 DC 两图中,钩码挂在拉环上(即左边测力计倒置使用),因为弹策测力计本身有重力, 所以此时测力计显示的示数等于测力计自身的重力与钩码的重力之和,则不能显示出钩码的重力大小,故 DC 项不符合题意; B、在 B 图中,钩码挂在挂钩上(即左边测力计正常使用),所以能直接显示出钩码的重力大小,右边的测 力计倒置使用,此时右边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左边测力计的重力与钩码重力之和,而左边测力计的示数等于 钩码的重力,所以两边测力计的示数不相等,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故 B 项不符合题意; A、在 A 图中,钩码挂在挂钩上(即左边测力计正常使用),

24、所以能直接显示出钩码的重力大小,设两测 力计的重力均为 G,由于定滑轮上的左边都是钩码和一个测力计在拉绳子,则绳子的拉力为,左边测力计 是的示数为,手拉右边测力计的挂钩,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右边测力计的示数(即测力计受到向下的拉 力)为,所以,能得出正确结论,故 A 选项正确. 故选 A. 19.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等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 【B】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 【C】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 ZnO 和 Zn(OH)2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答案】D 无催化剂 有催化剂 【解答】D 选项:

25、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 大于 7,因此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的稀盐酸至过量 时,溶液的 pH 应该从大于 7 逐渐减小,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20.图甲是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受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 时一定量的淀粉在少量唾液 淀粉酶的催化下分解产生的麦芽糖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图乙描述的反应过程中,在保证酶具有催化作 用的前提下改变某一初始条件,则图乙中 e 点(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或 d 点(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时的最短时间) 的位置可能会发生移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淀粉量增加时,e 点上移 【B】pH=a 时,e 点下移 【C】温度升高时,d 点

26、右移 【D】酶的量减少时,d 点右移 【答案】B 【解答】B 项,由题意可知,当时,酶的活性下降,所需的催化时间变长,但由于并没有增加或者减少淀 粉的量,因此产生的麦芽糖量不会改变,即 e 点高度不变,即 B 选项叙述错误,故选择 B 项. A 项,当淀粉量增加时,产生麦芽糖的量也会增加,即 e 会上移,即 A 选项叙述正确,故不选择 A 项. C 项,当温度升高,由于已经超过了酶的最适温度,因此酶的活性降低,催化效率也会降低,即催化的总 时间增加,d 点右移,即 C 选项叙述正确,故不选择 C 项. D 项,当酶的量减少时,催化等量的淀粉所需的时间增加,d 点右移,即 D 选项叙述正确,故不

27、选择 D 项.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6 分)分) 21.(4 分)小强为自己准备的午餐食谱如图: (1)妈妈建议增加凉拌黄瓜、清炒芹菜,是从营养均衡方面考虑黄瓜、芹菜可以为人体提供身体必须的 _; (2)联系课本知识,小强发现妈妈增加的芹菜富含_元素,可有效预防贫血; (3)从食谱中知道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_和水六大类. 【答案】(1)维生素 (2)铁 (3)无机盐 【解答】(1)黄瓜、芹菜等蔬菜中富含维生素,可以补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 (2)芹菜中含有铁元素,经常食用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3)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包

28、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2. 如图是淀粉、蛋白质在人的口腔、胃、小肠中的消化和吸收过程示意图,其中表示消化产物.请 据图回答: (1)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是_,不仅能暂时贮存食物,还能初步消化_. (2)图中代表的淀粉最终消化产物是_. (3)淀粉和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能吸收物质主要在小肠被吸收的原因是_. a 小肠很长,其内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很多绒毛 b 小肠腺分泌的消化液中有多种消化酶 c 小肠绒毛壁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 d 胰腺分泌的消化液浸入小肠 e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答案】(1)胃;蛋白质;(2)葡萄糖;(3)ACE 【解答】(1)消化道中最彭大

29、的部分是胃,胃能暂时储存食物,胃能够分泌胃液,对蛋白质进行消化. (2)淀粉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成葡萄糖. (3)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 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 23.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硝酸钾、硫酸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 进行如下实验: (1)取该固体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 (2)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根据以上实验可推断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的物 质是_;一定没有的物质

30、是_;不能确定的物质是_. (3)为确定这包固体粉末的组成,小华取原固体粉末 8.00g 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后,其粉末中的成分恰好完 全反应,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 4.66g.通过计算后,确定这包固体粉末的组成是_. 【答案】(2)Na2SO4、BaCl2;CaCO3、CuSO4;KNO3; (3)Na2SO4、BaCl2、KNO3 【解答】(2)取该固体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搅拌,静置,上层为无色溶液,说明一定不存在硫酸铜,在白 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一定不存在碳酸钙,一定存在氯化钡和硫酸钠,对于硝酸 钾,题中的现象不能判断; (3)设生成 4.66 克的沉淀需

31、要氯化钡的质量为 X,硫酸钠的质量为 Y 208/X=142/Y=233/4.66g 解得:X=4.16g,Y=2.84g 所以氯化钡和硫酸钠的质量之和 4.16g+2.84g=7g8g,一定存在硝酸钾. 24.利用某工业废弃固体(成分为 Cu2S 和 FeS)制备硫酸铜溶液和硫酸亚铁晶体,流程如图所示.(已知:固体 B 含有氧化铜、氧化铁 铁能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1)操作 II 的名称是_. (2)固体 D 中含有_(用化学式表示). (3)加入过量 x 的作用是_. (4)写出固体 D 中加入过量 y 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答案】(1)过滤;(2)Fe、Cu;(3)与硫

32、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4) Fe+H2SO4=FeSO4+H2 【解答】已知固体 B 含有氧化铜和氧化铁,在稀硫酸作用下,分别生成硫酸铁和硫酸铜,看到分支的最后 产物分别是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意味着分支要将铁元素和铜元素分开,且上方支路为铜元素,下方支路为 铁元素,参考可知固体 D 为铜单质和过量的铁单质,溶液 E 为硫酸亚铁溶液,铁单质要获得 E 硫酸亚铁 可以加入硫酸,剩余固体 F 为不反应的铜单质. 25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中的三个冲程,缺少一个_冲程,在这个冲程中发生的能 量转化是_.如果该汽油机的输出功率为 300W,一个做功冲程做功 100J,则该

33、汽油机的转速为_ 转/分. 【答案】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60 【解答】根据曲轴的转动方向判断活塞的运行方向,再根据气门的关闭情况就可以确定是哪一个冲程;每 四个冲程轮轴转动 2 周,做功 1 次,所以在 60 秒内汽油机共做功 300W*60s=18KJ,做功冲程次数为 18KJ/100J=180 次,共转动 360 圈. 26 菜油最适宜的烹饪温度在150至180之间.用天然气灶将质量为2kg的菜油从室温20加热到170, 菜油需吸收 _ J 的热量.若天然气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有 60%被菜油吸收,则需燃烧 _ m3的天 然气,c 菜油=2.0 103J/(kg),q 天然气=4 1

34、07J/m3 【答案】6 105;0.025 【解答】(1)菜油吸收的热量: Q 吸=cmt=2.0 103J/(kg)2kg(17020)=6105J; (2)由 =Q吸/Q放得,天然气需要放出的热量: Q 放=Q吸/=6.0105J/60%=1.0 106J; 由 Q 放=qV 得,消耗天然气的体积: V=Q放/q=1.0 106J/(4 107J/m3)=0.025m3.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42 分)分) 27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本草纲目中说牛奶有“返老还童”的功效,“奶茶”是否也具有类似的功效? 【查阅资料】食醋中的酸性物质会使蛋白质凝固和沉淀. 【实

35、验步骤】在盛有 100 毫升某奶茶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食醋,充分搅拌后过滤、干燥,称量滤渣的 质量.选取 4 种品牌的纯牛奶各 100 毫升,分别倒入 4 个烧杯,重复步骤操作. 【数据记录】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样品的选取上看,该实验存在的缺陷是_; (2)下列因素会对滤渣质量多少产生影响的是_; A. 倒入食醋的量 B. 被测样品的体积 C. 烧杯的大小 (3)上述实验只能粗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准确检测的方法之一是:先对样品进行氮元素质量的测定,再根 据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含量约 16%,折算成蛋白质的质量,已知牛奶、奶茶中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 糖类等,那么,利用这种方法检测牛

36、奶、奶茶中的蛋白质含量,其前提条件是 _; (4)据统计,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只及世界人均的 13,而白酒的消费量却与牛奶相似,可见,提高健康饮食 的意识势在必行,下列观点和做法合理的是_. A. 选择食品前,应先研读其标签 B. 购买食品时,主要看口味 C. 食品价格越贵,对健康越有益 D. 根据膳食平衡,选择食品. 【答案】(1)从样品的选取上看,该实验存在的缺陷是奶茶样品单一;故填:奶茶样品单一; (2)所取食醋和样品的量的多少回影响生成沉淀的质量,而烧杯的大小不会造成对滤渣质量多少产生影响; 故选:AB; (3)氮元素的含量求出蛋白质的含量,前提是奶茶中脂肪、糖类物质中不含有氮元素才能

37、计算出蛋白质的含 量;故填:奶茶中脂肪、糖类物质中不含有氮元素; (4)A.选择食品前,影响研读其标签,观察是否安全,故 A 正确; B. 购买食品时,不能主要看口味,还应该关注其营养成分,故 B 错误; C. 食品价格越贵,不一定对健康越有益,故 C 错误; D. 根据膳食平衡,选择食品,要合理膳食,故 D 正确. 故选:AD. 【解答】同上 28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品牌苏打饼干中碳酸钠的质量进行测定.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按如图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取一小包饼干研碎后放入烧杯,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过滤,洗涤; 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后倒入容器 A,按图示装入其他药品(

38、试剂 X 用于吸收挥发出来的 HCl,它不与 CO2反 应); 打开弹簧夹,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 N2 后,关闭弹簧夹; 用电子天平称量干燥管的质量,记录数据 m1; 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停止滴加; _; 重复步骤,记录数据 m2. 【交流讨论】(1)步骤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的原因是_. 【数据处理】m2m1=0.088g,则这包饼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g. 【答案】打开止水夹,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 N2 后,关闭止水夹;确保样品中的碳酸钠不损失,全部参与反 应; 0.212 【解答】测定原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需将产生的二氧化碳 气体排出;

39、步骤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 是因为确保样品中的碳酸钠不损失, 全部参与反应; m2m1=0.088g, 说明生成了生成了 0.088g 二氧化碳,设这包饼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0.088g 106/44=x/0.088g x=0.212g. 29某化学课堂正在进行,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与他们的学习并完成相关任务. 【演示实验】老师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加入 NaHCO3粉末,点燃酒精灯,对试管预热后集中加热,烧 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 CO2.继续加热至无气体产生后撤出导管,熄灭酒精灯. 【问题提出】实验后,同学们

40、对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粉末产生了兴趣:剩余粉末由什么物质组成? 【猜想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固体粉末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 和 Na2CO3;猜想三:Na2CO3. 【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方案一 取适量粉末溶于水后向溶液中滴入 2 滴酚酞溶液,摇匀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猜想一成立.小组讨论后,大家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_.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二 步骤一 取适量粉末溶于水后加入过量的 溶液 _ 猜想一不成立 步骤二 取步骤一的上层清液加入 溶液 23mL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三成立 【评价交流】

41、小华认为步骤二也可以用 MgSO4代替 MgCl2,大家不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_. 【拓展延伸】请你总结上述实验成果,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 【答案】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MgSO4能和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影响氢氧根离子的检验; 2NaHCO3=Na2CO3+H2O+CO2 【解答】同上 30. (6 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 O 点作为支点,在 A 点用轻绳悬挂总重为 G 的钩码,在 B 点用轻绳竖直悬挂一 个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保持水平; 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保持

42、O 点位置不变),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F,利用刻度 尺分别测出 A. B 两点上升的高度为 h1、h2 回答下列问题: (1)杠杆水平平衡时,我们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G OA)/O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 若将测力计的悬挂点由 B 移至 C,O、B 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 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 A 移至 C,O、B 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 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大于;不变;变小 【解答】(1)杠杆自重不能忽略,G码OA+

43、G杆lG =FOB,因此 F(G OA)/OB. (2)悬挂点移至 B 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 GOC=FOB,经对比发现,由 OA 到 OC 力臂变大,所以 拉力 F 也变大,如果仍使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那么杠杆提升的高度不变,有用功额外功都不变,机械效 率不变. (3)悬挂点移至 C 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 GOC=FOB,经对比发现,由 OA 到 OC 力臂变大,所以 拉力 F 也变大,如果仍使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那么杠杆提升的高度就会减小,额外功减小,因此杠杆的 机械效率变大. 31. (6 分)小辉和小明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他们一起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的大小 关

44、系.他们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小明和小辉选择了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并且使两种油和两杯水的质量相同, 但对于两杯水的初温他们的看法却不同.请将下列他们的想法补充完整. 小辉认为实验中是直接用_来表示煤油和菜籽油放出热量的多少.所以,实验中两杯水的初温可以 不同. 小明认为因为探究过程中他们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所以只有燃料的_不同,其他因素都必须控制相 同.如果两杯水的初温不同,那么水的蒸发快慢以及水与周围环境的温差都不相同,于是两杯水热量损失就 不相同,就有可能会出现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多,而水吸收的热量少、水温变化低的情况.所以,实验时必 须控制水的初温相同.你

45、认为 (选填“小明”或“小辉”)的想法更合理. 【答案】水温升高的多少;种类;小明 【解答】质量相同的水,温度变化越大,说明吸收热量越多,所以实验中通过水温升高的多少来表示煤 油和菜籽油放出热量的多少; 要探究不同燃料热值的大小,应使其它条件相同,只有燃料的种类不同,即用到控制变量法; 根据热传递的条件,水温与周围环境温度相差越大,越容易发生热传递,若水的初温不同,便可造成水的 散热情况不同,所以实验中应控制水的初温相同; 由上分析知,小明的分析更加合理; 32.(8 分)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铜离子对酶的催化作用的影响,按实验方案加入试剂,摇匀,迅速置于 37C 的水浴中,10 分钟后取出,冷却后

46、分别加入碘液 3 滴,观察并记录于下表: 编号 0.25%淀粉溶 蒸馏水(mL) 1%NaCl 溶液 1%CuSO4溶液唾液溶液加入碘液 3 液(mL) (mL) (mL) (mL) 滴后的现象 1 3 ? 0 0 0 变蓝色 2 3 1 0 0 1 不变蓝 3 3 0 1 0 1 不变蓝 4 3 0 0 1 1 ? 请回答: (1)1 号试管中的蒸馏水应取_mL. (2)若酶遇到铜离子会失去活性,则 4 号试管加入碘液 3 滴后的现象是_. (3)比较上述实验中的 1 号和 2 号试管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 (4)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一定是铜离子对酶的催化有影响,若要证明,可将

47、1%CuSO4溶液换为_溶 液. 【答案】(1)2;(2)变蓝;(3)唾液中含有的酶能将淀粉分解;(4)CuCl2 【解答】(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 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据表中信息可见,1 号与 2 号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除变量外,加入液体总体 积应相同且适宜,所以 1 号试管中的蒸馏水应取 2mL. (2)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若酶遇到铜离子会失去活性,则 4 号试管加入碘液 3 滴后的现象是变蓝. (3)1 号与 2 号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1 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中没有唾液淀粉酶,淀粉 没有变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2 号试管中有唾液,将淀粉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因此通过 l 号、2 号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唾液中含有的酶能将淀粉分解. (4)要证明一定是铜离子对酶的催化有影响,因此要保留 Cu2+不变,可以换成 CuCl2溶液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32 分)分) 33.(7 分)如图甲所示是脚踏式翻盖垃圾桶的实物图,翻盖的原理利用了杠杆,图乙所示是两个杠杆组合 的示意图.桶盖的质量为 500g,脚踏杆和其他连接杆的质量不计,已知 AO1=24c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科学 > 月考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