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章末检测试卷及答案(2020年新教材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0251 上传时间:2020-11-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7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章末检测试卷及答案(2020年新教材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章末检测试卷及答案(2020年新教材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章末检测试卷及答案(2020年新教材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章末检测试卷及答案(2020年新教材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章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细胞的代谢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共 23 题,每小题 2 分,共 46 分) 1.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进行“ADPPi能量ATP”反应的场所是( ) A.叶绿体外膜 B.类囊体膜 C.细胞溶胶 D.线粒体基质 解析 叶绿体外膜无光合色素, 不能进行光反应, A 错误;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光合色素, 是光反应的场所,也是光反应中 ATP 合成的场所,B 正确;细胞溶胶产生 ATP,但不是光反 应过程产生的 ATP,C 错误;线粒体基质也能产生 ATP,但不是光反应过程产生的 ATP,D 错 误。 答案 B 2.下列生理过程不属

2、于需氧呼吸的是( ) A.糖酵解 B.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C.卡尔文循环 D.电子传递链 解析 卡尔文循环属于光合作用的碳反应阶段。 答案 C 3.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但不能催化蛋白质水解。该事实说明( ) A.酶具有专一性 B.酶具有高效性 C.酶的化学本质是 RNA D.酶的作用受温度影响 解析 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答案 A 4.下图是 ATP 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与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 脱氧核糖 B 高能磷酸键 C 腺苷 D RNA 解析 是核糖;是高能磷酸键;是腺嘌呤;是腺苷一磷酸。 答案 B 5.(2019 浙江五校联考)关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

3、质壁分离复原”的活动,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升高 B.若改用洋葱内表皮细胞进行该实验时应调亮视野 C.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就没有吸水能力 D.如果增大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则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更高 解析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活动中,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 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逐渐降低,细胞吸水能力逐渐降低,A 错误;洋葱内表皮细胞的细胞液 颜色浅,若改用洋葱内表皮细胞进行该实验时应调暗视野,B 错误;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时其 细胞液也具有一定的浓度,因此细胞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C 错误;如果增大外界蔗糖溶液的 浓度,细胞的质

4、壁分离程度可能更高,D 正确。 答案 D 6.在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上各挖一个大小相同的洞, 洞内插入口径与洞口相同的玻璃管(如图)。 甲玻璃管内注入 3 mL 清水,乙玻璃管内注入 3 mL 浓盐水。一段时间后,甲、乙玻璃管中液 面的变动情况是( ) A.甲升高,乙降低 B.甲降低,乙升高 C.甲、乙均升高 D.甲、乙均降低 答案 B 7.在自然条件下,下列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需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 B.高等植物只能进行需氧呼吸,不能进行厌氧呼吸 C.需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厌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 D.需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强 解析 高等植物既可

5、以进行需氧呼吸也可能进行厌氧呼吸。进行厌氧呼吸时,其生成物是乙醇 和二氧化碳或乳酸;在进行需氧呼吸的过程中,第一阶段是在细胞溶胶中产生丙酮酸,丙酮酸 进入线粒体进行第二阶段,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答案 A 8.(2019 浙江七彩阳光联考)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各种酶水解得到的有机小分子都是氨基酸 B.酶与底物结合后会发生一定形状变化,且是可逆的 C.温度过高、过低,pH 不适宜都可能导致酶因结构破坏而丧失其催化功能 D.与细胞内 ATP 合成酶的合成与加工直接有关的膜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 解析 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 RNA,其水解得到的是核糖核苷酸,A 错误;酶与底

6、物结合后会 发生一定的形状变化,且这种变化是可逆的,B 正确;温度过低,不会导致酶因结构破坏而丧 失其催化能力,C 错误;细胞内 ATP 合成酶不是分泌蛋白质,其合成与加工不需要内质网、 高尔基体和细胞膜一起参与,D 错误。 答案 B 9.下列有关实验取材或操作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提取光合色素时研磨应缓慢且充分 B.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对照组不需要加酶 C.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常选择紫色洋葱外表皮 D.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理想材料是番茄果汁 解析 提取光合色素时应快速充分研磨;研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对照组也需加酶;紫色洋葱 外表皮细胞由于液泡呈紫色,便于观察;检测组织中还原糖应选择白

7、色或浅色材料作为实验材 料,以防止材料本身颜色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答案 C 10.如图为水分进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 1 中外界溶液的浓度与细胞质的浓度大致相等 B.提取细胞膜时,可用图 2 中所对应的外界溶液 C.提取血红蛋白时,可用图 3 中所对应的外界溶液 D.将去除细胞壁的植物细胞放入蒸馏水中,最终将出现类似图 2 所示的结果 解析 根据图示细胞形态可知,图 1、2、3 中的三种细胞分别处于等渗、低渗、高渗溶液中; 提取细胞膜和血红蛋白时,都需要用低渗溶液;将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后放入蒸馏水中,最终 该细胞将吸水胀破。 答案 C 11.下列关于腺苷三

8、磷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 水解是一种放能反应 B.腺苷由腺嘌呤和脱氧核糖结合而成 C.合成 ATP 的能量只来自于呼吸作用 D.人体肌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 ATP 解析 ATP 水解过程将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将其中的能量释放出来,A 正确;ATP 分子中的 A 表示的是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B 错误;生物体内 ADP 转化成 ATP 所 需要的能量来自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C 错误;ATP 在细胞中的量是微量,D 错误。 答案 A 12.酶是生物催化剂,酶的水解产物确切地说应是( ) A.氨基酸 B.葡萄糖 C.核糖核苷酸 D.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解析 从酶的化学本质来

9、分析,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少数 酶是 RNA,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答案 D 13.下图分别为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所需的酶分布在甲图中的处 B.处分布着需氧呼吸第二阶段所需的某种酶 C.乙图中 ADP 的移动方向是到 D.适宜条件下,和处均存在电子的传递过程 答案 A 14.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 B.层析出的色素带最宽的是叶绿素 a,呈黄绿色 C.滤液细线要细、直,并要触及层析液 D.加入二氧化硅有利于充分研磨 解析 加入

10、碳酸钙作用是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迅速研磨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滤液收集后, 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 也能避免滤液挥发, A 错误; 层析出的色素带最宽的是叶绿素 a, 呈蓝绿色,B 错误;滤液细线要细、齐、直,不能触及层析液,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C 错误;加入二氧化硅有利于充分研磨,D 正确。 答案 D 15.(2019 台州中学第四次通练)酶抑制剂分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两者作用特点如 下图甲所示,下图乙表示相应的反应速率。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 a 表示没有酶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 B.曲线 a、b 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受酶浓度的限制 C.曲线 c 表示在竞争性

11、抑制剂作用下酶的活性降低 D.竞争性抑制剂与该酶催化的底物结构相似 解析 加入竞争性抑制剂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降低, 而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后酶会失去催化 活性,则 b 曲线表示加入的是竞争性抑制剂,c 曲线表示加入的是非竞争性抑制剂。 答案 C 16.图中曲线 a 表示在最适温度、 最适 pH 条件下, 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曲线的 AB 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B.在曲线的 B 点时再加入一定量的酶,可以用曲线 b 表示 C.酶的数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 c 表示 D.适当升高温度,重复该实验,曲线中 B 点位置将上升

12、解析 由题图可知,AB 段随底物浓度升高,酶促反应速率升高,说明在曲线的 AB 段限制反 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A 正确;B 点底物达到饱和,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不再增 加,此时的限制因素不再是底物浓度,可能是酶的数量,因此如果在曲线的 B 点时再加入一 定量的酶, 反应速率可以随底物浓度升高而升高, 可以用曲线 b 表示, B 正确; 酶的数量减少, 酶促反应的速率会相应下降,可以用曲线 c 表示,C 正确;曲线 a 是最适温度条件下的曲线, 如果再升高温度,酶活性降低,相应的反应速率会下降,B 点会下降,D 错误。 答案 D 17.将绿藻置于黑暗环境一段时间后再移到光下,此后绿藻细

13、胞的叶绿体内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 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 比值下降 D.NADPHNADP 比值下降 解析 将绿藻置于黑暗环境一段时间后再移到光下,使光反应加快,O2的产生加快,A 错误; 将绿藻置于黑暗环境一段时间后再移到光下,使光反应加快,导致光反应产生的 NADPH 和 ATP 增多,促进碳反应,因此 CO2的固定应加快,B 正确;由于光反应产生的 ATP 增多,而 ADP 的含量相对减少,因此 ATPADP 比值上升,C 错误;同理可知,光反应生成的 NADPH 的含量增多,NADP 的含量就相对减少,因此 NADPHNADP比值上升,D 错误。

14、 答案 B 18.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大分子物质,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网格蛋白参与细胞膜的内陷运动 B.该过程需要细胞识别,不消耗能量 C.囊泡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D.该过程会导致细胞膜的膜面积减小 解析 网格蛋白与细胞膜的内陷运动有关,A 正确;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需要受体和大分子物 质的识别,需要细胞内部供能,B 错误;构成囊泡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 正确;内 陷后形成的囊泡是由细胞膜产生的,故该过程会导致细胞膜的膜面积减小,D 正确。 答案 B 19.马铃薯块茎进行厌氧呼吸时,只能释放少量能量,其他能量( ) A.贮藏在葡萄糖中 B

15、.存留于乙醇中 C.存留于乳酸中 D.以热能形式散失 解析 马铃薯块茎厌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因此马铃薯块茎进行厌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少的原因 是大部分能量储存在乳酸中,未被释放出来。 答案 C 20.(2019 杭州一模)ATP 的结构示意图如图,表示组成 ATP 的物质或基团,表示化学 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表示鸟嘌呤 B.化学键断裂的化学反应属于吸能反应 C.在 ATPADP 循环中可重复利用 D.若化学键断裂,则左边的化合物是 ADP 解析 物质表示腺嘌呤,A 错误;化学键断裂的化学反应属于放能反应,B 错误;在 ATP ADP 循环中物质可重复利用,C 正确;若化学键断

16、裂,则左边的化合物是 AMP,D 错 误。 答案 C 21.将某植物的叶肉细胞放在含低浓度 NaHCO3的培养液中,并用石蜡油覆盖液面。先光照一 段时间, 然后在相同光强度下的不同时间里测定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下列示意图中能正 确反映测定时间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的是( ) 解析 用石蜡油覆盖液面, 即隔绝了空气(无CO2进入), 在含低浓度NaHCO3的培养液条件下, 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培养液中的 CO2越来越少,阻碍了光合作用碳反应的进行,出现 C 图 所示的曲线。 答案 C 22.为研究大豆幼苗光合速率与光强度的关系,科研人员在适宜温度、大气 CO2浓度条件下做 了一组实验, 得到图中

17、曲线。 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后, 他们又做了一组实验, 得到图中曲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 点叶肉细胞中 NADPH 的合成速率大于 B 点 B.B 点叶肉细胞中五碳糖的再生速率大于 C 点 C.题中改变的实验条件只能是温度 D.不同实验条件下大豆幼苗的光饱和点不同 解析 A 点与 B 点相比,光强度较弱,光反应较慢,生成 NADPH 的速率较小,A 错误;B 点 的光合速率低于 C 点,所以 B 点叶肉细胞中五碳糖的再生速率小于 C 点,B 错误;题中改变 的实验条件可能是温度或 CO2浓度,C 错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较多,不同实验条件下大豆 幼苗的光饱和点不同,D 正确。 答案

18、D 23.(2019 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下图为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据图可知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都可在酵母菌细胞中进行 B.呼吸酶在反应过程中形态结构保持不变 C.组成电子传递链的 3 种蛋白质复合体都位于线粒体内膜 D.过程是在同种酶的催化下完成的 解析 据图分析,表示需氧呼吸,表示产生乙醇的厌氧呼吸,表示产生乳酸的厌 氧呼吸,酵母菌厌氧呼吸产生的是乙醇,所以其可以进行的是过程,A 错误;酶作为生 物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形态结构保持不变,但是在反应过程中需要与反应底物结合,形态 结构会发生改变,B 错误;组成电子传递链的 3 种蛋白质复合体都位于线粒体

19、内膜,C 正确; 酶具有专一性,过程是在不同种酶的催化下完成的,D 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 54 分) 24.(2019 宁波选考测试)(13 分)下图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有关图像。图甲为其 在适宜光照下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其中 a、b、c、d、e、f、g、h 为某些代谢过程, X、Y 为细胞中的某些结构;图乙为不同光强度下,测定该绿色植物对 CO2的吸收速率并绘制 成的相应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物质 M 是_,产生此物质的过程称为_。 (2)当植物缺镁时,乙图中 B 点将_(填“向左”或“向右”)移动。D 点所对应的光强度 称为_,此光强度下,对

20、应图甲中的 CO2的扩散途径有_(用图中字母表示)。 (3)当植物从光强度为 4 klx 降至 0 时, 细胞中五碳糖的含量变化是_(填“减少”“增加” 或“基本不变”)。 (4)光合作用中碳反应的产物为三碳糖,其大部分被运至叶绿体外,并且转变为_,供 植物体所有细胞利用。 解析 (1)甲图中物质 M 由葡萄糖分解产生,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其为丙酮酸和H,产生物 质 M 的过程为细胞呼吸的糖酵解过程。(2)当植物缺镁时,叶绿素合成减少,光合作用能力减 弱,达到光补偿点所需光强度增大,B 点将向右移;光强度达到 D 点所对应的光强度时,即使 光强度继续增加,光合速率也不再增加,D 点对应的光强度

21、为光饱和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大 于细胞呼吸强度,对应图甲中的 CO2的扩散途径有 b、c、h。(3)当植物从光强度为 4 klx 突然 降至 0 时,光反应产生的 NADPH 和 ATP 减少,被还原的三碳酸分子减少,生成的五碳糖减 少,而 CO2被五碳糖固定形成三碳酸分子的过程不变,故短时间内,细胞中五碳糖的含量减 少。(4)光合作用中碳反应的产物三碳糖,大部分运至叶绿体外,并且转变为蔗糖供植物体所 有细胞利用。 答案 (1)丙酮酸(和H) 糖酵解 (2)向右 光饱和点 b、c、h (3)减少 (4)蔗糖 25.(14 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

22、响。 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 下图所示。 请回答: (1)叶绿素存在于植物叶片细胞叶绿体的_,进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时,将绿叶烘干 剪碎后,放入研钵,加入_和 95%的乙醇,研磨成匀浆,过滤后获得滤液,进行含 量测定。 (2)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几乎不吸收_,并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将水裂解为 _,其中_将 NADP 还原为 NADPH。 (3)若在实验过程中,突然将对照组的光照撤离,初始阶段,叶绿体内的三碳酸含量将 _。 (4)实验者在第 6 天,给实验组补水,发现其光合速率无法提高到对照组相等的强度,原因是 _。 解析 (1)叶绿

23、素存在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叶绿素提取实验时,需要加入二氧化硅提 高研磨效率,加入碳酸钙保护叶绿素。(2)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几乎不吸收绿光; 并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将水裂解为 H 、O 2、电子,其中 H 、电子将 NADP还原为 NADPH。(3) 若突然将光照撤离,初始阶段叶绿体内的三碳酸含量将升高。(4)由图可知,干旱会引起叶绿 素含量的减少,补水后叶绿素含量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因此光合速率也无法完全恢复。 答案 (1)类囊体膜上 二氧化硅、碳酸钙 (2)绿光 H 、O 2、电子 H 、电子 (3)升高 (4) 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无法在短时间内提高到对照组的量 26.(2019

24、浙江“七彩阳光”联考)(12 分)图甲表示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图中数字 表示反应过程,字母表示有关物质。图乙表示研究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处理。 请回答: (1)从能量变化看,F 到 E 的反应称为_(填“放能”或“吸能”)反应。在光反应时,图 甲中物质 C 的作用是_。 (2)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_(填图甲中字母)中, 这些物质在过程中 起的作用是_ _。 (3)利用图乙的实验处理可用于研究_ 等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该实验可通过观察_,即可比较各组 实验光合速率的大小。 解析 (1)从能量变化看,F(ATP)到 E(ADP 和 Pi)是 ATP 水解反应

25、,此反应称为放能反应。在 光反应时,图甲中物质 C(NADP )的作用是作为氢(或 H、e)的受体。(2)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 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 NADPH 和 ATP 中,这些物质在三碳酸的还原过程中起的作用是提供 磷酸基团、氢和能量。(3)分析图乙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强度、光波长、CO2浓度,因变量 为光合速率,因此利用图乙的实验处理可用于研究光强度、光波长、CO2浓度等环境因素对光 合速率的影响。该实验可通过观察试管中单位时间产生气泡(O2)的数量比较各组实验光合速率 的大小。 答案 (1)放能 作为氢(或 H 、e)的受体 (2)D、F 提供磷酸基团、氢和能量 (3)光强度、光波长、

26、CO2浓度 试管中单位时间产生气泡的数量 27.(15 分)某学生为了验证唾液淀粉酶的特性,设计了以下 6 组实验。6 组实验振荡混合后,都 作了如下处理:恒温(37 )处理 15 分钟;各加入某试剂 2 mL,并振荡使之混合;再将 6 支试 管放入沸水浴加热 1 分钟。请回答: 试管号 加入的物质 1 2 3 4 5 6 1%淀粉溶液 2 mL 2 mL 2 mL 2 mL 2%蔗糖溶液 2 mL 2 mL 稀释的唾液 1 mL 1 mL 1 mL 1 mL 蒸馏水 1 mL 1 mL 1 mL 稀盐酸 1 mL (1) 实 验 中 加 入 的 某 试 剂 是 _ 。 3 号 试 管 中 出

27、 现 _ 色 , 原 因 是 _。与之相似现象的试管还有_。 (2)若要证明酶的专一性,则最好选择哪几支试管进行相互对照?_。若要证明唾液淀 粉酶的催化活性受 pH 的影响,则最好选择哪两支试管进行相互对照?_。 (3)若将 3 号试管中的稀释唾液在实验前先放在沸水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则实验结果应 为_,原因是_ _。 解析 (1)实验中加入的某试剂是本尼迪特试剂。3 号试管中出现红黄色,原因是唾液淀粉酶水 解淀粉后产生了还原糖。3 号试管和 5 号试管中均有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稀释的唾液)、且条件 适宜,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会水解产生还原糖,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会出现红黄色沉 淀。(2

28、)3 号与 4 号试管对照实验结果证明唾液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 因此能说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若要证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活性受pH的影响, 则实验变量是 pH,而其他条件要相同,因此最好选择 5 号与 6 号两支试管作对照。(3)若将 3 号试管中的稀释唾液放在沸水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加入, 则唾液中的淀粉酶会因高温变性而失 去催化作用,不能将淀粉催化水解为还原糖,最后的实验现象为不出现红黄色沉淀。 答案 (1)本尼迪特试剂 红黄 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后产生了还原糖 5 号 (2)3 号和 4 号 5 号和 6 号 (3)不出现红黄色沉淀 唾液中的淀粉酶会因高温变性而失去催化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浙科版(新教材) > 必修1