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21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同步教学课程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61041 上传时间:2020-11-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5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21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同步教学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21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同步教学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21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同步教学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21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同步教学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21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同步教学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课题 1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一、化学、化学 化学是在 、 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_的自然科学。 二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 (1)定义: 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常见的物理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胆矾的研碎、汽油挥发等。 2化学变化 (1)定义:_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_。 (2)基本特征是 ,常表现为 、 、 等。化学变化中还有能量 的变化,常表现为 、 、 等。 三三、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 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

2、生锈,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 成铜绿,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 2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_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例如物质的_、 _、 _、_、_、_、_等。 3闻气体气味的操作方法 闻气体的气味时要小心,_,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4物质的用途 水和二氧化碳能灭火,乙醇(俗称_)可作燃料,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物质的这些用途是由 _决定的。 【答案】 一、分子、原子 变化规律 二、1(1)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 2(1)生成其他物质的 化学反应 (2)有其他物质生成 颜色改变、生成沉淀、放出气体 吸热、放热、发光 三、1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

3、密度 3用手轻轻地在瓶口煽动 4酒精 物质的性质 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对比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举例 水结冰(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铁生锈(物质的成分发生了变化) 区别 没有生成新物质 生成了新物质 微观实质 构成物质的微粒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微粒 的运动速度或微粒间的间隔 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了变化。旧分子被破坏, 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形成新分子 常伴有的现象 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 发光、放热、颜色变化、生成气体、产生沉 淀等 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

4、学变化 注意:注意: 化学变化时,常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爆炸、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但是有些现象 的发生也并不是就意味着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也会有这些现象的发生,如电灯通电后 发光、放热;浓硫酸、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氯化铵溶于水吸热;水的沸腾;氧气变为液态后变为淡蓝色; 银白色的铁块,粉碎后变成黑色的铁粉;饱和石灰水升温后有氢氧化钙析出;车胎、锅炉、气球等的爆炸, 属于物理变化。 2物理变化的常见形式 (1)状态的改变,即物质固、液、气三态的变化。 (2)形状的改变,如矿石粉碎,铁铸成锅,玻璃破碎等。 (3)位置的改变,如物质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冰糖、

5、食盐的溶解,酒精的挥发。 (4)能量的改变,如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等。 (2019重庆 A)我国古代下列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炼铁 B水车灌溉 C活字印刷 D雕刻石像 【解析】A、矿石炼铁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水车灌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 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活字印刷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 雕刻石像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A。 【答案】A 二、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

6、 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实质 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不变时所呈现出的性 质 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改变时所呈现出 的性质 实例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 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导电性、导 热性、延展性等 可燃性、不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 助燃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 腐蚀性等 确定 由感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定 通过化学变化方可知 区别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出来 (2019青岛)下列对甲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极难溶于水 B具有可燃性 C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 D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解析】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所属物

7、质类别的化学通性:酸性、碱性、氧化 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可燃性及一些其它特性。A、极难溶于水,属于物理性质,故A不正确;B、具有 可燃性,燃烧是化学变化,属于化学性质,故B正确;C、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属于物理性质,故 C不正确;D、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故D不正确。故选B。 【答案】B 三、区分性质与变化三、区分性质与变化 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有结果,是性质的具体体现;而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一般是不受外界 影响。性质在变化的基础上带有结论性的描述,往往有“可以不可以”、“能或不能”、“容易或不容易”、“是 ”、“会或不会”等字眼。 木材能够燃烧,描述的是性质

8、;木材正在燃烧,描述的是变化 下列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水结冰 B白磷易自燃 C炸药爆炸 D酒精易挥发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变化是一个过程,有结果。物理性质和 化学性质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水结冰属于物理 变化,白磷易自燃属于化学性质,炸药爆炸属于化学变化,酒精挥发属于物理性质。故选B。 【答案】B 四、性质、变化、用途的关系四、性质、变化、用途的关系 物质的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但这不是唯一的。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 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

9、影响等多种因素。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金刚石做玻璃刀的刀头 B用煤气烧火做饭 C用铜丝作导线 D用钨做电灯泡里的灯丝 【解析】A、用金刚石做玻璃刀的刀头,是因为金刚石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 物理性质,故A不正确;B、用煤气烧火做饭,是因为煤气燃烧放热,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B正确;C、用铜丝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 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C不正确;D、用钨做电灯泡里的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不需要通过 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D不正确。故选B。 【答案】B 1

10、下列现象中,能用于判断铁丝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火星四射 B放热 C生成黑色固体 D铁丝减少 2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 B状态 C气味 D还原性 3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 化学变化的是 A 陶瓷烧制 B 玉石雕印 C 粮食酿醋 D 火药爆炸 4下列广西“三月三”民俗活动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打铜鼓 B抛绣球 C酿米酒 D染红蛋 5关于银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银白色固体 B不易与氧气反应 C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良好的延展性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石墨作铅笔芯 C用铜

11、丝作导线 D用稀盐酸除去铁锈 7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氧气能助燃 B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 C氢气用作燃料 D用二氧化碳灭火 8(2019德州)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以下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 是 A鞭炮爆炸发声 B蜡烛燃烧发光 C煤燃烧火力发电 D电水壶通电放热 9下列是描写事物的一些诗句,其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白玉做床,金做马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10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和胆矾研碎都属于_变化,因为它们只是_发生改变,并没有 _生成;向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和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

12、钠溶液都属于_ 变化,因为它们在变化时都有_。 11选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一填写在下列空格中: (1)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是_。 (2)铜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是_。 (3)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水在 0 时结成冰是_。 (4)水的凝固点是 0 ,沸点为 100 ,4 时密度最大是_。 12阅读下列各项,将符合题意的编号填入题后的横线上。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酒精易燃 烧;因此,常被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且边汽 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 (2)酒精

13、的化学性质有_。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_。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有_。 (5)文中描述酒精用途的是_。 1 【答案】C 【解析】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故选 C。 2 【答案】D 【解析】A、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状态,不需要 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 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 项正确。故选 D。 3 【答案】B 【解析】A、陶瓷烧制是物质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玉石雕

14、印的过 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粮食酿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火药爆炸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 B。 4 【答案】C 【解析】A、打铜鼓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 不正确;B、抛绣球的过程中,没有新 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 不正确;C、酿米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 C 正确;D、染红蛋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 不正确。故选 C。 5 【答案】B 【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经过化学变 化表现出来的性质。A、银白色固体,颜色

15、、状态属于物理性质;B、不易与氧气反应,稳定性属于化学 性质;C、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D、 良好的延展性,延展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 B。 6 【答案】D 【解析】 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物理性质,石墨作铅笔芯利用了石墨是黑色且硬度很小的物理 性质;用铜丝作导线利用了铜有良好导电性的物理性质;用稀盐酸除去铁锈利用了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 成氯化铁和水的化学性质。故选 D。 7 【答案】B 【解析】A、氧气能助燃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助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16、该 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B、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活性炭吸附时没有新物质 生成,故该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该用途与化学性质无关;C、氢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可 燃性属于化学性质,该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D、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不能燃烧也不支持 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该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故选 B。 8 【答案】D 【解析】A、鞭炮爆炸发声,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 A 正确;B、蜡烛燃烧发光,有新物质生成, 是化学变化,故 B 正确;C、煤燃烧火力发电,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 C 正确;D、电水壶通 电放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 D

17、不正确。故选 D。 9 【答案】C 【解析】A、“白玉为床,金做马”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 A 错误;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 B 错误; C、“烈火焚烧若等闲”的过程中石灰石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 C 正确;D、“大 河上下,顿失滔滔”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 D 错误。故选 C。 10 【答案】物理 状态、形状 新物质 化学 新物质生成 【解析】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和胆矾研碎都属于物理变化,因为它们只是状态、形状发生改变,并没有 新物质生成;向石灰石中滴

18、加稀盐酸和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都属于化学变化,因为它们 在变化时都有新物质生成。 11 【答案】(1)化学性质 (2)化学变化 (3)物理变化 (4)物理性质 【解析】(1)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2)铜与氧气反应 生成了氧化铜是化学变化。(3)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水在 0 时结成冰,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 变化。(4)水的凝固点是 0 ,沸点为 100 ,4 时密度最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 理性质。 12 【答案】(1) (2) (3) (4) (5) 【解析】(1)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均 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均属于物理性质。(2)酒精易燃烧,需要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 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3)当点燃酒精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的过程中只是酒精的状态发 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4)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 于化学变化。(5)常被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是酒精的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人教版 > 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